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3-07-01 17:32
鄌郚总编

潍坊境内的老火车站

  潍坊境内的老火车站
  胶济铁路1899年开工修筑,1904年全线通车,是山东第一条铁路,也是中国最早的铁路之一,修建之始就深刻地烙上了德国殖民主义的印记。胶济铁路通车后,改变了山东传统的交通格局,内接华北腹地,外联欧亚商港,把整个山东置于世界近代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中。战争年代,铁路沿线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潍坊境内的火车站也不例外,姚哥庄站、高密站、康家庄站、蔡家庄站、塔耳堡站、丈岭站……历史的车轮滚滚,一百多年过去了,胶济铁路沿线潍坊境内车站及所在地的有关故事却仍在流传着。
  本期撰稿:高玉宝
  -
  刘奎基带队成功突袭
  芝兰庄站
  胶济铁路早期时刻表
  芝兰庄站是海青铁路与平度的连接点,为货运线的一个站点。日占时期,芝兰庄站筑有炮楼,铁路沿线有重兵把守。1946年7月,“华东一级战斗英雄”刘奎基参加了打击进犯山东高密的国民党54军的芝兰庄战斗,带领突击队以夜色和高粱地为掩护,突袭庄里敌人,他一人活捉17名敌人,其中包括一名国民党军副团长。
  被鬼子抓壮丁 扒火车回山东
  胶济铁路芝兰庄站与胶州搭界,以前是高密通往胶县的重要通道,1984年芝兰庄站复线开通后,所有老站舍遗存已经不在。胶济铁路实现客货分离——简单来说就是货车跑货车线、客车跑客车线,互不干扰,芝兰庄站成为货运站。同时,该站也是海青铁路与平度的连接点,向北有高密东站、平度西站。如今,高密站的所有货运业务都转至芝兰庄站,芝兰庄火车站成为高密的铁路货场。
  战争时期,胶济铁路是兵家必争之地。芝兰庄火车站也不例外。日占时期,火车站上筑有炮楼,铁路沿线都有重兵把守。“华东一级战斗英雄”刘奎基带着一条残臂作战五十多次,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他虽然眼、腿、肺等部位又先后15次负伤,却成为了威震敌胆的英雄人物。
  1946年7月,刘奎基参加了山东胶济铁路芝兰庄战斗。
  刘奎基1927年出生于山东蓬莱,幼年随家人闯关东到了东北,在沈阳一家钟表厂当学徒,白干了4年不说,期满还遇上了鬼子抓壮丁。“到了17岁要去当壮丁,我们工厂被鬼子抓去五六个,我是晚上跑了。”逃跑后的刘奎基扒火车,没能跑掉的工友则被抓到了抚顺煤矿。
  只记得山东在东边,刘奎基昼伏夜出,一站站扒火车往山东赶。那时胶东铁路只有一条,就是胶济铁路,胶济铁路到了蓝村站,开始向南,转向青岛。刘奎基一路打听,好歹跑回家乡蓬莱。回了家,只待了12天,刘奎基就参了军。小鬼子到处都是,家乡也不是世外桃源,也被鬼子占领了。听着《救亡进行曲》,在胶东抗日民主政权宣传感召下,刘奎基决定参军抗日。
  参加八路作战勇猛 右臂负伤坚持战斗
  刘奎基最初入伍的蓬莱县独立营是地方部队,装备很差,一个班只有两条枪,这打鬼子怎么能过瘾?刘奎基一直在寻找机会加入主力部队。1944年3月,刘奎基如愿以偿加入八路军胶东军区5旅13团。这是一支英雄部队,老团长是聂凤智。这支部队解放战争时是大名鼎鼎的“济南第一团”,出了27位将军。
  刘奎基经历了许多艰苦战斗。战斗前,每人只发5颗子弹,几乎每个战士都适应了这种情况。想换好枪,去敌人那里缴获;想要充足的子弹,敌人那里多得是。一上战场,每个战士都成了“吝啬鬼”,舍不得放枪——5颗子弹打完了就没有了。所以战士们不放空枪,尽量做到弹无虚发,打倒一个,连滚带爬地逼到敌军身边,拿枪,摸子弹,向腰里塞手榴弹。
  1944年8月发生在山东平度的大田战斗,刘奎基迎来主力部队首战。夜间突袭日伪军碉堡时,刘奎基奋勇越过壕沟和铁丝网,攀爬炮楼强攻。一只手里拿着三颗手榴弹,一起拉开弦,扔进炮楼子,爆炸声一响,随即跳进去,这是流程。没想到,刘奎基的手刚举起来,一颗子弹就射穿了他的右臂——右前臂被子弹穿过导致骨折,刘奎基从梯子上摔了下来。因没有条件治疗,小臂移位畸形致残。伤了右臂没法打枪,卫生员建议刘奎基复员回家,他不肯:“我就赖在部队里,不能打枪我还可以背手榴弹,别人背4个,我背15个、20个。”
  一人活捉17名敌人
  芝兰庄一战成英雄
  身有残疾的刘奎基却更加勇猛,在打击进犯山东高密的国民党54军的芝兰庄战斗中成长为战斗英雄。1946年7月28日夜,时任六班副班长的刘奎基带着突击队,以高粱地和夜色为掩护突袭庄里敌人。因为冲得太猛,刘奎基冲进庄后和大部队失散了。“晚上9点多突击进去了,结果天亮我一看,敌人都在屋里,我一个人在外头。”刘奎基毫不慌乱,丢了颗手榴弹进屋后,大喊“缴枪不杀”,还虚张声势地嚷嚷“把他们包围住了,不要叫他们跑了”。敌人不知道外面我军有多少人,胆怯之下缴了枪。
  这时,厢房的敌人以两具尸体做掩体,架着机枪还在射击。刘奎基沿着墙根爬过去,抓住了露出门口的机枪,一把扯出缴了这挺机枪,滚烫的枪管差点烙糊他的手。坚持到大部队赶到后,计点刘奎基战绩,共毙伤敌二十多人,战后审查,他在院里活捉的17名敌人中包括一名国民党军副团长。
  新中国成立后,芝兰庄当地依靠东面的墨水河挖沙,由火车站发往全国各地,墨水河所产优质沙矿可以提供建筑材料,也成为铸造翻砂用料。铁路运输一度为地方经济提供了很大帮助。火车每天停靠两次,一来一回,芝兰庄人看到了外面的世界。车站不远处有一家烩火烧的老店,很有名。火烧来自姚哥庄,先打卤子,后放入大肉片、蛤蜊,红岛的薄皮小花蛤最好,现在的人还放海参,伴有油菜、绿豆芽等青菜。火烧掰碎,放入卤子中一起煮。十里八乡来赶火车的人坐到桌前,有汤有水,热乎乎地吃一碗芝兰庄烩火烧,惬意得很。
  -
  姚哥庄站
  三千余群众抗德阻路
  姚哥庄站
  张英画像(资料图片)
  高密抗德运动发生在姚哥庄火车站周边。1899年,德军洗劫高密的村庄及县城,后德国人在高密修筑铁路时,欺压百姓,引起民愤,由此爆发孙文等人组织领导的抗德阻路事件。1925年,中共高密车站支部成立,1938年,抗日武装高密县爆炸大队成立,三千余人在姚哥庄站至蔡家庄站间的铁路上,不停切断日军铁路运输。
  德军洗劫高密村庄
  孙文等人群起反抗
  姚哥庄火车站自德建之初即是一个小站,高密抗德运动即发生在该站周边。1899年6月,德军洗劫了堤东庄、刘戈庄和高密县城,杀死二十多名村民,伤者无数,离开时还焚烧了高密书院的全部书籍。堤东庄,离姚哥庄火车站很近。自张鲁集德国修筑铁路者调戏妇女,成为抗德事件的导火索,又加上为了赶工期,压缩成本,德方山东铁路公司青岛总办锡乐巴安排修路之时,桥涵开通过少,雨季大量农田被淹,还有征地不力,没有耐心理顺地契所属人和使用者间的关系等多方面原因,引发了高密孙文领导的抗德阻路事件。
  1899年冬,胶济铁路勘测延伸到高密城西濠里一带。德国人在勘探和植标过程中,以低价收买农田,逼迫农民迁坟移舍,此举遭到了沿线农民的激烈反抗。1899年11月21日,孙文在绳家庄召开大会,在其组织发动下,抗德队伍迅速扩大,风潮波及108个村。1900年1月1日,孙文、李金榜等率领五百余人,执旗抬炮,前往晾甲埠一带,拆毁铁路窝铺5座。11日,孙文、李金榜等在张家大庄聚集武装群众三千余人,兵分三路,再次到晾甲埠一带阻拦修路。正在保护修路的清兵见人多势众,立即保护德国人撤回高密县城。
  1900年4月9日,抗德群众数千人从绳家庄北上阻路,焚烧窝铺数座,并准备攻城。下旬,孙文率群众沿柳沟河一带设防,打败进攻的清兵。继之,由德国顾问指挥的清兵洋枪队参战,群众浴血抵抗,因伤亡较重,斗争陷入低潮。孙文隐蔽在绳家庄、王家庄。后因叛徒出卖,于5月3日晨被捕。
  1900年7月2日,三千多名抗德群众在柳沟河畔聚集,继续阻路,并准备攻城,欲救出孙文。清大员胡景桂见民众气势汹汹,势不可挡,遂在城东门外大石桥北,将孙文杀害。孙文成为高密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高密车站支部成立
  程云祥被叛徒出卖
  程云祥,192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冬,任中共高密县委委员。1929年夏,因叛徒出卖,躲避缉捕,去东北。后又辗转去衡阳。
  这段历史引出了另外一段故事,这叛徒正是丁惟尊,他曾是高密的早期党员,做过高密火车站的擦车工,在大革命时期表现比较积极。山东形势恶化后,高密的党员不断被捕,他在铁路也呆不下去了,便跑到青岛当了一名排字工人。在叛变的王复元的威逼利诱下,丁惟尊叛变了革命,经常带着王复元到共产党员秘密联络的青岛火车站等地捕杀共产党员。高密籍青岛地下党员田泗就是在丁惟尊的指认下被捕又惨遭杀害的。如果不是丁惟尊的妻子傅玉真(傅书堂之妹)暗中给高密火车站工作的程云祥发出信息,想必程云祥的结局也会与田泗一样。
  田泗,高密大圈人,1902年出生于地主家庭,1925年考入北京中国大学,当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8月,考入广州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第六期学习。1927年,参加了广州起义,在战斗中光荣负伤。1928年初伤愈后返回山东,省委派他回高密从事农民运动工作。潍河农民暴动失败后,曾调中共潍县特支、山东省委、青岛市委工作。1929年8月4日,田泗在青岛被捕,9月26日被反动当局杀害于青岛市的团岛。
  1929年8月10日晚,丁惟尊被中共特科张英枪毙于青岛滋阳路口。张英,又名刘英,原名马宗显,曾用名马尔赛夫。1902年1月20日出生于寒亭马家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的故事后来被写成小说《伍豪之剑》,于1980年1月1日在《人民日报》连载。
  组建抗日爆炸大队
  频频切断日军运输
  据《高密县志》载,1938年3月,回到高密的程云祥,组建了抗日武装高密县爆炸大队并任大队长。由他领导的游击队协同群众三千余人,在姚哥庄站至蔡家庄站间的铁路线上,割电线、掀铁轨、扒路基,不停地阻断日军的铁路运输。同年8月5日夜,程云祥率领爆炸大队在姚哥庄火车站西侧进行爆破活动,遭到日伪军袭击。他在掩护队员撤退时身受重伤,返回驻地大石桥村不久牺牲。
  姚哥庄站,尽管只是胶济铁路上的一个小站,但是,依然有火车带来的繁荣。姚哥庄站周边,一度繁华异常,姚哥庄火烧、姚哥庄烧鸡也名噪一时。沿火车站一条街上,各类商店应有尽有,从青岛发来的货品拉近了农村与城市间的距离,为了防止事故和不法行为发生,按德占时期的《运输条例》规定,必须持车票或站台票才可以在站台通行,车站有警察负责维持秩序。可惜,规定是规定,沿线商业依然按其自有的规律存在着。一名德国人描述了当时胶济铁路沿线的情景:“乘客们背着行李,一个挨一个地站在站台上。水果商和餐饮商大声叫卖,警察不得不使劲地让人们远离轨道。”
  同时,许多追求上进的青年,从这个小小的火车站走出去,成为家族的火种,成为国家的栋梁。
  1984年胶济铁路复线开通,姚哥庄站依然有一段通客车、发货运的历史。待2007年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后,该站逐渐变成只办理通过及会让的小站。车站周边建筑也在拆除,包括旁边的学校。蒸汽时代渐渐走远,高铁时代到来。
  -
  高密站
  响应胶济线路大罢工
  高密站
  胶济铁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成为各国列强争夺的对象。一战后,德国占领不长时间的胶济铁路被日本强占。1925年,王尽美、邓恩铭等领导了胶济铁路全线大罢工,高密站工人积极响应,胜利后,高密火车站工会成立。由此,党的组织逐步在高密站发展起来,开展地下宣传,与日本侵略者作斗争。
  德国法官留下影像
  高密教堂数量较多
  德国人弗里德里希·贝麦曾于1904年出版《青岛及周边导游手册》,是青岛地区最早的导游手册,不仅详细记载了青岛地区的市容市貌、历史文化、自然风光,而且对从青岛出发乘坐胶济线火车可方便抵达的胶州、高密、坊子、潍县、济南、博山、泰山等山东内地也有相关介绍和记录。弗里德里希·贝麦是一位德国法官,德占初期的1898年至1906年间在青岛生活并工作过,曾为胶济铁路沿线保留了大量珍贵的影像历史资料。
  他在摄像笔记中写道:“乘坐火车越深入山东内陆,土地就变得越肥沃,风光也越美丽。要是不看崂山的河谷,从青岛到高密的山地之旅能欣赏最美的风光。”他在日记中写道:“高密火车站位于离城市大约20分钟处。在路上的一处美丽的小溪旁有德国客栈‘艾德布特尔’,可以在这里过夜。这里的饭不错。离这家客栈10分钟路程处,在小山丘上驻扎着德军特遣队,里面有漂亮的花园。”
  弗里德里希·贝麦写到的小山丘,应是如今的凤凰公园,也就是高密人口中的“西岭”,小山坡上长满古树,布满墓地。“艾德布特尔”旅馆很有可能建在今北关小学附近,因为当年北关小学附近有一条小溪,正是从西流向东,注入护城河——小康河的。此处与坊子德建旅馆有异曲同工之处,远离闹市,离火车站却很近。
  后来,瑞典人在附近建起一座非常大的教堂,收留了许多高密难民。1917年,瑞典一名女传教士由火车站下车,来到高密传教兼施医药。
  包括今天高密老年大学前身那片地,都为教堂所有。说起高密的教堂,当年比较多,有火车站教堂(一中教堂)和东关教堂,教堂全称“高密中华基督教会”,一百多年前,教堂由张家港人蔡云生捐地,美国人捐资修建。再就是北关小学对面的瑞华教堂。
  高密火车站的通车,为北至莱州、平度,南至诸城的交通提供了方便。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就是由高密火车站出行,辗转各地开展革命运动的。
  工人罢工取得胜利 高密站成立工会
  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强占胶济铁路。直到1923年中国收回路权,日本在胶济铁路的霸权阴影一直存在,高密火车站亦然。《高密县志》载:“1920年,高密火车站站长赃本(日人)踢死被火车轧断腿的挂钩工人,引起公愤,被调车员董立成刺死。”
  直到1922年,由美英两国从中斡旋,中日才签订了《解决山东悬案》及《附约》,规定胶济铁路由中国赎回。青岛和胶济铁路,中国北洋政府付出了6100万日元,单胶济铁路这一项,就付出4000万日元,占了整个赎金的三分之二,可见这条黄金运输线的分量。
  1925年2月8日,王尽美、邓恩铭领导了胶济铁路全线大罢工。高密火车站工人积极响应,参加大罢工,提出增加工资,停止裁员等9个条件。罢工持续9日,取得胜利。春天,高密火车站工会成立,是胶济铁路总工会第二分会。
  由邓恩铭在四方机厂介绍入党的傅书堂,于1925年8月,秘密回到高密县城北关,介绍铁路工人尚鲁民(尚联臣)、管宗学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傅家里成立高密县第一个中共支部,傅书堂任支部书记。他们深入高密车站和机务段,发展程云祥、陈兆祥、单际辉入党。11月,在高密机务段建立起中共高密机务段支部,尚鲁民任支部书记,程云祥任组织委员,陈兆祥任宣传委员。后又发展郭信然、陈来德、孙守云等入党。
  为了多方面开展宣传工作,1925年12月,火车站党支部组织了一个58人的游艺团。他们多数是党员和工人积极分子,每人交1元钱购买了服装、道具,运用高跷、旱船、杂耍等民间文艺形式,在春节期间活动,散发宣传品。由于这种形式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对开展地下宣传起了很大作用。1926年元宵夜,游艺团趁到县公署演出的机会,把一迭传单放在了县知事的公案上。第二天,县城关闭了四门,警察队在全城进行严查,但一无所获。
  组织员工反抗暴行 阻挡西进增援日军
  在积极发展党员,开展宣传活动的同时,党组织还寻机进行建立革命武装的工作。1927年7月,军阀孙传芳被北伐军打败,其部下陆殿臣师退守高密,走投无路。傅书堂回县委打算趁此机会发动陆殿臣起义,若成功则把队伍拉到平度山区,建立革命根据地。高密的党员和火车站工会会员都参与了这次行动,声势很大。但不几天,在孙传芳的胁迫下,陆殿臣动摇了,率部开往济南。这次建立革命武装的行动未能成功。
  发动陆殿臣起义的活动失败后,党的组织暴露,尚鲁民和程云祥等人被火车站开除。为保护组织,蓄集力量,党的活动中心由县城转入农村。
  1928年5月,为反抗日本人制造的五三惨案暴行,亦为阻挡继续西进增援的日军行程,中共高密县委、潍县县委和坊子铁路党支部秘密组织职工、群众,夺获了1列车日本军用面粉。此时,日军仍然驻守在胶济铁路各站,直到1929年春天,日本侵略军才从高密火车站撤走。
  1904年胶济铁路全线通车,山东交通格局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沿线居民的生活亦然。如今看来,当年火车站德日建筑非常简单,砖石为基,木梁架之,墙皮表面多用石灰与水泥、麻道做出起伏波浪、似鹰勾造型。上覆红瓦,不足为奇。但是,在上个世纪一穷二白的中国,一色到顶的砖瓦房,漂亮的水泥墙面,铺有木头的地板,这些新鲜的建筑元素,足以填充几代人的梦。
  高密火车站西行20分钟,才是古城,即按弗里德里希·贝麦导游手册中所说,“有巨大的城墙”,该城墙一直存在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才渐渐消失。
  -
  康家庄站
  地下党机智躲过搜查
  康家庄站
  1930年,康家庄站建站,在这座小站上发生了不少故事。康家庄村是一个大村,著名革命党人刘冠三即出生在这里,他在独立斗争中直接领导了山东胶济铁路沿线诸县的起义。地下党员王次文在康家庄站上车,不巧遇到日军搜查,他与未婚妻机智躲过。后来,他又冒着生命危险成功策反国民党将领蔡晋康。
  遗存建筑二十余处
  刘冠三生于康家庄
  由于离高密太近,康家庄火车站自1930年3月1日建站以来没有办理过货运业务,但是,却办理快件。以前百姓向外寄点东西,打好包,到车站填好表,交上钱,待火车来了,上下旅客的同时,这些快件被装进行李车,运住各地。
  2006年胶济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后,康家庄站撤消,如今许多遗存站舍已经开始衰败。
  车站现遗存的建筑多为仿德日建筑。康家庄站遗存的老候车室内有一小小窗口,应该是售票窗口,候车厅很小,进入车站的大门已被封死,木窗也脱落,顶棚漏顶。可以看见瓦下铺了红松板,板下为红松木梁,一百多年了,这些松梁依然干爽,下吊龙骨依然结实。这间小候车室为胶济铁路管理局于1930年所建,车站仿造胶济沿线其他车站形式,依然采用中西合璧方式,外观与中国房屋不同,但是,中国元素也可以一眼看出;特别是日式建筑更加突出,红瓦,唯两侧山墙起脊方式与中式房屋不同。
  康家庄火车站现遗存1930年后建筑仍有二十余处,临街。
  虽是一座小得不能再小的车站,但依然发生了很多故事。
  康家庄站曾名辛店站、张家大庄站、毛家庄站,因康家庄知名度大,1931年改称康家庄站,沿用至今。德建时,未在康家庄设站。值得注意的是,康家庄站这段线路通车较岞山站晚了近一年,原因是抗德案领导者孙文即是离康家庄站5公里外的官亭村人。
  康家庄火车站南面,即是康家庄村,著名革命党人刘冠三即出生在这里。“南有孙中山,北有刘冠三”,刘冠三是国内较早加入中国同盟会的山东革命党人之一。武昌起义前,在山东和北方各省反清斗争的宣传组织方面,刘冠三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独立斗争中,他坚持武装斗争的正确方向,直接领导了山东胶济铁路沿线诸县的起义。在后来的反袁斗争和其他民主斗争中,刘冠三不屈不挠,坚持革命立场,是一个充满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的志士。
  日军搜身情况紧急 王次文出险招躲过
  地下党员王次文的故事也同样波澜壮阔。王次文(又名徐忠)。1938年3月初,王次文和未婚妻在康家庄站踏上火车,有人悄悄塞给他一张传单,他看了一眼,将传单悄悄塞进了车厢的缝隙里。此时的王次文已经入党近一年时间,是胶南中共地下联络站中的一员。他们以单线联络,王次文的上线是彭特夫,下线是同乡王同年。
  日本宪兵在车厢内来回走动,任意搜身。整条胶济铁路都弥漫在鹰犬的戾气之中。日本人搜查一切可疑之人,包括使用中国银行制币,发现谁没有使用日本银行发行的纸币,所有的钱将被没收,并且会遭到审查与逼问。正在潍县中学上学的王次文与未婚妻都带了学费,学校为对抗日本钱币的占领,要求所有学生尽量使用中国发行的钱币。王次文将钱全都塞进了袜子里。
  过岞山火车站时,日本宪兵再次进行了一次搜查,王次文发现发传单的人被两个日本兵押着带下了车,脸上有血流下。
  中午时分,火车抵达潍县站。王次文出站时,发现日本宪兵正在搜身,许多学生将钱藏在袜子里,都被搜出来了。一个又一个学生被宪兵打倒在地,军犬扑到学生的身上不停撕咬。王次文扶着几要晕倒的未婚妻,径直走向宪兵,还未等宪兵发号施令,他就将没有藏钱的鞋子脱了下来,从容不迫地脱下袜子。日本宪兵见他如此镇定,扯着王次文的长袍,将两人推出了车站。
  6月,王次文回到康家庄结婚。在火车站下面办了一所小学。8月的一天,火车上下来一个陌生人,手里拿着一把大大的油纸伞,他推开王次文办公室的房门,向他点了点头。撑开伞,伞的内壁上写着“特夫”二字。陌生人说:“他被日本人抓走了,在胶州马店被枪杀了。你们这条线断了,不要再去以前的联络点了。”说完,陌生人再次向王次文点点头,将伞收起来,放到王次文的桌上,转身离去。
  王次文赶紧去找他的下线王同年,还没走到王同年家里,就有人告诉他:“王同年是共产党员,刚刚被你叔丈人活埋在河滩上了。”“叔丈人”,即是王次文岳父的三弟,时任日伪区长。从此,王次文不得不化名为徐忠。1941年,王次文的岳父曾找他谈过一次话,大意是有人传言王次文是共产党员。对此,王次文一口否定。而且,岳父的三弟正在紧锣密鼓打击区内共产党员。
  在岳父的庇护下,王次文暂时安全。不想,岳父忽染疾病去世,正为哥哥操办后事的伪区长早早就撒下天罗地网,在康家庄站和高密站布下暗哨,只等回乡送葬的王次文。
  消息被王次文的小姨子得知,她深夜跑到姐姐家报信,因此,王次文没有回乡。解放战争结束后,王次文的叔丈人被枪决于康家庄东侧的五龙河滩。
  青岛全境顺利解放
  我党掌握胶济全线
  蔡晋康是蔡家庄人,与王次文算是同乡。蔡晋康在抗日战争初期,曾任国民党山东省第九区特派员兼保安司令,一度同我军联合抗日。1939年底,蔡晋康部与我军开始有了“摩擦”。1941年3月,蔡晋康部被胶东八路军主力部队击溃,损失惨重。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后,国民党把蔡晋康部残余兵力缩编成一个团,他对此不满。此后,他又在青岛流亭和赵村等地募集旧部,成立了“山东省保安第2旅”,任少将副旅长兼第6团团长。
  1949年2月,蔡晋康奉命开赴青岛外围薛家岛前沿阵地驻守。淮海战役后,他感到国民党大势已去,开始考虑今后的出路。
  1949年春,山东全境大部解放,国民党军队仍盘踞在青岛及其外围的即墨、胶州湾西南岸的薛家岛。为解放青岛,全线解放胶济铁路,山东军区成立青(岛)即(墨)战役指挥部,许世友任指挥,谭希林、刘涌任副指挥。在胶州湾西南岸,滨北军分区独立1团和胶南县指挥部接受了解放薛家岛的任务,由独立1团统一指挥。
  胶东军区和滨北军分区敌工部门了解到蔡晋康有动摇之心后,派胶东军区联络部长赵清如和秘书胡育才、王次文等人展开工作,促其起义。王次文多次找到蔡晋康谈话,讲明利害,蔡晋康与副团长杜再生密商,与我方多次接触,表示在适当时机起义。遵照中央军委的部署,1949年4月30日,人民解放军第32军为主力围攻青岛,兵分三路,自北向南推进。5月3日,攻城部队向青岛市郊守敌发起攻击。5月26日晚,蔡晋康以开会为名,扣押了团少校政治指导员陈幼明等反对起义的10余名军官,在马家濠前线率团2000余人(含旅部特务连)起义。晚10时,我军顺利进入其防区,占领了薛家岛西部。经过多轮拉锯战,青岛全境顺利解放,胶济铁路全线正式掌握在我党手中。
  地下党员多是无名英雄。多年后,王次文才得到他的上线彭特夫的消息。当年,彭特夫被日本人抓去,后成功脱险,并没有死。
  -
  蔡家庄站
  蔡家庄自古人才辈出
  蔡家庄站
  蔡家庄站之所以以两公里外的蔡家庄命名,是因为蔡家庄颇负盛名,这里自清朝起先后出过六七位举人、进士,上世纪初,在山东教育界更是人才辈出;中日交接胶济铁路路权时,胶济铁路接收委员里还有一名蔡家庄人,参与并见证了这一重要历史时刻。1946年,辛冠吾为国内和平事业,朝夕奔波在胶济铁道线上。
  蔡家庄重教育 走出不少名人
  蔡家庄站位于高密醴泉街道蔡家站村,离蔡家庄直线距离有两公里。火车站北面最近的村是双头村,南面最近的是徐家庄村,再往南是丰家庄,更南是马家庄,然后才是蔡家庄,那车站取名为何“舍近求远”?
  原因说起来也简单,蔡家庄村是一个著名村落,自清朝起,此村的举人、进士即有六七人。尽管铁路北面的双头村也曾出现过同治年间在京为官的任姓大户,但是,在蔡家庄村面前,双头村依然逊色不少。
  上世纪初,蔡家在山东教育界更是引人注目,蔡自声、蔡复元兄弟都曾任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蔡宪元、蔡名芳都曾任大学教授,蔡乔方曾任昆明工学院院长。蔡家倡办的明德小学更是培养了诸多高密子弟。还有早期同盟会会员蔡唐卿、保定陆军蔡调元等。
  蔡唐卿之子蔡得中毕业于空军军官学校第十三期,抗战时期轰炸汉口,飞机受损,无力返航,被炮火击中牺牲。他是十三期65名学员中惟一的山东籍飞行员。这位蔡家庄走出去的英雄永远不会知道,仅一个月后,日本人就会在此处接受投降。
  蔡唐卿是蔡家庄明德小学的创办人,原明德小学前身为蔡家私塾。1935年,蔡家将私塾北迁至火车站前,改名为明德小学,蔡唐卿任校长。蔡唐卿曾任第三届山东省议员,亦是早期同盟会员、中华革命党人,早年留学日本,曾任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
  蔡书元见证历史 任胶济铁路接收委员
  从蔡家庄走出去的,还有长期在胶济铁路工作的蔡书元,他毕业于日本高等西京工业学校机织专业,回国后曾任胶济铁路接收委员。其中,还有中国铁路工程专家萨福均。1923年1月1日,胶济铁路移交仪式在胶济铁路管理局隆重举行。中方接管人员与日方各主管人员进行详细交接,并逐一点收,至1月31日,胶济铁路管理权及行车权已由中方路局全权接管。胶济铁路青岛博物馆“抗争”展厅复原了当年胶济铁路管理局的大门,门垛上赫然镌刻着“胶济铁路管理局”七个大字,旁边展柜中的一本《接管胶济铁路纪》,与大门一起见证和记录着中国接收胶济路权的全过程。
  1914年,胶济铁路建成10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趁德国陷入欧洲战场无暇东顾之际出兵青岛,对德宣战,青岛成为亚洲唯一战场。日德两个国家在中国开战,目的却是争夺本属于山东的权益。
  胶济铁路的收回,对中国的军事、政治、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首次通过外交谈判的形式收回路权,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外交胜利。虽然中国收回胶济铁路主权,但日本握有胶济铁路债券及车务长和会计长两个关键职位,依然在很大程度上操纵着胶济铁路,这对山东的政治、经济依然影响巨大。
  蔡家庄村的著名人士中,还有蔡赓元,字晋康,号健祯,毕业于山东省立农业专门学校,曾任山东省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山东保安第十九旅旅长、青岛警备司令部少将高参。此人就是康家庄人王次文的策反对象,两人是老乡,渊源颇深。《高密县志》载:“1937年11月,中共东北军工委组建以伍志刚为书记,邹鲁风、李欣为委员的蔡晋康部工作委员会,在山东大学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队员的配合下,联络抗日青年百余人打入蔡部,作争取改造工作,未成。后随蔡部转移诸城,因受排斥而被迫离去。”1937年11月时,山东大学的老师、庶务、学生已开始分批南迁。全国大学不断南迁,山东大学亦然。1949年,由于胡育才、王次文的多次策反,蔡晋康率部起义。
  站前曾建轧花厂
  华新纱厂造辉煌
  1937年,青岛华新纱厂在蔡家庄站前建有轧花厂,抗日战争后期迁走。青岛华新纱厂一诞生,就被日商视为心腹大患,对其虎视眈眈。面对围剿之势,纱厂经理周志俊创造了以一抵九的辉煌战果。
  华新纱厂生逢其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工商业迎来一个强劲发展的黄金期,五四运动抵制日货,使用国货,是爱国之举。周志俊的华新纱厂,还有一些爱国的工人骨干,到日商的纺纱厂卧底,偷学技术。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青岛华新纱厂迅速崛起。在抗战前夕,华新形成纺纱、织布、印染一条龙的产业。七七事变以后,周志俊又把青岛华新纱厂的机械设备转移到上海,先后又在上海创办了“三信”(信和、信孚、信义)“三新”(新安、新成、新业)工厂,使他在上海企业界建立了声誉。日军侵占青岛,日商宝来纱厂强行购买该厂。抗日战争胜利后,经一年多反复交涉,终将青岛华新纱厂收回,以上海信和纱厂之人力物力复援青岛,青岛华新纺织印染厂得以恢复。
  辛冠吾乘火车述职
  蔡家庄站遭到绑架
  1946年1月13日,国共双方签订的停战令正式生效,并在北平设立由国民党、共产党和美国三方各一名代表所组成的军事调处执行部。“军调部”二十一小组高密组,负责调处胶东国共两党矛盾,三方代表是国民党的黄靖(正)、李先良(副),共产党的武可久上校(正)、辛冠吾中校(副),美方的狄克(正)、摩尔(副)。从此,辛冠吾为国内和平事业,朝夕奔波在胶济铁道线上,他依靠唇枪舌剑,与美蒋代表针锋相对展开斗争。
  1946年5月10日,三方首席代表飞往北平汇报,军调处事宜由三方副代表负责。在辛冠吾参加的第一轮会谈中,就遇到了美蒋方面代表的严重挑衅。会谈开始时,照例由美方代表介绍。摩尔介绍说:“这位是国民党代表李先良将军,这位是共产党代表辛冠吾中校。”当辛冠吾与李先良礼节性地握手后,摩尔又介绍说:“这位是国民党代表赵保原师长。”但辛冠吾对曾是大汉奸的赵保原不屑一顾,拒绝谈判,最终赵保原被“请”了出去。
  1946年5月20日,天色阴晦,辛冠吾由高密乘火车返部述职,经蔡家庄赵保原驻地的蔡家庄站时被赵保原绑架,敌人对他进行了严刑拷打,他英勇不屈,就义在敌人屠刀下。
  1946年6月8日,胶东军区攻克胶县城,赵保原被打死。
  -
  塔耳堡站
  位置绝佳曾出土文物
  邓共盉(资料图片)
  塔耳堡站
  塔耳堡站站名或为音译,地理位置极佳,这里曾出土过商代青铜器邓共盉。这里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塔耳堡站南边的高阳村西汉时为胶阳侯国,此处多封侯。现高阳村曾发现汉代的砖瓦残片。高阳村再往南,即是方戈庄——岳飞之子岳霖的后代在此建立村庄,繁衍生息。到了近代,塔耳堡站及其周边仍为兵家必争之地。
  车站名或为音译 出土商代青铜器
  塔耳堡站位于昌邑,站名也是火车站带来的,因其周边原没有这一村名。有人思量,此名或为德国人的音译名。1902年建成通车的塔耳堡站,有立兴栈、隆兴栈、利增祥煤场等商号。车站东为朱阳,南为高阳,出车站1公里就是凤凰山,山两侧各有山东、山西村。山上原有庙宇,后因战乱被毁。
  塔耳堡站正南方是凤凰山,凤凰山北有凤凰屯,正是凤凰头,东北角有黄瑞埠,是凤凰翅膀,车站正骑在凤凰身上,看来,当年建站人员也是精心选址的。塔耳堡站建得非常气派,十字脊、老虎窗,面对铁路东西走向五间房,后面建有附房,窗下植有草坪,草坪上种着冬青。站舍东山窗上有圆形浮雕,巨石横梁造型。站名书于两侧窗中间。
  如今,塔耳堡站日德建筑遗存几乎不见,只一处德建房深处车站建筑群中。如今亦需要保护。
  塔耳堡站的故事亦多。
  1992年,塔耳堡周边的村子出义务工,所谓义务工就是乡镇组织的公益劳动,劳动者无报酬。这天,村民们出义务工,打算在塔耳堡站家属院东侧挖一条排水沟,一行人一字排开,山西村村民孙仁龙只挖了两锨土就挖到一个金属物件,金光闪闪,且器形美丽,上有铭文,谁也不知这是啥东西,见其上有鎏金,知是一件宝贝。火车站徐金明的父亲有一本厚厚的康熙字典,孙仁龙找到徐金明师傅借来,一张图一张图对照着看。真让他找到了,图上画的,正是他挖到的宝贝。这东西原来叫盉(hé),是商代的铜器。
  消息长了翅膀,各路文物贩子纷纷登门,有人出到了20万元。1992年的20万元,大概可以买一辆普通桑塔娜轿车。如今,这件商代出土的青铜器被摆放在昌邑博物馆内,为孙仁龙捐献。
  邓共盉证明昌邑南境曾存邓国族裔
  这件商代青铜器名为邓共盉。盉是中国古代盛酒器,用水来调和酒味的浓淡。盉的形状较多,一般是圆口,深腹,有盖,前有流,后有鋬(pàn),下有三足或四足,盖和鋬之间有链连接。青铜盉最早出现于二里头文化时期(即夏文化),盛行于商晚期和西周,流行到春秋战国。中国古代青铜器从商代晚期开始,造型敦厚凝重,装饰繁复,图纹威严神秘,西周大致秉承商代旧制而略有变化。随着王权衰落,礼崩乐坏,青铜礼器中逐渐透出一些令人轻松的气息,旧有的神秘、庄重与沉闷渐渐隐去,而新的有创意的造型和纹饰,一步步走向百姓生活。塔耳堡出土的盉,圆口侈沿,鼓腹,无盖,束颈。腹、颈部饰饕餮云雷纹,一侧有鋬。鋬上有桥型钮,位于正中。前有管状流斜置上腹部。颈部饰三组夔凤纹,共六个单元,每组两两相对,四周有弦纹作框栏,档微内收。三实足,高9厘米。腹部为象首的变形纹饰,高额、丰耳、硕眉、椭圆目,方润口,取仿大象,象鼻卷舒倾垂触地,塑为铜盉的三足,鋬部腹面直书阴文篆字“邓共尊彝”四个字。
  “邓共尊彝”是什么意思?在古代,“登”通“邓”,而根据商代铜器铭文释读的一般规则,第一个字往往代表诸侯国名,即邓国;第二个字是墓主人的名字,也就是此处埋葬的是一位叫“共”的人;后面的文字表明陪葬物品的名称,“彝”,酒器,现泛指祭器。因此,铭文所表达的完整意思应该是:邓国一位叫共的逝者所用的酒器。
  据统计,以往出土的带铭文商周邓国青铜器共十四五件,大部分分布于陕西、河南、湖北三省。而邓共盉为什么会在昌邑出土?原来,商周时期,国族迁徙十分频繁。王献唐著《炎黄氏族文化考》认为,位于今湖北襄阳县北之邓城、位于今山东兖州一带的春秋时期鲁国之邓邑、位于今河南孟县西南的战国时期魏国之邓邑,均因邓国族裔迁居而得名。由此可推知,昌邑出土的这件邓共盉证明,昌邑南境也曾存在着一支邓国族裔,这一下子就将邓国的活动区域扩展到山东半岛。
  发现汉代砖瓦残片
  曾为兵家必争之地
  塔耳堡火车站南的高阳村西汉时为胶阳侯国,据《莱州府志》载:“高阳城,高密西北三十里,汉置县,成帝封淮阳王孙并为高阳侯。”这里的“淮阳王孙并”应解答为“淮阳宪王之孙并(即一同)封为高阳侯”就可通了,史料里只记载了这么多,高阳侯冢已经夷为平地,此墓也没有挖掘,至于墓内随葬物,不可考。不知在此周围为何有这么多封侯,例如昌邑侯,就是著名的海昏侯,封于昌邑。高阳往南40公里,有顷王,封高密国,相传系西汉刘章之墓。又至胶阳侯国,汉平帝时封国。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封高密顷王刘章子刘凭为胶阳侯。置胶阳侯国,国都在今昌邑市高阳村。公元8年,王莽废胶阳侯国。有冲突的是,这里面不称高阳侯,而是称为胶阳侯,胶阳侯与高阳侯竟同封于高阳?可能有一处是错误的。
  《水经》注:“胶水北迳胶阳东,晏谟伏琛并谓之东亭。自亭结路,南通夷安。”又云:“张奴水发夷安东南阜下西北,流历胶阳县注入胶水之左,东北为泽水,潴百许里谓之夷安潭。”《高阳志》记载:“大业末废。”该城遗址南北长450余米,东西宽300余米,现高阳村坐落其上,在该地发现汉代的砖瓦残片。成帝即刘骜,字太孙,西汉皇帝,汉元帝刘奭(shì)之子。成帝爱读经书,喜欢文辞,宽博谨慎。成帝即位后,沉湎酒色,荒于政事,各地相继暴发农民起义和铁官徒起义。同时任由外戚专政,朝廷大政为太后王政君一族把持,埋下了王莽篡汉的祸根。刘縯,即是高阳侯。西汉淮阳宪王刘钦之孙,淮阳王刘玄之子。刘玄去世后,刘縯继承淮阳王位。到王莽篡汉时,王位被废除,其后事迹不详。绥和二年(前7年)成帝去世,终年44岁,庙号统宗,谥号孝成皇帝,葬于延陵。
  高阳再往南,即是方戈庄——岳飞之子岳霖的后代在此建立村庄,繁衍生息。
  值得注意的是,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但是,一直到1945年12月7日,驻守在塔耳堡站的日军仍有60多人拒不投降。胶东区一个营和昌南县军民一起,激战一个多小时,驻扎火车站的日军被全部歼灭。1946年2月,国民党军队3000余人包围了驻塔耳堡山西村胶东军区的一个连,战士们奋起反击,激战一下午,直到胶东军区增援部队赶到,国民党军方撤退。
  以此地为拉锯战的争取点,地处交通要道,有凤凰山为屏,退可守,进可攻,也是兵家必争之地之一。
  -
  丈岭站
  小村通火车百业俱兴
  丈岭站
  刘冠三(资料图片)
  孙宝琦(资料图片)
  丈岭站前百业俱兴,小小车站见证了上世纪初期的革命斗争。1912年1月下旬,清军两名军需官押送军火赴莱州,路过丈岭站时,刘德懋率兵将其拦下,准备用以补充即墨、高密两县起义军的武器装备。不想,此事泄露,刘德懋被张树元部杀害。然而,胶济铁路的积极作用显而易见。
  因站外小岭得名 主要发送工业用盐
  丈岭站位于现峡山区太保庄街道,西侧紧挨池渔河,往南是西龙湾和东龙湾村。丈岭街因火车站得名,原丈岭村很小,不过半条街。出了火车站,有十丈余的小岭因此得名。
  丈岭亦是火车拉来的乡镇,车站前一度百业俱兴,站前有胶济宾馆,有赵家烧鸡、李家馒头、木柴全羊等。货运开办时期,丈岭火车站以工业用盐为主要发送货物,到达货物主要为煤炭及木材等。
  从现有的资料及老照片可以看出,当年的丈岭站舍较多,站名牌写在一间偏厦子小屋门上,偏厦子应是厕所,厕所上写站名,这也真让人想不通。好在山墙及正面,站名都有书写,人们不至于混淆。厕所旁边另有两间德建工作室,再往东去,才是行车室及候车室、检票口。档案馆内藏有的丈岭站老照片上多有植树,如今这些树木一棵也不见了。可惜,照片档案贴纸上“昭和”多少年,是空白的。不知当年日本人占领丈岭时,何时拍摄的这张照片。
  孙宝琦变化无常 破坏独立镇压群众
  清宣统三年(1911),席卷全中国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里程碑。辛亥革命在胶济铁路沿线,同样写下了光辉篇章。刘冠三作为山东辛亥革命的发起人,武昌起义前,由他创办的青岛震旦公学被查封后,清政府与德国青岛总督交涉,要引渡刘冠三等人,刘冠三即潜离青岛,开始了游历宣传革命、发展同盟会员的活动。及至山东宣布独立,刘冠三认为孙宝琦“官僚不可恃也”,对于孙宝琦之人的判断,刘冠三是对的。孙宝琦于驻法公使任上与庆亲王奕劻联姻成为清王朝的红人(事起孙中山赴法开展革命活动,机密文件被叛徒盗取送到孙宝琦处,孙施展手腕,一面送还原件给孙中山,并密电孙中山“危险,快逃”,向革命党示好,一面又与庆亲王联络此事,向朝廷表忠)。同时,他也是袁世凯的儿女姻亲。时值山东革命党人纷纷集会,要求山东独立,并推举他为交涉长,但他竭力阻挠和反对。
  武昌起义之后,在山东独立实现并被推为总统(大都督)后,他不久就宣布此系误会,变化无常。他大肆破坏独立,镇压群众,在短短十多天内山东独立即被取消。1912年冬,袁世凯委任孙宝琦为考察日本实业专使,出使日本,以示友善。第二年,又起用孙宝琦为外交总长,取代陆征祥处理中俄外蒙问题。1913年11月5日,两国签署《中俄声明文件》,埋下了外蒙古脱离中国的恶果。
  1914年,孙宝琦连任徐世昌内阁外交总长,并兼代国务总理。夏,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趁机抛出“二十一条”,孙宝琦拒绝接受日本要求,遭到反对后,主动辞去总理职务。之后,孙宝琦先后担任过财政总长、税务督办等职务,周旋于北京官场。一战结束后,他联合各界人士,发起取消不平等条约和收回租界运动。
  1923年,曹锟贿选成为总统,为收买人心,他在1924年1月授意众议院推举孙宝琦为内阁总理。7月,因孙宝琦反对金佛郎案与财政总长王克敏发生冲突,被迫辞职下台。孙宝琦此次担任总理不过短短半年时间。
  购武器发动起义 丈岭站拦截装备
  1912年,刘冠三在青岛联络同志,购买武器,领导发动了青州、即墨、高密、诸城等县的武装起义。
  其间,同盟会员派人争取了清军驻丈岭的刘德懋部,答应民军进攻青州时,刘德懋起义响应。依托胶济铁路之便,刘德懋进可攻,退可防,必要时亦可切断胶济铁路。1912年1月下旬,清军两名军需官押送军火赴莱州,路过丈岭站时,刘德懋率兵将其拦下,准备用以补充即墨、高密两县起义军的武器装备。不想,此事泄露,刘德懋为第九协统张树元部下,事未果,刘德懋被张树元部杀害。
  当然,胶济铁路的积极作用显而易见。
  在丈岭站北侧老匙沟村的陈培久,是火车站开埠后的受益者。他将本土的物产运往青岛出口,把中国手工业者的元素发往世界。“火车一响,黄金万两”,陈培久通过火车将货物流通,而且还在丈岭站前盖起商铺,火车一来,商埠即开。
  在胶济铁路博物馆,展出了一件《为添开济南潍县及周村商埠事奏折》,此折1904年5月1日上奏,从光绪帝朱批,外务部奉旨允准,再到周知天下,前后不到20天。此时距离1904年6月1日胶济铁路全线开通仅剩12天。一场“惊心动魄”的“火车来,商埠开”的博弈大幕也随之达到高潮。
  自开商埠,鼓励开办各色民营企业,缩小国有资产外流,在当时之情形,自开商埠,也是中国政府为了制约列强无限制地在胶济铁路搜刮民脂民膏的一项重要举措。当然,火车一来,祖辈居于乡间的人们得以走出家门,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同时,也带回了外面的消息。
  随着2006年铁路大提速后,丈岭站撤销,在车站东2公里处,另建一站,名为峡山站。
  本期图片由高玉宝提供(署名除外)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县春秋 人文潍坊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