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3-07-25 20:55
鄌郚总编

昌乐桂河文明概述

  昌乐桂河文明概述
  刘文安

  桂河发源于方山,中经马山,蜿蜒北达首阳山,然后东趋绕北而行,途径朱刘街道入寿光境,与弥河会合后直达渤海。桂河流过孤山,原叫首阳山,亦名凤山,海拔266米,面积2.9平方公里,是渤海南面第一山第一峰。古邑人居于该山西面,每天早上首先从此山顶上看见太阳,所以命名该山为首阳山。古人认为凤凰为太阳鸟,所以又叫此山为凤山。
  首阳山顶建有夷齐祠。为纪念伯夷、叔齐,颂扬其高风亮节,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伯夷姓墨名允字公信,伯者长也,夷乃谥号。是商末孤竹国(今河北卢龙县)国君的长子。其三弟齐(谥号)名智字公达。《庄子·让王》云:昔周之兴,有士二人,处于孤竹,曰伯夷.叔齐。故后人遂用“孤竹”借指伯夷.叔齐。对于“孤竹”,孔子评价甚高。《论语·公冶长》载: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稀。孟子不但高度评价伯夷,而且指出他在潍坊(古称北海郡,三国时孔融乃北海郡首辅)一带隐居过。《孟子·万章下》云: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吏。治则进,乱则退……当纣之时,居北海(今渤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文王伐纣,二人叩马谏止,周朝立国后,“孤竹”兄弟因不食周粟而饿死于首阳山。被古人树为抱节守志的典范。《史记·伯夷列传》载: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孤山山顶上除夷齐祠外,还有龙神庙。龙神庙早已毁废,迹不可寻。唯有夷齐祠庙貌依然,虽有破损,但仍可看出原来的形制概况。此庙建筑风格奇特,是一座石质无梁建筑。在历代修缮中不断完善,但基本上保持了最初以石材为主的建筑形式。据史料载,夷齐祠"中为祠,前为门,左右为厢,各三楹。登有基,围有墙,规制颇衬之。"现左右两厢已废,主祠尚存。祠长约10米,宽约5米,高6米,全部为首阳山石料筑就,无一砖一木,前门为宫阙形制的券门,为典型的汉代建筑风格。大门为灰瓦顶白花墙朱门多台级,殿前西侧有历代碑碣,院中间一方池,建筑行列式总体为唐宋风格。较典型的四合院建筑。此庙亦称昭贤祠、清圣庙,是专为纪念伯夷、叔齐两位先贤而建的。又称昭贤祠、清圣庙。始建年代已无可考,仅隋唐至明清,有案可查的重要修葺就有五次之多。据案可查的重要修缮,有元顺帝至正九年(1349年)一次;明代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一次;明清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一次。这次大修是巡按山东监察御史熊荣,诣命同知张世选,昌乐县令黄軏拆毁东朱店一佛殿,用其砖瓦木料等为建材修葺。可谓剔旧鼎新,未烦百姓。及竣工,昭贤祠大致面貌为:“中为祠,前为门,左右为厢,各三楹,登有级,围有墙,形成规制合理,小巧玲珑之院落式祠庙建筑。为了纪念这次大修,熊荣还精心撰文,刻碑立于祠前,并在碑文中考证阐述夷齐行迹之事。其中曰:“昌乐孤山夷齐其所寓也。时在逊国之后,叩马之前。孟子所谓北海者,即其地焉。文按图志,孤山旧属潍州之北海郡,今降而为县,以孤山属昌乐,祀有由然矣。”至清代,大约在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和清中叶二次大修。到清末民国,军阀混战,国无宁日。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晋军军阀阎锡山入侵山东,从济南沿胶济铁路东掠,为了清除沿线占为寇土匪的骚扰,迫令百姓将铁路西侧诸山之庙拆毁。昭贤祠亦遭破坏。后在文革中,祠前仅有的几块碑也被捣毁。现只有半截石殿尚存。总之,昭贤祠在历代修缮中不断完善,但基本上保持了最初以石材为主的建筑形式。据明《青州府志》云:“夷齐祠,自秦汉时昌乐孤山已建有夷齐祠。”《昌乐县续志》载:“元朝至正九年(公元1349年)碑云:‘夷齐祠,秦汉而下不知几兴废矣。’”至汉,据《后汉书·五行志》中载:“嘉平五年(公元176年)天下大旱,朝廷下诏向天下各地名山求雨。有平原苏腾者,梦有首阳山神马之使载道,将此事上书朝廷。汉灵帝刘宏下诏开三府派使者,连同当地郡县一切大小官史,登首阳山向夷齐二贤求雨。也巧,天降甘霖,旱情得解。为此灵帝命郎中蔡邕撰文颂扬,并刻碑纪念,这是最早记载首阳山夷齐祠的史料。此事胶县忞士子柯劭在重修孤山庙碑记亦有载录。”《昌乐续志·金石志》王义和造桥记碑云:唐朝武则天延载元年(公元669年)上柱国(官名,最高武职官吏)王义和连同其他富户在孤山东北、朱刘以西,捐款修建桂河石桥。竣工之日,立碑为记。其碑文中提出孤竹伟长……之陵庙,夷齐祠宇之句可以证实,在唐代早期首阳山就有夷齐祠。到宋朝徽宗赵佶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朝廷敕牒封伯夷为“清惠侯”,叔齐为“仁惠侯”,赐额“昭贤祠”,并封寿光人李坡为“广灵侯”“孤山神”,在昭贤祠东建神龙庙,予以祭祀。从此孤山便有“昭贤祠”“神龙庙”元朝定鼎,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又加封孤山神为“浮泽广灵侯”,伯夷为昭义清惠公,叔齐为崇让仁惠公,赐额曰“清圣祠”,并将朱刘一带划为“清惠乡”,乔官边下一带划为“仁惠乡”,以示纪念。明清二代一直承袭其封号,并多次修葺完善。1949年以后,香火逐渐趋于敛迹,历经1958年的“大跃进”、1966年的十年“文化大革命”,庙内造像及诸多建筑被毁。院中十几棵劲松也荡然无存,香火骤断。1978年以来,孤山庙会复兴,香火演变为夏历三月初三,届时漫山遍野人山人海,有的祈雨,有的求子,有的还愿,有的踏青觅宝,各诚其所。山顶香客齐聚,游人如织,或缅怀先贤,或祈求平安,历经千载而香火不绝。山脚下十里堡村大街上,曾立有高大石碑,上刻颂扬伯夷、叔齐之对联:"几根傲骨头撑持天地,两个饿肚皮包罗古今"。明代嘉靖年间孟津籍诗人梅崖作有《夷齐祠二首》,其一曰:
  “驱马首阳巅,箕山亦何处。
  深夜投古祠,清风在高树。
  其二曰:
  首阳山下古贤祠,少小曾闻今见之。
  四壁萧然风淅淅,犹疑不称采薇时。
  首阳山(唐:吴融)
  首阳山枕黄河水,上有两人曾饿死。
  不同天下人为非,兄弟相看自为是。
  遂令万古识君心,为臣贵义不贵身。
  精灵长在白云里,应笑随时饱死人。
  登首阳山谒夷齐庙
  (唐)李颀
  古人已不见,乔木竟谁过。
  寂寞首阳山,白云空复多。
  苍苔归地骨,皓首采薇歌。
  毕命无怨色,成仁其若何。
  我来入遗庙,时候微清和。
  落日吊山鬼,回风吹女萝。
  石崖向西豁,引领望黄河。
  千里一飞鸟,孤光东逝波。
  驱车层城路,惆怅此岩阿。
  《读夷齐传》
  (宋)傅梦得
  要使清风激懦顽,饿夫宁死首阳山。
  当年若食周家粟,未必名重万古间。
  后于刘遗址面积约1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4至1米。经抢救性发掘,先后发现房屋基址、陶窑、墓葬及陶器等重要文物。其中陶器可分两大类。一类是夹砂素面褐陶,均为手制,仅见大小不同的袋足鬲和极少瓮类器形,是典型的土着夷人文化遗存;另一类后是夹砂或泥质灰陶,均为轮制,器形规整,陶质坚硬,器类有绳纹鬲、深腹罐,细绳纹和三角纹簋等,具有殷商晚期、西周早期文化特征,是先进的商周文化进驻这一地区之后的遗存。这种现象体现了不同族群之间的交流融合。
  在首阳山北麓,还有一座王侯陵墓,状若蒙古包。因东汉名将太史慈曾在此屯过兵,唐代大将史大奈也曾在此举旗聚义,故当地又称为“插旗台”。据考这座大墓的墓主为菑川王刘志的陵墓。刘志为齐王刘肥的第九子。《汉书·高五王传》载:菑川王刘志于三十五年薨,是为懿王。子靖王建嗣,二十年薨。子顷王遗嗣,三十五年薨。子思王终古嗣。”因在汉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在当时西汉历史上,曾发生了一次震惊朝野的“七国之乱”。因刘志没有参与谋反,他坚守不发兵,使其大乱得以平息,故属有功之侯。同年被汉景帝刘启封为菑川王,都剧县,在位35年。终古薨后,子考王尚嗣,五年薨。子孝王横嗣,三十一年薨。子杯王交嗣,六年薨。子永嗣,王莽时绝。(《汉书·高五王传》)据《汉书》载,刘志子孙八代为菑川王,前后相继170余年。也就是说,在这170余年间,剧始终是菑川国的都城。王莽篡政后,菑川国绝,主峰东麓,有东圈汉墓,又称齐王坟,为西汉淄川国某王及其后、妃之墓葬。封土东西长近百米,南北宽约80米,高约8米,先后发掘出三座墓葬和一个车马坑。三墓的结构基本相同,均由墓道、甬道、前室、后室和围绕后室的东西各一耳室、北面两耳室组成。墓道为竖井式,方形,边长4米,底部距墓口约12米,纵向垂直开凿于石灰岩之中,修凿整齐,墓道内全部采用边长1米、厚30厘米左右的石板逐层封填直至墓口。甬道为南北向,连接南北墓室,长4米、宽1.6米、高2.7米左右,顶部以长条石板侧立封顶。前后墓室和四个耳室,基本为长方形,顶部微弧,直壁直角或圆角,室顶和室壁多数修凿整齐,地面比较平整出土金缕玉衣片、镶棺玉板、镏金钮钟、漆器、车车义等珍贵文物两千余件。
  主峰北不远处有东萧汉画像石墓。墓葬为石室,条石砌壁,石板覆顶,石板铺地,主要由墓道、前室、后室三部分组成,总面积19.2平方米。在墓的门面和不足20平方米的墓室内,刻有大小不一的图像近百幅,表现墓主人社会活动的如车骑出行、谒见等22幅;表现墓主人日常生活的如搏击、吊唁、杆戏、狩猎、接吻、劳作等8幅;属吏仆从画面15幅,神仙天象画面21幅,灵禽异兽画面23幅。其中吊唁、接吻等画面,十分罕见。接吻图长3.01米,宽0.31米,图中4位主人端坐于几,每位主人两侧均有仆从侍奉,居中一主人的右侧,一站立之人回首观望一双男女相拥而吻。这是迄今为止全国发现的最直观形象的汉代接吻图像。
  东南庄子石棺墓,位于东南庄子村东南土埠上。现已发现两墓。其石棺均为长方匣形,石灰岩石质,由前、后堵头,两帮及盖和底组成。石棺图像以粗面阴线刻与凹面刻结合雕成,古拙夸张,分布于棺之内外壁。内容有象征宅院的门阙,看家护院的持戟武士,起避邪作用的蟠龙以及长青树、斗兽、饲养仙鹤、人物故事和云气及菱形对角连璧纹等图案。此类石棺在整个山东地区尚属首次发现,是汉画像石墓葬起源及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环节。山前郭齐水库边,发现岩书。200余平方米岩坡上,刻有分布不均、刻痕深浅不一、形状各异的图像,据古文字专家鉴定,为数千年前之古文字,属东夷文化现象。
  在桂河流域由昌乐八景之四景方水朝烟、马山雪霁、龙洞云开和孤峰夕照。方水即方山池。位于方山庙大殿之前。据县志载:“深可六七尺”“冬夏不溢不喝”。由于池水温度与地面温度的差异,晨光之中,常见缕缕雾气从池中升起,轻摇漫缠,依依袅袅,十分清幽典雅,故得名为方水朝烟。几缕朝烟瞑色收,水光澄澈晓光浮。和云笼树添诗债,漾日成纹佐客瓯。有本源通沧海润,无波神护碧天秋。何人汲取池中水,与苍生洗旱愁。方水朝烟,这大自然的恩赐,便有了灵气,当然也就更加妩媚动人了。马山位于今五图镇曹西楼村北里许,
  据传山顶一巨石,溜光平滑,凡落雨总不得存,故美其名曰雪霁,霁字意为雨雪初晴,在此指的是整个马山雨后晴冰雪初化的景色。“连朝风雨浩漫漫,又喜新晴上马山。幽涧结冰初破玉,断桥流水渐拖蓝。何人访友乘舟去?此时寻梅载酒还。却忆渭川千亩竹,夜深童子报平安。”连日风雨乍晴,高兴地登上马山,深涧的冰冻开始融化,像碎玉一样;断桥下的流水也渐渐变成了蓝色……。这是初春雨后的山景,清新淡雅,给人以希望之感。龙洞位于孤山西南。《昌乐县志·山川志》载:“孤山西南有穴曰龙洞,祷焉辄雨,为邑八景之一”。“洞里云开洞里春,洞中多少避秦人。蛟龙蟠处迷风雨,雷电惊时有鬼神。泰岱千层连锦障,蓬莱五色觐枫宸。圣恩若许归田里,拟结茅庵作近邻。”洞里春光,蛟龙风雨,雷电鬼神,泰岱锦障,蓬莱枫宸。这是多么美好的景色,连吃皇粮的官吏,也打算辞官归田做它的邻居了。孤峰指孤山,《嘉靖青州府志·山川志》说它“峰峦峭拔,高插云霄。”上曾有夷齐祠、龙神庙,亦有龙洞等名胜。孤峰夕照是夕阳落山时孤山的景色。“孤峰倒映大桥西,翠抹岚光望不迷。几片落霞真画屏,半天残照好诗题。斜坡童唱驱牛下,远树含烟待鸟栖。二圣祠前云渐合,晚风犹动草萋萋。”孤峰夕照之景,具有通俗浓郁的诗意美。
  寿阳山旅游度假区位于首阳山与谢家山之间的桂河上游,是潍坊市郊唯一集秀美的山、清澈的水、浑厚的历史文化、优越的地理区位、便捷的交通条件于一体的待开发区域。度假区总规划面积42.17平方公里,将建成为以宝石文化、齐文化和昌乐地域文化为内涵,以"山在水中,水在城中,城在林中,林在山中"为表象,以生态旅游、休闲娱乐、商务会议、高尚居住为主体功能的宜居、宜业、富足、和谐的综合性、现代化功能区,成为昌乐县山水园林新城的印象窗口和形象名片。
  桂河经过南庄,此处流传着二十四景观。有“虎迎晨曦”“锅店寻臼”“罗圈灵秀”“仙人桥渡”“孤峰夕照”等山石奇怪;有“桂水迂回”“石屋观瀑”“龙潭涛声”“漾泉漱玉”“笔架观鱼”“凤凰天池”“古井铜韵”“鱼台垂钓”等水情流韵;有“孟子栈途”“大山奈寨”“旗山义帜”“明相遗碣”等历史典故;有“东坝藏碑”“青龙卧波”“神仙胡同”“石门夜市”“三角庙佛”“三教古刹”“天平故居”等人文轶事。
  朱刘店夏商时期,莱国属地,西周时期,齐国领地。名字的由来大体有三种说法,一是河内红岩致水色变红称朱流水;二是朱、刘二姓在此古驿道开店,故称朱刘店;三是明代朱洪武杀山东一线特赦此村,故名朱留店。都昌古国曾经辉煌一时,汉高帝六年,置都昌国,五代封侯,后国除为县。朱刘位于三县交界处,交通发达,区位优势明显,水利设施齐全,自古以来路、桥多,早在秦汉时期就有古驿道。朱刘街道,面积50.79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社区),人口33925人(2010年),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三区”叠加之地,街道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发展条件极为优越,是一处以电动车、新型建材、精细化工、柴油机和现代物流产业为主的“蓝色、高端、低碳”现代工业示范区。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