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3-08-20 15:58
鄌郚总编

益都县图志卷二十二选举志

  益都县图志卷二十二
  选举志
  选举之法,昔崇辟召,今重科目,其途虽殊,归于得人,一也。彼聘莘载渭,尚矣;汉世董、贾诸儒,类能黼黻升平,不负所学。隋唐以后,专重科目。不由科目进身者,人共轻之。然有明之初,益邑以辟召进者凡十余人,则乡举里选之法未尽废也。若夫恩荫一途,盖出于古之任子,不独伊陟巫贤流光史册。即刘子政、范尧夫辈,亦皆以象贤着誉,追配前人。立贤无方,其信然矣。世袭亦恩荫类也,故附于后焉。(补)
  (【校注】:隋唐之前,中国用人制度为辟召制,以九品中正制为典型。隋朝开创科举取士,到唐代形成制度,宋朝规范完善,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选官制度。科举一般每三年举行一次,分三级考试进行:宋代为州试、省试、殿试三级,元、明、清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第一级州试或乡试是地方考试,在州、省一级进行,取得秀才资格的才能参加,考中的称为举人,头名称解元;第二级会试在中央礼部进行,考中的称为贡士,头名称会元;第三级殿试,又称廷试,皇帝为“主考官”,考中的称进士,是“天子门生”。宋太宗时,将进士分为三甲,前三名为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北宋时,一甲三名都称为状元,南宋以后,头名称状元,二名称榜眼,三名称探花。考中进士者,即可授官,一般一甲三名授翰林院修撰或编修;二甲和三甲进士授翰林院所属机构的庶吉士,试用期三年,期满,优秀的授翰林院编修,其他的任给事、御史或者出任府、州、县的地方官。
  历代科举考试中,青州〔益都〕共有6人考中状元,在山东地区仅次于孔子故里曲阜的7人。考中进士的共有128人。青州状元、进士之多,从一个方面说明了青州教育文化的繁荣。)
  明代以前荐辟与科考
  北魏:
  征辟(五人):崔荣光(光庶弟,见光传。)崔亮(有传)崔光韶(有传)崔道固(有传)崔僧渊(有传)
  制科(二人):崔励(光子,举秀才。)崔祖虬(僧渊子,举秀才。)
  唐:
  征辟(一人):崔信明(贞观六年,有传。)
  制科(四人):崔晙崔景晊(晙弟,与兄同举明经,同年擢第,见李华撰《神道碑》。按:景晊,十七岁登第,以天宝十二年六十九推之,是岁,为长安元年。)崔圆(景晊子,开元二十三年,以钤谋射策中甲科,有传。)过讷(大中十二年明经擢第,官蒲台县尉,见《墓志》。)
  后唐:
  进士(二人):韩熙载(同光中,有传。)赵匡(清泰三年,见《艺文》。)
  后汉:
  进士(一人):许仲宣(乾佑中,有传。按:《本传》云,仲宣登第年十八,据仲宣生于后唐明宗长兴元年,十八年当为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次年始改元乾佑。史不言天福者,嫌与后晋混也。)
  宋:
  进士(十五人):(《旧志》有建隆四年状元苏德祥、进士韩晋卿。按:德祥之孙丕,寄居益都,其原籍实诸城人。晋卿,则安邱人,今并不录。)张宏(太平兴国二年,有传)许待问(仲宣子,初举雍熙二年,见《容斋随笔》,再举无考。)许巨源(待问弟)燕肃(有传)燕度(肃子)王曾(咸平五年,第一人及第,有传。)王子融(本名皞,曾弟,大中祥符间。)李宥(觉子,大中祥符五年。)李之才(天圣八年,有传。)张唐卿(景佑元年第一人及第,有传。)周沆(有传)张择行(有传)仇悆(大观三年,有传。)张所(大观间,有传。)刘洪道(有传)
  (【校注】:宋代青州益都县进士中有三名状元。其一是苏德祥,密州人,因居家青州,清《山东通志》称其为益都人,生卒年不详。其祖父苏仲荣、父亲苏禹珪皆精通儒学。苏德祥自幼承继家教,钻研学问。建隆四年〔963年〕,应进士第,在所取8人中,以上乘佳作一举夺得头名状元。大魁天下后,苏德祥衣锦还乡。时任青州知州的郭崇,曾与苏德祥之父苏禹珪在后周同朝为官。所以,设宴招待新科状元,使伶人献辞:“昔年随侍,尝为宰相郎君;今日登科,又是状元先辈”。
  其二为王曾,青州益都县兴儒乡秀士里〔今青州市郑母镇〕人。21岁时,参加青州的“取解试”,高中榜首,夺得第一名,称“解元”;25岁时赴北宋京城汴梁参加礼部的省试,赋冠群士,一举夺魁,成为省试第一名,称“省元”。不久,在皇帝面前参加参加殿试,点为头名状元,大魁天下。王曾一连夺得“解元”“省元”“状元”,号称“连中三元”。王曾历官将作监丞、济州通判、秘书省着作郎、三司户部判官、知制诰、史馆编撰;36岁时,任翰林学士、知审刑院;39岁任兵部尚书、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为副宰相;40岁时因得罪皇后家族,罢副相,任礼部侍郎,不久出任应天府知府;43岁,被召回京师,擢为中书侍郎、平章事,重为副相;48岁,加封为门下侍郎兼户部尚书,昭文馆大学士,为首相;52岁时,因得罪太后,罢相,以吏部尚书知兖州,又先后知青州、天雄军,河南府通判;57岁时,太后卒,仁宗亲政,进京任吏部尚书同平章事,不久任平章事,封沂国公;60岁时,因与吕夷简不合,罢相,出任郓州通判。61岁卒于郓州,谥“文正”,葬于郑州新郑县。
  其三为张唐卿,字希元,青州益都人。少年就以学问品性闻名于世。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年〕参加殿试,果然技压群芳,摘取状元桂冠。随即官拜将作监丞,不久出任陕州通判。刚刚在仕途上崭露头角的张唐卿,父亲突然病故,他匆忙赶回青州办理父亲丧事,悲痛过度,吐血而死。)
  九经(二人):李觉(太平兴国五年,有传。)王从善(雍熙二年。《续通监长编》曰:青州人王从善应五经举,年始逾冠,自言通诵五经,文注帝历。举本经试之,其诵如流,特赐九经及第,面赐绿袍、银带、钱二万。)
  金:
  进士(三人):刘玑(天德三年,有传。)李英(明昌五年,有传。《旧志》附二人于宋,《通志》附英于宋,又重出于元,并误。)刘微(贞佑二年。元好问《中州集》曰:微,字伯祥。七岁能文,道陵召入宫,赋《凤凰来仪》二首,称旨,赐经童出身,系籍太学,后登贞佑二年第。《金史?选举志》曰:明昌元年,益都府申:童子刘住儿年十一岁,能诗赋,诵大小六经,所书行草颇有法,孝行夙成,乞依宋童子李淑,赐出身且加以恩诏。召至内殿,试《凤凰来仪》,赋《鱼在藻诗》,又令赋《旱诗》。上嘉之,赐经童出身,给钱粟、官舍,令肄业太学。)
  元:
  荐举(二人):王文统(世祖初,有传。)李杰(至元二年,有传。)
  制科(二人):(《元史·选举志》:太宗九年,下诏以论及经义、词赋分为三科,作三日程,专治一科能兼者听,其中选者复其赋役。得东平杨英等凡若干人,皆一时名士。而或以为非便,复中正。)冯彰(太宗十年,见冯君《增筑坟台碑》。)兀林答僖(太宗十年,有传。)
  进士(二人):(《旧志》有至正中状元普颜不花。按:普颜不花,虽曾寓益都,然非县人也,今不录。)于及(见《旧志》)傅公让(元统间,有传。)
  (【校注】:普颜不花,又译巴布哈,字希古,蒙古人。嘉靖《青州府志》称其为益都人,原因在于蒙古建立元朝后,许多蒙古人内迁中原各地,普颜不花的先辈也来到青州居住,接受汉文化,遂为青州人。普颜不花自幼天资聪慧,能默诵经文,讲说经史,考中童子科,进入元代的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普颜不花不但学习汉族“四书五经”,文章作得很好,而且保持蒙古旧俗,骑马、射箭也颇在行。至正五年〔1345年〕参加元朝的第九次科举考试,高登右榜榜首,获得状元称号。普颜不花虽然是文状元出身,但身处元朝末年,农民起义,战乱不息,长期带兵打仗。后镇守青州,城破被俘,不屈而死。)
  明代荐举与进士
  荐举(十人):(《明史?选举志》曰:洪武六年,诏罢科举,别令有司察举贤才。其目:曰聪明正直、曰贤良方正、曰孝弟力田、曰儒士、曰孝廉、曰秀才、曰人才、曰耆民,皆礼送京师,不次擢乐用。至十七年,始复行科举,而荐举之法并行不废。建文、永乐间,犹不拘资格。自后科举日重,荐举日益轻。有司虽奉求贤之诏,第应故事而已。《旧志》所载,无年月可考,大抵皆洪武间也。)崔迪(有传)尼养德(有传)尼养性(养德弟)李俊(鸿胪寺鸣赞)李士忠(主簿,《旧府志》作“仕中”。)齐初(县丞)冯敏忠(县丞,《旧府志》作“敏中”。)李俊(州判,《通志》作“通判”。)任政(训导)王思礼(《家传》云,临安府通判、贵州知州,入为户部郎中。尼养德、养性、李士忠、齐初、冯敏忠、任政,《通志·荐举》内不载。段
  松苓曰:六人不知所以,仕,非荐举也。)
  科举表(【校注】:《图志》原本采用列表的方式,为便于阅读并节省篇幅,本点校本改用文字表述的方式。)
  进士(六十一人):
  张敏(洪武三十年丁丑,新安县知县。)
  陈节(永乐二年甲申,工部员外郎,乡举年,失考。)
  张志(永乐十六年戊戍,礼部郎中。)
  黄澍(永乐十九年辛丑,严州府知府。)
  刘福(正统元年丙辰,有传。)
  刘彧(正统四年己未,有传。)
  曹凯(正统十年乙丑,有传。)
  陈清(天顺八年甲申,有传。)
  刘瓒(成化二年丙戍,字廷壁,陕西按察司副使。)
  张廉(成化二年丙戍,字惟洁,吉府长史。)
  刘清(成化十一年乙未,给事中。)
  石存礼(宏治三年庚戍,有传。)
  马驯(宏治十八年乙丑,陕西按察司佥事。)
  黄卿(正德三年戊辰,有传。)
  杨应奎(正德六年辛未,有传。)
  陈经(正德九年甲戍,有传。)
  朱润(嘉靖五年丙戍,有传。)
  李用和(嘉靖十七年戊戍,有传。)
  李用敬(嘉靖二十年辛丑,用和弟,《有传》。)
  冷起元(嘉靖二十年辛丑,有传。)
  冀炼(嘉靖二十三年甲辰,有传。)
  石鲸(嘉靖二十三年甲辰,存礼子,有传。)
  石茂华(嘉靖二十三年甲辰,存礼孙,有传。)
  陈梦鹤(嘉靖二十六年丁未,经子,有传。)
  张巽言(嘉靖三十二年癸丑,字竹亭,陕西布政司参政。按:巽言,父嘉禾,赠吏部员外郎,盖巽言曾历此官也。)
  周滋(嘉靖三十二年癸丑,有传。)
  杨锦(嘉靖三十五年丙辰,有传。按:《进士题名碑录》:是科有温如璋,河南洛阳中护卫,官籍山东益都人。)
  刘一孚(嘉靖三十八年己未,有传。)
  黄纬(嘉靖三十八年己未,榆次县知县。)
  王基(嘉靖四十四年乙丑,有传。)
  张焕(嘉靖四十四年乙丑,有传。)
  房如式(隆庆二年戊辰,有传。)
  宋伯华(隆庆二年戊辰,有传。)
  孙佩(隆庆二年戊辰,字伯玉,陕西布政司参政。按:佩,父文佐,赠户部郎中,盖佩尝历此官。)
  党馨(隆庆二年戊辰,有传。)
  高荐(隆庆五年辛未,大同府知府,按:荐,父升,赠户部主事,盖荐常历此官也。)
  邢玠(隆庆五年辛未,有传。)
  朱鸿谟(隆庆五年辛未,有传。)
  魏浚(万历五年丁丑,字道原,开封府推官。)
  蒋春芳(万历八年庚辰,有传。)
  钟羽正(万历八年庚辰,有传。)
  曹璜(万历十四年丙戍,有传。)
  石岩(万历十四年丙戍,字伯瞻,枣强县知县。按:万历二十年壬辰,《题名碑录》:是科有李登景,广宁左卫,官籍山东益都人。)
  董可威(万历二十三年乙未,有传。)
  赵秉忠(万历二十六年戊戍,状元,有传。)
  曹槤(万历二十九年辛丑,璜弟,有传。)
  曹珖(万历二十九年辛丑,槤弟,有传。)
  房楠(万历二十九年辛丑,有传。)
  房可壮(万历三十二年甲辰,如式子,有传。)
  邢慎言(万历三十五年丁未,玠子,有传。)
  杨邦宪(万历三十五年丁未,锦子,有传。)
  王潆(万历三十八年庚戍,有传。)
  薛近洙(万历四十四年丙辰,有传。)
  康焕(万历四十四年丙辰,有传。)
  高有闻(万历四十四年丙辰,有传。)
  仇维桢(万历四十七年己未,有传。)
  冯可宾(天启二年壬戍,太常寺少卿。)
  马之骥(天启五年乙丑,有传。)
  房之骐(崇祯元年戊辰,楠子,有传。按:《题名碑录》云,楠,锦衣卫,官籍直隶东明人。之骐,直隶东明,籍山东益都人,详《楠本传》。)孙承泽(崇祯四年辛未,字敬承,上林苑监籍,吏部侍郎。)
  钟谔(崇祯十六年癸未,羽正从子,有传。)
  (【校注】:明代状元赵秉忠,字季卿,青州益都郑母人。他25岁考中状元,先后任职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礼部侍郎。多次做考官,所取士人如孙承宗、张玮、姚希孟、周顺昌等,或忠节,或介直,都成为一代名臣。但赵秉忠仕途不顺,特别是他的门生缪昌期弹劾阉党头子魏忠贤,受牵连,几乎被魏忠贤诬陷构罪。赵秉忠看到国事日非,多次上书请求致仕还乡。皇帝批准了他的辞呈,加官为礼部尚书,派驿官护送回家。归家不久,因挚友刘忠英一案,再次受到牵连,被削籍夺俸。53岁时,赵秉忠愤懑而死。崇祯初年,朝廷为他平反,恢复原官并加封太子太保,按大臣规格重新安葬。
  赵秉忠遗留至今的状元卷,弥为珍贵,现藏青州博物馆。这篇长达2460字的考卷,字迹端正,无一误笔。前有“弥封关防”封闭简历,后有大学士及礼部、兵部、户部尚书等9位阅卷官的官职姓名。正文为1厘米见方的馆阁体小楷。)
  武进士(三人):
  曹学(嘉靖十四年乙未,乡举年,失考。)
  张彦芳(万历二十九年辛丑,焕子,乡举年,失考,有传。)孟标(崇祯十六年癸未,常德府守备。)
  明代举人
  举人(一百七十五人):
  张敏(洪武二十三年庚午,见“进士”。)
  窦允(洪武二十九年丙子,枣强县教谕。)
  解颐(建文元年己卯,长葛县教谕。)
  王问礼(建文元年己卯,通判,科贡,《题名碑》作“闻礼”。)
  曹信(永乐元年癸未,泾州训导。)
  王振永乐六年戊子,滦州同知。)张丛(永乐六年戊子,教谕,《山东通志》作知县。)
  崔福(永乐六年戊子,中部县知县。)
  黄澍(永乐六年戊子,见“进士”。)
  刘淳(永乐六年戊子,陕西布政司参政。)
  宋辉(永乐六年戊子)
  李昭(永乐九年辛卯)
  张志(永乐九年辛卯,见“进士”。)
  赵荃(永乐九年辛卯)
  姜域(永乐十二年甲午,故城县教谕。)
  郭云(永乐十二年甲午)
  江永(永乐十二年甲午)
  王质(永乐十二年甲午)
  陈善(永乐十五年丁酉,都察院经历。)
  刘鲁(永乐十五年丁酉)
  陈懋(永乐十五年丁酉,中牟县知县。)
  张聪(永乐十五年丁酉,荆门州同知。)
  陈茂(永乐十五年丁酉,御史。)
  孟敬(永乐十五年丁酉,应州同知。)
  王彰(永乐十八年庚子,淮府长史。)
  张观(永乐二十一年癸卯,山阳县训导。)
  张敬(永乐二十一年癸卯,有传。)
  陈继(永乐二十一年癸卯。)
  姜胜(永乐二十一年癸卯,文安县教谕。)
  王宁(宣德四年己酉,饶阳县教谕。)
  马聪(宣德七年(壬子),工部郎中。)
  王宽(宣德十年乙卯,米脂县知县。)
  刘福(顺天榜,淳子,见“进士”。)
  刘彧(正统三年戊午,见“进士”。)
  陈俊(正统六年辛酉,交城县教谕。)
  曹凯(正统六年辛酉,见“进士”。)
  张杰(正统九年甲子,赵城县丞。)
  周忠(景泰元年庚午)
  黄耘(天顺三年己卯,苏州府通判。)
  张廉(天顺三年己卯,见“进士”。)
  陈清(天顺三年己卯,俊子,见“进士”。)
  刘清(天顺三年己卯,彧子,见“进士”。)
  王凯(天顺六年壬午,天台县知县。)
  刘瓒(成化元年乙酉,见“进士”。)
  李瑶(成化元年乙酉,岁贡,振子,知县。)
  马震(成化元年乙酉,聪子。)
  石铭(成化四年子戊,岁贡,瑛子,河间府通判。)
  李民(成化十年甲午,有传。)
  彭璋(成化十三年丁酉)
  萧凤(成化十三年丁酉,知县。)
  陈钺(成化十三年丁酉,俊孙,庆府长史。按:钺,父渊,封中书舍人,盖钺尝历是官。)
  刘楫(成化十九年癸卯,清子同知。)
  冀九皋(成化十九年癸卯,有传。)
  冀九龄(成化二十二年丙午,九皋从弟,有传。)
  石存礼(宏治二年乙酉,铭子,见“进士”。)
  李端(宏治二年乙酉,朝邑县知县。)
  杜禧(宏治五年壬子,巩昌府同知。)
  王三锡(宏治八年乙卯,凯子。)
  马驯(宏治十一年戊午,顺天傍,见“进士”。)
  郑相(宏治十四年辛酉,知县。)
  高昱(宏治十七年甲子,有传。)
  苏文(正德二年丁卯,知县。)
  黄卿(正德二年丁卯,见“进士”。)
  杨应奎(正德五年庚午,见“进士”。)
  陈经(正德五年庚午,见“进士”。)
  石存仁(正德八年癸酉,铭子,青县知县。)
  田畴(正德十一年丙子,南阳府通判。)
  彭锡(嘉靖元年壬午,璋子,衡府长史。)
  王良弼(嘉靖元年壬午)
  朱润(嘉靖四年乙酉,见“进士”。)
  石琚(嘉靖十三年甲午,存仁子,有传。)
  冀链(嘉靖十三年甲午,岁贡,九经子,见“进士”。)
  董汝瀚(嘉靖十三年甲午,有传。)
  杨芹(嘉靖十三年甲午,献县知县。)
  李用和(嘉靖十六年丁酉,见“进士”。)
  宋延年(嘉靖十六年丁酉,有传。)
  李用敬(嘉靖十六年丁酉,见“进士”。)
  徐化(嘉靖十六年丁酉,岁贡,彪孙,霸州知州。)
  吴府(嘉靖十六年丁酉,灵石县知县。)
  石凤(嘉靖十六年丁酉,存礼子,荥阳县知县。)
  张巽言(嘉靖十九年庚子,岁贡,鹏孙,见“进士”。)
  冷起元(嘉靖十九年庚子,岁贡,昂子,见“进士”。)
  陈梦鹤(嘉靖十九年庚子,见“进士”。)
  石鲸(嘉靖二十二年癸卯,见“进士”。)
  石茂华(嘉靖二十二年癸卯,岁贡,麒子,见“进士”。)
  李尹耕(嘉靖二十二年癸卯,瑶孙,有传。)
  周滋(嘉靖二十二年癸卯,见“进士”。按:滋,青州左卫人。《通志》云诸城人,非。详《本传》。)
  钟秀(嘉靖二十五年丙午,有传。)
  张华凤(嘉靖二十五年丙午,定兴县知县。)
  熊杰(嘉靖二十五年丙午,汝阳县知县。)
  吴廷翰(嘉靖二十五年丙午,府弟,平谷县知县。)
  刘大章(嘉靖二十八年己酉,解元,有传。)
  陈彝(嘉靖二十八年己酉,有传。)
  王继韶(嘉靖二十八年己酉,封邱县知县。)
  彭惟纯(嘉靖二十八年己酉,三万卫学正。)
  杨桐(嘉靖三十一年壬子,应奎孙,乾州知州。)
  刘一孚(嘉靖三十一年壬子,见“进士”。)
  马仁(嘉靖三十一年壬子,南河知县。按:《旧志》如此,新《府志》改为河南知县。详《府学·乡贤祠》。)
  窦中孚(嘉靖三十一年壬子,通判。)
  刘宪(嘉靖三十四年乙卯,选贡,汝璋子,阶州知州。)
  王希颜(嘉靖三十四年乙卯,河州知州。)
  黄纬(嘉靖三十四年乙卯,见“进士”。)
  王基(嘉靖三十四年乙卯,见“进士”。)
  杨锦(嘉靖三十四年乙卯,见“进士”。)
  石继节(嘉靖三十四年乙卯,琚子,有传。)
  石继芳(嘉靖三十四年乙卯,继节弟。)
  房如式(嘉靖三十四年乙卯,见“进士”。)
  张焕(嘉靖三十七年戊午,解元,见“进士”。)
  王君荣(嘉靖三十七年戊午,有传。按:君荣又举万历癸酉科,《旧志》
  两载,今删彼存此。)
  李宠光(嘉靖三十七年戊午)
  宋伯华(嘉靖三十七年戊午,延年子,见“进士”。)
  张宪翔(嘉靖三十七年戊午,有传。)
  史炳(嘉靖三十七年戊午,永宁州知州。)
  高荐(嘉靖三十七年戊午,见“进士”。)
  陈珩(嘉靖三十七年戊午,岁贡,诰子,礼部郎中。)
  马礼(嘉靖三十七年戊午,仁弟,博野县知县。)
  郇存正(嘉靖四十年辛酉,有传。)
  孙佩(嘉靖四十年辛酉,见“进士”。)
  高鸿翀(嘉靖四十三年甲子,昱子,武学教授。)
  卜自用(嘉靖四十三年甲子,知州。)
  苏庭(隆庆元年丁卯,有传。)
  崔宜春(隆庆元年丁卯,有传。)
  党馨(隆庆元年丁卯,见“进士”。)
  邢玠(隆庆元年丁卯,见“进士”。)
  朱鸿谟(隆庆四年庚午,见“进士”。)
  夏汉礼(隆庆四年庚午,教授。)
  薛冈(万历元年癸酉,有传。)
  蒋春芳(万历元年癸酉,见“进士”。)
  樊东启(万历元年癸酉,成安县知县。)
  钟羽正(万历四年丙子,秀孙,见“进士”。)
  魏浚(万历四年丙子,见“进士”。)
  王恒豫(万历七年己卯,有传。)
  王祯(万历七年己卯)
  石岩(万历十年壬午,继节子,见“进士”。)
  曹璜(万历十年壬午,见“进士”。)
  孙缵祖(万历十六年戊子,陕州知州。)
  刘有源(万历十九年辛卯,有传。)
  尹焕(万历十九年辛卯,知县。)
  董可威(万历二十二年甲午,汝瀚孙,见“进士”。)
  曹槤(万历二十二年甲午,见“进士”。)
  董三策(万历二十二年甲午,通判。)
  房楠(万历二十二年甲午,顺天榜,见“进士”。)
  赵秉忠(万历二十五年丁酉,见“进士”。)
  冀道隆(万历二十五年丁酉,肥城县教谕、武强县知县。)邢慎言(万历二十五年丁酉,见“进士”。)
  曹珖(万历二十八年庚子,原名珍,见“进士”。)
  杨邦宪(万历二十八年庚子,见“进士”。)
  刘其远(万历二十八年庚子,一孚子,有传。)
  曹三才(万历二十八年庚子)
  朱应旌(万历二十八年庚子)
  叶万祀(万历二十八年庚子,临晋县知县。)
  薛近洙(万历三十一年癸未,冈子,见“进士”。)
  房可壮(万历三十一年癸未,见“进士”。)
  刘待聘(万历三十一年癸未,辰州府同知。)
  王一鹍(万历三十四年丙午。)
  王潆(万历三十七年己酉,见“进士”。)
  仇维桢(万历四十年壬子,见“进士”。)
  唐焕(万历四十年壬子,见“进士”。)
  刘其速(万历四十年壬子,一孚子。)
  杨毓鼎(万历四十三年乙卯,岁贡,邦珩子,寿阳县知县。)高有闻(万历四十三年乙卯,见“进士”。)
  陈三谟(万历四十六年戊午,台州府知府。)
  冯可宾(万历四十六年戊午,见“进士”。)
  王应恒(天启元年辛酉,新乐县知县。)
  房之骐(天启元年辛酉,顺天榜,见“进士”。)
  马之骥(天启四年甲子,仁从孙,见“进士”。)
  杨爱(崇祯三年庚午,字荩卿,泉州、宁国二府推官。)
  孙承泽(崇祯三年庚午,顺天榜,见“进士”。)
  房之屏(崇祯六年癸酉,楠从子,顺天榜,安邑县知县。)钟谔(崇祯六年癸酉,见“进士”。)
  黄麒生(崇祯六年癸酉)
  冯溥(崇祯十二年己卯,选贡,士衡子,见“进士”。)
  唐瑜(崇祯十五年壬午)
  朱慈□(崇祯十五年壬午,《山东通志》作“僽”。)
  唐玠(崇祯十五年壬午,见“进士”。)
  武举(十人):
  茂如礼(嘉靖三十一年壬子)
  黄甲(嘉靖三十七年戊午,青州卫指挥佥事。)
  朱逢吉(嘉靖四十年辛酉,青州卫副干户。)
  朱权(崇祯十二年已卯,鸿谟孙。)
  谢名世(崇祯十五年壬午)
  郭乔年(崇祯十五年壬午)
  鞠森(崇祯十五年壬午)
  董应忠(崇祯十五年壬午)
  李牧民(崇祯十五年壬午)
  孟标(崇祯十五年壬午)
  武举科年失考者(八人):曹煦黄绶张鸣鹤(三举,乡试有传。)康斯民王浚薛近宋陈三才(三谟弟)贾策(守备)。又武进士:冯虎臣,丁卯武举:潘钦李从龙刘毓芳(皆见万历四十六年圣水《龙王庙碑》。)
  《旧志·进士》:洪武年有张俊(丁丑),嘉靖年有郑光溥(戊戍),万历年有李时辉(己丑)、翟凤翀(甲辰)、张晓(丁未)、郑之范(庚戍),天启年有赵振业(乙丑),崇祯年有任浚(辛未)、刘龙光(丁丑)、孙廷铨、孙景昌、赵进美(并庚辰),凡十二人,皆隶今之博山。又,正德年有冯裕(戊辰),嘉靖年有冯惟重、冯惟讷(并戊戍),隆庆年有冯子履(戊辰),万历年有冯琦(丁丑)、冯瑗(乙未),崇祯年有冯士标(庚辰),凡七人,皆临朐籍。又,举人:洪武年有王让(丙子),
  嘉靖年有赵汝弼(癸卯)、赵敬简(丙午)、赵敬宾(戊午),万历年有赵尔待、李时华(并癸酉)、李毓奇(壬午)、栾行言(乙酉)、刘若虚(辛卯)、赵大伦(庚子)、郑之韩、翟凤翮(并癸卯)、翟凤羽(乙卯)、岳储珍、王宏化(并戊午)。天启年有张联轸(甲子)、李馨(丁卯),崇祯年有孙廷铎、翟文贲(并壬午),凡十九人,皆隶今之博山。又,嘉靖年有冯惟健(戊子)、冯惟敏(丁酉),万历有冯子咸(癸酉),凡三人,皆临朐籍,并不录。
  贡生:(明制,贡于国学者有三:县学岁贡一人,常制也;遇庆典则多贡一人,曰恩贡;宏治后,又有选贡,即今之拔贡也。《旧志》未分析,故不能表。有可考者,则着之。)
  洪武年(四人):董祥(知府)、史民(卫知事)、侯平(县丞)、陈坚(知县)。
  永乐年(十九人):王忱(卫知事)、孙振(县丞)、张彝(卫经历)、关矩(县丞)、牟铎(主簿)、张述(县丞)、边宁、祖述(光录寺署丞)、刘航、刘勉、王拱、潘宜、王素、王毅、卞勇(鸿胪寺鸣赞)、翟善(郎中)、方义、冀周(知州,此下二人并府学)、徐弼(有传)。
  宣德年(四人):王俨、张准(训导)、刘英(教授)、张达(县丞)。
  正统年(七人):姜振(县丞)、王瑄(知县)、张举(主簿)、张礼(府知事)、孟新(县丞)、王忠(所吏目)、李振(工部主事,府学)。
  景泰年(六人):刘敬(主簿)、石盘(府经历)、孟熙(卫知事)、周旋、仇恒(卫经历)、石瑛(府学,有传)。
  天顺年(十三人):崔玉(知县)、潘浚(主簿,“浚”旧作“睿”,以科贡题名碑正)、文亨(县丞)、张敏(县丞)、陈谦(典史)、刘举(主簿)、李文(卫经历)、商霖、赵缙(知县)、王纲、解增、陈魁(知县)、冀琮(有传,府学)。
  成化年(十三人):吕纲、陈侃、杨霂(主簿,“霂”旧作“霖”,以科贡题名碑及旧《府志》正)、董庆(太仆寺□,主簿)、文誉(卫知事,《府志》作“经历”)、孟祥(训导)、王允(训导)、姜志学、傅增(县丞)、高举(知县)、张安、冀爵(安州州判,此下二人并府学)、张鹏(屯留县知县)。
  宏治年(十二人):李楷(训导、)王韶(汜水县训导)、李俊(县丞)、李纶(府经历)、王沂(主簿)、赵宗良(州判)、潘凤(主簿)、张时、李璋(旧《府志》作“樟”)、宋臣(主簿)、刘曦、陈洲(县丞,府学)。
  正德年(十二人):庞经(训导)、陈澍(清弟,州判)、杨振、陈智(府经历)、李贯(训导)、曹亿、魏升(训导)、李辅(教谕)、张锐(训导)、刘琮(训导)、高经(衡府审理,此下二人并府学)、隋良辅(有传)。
  嘉靖年(三十九人):冀九经(有传)、徐彪(训导)、丁翱(卫学正)、高腾(县丞)、李天麟、齐天民(涞水县丞)、冷昂(教谕)、王德卿(主簿)、杨杰(霍邱县主簿)、杨渊(训导)、夏文纯、韩师孟、盛端(训导,《府志》“盛”作“成”)、潘先、王国瑞(主簿)、张铎(县丞)、刘时用(训导)、傅钺(训导)、黄含(卿子)、李仁(训导)、邹东齐(训导)、崔朝(训导)、林栋(有传)、王应卜(聪子,衡府纪善)、万言、杨金(应奎子,两淮通判)、金异才、蒋祺有(有传)、高晨(昱弟,县丞。此下十一人并府学)、石麟(存礼子,永平府通判)、冀钝(九龄子,教谕。《冀氏谱》云,癸卯年贡,任巩县训导,升周府教授)、陈诰(宁国县主簿,赠户部员外郎)、石麒(存礼子)、陈音、陈笾(钺子,山阴县知县)、曹汝相(有传)、张介(鹏孙,知县)、陈铣(清子,曲阳县教谕)、杨芳(芹弟)。
  隆庆年(二人):崔东瞻(知县)、杨九溪(沾化县教谕,大名府训导,府学)。
  万历年(四十九人):陈紒(训导)、杨铭(应奎子,襄垣县训导)、刘孚化(如皋县主簿)、张素履(主簿)、张仕周(同知。按:仕周,父世豪,赠郾城县知县,盖仕周常历是官)、李春芳、高擢(训导)、张翼(寿张县教谕)、金钿(县丞,《府志》“钿”作“细”)、杨汝卜(铭子,钜野县训导,长山县教谕)、高缵祖、张辉(训导)、刘启春(寿张县训导)、冀徵忠(链子,滕县训导,平阴县教谕)、刘大武(旧《府志》云,训导。按:大武,万历四十三年官文登县教谕,见《文登县志》)、张书璧(有传)、蒋士楷、王用中、王恒安、白采、侯振之、陈烈(有传)、唐尧臣(仁智乡南仇人)、薛近齐(冈子,有传)、王大壮、邵振基、冯起震(有传)、
  郝九功、陈梦川(此下二十一人,并府学)、周津(滋弟,教谕)、史辉(炳弟,州判)、钟英(有传)、房如矩(如式弟,有传)、房芝(有传)、白应坤(教谕)、蒋如萍(祺子,有传)、周杜(博平县教谕)、张其纲(有传)、冯珣(丁酉选贡,有传。《旧志》选举载:冯氏进士七人、举人十人。按:冯氏自贵州按察司副史裕归自辽东,虽籍临朐,而世居府城内,宗祠祖墓皆在焉。《旧志》收之,不为无因。然既以临朐通籍,其于益都,自属侨寓,故今并不录。惟珣及子士衡,《旧志·本传》特别之曰益都籍,《山东通志》亦并云益都人,是冯氏之籍益都,实自珣始,故士衡之子灏、孙协一,《临朐志·选举》并不收也。灏之兄溥,世皆称为益都相国,其《佳山堂集》卷首署名曰益都冯溥着。而《通志》在《举人》曰益都人,在“进士”又曰临朐人,殆因诸冯皆籍临朐,故改之耳。其父子、兄弟既籍益都,溥不应独异,且冯氏子姓至今两县应试,分无可分,故自珣以后,断为土着,从其实也)、李延绪(用和子,教谕)、蒋世芳(春芳弟,知县)、张所学(县丞)、卜汝随(有传)、张鵾翼、陈观(梦川子,馆陶县教谕)、张元义(宪翔子,新泰县训导,“义”旧误“翼”,以《房如式墓志》正)、房可久(如式子,选贡,真定府通判。按:《房氏谱》作保定府)、李可大(良贵孙,四氏学教授)、唐尧相(按:旧《府志》:万历前贡生,皆府、县学分收,条理秩然,盖万历志,旧式也,县志因之,而次府学于县学后,亦为有条不紊。至康熙续修《府志》,但汇录各《县志》,而无所区别,府县学遂不可辨矣)。
  泰昌年(二人):王衮(潆弟,选贡,有传)、冯士衡(珣子,选贡,有传)。
  天启年(七人):夏咏(有传)、杨邦珩(锦子,邹县训导,泰安州学正)、陈尔志(蓬莱、黄县训导)、石峻(继芳子)、张有誉(书璧子,真定府通判)、郇诠(存正孙,保德州知州)、高继崧(鸿翀子,句容县训导)。
  崇祯年(十三人):杨毓晋(邦宪子,选贡)、夏延祚(选贡,知县)、杨鑨(锦从弟,通判。《杨氏谱》云,万历间贡举,祀乡贤)、黄上任(临邑县训导)冀之元(链曾孙,选贡,永和县知县。)冀化龙(选贡,见《举人》)、贾知兴(宁波府教授)、朱道隆、房可立(如矩子,饶州府经历,武昌府通判。朱经潍县训导)、杨谦(见《艺文》)、贾继望、石之鼐(岩子)。
  补遗(十二人):萧俊、王立、常贵、郑惠(四人见科贡题名碑,
  盖洪武永乐间人)、王聪(固安县主簿,成化间人。据《王氏谱》补,此下并府学)、刘汝璋(选贡,有传,据《本传》及《旧府志》补)、李良贵(卫知事。按:良贵为可大之祖,见《旧府志》,据补。)张云鹏(训导,见《李尹耕传》,《新府志》以为县人,据补)、冯克儒(有传,据《本传》及《旧府志》补。以上四人并嘉靖间)、赵文理(鱼台县训导)、石思忠(掖县教谕)、贾应时(宁海州训导,金乡县教谕。以上三人并万历间,据《旧府志》及鱼台等《县志》补)。
  都凡贡生二百一十四人,其间,贡于府学者五十人,则县学止一百六十余人,盖逸脱者多矣。《旧志》:嘉靖年有郑光溥,万历年有李永固、赵毓秀、翟孔道,崇祯年有孙霁、孙震,并录今之博山。又,泰昌年有选贡冯炎,则临朐籍,皆不录。《儒林传》有岁贡赵佑,而“选举”无之。今考:佑,亦博山人,故不补云。(又按:北石达庄《刘氏先茔碑》,有岁贡刘应第,任陕西宁夏县卫经历,署安化县知县,其贡年无考,故附此。)
  清朝荐举与进士
  国朝
  荐举(一人):冯又兴(雍正六年,有传。)
  孝廉方正科(二人):郑□(山周合文)(道光元年,教谕。)李敷荣(光绪元年,教谕)。
  进士(二十六人):
  王荃可(顺治三年丙戌,傅以渐榜。基孙,有传。)
  冯溥(顺治三年丙戌,傅以渐榜。丁亥补,殿试,有传。)
  冀绍芳(顺治六年己丑,刘子壮榜。链曾孙,有传。)
  王建枢(顺治九年壬辰,倚榜。字惟辰,五河县、邹中知县。)唐玠(顺治十二年乙未,史大成榜。焕子,有传。)
  毕忠吉(顺治十五年戊戌,孙承恩榜。有传。)
  郭懋勋(顺治十八年辛丑,马世俊榜。字有大,善化县知县。)徐之璧(顺治十八年辛丑,马世俊榜。字天枢。)
  王承露(康熙三年甲辰,严我斯榜。有传。)
  崔兆儒(康熙六年丁未,缪彤榜。见《艺文》。)
  杨袭□(康熙九年庚戌,蔡启僔榜。字友茝,谷城县知县。)郇瑜(康熙十五年丙辰,彭定球榜。内阁中书。)
  陈时夏(康熙十五年丙辰,彭定球榜。字襄九,浏阳县知县。)
  贾林(康熙三十九年庚辰,汪绎榜。“林”作“琳”,莆田县知县。)何国玺(康熙四十五年丙戌,王云锦榜。见《艺文》。)
  徐连(雍正二年甲辰,陈惠华榜。见《艺文》。)
  毕曰湜(雍正五年丁未,彭启兴榜。)
  李文藻(乾隆二十五年庚辰,毕沅榜。辛巳补,殿试,有传。)朱廷基(乾隆二十六年辛巳,王杰榜。有传。)
  张希贤(乾隆二十八年癸未,秦大成榜。字志伊,丙戌补,殿试,阳湖县知县。或云,希贤己丑进士。)
  宋国经(嘉庆十九年甲戌,龙汝言榜。字麟图,宜都江夏县知县,荆门州知州,武昌宁国府知府,分巡杭嘉湖兵备道。)
  陈山嵋(道光十二年壬辰,吴钟俊榜。字雪堂,兵部员外郎,河南道御史。)
  王爜(道光十二年壬辰,有传。)
  李协中(道光十八年戊戌,钮福保榜。尉氏县知县。)
  孟椿山(同治十年辛未,莱州府教授。)
  王予符(光绪十五年己丑,字星阶,兖州府教授。)
  武进士(十一人):
  李教民(顺治三年丙戌,乡举年失考,疑即李牧民。)
  邢献吉(顺治九年壬辰,开平卫守备。)
  仇兆昌(顺治十二年乙未,维桢子,延平卫守备。)
  刘大生(顺治十八年辛丑)
  王湘(顺治十八年辛丑)
  贾安国(康熙三年甲辰,襄阳岳州营守备。)
  李芃(康熙六年丁未,遵化营游击。)
  徐兆熊(康熙九年庚戌,字亮武,保安卫守备。)
  丁殿祥(嘉庆十九年甲戌,原名“殿宁”,殿试第一人及第,有传。)
  丁殿甲(嘉庆二十二年丁丑,殿祥弟,玉田营都司。)
  杨登魁(道光二十七年丁未,占魁弟,会元,蓝翎侍卫。)
  (【校注】:清代武状元丁殿祥,字靖远,号菘生,青州回族人。于清朝嘉庆十九年〔1814年〕甲戍科武进士,参加殿试,考中第一名,嘉庆皇帝钦点武状元,当时年仅27岁。丁殿祥中状元后,先在宫廷任一等侍卫,放陆安游击,后出任广西参将;又转寿张游击,晋升义宁协镇,协办阅兵大臣。道光十年〔1830年〕病逝于广西,年仅43岁,诰封武功将军。丁殿祥敦壮魁伟,武艺高强,身轻如燕,行走如猿,勇直刚毅,为人纯诚至孝,为官清正廉洁。他虽然担任武将,但喜爱读书,研习韬略。其书法尤工。有书记载,“其笔法圆润,结体工整,不类武人”,在广西官署内,求其书法者,日出其门,络绎不绝。)
  清代举人
  举人(一百一十四人):
  王荃可(顺治二年乙酉,见“进士”。)
  郗天舆(顺治二年乙酉,莱芜县训导,章邱县教谕。)
  冀化龙(顺治三年丙戌,链曾孙,城武县教谕,济宁州学正。)
  贾琯(顺治三年丙戌,知兴子,栖霞县教谕,泰安、高唐州学正,威海卫百尺崖所教授。)
  冀绍芳(顺治五年戊子,见“进士”。)
  陈名言(顺治五年戊子)
  郭懋勋(顺治八年辛卯,见“进士”。)
  孙祚泰(顺治八年辛卯)
  王建枢(顺治八年辛卯,君荣孙,见“进士”。)
  崔兆儒(顺治十一年甲午,见“进士”。)
  徐之璧(顺治十一年甲午,见“进士”。)
  李友棠(顺治十一年甲午,用敬曾孙。)
  毕忠吉(顺治十四年丁酉,见“进士”。)
  高三思(顺治十七年庚子,齐东县教谕、靖海卫教授、余千县知县。)王承露(顺治十七年庚子,见“进士”。)
  杨袭□(康熙二年癸卯,毓鼎孙,见“进士”。)
  杨毓生(康熙五年丙午,岁贡,鑨孙,有传。)
  房星着(康熙五年丙午,如式曾孙,字自明,淄川县教谕、峨眉县知县。)陈时夏(康熙八年己酉,见“进士”。)
  苏学轼(康熙十一年壬子,济宁州学正、靖海卫教授、云南知县。)郇瑜(康熙十一年壬子,存正元孙,见“进士”。)
  唐序(康熙二十年辛酉,焕孙。)
  李炜(康熙二十年辛酉,临清州学正。)
  贾廷杰(康熙二十九年庚午)
  贾琳(康熙二十九年庚午,见“进士”。)
  冀辟(康熙三十二年癸酉,有传。)
  贾廷相(康熙三十二年癸酉,廷杰弟,泰安州学正。)
  程士标(康熙三十五年丙子,永年知县。)
  冯慎(康熙三十五年丙子)李恪(康熙三十五年丙子)
  石廷铭(康熙三十八年己卯,字慎斋,进贤县知县。)
  张慎修(康熙四十一年壬午,“慎”亦作“谨”,滕县教谕。)薛应豫(康熙四十一年壬午)
  钟积(康熙四十一年壬午,谔孙,东平州学正。)
  何国玺(康熙四十四年乙酉,见“进士”。)
  王述(康熙五十年辛卯,见《艺文》。)
  徐连(雍正元年癸卯,“连”本从“玉”,今改,见“进士”。)毕曰湜(雍正元年癸卯,晋吉子,见“进士”。)
  冀□(雍正元年癸卯,岁贡,维城子。)
  唐世大(雍正四年丙午,有传。)
  杨超梁(雍正四年丙午,岁贡,麟生子,《府志》“梁”作“荣”,误。)王五寅(雍正七年己酉,河南知县。)
  武在洛(雍正七年己酉,见《艺文》。)
  张士彦(乾隆三年戊午,字斯美,衡州府通判、署常德府同知。)朱承煦(乾隆十二年丁卯,顺天榜,有传。)
  张嘉锡(乾隆十七年壬申)
  刘宝璐(乾隆十八年癸酉,字湘皋,鲁山县知县。)
  高士强(乾隆二十一年丙子,见《艺文》。)
  李义本(乾隆二十四年己卯,字立亭。)
  朱廷基(乾隆二十四年己卯,承煦从子,见“进士”。)
  张曰时(乾隆二十四年己卯,郯城县教谕。)
  李文藻(乾隆二十四年己卯,见“进士”。)
  杨友栗(乾隆二十四年己卯)
  张希贤(乾隆二十四年己卯,见“进士”。)
  曹鉴(乾隆二十四年己卯顺天榜,东平州学正。)
  毕元吉(乾隆二十五年庚辰)
  王□(乾隆三十三年戊子,见《艺文》。)
  李大山(乾隆三十三年戊子)
  于见龙(乾隆三十六年辛卯,顺天榜。)
  徐珽(乾隆三十六年辛卯顺天榜。)
  杨峒(乾隆三十九年甲午,有传。)
  鲁继善(乾隆四十四年己亥,见《艺文》。)
  郑以和(乾隆四十五年庚子,字介仲,昌邑县教谕。)
  张筠(乾隆五十三年戊申,士彦子,字淇园,定陶县训导。)李德修(乾隆五十三年戊申,平度州学正。)
  张玉枢(乾隆五十四年己酉,字紫临。)
  朱沅(乾隆五十九年甲寅,廷基孙,有传。)
  卞志醇(乾隆五十九年甲寅,字厚庵。)
  李廓(乾隆五十九年甲寅,顺天榜,有传。)
  高俨(嘉庆三年戊午,字蕴思。)
  杨绍基(嘉庆三年戊午,有传。)
  王承基(嘉庆五年庚申,有传。)
  房荃(嘉庆六年辛酉,字筼谷,寿张县教谕。)
  郑琦(嘉庆十三年戊辰,顺天榜,有传。)
  盛度(嘉庆十三年戊辰,恩榜,明年,赐国子监学正。)
  宋国经(嘉庆十八年癸酉,见“进士”。)
  鲁增(嘉庆十八年癸酉,字益山。)
  李章甫(嘉庆十八年癸酉,文藻从子。)
  孟如玉(嘉庆十八年癸酉,字蕴山。)
  孟传经(嘉庆二十四年己卯。)
  王爜(嘉庆二十四年己卯,承基子,见“进士”。)
  宋国典(道光元年辛巳,国经弟,有传。)
  鲁公树(道光二年壬午,字莲初,莘县教谕,长宁县知县。)钟存祥(道光二年壬午,字蔼亭。)
  王灼(道光八年戊子,承基子。)
  陈山嵋(道光八年戊子,见“进士”。)
  赵汝弼(道光八年戊子,恩榜,有传。)
  刘瞻渭(道光八年戊子,恩榜,明年,赐翰林院检讨。)
  高连峻(道光十四年甲午,见《艺文》。)
  李焕然(道光十五年乙未,见《艺文》。)
  李协中(道光十五年乙未,见“进士”。)
  李纶(道光十五年乙未,有传。)
  白润玉(道光十九年己亥,恩榜,明年,赐翰林院检讨。)
  孟继淳(道光二十六年丙午,传经子,改名“椿山”,见“进士”。)翟振庆(咸丰二年壬子,字熙堂,临邑县教谕。)
  张荇浦(咸丰二年壬子,恩榜,明年,赐翰林院检讨。)王桐(咸丰九年己未,肥城县教谕。)
  萧光汉(同治元年壬戌,邹平、阳谷县训导。)
  刘文涛(同治三年甲子,莘县训导。)
  孟兴和(同治三年甲子,恩榜,明年,赐翰林院检讨。)
  李玉书(同治三年甲子,恩榜,明年,赐翰林院检讨。)
  丁渥恩(同治九年庚午,保清子。)
  赵臻(同治九年庚午,恩榜,明年,赐翰林院检讨。)
  孙文楷(同治十二年癸酉,字模山。)
  贾骏声(同治十二年癸酉,恩榜,明年,赐翰林院检讨。)王予符(光绪二年丙子,桐子,见“进士”。)
  邱端玉(光绪八年壬午,字星岩。)
  杜浚源(光绪十五年己丑)
  孙洗甲(光绪十五年己丑)
  李芳谷(光绪十五年己丑,恩榜,明年,赐翰林院检讨。)刘彦宝(光绪二十年甲午,字珍亭。)
  刘大成(光绪二十三年丁酉)梁文光(光绪二十八年壬寅,字星阶,选用知县。)
  邱琮玉(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字锦方。)
  武举(九十九人):
  郭四箴(顺治二年乙酉,松江府游击。)
  韩宁(顺治二年乙酉,《通志》无“宁”,有韩安世,疑是一人。)唐依伦(顺治二年乙酉,据《通志》补。)
  任国正(顺治二年乙酉,据《通志》补。)
  陈善言(顺治五年戊子,名言弟。)
  邢献吉(顺治八年辛卯,慎言子,见“进士”,据《通志》补。)袁谔(顺治八年辛卯,据《通志》补。)
  仇兆昌(顺治十一年甲午,见“进士”,据《通志》补。)孙宏图(顺治十一年甲午,青州卫人,据《通志》补。)
  冷瑜(顺治十一年甲午,据《通志》补。)
  李昌楣(顺治十四年丁酉)
  寇永贵(顺治十七年庚子,《通志》云,青州卫人。)
  陈其撰(顺治十七年庚子)
  王相(顺治十七年庚子,见“进士”,据《通志》补。)
  刘大生(顺治十七年庚子,见“进士”,据《通志》补。)杨纬武(康熙二年癸卯)刘大阡(康熙二年癸卯)
  贾安国(康熙二年癸卯,见“进士”,据《通志》补。)
  蒋宪臣(康熙五年丙午,如革孙。)
  李唐正(康熙五年丙午,唐正,名犯庙讳,《新府志》作“唐绪”,兹依《通志》。)
  李廷翰(康熙五年丙午)
  李芃(康熙五年丙午,见“进士”,据《通志》补。)
  徐兆熊(康熙五年丙午,见“进士”,据《通志》补。)
  徐曦(康熙十四年乙卯,兆熊叔父,字海曙,汀州营守备、泗州营游击、四川参将。)
  张星炜(康熙十四年乙卯
  刘毓芳(康熙十四年乙卯,《新府志》作允芳,兹依《梓潼庙碑》正。)
  李从龙(康熙十四年乙卯)
  孙宝仁(康熙十七年戊午,字德元,郑墓店人。采访云,宝仁,壬戌进士,官泗城营副将,而《通志》“进士”内未载。)
  杨惠(康熙二十年辛酉)
  毕谦吉(康熙二十年辛酉,忠吉弟。)
  徐天佑(康熙二十年辛酉)
  潘钦(康熙二十六年丁卯)
  范国材(康熙二十九年庚午)
  王桓(康熙二十九年庚午)
  潘松龄(康熙三十二年癸酉)
  范源(康熙三十五年,丙子))
  毕晋吉(康熙三十五年丙子,忠吉弟。)
  张鸣玉(康熙三十五年丙子)
  范国珍(康熙三十五年丙子)
  范云(康熙三十八年己卯)
  范淳(康熙四十一年壬午)
  曹深(康熙四十一年壬午)
  刘光祖(康熙四十四年乙酉)
  杨义(康熙五十年辛卯)
  冯国祚(康熙五十三年甲午)
  董理(康熙五十三年甲午)
  刘煜(康熙五十六年丁酉)
  刘允翰(康熙五十九年庚子,“翰”,《府志》作“瀚”,误。)沙钊(雍正十年壬子,青山营守备。)
  房法祖(雍正十年壬子,江宁府守备。)
  纪永年(乾隆元年丙辰)
  刘清远(乾隆十二年丁卯)
  高宪武(乾隆十七年壬申)
  刘懋昭(乾隆二十五年庚辰,允翰孙。)
  石致远(乾隆二十七年壬午)
  窦永清(乾隆三十六年辛卯,守备。)
  杨永清(乾隆三十六年辛卯,肥城汛把总。)
  赵衍勋(乾隆四十八年癸卯,有传。)
  石清远(乾隆五十一年丙子)
  贾志鲁(乾隆五十三年戊申)
  赵宇泰(乾隆五十七年壬子,安徽运粮千总。)
  赵曰溏(乾隆五十九年甲寅,运粮千总、署徐州卫守备。)
  丁魁元(嘉庆五年庚申,《先辈志略》有庚申武举丁汝楫,殆即魁元也。)
  王献廷(嘉庆五年庚申,扬州卫领运千总、署本卫守备。)赵登云(嘉庆六年辛酉)
  郭泽□(嘉庆九年甲子,或作郭龙海,当是其字。)
  丁殿祥(嘉庆十三年戊辰,见“进士”,或云殿祥系癸酉科。)
  丁殿甲(嘉庆二十一年丙子,见“进士”。)
  钟魁光(嘉庆二十四年己卯,解元。)
  冀太和(嘉庆二十四年己卯)
  丁森平(道光二年壬午)
  钟魁武(道光五年乙酉,魁光兄。)
  王君选(道光八年戊子)
  丁保清(道光八年戊子,即墨营千总。)
  杨占魁(道光十四年甲午,解元。)
  邱鹏云(道光十五年乙未,有传。)
  潘保泰(道光十五年乙未,任博山、临朐汛司厅。)
  董建德(道光十五年乙未)
  马正基(道光十九年己亥,宁浦营守备。)
  刘长春(道光十九年己亥,东平所千总。)
  赵五云(道光十九年己亥,宇泰从子,海阳汛把总。)
  陈昕(道光十九年己亥,遵义营都司。)
  刘逢春(道光十九年己亥,长春弟。)
  刘乐天(道光十九年己亥)
  刘保清(道光十九年己亥)
  陈晫(道光十九年己亥,昕弟,守备。)
  窦建勋(道光十九年己亥)
  丁鸿鳌(道光二十六年丙午,保清子,招远汛把总。)
  杨登魁(道光二十六年丙午,见“进士”。)
  石盛林(咸丰二年壬子)
  张凤亭(咸丰二年壬子)
  曲冠英(咸丰二年壬子)
  郭照阳(咸丰九年己未,兵部差官。)
  窦雨田(同治元年壬戌,建勋子,浙江守备。)
  王锦堂(同治三年甲子,昌邑汛千总。)
  梁金甲(同治十二年癸酉)
  刘鸿鳌(光绪十四年戊子,长春孙。)
  韦振甲(光绪二十年甲午,解元。)
  王占魁(光绪二十年甲午)
  《旧志》进士:顺治年有翟文贲、吕维枟、赵班玺、冯永桢(并丙戌)、张联箕(乙未)、翟世琪、翟延初(并乙亥)、韩雯焕(辛丑),康熙年有吕维檊(丁未)。举人:顺治年有张之翰(辛卯)、郭徵明、李融和(并庚子),康熙年赵其昌(己酉)、王谦志(壬子)。武进士:顺治年有周国栋(乙未)。武举:康熙年有孙廷镇(丙午)。凡十六人,皆隶今之博山,故不录。其见《旧府志》者,准此,不枚举也。
  按:采访云,王见龙,举人,嘉庆元年,海阳教谕。今按:乾隆辛卯只有于见龙,或“于”即“王”之误欤?又按:庄册高柳庄有举人冯鎛、武举冯镛,刘镇庄有武举刘万清,夏家庄有武举窦汉清,其科分皆无考,姑附于此。
  清代贡生
  (【校注】:贡生,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组成部分。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意谓以人才贡献给皇帝。明代有岁贡、选贡、恩贡和细贡;清代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和例贡。清代贡生,别称“明经”。)
  贡生:(顺治、康熙两朝,拔贡、岁贡人数甚多,沿明例也,以后则不然。)
  顺治:恩贡:董佶(可威子,旧列于岁贡,据十八年《夏公德政碑》题名改。)、王茜孟(基孙,有传);拔贡:夏象晋(咏子,阳和卫通判)、王玉生(有传)、唐际盛(焕子,有传)、仇彭龄(维桢子)、仇彭寿(维桢子)、杨振生(鑨孙)、王琇(旧列于岁贡,据十八年《夏公德政碑》题名改)、贾璲(知兴子,浦江县知县);岁贡:李邦彦(有传)、曹际明(平遥县知县)、王应泰(洧川县主簿)、钟尔康、刘世芳(莱阳县训导)、张士彦(商河县训导、泰安州学正)、王愫(一□子,胶州训导)、房徽(可壮子,赞皇县知县)、郑其学、杨邦琚(莘县训导)、朱之鼎(鸿谟孙,阳谷县训导)、曹贞孺(璜子)、张维藩(高密县训导,《高密志》称其“乐易醇厚”云)、张永春、冀之益(链曾孙,陵县训导)、蒋万春、黄洪允(上任子)、冯颢(士衡子)、朱芳(之鼎弟)、沈鸣岐、高有望(鸿翀孙,维崧子)、刘劲、唐珙(焕子)、张祹。
  康熙:恩贡:樊敦本、曹士芳、王宗舜(字协一,长山县教谕。府志缺,据济南府及长山县《志》补);拔贡:贾廷铎、孙成已、朱珫(《旧府志》作副贡,据二十九年《梓潼庙碑》改)、冯玉英、盛广生(青城县教谕);副贡:王琮(乙酉)、田实秀;岁贡:戴永昌、丁有声、冯允隆、翟萃善(《新府志》列于优贡,云:昌邑县训导)、钟乃庸(羽正孙)、阎加珍(邹县训导)、杨涵(有传)、李大中、冀成龙、陈士元、冯定世、冯盛世、高景祚、杨麟生、冯善世、王蓂荚、赵有光、赵于巽、仇彭年(维桢子、)刘倬、曹逢春、孙士俊、黄景时、窦哲、曹大毓、房伦、王维精、李华林、孙翊先、贾宸咨、夏云飞、刘鸣谦(见《艺文》)、冯协一(溥子)、房佳(蕃育署丞)、房倓(叙州通判)、毕曰澪(忠吉子,
  有传)、吕炯(元城县知县)、王永祥、董文辉、穆廷秀、陈瑄、房郕、穆廷相(阳信县训导)、冀维城、房佐、卞廷秀房尔祯、房作、卞吉、翟好善、(以上四人,见《新府志》)房应甲(夏津、阳信训导。《新府志》列于乾隆年。按:《夏津志》:应甲,任在五十二年。今据改)、冀璞(济阳、禹城县教谕。《济阳志》作“冀溥”,三十九年任)、范国极(单县训导)、王珂(莱州训导)、李烶(沾化训导)、杨之丛(庚子,嵩子,见侯家庙庄《北斗庙碑》)、王作楫(庚子,有传。以上五人,《新府志》缺。)
  雍正:拔贡:王炜(已酉年贡,学元亮,城武县教谕。《新府志》“炜”作“暐”,误)、曹文翰(己酉);岁贡:房侃(己酉,文登县训导)、杨嵩(己酉,袭□子,新泰县训导)、刘岱(己酉,见《艺文》)、毕亦大、
  王永传、郭希圣、黄中理(蓬莱县训导)、冀为准、冀佩珣(辟子,并见《冀氏谱》)、钟立大(积子,见《钟氏谱》。以上四人,《新府志》缺。)
  乾隆:恩贡:潘守璞(见《艺文》)、张绎、许作霖、刘文远、房谭、王廷烈;拔贡:丁际隆(辛酉,见《艺文》)、李恒祚(辛酉,临邑县教谕)、夏绣(癸酉)、孙文明(乙酉,有传)、杨学礼(乙酉)、何潜修(丁酉,国玺曾孙,字梅村)、朱沅(已酉,见《举人》《新府志》列入岁贡,误)、窦二酉(已酉,府学,绍燕子)、冯时陛(已酉,府学,协一孙,沾化县教谕)、高馀俊(乙卯,清平县教谕);副贡:高士强(甲子,见《举人》)、张曰时(丁卯,见《举人》)、王钫(壬申)、张希贤(丙子,见《举人》)、徐跻大(戊子)、王英俊(邹县教谕,新府志缺,未详贡年);岁贡:梁普、穆廷宾(又见六年《广生祠碑》)、刘文兰、朱彩、李世家(郝彦元孙,濮州训导,《新府志》次雍正年,误)、关大中、王珻、唐志(海丰县训导)、王在洛、仇保恺(维桢曾孙,见《艺文》)、贾五事、徐文清、李桂林(招远县训导)、王申锡、张云会(见《艺文》)、张士偀(士彦弟)、穆若荃、李之棠、刘樱、朱吉士、高永祺、冯人杰、张作舟(东阿县训导,后以恩榜赐检讨,不知其年,故未入表。《新府志》作“佐周”,误)、王元升、毕发、蔡仍、郭受先、贾正仁、宋克昌(见三十六年侯家庙庄《三元庙碑》)、崔振宗(见《艺文》)、徐衍平、(连子,见《艺文》。以上六人《新府志》缺)窦绍燕(《新府志》列于嘉庆年,今依采访改);优贡:冯庄(丁酉,宁阳县训导)、李廓(庚子,见《举人》。)
  嘉庆:恩贡:李二典(《新府志》列于岁贡,据黄家岭《庙碑》改)、
  张松云、郇大化;拔贡:王景嵩(辛酉)、鲁增(癸酉,见《举人》);副贡:陈楷(庚午,阳谷县教谕);岁贡:赵汝弼(见《举人》)、彭少显、梁桂林、张士举、王馨远(采访云,名芬,“馨远”其字)、刘崇恪(《新府志》列于乾隆年,据采访改)、尚麟书、蒋天枢(有传)、杨绍振(绍基兄)、许华亭(冠县教谕)、李则厚、郑瑞、冀清光(福山县训导)、王肇丰(有传)、冯箖(宁海州训导。右二人,《新府志》缺。)
  道光:恩贡:韩连璧、冯镐(乙酉)、徐岱薰(甲辰,见《艺文》)、于锦源(己酉);拔贡:李协中(乙酉,见《举人》)、赵六书(丁酉,见《副贡》)、陈子端(丁酉,府学,山眉子,字若木,肥城县教谕,阳春、阜城、新河县知县)、刘汉清(己酉);副贡:陈山嵋(辛巳,见《举人》)、赵立绅(壬午,恩榜)、邵德大(壬午,恩榜)、张荇溥(甲辰,恩榜,见《举人》)、姜懋修(甲辰,恩榜)、赵六书(己酉,顺天榜,有传);岁贡:田铫、朱沄(壬午,沅弟,“沄”亦作“澐”)刘橹(壬午)、张在新(乙酉)、黄玉峯(乙酉)、曹櫣(乙酉,监孙)、王复荣(乙酉)、朱溶(乙酉,沄弟,见《艺文》。)李尚文(乙酉)商乃程(乙酉,莱州府训导。)王协远(乙酉,府学)、徐蒙云(丁酉,衍平孙)、王世传(丁酉,府学,济阳县训导)、孟传厚(丁酉,府学)、王继鲁(丁酉)、赵观光(丁酉)、姜继训(甲辰)、王烳(甲辰,承基子)、陈作楷(甲辰)、孙玉同(己酉)、于墨林(己酉)、商殿楹(己酉,府学)。
  咸丰:恩贡:马佩玉(壬子)、刘鹤亭(壬子,府学)、冀源长(壬子)、傅允升(壬子)、刁俊三(戊午)、董锴(戊午,府学);拔贡:赵炳文(辛酉);副贡:李敷亭(壬子);岁贡:马如川(壬子)、张璞(壬子)、张省三(壬子)、郑宪章(壬子,府学)、陈经典(戊午)、张汝翼(戊午,府学)、郭本谧(戊午)。
  同治:恩贡:董同寅(壬戌)、冯延祀(壬戌,府学)、宋化龙(甲子)、王友于(庚午);拔贡:曹象辂(癸酉,槤从孙,字子乘)、孙文楷(癸酉,府学,见《举人》);副贡:贾骏声(甲子,恩榜,见《举人》)、曲文光(庚午)、王季昌(庚午,恩榜);岁贡:王正衡(壬戌,协远子)、赵益斋(甲子)、陈晓(甲子)、赵永健(甲子)、刘登瀛(甲子)、王予符(庚午,见《举人》)、李厢梧(癸酉)。
  光绪:恩贡:袁学三(乙亥)、刘思闵(五年己卯)、崔方圃(八年
  壬午)、赵烁(十五年己丑)、孙鸿文(十六年庚寅,字仲宾)、房来鹤(二十六年庚子,字友琴);拔贡:丁培基(十一年乙酉,字植堂)、王立中(二十三年丁酉,丁未科会考,取中福建补用知县);副贡:钟际昌(二年丙子,字少文)、刘芳亭(十四年戊子)、鲁廷基(二十八年壬寅,字丕臣);岁贡:王元善(二年丙子)、刘振翰(四年戊寅,字凤五)、刘士元(五年己卯,府学)、刘万鹏(六年庚辰)、王兰洲(八年壬午,字江浦)、王同升(十年甲申,府学,字登瀛)、王兰溪(十年甲申)、王予箴(十二年丙戌,予符弟)、王予笏(十四年戊子,予符弟)、张堂阶(十六年庚寅)、田圣泉(十八年壬辰,字鲁溪)、宋春莲(十九年癸巳,字梦仙,府学)、刘玉湘(二十年甲午)、姚嘉植(二十二年丙申,字建堂)、郇德辅(二十四年戊戌,字峻卿)、有树徕(二十六年庚子,字松岩)、杨履阶(二十六年庚子,府学)、朱文耀(二十八年壬寅)、曲心从(三十年甲辰)、王叔正(三十一年己巳,府学)。
  恩荫与世袭
  北魏:崔励(尚书令崔光子,袭父爵平恩县开国侯)、崔勖(尚书令崔光第二子,袭父爵朝阳伯)、崔肇师(征蛮别将崔士泰子,袭父爵乐陵男)、崔景徽(平定太守崔道固子,袭父爵临淄子)、崔休纂(二世,景徽子,袭)、崔休绪(建成将军崔景业子,袭父爵昌国子)。
  唐:崔褎(左仆射崔圆子,袭父爵赵国公)。
  宋:张可久(吏部尚书张宏子,以荫为大理评事至虞部员外郎)、张可道(张宏子,以荫为太祝至国子博士)、张可度(张宏子,以荫为奉礼郎至太子舍人)。
  金:刘玧(先世未详,以功臣子,补阁门祗侯)。
  元:兀林答徽(兀林答僖子,袭父爵金牌防御使)、董坚(董进子,袭父爵百户)、王英(袭父莒州翼户)、贺祉(元帅左监军胶州千户贺进子,袭千户仕至怀远大将军,佩金虎符)。
  明:王穗(吏部左侍郎王让子,官生,北直隶保定县知县)、陈策(工部尚书陈清孙,官生,北直隶迁安县知县)、陈梦草(太子少保、兵部尚书陈
  经子,官生,衡王府右长史)、石恂(兵部尚书石茂华子,官生,贵州石阡府知府)、石愔(石茂华子,官生,授户部检校,仕至广西平乐府知府)、王世凤(户部尚书王基子,官生)、王若之(二世,原名廷召,以荫授南京前府都事,仕至河南右参议)、邢从言(兵部尚书邢玠子,官生,四川马湖府知府)、邢元吉(二世,以荫授锦衣卫指挥佥事)、朱孟钟(邢部右待郎朱鸿谟子,官生)、赵奕宣(礼部尚书赵秉忠子,官生)、赵奕明(赵秉忠子,官生)、赵奕昌(赵秉忠子,官生,刑部员外郎)、曹长孺(工部尚书曹珖子,官生)、曹兆孺(工部尚书曹珖子,官生)。
  国朝:房凯(都察院左都御史房可壮子,荫生,广东仁化县知县)、房星长(二世,以荫授兵马司指挥,终兵部职方司郎中)、房星聚(二世,荫生)、房金星(二世,奉天府通判)、高梓(通政使司通政使高有闻子,荫生,淅江松阳县知县)、房尔继(山东右布政使房之骐从子,荫生,湖广永州府通判)、任注(刑部尚书任浚弟,荫生)、任溉(任浚弟,荫生)、任振麟(任浚子,荫生)、王松(湖广道御史王荃可子,荫生,入监读书,良牧署牧丞)、冯协一(文华殿大学士冯溥子,荫生,仕至福建台湾府知府)、冯治世(冯溥子,荫生)、冯肃(二世,历任扬州府知府)、冯抚世(冯溥子,荫生)。
  国朝世袭:李生洙(以五世祖邦彦由汶上县训导死难,袭恩骑尉。卒,无子)、李茂桂(二世,生洙族子)、李智(三世,茂桂子,入营效用,历署本县及临淄、博山、博兴、临朐、高苑等汛)、王景元(以八世祖原任广西巡抚王荃可,因吴逆陷城死难,乾隆五十七年,补给恩骑尉世袭)、杨士禄(以曾祖定国,原任福建漳州营守备,于康熙十三年死难,乾隆五十七年补给恩骑尉世职,于嘉庆八年袭,道光十七年故)、杨经邦(二世,道光二十一年袭,入营效力,以老免)、杨振寰(三世,有疾,未袭)、杨恒烈(四世,同治八年袭)、谢维干(以叔父外委永宁从征川楚阵亡,世袭云骑尉)……
  (【校注】:以下尚有世袭人员六十余人,皆因其父祖辈在同捻军等农民起义军作战中死亡而袭职,资料价值不大,故从略不录。)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文史资料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