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3-07-31 19:38
鄌郚总编

昌乐阎氏一族兴旺的发轫者阎世绳

  
  阎世绳(1633—1706),字宝诒,清朝昌乐人,教育家、文学家、史学家、著名学者。康熙丙辰年中进士,官左中允,翰林院修撰,左春坊左谕德,文华殿侍讲,东宫讲官。纂修《会典》、《鉴古集览》,校阅《日讲易经解义》等典藉。昌乐阎氏一族兴旺的发轫者。
  阎世绳的父亲阎谏,是明朝末著名的学者,拔贡,青州府志.卓行传云:阎谏纵览群书,领袖文坛三十余年,盖有陈太丘、王彦方遗风焉。一生以教授诸生为业。山左士林多从其学。在阎世绳三岁时父亲不幸病故,当时正值明末战乱,为避兵灾,他随母亲田氏逃到乡下山中,东躲西藏,有时一天吃不到一顿饱饭,就是这样他亦不忘读书。
  清朝建国,家乡安定,家里虽然贫穷,但阎世绳的母亲还是省吃俭用供他上学读书,阎世绳自幼聪颖勤奋,17岁时在府考第一。康熙壬子年中举人,丙辰年礼部试第二,殿试汉书第二中进士。选庶吉士入翰林院,康熙帝称其“品行端凝,文思渊博,艰巨词苑,奉职无衍”。
  据阎世绳的孙子阎廷倩编著的记录阎世绳迭事思成录云:(阎世绳)性沉稳,不善交往,为官清廉,一心只想教好康熙诸子。他教授甚严。一日,因为一皇子不用心听讲,他变罚其跪读,正好被皇后路过看见,立即过来将皇子拉起,并说:“读书这江山是我们的,不读书这江山也是我们的!”阎世绳郑重地说:“读书明理是当尧舜天子,不学无术乃成桀纣暴君。”康熙知道此事后,还专门宴请阎世绳,命皇后向他倍礼道谦,康熙帝称赞他:“品行端凝,文思渊博,艰巨词苑,奉职无衍。”后来看不贯官场腐败,派系斗争告退回乡。阎世绳回乡时只带回了几捆书藉,别无他物。
  回家后,阎世绳依然望不了他的教书生涯,看到当地一些孩子,尤其是有俊才的孩子得不到读书。他非常心痛,便在东南偶即今东南村,建敬业堂,设义学二区,一为集义,一为由义。分文不收教授来学者,乡党有俊才,阎世绳必劝其来学。凡是来学习的学子,与他自己的子孙一样,平等对待,,耐心教导,不厌其烦,直到学通为止。据青州府志云:“阎世绳教诸子及门生,皆先后腾达,营陵人文为之蔚起。”旧时昌乐城有一劝善口头禅说;“刘轶政拾金不昧,一门出双进士,阎世绳教义学子孙昌盛。其中之一就是说的他教义学的善举所为。”
  阎世绳性正直恕仁,不善谄媚,他常对子女说:“吾家忠厚世传,承天眷佑,渐有起色,尔等愈加谨凛。宽忍存心持身处世,不可出一傲语,不可萌一刻心,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此言非谬,倘遵此言,培养元气,子子孙孙,绵衍无穷矣!”
  康熙丙戌年(1706), 阎世绳无疾而卒,享年74岁,乡谥‘贞宪先生’。昌乐阎氏的后代正是代代秉承以阎世绳正直向善为治家格言,忠厚作人,潜心读书,先后有直系七人考中进士、二十三人考中举人、贡生、庠生、廪生及监生等一百多人,秀才二百多人,被载入清史、山东省志、青州府志及昌乐县志。阎家,在清代被誉为全国四大科举之家。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