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3-02-16 21:18
鄌郚总编

潍坊的变迁

  潍坊的变迁
  程森枝

  潍坊是一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说其古老,是因为早在8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说她年轻,是因为作为一座以“潍坊”命名的城市,只有60多年的历史。岁月悠悠,斗转星移。在历史的长河中,潍坊的行政区划历经变迁,隶属关系随朝而易。夏商时期,境内有斟灌、斟鄩、寒、逢、纪、亚醜、平寿等方国(有关资料来自《潍坊古代文化通论》)。周初,武王封邦建国,封太公望于齐,都营丘(今昌乐县境内)。至春秋时期,现市辖区曾分属齐、鲁、杞、纪、莒等国。战国时,现境大部属齐,诸城等地属鲁。秦代为胶东、临淄、琅琊三郡所辖。汉魏南北朝时,属青、徐二州。隋代设北海郡、高密郡。唐代设青州、密州。元为益都路。明清时属青州、莱州两府。民国时属胶东道、莱胶道、淄青道,1927年裁道后属山东省(有关资料来自《潍坊市志》)。新中国成立后,区划变动比较频繁。至1994年,区划基本稳定。现辖潍城、奎文、坊子、寒亭4区,青州、诸城、寿光、安丘、高密、昌邑6市,临朐、昌乐2县。

  一、“大”潍坊市和“小”潍坊市
  在潍坊老百姓的口中,潍坊市有“大”“小”之别。“小市”是指1983年以前的县级潍坊市,“大市”则是指1983年以后的地级潍坊市。
  1948年4月27日,潍县城解放。4月29日,潍坊特别市成立,市政府驻潍城,辖城区、东关、南关、北关、坊子、望留6个区,取潍县、坊子首字命令。这是“潍坊”作为地名的开始。此时的潍坊市为县级市,直属山东省。1949年6月,潍坊特别市改称潍坊市,仍属山东省。1950年5月,潍坊市撤销,原市政府工作由昌潍行署兼代。1951年1月,复置潍坊市,改属昌潍专区(昌潍专区于1948年6月建立,驻昌乐,1949年7月迁往益都,1950年5月迁往潍坊)(有关资料来自《潍坊市志》)。1958年11月潍县并入潍坊市,潍坊市区扩大,共有城关、东关、廿里堡、坊子、治浑街、沟西、望留、成章、于河、双杨店、高里、固堤、泊子、南村、朱里、寒亭、十里堡、东庄、车留庄、段家、穆村21处人民公社(有关资料来自《潍城区志》)。1962年1月,潍县由潍坊市析出,恢复原建置。1967年3月,昌潍专区易名昌潍地区,1981年7月,昌潍地区改名潍坊地区,潍坊市均属之。一直到1983年前,潍坊市建制均为县级市,故老百姓称之为“小市”。1983年10月,潍坊地区建制撤销,改建地专级潍坊市,实行市管县体制。从此,潍坊市成为地级市,故老百姓称之为“大市”。原县级潍坊市政府机关组成潍城区人民政府,1984年1月施政。

  二、“潍坊”源于“潍县”
  潍坊的前身是潍县。“潍县”作为一个行政划区名称,在历史上存在了602年的时间。明洪武十年(1377年),降“潍州”为“潍县”,这是“潍县”作为地名的开始。明至清代,潍县境域为:东至王伯村(今寒亭区王伯村),西至涝埠(今潍城区乐埠村),南到辛庄(今昌乐县辛庄),北至渤海莱州湾,西北至槐埠(潍城区槐埠村),东南至石马坟庄(今安丘许营村)。明代潍县分9隅、5乡、84社,万历时改为77社。清乾隆时,县分8隅、5乡、74社。宣统二年(1910年),划城乡为16个区,有城区、二十里堡区、辛冬区、望留区、留饭区、高里区、大庙头区、固堤区、寒亭区、牛埠区、富郭庄区、蔡家集区、邓村区、南流区、水坡区、道口区,城区下设隅关,其他各区下设社。1929年,划分为11个区,有城区、第一至第十区。1931年10月,划为第一至第十10个区,共的234个镇乡。(本段有关资料来自《潍城区志》)
  1948年4月潍县解放,潍坊特别市成立,此时“潍县”作为行政区划名暂时消失。8月,成立新潍县,治所在望留,辖10个区。1950年,潍县辖望留、符烟、三河、九龙山、油房、城北、万家、圩河、杏埠9个区。1953年8月,潍北县并入潍县,县政府驻寒亭。此时潍县辖18个区,有185个乡(镇)、886个自然村,18个区为:黄土埠、大成章、张友家、沟西、胡住、张氏、双杨店、店子、官家、庄、杨家埠、固堤、泊子、南孙、高里、朱里、治浑街、穆村。1958年11月,潍县并入潍坊市。1962年1月,原潍县辖区从潍坊市析出,恢复潍县建置,县政府仍驻寒亭,辖17处人民公社,即:寒亭、固堤、泊子、南村、高里、双杨店、圩河、成章、望留、沟西、治浑街、车留庄、段家、穆村、朱里、东庄、二十里堡。至1983年,潍县辖1个镇、21个公社。1983年10月,因成立地专级潍坊市,潍县撤销,原部分辖区组建为寒亭区,辖1个镇、10处公社。至此,“潍县”作为行政区划的历史结束。(本段资料主要来自《寒亭区志》)

  三、“潍县”源于“潍州”
  潍县的前身是潍州。潍州的设立,最早是在隋代。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潍州,治所在今寒亭区前吉家村以东(资料来自《寒亭史话》,《潍城区志》记治所在潍城)。大业三年(607年),撤潍州。唐武德二年(619年),潍州重新设立,下领17县,治所在今潍城区。6年后,潍州撤销。宋乾德三年(965年),再设立潍州。明洪武十年(1377年),降州为县,自此“潍州”作为行政区划名称消失。
  在隋朝设立潍州的前十年,设立了“潍水县”。《隋书·地理志》载:开皇三年复改为潍水。这是“潍”字作为行政区划名称之始。
  “潍水县”“潍州”得名,均与境内第一大河---潍水(今潍河)有关。

  四、“潍”字来源于“隹”
  “潍”字在汉语中只有两种释义:水名、地名。隋朝以前,“潍”专指潍水。《尚书·禹贡》载:潍淄其道。这是“潍”字作为水名最早见于古代典籍。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潍”曰:水出琅琊箕屋山,东入海厖从水维声。隋朝后,“潍”字又增加了另外一种释义,即地名:潍水县、潍州、潍县、潍坊。
  “潍”字由“隹”演化而来。“隹”在甲骨文中写作,在金文中写作,《说文解字》释义为:隹,鸟之短尾总名也,象形。从字形上看,确如鸟之状。因今潍坊地域在远古时代为东夷部落所居,东夷部落善于射猎,以鸟为图腾,故“隹”的字形若鸟。今人容庚《金文编》指出,“隹、维、惟、唯”古通用。”“维”的造字本义是用绳子系住鹰隼双足,驯养助猎。从“隹”到“维”,可以看出古代先民从射猎到驯化鸟兽的文明进程。当“隹”“维”用于水名之时,当然应该从水,因此产生了“潍”字。(本段资料主要来自《潍坊文化通览》)
  综上所述,“潍”“潍水县”“潍州”“潍县”“潍坊”的前后变化及关系可作如下表述:“潍”字源于“隹”,“隹”的起源与东夷部落的图腾崇拜有关;“潍”字用于水名,初见于《尚书·禹贡》;“潍”作为地名,始于隋代的“潍水县”;“潍州”得名与“潍水县”有关;“潍县”源于“潍州”,名字始于明洪武十年;“潍坊”源于“潍县”,名字始于1948年。(潍坊市史志办 程森枝)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县春秋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