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3-09-01 21:29
鄌郚总编

许法忠  李学成丨灯塔崮上话今昔

  灯塔崮上话今昔
  许法忠  李学成

  一
  灯塔崮,位于临朐县九山镇东南部,西北与回龙山似断实连。民国初期临朐县地八区温泉乡(因下城隍温泉而名)铜陵乡(因境内齐长城铜陵关而名)的界山,现在是中城隍村(崮东)与宋家王庄村(崮西北)的界山。其斜对宋家王庄村的悬崖处有一巨石,“长出”一尊似人高、合抱粗的石柱,柱顶有碗口大的石窝,状如古之油灯,因此得名“灯盏崮”。灯塔崮巅有“围子”,周边村民又称“围子山”。
  崮大体呈东西走向,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120米,海拔415米。稍偏东北方向,是灯塔崮的东门,从崮东的城隍等村启程登崮者必走此门,东门还保留门口的轮廓,围子存留比较完整。崮东南面是悬崖,不易登攀。南面陡峭,尚能攀爬,此处为崮的“南门”,而今早已坍塌,仅存一个豁口和一堆乱石。崮的西南面、西面为悬崖绝壁,生命力极强的数十株灌木咬定青山,植根巉岩。崮顶北方坡陡,残存围子墙较矮、较长,崮顶西北角是灯塔崮北门,从釜泉村、宋家王庄村启程登山者可走此门,经过崮西北回龙山的“孙家庵子”向南面山脊攀登,可达北门,登崮走这条路,是最佳选择。
  崮之东西半山腰向上,是间杂的苹果园、桃园、山楂园、柿子林、槐树侧柏混交林、酸枣黄荆野榆胡枝子苗羊角子蔓等灌木藤状植物。崮顶,石灰岩裸露,或平坦光滑,或错落有致。土质松软,以壤土为主,杂以少量黄粘土,山顶无高大乔木,只有数株翠柏。荒草满地,脚踏绵软;荆棘丛生,扯人衣衫。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还有中小学生结伙攀爬至崮顶,不辞劳苦甚至是兴趣盎然地挖丹参、白蒿、桔梗、蒲公英等中草药,或“掀蝎子”、捉蚂蚱、逮“山山牛”等,完成学校或者父母布置的“勤工俭学”任务,若非特意登临,半个世纪里此处已是常年人迹罕至。
  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灯塔崮上不时传来一阵阵“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的叫声,当地人称此鸟为“呱鸡子”,鸟的体型不是很大,幼鸟顶着蛋壳就跑得飞快,十分灵活敏捷。有经验的老人说,看见这种刚出壳的幼鸟,只要对着它大喊一声,把它吓愣神了,就会轻易上前捉住它。2000年后,不知何故,野鸡逐渐增多以至泛滥,而“呱鸡子”却不知何时消亡了。灯塔崮上再也发不出阵阵“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的叫声了。

  二
  灯塔崮“围子”,始建于什么年代,无碑文、史书可查,也没有关于此“围子”的传闻,也没听说近代在此崮发生过战事。笔者为此广泛了查阅地方史志和碑文。
  “清中晚期,临朐境内匪患严重,社会不宁。咸丰十一年(1861)八月,捻军先进入釜泉社之铜陵关,大肆劫掠,并累及九山、鹿皋等社。后驻扎盘龙山,四出攻掠,整个礼义社皆受其害。九月初一,分犯张禄、郝庄、朱位各社……”(李纯厚《硝烟散去寨无语  唯留传说在风中》)
  《大美九山 大事记》有类似记载:“清咸丰十一年(1861)八月,捻军数百人自铜陵关入临朐县九山集、鹿皋等处,掠取财物,烧毁房舍。九山社晋家沟人于文藻偕胞弟于文节纠合庄民数千人逐捻军于铜陵关外,防御数日,一方获安。不久,捻军仍由铜陵关北上,至盘龙山一带活动。”
  “咸丰十一年十一月初一,负责剿捻事务的钦差大臣李鸿章,奏请各地要广筑寨围,不让捻军进村得到给养。是年,临朐县始‘遵谕办团,乡民各结木寨自保’,至同治五年全县大兴。”“临朐县结寨自卫的组织者,多为境内有号召力的乡绅。他们首先是选择远离城邑、易守难攻的地形,做到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李纯厚《硝烟散去寨无语  唯留传说在风中》)
  灯塔崮西北3.5公里的莺歌山巅,有比灯塔崮石围子规模大而完整的石围子且有记事碑,记载晋家沟村与南店东庄因年景荒乱盗贼(本地土匪张文瀚、费县悍匪“刘黑七”)蜂拥而起,民国十四年花费“三仟有余”“同修莺歌山围子”,于阳月(10月)告竣的史实。
  综合以上资料分析,灯塔崮“围子”始建,最早在咸丰十一年(1861)至同治六年(1867)间,最迟在民国十四年(1925),由宋王庄宋史、王氏、上城隍村宋氏乡绅(财主)财主出钱出粮,本村及周边几个佃户村的贫农出工出力,在崮顶就地取材垒砌的。灯塔崮“围子”,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防匪和之后躲避日伪军扫荡中发挥了应有效用。
  1958年前后,上级派来几个专业人员,在灯塔崮西南面最高处竖起一根高杆,上面钉有数块刷了白漆的长方形木板,这些木板分别朝不同方向罗列。木杆竖起来后,李学成等几个村中玩童,相约爬上山顶来到高杆下,仰脸望望木板,低头瞧瞧固定木杆的土石,到底不明白弄这玩艺儿有什么用途。那年9岁的李学成,还为高杆胡诌八扯一支童谣:“说围子山,道围子山,围子山上电线杆。电线杆上八个板,一个板上一个眼。一个眼扯电线,一扯扯到临朐县。临朐县,广播站。广播天天不间断。”几年后,木杆没有了,不知是自然倒下的,还是上边来人撤除的。猜度也许是航空飞行指示标,或许是地理坐标。这根木杆消逝60余年,留在心中的仍是一个难解的谜。

  三
  灯塔崮,略高于西边的齐长城铜陵关(海拔393米)、西北的回龙山(海拔375米),而低于北方的番崮山(海拔515米)、正东方的轿顶山(海拔500米),西北方的张良墓(海拔661.9米)。灯塔崮和这5座较高的山以及近百条不出名的丘陵,与发源于张良墓的龙山河,发源于西大岭(海拔535米,主峰在沂水县沙沟镇侯家官庄境内)山阴的城隍河以及灯塔崮西南侧的淌水崖水库、东坪峪水库,组成九山镇东南部瑰丽的山水画卷,每每成为在黑松林景区“观龙台”上的摄影家、画家们摄入镜头化作妙笔丹青。
  站在灯塔崮向东北望去,下城隍村东北面便是闻名遐迩的城隍温泉,7个泉眼喷涌不断,汇成清流一路流淌,在回龙山北崖下桥处汇入红旗河。泉水冬暖夏凉,夏天人们把手脚放入水中,凉彻骨髓,冬天温泉河上烟雾蒸腾,如馒头房里掀开了笼屉,蒸气弥漫在河边;数九隆冬,泉水温暖宜人,河边常有三五女人浣洗衣衫,搓衣声混合说笑声不绝于耳,形成“温泉烟霭三冬暖”奇观。温泉上有做工精湛的古石桥,并竖有县级文物保护的勒石,过古石桥,东北方便是暖泉寺,建有龙女三娘庙。
  坐在崮顶东南方的光滑青石板上往东俯瞰,山腰有中城隍村成片的柿子林,农历九月,柿子树上挂着鲜红的大柿子,就像一个个小红灯笼。“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柿子乱赶集。”当年九山集上,城隍村的柿子,无论质量、数量、品相、口感,都很有名气。上城隍、中城隍、下城隍连成一片,绿树掩映房舍俨然。李学成在2012年草成《城隍八小景》“灯塔崮有神灯燃,半边山阳削半边。马鞍山肖征鞍状,崮山横跨朐沂间。小石崮崖朱笔字,大石崮崖苍鹰旋。暖泉寺外清泉涌,千米溶洞探幽险。”
  站在崮顶放眼南望,豹子窝、马鞍山历历在目。豹子窝原来是隶属上城隍村不足50人的自然村(上世纪九十年代撤并),因为此地过去有豹子出没而得名。马鞍山是临朐、沂水两县的界山,因此山形状象极马鞍,故名。灯塔崮南,一条小路始于宋家王庄,东涉龙山河南经王庄东洼,沿东坪峪水库西面沙山梁沿南后崖至山顶,村人称其“南大路”——不足半米的自行车都不能骑行的崎岖山路称“大路”,盖因此路是通往山南涝洼、抬头等村及沂水县村庄的唯一。大集体时期,涝洼、抬头等5个大队交售统购粮,购买返销粮、化肥、氨水、煤炭、柴油、百货,只能从此路肩挑、小推车推。生产队派人牵着黄牛带着拉绳下山接迎小推车,推车人仰脸朝天,一步三喘气三步九瞪眼,淋漓的汗水挡住了视线湿透了衣衫,诉说了多少山南人的无奈和辛酸!淌水崖水库公路桥竣工,九(九山)抬(抬头)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那令人不堪回首的艰辛,迎来了山南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开端。
  灯塔崮西面正对着雄伟淌水崖水库。游龙状的库水碧波潋滟,青山倒映,白鹭飞翔;亚洲第一砌石连拱坝雄伟壮观,坝顶公路桥上车辆行人熙来攘往,坝下石砌观光路上,游人如织;水库陈列馆在阳光照耀下庄严雄伟,熠熠生辉,左侧群雕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宋家王庄洼,土地肥沃,九(九山)抬(抬头)公路东侧小楼整洁俨然;宋家王庄社区办公室西侧近800岁的“槐抱朴”树,展现沧桑历史,“王家井”井台上的13道绳痕刻录下山村岁月流年。
  在灯塔崮北门北望,便是钟灵毓秀树木苍翠的回龙山,清凉老母庙高踞山巅,香火月祈福求平安的善男信女焚香念佛,上供烧化,热闹非凡。

  四
  灯塔崮本身并无多少故事,而与其牵强附会的传说倒有不少。其一为《神灯偏照赵家林》:
  淌水崖瀑布之下有一“淹子”,中有一“马子石”,明代傅国私修临朐县志《昌国艅艎》记载为”“龙湾”,自然颇有几分山水灵气,距此几十米的龙山河北岸山坡上有宋家王庄的赵氏先茔(“赵家林”),与东面的灯塔崮隔龙山河相望。相传,古时候灯塔崮西南制高点上有一盏神灯,放射出明亮神奇的强光,穿越龙山河偏照“赵家林”这块风水宝地,因此后裔人才辈出。明朝嘉靖年间,青州衡王为其三女儿招亲,宴会上,前来参加招亲的公子们言行举止谨小慎微,面对美酒佳肴唯恐吃相不佳而缩手缩脚,难以启齿,……而宋家王庄赵氏公子身材魁梧而才学出众但相貌丑陋,自知因相貌不佳被招无望,面对山珍海味没有忸怩不安,一顿海吃海喝并借助酒兴吟诗作赋,成为宴会上无人出其右的“主角”。衡王默默观察后暗忖此人虽长相欠缺,但能吃能喝,才华横溢狂放不羁,是块“好料”,窃喜,遂招其为“仪宾”(明代宗室亲王、郡王之女婿)。
  其二为《“飞毛腿”赵一千》:
  一个深谙阴阳熟识八卦的阴阳先生放言,这神灯偏照赵家祖茔上,赵家后人要大富大贵,并预言赵氏子弟参加科举有一千人及第。村人拭目以待,年复一年,赵氏后人参加科考但无人及第。众人迷惑之时,赵氏族中发生一件奇事。赵姓人家生一男丁,取名“一千”,长大后身体强壮步履矫健,走起路来虎虎生风速度远超比常人。一年冬天,村人聚在地窨子里掷骰子耍钱,赵一千杂在旁边看了几圈牌觉得乏味,就去掷了几把骰子,可是手气不济输了几个小钱,他并不在乎,,戴好毡帽爬出地窨子扬长而去。过了一会儿,一块玩骰子的本家哥哥不见赵一千的身影,就问一千呢,刚才玩骰子输了仨核桃俩枣的,心疼了,走了,真小气!一个老汉说不能吧,他可能出去尿尿去了。正议论间,赵一千从外面出溜下来站稳脚步说山西的雪下得好大啊!众人面面相觑,你胡咧咧什么,说梦话啊?你刚出去一会儿,山西下大雪你怎么知道的,你是神仙?赵一千一脸真诚地表白说,真个的,不哄你们,不信你们看看,他摘下头上的毡帽一抖擞,雪花纷纷落地,众人诧异地张口结舌半天才回过神来——咱这埝儿红日蓝天,他从哪里弄来的雪花子啊!始信赵一千所言不虚,暗自嘀咕赵一千是有特异功能的奇人。此事在村中飞快地传遍,令村人啧啧称奇,都说赵一千是个“飞毛腿”,日行千里夜走八百,赶上或超过关王爷的嘶风赤兔马。也有人说,人家赵一千比梁山好汉神行太保戴宗还厉害,不用临行腿绑甲马焚烧作法这么麻烦,空身上路就行………那预言赵家后人出一千人及第的阴阳先生出来为自己打圆场,我说赵家后人没人高中状当官呢,只因出了个“赵一千”,这名字犯忌了,上天怪罪了!”赵一千的爹娘知道儿子有此奇异功能,却是整天惴惴惶惶,担心“飞毛腿”儿子依仗自己功能在外为非作歹作奸犯科牵连了爹娘。俩人一番谋划,父亲趁儿子熟睡之际狠狠心,绝情地抡起了镢头。一镢头下去,赵一千双臂挓挲,两个腋窝里羽翼已丰;第二镢头下去,集一千士子于一身的奇人赵一千,命丧逾虎之毒的愚顽父母。可惜可叹!
  有趣的,灯塔崮依旧,“赵家林”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修建淌水崖水库时迁移,宋家王庄南沟的两名中学毕业从军的赵氏子弟,在无任何背景的情况下,凭真本事从士兵当到“万岁军”(陆军第38军)的装甲团团长。

  五
  灯塔崮及其周边是一片神奇、壮丽的山川。灯塔崮下的城隍村、宋家王庄村及其优秀儿女,更是民族抗争、人民解放、是这样建设的功臣、楷模!
  城隍村可谓临朐县的抗日民主政府“襁褓”。1942年7月,灯塔崮东上城隍村宋成信、宋家王庄村的宋万沛等进步人士,在沂北行署党组织和八路军鲁中军区某连的领导、支持下,在上城隍村成立临朐县第一个乡级抗日民主政府——龙山乡抗日民主政府,宋成信(后调八路军鲁中军区报社工作)、宋万沛(后任龙山区、九山区副区长)分任乡长、副乡长,宋允、宋继长、宋继宗任委员。龙山乡后扩展为龙山区,并建立龙山区委、区中队、“妇救会”“抗联”等群众组织,重归中共临朐县工委领导,此后中共临朐县工委领导的九山区、米山区、大关区、峰山区抗日民主政府相继建立,1943年9月13日临朐县抗日民主政府及县大队在九山区响水崖村成立,自此中共领导的临朐县抗日击伪反顽大业,以九山为中心渐成燎原之势,直至抗战伟业告成。于是,在临朐县尤其是临朐县南部山区,“先有龙山乡(政府),后有临朐县(政府)”广为流传,直至当今。
  城隍村更是人民解放战争的“功臣村”。上城隍“村有革命烈士4名:宋学良、宋宪周、朱四成、宋宪森”。中城隍村“建国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有11人”(不含后来参军、外出工作党员——作者注)。中城隍村“袁立香(1913—1999)女,1943年春天最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期间送夫参军,积极“支前”。村里的男子外出随军支前,袁立香带领妇女在后方磨面粉、摊煎饼、烙面饼、缝慰问袋、做军鞋军衣,支援解放军打赢淮海战役。村中(下城隍村、中城隍当时隶属上城隍村——作者注)130多名妇女在一个秋季,做军衣4000套,人民政府奖励她们小米3000公斤,她们又全部献出来支援前线,华东军区后勤部先后授予上城隍村妇救会“支前立功”锦旗两面。袁立香带领妇女拥军支前的模范事迹及锦旗,现仍陈列在徐州市淮海战役纪念馆里。”下城隍村“建国前入党的有宋吉元、宋吉贤;1943年,王君荣第一个参加八路军。”(均摘自2012年出版《临朐村镇志略?九山卷》)
  崮西的宋家王庄村,同样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1938年,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一支队在马保三司令员率领下驻扎宋家王庄。”“1943年九山解放,开明人士宋万焕在宋家王庄创办全县第一所抗日民主小学。”“1946年至1948年,鲁中南军区第三军分区在宋家王庄设兵工厂,制造了大批枪支弹药。”“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宋家王庄村踊跃参军支前,仅1946年就有陈兆永、宋法图、宋作木等32人踊跃参军入伍,受到高奋县长的表扬。随军担架队也屡立战功,受到上级表扬。”“建国前入党党员31人”(不含后来参军、外出工党员),“村有革命烈士6人。”(均摘自2012年出版《临朐村镇志略?九山卷》)
  宋家王庄村更是全国林业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辉典范。“宋家王庄村是全国林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沿淌水崖水库西行近里许,便是宋家王庄林场——万亩黑松林。20世纪50年代初,村民在董兴义、宋法钧、宋法言等老干部的率领下,连年上山植树,林区面积达近万亩,故称“万亩黑松林”。因造林成绩突出,曾两次受到国家级表彰:1956年,林业部授予“全国育苗先进单位”称号;1959年,国务院授予“绿化祖国,实现大地园林化”锦旗,林业部奖给“跃进牌”卡车一辆,临朐县始有载重卡车。1959年1月26日,苏联林业专家邦达连柯在国家林业部部长等陪同下,莅临黑松林考察;同年,副省长李澄之亲临黑松林视察指导并题词;同年,山东泰安林校三个班180名师生慕名而来,把这里作为第二课堂。1956年、1959年,社长宋法钧作为先进集体代表,赴京出席全国先进集体和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在1959年山东省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上被授予“林业劳动模范”称号。1979年元旦,林场场长李本善出席‘农业、财贸、教育、卫生、科研战线先进单位和全国劳动模范大会’,受到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均摘自2012年出版《临朐村镇志略?九山卷》)
  壮哉,灯塔崮!美哉,灯塔崮人文!真善美啊,灯塔崮周边的人!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县春秋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