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3-07-25 20:59
鄌郚总编

昌乐白浪河文明综述

  昌乐白浪河文明综述
  刘文安

  白浪河是发源于鄌郚打鼓山,古称白狼山,《昌乐县志·山川考》载,“打鼓山上有白狼庙,山前涧深十丈余,众泉涓涓,即水源也。”白狼河即以白狼庙得名,后演称为白浪河。白浪河横穿昌潍大平原,泉水流出山谷后,曲折东流,经鄌郚、红河、营丘3个镇27个自然村,折而北流,进入潍城区。白浪河的前身是潍坊老城的护城河,河水自南向北缓缓流过市中心,把潍城和奎文两区分隔开来,将潍县劈为东、西两半,是潍坊的母亲河。乾隆版《潍县志》有载:白狼河,在县东门外,源出擂鼓山(今称打鼓山)南麓。旧志白狼有二源,一出雷鼓山,隋志作白狼山,故河以白狼名。上游发源于潍坊市昌乐县打鼓山,流经潍坊市坊子区、潍城区、奎文区和寒亭区,最后经寒亭区央子镇流入渤海莱州湾。全长127公里,流域面积1,237平方公里,历史最大流量2.060立方米/秒,其中城区段21.7公里。传说上天为了惩戒孟家不孝之子玉郎(白眼狼)而涌泉成河。传说打鼓山前孟家峪有一个会看风水的老头,擅看风水阴阳,所看所言,无不灵验,深得周围村民的敬仰。忽一日,两个儿子心血来潮,问其爹:“终日为他人看风水,什么时候也为自己选个风水宝地,待爹爹百年之后也好放心。”爹曰:“吾儿不担,其实爹爹早已选好宝地为墓。待为父死后,尔等不可声张,趁夜色抬为父棺木山上,何地绳断,就是为父所选宝地所在,就地挖穴葬之,遇一石板则止,切记。”其子信誓旦旦,保证按父言行事。其父笑之:吾儿无福,吾儿无福。数年后,风水老头归西,其子按其父生前所言,居家老少痛而不哭。夜抬其父棺上山而去,行至打鼓山半腰,果然绳断,儿子曰:“是吾父墓所在!”众人挖土石,不曾半米,果见一青石板阻止。依其父生前所言,将棺木放于青石板上,筑土掩埋。数日后,老头之女回娘家,不见其爹,询问之,方知已故,痛不欲生,执意要到父坟上祭奠。兄弟二人陪姐姐来到山腰,见父棺尚露棺角,先是痛哭流涕,继而大骂其弟不孝,把兄弟俩骂了个狗血喷头。坚持要将其父穴挖深重埋,兄弟二人对其说明原尾,是老父生前安排,其姐那里肯听。硬是寻人带了工具,把青石板打破撬出,原来,青石板下乃白狼之洞穴。一家五口二老三小,见石板已破,只好居家离穴出走,向东南方向而去。白狼走后,狼窝里出现一山泉,泉水不断流出,顺着白狼逃走的方向流淌成河。当地人称之为“白狼河!”白浪河源头的传说已被编入《昌乐历史文化丛书》并正式出版存档,2008年,白浪河的传说入选为潍坊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为保护母亲河潍坊晚报组织民间考察团,根据古籍记载追寻白浪河源头至孟家峪,并立碑铭记。
  清乾隆进士,官至吏部主事闫循观作白浪河诗一首
  白浪河下打鼓山,百里无泥沙底鲜。
  牛山之畔波更碧,岸柳洲莎相与妍
  。数声螇螰来何处?一只鹭鸶清可怜。
  时有渔翁裹蓑笠,青丝闲钓夕阳边。
  白浪河在昌乐县境内长达29公里,流域面积301.5平方公里,下游河道宽200米,有猪河、金钗河、孝妇河、龙丹河等较大支流6条,年水流量平均4490万立方米,为昌乐县第二大河。北猪河(即淳于河),发源于宗家山,经黑山庄、倪家河、王家河等时所个村庄流入白浪河。南猪河即墨水河,发源于打鼓山西北的车罗顶下的泉子,其泉叫墨水泉,因水中生长的虾蟹全是黑色而得名。水流经苗家庄、李家河、潘家槐林、王家槐林、李家营、后张庄、小高镇入白浪河。孝妇河为了纪念王裒的孝行,命名为“孝夫河”,后来演变改写为“孝妇河”。水文资料表明,孝妇河境内全长达23公里,经阿陀河头、辛庄、王裒院等十多个村庄,曲折东流,进入潍城区后汇人白浪河。流域面积达74平方公里,年经水流量
  平均为570万方。金钗河均在营丘镇境域内,长5公里,发源于营丘镇刘家埠村西南,经刘家埠、郭家庄、邵家庄、李家河岔、河头、吴家庄、古城店、姜家河、王家庄、城角头、城前、营丘、营丘河南、高家庙等14个自然村,曲折东流,汇入白浪河。流域面积达11平方公里,年经水流量平均为165万方。金钗河与朱汉仪宾高察之妻新淦郡主息息相关。明朝万历年间,朱翰人高察,号西岗,太学士,亚中大夫,被青州明衡王(明世宗嘉靖皇帝的叔伯弟兄,按辈份是神宗万历的叔父)招赘为仪宾,配三女儿新淦县主为妻。万历十四年,即公元1586年,高察夫妇带朝封回朱翰镇居住。有一天高察与妻新淦县主回乡游览乡情时,新淦县主在营丘城前村河边游玩嬉戏时不慎将头上戴的金钗掉到了河里,随后便吩咐人开始找寻,但始终没有找到。新淦县主想这或许是天意吧,她立即命人停止找寻,便把这条小河命名为金钗河,并且在此地选了一块风水宝地,建造了一处三间三层楼房,做为她的寓所。这就是著名的古营丘八景之一“城前明楼”。后高察八子高冲霄携子女世代在城前明楼定居。汶河据前清一位范姓人说,汶河以前叫温河,汶河官庄村以前叫温河村。汶河官庄村后有一条河,河中间有一个大深渊,当时面积有一亩地那么大,渊周围的积沙陡如墙壁而不流入渊内,而渊内的水一年四季温腾腾的从不结冰人们便给它起了个名字一温河。相传,渊肉有一只千年大鳖。这只大鳖有道业,能呼风唤雨,抗旱排涝。每逢旱灾来临,它能普降甘霖,缓解旱情;每逢洪涝成灾,它能排水防涝,解除险情。有一天,有个小孩在此地玩耍,一不小心掉到了渊里,大人们闻讯急忙往这赶,正准备下渊找孩子时,小孩却被一只大鳖驮着浮出水面小孩一上岸,大鳖旋即消失。还传说它尽兴时能化作一个白胡子老人,专找村子里的老人谈天。大伙儿也就把这个大深渊称作“老鳖湾”。因为有这个“老鳖湾”,村子年年风调雨顺,四季平安。于是人们干脆把村子改了名,叫温河村。乡下识字的人不多,经常把“温”写成“汶”久而久之,相沿成俗,温河村就变成了汶河村。洪福河,原名马宋东河,因该河西河岸建有洪福寺,河水经年不断,'后逐渐渐被人们叫成了洪福河。洪福河发源于红河镇上河头村,长6公里,流经上河头、刘家营、南崔、马宋4个自然村,曲折北流,在马宋水库汇入白浪河。流域面积达12平方公里,年经水流量平均为100万方。汎花泉在王家河洼村西南二里处的山涧石崖之下,四面为石,水从石底上汎出来,形如趵突,因此叫汎花泉。泉水清澈甘甜,上有龙王庙,涧的名子叫石棚,两壁千仞,下宽上窄,中间有一石榻,可容数人,在炎热的夏天,到了这里顿时就觉的凉爽了,涧水向下流入了白狼河。
  白浪河上游的鄌郚是个古老的国家,据史籍记载,鄌郚是古郚国的都城,鄌郚国名始于周武王十三年(公元前1121年),周公旦长子伯禽封阜称鲁国时,鄌郚国即已存在。据《四部备要·玉篇》载:“鄌郚国,鲁国下邑。在朱虚县东南。”在《昌乐县续志·古迹志》中亦载“今城南七十里鄌郚街相传即古郚城。地理风俗记,朱虚东四十里,有古郚城亭。朱虚在今临朐境昌乐西与接壤。由纪迁郚,鄌郚其故城欤。”鄌郚国的灭亡时间为鲁庄公元年(前
  693年),是被齐襄公率齐师所灭而国除的。鄌郚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的大汶口、龙山文化时期,先民就在白浪河、九曲河、潴河、孟津河等河流两岸建立聚落,繁衍生息,成为东夷部落的一个重要发源地。在上古时代鄌郚属五帝少昊封司寇爽鸠之地,在商朝以前,莱夷部落建立了莱夷方国。其统治中心在昌乐、临朐一带,国都就在现在的鄌郚村。到了西周时期,莱国成为东方诸侯大国,是仅次于齐、鲁、莒的山东四大古国之一。商殷屡征未克,直到后来商王朝的势力渐渐衰落,东夷势力也奋起反抗,断断续续的战乱延绵了300多年,尤其帝乙、帝辛(纣)继位后,集中力量对付东夷,其中最长的一次战争长达260天。严格地讲,莱夷只是附属于夏商统治势力的部族,没有形成独立的国家。西周初期,太公初封营丘,莱国久攻未克,迫于齐国的日益强大迁都胶东黄县以后,史称东莱。鄌郚地区便逐渐由齐国统辖。成为齐侯国郚邑属地。民国二十三年的《昌乐县续志·卷之四》载:“鄌郚,《春秋·庄
  公元年》齐师迁纪、郱、鄑、郚。”今县城西3里为古剧城即古之纪国,城南70里为鄌郚,即古郚城。西周时期属纪国的郚邑。时郚邑的主人是唐尧的后裔,到春秋时期,郚邑便称之为鄌郚。鄌郚国存在的时间,从周朝初至被剿灭,历时达429年。
  白浪河流域文物古迹多而全,从远古到秦汉以后各个历史时期的遗存都有。西李家庄村发现有大汶口文化遗址和商代遗址,现存面积8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1至2米,暴露烧土、人骨、陶片等遗物。标本有根部起拐突的鼎足、夹砂或泥质红陶敛口钵口沿、壶口沿及敞口方唇的尊形器口沿等。;北张村曾发现龙山文化遗址,采集到工艺水平先进的黑陶鼎足、罐口沿等遗物;时马村曾发现春秋时期聚落遗址,发现墓葬、灰坑、陶片等遗迹遗物。遗址均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宋河西现存面积约18万平方米,有龙山及商、周、秦汉等多个时期的文化堆积,在地表和断崖处可见房基、灰坑、墓葬、人骨、兽骨、红烧土和陶片,采集的龙山文化遗物有石刀、石镞、蚌镰和陶片。据村民反映,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出土过嵌有石镞的人头骨。商周文化堆积尤为丰富,在遗址的东、西部均发现长方、土坑、竖穴的小型墓葬,随葬品主要是陶质鬲、豆、簋、罐,属商代晚期及周代遗存,尤以周代文化遗存最为典型。采集到的商周文化遗物有石器、骨器、陶器,石器仅见石镰,其形状与当今之农用镰刀无大差别,骨器则有骨锥、骨铲,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还出土过以牛肩胛骨为原料的卜骨,被国家征集收藏。陶器种类繁多,主要可分为两个陶系:一是以夹砂和云母末为主、陶质较松、颜色不匀、常见黑色斑块的红褐陶;二是以泥质陶为主、夹砂陶为辅的灰陶陶系。此种陶多呈青灰色,质地坚硬,器形规整,除素面外,多饰细或中绳纹、三角纹、S纹、凸凹弦纹等,器形组合主要是鬲、豆、簋、罐。该遗址复杂的物质文化面貌是当时一定社会关系的反映,对研究考察周人与土著人、商人与土著人以及商人与周人之间相互渗透融合甚至更深层次的关系,都有重要价值。山东省考古研究所王树名先生于1980年实地考察河西遗址后,认为河西遗址应是当年姜齐始都之营丘,这个观点在史学界引起广泛关注,得到许多专家认可。古遗址名,西级遗址南邻猪河,北为丘岭,向西是猪河冲积而成的小平原,地势较高,保存完好,面积约8万平方米,文化层厚达0.7—2.3米,有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及东周文化遗存。调查时,从一残墓中清理出夹砂黑陶鼎残片、细泥磨光黑陶豆、黑陶杯残片和白陶鬶碎片,白陶均均鬶器形特征为流上仰、细短颈、扁圆腹、腹背下溜、宽平档、三圆锥形实足,具备典型大汶口文化晚期特征。西级遗址大汶口文化遗存,不论陶器的质料、颜色还是器形,都已具备过渡期特征,是大汶口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期的一处重要遗址,有很高的资料和研究价值。
  邓阁埠庙又称药王庙,位于北展村西莲花山北端。相传为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时随营兽医邓阁所葬之地。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重修庙宇,碑记“药王,唐之良医也,姓邓名阁字清云”(原文无标点),故有药王庙之称。庙内药王端坐其中,高丈余;耳光、眼光二位娘娘侍立左右。庙堂左右分别有医、药之所三间。每逢农历三月十五和九月初九庙会,香火盛大。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北展兴山会,庙会遂易期为农历四月初八和十月初十,与春山、秋山同时。此后每次庙会都有两三天香火,祈求保佑平安、广降吉祥的居多,其中以祈祷除病祛灾者为最,其余的为祈雨求子。1949年以后,庙会香火日趋冷落,1958年“大跃进”中庙倾圮,断香火。1978年以后庙会香火复兴,贡香火者逾千,到20世纪90年代人数增至万余,从山顶到山下公路边村头上人流如潮,善男信女摩肩接踵热闹非常。
  白浪河中游的营丘为齐国故都,为姜太公初封之地。姜齐始都之营丘,就在今昌乐。这一地区,北邻纪国、斟灌国,西南邻斟鄩国,南邻纪国邑,东南邻淳于国,东邻莱国,与“营
  丘边莱”的记载相吻合,姜太公时东有莱国袭扰,近有纪国威胁,营丘地不安定,而姜太公精心治齐“通商工业,便鱼盐之利”(《史记》语),使齐很快昌盛,富强起事,修建了当时颇具规模的营丘城。城类燕京制度,故城原分外城、内城、皇城三廓。原外城建有东、西、南、北四城关,清嘉庆《昌乐县志》载:“营丘故城,类今燕都制度,原有外城广袤二十余里”,历经3000多年的风雨,原外城已湮没无迹。内城原为正方形,城垣高6米,周长6公里,现仍有数千米长的古垣遗存。皇城,即今古城村,长宽里许,村西北角仍有一段皇城残垣遗存。当时古皇城有四座城门,分别是东门“朝宗”,南门“古城”,西南门“金汤”,北门“拱辰”,四块石碑分别镶嵌于城门之上。周历王十九年(公元前860年)齐哀公的舅父(名山)水率营丘人袭薄姑,杀胡公,自立后国君,称献公,把国都迁至临淄。营丘故城残存城墙高约3米,墙基宽20米左右,墙体用穿棍夹板法夯筑而成,夯层清晰。城墙的西、北两面,中间各有一豁口,应是城门遗迹。城内现存文物有汉隐士逄萌墓道碑、窦公渠碑等,在田间地头,沟边崖畔,随处可见砖瓦陶器碎片。据传在距地表1.5米左右的深处,经常发现连片的铺地方砖。采集到的文物标本有陶片、板瓦、绳纹砖、卷云纹瓦当、青铜镜及汉罐等。作为一域之胜,营丘故城历来为当地官民所推崇。明代昌乐县令于子仁、清代着名理学家阎循观等,都曾到此访古探幽,留下许多脍灸人口的名篇佳作;当代西北大学教授赵郦生、山东省考古研究所考古学家张学海等,皆曾到此实地考察。
  昌乐八景之营丘听雨指营丘村北阁镇武祠一带,传说每当入夜便发出淅沥似雨的声音,以其少见独成一景。至于此种雨声之成因,有云风摇树动所致者,有云墙壁回音而成者,但时过境迁,面目全非,细考已属不能。其实,当时的营丘村北阁子,就是当地一大景观。清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90年)《重修营丘镇南北阁记》载:“营丘……,旧有南北两阁,各建庙宇其上,北为镇武祠,南为关帝祠。……祠外在墙、在磴,宽可丈余,高可三丈。登眺之际,左见白狼,左望方山,峙流并秀,带砺称雄,良一方之巨观也。……由古以来,文人学士,往往诵读其间,或当雪案雨窗,程工较课,或当花朝月夕,把酒论文,吟诵之余,杂以箫管,其盛事也。”可见真正景观,并非夜雨,而是登高望远及文人学士的聚吟诵读之事。但独居镇武祠,听夜雨萧萧,有谁不倍觉凄清而感慨万千呢?所以也就有了文人墨客下的营丘夜雨诗篇:
  入夜淋漓雨未休,可怜孤枕卧营丘。
  当年茅土全归汉,而今山河不是周。
  鸡唱五更乡梦断,鸟啼三月故人愁。
  今来古往都相似,霸楚强秦枉自谋。
  触景生情,感时叹世,它使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些个苍凉凄清的夜晚,和那苍凉凄清夜晚的孤独游子……这就是营丘夜雨,这就是营丘夜雨的幽灵一般的风景。白石花飞景点在今阿陀镇白石庄村东,当地人称之为白石泉。《昌乐县志·山川志》载:“白石泉,即白石花飞处,为县八景之一。在阿陀以东,白石庄以东一小溪,沿溪而北数十步,溪西岸有悬崖,石淡白色,自西而东宛如卧龙,昂首崖下。一泉自石壁上出,水流虢虢,入坎急湍,四无蔽翳,仰见白石,日光射之,水光上激,错落成文,如飞花滚雪,横斜攒簇,旋起旋落,重叠万状,诚天造之奇观也。”可见白石花飞名不虚传。怪不得文人雅士将其写得如此斑斓:岗头白石乱花攒,石上花飞缀锦班。初讶鹤归王母洞,恍疑羊起石城山。补天五色朝霞灿,扣角三更夜雨寒。早晚束薪来共煮,照人光彩绚金丹。其色彩浓淡有致,景物动静结合,翰可谓灿如云霞,恍若仙景。元《齐乘》载:“营丘上自唐长寿间立太公庙。”清嘉庆《昌乐县志》载:"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夏四月,追谥太公吕望为武成王。"后经历代重修,至清末已成占地6亩规模。庙宇建于高出地面2米的台基之上,共5间,坐北向南,系砖木结构,两山起脊,脊卧双龙;斜坡状屋顶,斗拱飞檐皆覆以琉璃瓦,门额上挂金色正楷“赐履灵堂”横匾;门左右两边明柱有篆书对联:“天子尊之曰父,圣人奉以为师。”殿内正中上悬行草“风行东海”巨幅横匾,下为神台,神台正中塑姜太公坐像,太公右手握打神鞭,左手伸双指指向前方,白须飘于胸前。太公像两侧,分别塑有散宜生、南宫适像。大殿东西两山墙之下亦设神台,分别塑以执棍和执板斧武将。殿内雕梁画栋,壁画满墙,所画多为《封神演义》故事。院内设有两座香火池,并树碑十余方,其中宋景佑三年(1036年)"重修太公庙记"碑尚存。大院前面建为朱红色大门,两房门框刻有:"昭代元勋,承周王位"的镏金对联。每年阴历三月十八也就是传说中姜太公生日这一天,太公庙都有场面盛大的香火会。四方百姓前来朝拜,游客商贾皆云集于此,文人雅士也来凑兴,香火如烟,游人如织,极一时之盛。清代诗人田书献目睹庙会盛况,追忆太公伟业,曾作《太公祠》一首以记之。诗云:"一自磻溪罢钓钩,满怀韬略壮九州,当年不入飞熊梦,安得鹰扬显白头。"
  王裒“闻雷泣墓”载入《二十四孝》后,其孝子名声为历代传颂,到明朝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也就是王裒死后一千一百多年以后在王裒墓前竖上一块高2.2米宽1.1米,上书“魏孝子王裒之墓”,落款是“大明成化二年”的石碑。至清朝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5年)马宋街乡贡生刘用贞庆贺其子刘约中武进士,愿捐巨资修葺王裒墓院,砖砌垣墉以禁樵牧,并亲手栽植六十六棵松柏于墓院内,为颂其善举,当时昌乐县令徐人元作诗一首刻碑立于墓院内。其诗曰“至性孤行绝代无,蓼莪诗废感生徒,终身耻向西都坐,永痛长庐北海隅。墓筑垣墉人共护,邑修俎豆吏躬趋,刘君手植森森柏,莫遗哀魂泪洒枯。”从此,王裒墓院巍然形成,松柏葱郁,香火愈盛。至嘉庆二年(1797年)昌乐县令魏礼焯来拜谒孝子墓见周垣残缺,砖蚀斑驳,有失观瞻,毅然捐俸,重修孝子墓院,县令带头,乡绅效仿解囊捐资,百姓们也斗谷升豆以表其心,经过几年的施工,将原来砖砌围垣全部换成石灰砂浆打磨出浆的围墙,墙厚50厘米高2.5米,墙顶磨砖对缝,工艺细致坚固,此时墓院南北长近百米,东西宽约60米,占地三大亩(合10市亩),县令魏礼焯撰文《重修魏孝子王裒墓引》刻碑以记其盛举。到嘉庆20年(1816年)潍州知府窦炎又一次捐俸重修王裒墓院,窦公在潍政绩声望颇佳,他一带头牵动四邻各县,此次重修累计捐集钱一千八百多缗,聘请能工巧匠,经过近二年的施工,在孝子墓前新建凉亭三楹,八根八楞石柱巍峨挺拔,雕梁画栋,斗拱飞檐,丹雘壮丽,松柏巍然,根据当时的建筑水平,不失为方圆万里著名的人文景观,同朝知府阎学淳,特回故乡祝贺,并亲自撰文《重修王孝子墓院碑记》刻碑以记重修盛况(《昌乐县志》载),此时是王裒墓院的鼎盛时期。唐初太宗李世民曾钦定《晋书》为王裒作传,列入孝友篇。到了开元七年,唐玄宗李隆基又将王裒的事迹收入《孝经》一书,到了元朝,文人郭居敬着
  《二十四孝》一书时,将王裒事迹做为一孝收入书中。到了明朝《嘉靖青州府志》一书,也记载了王裒的感人事迹。上世纪初,近代着名画家陈少梅精选历代孝子感人事迹,绘制了脍炙人口的《二十四孝图》,其中王裒列为第16幅,取名为“闻雷泣墓”。据史载,孟姜、杞梁确有其人,而孟姜哭城的故事就发生在缘陵,即今天的营丘古城。孟姜女哭长城故事的原型人物叫孟姜,是春秋时齐国大夫杞梁之妻。《辞海·孟姜》条下:孟姜,春秋时齐国大夫杞梁之妻,姜姓字孟。齐庄公四年(公元前550年)杞梁随庄公攻莒,被俘而死。她到效外迎丧,庄公使人往效吊,她认为违礼,庄公于是亲自往吊其家。传说她哭夫十日,城便崩塌……。最早记其事者是左丘明撰之《春秋》其云:襄公二十三年,齐候(庄公)袭莒……杞梁,华还载甲夜入旦于之隧,宿于莒郊。明日,先莒子于蒲候氏……,莒子亲鼓,从而伐之获杞梁。齐候归,遇杞梁之妻于郊,使吊之。(孟姜)辞曰:殖(杞梁)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于罪,犹有先人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齐侯吊诸其室。继而《孟子告子下》:“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西汉代圣《礼记·檀弓下》云:“齐庄公袭莒于夺,杞梁战死焉,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刘向《列女传》“齐杞梁妻”云:杞梁之妻无子,即无所归,乃枕其夫尸于城大而哭……十日而城为之崩。东汉末年蔡邕所撰之《琴操》云:殖死妻援琴作歌曰: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哀感皇天,城为之坠。”晋崔豹《古今注》:卷中“杞梁妻”,杞殖妻妹明月之所作也。植战死妻曰:‘上则无父,中则无夫,下则无子,生人之苦至矣?’乃吭声长哭于杞都,城感之而颓,遂投水而死。其妹悲之贞操,乃为作歌,名为《杞梁妻》焉。梁殖字也。明《嘉靖青州府志·忠义传》亦有记载:杞梁,名烈殖,齐人。仕齐为大夫,庄公伐莒为东五乘之宾,梁不与。归而不食,其母曰:“汝生而有文,死而有名,则五乘之宾尽汝下也。”趋食乃行,至莒一人出战获甲首三百。庄公曰:“与子同齐国。”梁曰:“君不使梁与五乘,是少吾旁也,临敌止我以利是污吾行也,深入多杀臣之事也,齐国之利非吾所知也。”遂战而死。其妻闻而哭之,城为之崩。
  据有关史书记载,《水经注·湘水》:“(南岳岣嵝)山下有舜庙,南有祝融冢,楚灵王之世,山崩,毁其坟,得营丘九头图。禹治洪水,血马祭山,得金简玉字之书。”张衡《思玄赋》:“流目眺夫衡阿兮,覩有黎之圮坟。”唐李善《文选注》:“黎,高辛氏之火正,谓祝融也。圮,毁也。楚灵王之世,衡山崩,而祝融之墓坏,中有营丘九头图矣。”《大正新修大藏经》卷51引《南岳总胜集·祝融峰》条作:“昔楚灵王时融顶崩,获人皇九首之图。”
  《楚辞》中的“九嶷”就是九根柱状的石柱,即“列石”。葬于九嶷、庙竖列石的帝舜以及与之同格或一体的帝俊、帝喾都是东夷人集群的最高祖先神兼太阳神。所谓“九嶷”“九头”“九阳”,其实就是新石器时代男性生殖器崇拜的产物--石祖。崇山拴孩子习俗自唐朝开始盛行。崇山上自唐朝初期开始建百子殿。据当地85岁以上在世老人回忆,至1940年以前已建成九座庙宇,当地人称全神庙。有百子殿、娘娘庙、阎王殿、魁星楼、龙王庙、三清庙、玉皇大帝庙、三七殿、道士庙占地100余亩。其中,百子殿是众多庙宇中建筑时间最早的一座,里面供有周文王,塑像坐姿,右侧是有一坐姿女神像,送生娘娘神像右前方站立一童子,怀里抱着一个男婴塑像。俗称送生爷爷、送生娘娘,另外还有六尊女性形态的神像,送生娘娘神像右前方站立一童子,怀里抱着一个男婴塑像,大殿里大大小小的塑像共计一百个。从那时起,每逢崇山香火会,人们便登上崇山,焚香烧纸叩拜神灵,跪拜石祖,祈求神灵多多赐予
  孩子。据民国版《昌乐县续志》记载:“《隋书》营丘县注之‘丛角山’,《金史》称为‘聚角山’,……今名曰崇山,上有庙,貌巍然。"故当地人有称"庙山"者,有称"崇阳山"者,
  因该山西北方位,有多根石柱酷似男性生殖器官,被尊称为石祖林。有学者认为,早在隋金时代,崇山称为“丛角山”“聚角山”,所谓“丛角”“聚角”,当指崇山西北坡之石祖林。后改称崇山,这里的"崇"不是指山的"高峻"之意,而是"崇拜"之意。从崇山名称的历史演变中,亦可印证崇山自古就是人们瞻仰钦崇的一方圣地。
  李成是中国五代及北宋画家,字咸熙。原籍长安(今陕西西安),先世系唐宗室,祖父李鼎于五代时避乱迁家营丘(今山东昌乐),故又称李成为李营丘。擅山水,师承荆浩、关仝,并加以发展,多画郊野平远旷阔之景。多作平远寒林,画法简练,笔势锋利,好用淡墨,有“惜墨如金”之称;画山石好像卷动的云,后人称这种表现技法为“卷云皴”。他和关仝、范宽形成为五代、北宋间北方山水画的三个主要流派,学他画法的较多。画迹在北宋时已经很少,米芾甚至提出了“无李论”之说。《宋史》评价李成:“画山水尤工,人多传秘其迹。”
  能被称为“工于”已经很难得,而李成是“尤工”,尤其擅长山水画,他被宫廷收藏并收录进《宣和画谱》的就有159幅。他博学多才,胸有大志,但不得施展,遂放意诗酒书画,后醉死陈州(今河南淮阳)客舍。作品成功地表现了烟霭霏雾和风雨明晦的气候变化中自然山水之灵秀,具有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毫锋颖脱,墨法精微的特点。今有《读碑窠石图》(图中人物为王晓所画)《寒林平野图》《晴峦萧寺图》《茂林远岫图》等传世。李成对北宋的山水画发展具有极大影响,师承者众多,有许道宁、李宗成、翟院深、郭熙、王诜等。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