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3-07-16 21:02
鄌郚总编

蝉的别名叫“蠽蟟”


  蝉的别名叫“蠽蟟”
  蝉,通常的叫法是“知了”,但各地俗称都不同。在山东不少地方,将这种昆虫叫“截柳”,并解释说,蝉在柳枝上产卵时,尾针会把柳枝的局部外皮截断,而让带卵的柳枝枯死落地,以便于其卵入土发育成若虫,故名截柳。这个说法似乎也有道理,但知了产卵,未必都在柳树上。说蝉为截柳确有点牵强附会。
  在山东,对于知了的成虫,多数读音为Jie liu,有写作节留、截柳的,有写作接留、节流的,虽然写法不一样,但读音都一样。而对于知了若虫,有的叫节留猴、节流鬼、截柳龟、接留龟,还有的地方叫仙家、爬茬儿
  那么,这个俗称叫“截柳”的正确写法是什么?按照蒲松龄的说法,有音就有字,有字就有音。蝉的俗称截柳,正确的写法是蠽蟟或蛣蟟。
  蠽蟟,汉典上的拼音是jié liáo,解释是一种蝉的别名。在古代,蝉还有些名字叫“蟭蟟” (读音jiāo liáo)、蛣蟟(jie liáo)或蠽蟧 (读音jié láo)。无独有偶,在胶东有的地方将知了叫“界聊”,其读音与汉典上“蠽蟟”的读音完全相同。
  在有些古籍中,将蝉既有称为蠽蟟的,也有称为蟭蟟的。如宋代沈括 的《梦溪笔谈·杂志一》中就说到:“蟭蟟之小而绿色者,北人谓之螓,即《诗》所谓‘螓首蛾眉’者也,取其顶深且方也。” 张光厚 《大地》诗:“竹梢墙角月斜西,枝上蟭蟟独自栖。”
  由此可以看出,在宋代,人们就叫蝉为蟭蟟了。明代的吴承恩在《西游记》「孙行者一调芭蕉扇」中也说到:“行者见他闭了门,却就弄个手段,拆开衣领,把定风丹噙在口中,摇身一变,变作一个蟭蟟虫儿,从他门隙处钻进。”这里面的蟭蟟虫,也是一种小型的蝉。
  从古至今,有些古汉字的读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域的不同略有变化是很正常的。如果你将“蠽蟟”和“蟭蟟”连说若干遍,自然就有“截柳”的读音了。
  世界上的蝉有2000余种,在我们北方能见到的也就四种,最大的那种最常见,也就是常说的“蛭蟟”(知了)。还有一种常见到,个头很小,在我们寿光家乡叫“哨钱儿”。另外还有两种很特别,也很少见,人们据其叫声称做“杜蟟”和“歪蚰啊”。最后那种“歪蚰啊”的小蝉,笔者小时候听过它的叫声,未见过其形。“杜蟟”这种小蝉,笔者小时候抓到过,现在还能从树林里偶尔听到它的叫声。
  上面的话说了那么多,就是告诉大家一件事,北方有些地方所说的蝉名俗称“截柳”,正确的写法是蠽蟟或蛣蟟。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知识博览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