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3-09-01 21:28
鄌郚总编

王振国丨五味人生

  五味人生
  王振国

  酸
  见不得别人吃酸的东西,比如山楂和石榴。有人可能觉得石榴是甜的,在我的印象里石榴是酸的,一看到别人吃胃里就涌起一股酸液。
  印象里小时候,家里种了两棵石榴树,每到秋天的时候,父亲就回老家摘石榴。老家的石榴红彤彤的,个个果粒饱满,咧着嘴笑得那么的开心。父亲把石榴带回来,我就会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把石榴掰开,把石榴籽一粒一粒地放到碗里,一把一把填嘴里嚼着。那种酸味在我的心里是甜的,甜到我的心尖上。这么多年过去,当我成人有了自己的家庭,我就恐惧石榴了,与其说恐惧石榴不如说恐惧酸味。父亲年年都会摘石榴,每年都带回来让我品尝,每次都说今年的石榴可甜了,而我却很少再碰触了。
  还有一种比石榴酸很多的东西,那就是山楂。记得有一年,我到岳母家,正赶上摘山楂的时节,我便和岳母一起到果园摘山楂。去的时候已是下午,岳母早已忙碌了多时,她把一颗颗饱满的山楂摘下来放入筐子里,然后用三轮带回家,等待收购的商贩来村里进行收购。每年都会有商贩到村里收购,价格压的很低,出去卖又会耽误大量的时间,只好让商贩收购省出售卖的时间。摘山楂也是一种技术活,刚开始,我的速度很慢,根本跟不上岳母的脚步,岳母摘了一筐又一筐,我的一筐还没有满,此时我确实感到有些羞愧,一个七尺男儿,竟没有岳母摘的多。其实,我很少有机会参加劳动,从小就随父母搬到县城居住,与农村隔绝了起来。
  我们当地的山楂都比较小,远在百公里外的丈母娘家的山楂却比我们当地的山楂大的多,整整大了好几倍。那一年,父亲的表兄弟到家中做客,我把从昌邑带来的山楂洗干净,请他们品尝。他们都说山楂又大又好,我却不太习惯吃山楂。这种大山楂咬上一口酸味就蔓延开来,一股强烈的酸味瞬间让你的腮帮子鼓了起来,那种酸的感觉还真是无法享受。不过,有的人就喜欢吃酸的山楂。父亲和儿子都喜欢吃山楂。我一看到他们吃山楂的那种表情,欲说不能,却特别地享受。
  那些如山楂一样的酸味刻画在他们的脸部,常常在我的脑海里出现,特别是到了秋天。

  甜
  从小就喜欢吃甜的东西,尤其是糖,一把一把的糖攥在手里装在小口袋里,随时都要拿出一颗放在嘴里。
  一到过年,父亲就领我挨家挨户的串门或者走亲访友,无论到谁的家里,主人总是要抓一大把糖递到我的手里。作为一个孩子,总能蹭到许多的糖,那是童年最开心的一件事情。还有,到了过年,母亲会到市场购买年糕,这是家乡的一种习俗,家家户户都要买年糕供菩萨,母亲也不例外。她会提前去购买年糕,放到家里的一个瓷盆里,等到年三十那天晚上,母亲把年糕放到一个又一个的小瓷碗里摆上供桌,大年初一母亲再把年糕取出,专门为我炸年糕吃。我已经记不清是年糕本身就有糖还是母亲放了一大把,每次吃年糕都特别甜。在我食之无味,啥也不想吃的时候,母亲就会为我炸年糕,直到我成家立业,和母亲分居而住,就很少吃到甜甜的年糕了。现在,年糕虽然远去,但糖在我的生活里是随处可见,随处可以触摸到的东西。不过,我已经很少去吃糖了。我记得,一到有人结婚,大包小包的糖就递到了手中,那时会拿起糖块去吃,自己根本不会去买糖。
  有一次,我出差到南方,经常要和甜食打交道。早上吃糖包,中午和晚上的菜也是甜的。刚去还比较习惯,时间长了就觉得腻了,吃不惯菜里加糖。
  原先家里很少买白糖和红糖,糖块也是到了过年才要买的,都是母亲自己去挑选。我们家几乎很少吃糖,偶尔会吃一点白糖。吃白糖还是源于儿子喜欢吃爆米花。买小玉米粒在家给孩子爆,加上大量的白糖爆出的爆米花才好吃。如果不加糖,爆米花的味道淡而无味,就没有嚼劲了。
  现在,甜甜的糖虽很少在我的生活里出现了,但,甜甜的日子却充实着我的生活,一直在我身边不曾离开。

  苦
  都说良药苦口,这句话是对的。有的药确实很苦,你不吃又不行,只能硬着头皮去吃。小时候,一到感冒发烧,嗓子不舒服,咳嗽,母亲就会去药店买一种叫甘草片的苦药。
  这种药的确很苦,那时候我根本无法下咽。那个药片很小,一放到嘴里苦味就特别浓。后来,还是吃了。小时候身体比较弱,每年都会因高烧不退去卫生室挂吊瓶,高烧不退成了季节性的事情,每次打完吊瓶嘴里都是苦苦的,无论吃什么都感觉到苦的让人难以下咽,母亲这时,就会走很远的路,去小卖部买我最爱吃的方便面,淡化嘴里的苦。随着年龄的增长,感冒发烧也就很少出现在身边了,苦涩的味道也就消失了。我记得有一种比甘草片更苦的药,我忘记药的名字了,是我得肺炎那一年,我到医院住院治疗,医生给我开的。药是一种丸子形的,黑色,放到嘴里嚼着吃特苦,我就把它掰开,分成一块一块用水冲着下咽。
  小时候,一到年底家里就购买瓜子,瓜子有多种口味,吃得时候遇到坏的,嚼在嘴里就会发苦发涩。还有一种苦,就是父亲炸刀鱼的时候,内脏未处理,裹了一层面看不到肉里黑色的东西,吃到嘴里就特苦。
  母亲总说日子是苦的,原先我还不理解这句话的意义。自从有了孩子,看着孩子吃药的那种表情,我才真正理解这句话。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走一遭,是要吃点苦,如果你不吃今天的苦,你就要吃明天的苦了。
  孩子吃完药,母亲总拿白糖诱惑着孩子,让孩子乖乖地吃药。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苦过之后才是甜。

  辣
  无辣不欢,成了我的一种习惯,之前很少吃辣,看到辣的东西望而却之。现在,我喜欢吃辣,这种喜欢来自大学时代的生活。上大学之前,我对辣没有多大兴趣,大学之后,我就养成了吃辣的习惯,越辣心里越有滋味。
  我又回想起了大学里的生活,毕业已经十多年了,现在想来还是充满着美好。大学里,我常去食堂或者校外吃饭,根本不碰辣椒,自从我认识比我大一级的学姐,辣就开始填充着我的生活。她比较喜欢吃辣,每次吃饭都要辣,而且要多放辣。
  有一次,我们去学校南苑餐厅吃麻辣烫,辣椒是自己往碗里添加,每个人吃辣的程度不同,自己添加更能把握量。我是不碰辣的,看到她吃辣椒的样子,辣得一脑门子汗,汗顺着脸颊滑落,满脸通红,身体显得格外清爽。我有了想尝试吃辣椒的想法,第一次吃辣,辣了一脑门子汗,身体却清爽了很多,自那时起就爱上了辣椒。我吃辣椒的时间长了,往碗里添加的辣椒就越来越多。出去吃饭,桌子上有一个辣椒罐,我都要放入小半罐,以至于后来,我吃辣的程度比她高很多。
  某日,陪家人去牛寨特色旅游区闲逛,特意在一个农家乐里点了一盘杭椒炒肉。老板拿上了一碟煎饼,让卷着吃。家里人吃不惯太辣的东西,勉强可以吃几口,我则不然,一盘辣椒被我吃光后还时常惦念着。没办法,只得去菜市场买上杭椒和肉,我自己在家炒来卷煎饼。煎饼,是我们当地的主食之一,也是一种特色美食,在百里之外的丈母娘家,她们就没有吃煎饼的习惯,也没有一家卖煎饼的。来我家做客的时候,特意准备了煎饼,咬了一口就直摇头,牙口不好咬着费劲,更别提我准备的杭椒炒肉了。
  回故乡工作后,经常在工作的地方附近,一家西安名吃吃肉夹馍。我喜欢吃之前把辣椒倒入馍里面,这样,不仅增加了味觉的刺激,还大大增加了饭量。最近,爱人购买了牛肉辣酱,无需动烟火,馒头配着辣酱,就使我无滋无味的生活充满了幸福。
  其实,有的时候,平平淡淡的东西,更能充实着生活。

  咸
  家里炒菜是很少多放盐的,都喜欢清淡的口味。母亲喜欢清淡,父亲也一样。母亲前些年甲状腺增大,对盐的要求也高了起来,在医生的建议下,开始吃无典盐,有助于甲状腺的恢复。父亲血压偏高,盐吃得格外少。
  我不太习惯吃太清淡的东西,我喜欢盐的厚重。比如,购买咸鱼咸鸭蛋来充实着生活。远在百公里外的岳母家,邻海而居,时常吃到的就是咸鱼。每次去岳母家,她提前用灶房的大铁锅为我们做鲅鱼,一做就是好多条,她知道我喜欢吃鱼,就多做一点,知道我回家的次数少,怕我不够吃,就做许多条鱼让我吃。每次去我总能吃到岳母做的咸鱼,咸让生活有了厚重感。
  在家炒菜,家里总抱怨我酱油加多了,或者盐放多了。他们不太习惯咸的生活,我则不一样。如果,有一餐吃的淡了,食欲也会减少很多,感觉生活就会无滋无味,缺少了一剂调味品,那就是盐。
  最早,我记得家里炒菜,那时放的还是盐粒子,很粗。现在,这种盐粒子基本都是腌制咸菜的时候用,炒菜几乎用不到了。那时,奶奶家的一口大缸里就腌制着咸菜,上面撒满了盐粒子。奶奶从苦日子走来,特别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也就养成了腌咸菜的习惯,咸菜成了家里的主食,每餐如果没有咸菜,就感觉生活无滋无味。奶奶搬离了老家到县城居住,也没忘记腌咸菜,她特意叮嘱父亲要多买点咸菜腌上。家里有一口缸,我们都称为瓮,这口瓮有许多年历史了,打买来这口瓮奶奶就腌制咸菜。每次,回家的时候,总能看到瓮里满满的咸菜,奶奶就捞出咸菜来给大家分分。
  回到家,能吃到奶奶腌制的咸菜,是幸福和快乐的。随着奶奶的离去,咸菜淡出了我的生活,可咸一直都在。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县春秋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