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3-08-13 20:41
鄌郚总编

潍坊晚报人文潍坊——旅行家李存修

  潍坊晚报人文潍坊第60期--旅行家李存修

  他是翻译家,曾接待过许多国外领导人和明星;他是旅行家,曾到达和攀登过中国和世界上几乎所有5000米以上的高山,到过所有4000公里以上的河流,游历全球各大洲60多个国家;他是作家,创作出版了500万字、近30本旅游文化专著。他就是李存修,一位从安丘农村走出来的汉子,行走四十多年,他见证了一部中国旅游文化发展的现代史,被誉为“用双腿思考的圣徒”。

  从“尾巴兵”变成省劳动模范
  李存修幼时家境贫寒,在姐姐、姐夫的接济下,艰难地读完了初中和高中。1962年他考取了烟台师范(今鲁东大学)英语系。1966年毕业以后,李存修在学校参加了两年文革,于1968年夏天被分配到四川,到新都国营农场接受“工农兵再教育”。在这里,他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从好几百名工人、学生中脱颖而出,成了学生队的队长,从“尾巴兵”变为“领头羊”,并被评为全省劳动模范。

  姐姐姐夫接济,艰难读书考入烟台师范
  今年4月李存修回安丘走汶河,初见李存修,第一感觉就是和蔼可亲,非常容易接近。他高高的个子,笔直的腰板,思维敏捷、谈吐风趣,70岁的他看上去只有60岁的模样。说起年龄,他幽默地称自己是“70后”,马上就要向“80后”迈进。除了旅行家、作家、翻译家、教授等众多头衔,李存修还是央视二套“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中国名城”栏目组特邀专家、撰稿人,国内旅游文化方面的专家学者,一个不折不扣的社会名人。
  李存修1942年生于安丘市景芝镇石家埠村,这是一个位于渠河和洪沟河两条河流之间的村子。童年时代的李存修常和小伙伴一起到渠河或者是洪沟河边玩耍,在河水中嬉戏。那时候的渠河,河面宽阔,水清鱼跃,两岸沙滩镶嵌,绿草依依。
  每到汛期,雨过天晴,河里的鱼儿清晰可见。李存修和小伙伴们便跟在大人的屁股后头,用竹筛捞鱼。饿了,跑到豌豆地里摘些豌豆夹来吃,渴了,就在沙滩上挖一个小泉,用手捧着水喝,那甜甜的河水滋润着他幼小的心田。有时候他和小伙伴就躺在洁净的沙滩上,什么也不做,静静地望着浩瀚的天空,脑海里充满了无限的遐思。隆冬,跑上结冰的河面溜冰,一溜出去大老远。布鞋底在裹了一层细雪的冰面上唰唰作响,河谷中的冷风在耳边呼呼起鸣。紧张、惊吓、刺激引诱着一颗童心。
  村里那棵老槐树下,也留下了李存修无数童年的记忆。因此每次回乡,不管多忙,他总要回村看看,去看看那棵无声无息的老槐树,看看村里那些儿时的玩伴,再尝一尝煎饼卷大葱的滋味。
  李存修兄妹四人,他排行老三。当时家境贫寒,只能供一个孩子上学,因为李存修从小勤奋好学,父母就把上学的“指标”给了他。1956年,李存修考入高密一中。那个时候父母相继去世,加上正好是困难时期,几乎人人都吃不饱肚子。可姐姐宁肯自己挨饿,也想方设法填饱他的肚子,她去野外挖泥土里冻过的地瓜根做成如黑橡皮条的干粮,让弟弟能够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念书。
  在姐姐、姐夫的接济下,李存修艰难地读完了初中和高中。1962年考取了烟台师范(今鲁东大学)英语系。学校座落在烟台市南郊一个叫世回尧的村子旁边,仅有一座两层的教学楼和一座三层的宿舍楼,在这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坚持锻炼,每天早晨从五点半到六点半长跑一小时,然后再上早自习。
  李存修告诉记者,他还是当时学校田径队的队长,李存修健康的体魄与他长期坚持锻炼有绝对的关系。

  分配到农场,付出三倍努力样样争第一
  1966年毕业以后,李存修在学校待了两年,于1968年夏天被分配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四川。当时,文革进行得如火如荼,分配入川的大学生工科的进工厂,文科的进农场,李存修进了离成都不远的四川新都国营农场接受“工农兵再教育”。那里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大名校的好几十名大学生,作为一名普通院校的毕业生,李存修排在最后一名,工资待遇最低,看电影、打预防针、领工资等都要按次序站在尾巴上。这时候,他在内心默默地给自己鼓劲儿:“纵然以双倍的努力,才能跑出与别人同样的距离,那么为什么不以三倍的努力,去超出别人一点呢?”
  下田插秧、除草,进奶牛棚挤奶、搞卫生,晚间编写数来宝,上台跳舞表演节目,脏活累活,他都跑在头里,样样争当第一。就这样不到一年,李存修便从好几百工人、学生中脱颖而出,成了学生队的队长,从“尾巴兵”变为“领头羊”,并被评为全省劳动模范,当时全省成千上万正在劳动锻炼的大学生只评上了两位!
  在这期间,李存修没有放下自己的英语专业,利用一切业余时间,约好一位同是大学外语系毕业的室友,进行了近两年“疯狂式”的英语对话,只要两人在一起,对话全用英语。他还坚持听北京英语广播,使他的英语会话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李存修还有一段放蜂员的经历。“那时农场里养着几十箱蜂,场部有时安排我去协助养蜂,凡养蜂员所经历的我都经历了。养蜂是流动的,跟着花期走,哪里的花开了,我们就租拖拉机或汽车把蜂箱拉到哪里去。自己支帐篷,自己煮饭,断炊或虫蛇爬进帐篷是常事。”李存修回忆说。

  到山区担任体育老师 其英语论文引起关注
  1970年离开农场之后,李存修先是被安排到新都县革命委员会办公室当秘书,因为不熟悉公文程式,写出的材料时常被“枪毙”,有个领导提出让他到基层锻炼一下,丰富实践经验。于是他就被调到新都县山区木兰学校任教。
  那所学校在一个旧庙里,当时只有六七个老师。学校没有开设英语课,李存修只能担任体育老师。可即使这样,李存修仍毫无怨言,总是埋头备课、上课,学生的体育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他教出的一个学生张明全入选省田径队,还打破了四川省400米纪录,后来担任了成都市的田径总教练。
  学校的老师都是当地人,下午放学后,他们都回家了,就剩下李存修一个人呆在那间旧庙里,李存修就潜心研究他热爱的英语打发寂寞的时光,时间不长,有几篇论文在报刊上发表。他写的《关于威妥玛拼音法》一文在《四川教育》杂志上发表后,引起了当时杂志社总编辑林长荣的关注。林长荣认为文章很有价值,纠正了拼音混乱的问题。但他不相信一个山区小学老师能写出这么有见地的文章,于是他决定亲自去探个究竟。
  一个星期天,林长荣先坐火车,又乘汽车,然后步行两三个小时到了新都木兰学校,找到了李存修。李存修对林总编提出的问题有问必答,不仅谈了与文章有关的几个问题,还涉及文章以外的一些学术问题。不久,林长荣向四川省教育厅领导作了汇报,要求调李存修到省教育厅负责英语编辑工作。新都县教育局领导这才知道他们埋没了一个人才,舍不得放他走,把他调到了县教育局教研室负责英语教研。这期间,李存修骑着自行车,常到各公社中学检查指导英语教学。
  1971年底,由于林长荣的竭力争取,李存修被调到四川省教育厅教材编辑处,当时省教材编辑处有好几个编写组,李存修在英语教材编写组,负责编写四川省中学统编教材第六册(高中二年级用)。

  登上全国最高翻译讲坛
  李存修(左)为来华访问的印度电影艺术家代表团团长夏玛克现场翻译。
  李存修(右二)与美国丹佛一家在广州国际酒店。
  在四川省外事办和旅游局十年的翻译实践中,从外国元首、大使、参赞到普通游客,李存修接待了数以万计的外国朋友,包括美国前总统卡特、前国务卿基辛格、美国著名乡村歌唱家丹佛等。他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工作任务,还以灵活的翻译、随和的性格传递善良与真诚、热情与友爱,架起一座中外人民之间友谊的桥梁。

  顺利通过考试,到泸州给外国专家当翻译
  1972年夏天,天气特别热,李存修和林长荣到重庆出差,住在重庆市委大田湾招待所,那时,房间里没有空调、电扇,即使深夜也无法入睡。李存修就到门口跟一些住宿的人聊天。聊天的人中,恰好有四川省化工厅外事处的姚处长。姚处长得知李存修是学外语的,便有招才纳贤之意。他说四川省引进了全国最大的泸州化工项目,到时将有100多名美国、荷兰专家入川帮助指导工程项目建设,需要几十个翻译,问李存修愿不愿意到化工厅当翻译。当时,李存修很向往,但他考虑到刚调到教育厅不久,不好意思提出要走。
  过了一段时间,李存修跟林长荣说起这件事,请教他是去还是不去。没想到林长荣非常支持,认为当翻译走得远,看得多,见识广,发展快。在林长荣的鼓励下,李存修到离教育厅不远的化工厅报了名,竟然考中了。随后,他被派到泸州做起了渴望已久的翻译工作。
  在泸州的时候,先后有100多位外国专家入川指导化工项目建设,省里为他们配备了几十个翻译,工程指挥部把翻译分成工地翻译、资料翻译、生活翻译三个小组,李存修做生活翻译,经常帮外国人翻译就餐菜单及一些日常生活事项。他翻译的《西餐菜单300例》和《中餐菜单300例》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是国内唯一的样本,北京、上海、广州等一些大酒店沿用了近20年。每到周末他还陪同外国专家到四川各地旅游、购物。
  有一次,《四川日报》一位叫廉正祥的记者来工地采访外国专家,工程指挥部安排李存修陪同。廉正祥与李存修同行一个星期,李存修就利用晚上的时间向廉正祥详细介绍外国专家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廉正祥非常感兴趣,写了一篇题为《泸天化工程采访记》的长篇通讯,在《四川日报》发了一个整版。从那时开始,李存修便与廉正祥经常交流、通信,有些反映外国专家工作生活的书信还在报纸上发表。
  五年后(1976年),项目建设结束,工程也用不了那么多翻译,他们中有些被分配到了学校和科研单位工作。四川省外办要求工程指挥部推荐两名翻译到省外办做翻译,其中就包括李存修。这时,四川大学也要李存修到外语系任教。最后,李存修去了四川省外办,开始了他人生新的起点。

  翻译工作出色,被选为中国翻译协会理事
  四川省外办共有十几个翻译,负责英、法、德、日、俄、意、印尼、阿拉伯和西班牙等语种的翻译工作,李存修做了英语翻译,后来又担任翻译组长、科长。
  在那里,好多外国友人到四川考察访问、洽谈合作项目,李存修主要负责一些地方外事活动的翻译,有些重大外交活动,还要配合外交部翻译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美国50个州的报社总编辑到四川考察,内容涉及农业、计划生育、沼气、宗教、物理实验等。这次考察采访,安排三天时间,共举行六次座谈会,涉及内容相当宽泛。每次座谈会的性质、领域、行业、内容都不一样,整个活动只有一两个翻译,要求翻译准确、迅速、灵活。李存修和同事们感到压力很大。
  每一次座谈会下来,李存修都会出一身冷汗。当时在外交部新闻司任职的李肇星同志作为中国外交部随代表团到成都的成员之一,也参加了那次翻译接待工作。
  每次座谈会结束以后,李存修立即组织同事们作小结,找出不足,接着再准备下一次座谈会。就这样,他们边工作边实践,查字典、学文件、听广播、说口语、练听力,一次次出色地完成了翻译任务。
  为了提高翻译水平,李存修业余时间认真研读《北京周报》外文版,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外广播,有些文章达到了背诵的程度。
  改革开放之初,到四川考察旅游的外国友人越来越多,许多人学英语,李存修应《四川青年》杂志社的邀请,编写了英汉对照《如何讲英语》在杂志上发表,引起了反响。
  李存修发现文学在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凭着对文学的热爱和良好的古诗词方面的素养,他写出了《文学翻译的艺术效果》的论文。
  1985年7月,他应邀参加在烟台召开的全国中青年翻译家经验交流会,在会上作了关于这篇论文的演讲,得到当时与会的姜椿芳、叶水夫、孙绳武、许国璋、冯亦代等老一代中国著名翻译家们的一致好评,发言稿发表在当年《中国翻译》第11期,同年获四川省社科论文二等奖(无一等奖),后来又被选入上海市高等院校外语专业高年级教材。
  1986年4月,李存修又来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中国首届翻译家代表大会,并被选为中国翻译协会理事,这标志着他在翻译界所取得的成就,可以说登上了最高翻译殿堂。

  陪丹佛游西藏 结下深厚友谊
  李存修介绍,当时的翻译除了参加即席翻译和同声翻译工作外,还要领着国外友好人士或者外宾去参观。这些人中有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和著名的美国乡村歌手约翰·丹佛等。
  1979年1月,邓小平应邀访美。在华盛顿的“白宫”南草坪的欢迎会上,美国著名乡村歌手丹佛的一曲民歌深深地打动了他,邓小平当场向丹佛发出了邀请。
  两年后,丹佛来到中国。邓小平因工作忙,未能亲自会见,但却破天荒同意他到西藏。因那时到西藏的美国人非常少,当时美国人想见到这位大明星都十分困难,而李存修却以一名翻译身份与丹佛一起度过了近10天的高原生活。
  临别的前一晚,丹佛主动提出要为当地藏语陪同、司机、厨师、两个服务员、门卫进行一场“答谢演出”。在美国,丹佛是绝对不能随便唱歌的,他的歌声属于公司,而在拉萨就不同了。丹佛边弹边唱,《乡间的小路》、《送给我的爱人》
  等等一连就是十多首。李存修将歌词译成普通话,再由地方翻译小马译为藏语。
  后来李存修又整理成文字,在刊物上发表。李存修说,在西藏高原上这样的演出,在世界别处是绝无仅有的。
  回国后,丹佛又给李存修寄来了他自编自唱的六张密纹唱片。这些充满和平、友谊和爱情的歌曲到处被翻录。尽管多数人听不懂歌词,但那轻快的节奏、悦耳的歌声、清脆的吉他,都在与听众交流着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友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丹佛的歌在中国大陆十分流行,这与李存修对丹佛的宣传和那些密纹唱片到处翻录不无关系。
  1992年,丹佛率团到广州演出,那时李存修已调到广州工作。一别十多年,两位老朋友又拥抱在了一起!丹佛邀请李存修到他下榻的国际酒店与他的家人一起共进晚餐。席间,两人一起回忆了在西藏高原上共同度过的浪漫、丰富、难忘的旅行,十分兴奋。那晚,原本滴酒不沾的两人都喝了一大杯红酒。从此,丹佛与李存修之间的友谊更深了一层。遗憾的是,丹佛56岁时自驾飞机在旧金山海湾失事,李存修获知这一不幸消息后非常痛惜。1998年,李存修专门到丹佛的故乡科罗拉多州丹佛市进行凭吊,缅怀这位昔日的老友。

  入选中国十大当代徐霞客
  沂蒙岱崮景色。 李秀福 摄
  在第二届“中国十大当代徐霞客”颁奖典礼上,李存修(左)接受央视主持人白岩松的采访。
  李存修在四川省外办时,负责接待工作,经常陪外宾参观访问,也就是那时他开始涉足旅游业。他认为生命就是一次深度旅行,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走一趟,都是一次旅行。他参与开发了九寨沟,在沂蒙发现了“中国第五地貌”。他曾26次上峨嵋、12次过三峡、十游漓江、六去美国、五入欧洲、四进朝鲜半岛,2007年,他入选第二届“中国十大当代徐霞客”。

  参与开发九寨沟,惊险经历至今难忘
  因为外事接待是与旅游最接近的职业,李存修在四川省外办时就已经涉足旅游业,1977年,他被派到在北京的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学习开办旅游业务的经验,成为四川省旅游业最早的拓荒者。
  上世纪70年代中期,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一家报社的记者到九寨沟附近采访伐木工人时,发现九寨沟美如仙境,很有开发价值,就写了一个调研报告上报到州里、省里。有关领导看了材料后,安排省外办派人前去考察。那时没有旅游局,只有外事外交负责接待工作,李存修和同事们也负责接待,因为有一些外宾,外事谈判后还要安排参观访问,对李存修他们来说,也叫做“公费旅游”。文件批到了外事办以后,他们就打算去考察九寨沟。
  李存修和同事们从成都出发,用了两天半的时间,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到达九寨沟边缘。继续往前走时,道路已被高高的茅草、灌木挡住,李存修便和同事们请藏民同胞拿着大弯刀在前面砍路,披荆斩棘继续前行。展现在李存修和同事们眼前的九寨沟原始生态保持良好,密林、深山、湖泊风光旖旎,美不胜收。但是,因为九寨沟确实存在着地理位置、交通不便、环境条件恶劣等各种不利因素,当时参加考察的人中有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见:多数人认为九寨沟不具备开发条件,即便开发出来,谁又敢保证会有人到那深山老林里去旅行参观?李存修根据自己旅游的经验,认为开发建设九寨沟是有前途和潜力的,只要政府重视,就一定能成功。论证会开了一次又一次,李存修的观点一直明确坚定,直到最后立项开工。
  开发九寨沟项目工程牵扯到中央的好几家部委,省里有关的厅局更多。请示部委、联络厅局,陪同相关人员进沟内实地考察与策划……这期间,李存修做了大量的工作。
  九寨沟的开发是一场历险,那里有令李存修一生难忘的美景叠溪海子,也有令他不忍回首的伤感。当时,去九寨沟的路上到处是悬崖峭壁,有时还会遇到泥石流、狗熊等,相当艰险。有一次,一辆载着十几位电影媒体人员的面包车滚入叠溪海子,至今仍沉寂海底。一天深夜,他们乘坐的两辆车缓缓行进在环山路上,突然一声巨响,一块房屋般大小的巨石从山上砸下,在相距十多米的两车中间砸了个大坑后又掉进深渊。还有一次是在景点的盘山路上,一块大石头被冻在路上,一辆军车无法经过。一位干部下车来搬,结果因用力过度和石头一起掉下山崖。类似的场景远不止这些,九寨沟的美景往往和感伤融合在一起,让李存修对九寨沟又爱又恨。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李存修直接参与和见证了九寨沟的开发,使巧夺天工的九寨沟向世人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之后,李存修又开始了对九寨沟的宣传推介工作,邀请香港著名摄影家陈复礼、美国的《国家地理》杂志和中国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有关人员赴九寨沟采访,让全世界知道,中国发现了一处在全球都看不到的美景。

  掉入猎人陷阱,堆起落叶枯枝爬出洞口
  李存修说,旅行不是旅游,旅游指的是休闲、休息,改变一种生活环境,走出家庭、走出城市,到一个舒适的地方去,改换一下生活方式,调节一下生活的步伐;旅行则是一种事业,旅行是有目的的,旅行中它要考察、分析、写作、要进行更深层的研究和发现。
  在李存修的旅行生涯中,有两次旅行经历令他终生难忘,一次是丝路之旅,一次是在大兴安岭掉入猎人陷阱。
  1996年李存修独自背包走丝路。丝绸之路对他来说并不陌生,以前因为工作他几次经丝路入疆,但多是走马观花,自觉未能深入。当时正好有家出版社跟他约丝路之旅的书稿,让他决心完全抛开工作,深入地走一趟。当年秋天,李存修从西安出发,经甘肃入新疆,历时近两个月的时间,驴车、马车、骆驼、拖拉机、汽车、火车,什么交通工具都用过;路边店、茅草房,什么地方都住过。在整个行程中,经常会有触动他心灵的地方:消失的古代城池、泯灭的河流,都会引起他对人和自然的诸多思考。尤其是中秋月夜深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他在维吾尔族人家买了几个面饼充当月饼,走到空旷安静的大漠深处坐下独自赏月。李存修至今还记得,那个中秋之夜大漠上的月亮又圆又大,似乎触手可及。
  另一次是2003年夏天,李存修来到了大兴安岭1987年那场大火的起火地。越过一整片森林后,他找到那场大火的痕迹,那些横七竖八被伐倒的树木,那黑压压的一大片、全被烧死了的幼树,几十年了还是那样挺拔地站着,如黑色的幽灵,让人触目惊心。
  突然,他一个趔趄掉入了猎人布置的陷阱里,膝盖上立刻血流不止。等回过神儿来之后,他又暗暗庆幸:幸好里面没有安装夹子或者竹签之类的,才没有受到更多的伤害。陷阱很深,李存修把里面所有的落叶枯枝堆起来,费了好大的劲才爬出那个洞。

  到沂蒙山开桃花笔会 发现“中国第五地貌”
  2007年春天,李存修应邀赴沂蒙腹地蒙阴县的岱崮镇参加一个“2007山东蒙阴岱崮桃花笔会”。那时候沂蒙山已经不是过去的古战场了,漫山遍野桃花盛开,北京、山西、辽宁和山东等地上百名代表白天上山观赏桃花,晚上回到住处便交流各自创作的诗。三天的会议李存修只参加了半天,就从会上消失了,因为他发现了沂蒙山中的那些奇异的崮群。沂蒙山有72个崮,李存修站在住处向四周看,能看到二三十个崮。李存修发现,在每座大山顶部,都有那么块突出的部位,它们像博士帽、像油篓、像碉堡、像笔筒、像女人的乳房……绵延的沂蒙山群崮林立、鬼斧神工、千姿百态、宛如画屏。他游遍世界各大洲、考察过地球上无数名山大川,也未见过如此奇特神妙的崮群。李存修请当地文化馆的馆长带他去考察了三个崮,考察完后他写了一篇《沂蒙望崮》的文章,在北京的《中国旅游文化》杂志上发表了。中国过去公认的有四种地质现象:广西的喀斯特地貌、河北的嶂石岩地貌、湖南的张家界地貌和广东的丹霞山地貌,李存修认为这应是中国的第五地貌吧?他的观点被当地政府接受了,当地有关负责人拿着他的文章,到北京请了9位地质专家。经过论证,专家异口同声说,这就是我们中国的第五地貌,将它定为“中国第五地貌——山东岱崮地貌”。

  踏行万里游遍百城 行走四十年获殊荣
  在职时的李存修巧妙地处理好旅行和工作之间的关系,做到了二者兼得,1997年退居二线后的他更是无牵无绊,成了一个来去自由的驴友。至今,他已26次上峨嵋、12次过三峡、十游漓江、六去美国、五入欧洲、四进朝鲜半岛,他到达和攀登过中国和世界上几乎所有5000米以上的高山,游览过所有4000公里以上的河流,并到过北极。他游历全球各大洲60多个国家,留下1500多次坐飞机的经历。除了阴差阳错未能踏上南极的土地,几乎走遍了全世界。2007年5月18日,李存修入选第二届“中国十大当代徐霞客”。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在宣读组委会给李存修的颁奖词时这样说:“他是一位资深旅游工作者;他以旅行家的姿态,踏行万里、游遍百城;他以躬身的实践、理智的思考为中国旅游文化品牌著书立说,到山水间释放灵魂,去偏远处探索奥秘,在天地间感悟生命的真谛。四十年行走,李存修见证了一部中国旅游文化发展的现代史。”
  这段话无疑是对李存修旅行生涯及所取得成就的评价总结和客观肯定。在热烈而隆重的气氛中,人们感受着这位当代旅行家的风采,看到了一个旅行家风光的一面,而一个人行走在路上,所经历的艰难险阻、个中甘苦却只有李存修自己清楚。

  关注被外国人抱养的弃婴
  李存修(右一)走进美国抱养中国弃婴的家庭中。
  1998年,李存修在医院抱着将要被外国人抱养的弃婴。
  一直以来,在旅行的同时,李存修喜欢用一颗真诚的灵魂解密人生最本质的意义,孜孜不倦地寻求着人类爱心的轨迹。李存修认为,在旅行当中,对爱心、博爱也是一种培养,一种训练。他无数次走进福利院的大门,倾听那些孩子们的故事,鼓励他们,慰藉他们,用心去帮助他们。他心系那些被外国人抱养的弃婴,多次飘洋过海去探访他们。

  被飞机上的一幕感动,结缘国际抱养
  1992年3月,李存修到欧洲去参加一个会议,在广州飞香港的航班上,有对外国夫妇抱着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女婴。出于好奇问了一下,他才知道夫妇俩分别是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的一位法官和一位空姐,这个女婴是他们刚从中国南昌抱养的,名字叫“美丽”。夫妇俩对孩子爱得那个热乎劲儿,对李存修触动很深。从欧洲回来之后,他还念念不忘飞机上见到的那一幕,一种奇异的感觉憋在心里,怎么也放不下,就写了一篇叫《美丽出国了》的文章,文中阐述了自己对国际抱养事业的看法。当时,国内第一次出现这样的文章,凑巧的是,此文被正在中国考察的美国“国际中华儿童服务中心”简称(CCAI)的总裁、美籍华人仲辉先生看到了。
  他想办法约见了李存修。也就是从那时起,李存修开始与国际抱养结缘。
  因为这些孤残儿童,自1992年开始,李存修与CCAI总裁仲辉、聂立立夫妇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1994年,李存修陪同几个来自美国的抱养团,前往重庆、沈阳等地,目睹了这些异国家庭收养中国孤残弃婴的事。
  李存修心中一直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有那么多外国人热衷到中国抱养弃婴?随着与一些外国抱养家庭的接触,李存修有了答案。李存修曾听一位抱养中国弃婴的美国父亲说:“与其给这个沉重的世界再增加一个小生命,不如爱一个已经存在而且渴望家庭的小孩。我们根本不在乎是否与孩子有血缘关系,关键是他们需要一个家,而我们又需要孩子。”

  先后六次赴美,探访被抱养的弃婴
  爱的火种在李存修心中熊熊燃烧。他萌生了逐个家庭去访问,考察孩子们的成长现状的想法。1998年,李存修来到美国访问领养有中国儿童的美国家庭,美国“国际中华儿童服务中心”是坐落在美国西部科罗拉多州丹佛市的慈善机构,总裁仲辉先生接待了李存修,派出专人陪李存修逐个家庭去实地访问。
  丹佛市的佩吉·麦凯知道这件事后,主动邀请李存修到她家。佩吉的家在百老汇大街1560号,李存修到达时,发现一名穿蓝色T恤、披着过肩长发的中国女孩子正在草坪中的水泥路上跑来跑去,她就是被佩吉抱养的万红(美国名字叫莫勒)。这个五岁的重庆妹,讲的是英语,但偶尔又蹦出一两句中国话。李存修一进门,便被万红拉住手。万红还牵着李存修的手把他拉进后花园。草地上有一个起跳器,万红兴奋地为李存修展示:她如一轻捷的小猴,从远处飞跑而来,跳上去,再被老远弹出……
  和其他弃婴一样,万红也不知自己的父母是谁。万红在1992年被重庆市万盛区的吴坤胜捡回家抚养。此前,吴坤胜和妻子已经生了一个女儿吴罗希,还捡回来一个取名吴亮的弃婴。因为没有正规的领养手续,吴坤胜只好把两个孩子送到了重庆市万盛区民政局。1995年,万红被佩吉领养了。佩吉曾在新华社工作过两年,又在首都一所高校教了两年书,对中国有较深的感情。
  李存修转了几个房间,竟感到有些恍惚:分不清这是中国家庭还是美国家庭。
  家里处处都有中文书,英文版的中国书更多,足有一百多本。墙上挂满了从四川购买的十几件小竹器,架上摆了许多景泰蓝工艺品,这里的中国韵味太浓了。佩吉说:“领养了这个中国女儿,我的心里就有了半个中国,即使走得再远也不会感觉与中国疏远。”李存修在佩吉家住了一晚,时间虽短暂,但他能感受到万红的快乐。
  1999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访美时,万红曾给总理献过花。为了让万红记住自己的故乡,2002年,佩吉带着万红回到了中国,找到了当年曾收养她的好心人吴坤胜一家……
  李存修曾先后六次赴美探访,许多朦胧的想象被现实的浓情升华,每一次他都能收获到惊喜:他看到已有了两个亲生儿子的帕姆抱养了茹东,这个先天性脊骨侧凸的重度残疾女孩刚到美国就接受了韧带修整手术。为了让茹东继续长高,帕姆为女儿选择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案,她们每隔半年就要从科罗拉多州的丹佛飞到犹他州的盐湖城去做一次手术;曾经被老鼠咬掉鼻子的孩子换上了新鼻子;曾经断肢的孩子走上了溜冰场……李存修被深深地打动了,他说:“爱心能使人崇高,使人厚重,使人美丽和真诚。”

  为海外医疗队当翻译
  从2004年始,CCAI机构先后向中国多家儿童福利机构捐助了数百万美元的慈善基金。李存修曾先后到长沙、杭州等地,参观了CCAI在中国投资建设的这些爱心工程。在这里,他亲眼目睹那些原本不幸的孤残儿童在福利院、在一个个寄养家庭中健康成长……
  2005年5月,远在美国的CCAI积极响应中国民政部“明天计划”爱心行动,组织了一支25人的中华残疾儿童基金会慈善医疗队奔赴青藏高原,为中国的56个严重唇腭裂的少数民族儿童免费手术。接到仲辉的越洋电话,李存修放下手头的事情,花3个小时飞到西宁,担任起了这个团队中的临时翻译。
  这些来中国给残疾儿童免费手术的医疗服务队成员,自费从美国的十几个州各自飞赴洛杉矶集中,然后再转机到北京,又从北京飞到西宁,他们中有的在空中辗转飞行了二十多个小时。一到西宁,他们就克服困倦、疲劳、高原反应和时差的折腾,立即驱车赶往青海省人民医院,熟悉56个小病员和手术室的情况。
  8天时间里,李存修一直陪同左右,用熟练的翻译消除中美双方人员的障碍。
  来自偏远山区8岁的小病号黄生秀给外国医生写了一封感谢信。李存修把信翻译成英文并复印,分发给了医疗队成员。50多岁的里恩博士看了激动不已,他说自己行医几十年,第一次碰到病人把自己比成是第二父母,连声称赞中国孩子懂事。
  离开青海之前,李存修又到住院部的病房去看黄生秀,还把一本女儿12岁时写的长篇少儿科幻小说送给了她,躺在病床上的黄生秀高兴得流下了泪。
  李存修还一一记下了孩子们的地址,回到广州后分别给他们寄书。在此后的几年中,他和一些朋友,先后到这些孤残孩子居住的可可西里、昆仑山、祁连山、青海湖等地,去看望他们,并给他们送去了一些少儿读物。

  边行边写成为高产作家
  2004年,李存修在南非好望角。
  李存修的《爱心无国界》书名为冰心题写。
  李存修说,没有旅游也就没有他的写作生涯。古人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李存修则将它升华为: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著千篇文。他40多年行走不停、笔耕不辍,创作出版了500万字、近30本旅游文化专著,被誉为“用双腿思考的圣徒”。

  旅行读书创作是他的生活三部曲
  “我发现旅游与文学两块领域的衔接处,有那么一溜人迹稀少的狭长地带,像一位不速之客,我冒昧地撞了进去。”李存修这样表述他最初的创作。李存修说,没有旅游也就没有他的写作生涯。
  起初,李存修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后来会走上“行走+写作”的道路。还在四川当翻译的时候,有一次李存修写信给在《四川日报》工作的朋友,随意聊起了自己带团旅游过程中的一些经历,没想到这位朋友看了后觉得很有意思,就原封不动地将信件内容在报纸上发表出来。李存修当时很惊讶:没想到这样写也可以发表啊!
  从此,李存修便与文字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有意识地文学创作。从1972年开始,李存修一直随身携带笔和本子,使用全英文记录自己在旅行过程中的所见所闻、灵感和思考,至今已经积累了几百个本子。
  李存修说:“你读书也好,旅行也好,目的就是开阔自己,提升自己。一旦遇到你感兴趣的,对你的人生有益的,就赶快记下来,这些记录就是你个人的文化史。
  ”他的文章陆续发表后,慢慢续集成册,后来他还写在旅游途中认识的人,写一些旅游丛书。
  在他出版的近30本书中,起码有20多本书是通过这样积累旅途的见闻和感受写出来的。在读书问题上,李存修注重应用,对一般与旅行有关的他就先读,与旅行无关的就留待闲暇时慢慢读。他认为,读书是静止状态的旅行,旅行是行走中的读书。读书也好,旅行也好,目的就是变成自己的知识和财富。
  1986年1月,当李存修即将离开四川赴广东担任香港招商集团广州国际旅游公司总经理时,四川省的四家杂志不约而同地在第一期刊发了李存修的文章。比如,《青年文学》发表了《我在美国的见闻——长篇系列》、《龙门阵》(文史期刊)发表了李存修的《记美国友人谢伟思》。有人说,这个月四川的杂志成了“李存修月”。旅行——读书——创作,成了李存修的生活三部曲。
  作品入选课本,成为高考模拟作文
  2002年夏,李存修去游览日内瓦的卢梭岛。李存修以前读过卢梭的《忏悔录》,这次出发前,他又一次认真地读了一遍。当时同行去日内瓦的有20多个人,他独自一人上岛,在卢梭铜像前,站了好长一段时间。就像在与卢梭对话,游览结束后他写了一篇文章《卢梭铜像前的思索》。后来,他的这篇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选进《事业的境界——当代大学生文化读本》,并被选为北京、江苏、深圳等地高考模拟作文。
  李存修在2004年10月到了好望角,出国前就阅读了大量相关书籍,大致了解了南非、好望角等方面的情况,到了南非之后再身临其境细致地观察。他直接坐到海边,面对着海浪描写当时的场景,那风浪的暴烈、凶狂和壮阔令他震撼,他完完全全被自然界中的磅礴大气征服了,从南非归来动手写出了《风浪好望角》。这篇文章被选入香港高中三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本。
  古人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李存修则将它升华为: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著千篇文。他的脚步在旅行,大脑在思考,手在不停地写。在飞机上、轮船上、火车上,他一路走、一路想、一路写,大脑和双手不舍得停歇。中国散文学会会长、著名学者林非先生曾经这样评价李存修笔下的游记作品:他能够把所到之处的山水风光与人文景观描摹得形象生动,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同时又将自己的激情与思索水到渠成般地渗透和融会其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冰心为他的书题写书名
  对于写作,李存修说:“我之所以能够行走山水,写点文章,全凭内心的一种情愫,用一颗爱心去爱山、爱水、爱人,爱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情感,是我与文学结缘的媒介。”
  李存修笔下的人物,都闪耀着人性之美;他笔下的山水,都不染风尘。他的写作,不仅仅是记录自己行走的历程,更把海外华人对祖国对家乡的思念和爱带回家。
  在他的散文《鸿沟浯水是酒泉》里,永远化不开的是那份浓浓的乡情。漂泊异乡几十年,李存修的习惯、爱好、思维方式都变了,唯有对故乡的深情没变,就连肠胃的喜好都没变,对家乡那又圆又薄的摊煎饼、煮地瓜和那七七菜做的小豆腐念念不忘。
  李存修的情,在他的《爱心无国界》里跃动着。一种跨越国界的崇高的、不受语言、肤色、民族限制的爱心,感染并召唤着他一次次去寻找和感受那种温暖。深受感动的冰心老人,用颤抖的手为这本书题写了书名。

  ◎相关链接
  李存修著作
  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李存修先后在50多家报刊杂志发表过文化及翻译作品500余万字,先后出版《流花忆梦》《皮尔·卡丹》《爱心无国界》《西欧之旅》《丝路之旅》《印度之旅》《南美之旅》《行走天地间》《中国当代徐霞客笔记》等著作近30部;主编了《岭南百景文学经典》等旅游丛书。
  其中《爱心无国界》由《南方日报》等三家报刊连载,三十几家报刊杂志发表评论或消息,并获得2001年广州市最高奖“广州文艺奖”。人物散文集《小院里的部长》获广州市第二届文学艺术创作红棉奖一等奖。散文游记集《行走天地间》
  获广州市最高奖“广州文艺奖”。散文《苦涩的礼赞》获中国散文学会“罗庄杯”散文大奖赛二等奖。《运河行》获第一届“徐霞客旅游文学奖”。《记杨振宁》《泰姬陵不是悲剧》《莫斯科河,你流向何方?》《兄弟》等散文先后被编入国家级的“散文精选本”或“年度本”。《丝路之旅》等三本专著在海外再版。《故地》被选入韩国大学《当代中国文学精读》。

  外出旅游多选公共交通
  李存修为母校鲁东大学题词。
  根据李存修的建议,青岛城阳毛公山上设立了毛泽东事迹宣传栏。
  李存修是一个率性的人。搞外事旅游多年,长期的旅行生涯,丰富的旅游知识、环保理念和对人生价值的感悟,他都愿意与人分享。他受邀参与一些城市的旅游规划设计、到一些高校演讲,力求将自己的人生追求、旅游知识和环保理念传达并影响到每一个人。

  曾参与多个城市的旅游规划设计
  青岛城阳区的毛公山是一座象形山,它位于崂山西麓,因山上有一块石头酷似毛泽东侧身像而得名。2009年秋天,李存修在城阳区政协领导陪同下游览了毛公山。毛公山当时是一个新景区,李存修以专家的眼光对景区建设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上山路的右侧一路是铁丝网,李存修觉得这点不妥。他提出,人们到景区旅游为的就是放松心情,结果上山下山一路上看到的全是铁丝网,会给游客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其次是山腰观景台处要更宽阔和平整一些,因为整座山上只有从山腰的观景台看,才神似毛泽东,所以此处拓宽一些,才能容纳更多的游人在此观瞻。他还建议可以在此处摆放石凳之类的东西,方便游人休憩。再就是上山的石阶高矮不一,不宜老年人、儿童和妇女攀登。李存修说,国际上标准的台阶在11—14厘米之间,而此处高的有35厘米,矮的仅有7厘米,可谓是参差不齐,游客特别是老人孩子上山下山格外吃力。李存修认为,当今的年轻人中,很大一部分人并不了解毛泽东,应该通过游览毛公山,对毛泽东这一伟人有所了解。李存修将自己的这些看法和盘托出,当地旅游部门的官员认真记录下来。
  三个月后,道路右侧所有的铁丝网全部拆除,上山台阶的厚度全部达到了国际标准,从山脚到山顶,一块块写着毛泽东生平事迹的木牌随处可见。山腰观景台处不仅更加宽敞而且增添了休憩设施,方便了游客。
  作为青岛市政协的文化旅游顾问,李存修经常对青岛城市旅游规划出谋划策。湿地是青岛的资源优势,至今还有丰富的湿地资源没有开发,为此,李存修建议青岛市注重发挥这一资源优势,搞好湿地的开发和建设。他的这一建议被青岛市政府纳入了城市发展规划。
  在江苏昆山,围绕“如何打造文化昆山”这个命题,李存修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昆山是归有光的故乡,归有光不仅是一位明代官员,更是一位优秀的散文家。由于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他与唐顺之、王慎中并称为嘉靖三大家,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因此,李存修建议当地发掘这位文学大家的文化效应,注重总结当地的文化元素。
  作为央视二台原“倾国倾城”栏目组特邀专家、撰稿人,李存修先后参加了河南平顶山、山东威海、四川凉山自治州、辽宁大连、江西宜春、广东英德、湖南郴州、广西大容山、宁夏石嘴山、江苏昆山等30多个城市和地区的旅游策划或规划评审,他独到的见解、中肯的意见、建议被广泛采纳。

  崇尚低碳环保,出行选择公共交通
  李存修本人是一个低碳环保的践行者。他主张人们出行,两公里之内宜步行,五公里之外骑自行车,远行坐公交车。对近年来兴起的自驾游,李存修并不完全苟同,他认为这样太费油,污染了景区。安丘老家的李连科与李存修是多年的老朋友。他告诉记者,李存修每次回乡都是坐客车或是火车,到了之后才打电话:“喂!老朋友,我回来了,在某某路的某某朝天锅,你有空儿的话就过来坐坐吧!”每次李存修都是悄悄地来,从不给别人添麻烦。离开的时候,也多是选择坐公交:“用一辆车去送我一个人,多浪费汽油!也不环保。”
  在旅行途中,李存修也不忘环保这件事。他通过对各类交通运输部门详细调查论证,得出关于能源消耗的一个比较:就是同样一批货物,水上运输所耗费的能源仅是汽车运输的九分之一、火车的四分之一。他认为从节约能源的长远角度来看,各地应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大力发展水上运输,减少能源消耗,为子孙后代造福。因此,李存修呼吁我们国家甚至国际上都要发展水上运输。
  走进大自然,就想到了生命。生命,是大自然赐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在行走过程中,李存修看到那些茂盛的树木被一片片伐倒,感觉“就像是在杀人一样”,十分痛心。他说,树也是生命,它对人类的贡献和作用是无法忽视的。通过旅游,李存修的感觉和意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生态”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在李存修看来,生态不是单纯的漂亮,生态是自然的,自然就是美。对于城市在广场大面积人工种植草皮,李存修也有不同看法。他说这样看着是漂亮了,但草皮移栽以后,这块土地就被破坏了,人工草皮底下,蚯蚓、蛐蛐、蚂蚱、萤火虫等都没有了,一些微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被破坏,生物链断绝,这是非常可怕的事……长期的旅行生涯,李存修比常人更加关注环境。他感觉城市并不是他的家,只是他休憩、储备的一个驿站,大自然才是他真正的家园。不论是为城市作规划还是在大学演讲,李存修都一再坚持自己的观点,并力求将自己的旅游知识和环保理念传达并影响到每一个人。

  为游客提供咨询 应邀到高校演讲
  当今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旅游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随着李存修经验的积累和知名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向他咨询旅游的问题。李存修早些年去印度考察那里的文化,回来后写了一本《印度之旅》,发行非常好。这本书出来以后,引起了许多读者的兴趣,四处打听作者的单位和联系方式,李存修也不保密,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公布。他接待了一帮又一帮咨询者,这些人中多是准备到印度去的年轻人,他们有的直接到李存修家了解去印度的交通、安全、语言、吃饭等情况,询问到哪个地方比较适合,还有买机票的问题。李存修总是不厌其烦,有问必答。
  李存修说,多数人问他怎么选择目的地、去旅游什么、要做什么准备工作?他说这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而定,你是喜欢历史、休闲,还是要度假?还有年龄问题,年轻人和上了年纪的人也有所区别。因此,每个人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自己旅游的目的地。李存修说旅行一趟不容易,十天半个月花费少则几千块,有的几万元,如果准备不充分不仅浪费钱还浪费了时间。最好要做一些知识的、经济的、文化上的准备工作,要有规划。
  原先,李存修的生活是旅行+写作,后来,又加上了讲学。他把旅行途中的演讲看作是一种休憩。走得累了,就应邀到沿途的高校演讲,讲人生讲旅游讲环保,讲自己的亲身经历,他朴实的演讲风格,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广泛赞誉。目前,他已经到过60多所高校演讲。

  古稀之年考察两大运河
  李存修坐化工船过扬州。
  在苏北宝应的旅社。
  2010年,李存修已近古稀,他萌生了走大运河的想法。出发上路之前,李存修请北京和杭州运河头尾两地有关专家进行了一些论证。他们一致觉得,这项文化考察工作,此前从没有人实践过,就这项工作本身的复杂与艰苦,单凭一位68岁老者的个人行为,难度太大,最少应安排两年或两年以上的时间。从2010年3月到2011年的10月,李存修用了接近两年的时间,完成了他的行走“中国大运河”考察计划,成为中国“走运第一人”。
  背着50多斤的行囊,开始行走大运河
  1981年春,李存修还是一名翻译的时候,曾接待过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一行。当时杨振宁曾对他说:“中国的长城和运河,它们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当代的中国人都应去看看,看怎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祖先留下来的伟大创造,这些创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风骨和精神。”
  中国历史上有两条大运河:一条称为“京杭大运河”,行程为“北京-天津-济宁-台儿庄-徐州-淮安-扬州-无锡-杭州”,全长约1794公里;一条称为“隋唐大运河”,行程为“北京-天津-临清-大名-新乡-洛阳-郑州-开封-商丘-淮安-扬州-杭州”,全长2700多公里。两条运河在地图上形如一把弓,合计总长约4600公里。
  李存修说,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运河的国家之一,在人类运河史上占有引人注目的地位。
  以前李存修曾4次赴运河考察,但都缺乏系统和深入。因此,李存修决定独自行走大运河,在古稀之年用自己的双脚丈量这项人类伟大文明工程的长度和深度,圆自己心中一个“文化梦”。
  2010年3月8日,李存修背着50多斤的行囊,独自一人从水光潋滟的杭州出发了。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形成于隋代,发展于唐宋,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纵贯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一河带五水”,这是地球上其它河流所不能比拟的。大运河流动的是历史,表现的是文化,这是一条中华文明的长廊。
  循着运河两岸的历史遗迹,李存修走进了积淀深厚的运河文化。行走途中,每到一处,他和当地老人聊天,到文史馆查阅相关资料,访问专家和官员,到了晚上他就在住处整理文稿。每天至少要走三四个小时的路,经常用硬硬的饼子或5元钱一碗的面条充饥。他住过一晚上5元钱的床位,也住过20元钱的大车店。为了能写文章,他还随身带着一把折叠凳,床就是他的写字台。李存修一直到冰封雪飘、朔风凛冽的岁末才到达运河的尽头北京通州,完成了对京杭大运河的考察。不久,李存修又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完成了对隋唐大运河的行走。
  坐的三轮摩托翻车,不顾伤腿继续前行
  李存修说,行走大运河是他40年旅行史上最大的工程,是一项身体、灵魂甚至是生命的挑战。2010年4月14日这天傍晚,李存修行走大运河经过苏南常州地区的丹阳市。在旅馆放下行李,李存修想在天黑前赶到运河拍几张照片,为省时间就雇了一辆罩有玻璃的三轮摩托往运河边赶。谁知刚走了不远的路,途中随着“嘭嘭”两声巨响,三轮车翻在了马路上。李存修身上撞出了两处伤,当时晕了过去。后来来了好几个人,把车扳过来,有一个人说:“你这个司机太不像话了,你把人摔坏了怎么办?”李存修摔得确实很厉害,小腿流血,胯部软组织严重受损,他爬起来慢慢活动了几下,发现左腿还能动。司机师傅可能是个下岗工人,一看李存修的伤势吓坏了,他要把李存修拉到医院去检查,还说如果真撞坏了就养着李存修。李存修拒绝了:“不去医院,一进医院就出不来了,这个费那个费的,收你一两万也不一定。”李存修看司机师傅是个实在人,就让他走了,自己去附近一家医疗所,买了一盒止血帖,先止住腿上的血,又买了一盒膏药,贴在酸疼的左胯骨上。
  行走大运河,并要对那些与运河有关的人与事进行探索与考察,要离开大堤,走向远远的别省他乡。李存修在杭州,前后两次停留半个多月。项羽的故地就在宿迁的运河边,而决定他最终命运的垓下古战场却在安徽灵壁县。在“运河之都”济宁,他用18天跑了市区及所属的六个县、市,另外还有菏泽市的巨野及嘉祥。
  在漫长的旅途上,他曾患重感冒连续几天高烧39度多,也曾因阴雨天气一连四五天被困在小旅店无法前行,通州运河大堤上零下十几度的严寒,使他这位40多年生活在南方的北方人嘴巴发僵,一时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但是这一切都没有能够阻止李存修行走的脚步。

  行走将近两年 途经百余城市
  “行走运河八千里,胜读史书两千年。”走在广阔的原野上、森林间、河谷里,和自然的亲密接触,与远古文化的心灵交流,李存修对大运河人文历史了解更深更透,对运河两岸的人杰心怀崇拜……
  “这次行走好似上了一所大学,修了中国水文和文史两门课。”李存修坦言,在此之前,自己并不太懂水利问题,曾经对大运河存有很多疑惑。为什么我国的河流皆是从西向东,但京杭大运河却是南北流向,而且贯通五条江河?运河是怎样过长江的?这次考察大运河,使他清楚了解了京杭大运河是怎样跨海河、过黄河、穿淮河、越长江,最后与钱塘江对接、分离的过程等。
  在近两年的行走中,李存修途经110座城市,以近乎全程徒步的形式完成了对京杭大运河沿线主要城市和地区的科学考察,他还不停地思考如何让运河在今天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运河现在只是杭州到济宁段通航,怎样让北京到杭州全线贯通;还有运河现在仅仅是货运,是否能像古运河一样也有客运,以发挥运河的最大价值。他说,“目前运河沿线各个城市在保护生态的环节上步调不太一致,首先应该加快运河两岸的绿化建设速度,进一步保护运河的生态。同时,京杭大运河沿岸的港口应该避免运输过程中产生污染问题。”李存修对大运河的沿岸存在的问题、今后的保护和开发、申遗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李存修没有洋房别墅,没有名车座驾,住着房改时分的旧房,过着简单的生活,但李存修却觉得自己是最富有的人。他说:“几十个国家的旅行生涯,几十万公里的行程,大半生的丰富阅历,健康的体魄,这是几百万几千万都无法买到的。”在李存修看来,内容充实的生命就是长久的生命。他觉着要以行为而不是时间来衡量生命。谁能以深刻的内容充实每个瞬间,谁就是在无限地延长了自己的生命。
  到山水间释放灵魂,去偏远处探索奥秘,在天地间感悟生命的真谛。李存修以躬身的实践、理智的思考,为中国旅游文化品牌著书立说;他用几十年的行走,见证了中国旅游文化发展历程。2011年12月,李存修被评为中国首届十大旅游风采人物。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远的路。因为梦想在延伸,所以脚步不会停顿,尽管山高路远,他会一直走下去……
  本期图片由李存修提供(署名除外) 本报记者 王玉芳 翻拍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县春秋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