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3-01-18 18:24
鄌郚总编

十笏园记(丁善宝的,张昭潜的)

  丁善宝十笏园记
  光绪乙酉孟秋,余得郭氏废宅于舍西,实前明胡四节先生之故居也。前有厅事,后有复室,俱颓败不可收拾。中有楼三楹独屹立无恙,爰葺而新之题曰:砚香楼,为藏书之所。素有濂溪之好,因汰其废厅为池置亭其上,曰四照、曰漪岚、曰小沧浪、曰稳如舟。更筑小西楼题曰:春雨楼,下绕以回廊,驾平桥通其曲折。老友蒯君菊畦(qí)、刘君子秀、于君敬斋实代为筹划而布置焉。姻家刘雁臣又赠以旧石于池之东,叠而为山,立蔚(wèi)秀亭于最高处,西望程符孤山之秀,扑人眉宇。山迤南为十笏草堂,前有隙地杂莳(shì栽种)花竹。西院有老屋八九间,中为深柳读书堂做家塾,旁曰秋声馆、曰静如山房为留客下榻处。园之东,古梧百尺绿荫满庭,即余家居坐卧之碧云斋也。八阅月而规模具焉,以其小而易就也。署其名曰:十笏园,亦以其小而名之也。当慨乎!世之治田园者,每为其子孙计,而子若孙或转以逸乐,失其先人之志。余年逾十七闰尚无子,此后之有子无子未可知,亦无所谓计不计。虽然不能不为后之人计,余之构斯园也以中年多病治此为养静之区,非奢逞台榭之观美,以贻后人之逸乐者。今与后人约:毋(wu)得籍此演剧,更毋得籍此招纳倡优博赌滋生弊端。使泉石笑人之数事者,皆余生平所不能焉,而尤不愿后之人之为之也。子侄辈傥能以余之心为心,余之所好幸而上达不家食言,则故乡有此瓜牛庐不难急流勇退,即爻(yáo)占蹇(jiǎn)遁。老守田园耕读之余,日与益者三友或篇什流连或杯酒斟酌艮(gèn)其趾不出户庭,亦吾家之佳子弟也。况柳州有云:观游者亦为政之具欤(yú)。工甫竣记此数语,俾后之人知吾所构斯园之意,无几能长有此园也夫。时丙戌(1886年)重阳前三日,适侄孙良翰自都中来,命楷书而刻石焉。

  张昭潜十笏园记
  昔南宋之世,真西山先生作南康曹氏观莳园记。其言曰:天壤间一卉一木无非造化生生之妙。而吾之寓目于此,所以养吾胸中之仁,使盎然常有生意。非以玩华阅芳为事也。呜呼!是言也可以曲达吾儒林下之志矣。余友丁君六斋世有隐德多善行,六斋以中翰养疴家居,善于继述,凡邑中善举无不首先为乡先生倡,盖其恻然悱然之念有发于不容己者。光绪乙酉孟秋,得西邻郭氏废宅。小萁林塘颜之曰:十笏园,其楼亭池馆诸名业已详。六斋自为记中兹不复述,独念六斋善为诗,其为诗也不饰雕琢而归于自然。所著耕云曩霞诸集,业以刊行于世,识者题之。兹构是园复以草木畅生之趣,鸢鱼飞跃之机,日夜涵濡于其间。造化生生之妙,其即在一心化裁间乎?昔西山先生所谓:养吾胸中之仁,使盎然常有生意者吾不知。南康曹氏当日果能恻然悱然为仁者之事与否?其或工于吟诗而又能与造化者游与否?西山先生之言能当之不愧与否?而吾今日六斋之行为即如此,卓卓而又工诗,复得草木鸢鱼畅生飞跃之机,趣优游而渐渍之,此固曹氏记中之所未及也。而西山先生所谓:养吾胸中之仁,使盎然常有生意者。在昔日,曹氏当之固不知其何如。在今日,六斋当之其庶几无愧焉。则请偶取昔日观时园记之意,为今日十笏园记之明徵也可。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县春秋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23-01-18 18:26
鄌郚总编
  说起十笏园,咱们潍坊人都不陌生,那是老潍县唯一留存下来的一座江南风格的私家花园。而说起“十笏园记”就知道的不多了,而且十笏园记还有两个版本。十笏园名称的由来,园主丁善宝在其《十笏园记》中这样解释:“以其小而易就也,署其名曰十笏园,亦以其小而名之也。
  笔者近日在博物馆看到了一幅潍县北平真光摄影研究所任鑑堂,民国20年(1931)7月13日拍摄的“山东潍县城里丁氏十笏园全景照片”,在这幅照片中看到有张劭潜撰文,曹鸿勋书写的“十笏园记”,知道“十笏园记”还有一个版本。
  为考证上述 “十笏园记”的版本,笔者去市图书馆专门查阅了潍县志稿,在营建卷中园林条目中查到两个版本。图片格式化,一不小心弄丢了,不好意思,麻烦mamuhao兄,将两个版本贴上。
  现将“十笏园记”中涉及到的人物简略介绍如下:
  丁善宝(1841—1887),字黻臣, 一字韫山,号六斋。1852年恩赏举人,1862年大挑一等,官内阁中书。有善行,死后蒙山东巡抚李秉衡奏请旌表,奉旨敕建善行坊,乡谥端敏。著有《六斋诗存》、《六斋文存》和《十二种文萃》等。丁善宝起先无子,过继了五宅丁善庆的长子丁毓庚(字星甫)为子;有子丁毓春后,把丁毓春又过继给六宅丁善长为子。丁善宝博览群书,行游天下,眼界开阔,善于以文交友,并广施善行,承前启后,遵父祖之训,肇子孙之贤,是丁氏世家发展史上一位典型人物。其有诗句曰“不惜金钱倡大义”,应是其一生之写照,潍县乡贤祠供奉其牌位。其除继承祖上遗风,修庙堂、建桥梁、固城池、救灾民、办学校、助军饷外,最大的贡献则在于购置叠石山馆、复园和建筑十笏园。十笏园之营建成功,其不啻在潍县,在中国南北方园林建筑发展史上亦占特殊地位。丁善宝广交天下文友,延揽知名学者在十笏园吟咏,自己著作十数种,建园垂训,明诫子孙读书善行,其居室为碧云斋,内为书画文玩,典籍几案,一派书香气氛。
  丁良翰 (1851-?)字佑臣,号竺生,山东潍县城丁氏世家后人。光绪十二年(1886年)二甲78名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浙江嵊县知县,候补知府。丁善宝在“十笏园记”中提到:光绪丙戍年(1886年)重阳节前三日,恰巧我侄孙良翰从京城来,就让他用楷书写下来并刻在石头上。经查证同是潍县丁氏,但不是丁善宝的近支,年龄差的不大,辈份低,家族兴旺也。长期在外为官。有说丁良翰是潍县南门里人,当年居家青岛。丁善宝、张昭潜、曹鸿勋名气大,丁良翰知道的不多故从,从《潍州联语辑录》中查到丁良翰的墨迹。翻拍发上以玆读者。
  张昭潜(1829-1907年)字次陶,潍县东关后所街人。清末史家,廪贡生。少岁丧父,随叔父读书,继从地方高士古文派学者于祉游读理学宗传,涉猎考据诸家之书,1870年(同治九年)曾在山东巡抚丁宝桢开办的尚书堂讲学,治古文师桐城派,一时凡地方碑版文字多出其手。重修泰山神庙碑记即其中之一。1889年(光绪十五年)写《山东通志》,山东巡抚张勤果知其学识渊博,让他编撰《山东郡县沿革表》。后归里讲学于潍阳书院。与丁善宝过往甚密,为其撰写了《十笏园记》。
  曹鸿勋(1846-1910年)字仲铭,号兰生,潍县西南关新巷子人,清光绪丙子状元。授翰林院编修,后外放湖南副考官、视学;任云南永昌知府、湖南布政使、陕西巡抚等。曹鸿勋擅长书法,北京故宫、颐和园、大栅栏等处都有他的墨迹,家乡有《重修玉清宫碑》,还有本文提到的“十笏园记”等石刻传世。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