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3-08-11 17:56
鄌郚总编

郭建华丨借钱的滋味

  郭建华随手记:借钱的滋味
  我常常想,钱是什么?钱就是一座或大或小的桥,帮你渡过拦在面前的或大或小的河流。然而,日常生活中,这座桥却常常缺位,过河就成了问题。老话说,“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哪怕那桥仅仅短缺半尺一寸,也渡不过挡在眼前的非过不可的河流。这时候,无论是英雄好汉,还是凡夫俗子,往往想到的就是借钱。借钱,恐怕是大多数人都曾经有过的经历。粗略算起来,我从21岁作为回乡知识青年回家务农,挑起“当家”的担子,直到60岁因拆迁购买新房,陆陆续续地借钱,长达40年,整好等于我的工龄。当然,其间也曾多次借给别人钱。
  第一次艰难地借钱是盖屋。我21岁回乡,22岁结婚,23岁便自主盖屋。祖孙三代,分作三家,十几口人挤在一个巴掌大的四合院里,实在太不方便。我渴望拥有自己的一口正房,一个小院,于是下决心盖屋。盘算一下,盖屋的资本,只有卖掉一头猪所得90元现金,还有几间老屋的砖石木料,拆除后可凑付使用。而那几间老屋,是以土坯为主的。缺口显然极大。堵上这么大的缺口,路子只有一条:借钱。于是,一家三口便分头奔走,求亲告友。
  那个年代,人们的贫富差距小,个个手头紧,家家不富裕,能有余钱借与他人的为数不多。用老百姓的话说,叫作“出有门,进有门,取借无门”。
  求亲告友的结果是:
  母亲空手而归。
  妻子从姐姐家借得30元,从干姐家借得15元。老岳父操心跑腿凑了50元,给我们添上。姐姐家的30元,后来几次归还,都坚辞不受,真心实意地帮了我们。
  与我同在一所学校教书的一位本家,借给我100元。这是我们借到的最大一笔款项。
  同是与我同在一所学校教书的一位同事,从刚刚发下的工资中,拿出16元,为我救急。
  这些款项,没有借条,也没有记账,但却牢牢记在我心上,刻在我心中,终生不会忘记。
  最让我难忘的是,万般无奈之下,我咬牙向远在四川当兵的同学求援。我俩是读初中时最要好的同班同学。我计算着发信和收信的时间,他肯定是在收到我的求援信的第一时间,便给我寄出30元钱。普通一兵,凭着微薄的津贴,能有多少积蓄?30元钱,实在是一个不小的数目。或许,他是向战友转借的。
  转业后,他被安置在县化肥厂开车,有一段时间,负责去东营运油。我在上班的路上几次遇到他。这天,我特意在路边等他,拦住他的车,将准备好的30元钱硬塞给他。不料,几天后他专程到单位找到我,又把30元钱硬塞给我。五十多年过去了,我仍欠他30元钱。当然,我欠的绝不仅仅是钱。
  借钱是件尴尬的事。老话说,登天难,求人难。向别人借钱,口是很难开的。然而,借钱不仅能让人参透到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还是一种人生历练。有过借钱经历的人,往往更懂得感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懂得包容,善解人意,借与不借,是别人的权利,自有别人的道理,绝不可抱怨;懂得诚信,能早一天还就早一天还,绝不拖延,绝不食言;懂得善待他人,他人有难,能帮则帮,不遗余力;懂得节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借钱,让我们更多地看到这个世界的光明和温暖,平添直面人生的勇敢和坚毅,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过河必能搭起桥。(作者:郭建华)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学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