书签
  • «
  • 1
  • 2
  • »
  • Pages: 1/2     Go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3-01-14 14:39
鄌郚总编

老潍县纪事

  武大翰林之死
  武某,民国潍县一个普通的白铁匠,以加工白铁燎壶为生。其绰号武大翰林,绰号之来源已经无从考究,时人多以绰号相称,其本名竟无人知晓了。武大翰林个头敦实,面做朝天吼状,性格甚为憨。住在位于今向阳路电业大厦以北几十米处,当年称之为“翰林院”的一个贫民窟,购地盖有砖瓦房三间,住址略南即为其白铁铺。
  当时潍县之穷人欲结婚没房者,只得赁房而居。武大翰林虽有瓦房三间,其婚姻却非常不顺。自青年至人到中年,屡屡为放鸽子者骗婚,每每新婚后,媳妇三日回门后便不见踪迹,武大翰林亦无可奈何。直到末年时为媒人介绍,娶一精神病患为妻,方得长久,其妻育有二子。其妻行为怪异者如是:走一步,先弯腰,再挺胸,两眼瞪的圆圆的,再长长吹一口气,第二步复如此。
  1951年8月7日夜,潍县突降暴雨,白浪河水泛滥,城里多处积水。武大翰林住处也是积水颇深,已经与炕齐。时街道干部与公安民警等为百姓安全着想,冒雨转移受灾群众。至翰林院武大翰林家时,虽是大家好言相劝,武大翰林却无论如何不离开,他说:“这房子是我买下来的,我有地契,你们谁也别想抢走!”众人无奈,只得将其妻儿转移走。不久墙倒屋塌,武大翰林被砸死在废墟之中,时六十余岁。
  武大翰林去世以后,他的一对儿子为政府收养在位于普济堂旧址的社会福利院。后其长子参军,担任排长。小儿子是劳动模范,后担任潍坊殡仪馆的馆长。其妻之遭际未知。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县春秋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23-01-14 14:42
鄌郚总编
 八路军和日军最赚的一次交易:竟用冈村宁次的侄子换回了这些
  1944年1月7日,日军第一师团一0八联队中尉飞行员山田井马驾驶972型战斗机,由济南起飞,沿胶济铁路飞往青岛。飞机起飞后不久,由于机械故障,约上午8时许,一头扎进鲁东解放区昌邑县东利渔村附近的一条小河里。
  一位渔民发现后,立即跑回村里向干部作了汇报。村长王永松急忙派人找来民兵连长徐广进等人,简单说明敌情后,徐广进立即组织人员前往坠机地点活捉日军飞行员。
  当徐广进等人来到飞机跟前时,日军驾驶员已从飞机里爬了出来。只见他摔得鼻青脸肿,脸上还划出了多处血痕,飞行服也多处扯烂。
  日军飞行员见来的都是些土头土脸的农民,便以“大日本皇军”自居,态度非常傲慢,叽里呱啦地说着半生不熟的中国话,声称他是“大日本皇军”飞行员,让徐广进将他送到日军据点里去,大日本皇军会有大大奖赏。
  徐广进见他如此狂妄,便用树枝在地上写下了“中国八路军”几个大字。日本飞行员见后,立即惊恐地撒腿就跑,徐广进等人紧紧地追了上去。
  在众人追捕下,日军飞行员再也无力奔逃了,最后瘫倒在地上,被民兵活捉。
  渤海军区敌工部门经过审讯查明,这个飞行员叫山田井马,是日军第一师团一O八联队的一个中尉飞行员,是日本关东军一个高级将领的儿子,还是侵华日军华北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的侄子(冈村宁次,侵华日军战犯,百团大战后调任华北方面最高司令长官,指挥对八路军各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残酷的大扫荡。抗日战争末期任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昭和军阀的三羽乌的第三位)。
  山田井马失踪后日军就派出大批兵力四处搜查,不得不进行转移。每当经过日军的封锁,山田井马企图靠近炮楼,想方设法弄出声响引起日军注意,到了八路军驻地,他才变老实。
  山田井马被俘后,渤海军区敌工部的同志对他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教育,并在生活上给他很多优待。但开始山田井马思想很抵触,曾两次逃跑,都被民兵们抓回来。他自以为必死无疑,极度恐慌。但八路军并没有给他处罚,反而依旧优待他。慢慢地,山田井马感觉到他所了解的**八路军与他想的不一样,逐渐消除了恐惧心理,也打消了逃跑的念头。
  在关押期间,渤海军区领导人和日军反战人士都对山田井马做了许多工作。渤海军区敌工干部,反复向他讲述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不得人心,注定要失败。日本国内人民反战情绪很大,都不愿再为日本军国主义卖命。
  同时,渤海区在华日人反战同盟支部的成员也对山田井马进行了现身说法和教育帮助。他思想转变很快,并与八路军官兵的关系日益密切,还积极要求加入在华日人反战同盟。
  他还教敌工干部和看押战士学习一些日语用于阵前喊话。这些日语在与日军对阵时经常用到。
  山田井马坠机后,日军很多次没有搜救到。随后日军便派出飞机投撒传单,宣称只要释放被俘的飞行员,他们愿用大批武器进行交换,也可以谈其它条件。因此渤海军区决定用山田井马交换被俘的渤海行署公安局长李震和县长李铁锋等10余人,并尽量交换我方被俘人员的数量。
  双方很快达成了战俘交换协议。
  按照协议,日军先释放了李震等10多人,并运来一批武器**,我方也遵照协议释放了山田井马。日军按照协议又释放了第二批我方作战被俘人员30多人。这是中国抗战史上少有的交换战俘事件,八路军达到了的目的。
  我军用山田井马换来了50余名我军被俘官兵和一大批轻重武器、**及药品。获释的50余名官兵在后来的抗战中继续奋战在对敌斗争前线,更加英勇顽强,多次杀敌建功。这算是那时我们和日本人做的最赚的一笔“买卖”了!
  据有关资料和当年的老战士回忆,山田并马回去后一再拒绝再次驾机作战,他不愿再与八路军和中国人民为敌,也拒绝其父辈要他对被俘期间所受的“赤化”“洗脑”进行“反省”。最终,他被派往东南亚战场与美军作战,战死在马来亚前线。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2楼] 发表于:2023-01-14 14:42
鄌郚总编
  报载:潍城区深入挖掘老潍县历史文化资源,推进“印象老潍县”建设,对“九街八巷”(胡家牌坊街、城隍庙街、北门大街、增福堂街、芙蓉街、布政司街、郭宅街、预备仓街、棋盘街;海道司巷、曹家巷、梁家巷、郭家巷、金巷子、染坊巷子、水巷子、南巷子)按照“修旧如旧、保护为主”的原则全面进行提升改造是主要内容之一。
  作为出生于潍坊这座城市并在此生活了五十多年的市民和潍坊(含潍坊的前身潍县)地方历史文化及城市地名沿革的爱好者、探讨者,我对“印象老潍县·九街八巷”中的其它十六条街巷有记载以来的基本资料,诸如名称的由来及沿革、长度宽度的初始状态及演变等等,都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却从来没有听说过老潍县有“染坊巷子”这么一条街巷,也未见对“染坊巷子”的任何记载。
  查阅潍县和记印刷局民国三十年(1941年)印行的《潍县志稿》、《潍坊市街道、居民点、桥梁名称表·潍坊市人民政府,一九八一年九月》、潍坊市新闻出版局1992年准印的《潍城区地名志》等潍县、潍坊城市地名资料集中的书籍、文献后,我发现潍县、潍坊的老街巷中,与“染坊巷子”发音相近的只有一条冶房巷。
  综合这些书籍、文献中的相关记载以及个人所见,冶房巷及其沿革、演变情况如下:
  民国时期的冶房巷位于老潍县城里(今属潍城区城关街道辖区)西南镇,南北走向,长约0.11公里,宽约4米,因历史上本地域居民多从事冶炼业、且冶炼作坊在本地域集中分布而得名,因而有的历史资料上也将这条街巷标注为“冶坊巷”。冶房巷南起增福堂街→西下洼街,北到西门大街(今东风西街)。
  1967年,潍坊市将近似位于一线的岳王庙街、南下洼街、冶房巷合并后取“社会主义新生事物不断兴起”之意改称新兴街,但只在街头挂上了一块白底红字的新名称木牌,各家居民门口则仍悬挂着红底白字的老门牌。1981年,岳王庙街、南下洼街、冶房巷恢复各自名称后并称岳王庙街,南下洼街、冶房巷注销名称。
  冶房巷原址处今为潍城区城关街道增福堂社区内的一条无名街道,宽约5到10米不等,其北端道西坐落着郭味蕖故居纪念馆。著名画家郭味蕖潍坊宅院的地址原为冶房巷(新兴街北段)9号。郭味蕖美术馆的展品里有一只信封,据说为郭味蕖亲笔书写。信封地址落款就是“山东潍坊市新兴路北首九号”。
  1981年前后,我看到冶房巷各住户门口悬挂的红底白字门牌上都清清楚楚地标注着“冶房巷x号”字样,但本地人特别是本地老年人习惯上都将冶房巷读作“Yan房巷子”。在潍坊本地方言中,有些普通话发音分别为“Ye(冶)”、“Ran(染)”的汉字,潍坊本地方言都读作“Yan(眼)”。故此,我推测,因为冶房巷注销名称已有三十多年,有人便以冶房巷的潍坊本地方言发音为依据,将冶房巷讹书为“染坊巷子”,并杜撰出“染坊巷子顾名思义是染坊聚集地”的说法。这样,老潍县“九街八巷”中便因此而无中生有出了一条“染坊巷子”。
  “印象老潍县”建设是将潍坊的城市记忆、文化片段和生活场景进行有机融合,传承文化脉络,留住城市文化“乡愁”的新举措。推进“印象老潍县”建设,尊重历史事实,在老潍县“九街八巷”中删除无中生有的“染坊巷子”、将冶房巷添加进去是必须的,否则便违背了“印象老潍县”建设的初衷。试想,如果连郭味蕖潍坊宅院的地址都成了无中生有的杜撰,岂不贻笑大方?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3楼] 发表于:2023-01-14 14:43
鄌郚总编
  报载:潍城区深入挖掘老潍县历史文化资源,推进“印象老潍县”建设,对“九街八巷”(胡家牌坊街、城隍庙街、北门大街、增福堂街、芙蓉街、布政司街、郭宅街、预备仓街、棋盘街;海道司巷、曹家巷、梁家巷、郭家巷、金巷子、染坊巷子、水巷子、南巷子)按照“修旧如旧、保护为主”的原则全面进行提升改造是主要内容之一。
  作为出生于潍坊这座城市并在此生活了五十多年的市民和潍坊(含潍坊的前身潍县)地方历史文化及城市地名沿革的爱好者、探讨者,我对“印象老潍县·九街八巷”中的其它十六条街巷有记载以来的基本资料,诸如名称的由来及沿革、长度宽度的初始状态及演变等等,都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却从来没有听说过老潍县有“染坊巷子”这么一条街巷,也未见对“染坊巷子”的任何记载。
  查阅潍县和记印刷局民国三十年(1941年)印行的《潍县志稿》、《潍坊市街道、居民点、桥梁名称表·潍坊市人民政府,一九八一年九月》、潍坊市新闻出版局1992年准印的《潍城区地名志》等潍县、潍坊城市地名资料集中的书籍、文献后,我发现潍县、潍坊的老街巷中,与“染坊巷子”发音相近的只有一条冶房巷。
  综合这些书籍、文献中的相关记载以及个人所见,冶房巷及其沿革、演变情况如下:
  民国时期的冶房巷位于老潍县城里(今属潍城区城关街道辖区)西南镇,南北走向,长约0.11公里,宽约4米,因历史上本地域居民多从事冶炼业、且冶炼作坊在本地域集中分布而得名,因而有的历史资料上也将这条街巷标注为“冶坊巷”。冶房巷南起增福堂街→西下洼街,北到西门大街(今东风西街)。
  1967年,潍坊市将近似位于一线的岳王庙街、南下洼街、冶房巷合并后取“社会主义新生事物不断兴起”之意改称新兴街,但只在街头挂上了一块白底红字的新名称木牌,各家居民门口则仍悬挂着红底白字的老门牌。1981年,岳王庙街、南下洼街、冶房巷恢复各自名称后并称岳王庙街,南下洼街、冶房巷注销名称。
  冶房巷原址处今为潍城区城关街道增福堂社区内的一条无名街道,宽约5到10米不等,其北端道西坐落着郭味蕖故居纪念馆。著名画家郭味蕖潍坊宅院的地址原为冶房巷(新兴街北段)9号。郭味蕖美术馆的展品里有一只信封,据说为郭味蕖亲笔书写。信封地址落款就是“山东潍坊市新兴路北首九号”。
  1981年前后,我看到冶房巷各住户门口悬挂的红底白字门牌上都清清楚楚地标注着“冶房巷x号”字样,但本地人特别是本地老年人习惯上都将冶房巷读作“Yan房巷子”。在潍坊本地方言中,有些普通话发音分别为“Ye(冶)”、“Ran(染)”的汉字,潍坊本地方言都读作“Yan(眼)”。故此,我推测,因为冶房巷注销名称已有三十多年,有人便以冶房巷的潍坊本地方言发音为依据,将冶房巷讹书为“染坊巷子”,并杜撰出“染坊巷子顾名思义是染坊聚集地”的说法。这样,老潍县“九街八巷”中便因此而无中生有出了一条“染坊巷子”。
  “印象老潍县”建设是将潍坊的城市记忆、文化片段和生活场景进行有机融合,传承文化脉络,留住城市文化“乡愁”的新举措。推进“印象老潍县”建设,尊重历史事实,在老潍县“九街八巷”中删除无中生有的“染坊巷子”、将冶房巷添加进去是必须的,否则便违背了“印象老潍县”建设的初衷。试想,如果连郭味蕖潍坊宅院的地址都成了无中生有的杜撰,岂不贻笑大方?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4楼] 发表于:2023-01-14 14:45
鄌郚总编
  老潍县最有名的一条街叫“增福堂街”。为什么叫“增福堂街”呢?,是因为街上有一财神庙叫“增福堂”,里面供奉的是本地最有名的财神,叫“增福财神”,也就是文财神李诡祖。
  老增福堂街是一条东起罗家巷南口,西至冶坊巷南口的东西街,长约170米,宽约8米。别看这条街不大,在潍县城却是鼎鼎大名。这条街西接西下洼街,东连布政司街,往东又与郭宅街直通,形成了城里除东西门大街以外,唯一横贯全城的一条东西街道。曾经,这条街上有不少名门大户,也有许多普通居民,有文化古迹,也有学校教育,可说是潍县城的一个缩影。名门大户首推我们陈家。先祖陈介祺的府第位于增福堂街东首路北第一、二两个大门,加上路南的书房院和马号院,几乎占了整条街的四分之一。
  增福庙的山门对着我们陈家的马号院,进得大门两旁有着不少碑碣,有重修庙宇的碑记,有达官贵人求神还愿的碑文。两旁为东西廊房,据说当年有许多壁画,无非是劝德行善,惩恶除奸的内容。
  庙里的碑文记载,增福庙始建于唐代,当时这里只有几户人家。据说增福财神爷是从淄川老家请来的,唐宋期间香火旺盛。元末明初战乱,增福庙败落。明成化十八年,潍县有一李姓商人出资重修增福堂,重塑财神像,并且又加了观音菩萨等神像。明弘治年间,增福堂从南方来了个僧人,叫“小南禅”,看到道教的财神爷和佛教的观音菩萨同享一个庙宇,感到不妥。于是化缘用一千多斤铜给观音菩萨重塑金身,并给菩萨重新盖了寺庙,安了新家。所以这里又叫“双小庙”。明末清初,又逢乱世,财神庙再次败落。到康熙年间,不知什么缘故,财神爷甚至被请出了财神庙,而是由观音菩萨占据了他的位置,增福堂也由此改名叫白衣观音堂。直至道光年间,先祖陈介祺再修增福堂,重塑增福财神金身,才使增福堂焕然一新。不但如此,整个一条街也以有了新名字-—增福堂街。
  随着潍县商业的发展,商人越来越多,增福堂街也越来越繁荣,每天到增福堂烧香礼拜的信徒成千上万。尤其是到七月二十一至二十八财神节(增福堂庙会)这几天,这里更是人山人海,四里八乡的人都来赶“增福会”。
  解放之后,什么民间供奉的神像比如财神、城隍、土地、泰山老母、碧霞元君、观音如来都被破坏。增福堂也变成了学校,是第三小学的分院,后又在此办起了幼儿教育,名为教师幼儿园,现为清华幼儿英语教育基地。
  现在生活好了,潍坊也越来越繁荣。供奉财神爷的人们也越来越多。有人建议恢复老潍县增福堂街,这是一个好主意。增福堂和增福堂街是我们潍县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要是现在不恢复,恐怕那段历史只能保留在老人的记忆里了。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5楼] 发表于:2023-01-14 14:58
鄌郚总编
  陈官俊,字伟堂,山东潍县人。嘉庆十三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赞善。二十一年,入直上书房。大考二等,擢洗马,累迁右庶子。典陕西乡试,督山西学政。道光元年,命各省明定陋规,中外臣工多言窒碍,官俊亦疏陈不可行,诏嘉之,子议叙。会密谕留心察访官吏贤否、政治得失,官俊恃曾直内廷为宣宗所眷,意气甚张。寻迁侍讲学士,命回京,乃直上书房。山西巡抚成格追劾官俊在学政任殴差买妾,妄作威福,大开奔竞。上以官俊于殴差买妾已自承不讳,曾荐举魏元烺、邱铭泰,人材尚不繆;惟所述太监往河东查访盐务空案,事出无稽,解职就质,命长龄道出山西,传旨面诘成格,亦以不能指实引咎,遂两斥之。    官俊降编修,罢直上书房。连典贵州、江西乡试,历中允、祭酒、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十六年,授礼部侍郎,调吏部。十九年,擢工部尚书。东陵郎中庆玉侵帑籍没,主事全孚预告,多所寄顿。事觉,语由官俊闲谈漏泄,回奏复讳饰,诏斥失大臣体,褫职。二十一年,起为通证使。历户部、吏部侍郎,管理三库。擢礼部尚书,调工部。二十四年,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
  官俊再起,历典乡会试、殿廷御试,每与衡校。充上书房总师傅。编修童福承素无行,直上书房授皇子读。给事中陈坛劾之,语及福承为官俊妻作祭文,措辞过当。福成谴黜,诏斥官俊容稳不奏,罢总师傅。议降三级调用,从宽留任。二十九年,卒,优诏赐恤,称其心田坦白,赠太子太保,入祀贤良祠,谥文悫。赐其孙厚锺、厚滋并为举人。
  官俊初直上书房,授宣宗长子奕纬读,宣宗嘉其训迪有方。后皇长子逾官而薨,上深以为恫,故遇官俊特厚,屡获咎而恩礼始终不衰。
  子介祺,道光二十五年进士,官编修。咸丰中,助军饷,加侍讲学士衔。后在籍治团练,守城,赈饥,赐二品顶戴。介祺绩学好古,所藏钟鼎、彝器、金石为近代之冠。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6楼] 发表于:2023-01-14 15:13
鄌郚总编
  王石经与《甄古斋印谱》
  王石经(1831~1918),字君都,号西泉,又号甄古斋主,山东潍县人。武秀才,平生爱好金石文字,善书篆隶,尤精篆刻。王石经篆书直追古籀、石鼓文字及秦李斯篆;隶书博采设碑佳作,篆刻取法秦汉印兼及秦权、诏版、量、瓦文字。他与陈介祺深有交往、凡陈介祺所藏商、周、秦、汉之钟、鼎、尊、彝、敦、洗、盘等,他都朝夕观赏临摩,所刻石印,一笔一画,均从古印中得来。同金石名家王懿荣、盛昱、徐坊、宫本昂等人都有交往。故宫博物院内收藏有他的印章。他还精于鉴赏,光绪年间,曾到北京太学参观周代石鼓,又到琅琊山拓过察碑,刻有“游太学观周蚊,登琅琊拓秦刻”及“曾登琅琊,手拓秦刻”等印章。晚年练达摩易筋经。卒年88岁。
  为人摹印, 莫不叹绝。潘祖荫见其自辑印册,亟推为天下第一,後又增订为《甄古斋印谱》。收王石经为陈介祺、潘祖荫、王懿荣、端方等治印120余方,(民年十二年商务印书馆影印本),匡源、盛昱、张士保、潘祖荫、王懿荣、吴大激、吴重熹等纷纷为题识或跋。
  王石经的印章,在当时就最受收藏家、金石家的喜爱,其主要原因是他的印章清雅隽永,端庄大方,而这与他苦苦临摹秦汉之印是分不开的。正是在观摩玺印万方及各种金石拓本的基础上,才练就了他颇为正统的篆刻风格。仔细观赏他的印章,构思奇异,布局巧妙,其光洁整饰与浙派的切刀营造破碎之感迥然不同。特别是他的阴文印章就像万红丛中一抹白,闪闪夺目,令人难以忘却,带给我们无穷的意味。
  我见到的印谱,是寒亭史志办、青州博物馆同仁依照民国涵芬楼初版影印本重印线装本。印谱的扉页印有王石经的生平,全书正文28页,依次是匡源、陈介琪、潘祖荫、盛昱、吴大澂、王懿荣作序。收入先生为陈介琪诸人治印120余方,书后张士保、吴重意、吴大澂还分别为其作跋,民国十二年八月初版,十七年三月三版,定价大洋捌角,发行者、印刷者均为商务印书馆。后来潍县和记书局曾重印。除了欣赏王石经先生篆刻艺术的魅力外,收入的匡源、陈介琪、潘祖荫、等名人的序、跋,可以从中了解当时的历史、社会、人文概况,同时他们的书法作品也具有极高的鉴赏价值。
  附文中所涉及部分名人的简介:
  王石经,清代篆刻家,字西泉,号甄古斋主,山东潍县人。 为人摹印, 莫不叹绝。 潘伯寅 见其自辑印册,亟推为天下第一,後又增订为《甄古斋印谱》(一九二三年商务印书馆有影印本),—时盛昱、匡源、张士保、潘祖荫、王懿荣、吴大激、吴重熹等皆为题识,陈介祺题诗云:『王君通隶法,名字采中郎。好古天机妙,多才雅事详。印摹监照汉,帖抚拓追唐。何时编钟鼎,同登叔重堂?』可谓推崇备至。
  陈介琪(1813~1884),山东潍县人,清道光进士,喜收藏古物,长于拓墨,金石学家。
  匡源(1815一1881) 字本如,号鹤泉,胶州人。出生于书香人家,自幼聪敏好学,才思敏捷,认真刻苦。十三岁考秀才,文采卓异,擅诗文,号为神童。他少有大志,传世他题“世人多白眼,吾独上青云”诗句以自勉。匡源是清代咸丰临终前托孤的顾命八大臣之一,还是一位有名的书画家。他13岁中秀才,24岁中举人,34岁成为皇太子的老师.
  盛昱(?—1899)爱新觉罗氏,字伯熙,隶满洲镶白旗,肃武亲王豪格七世孙。光绪二年进士,既授编修,益厉学,讨测经史、舆地及本朝掌故,皆能详其沿革。累迁右庶子,充日讲起居注官。
  张士保 (1805—1878) 字鞠如, 号菊如。山东掖县(今莱州市) 掖城人。清代画家、学者。1832年(道光十二年)选为副贡生。同治初年,山东巡抚丁宝桢在济南历下李清照故居设尚志堂,遍请“齐鲁穷经之士”来济讲学,他“巍然居首”。1878年(光绪四年),被选任临淄教谕,卒于任上,终年73岁。
  潘祖荫(1830-1890年),字伯寅,号郑盦,清代吴县人。为历任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高官的状元宰辅潘世恩之孙。历任侍读学士、工部尚书、军机大臣等。好金石;图书金石收藏甲于吴中,闻名南北。著有《滂喜民斋丛书》、《攀古楼彝器款识》等。他是古玩字画的大收藏家。他收藏的国宝级文物大盂鼎和大克鼎,至今还在故宫博物院存放,也是我国青铜器藏品中的至尊。
  王懿荣祖籍山东福山,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王懿荣,字正孺,又字廉生,光绪六年(一八八○年)进士,以翰林擢侍读,官至祭酒,王懿荣学识渊博,对金石、版本、书画都有很深的造诣。他酷爱文物,为搜求散失在民间的古物几乎花尽了俸禄。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他第一个发现甲骨文,并将其时代断为商代。此举轰动了中外学术界,把汉字的历史推到公元前1700多年的殷商时代,开创了文字学、历史学研究的新局面。
  吴大澂清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字清卿,号恒轩,又号愙斋。同治进士。初授编修,出任陕甘学政、河北道,曾随吉林将军铭安办理边防。光绪七年(1881)授太仆寺卿,会办北洋军务。十年授左副都御史。
  吴重熹(1838-1918)山东海丰(今无棣)人。字仲怡,亦字仲饴、仲怿、号蓼舸、石莲、晚号石莲老人,室名石莲庵、石莲闇(有《石莲闇诗·词》)、石莲轩、石莲龛。举人。1900年由江安粮台道升福建按察使。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7楼] 发表于:2023-01-14 15:14
鄌郚总编
  买不着上潍县,卖不了上潍县
  民国时期,潍县大集不仅在城市潍坊的前身——潍县周边的十几个县如雷贯耳,在山东全省乃至国内都是赫赫有名的。沙滩集所在的潍县白浪河两岸的沙滩地带,属于公共所有的土地,外地人称之为潍县沙滩。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可以在这里摆摊营业,经营小本买卖、说评书、唱弹词、拉洋片、变魔术,展示自己的一技之长,而且来去自由。这里数不胜数的饭摊饭馆、旅馆客栈,以便宜实惠的价格提供着食宿方便,所以潍县沙滩是远近闻名的、具有强劲吸引力的地方。在人们心目中,潍县沙滩遍地是宝,能养活穷人。只要肯卖力,养家糊口是不成问题的。
  沙滩集的小本经营业户与顾客谈买卖,有条不成文的规矩,即可以漫天要价溜地还。这是一种促销手段,本意是体现卖主让利之意,让买主感到一种用便宜价买到好东西的心理满足,但往往卖主报价后买主砍掉一半甚至更多的价钱有时也能成交,人们形象地将其概括为“沙滩买卖拦腰砍”。
  然而,由于失去了讨价还价的初衷,有的外地赶集人员初来乍到不明真相,往往吃亏上当。久而久之,周边各县对潍县买卖人甚至包括潍县城一带的全部原住居民的印象就定格为狡黠和不实在,并送给他们一个“潍县二哥”的俚称。
  以上资料搜自网络,记得小时候经常去青岛玩耍,印象很深青岛人爱喊我们“潍县二哥”,最近才知道“潍县二哥”原来是这样叫出来的,老潍坊话应该是“潍县二锅”的发音,怀念潍坊的老大集,小时候我家就在大集河东岸住。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8楼] 发表于:2023-01-14 15:15
鄌郚总编
  潍坊地名故事趣谈
  地名,作为一个地方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往往承载着当地厚重的人文气息和鲜明的地域特质。
  潍坊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地名文化资源极其丰富,这其中,既有以自然地理实体中的山和水命名的地名,如:安丘市,(因安丘候固而得名。其地山丘起伏,河谷纵横,故称渠丘)。高密市,(因境内有密水“其源言之谓高”,故有高密之称)。又有以地理方位命名的地名,如:青州市,(古九州之一,按古代五行学说,东方属木其色为青,青州在中华大地的东方故名)。又有以历史典故和传说命名的地名,如:寿光市,(因闾邱长老向齐宣王乞寿的故事而得名)。又有以吉祥用语命名的地名,如:昌乐县,(“以都昌”、“长乐”两地名之尾字取名昌乐县,寓昌盛安乐之意)。又有以动植物名称命名的地名,如:羊口镇,(有两条沟分别自东南和西南汇入,形似羊角,遂称羊角沟。因羊角沟是通商口岸,亦称羊口)。柏城镇,(当地松柏茂密,气势如城,名柏城)。而最令人称奇的是,在我市竟有部分地名中的用字为专用字,它们在字典或词典中都作了唯一的注解:“地名(山名、水名),在山东潍坊。”因此,这些专用字可以说是“中华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仅举几例。
  因水而得的地名
  潍坊”源于“潍县”。“潍县”源于“潍州”、“潍水县”。潍县的前身是潍州。潍州的设立,最早在隋朝。公元581年,隋置北海郡。开皇十三年,北海郡分置潍州。在隋设潍州前十年,还设立了潍水县。《隋书•地理志》载:“开皇六年复,改为潍水。”明洪武十年降潍州为潍县。“潍县”、“潍州”、“潍水县”均源于潍水。潍河,古称潍水。是潍坊境内的第一大河。据《水经注》云:潍水导源潍山。 潍水出琅琊箕县(今莒县)潍山,故名潍水。1948年4月,潍县解放,以潍城、坊子为基础组建潍坊特别市。“潍坊”一词系取潍城、坊子两区的首字组合而成。“潍”为专用字。
  因山而成的地名
  临朐县,位于潍坊市西南部,古称骈邑,因城临朐山而得名。战国时为“齐之朐邑”。县城始建于西汉,至今已有2100余年的历史,王莽新政时改为临朐,属齐国。“朐”为专用字。
  郚山镇,位处安丘市西南部,古邑名,春秋纪邑,后属齐。因故城临(大安山古称大郚山),郚山由此得名。郚山镇有五千多年历史,夏属青州,春秋属纪国,战国属齐,秦属琅琊郡,东汉属青州北海国朱虚县,隋并入安丘。“郚”为专用字。
  因历史古国而袭的地名
  鄌郚镇,它来源于周朝初期鲁国的两个下邑:鄌国和郚国,后合并成为地名鄌郚,沿用至今已经有三千年的历史。鄌郚国从周朝初立国至灭国,历时达429年。辞海和新华字典对“鄌郚”二字的解释就是:“地名,在山东省昌乐县”。“鄌郚”为专用地名。
  若有潍坊专用地名资料,希望一起探讨学习!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9楼] 发表于:2023-01-14 15:17
鄌郚总编
  潍县志稿与和记印刷局
  潍县志稿记述自乾隆二十五年(1760)以来至1940年潍县地区180年间的历史发展概况。全书分为叙录志、通纪志、疆域志、營缮志、民社志、武备志、秩官志、赋税志、教育志、实业志、交通志、人物志、艺文志、金石志、杂稽志十五部分,全书共计四函(函指书匣、封套。)四函又分别以(元、亨、利、贞)命名。 何为「元亨利贞」元、亨、利、贞四字是《周易》卦辞记事之总符号, 向来学者对「元亨利贞」之阐述众说纷纭:《易乾·文言》:“元者始也,善之长也,好的开端;亨者嘉之会也,为通、顺利;利者义之和也,乃吉也;贞者事之干也,乃正也。”24册42卷,100余万字,书中插图200余幅 ,收集保留了老潍县地区的大量的珍贵资料,是迄今为止最为详实的志书,也为文史界人士所津津乐道。
  潍县和记印刷局,也就是后来改名的潍县和记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是当时潍县最大的印刷企业。潍县周围各县工商企业的彩色商标和广告,大都出自和记印刷局之手。和记印刷局初创时期,设备极其简陋,仅有两部小石印架子和两部脚踏铅印机,承印一些零星小活,如印信纸、信封、各种表格、面粉袋等,进行简单的套色印刷,不能承接高档彩印业务。随着市场繁荣和工商业不断发展,特别是小手工业及织布业的兴起,潍县成为全国闻名的手工业城市,各工厂、商店彩色商标、广告及包装的需求量日增。潍县的商家只好到青岛、济南、上海联系印制,不仅成本高,而且极不方便。1930年,和记印刷局经理毛寄尘打算新上胶印设备,进行彩色印刷,但苦于资金不足,决定联络绅商界集股。毛寄尘首先找丁叔言商量,丁叔言一口答应。毛寄尘时任潍县商会会长,丁叔言系潍县最大富绅和知名社会活动家。一时间,丁献之、陈启之、郭雨若、张幼安、丁寿卿、张辉山、丁子明等潍县工商界知名人士纷纷认股支持,很快募集到资金3万多元。
  和记印刷局原在潍县城里东门大街,此处厂址狭小,规模难以扩展。1931年,和记印刷局迁至东关大街路南,东关兴业印刷厂折股并入,改为山东潍县和记印刷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和记公司),同时保留和记印刷局的牌子。和记公司董事长为丁叔言,毛寄尘任总经理。经过合厂、集股,和记公司在原有石印机、小型铅印机的基础上,从上海新进二号石印机、大型铅印机,又从日本购进胶版机、三色版机。自此,和记公司几乎包揽了潍县附近地区绝大多数高档彩印业务。和记公司生意日隆,丁叔言和毛寄尘决定再次扩大规模,募股增资。看到和记公司发展前途广阔,投资者踊跃。经过不断增资,和记公司股金总额达到6万多元。随着业务的发展和先进设备的增添,原有技术人员难以满足需要。几年后,和记公司又在东关大街东首路北建设新厂区,购进较为先进的一号和二号大石印机及铸字炉、压眼机、轧凸机、自动裁纸刀等。新厂区厂房高大、宽敞,拥有胶版、石印、铅印、制版、组版、美术、装订、铸字等8个车间,还建有营业、仓库、宿舍等用房40多间。     这时和记公司的业务分为两大类:铅印与彩印。特别是地图、仕女挂画、四幅屏以及日历牌等彩色印刷,开创了全省印刷业的先例,而成为全省知名的印刷厂。1931年,潍县设立县志局,开始县志编纂工作。《潍县志》的印刷任务,理所当然地落在了潍县印刷实力最强的和记公司头上。为了达到印刷大开本书籍和照相图片的要求,和记公司派员赴武汉购进特大16页铅印机,到上海购买了当时最先进的铜板机、照像机、制版机等,高薪从济南聘请了铅板、排版技师等。
  《潍县志》编纂工作进展较快,到1937年,大部分章节基本完成,尚有部分未完稿。“七七”事变爆发,潍县县志局为了保存已成底稿,便与和记公司协商,先将成稿打成纸版,以防遗失,并用打纸版的铅字版印刷少量套稿,装订成册。日军侵占潍县城,董事长丁叔言随潍县县长、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兼游击司令厉文礼撤往安丘山区,总经理毛寄尘被推举为维持会会长,后来又任伪县公署知事。1940年,伪莱潍道尹公署道尹常之英安排督学刘逊聪,搜集《潍县志》未完稿进行编辑整理。他们将记载潍县国民党发展历史的“党治”卷撤换,遗缺者进行补充,于1941年交和记公司承印,一年后完印,即现在留存的41卷本《潍县志稿》。丁锡田主编的《潍县文献丛刊》(共出三辑),丁叔言《潍县半月围城记》、《五十年之回顾》等也都由和记印刷局印制。《潍县志稿》的印刷出版,显示了和记公司的印刷实力。随之,印刷业务不断加大,营业情况常年不衰。此后,和记公司还精印了当时潍县知名画家丁东斋、郭味蕖、吴飞仙、赫保真等人的画集、画范,王石经的“甄古斋印谱”等,为发展和推广潍县书画艺术起到一定的作用。
  1948年5月潍坊特别市成立后,和记公司改名大成印刷厂高象九曾任经理。(高象九潍县西关人,毕业于北京中国大学哲学系,潍县解放后先后任新华中学校长、市政协副主席、省民政厅副厅长及省民盟副主委等职)。1954年大成印刷厂与国营山东新华印刷厂潍坊厂合并。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0楼] 发表于:2023-01-14 15:29
鄌郚总编
  十笏园与十笏园记
  说起十笏园,咱们潍坊人都不陌生,那是老潍县唯一留存下来的一座江南风格的私家花园。而说起“十笏园记”就知道的不多了,而且十笏园记还有两个版本。十笏园名称的由来,园主丁善宝在其《十笏园记》中这样解释:“以其小而易就也,署其名曰十笏园,亦以其小而名之也。
  笔者近日在博物馆看到了一幅潍县北平真光摄影研究所任鑑堂,民国20年(1931)7月13日拍摄的“山东潍县城里丁氏十笏园全景照片”,在这幅照片中看到有张劭潜撰文,曹鸿勋书写的“十笏园记”,知道“十笏园记”还有一个版本。
  为考证上述 “十笏园记”的版本,笔者去市图书馆专门查阅了潍县志稿,在营建卷中园林条目中查到两个版本。图片格式化,一不小心弄丢了,不好意思,麻烦mamuhao兄,将两个版本贴上。
  现将“十笏园记”中涉及到的人物简略介绍如下:
  丁善宝(1841—1887),字黻臣, 一字韫山,号六斋。1852年恩赏举人,1862年大挑一等,官内阁中书。有善行,死后蒙山东巡抚李秉衡奏请旌表,奉旨敕建善行坊,乡谥端敏。著有《六斋诗存》、《六斋文存》和《十二种文萃》等。丁善宝起先无子,过继了五宅丁善庆的长子丁毓庚(字星甫)为子;有子丁毓春后,把丁毓春又过继给六宅丁善长为子。丁善宝博览群书,行游天下,眼界开阔,善于以文交友,并广施善行,承前启后,遵父祖之训,肇子孙之贤,是丁氏世家发展史上一位典型人物。其有诗句曰“不惜金钱倡大义”,应是其一生之写照,潍县乡贤祠供奉其牌位。其除继承祖上遗风,修庙堂、建桥梁、固城池、救灾民、办学校、助军饷外,最大的贡献则在于购置叠石山馆、复园和建筑十笏园。十笏园之营建成功,其不啻在潍县,在中国南北方园林建筑发展史上亦占特殊地位。丁善宝广交天下文友,延揽知名学者在十笏园吟咏,自己著作十数种,建园垂训,明诫子孙读书善行,其居室为碧云斋,内为书画文玩,典籍几案,一派书香气氛。
  丁良翰 (1851-?)字佑臣,号竺生,山东潍县城丁氏世家后人。光绪十二年(1886年)二甲78名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浙江嵊县知县,候补知府。丁善宝在“十笏园记”中提到:光绪丙戍年(1886年)重阳节前三日,恰巧我侄孙良翰从京城来,就让他用楷书写下来并刻在石头上。经查证同是潍县丁氏,但不是丁善宝的近支,年龄差的不大,辈份低,家族兴旺也。长期在外为官。有说丁良翰是潍县南门里人,当年居家青岛。丁善宝、张昭潜、曹鸿勋名气大,丁良翰知道的不多故从,从《潍州联语辑录》中查到丁良翰的墨迹。翻拍发上以玆读者。
  张昭潜(1829-1907年)字次陶,潍县东关后所街人。清末史家,廪贡生。少岁丧父,随叔父读书,继从地方高士古文派学者于祉游读理学宗传,涉猎考据诸家之书,1870年(同治九年)曾在山东巡抚丁宝桢开办的尚书堂讲学,治古文师桐城派,一时凡地方碑版文字多出其手。重修泰山神庙碑记即其中之一。1889年(光绪十五年)写《山东通志》,山东巡抚张勤果知其学识渊博,让他编撰《山东郡县沿革表》。后归里讲学于潍阳书院。与丁善宝过往甚密,为其撰写了《十笏园记》。
  曹鸿勋(1846-1910年)字仲铭,号兰生,潍县西南关新巷子人,清光绪丙子状元。授翰林院编修,后外放湖南副考官、视学;任云南永昌知府、湖南布政使、陕西巡抚等。曹鸿勋擅长书法,北京故宫、颐和园、大栅栏等处都有他的墨迹,家乡有《重修玉清宫碑》,还有本文提到的“十笏园记”等石刻传世。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1楼] 发表于:2023-01-14 15:36
鄌郚总编
  三更灯火不曾收,
  玉脍金齑满市楼。
  云外青歌花外笛,
  潍州原是小苏州。
  ---郑板桥
  郑板桥曾做过潍坊的县令,这首诗正是乾隆年间他走马上任时所作,是对当时潍坊全景的描绘。暑假在家看电视时,在潍坊台的一个宣传片里第一次听到。当听到朗朗的童声齐声诵读这首诗时,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感动,触动了心底深处某根沉睡多年的弦----作为潍坊人对家乡的热爱和骄傲。从诗里看,潍坊当年一派繁华。所以有“南苏北潍”的盛名,只是,所有繁华俱往矣,现在已经鲜少有人知道“南苏北潍”的说法。不过,潍坊作为一个新兴的城市,正逐步被世界所认识,如今人们眼里的潍坊自是另外一种繁华。
  潍坊历史悠久,各辈名流灿若星辰。早在7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人在这里生活定居。夏商时代,境内皆有封国,其后历朝历代,潍坊都是重要的政治及经济文化名郡。展开长长的潍坊历史画卷,名流云集,就如一颗颗璀璨星辰,照着潍坊的历史而跃然纸上:齐国政治家晏婴,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北宋画家张择端,北宋著名金石学家赵明诚与夫人李清照,清代内阁大学士刘庸,宋朝宰相寇准,文学家欧阳修、苏轼,现代和当代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陈少敏,文学家王统照、臧克家…… 他们的杰出成就,让世人瞩目,让潍坊人引以为傲。这些历史名人都为潍坊注入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成就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
  如今,每一个人外地人听到“潍坊”两个字时,总是会脱口而出:“风筝”。是啊,风筝似乎已经成为潍坊的城市名片。潍坊的风筝早在宋代就开始流行,明代已几乎人人会扎,成为普通百姓娱乐和欣赏的艺术品,明末清初之时,已有幸作为贡品进献宫廷。郑板桥曾有诗云: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经过几百年的悠悠岁月,放眼如今的潍坊,随处可见的风筝卖店,风筝形状的路灯,风筝形状的公交站牌,新建的火车站里悬挂的巨型风筝…我想风筝早已深入人心,不仅被潍坊本地人所认同,也让所有人都知道,风筝背后的真正含义是“潍坊”。今天,潍坊正随着一年一度的国际风筝节,飘向外面的世界。
  小时候就常听到这样一句顺口溜:烟台的苹果莱阳的梨,不如潍坊的萝卜皮。现在,也经常拿这句话跟别人开玩笑。自然,苹果和梨比萝卜皮好吃多了。可是,这句顺口溜却有了新的含义:我们却不能不承认,寿光的蔬菜对潍坊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它也早已是全国的蔬菜基地。从上大学起就远离家乡,一直到现在在外地工作,近几年,每当提到潍坊时,发现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潍坊。当听到有人如数家珍般说着潍坊的种种,提到寿光的蔬菜更是赞不绝口,我惭愧的同时,一种骄傲的情感油然而生。自己的家乡这样被人认同,又有谁会不骄傲呢?
  木版年画是中国民间民族艺术的奇葩。杨家埠的木版年画始于明朝末期,清朝乾隆年间达到鼎盛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大民间年画之一。如今,经过四百多年的起起落落,木版年画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被保留和传承下来,在外交中作为国礼赠送外宾,并且与十几个国家进行文化交流。
  曾听一个去过潍坊的同事赞叹地说:潍坊的一个县级市的马路都已经修到了三环。话音里有着强烈的羡慕和赞赏。条条大路通潍坊,由此可知,潍坊的经济早已在飞速的发展。如果你坐过青岛始发的火车,你一定看见过椅背上的“潍柴动力”。是啊,潍柴动力不仅是全国内燃机行业的第一品牌,它也成为潍坊经济的一颗强有力的心脏。潍柴的企业精神激励着每一个潍坊人,生命不止,奋斗不息;如果你看过电视,你一定看到过新郎-希努儿西服的广告…当越来越多的 “潍坊制造”成为全国名牌,当“潍坊制造”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越来越强大,当“潍坊制造”在国内外市场的地位越来越坚实,潍坊的经济就像天空中的风筝越飞越高...
  除此之外,龙骨涧的恐龙化石宝库、明代赵秉忠中状元的殿试试卷原件、苏埠屯的墓群、昌乐的蓝宝石、木鱼石、民间的扑灰年画、剪纸、风景秀美的沂山、云门山、浓缩美景的十笏园…所有这些,都是潍坊这副美丽画卷上不可缺少的重重一笔。
  虽远在他乡,却为家乡的过去、现在和未知的将来感到无比的自豪。在每一个梦回的午夜,静静地思念故乡。正如席慕容在她的《七里香》里所写到的:
  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
  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
  在绿树白花的篱前,
  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
  而沧桑的二十年后,
  我们的魂魄却夜夜归来,
  微风拂过时,
  便化作满园的郁香。
  ......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2楼] 发表于:2023-01-14 15:39
鄌郚总编
  “嫁女送尿盆”习俗的由来
  潍坊人家嫁闺女有个习俗,就是新婚当日后晌娘家人要给新娘子“送尿盆”。这一习俗是怎么来的?据说与一个叫邵松的衙役有关。传说清朝年间潍坊衙门有个叫邵松的衙役,聪明伶俐能说会道,还是一个“都头”类的小头目,此人有个特点,就是喜欢搞恶作剧,潍县话叫“作索人”,关于他的段子很多,此处只说“娘家人送尿盆”这一典故的由来。
  说是某一年,衙门里的一位同仁结婚,大家自然都去喝酒庆贺。酒至半酣,邵松想“作索”一下这小两口,就对伙计们说:你们信不信,我能在新娘子的屁股上画个圆圈儿。众人大笑表示不信。邵松说:你们等着瞧吧,如果我输了,情愿摆一桌酒席请客。说着他唤来手下一名小伙计,在他耳旁如此这般交代了一番。
  那时潍县城里都是四合院,一院住着好几户人家,茅房(厕所)在院子的旮旯里,没有门,墙也不是很高,更不分男厕女厕了。如厕通常要在外面问一声:里面有人吗?里面有人则咳嗽一声。彼时天色已晚,小伙计依计而行,将一条腰带偷偷搭在厕所墙上。
  再说新媳妇初到婆家即生疏又腼腆,想去解手,出门看到墙头上的腰带知道里面有人,过段时间去看还是有人。正不知如何是好,忽听有人敲门,见一小伙计探头进来,手里提一包袱,嘴里说“新嫂子,某某(新郎)让我送尿盆来了。”新娘子心中一喜,忙接了过去。小伙计回去向邵松汇报了。
  酒足饭饱以后,邵松带着一帮人去闹洞房。趁着酒兴让新郎查看,新娘子屁股上果然有一黑圈。原来邵松让小伙计做了手脚,在盆沿上抹了一圈锅底灰,新娘子咋知道?因此中了邵松的圈套。
  此事传开以后,人们引以为戒,再有闺女出嫁的,到了当日后晌,必由娘家人亲自送去尿盆。尿盆里还要放入红枣、花生、桂圆、栗子等。寓意“早生贵子。”这习俗直到今天仍在沿用。(这是本人发表在当地广播电视报‘潍坊旧话’栏目的一段民间传说故事) 邵松是潍县衙门里的衙役的小头头,传说中他“作索”人的段子很多,陆续搜集的还有几篇。待发。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3楼] 发表于:2023-01-14 15:43
鄌郚总编
  老潍县的墙劈缝街
  老潍县的街名,一般都是形象的比喻一个地方。像九曲巷,巷内有迷宫般的九曲十八弯;鱼店街,旧时就是一个卖鱼的集市;还有北下河街,古时就是一条向北流淌到白浪河的水沟而已。而说起鱼店阁旁的墙劈缝街,好多老潍坊人可能还不知道它,在民国26年的《潍县城坞图》(1937年潍县街道地图)上,还能找到它的身影,但没有标注街名。再说小街上也没挂门牌和街牌,关于它的街名称呼,周围的老街坊邻居,习惯上还是称谓小过道,但也有部分老人称之谓墙劈缝街或是庙巷子,众说纷纭。    此街在去年的北下河老街区拆迁改造时已被拆除。它的原址坐落在老潍县有名的“七楼八阁九街十八巷”最聚集的东关小石桥通济门里、北下河街的北首,和九曲巷的一样,都是贯通鱼店街和北下河街的街巷,只是相对短小一些;它紧贴鱼店阁,实为鱼店阁的一条“旁门左道”。它南北走向,中间两次曲折拐弯。它还占有三最:最短,总长也不过二十几米;最窄,宽度也只有二三尺;住户最少,仅有二户人家。说是两户人家,有点牵强附会,街东首的那一家大门,在与鱼店街的交汇处,说是鱼店街上的一户人家也可。而它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鱼店阁下因其地势低洼,雨雪天气容易形成水湾和冰滑,来往通行困难。这时,地势较高的墙劈缝街,便担当起了疏通行人的作用。就此而论,作为老潍县城袖珍型的小街巷,已是绝无仅有得了,又因其狭窄难行,称其为墙劈缝街并不为过。
  老人们亦称其为庙巷子,就因旧时的三元阁庙正门、是该小巷中唯一的大门。三元阁,又称为鱼店阁、绿瓦阁;属东关八阁之一。修建于明万历年三十一年(1603年),是迄今潍坊市区内仅存的明代建筑之一,现庙已拆除,已只剩基座门券。因庙顶用的是绿色琉璃瓦,所以也叫绿瓦阁;又因其在庙内供奉着关羽、关平和周仓的塑像,其山墙之上还塑有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等生平事迹的泥塑,俗称“山塑”。每当正月十五以前和阴历五月十三关老爷生日等庙会之日,此街便成了人们前来供奉的专用通道了。
  但称其为庙巷子也有不妥之处,就因在东关后门街与南园街之间,已有一条叫庙巷子的街巷,因增福庙在此街而得名,在《潍城区地名志》和民国26年《潍县城坞图》上都有标明和注释。它与城里芙蓉街与西马道之间的增福堂庙有一字之别。庙巷子一带的人口住户密集、巷子又长,属十八巷之一。该庙巷子于1992年时就被拆除,修建了现今的后门街小区。
  虽然多数老街坊都称之为小过道,但也有重名之处。在《潍城区地名志》和民国26年《潍县城坞图》上也有标注,位于老潍县城里东北关的长胜街西首与月河崖街之间的交通巷,就叫小过道。其东侧并行的还有一条街叫大过道,也是将长胜街和月河崖街连接,小过道是对应大过道而来的。就是长胜街上有名的赵家大门。在那时,有“大过道不大,小过道不小”之说。当时还流传着一句“大过道、小过道,打不起来不热闹”,“东街、西街,砸煞(方言:打死)活该”的顺口溜,描述的是人们对街坊邻居之间打架的嫉恨。这些街巷于1994年旧城改造时也被拆除,修建了今日的长胜小区。
  故此,此小巷也只能称之谓墙劈缝街了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4楼] 发表于:2023-01-14 15:44
鄌郚总编
  潍县城“聚丰楼”轶闻
  “聚丰楼”座落在潍县城里大街上,做的正宗传统的潍县菜。“拌辣皮、芥末鸡;四喜丸子糖酥藕……”。今天不说“聚丰楼”的凉拌热炒、煎炸烹调。说一说跑堂的小伙计,说起跑堂的小伙计,大家一定想起电影、电视里边“一碟花生米,二两老白干,来了!”的台词。“聚丰楼”的小伙计,还有一个任务是外送。
  三十年代初期潍县经过开埠,经济发展很快,社会环境相对稳定。潍县城里“丁、郭、张、陈”四大家族,不是官宦人家,就是巨富商贾。各自府上“这个节、那个令”,“娘生日,孩满月”。大宴“三六九”,小宴“二五八”。那时女眷是不能抛头露面、在外吃席,所以就要经常从饭馆叫菜。
  “聚丰楼”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购置了德国造的自行车,配备了送菜员。一位身高一米八多,二十打零岁数的帅小伙,每天骑着那辆德国造自行车,一只手扶着车把,肩上挑着食盒,食盒里面是菜肴,头上顶着簸箩,里面放着面食。“嘀铃铃”随着串串清脆的铃声,自行车疾速而去,行人不由得驻足,发出一阵赞叹之声。送到各自府上饭不能凉,菜不能撒。宛如杂技团的身家手段。
  这是何许人也?四十年后我成了他的侄女婿,是我岳父的胞兄。而这段故事也不是他告诉我的,那是当年我带着刚会走路的儿子,在岳父家附近的空场玩耍,有几位老人在那儿晒太阳、聊天,儿子不小心摔倒哭起来,其中一位老人抬起头,看了我一眼,说这位青年面生的很,这是谁家的胖小子!我忙上前答道,孩子的姥爷是于某某。他听了哈哈大笑,我跟老于家挺熟的,你的丈母大伯当年在“聚丰楼”如何如何。
  后来我的丈母大伯师从名厨时麻子,学的一手好厨艺。先在聚丰楼、后又在潍中饭店。解放后以后三反五反、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又是文化大革命,政治运动不断,人们生活困难,难有用武之地。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也要提高。市饮食服务公司需要对饮食服务业(特别是厨师)要进行培训,要编写一本实用教材《烹调技术》,成立编辑班子,此时仍在饮食服务公司工作的他也成了编辑班子成员。
  从网上查的当时出版的《烹调技术(老潍县菜谱)》上下两册,开本32张,448页,于1973年6月出版,在当时形势下也算是超前的。印刷较为粗糙,现在的淘宝价为300元。此书的出版为潍坊餐饮业培训了大量优秀的人才,为潍坊菜系乃至鲁菜的提高和发展也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5楼] 发表于:2023-01-18 18:30
鄌郚总编
  汉北海相孔君像与孔相祠
  笔者近日在市博物馆看到了《汉北海相孔君像》石碑。石碑正中间为白描的孔融全身像,系潍县名画家丁启吉吉所绘。
  丁启吉吉字东斋(1873—1938年)潍县城里人,幼年丧父。8岁起被一家中药店收容当学徒多年,然爱好绘画、全凭刻苦自学、虚心求教、终成大家。被潍县广文中学、丁氏益群小学聘其为国画老师执业多年。后与丁叔言、刘秩东等创建“同志画社”,是潍县第一个国画团体对潍县画界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如后来的郭味渠、于希宁、陈寿荣等名家都与“同志画社”有着很深的渊源。
  碑的左侧由潍县著名的学者、书法家郭恩庚楷书《后汉书.孔融传》节录。郭恩庚(1867—1939年)字伯杨,号松存,潍县城里郭氏,清光绪24年进士,钦点翰林国史馆协修,翰林院编修、通议大夫领三品衔。是潍县著名的学者、书法家、社会活动家。
  孔融(153—208年)鲁国(山东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孙,自幼聪敏过人《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家喻户晓、世代相传。孔融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是建安文学作家的前驱。潍县古称北海,汉末孔融任北海郡相历时六年,政绩斐然。潍邑文风之盛、甲于齐鲁、溯本求源、首推孔融。
  潍人感其盛德最早建“文举室”,修建年代失考。宋、明、清三代三修“孔相祠”。宋政和四年(1114)潍州太守韩浩和通判慕容公在潍州公署后北墙上建“孔北海祠”并立“孔相祠堂之记碑”;明成化十五年(1479)潍县知县宋兑见北城上词与堂皆破旧,又在海道司巷北首另建“孔相祠”并立“孔融祠记碑”;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邑人丁汝奇将北城上的“孔相祠”及“孔相祠堂之记碑,”,还有明成化年间的“孔相祠”、“孔融祠记碑”等一并移建于关帝庙巷北首高台上“关帝庙”西北侧,即今存的“孔相祠”。到了民国二年,潍人追思功德、兴意重建,但孔北海像旧为泥塑,年久剥落不全,然时势不宜塑像,于是公推由丁启吉吉绘像、郭恩庚撰文,刻制《汉北海相孔君像》立于祠堂北壁,以斯永久,缅怀纪念之。现关帝庙和孔相祠一并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笏园古建筑群的组成部分”目前尚在修缮之中,不久的将来就会对人们展出开放。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6楼] 发表于:2023-01-18 18:40
鄌郚总编
  错把晏婴当程婴
  一个周六的下午我在市博物馆在志愿者服务,来参观的以学生为多,我正在潍坊简史陈列,晏婴的塑像旁巡视,过来几个男生,其中一个指着晏婴的塑像对一起参观的同学说:这是赵氏孤儿里那个什么“婴”。听到这儿,我忍不住上前解释了几句“晏婴是咱们高密人,曾在齐国做宰相四十几年。赵氏孤儿那出京剧中人物是程婴。”回家后从网上查了一下摘录如下:
  晏婴山东高密人,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据说晏婴身材不高,其貌不扬。但头脑机敏,能言善辩,说话可以令人无法招架。晏婴平时生活节俭,谦恭下士。内辅国政,屡谏齐侯。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使齐国名扬诸侯。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40余年。景公四十八年(公元前500年),晏婴病重,在柱子上凿了个洞,把一封信放在里面,对他的妻子说:“楹语也,子壮而示之。”不久,晏婴病逝。待儿子长大后,打开信,信上写:“布帛不可穷,穷不可饰;牛马不可穷,穷不可服;士不可穷,穷不可任;国不可穷,穷不可窃也。”
  元人纪君祥的杂剧《赵氏孤儿》作为中国戏剧中悲剧的一种,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中国悲剧文化精神。元杂剧《赵氏孤儿》全名《冤报冤赵氏孤儿》,又名《赵氏孤儿大报仇》,与《窦娥冤》、《长生殿》、《桃花扇》并称中国古典四大悲剧。元杂剧《赵氏孤儿》是一部历史剧,相关的历史事件记载最早见于《左传》。
  《赵氏孤儿》写春秋时晋国上卿赵盾遭到大将军屠岸贾诬陷,全家 300余口被杀,只有一个不到半岁的婴儿为门客程婴救出,即赵氏孤儿。为了救护孤儿,先后有晋公主、韩厥、公孙杵臼等人献出了生命。最后程婴用自己的儿子作替换,保全了赵氏孤儿。20年后,孤儿长大成人,程婴将赵家冤案始末绘成图卷,对他讲说了往事,赵氏孤儿遂决意擒杀屠岸贾报仇。
  心中不免有一丝忧虑,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如何进行传承,平心而论,能来博物馆参观应该还是积极上进的青年,责任何在呢!我认为媒体应负很大的责任,你看一打开电视,相亲类节目“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电视剧“我们结婚了”,文艺节目“开门大吉”、“中国好声音”,少儿节目“熊出没”、“喜羊羊与灰太狼”凡此种种。是否应当加大中华文化传承的力度,记得我的孩子小的时候还曾给他买过《中华五千年》、《世界五千年》系列丛书。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7楼] 发表于:2023-01-18 18:52
鄌郚总编
  树挪死人挪活
  六一年春,农民获得了一小块种植权属于自己的土地,并且有了出售自己产品的,小小的自由市场!当然粮食。油料是市场的违禁品。但这对于长时期没见过集市的人来说,已经足够了。人们已经可以在这个市场上,互通有无,出售或购买瓜果菜蔬,以满足自己对那少量的金钱和物质的需求。(这短暂的繁荣,像昙花一现般的存留了不足三年,就被当做“资本主义尾巴”割掉了。此是后话,暂不叙述)大家已经感到很满足了。
  我和杨老师,是这些自由市场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到了麦收以后,市场上的物资变得丰富起来,居然有了卖鸡蛋的!虽然我们买不起,但因蔬菜便宜了,我们的肚子也常常有了饱的感觉。上级又每月配发了我2斤康复丸(一种用小米糠和麦麸加极少量红糖制成保健食品,是名副其实的“糠麸丸”)因长期营养不良而引起的水肿消退了,因水肿没法穿鞋而严重冻伤的双脚也逐渐痊愈了。但以后会怎么样,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俗语说“树挪死,人挪活”于是我打了请调报告,要求调回寿光老家,这样再遇灾害时与家人也好有个照应。在我的请调报告还没批下来时,杨老师就偷偷地加入了“盲流”队伍“流窜”了。从此我们便天各一方,未能再次见面。当时全国对“盲流”的围追堵截特别严。杨老师走后,学校领导便找我谈话,问杨老师去了哪里。我如实回答:“他闯关东去了。”我们从此彼此音信全无。他不敢给我写信,怕被查到地址追他回来;我因不知他去了关东的哪个地方,也没法给他写信。不久,我回到寿光工作直至退休。1983年我因事回去过一次。因来去匆匆,也没打听到他的消息。遥祝他一生平安吧。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8楼] 发表于:2023-01-18 18:54
鄌郚总编
  七月大八月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上粮多了,菜多了。我的工资也由每月19元涨到21元(杨老师由每月24元涨到28元),我们的粮食定量也恢复到每月24斤。大环境较以前改善了不少。但那时粮食市场并不开放,黑市的小麦4、5元一斤,远远超出我们的消费水平。玉米、高粱、地瓜还没收获。肉、蛋等副食根本没有。不要粮票的饼干16元一斤!蔬菜也贵得吓人。挨饿仍是生活的主旋律!
  我们必须精打细算地度日。单位上为防止我们心中无数,吃了过头粮,不到每月的一号,绝不发给我们下一个月的饭票。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我还总是挤出一斤或半斤的粮票,以备急用。
  这天是八月三十一日,一点不错,是一九六零年的八月三十一日。早饭、午饭时,在食堂我都没有看到杨老师的踪影,但没引起我的注意。晚饭时,他又没在场,我便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于是匆匆吃完饭,连碗筷也没刷就去到处找他。最后发现他独自一人,坐在办公室里。一看他那无精打采的样子,就知道他没吃饭。心想:我那半斤粮票该派上用场了。我拍拍他的肩膀说:“走吧,我请你吃饭。我知道你还没吃。”
  就这样我俩去了饭店。我从内衣口袋里,掏出那还带着体温的半斤粮票,买了两碗面条。饿了一天的他把其中的一碗推给了我,自己便埋头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我虽吃过晚饭,但还有点饿,夹起一筷子,刚放到嘴边,想想他比我更需要,便放下筷子,把碗推给他,(我的这一动作他并没察觉)说:“今晚我吃得很饱。”他也没再推辞。一会,第二碗也吃了过精光。当他缓过气来后,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他忘记了这个月也是三十一天。我笑了笑说:“今后可要记好了,七月大八月大啊!”。他也笑着还了一句:“去你的吧!”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9楼] 发表于:2023-01-18 20:08
鄌郚总编
  老潍县的轶闻传说之庆成门巨响
  却说1928年农历六月初十上午,潍县东关圩子墙西门即庆成门,陡然一声巨响,门楼子发生特大爆炸,一时血肉横飞。灾祸易出轶闻。传说,在庆成门楼子爆炸前,忽然从那厢窜来一只野狗,衔了城门根子一个卖鱼的一条白鳞鱼,掉头往西边白浪河蹿。鱼摊主人气坏,拔腿就撵。说时迟,那时快,刚追出一箭之地,城门楼子,轰然炸响,飞砖走石。摊主震倒在地。少时苏醒,方知那条野狗,救了自已一条小命。有诗叹曰:无端衔鱼理不该,野犬救人得免灾。莫道神灵掌护佑,全是冥冥巧安排。
  庆成门好端端,以何爆炸?说来话长。远在清末同治六年(1867年),太平军后尾捻军将领赖文光,率部攻打潍县城,其部深入到东关南草庙子一带,从南部包围了潍县。潍县守军,以不变应付万变,深沟高叠,坚壁不出。终因捻军在鲁西受挫,赖部不得不率部西撤。同治七年(1868年)潍县撤防。同治八年(1869年)乡勇将守城火药,满满装了十大瓮,储于东关庆成门谯楼上,并贴了封条。一晃就是许多年,流光如水。到了民国十七年(1928年)农历六月,东关保卫团董事会,出于安全考虑,决定出卖瓮藏在庆成门谯楼上那十瓮火药。因为操作工违反挖除火药戒用铁器的规定,以致锹与瓮撞,生出火星,引发十瓮火药连环爆炸,造成民众极大伤亡。巧不巧?铁锹捣!难不难?六十年!也真是巧。十瓮火药封条上标出封存时间是:大清同治八年(1869年)六月初十。而挖药引起爆炸那天,正是民国十七年(1928年)六月初十。不多不少,起迄整整六十年。潍城巨绅丁叔言氏,在《五十年之回顾》中所记,民国十七年(1928年)七月二十六日(六月初十),储于东关成门城楼上的旧存火药因挖移发生巨大爆炸,潍县绅商各界成立救济会,丁为委员。对这次《响庆成门》事件,记之甚详,足可补充潍县史志,于此记载之不足。
  六十年前储“祸”种,六十年后“酿”灾星,你说巧也不巧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20楼] 发表于:2023-01-18 20:10
鄌郚总编
  “嫁女送尿盆”习俗的由来
  潍坊人家嫁闺女有个习俗,就是新婚当日后晌娘家人要给新娘子“送尿盆”。这一习俗是怎么来的?据说与一个叫邵松的衙役有关。传说清朝年间潍坊衙门有个叫邵松的衙役,聪明伶俐能说会道,还是一个“都头”类的小头目,此人有个特点,就是喜欢搞恶作剧,潍县话叫“作索人”,关于他的段子很多,此处只说“娘家人送尿盆”这一典故的由来。
  说是某一年,衙门里的一位同仁结婚,大家自然都去喝酒庆贺。酒至半酣,邵松想“作索”一下这小两口,就对伙计们说:你们信不信,我能在新娘子的屁股上画个圆圈儿。众人大笑表示不信。邵松说:你们等着瞧吧,如果我输了,情愿摆一桌酒席请客。说着他唤来手下一名小伙计,在他耳旁如此这般交代了一番。
  那时潍县城里都是四合院,一院住着好几户人家,茅房(厕所)在院子的旮旯里,没有门,墙也不是很高,更不分男厕女厕了。如厕通常要在外面问一声:里面有人吗?里面有人则咳嗽一声。彼时天色已晚,小伙计依计而行,将一条腰带偷偷搭在厕所墙上。
  再说新媳妇初到婆家即生疏又腼腆,想去解手,出门看到墙头上的腰带知道里面有人,过段时间去看还是有人。正不知如何是好,忽听有人敲门,见一小伙计探头进来,手里提一包袱,嘴里说“新嫂子,某某(新郎)让我送尿盆来了。”新娘子心中一喜,忙接了过去。小伙计回去向邵松汇报了。
  酒足饭饱以后,邵松带着一帮人去闹洞房。趁着酒兴让新郎查看,新娘子屁股上果然有一黑圈。原来邵松让小伙计做了手脚,在盆沿上抹了一圈锅底灰,新娘子咋知道?因此中了邵松的圈套。
  此事传开以后,人们引以为戒,再有闺女出嫁的,到了当日后晌,必由娘家人亲自送去尿盆。尿盆里还要放入红枣、花生、桂圆、栗子等。寓意“早生贵子。”这习俗直到今天仍在沿用。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21楼] 发表于:2023-01-18 20:32
鄌郚总编
  老潍县五道庙一般指位于老潍县西南关的五道庙。实际上,老潍县五道庙由供奉不同神灵的两处庙宇组成。其正式名称,一处称为五道堂,供奉五道将军;一处称为仙师庙,供奉“老师父”。这两处庙宇彼此之间仅有一墙之隔,当地民众便将五道堂与仙师庙合称五道庙。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提倡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经过有关方面多次干预,五道庙一带公开的供奉活动逐渐停止。但由于仙师庙供奉的“老师父”是一个贴近民众生活的土生神灵,当地笃信“老师父”的民众一直有一定规模。儿童“掉了魂”,民众依然习惯于用传统方法向五道将军求助。只是此类活动一般改为隐秘进行。只要不公开进行、没有形成一定规模,有关方面对此也多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宽容态度不予干涉。
  1966年进入“文化大革命”时期。全社会号召“破四旧(资产阶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立四新(无产阶级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这一类活动便划入严禁之列,一度完全绝迹。因失修,五道堂与仙师庙所属的建筑物于1968年彻底拆除,原址改建为潍坊制锁厂及当地居民委员会所办实体用房。
  1978年以后,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对普通民众的信仰取向采取越来越宽容的态度。当地民众便逐渐恢复原来的传统习惯,每逢农历初一、十五,特别是传说中的农历三月初八“老师父”生日这天,民众自发到五道庙原址祭拜,而且活动规模越来越大。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当地民间要求在五道庙原址重建五道堂与仙师庙的呼声一直很高。当时曾成立潍坊五道庙筹建办公室,并筹得一些善款。后来五道庙筹建办公室逐渐偃旗息鼓。
  2008年,潍坊市拆除五道庙原址及其附近的建筑物,并结合这一地带进行的拆迁改造活动,在五道庙原址开工重建五道庙博物馆。据了解,建成后的五道庙博物馆整体将为三角形,成运动之态,鼎足之状,占地8亩,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由山门、五道堂、三圣殿、仙师殿、碑廊、展厅等建筑组成。五道庙博物馆建成后,将成为潍坊市区开展群众性文化交流活动、促进文明进步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新载体。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22楼] 发表于:2023-01-18 20:45
鄌郚总编
  潍县丁氏十四世祖丁廷珍(字效堂,四宅)暴富后,长子丁善宝继承四宅;将二子丁善庆安置在东门里和棋盘街,称作丁五宅;将三子丁善长安置在南门里,称作丁六宅。兄弟三人均擅长诗文书画。
  丁善长(1856~1901),字心臣,号莲峰,室名望云楼,清末书画家,潍县(今潍城区)人,潍县首富,太学生,官刑部郎中,军功议叙四品衔,诰授中宪大夫。精于绘事,尤善人物佛像,师事掖县张士保,与画家掖县王华堂交往甚多。平生喜爱戏曲,家储有小班自娱。有《历代名人画像》《云台二十八将》《历代画像传》《十八罗汉图》《菊谱》《诸神朝天图》画册行世,喜好金石收藏,积石印数百方,辑有《石室印萃》。《潍县志稿》刊有其《三酸图》、《佛像》图版。丁善长的夫人是潍县大官僚江西巡抚陈仟的女儿。丁善长无子,过继丁善宝子丁毓春为子。后丁毓春无子,丁善长又过继胞侄丁毓庚三子丁锡纶(即丁叔言)为孙。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23楼] 发表于:2023-01-18 20:55
鄌郚总编
  禹王台村位于山东省潍坊市高里镇政府驻地北7公里,潍九路东侧,全村耕地面积181公顷,现有395户、1241口人。
  禹王台村因村内禹王台而得名。禹王台位于村西南角,海拔22.47米,底径约75米,面积约5000平方米。为大禹治水纪念地,一说是秦始皇所筑。清乾隆《潍县志》云:“禹王台在望海门(旧潍县)北六十里,相传大禹治水时所筑,有禹(王)庙在”。民国三十年《潍县志稿·疆域志》称:“禹王台又云望海台,因上有禹王庙,呼为禹王台,盖即《水经注》所称秦始皇所筑之台也。”
  历代文人学士对禹王台来历和景色多有论述。清光绪年间张府之《禹台论》认为:此台始名“望台”,后称“禹台”。初为望海而设,邻海南岸,度地而筑。后沧海桑田,海水后退数十里,村庄渐多,望海水而不得。遂感念上古大禹治水的恩德,借“望台”而名为“禹台”。清代进士、南孙乡傅王庄人傅廷兰在《民台十景诗序》中对禹王台多有描述:禹台高数十仞,围十亩许,遥望如海岛。上大禹庙垣之西,为道人植棉艺谷处,古柏古槐皆数千年。人临其上,面南山而临北海,俯视阡陌村落。四时景物,春则麦浪千顷,夏则黄云十里,秋来秫熟,如红玉覆地,十月芦开,若雪花布天。当水潦盛长,汇为泽国,则烟波浩淼,茫无际涯,有太湖、洞庭之观。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二月十五日,海水涨潮,时潍县知县郑板桥来此勘灾,曾留下《禹王台北勘灾》诗,并书“文明四海”匾悬于大殿。
  台上早期建有禹王庙和狐仙祠。清乾隆年间,又在禹王庙旁建土地庙。这些庙宇,阅尽沧桑,香火鼎盛。1938年日伪武装将台上庙宇焚毁,后再无重建。今远望该台,仍呈拔地挺勃,突兀陡峭,气势磅礴之势。台上古迹现露,草木点缀,清逸雅致。1980年,禹王台被列为县级重点保护古迹。1992年以后,重修禹王台庙宇,分别供奉大禹、仙姑和神医胡老三。每年正月十六日禹王台庙会,是当地一大盛会,极尽繁盛,影响所及方圆百里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24楼] 发表于:2023-01-18 20:59
鄌郚总编
  “刘石头”其人其事
  说起潍县城工商业的“七东八丰”,我的印象是不深的,但是解放初期城里大十字口的几家店铺还是蛮有印象的,像“致新”是卖点心的,东边是孙家老药铺,西边是个水果铺。掌柜的姓刘,个头不是很高、偏胖,衣着整齐,说话和气,夏天主要经营“瓜、果、梨、桃”,天凉了主要是“糖瓜”、“糖棕”、“糖炒栗子”、“粘立糕”,到了冬天他那里还有西瓜,合潍县城就此一家。我那时放学回家,从他的铺子过,那时口袋里没有几分钱,今天去买块“青果糖”(薄荷味)或者“橘子糖”;(橘子味、形状更像是橘子瓣)过上几天再去买块芝麻片。那时的感觉是“橘子糖甜真甜、芝麻片真香。”大人小孩都管他叫“刘石头”,真姓大名反而都不知道了。
  我有幸认识了他的后人,得知“刘石头”是乳名,大号叫刘丕承,清朝末年出生,家境比较贫寒,人比较聪慧,没正规上过学堂,但认识不少的字。门市原来在城里大街的路南,后来迁到了路北,是大十字口东边的第一家,白天四扇玻璃大门擦得铮亮,晚上一色的黑漆门板,那时潍县城里的富绅,对吃食很挑剔。凭着他的脑子活泛和一双巧手,不断对一些民间食品“贺糖”、“粘果”等进行改良创新。别人有的他要出新,例如“立糕”中间放花生米,用冰糖熬汁做成“冰糖大立糕”。在西瓜的挑选上有绝活,潍县城的西瓜主要产自昌乐鄌郚等地,托在他的手上,瞅一瞅、掂一掂、拍一拍,说几成熟切开后一点不差。甚至能说出这是西瓜蔓上结的第几个瓜。制作的炒货、上的果品,尽管价格比别人的贵,但“回头客”很多。进了腊月门,生意更是红火。“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腊月二十三辞灶,要用糖瓜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到玉帝那儿“述职”时,多说好,少说孬。自然“刘石头”的糖瓜是老潍县人的首选。解放了他不参加“公私合营”,也不参加“合作社”,生意越来越萧条。到了长子刘允汉手里时,就只有祖传的手艺,没有施展的空间。
  长孙刘盛海继承了祖父的意愿,开办了恒盛斋食品有限公司。糕点、糖果两大类都取得国家食品生产许可证。刘允汉老人时不时来到公司,对生产工艺、产品质量、风味口感点评一番并谆谆告诫后人说“人品好做好食品,这是你爷爷的立家之本,不能丢啊!”
  我又一次见到现任经理刘晓禄先生时他告诉我,“‘刘石头’已经注册为国家商标了。”潍城区政府关于发掘民俗传统再现潍县城旧貌,重建“十笏园区”项目(坐落在老潍县城里大街上,刘石头店铺原址附近)即将建成,他要在那里设一个前店后厂的门市,把那些频临失传的风味食品传承,发扬光大。
  “刘石头”很快将要回来了!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25楼] 发表于:2023-01-18 21:00
鄌郚总编
  旧时潍县大集的交易方式
  潍县(坊)解放前,我时常跟母亲到沙滩大集上去买东西,回想那时的交易现象很是有意思。如买瓜果数量较大时,都要请“称子”给过称,“称子”是中间人,也是公平秤量人,过称后卖方要给他一定报酬,比如称一刨地瓜(20斤),要给他两个大地瓜,称了黄瓜也要给他几支黄瓜等,他们都挎着筐子拿着称,在集市上招揽执称的机会。
  卖粮食叫粜(tiao)粮,买粮食叫籴(di)粮,交易时不用称来称量,而是用“斗”和“升”来量取,“斗”和“升”都是木制的盒子,每斗约30斤,每升约3斤,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在这里念dan),交易时有经纪人(“斗子”)管斗量,用刮板从“斗”里刮下的粮食归“斗子”所有。向斗里倒粮食是技术活,用刮板刮平斗里的粮食也有一定的手法,同样是一斗粮食,但容量和重量可差不少呢。     在白浪河沙滩大石桥北面的牲口市场和黄金市场也很热闹,无论牲**易还是黄金交易,交易都是在经纪们长袖子的掩盖下,互摸手指来讨价还价,周围的人是不知道他们讲到怎样的价钱,二人“谈妥”了交易就成了。
  如今的交易市场都明码实价了,可以公开讲价了,称量也用公斤称了,都跟旧时大不相同了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26楼] 发表于:2023-01-18 21:05
鄌郚总编
  潍县大观里创办惠丰火柴公司的丁子明[复制链接]0
  丁子明,名丁学亮,字子明,以字行。丁子明是丁承经的小儿子,排行老五,生于1894年,卒于1964年,享年70岁。丁子明的大哥丁敬亭,到俄罗斯赤塔经商后,不断寄钱回家,家境逐步好转,所以丁子明有条件读了七年私塾,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再加上天资聪明,毛笔字写得好,还能作诗。他的二哥丁学仁,因吃喝嫖赌,输掉了老婆,最后穷困潦倒。丁子明为了劝戒二哥,曾经把自己的食指剁掉一截,足见其性格刚直。丁子明成年后,曾经跟随其大哥丁敬亭赴俄罗斯学做买卖,在赤塔和哈尔滨等国内外大城市见过世面,学会了近现代商业经营之道。
  俄国发生十月革命之后,社会动荡,他和兄长变卖那里的资产,返回故籍潍县,长期从事商业经营,成为早期开拓潍坊地区近现代商业经营的民族企业家。他不仅协助兄长丁敬亭创办了潍坊最大的百货商店,泰东商行任副总经理,并且先后办起山东、大东、福东商店,后来又开办过惠丰火柴厂和利丰榨油厂等企业。解放后曾任市政协委员。
  在丁子明开办的企业中,山东商店是潍县较大的百货店,地址在东关大街,创设过程分几个阶段:开始为山东药房,是集资成立的,共凑了十个股,每股一百元,共合资金一千元(银元)。经理为丁子明,以后为张象可,主要业务是经营成药,兼理洗伤、敷药、包扎等简单的医疗工作。因不满足于每天十余元的营业额而增添了制鞋业务,挂出山东制鞋厂的牌子,由高密聘请了制鞋师傅从当地招收了部分学徒,精制各式靴鞋,在门市部销售。随后天津鞋进入潍县,以其式样新颖,美观迎时,博得群众欢迎,而逐步占得优势,使当地产品很受影响。山东制鞋厂因之停产,改由天津批进成品,在门市部销售。该店为扩大经营,又开设了山东食品公司,以传统方法制造点心,用长型土炉烘烤饼干、蛋卷等,但人工制造,产量不高。
  这时山东药房因惠东药房在东关大街设立支店与之相隔较近,恐受影响而停止了药房业务,扩大了营业室的日用品部,除销售天津靴鞋,还增加了洋广百货;糕点糖果部也添配了罐头蜜饯、风鸡板鸭等。此外又在安邱迤西路南的楼房设立分号即大东商店,由刘祥林主持业务。食品作坊就设在分号的后面,以后食品公司停产,“山东”便成为专搞零售的百货商店了。
  为发展业务,该店在原址东面购买旧房,随即拆除自建了四层楼房的门市和原有的平房门市衔接起来,成为东关最大的百货门市部。
  该店新建楼房之高,当时在潍县是最突出的一家百货商店。
  丁子明创办的一系列企业,在潍坊的早期工商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当时“七东八丰”工商业集团的骨干力量。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27楼] 发表于:2023-01-18 21:09
鄌郚总编
潍县大集上的“套圈”游戏很好玩


    六十年代以前,在潍县白浪河“天桥”(今东风桥)南北,沙滩上有个有名的“沙滩大集”,在那里有卖各种小吃的和各种小百货的,还有卖艺的和演出各种杂耍的,最有趣的当数“套圈”的了。摊主在沙滩上打上桩子,用绳子圈成一个十多米直径的场子,再在场子中央摆上暖壶、茶碗、香烟、糖果等物品,然后将小竹圈卖给前来套圈的游客(一分钱四个圈),谁将竹圈完全套在“物品”上,被套中的“物品”就归谁,这是很难套中的,因为竹圈很小(刚刚能套过物品),又很轻,飘飘地很难完全套上去,而且要求竹圈不但要套上去,还必须完全着地才算套中。
    一次我鼓起勇气买了一分钱的竹圈(四个),我很郑重地将第一个圈抛出去,竟然套中了一个小糖盒(里面只有一块糖),第二个圈又套中了一盒烟(很贵的烟),第三个圈在地上跳了两下后套住了一个泥茶碗,第四圈滚了几圈后套住了一个小泥娃娃,命中率如此之高惊动了周围的套圈人。我只留下香烟(拿回家给了父亲),其余的全换了竹圈(一共40个),竹圈多了,一次数个一起抛,竹圈抛完了竟一无所获,此后再也没有套过。
    套圈的游戏很热闹,场子周围的人都不断地向场子里抛投竹圈,摊主一面要看是否有人套中“物品”,一面忙着用带铁钩的竹杆拣拾地上的竹圈,不断地扬起手臂,使竹圈从竹杆上滑落到胳膊弯里,然后再不断地数圈卖给游客。
    摊主最怕“行家”来套圈,有两三个套圈“行家”,每次来时都挎着竹篮子,套不满篮子决不回家,他们一次买一块钱的竹圈(400个),每个圈都要在嘴唇上转悠着沾上唾沫(圈加重后飘得差),然后瞄准目标再抛出去,他们只套圈子中央那几个目标,那都是近一米高的物品(名烟、名酒等),每一摞都值二十元左右,后来摊主便不卖给他们套圈了,他们只好求别人替他买,再后来卖主一见到他们挎着篮子来了,便赶紧收摊走人,等他们走了以后再摆上重新开始。
    当时我只有十二、三岁,很喜欢这种游戏,后来又见过几次套圈的,但摆的“物品”少得可怜,而且“套圈”不是竹子做的了,弹性都很大,更难套上去了。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28楼] 发表于:2023-01-18 21:22
鄌郚总编
  石佛寺始建年代不详,宋代咸平二年重修,明清又多次重修,该寺是潍县佛教重地,著名古刹。址在南寺前街(今向阳路东,市法院院内),因内曾有铁佛,故称“铁佛寺”。后铁佛被毁,雕石佛以代,自此改称“石佛寺”
  红色庙门两边围以花墙,门外有石阶。进大门,迎面山门三间,门上石匾书“石佛寺”三个大字。入山门,先见天王殿三间,殿东西两廊为伽蓝达摩堂。天王殿北即大雄宝殿。殿中坐有高大石佛,两厢则是十八罗汉像。
  潍县石佛寺与苏轼有缘。苏轼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知密州(今诸城),熙宁九年(1076年)底赴新任,途经潍州(今潍城),大雪,见石佛寺古木参天,雄伟壮观,遂入内瞻仰。寺内住持见苏才子至,邀留下榻寺内,因精通佛理,苏轼与之交谈,十分投机。次日惜别,苏写有《除夜大雪留潍州,元日早晴遂行。中途雪复作》诗以志。
  宋哲宗元佑间,苏轼回汴京,名画家崔白以力作《布袋和尚像》相赠。苏轼在《布袋和尚像》侧写了题记,又派人不远千里送与潍州石佛寺住持。住持大喜,为不使失存,请石匠雕之于石,嵌于殿内东间。该石刻年久破裂,寺僧请人重刻,嵌于大殿西间。石佛寺废之后,布袋和尚石刻像不知所终。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29楼] 发表于:2023-01-18 21:23
鄌郚总编
  邵松调侃“小老袁”
  再讲一个邵松的段子,邵松是潍县县衙多年的衙役,这一年潍县新来了一位县太爷,姓袁名桐,因为人长的比较“小作”,此人没有官架子,对属下也比较宽容。被人们称为“小老袁。”
  有这么一天“小老袁”要下乡视察,县老爷照例要坐轿,由邵松等四位公人抬轿。前任县太爷人高马大,衙役们累得不行,这回i抬着新县太爷觉得轻快多了。抬轿也是有一套程序的,上轿时要扶好轿杠,起轿时要稳,落轿时要先下杵,然后換肩、换人。邵松一时高兴,跟他们几个挤鼻子弄眼的一鼓捣,换肩的时候就不下杵了,直接将轿杠举过头顶,从左肩换到右肩,一路上倒腾了七八次。坐在轿里的“小老袁”,心里想邵松这小子“作索”到我头上,看我不找茬整治整治他们。
  来到村里办完了公事,远远看见村头上有人在那里忙活,他走了过来,看见村民正在和泥用“墼挂子”脱“墼”(打土坯)。北方冬季寒冷,盖房子不像江南那样搭竹楼、木板房。平常老白姓家盖房子都是土坯为墙、茅草为顶。土坯墙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两块大木板支起来,土里稍稍放一点水,扬上一层土然后用大锤夯实。另一种方法是合泥脱“墼”。潍县城多用后法,“墼”的大小也不完全一样,比现在的砖要大。
  “小老袁”一看计上心来,蹲下身子与村民攀谈起来。仔细询问怎么脱“墼”,有什么用场?村民讲和泥时里面要放些麦糠、增加力度,用“墼挂子”成型,一个个摆放好,晾干后盖屋、垒墙都用。
  “小老袁”边听边说好,对身后的邵松说“这东西不错,每种规格搬五个放到我的轿子里去,带回县衙研究一番。”邵松一听,新来的县太爷也不是好缠的主,吩咐了也不能不听,立马没有了来时的精神,规规矩矩的把“小老袁”抬回了县衙。
回复 引用 顶端
  • «
  • 1
  • 2
  • »
  • Pages: 1/2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