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3-09-14 16:10
鄌郚总编

往事悠悠话北海

  往事悠悠话北海
  北海郡,是潍坊人引以自豪的“故国”,说起那些发生在这块故土上的北海故事、人物传说,人们往往如数家珍,津津乐道,就连街道、公园、宾馆、团体、文苑、闲章等,也喜欢用“北海”二字取名。两汉时期,先后置北海郡、北海国,存续时间400多年(南北朝、隋唐至明初曾数度使用“北海”一名置郡、县治,跨度虽长,单体存续时间比较短),留下了闻名于世的人文史话、两汉遗风。在这里,发生过著名的潍水之战;走出了布衣儒相公孙弘、大经学家郑玄等历史名人;镌刻着一代名儒孔融的足迹;流传着汉武帝刘彻、光武帝刘秀等帝王民间传说和被《三国演义》收录的战争故事。在青州发掘出的两处高规格汉墓,亦是那些悄然远去的沧桑往事的见证。
  本期撰稿:房永江
  -
  韩信胜龙且 汉武帝躬耕
  营陵古城墙遗址
  潍水之战阵势图
  汉武躬耕雕塑。 葛怀圣 摄
  巨淀湖。 葛怀圣 摄
  楚汉相争,潍水之战,汉将淮阴侯韩信“囊沙壅水”智胜楚将龙且,一战成名,三齐归汉。在寿光境内,有一处汉武帝刘彻躬耕巨淀湖的巨型雕塑,汉武帝恢复民力、劝课农桑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囊沙壅水破齐楚联军
  韩信大捷收三齐之地
  秦朝后期,项羽入关分封十八诸侯,其中齐地被分为三部分,齐地分封三王,然而齐地的实际控制者田荣没有得到分封,遂起兵反抗,赶跑了齐王(临淄王)田都,后又杀死了济北王田安和胶东王田巿,统一三齐。
  田荣公然反抗项羽的命令,且齐地距离项羽都城彭城太近,于是公元前205年,项羽出兵齐地,在阳城(今鄄城)大败齐军,田荣败走,在平原被平民杀死。项羽立齐王田假。但因项羽在阳城大开杀戒,引发齐地民众反抗,田荣之弟田横乘机立田荣之子田广为齐王,赶跑田假,再度统一齐地。自此一直到韩信破齐,田横、田广叔侄二人一直是齐地的控制者。
  公元前204年农历九月,淮阴侯韩信率军东击齐王田广,以完成对楚军的战略性侧翼迂回,支援成皋战场。次月,汉军破齐军,进占齐都临淄。齐王田广败走高密,向楚军求救。
  楚军收到齐王田广的求救信以后,项羽即派大将龙且率部支援。十一月,楚齐联军与汉军对峙于潍水两岸。
  潍河全长250公里,进入峡山后与渠河、浯河汇流,形成宽15公里、长20公里的巨大河床。龙且与齐王田广会合入驻高密城,组成齐楚联军在潍河东岸摆下战场,韩信率军追至潍河西岸,安营扎寨。
  两军还没交锋,有人规劝龙且说:“汉军乘胜而来,其锋芒必锐不可挡。但其远来,意在速战,齐楚两军在本土作战,宜以逸代劳。不如深沟高垒,坚守不出。让齐王派他的亲信大臣去安抚已经沦陷的城邑,这些城邑的官吏和百姓知道他们的国王还在,楚军又来援救,一定会反叛汉军。汉军客居两千里之外,齐国城邑的人都纷纷起来反叛他们,那汉军势必得不到粮食,这就可以迫使他们不战而降。”龙且说:“我一向知韩信为人,易与耳。而且援救齐国,不战而使韩信投降,我还有什么功劳?如今战胜他,齐国一半土地可以分封给我,为什么不打?”于是决定开战,与韩信隔着潍水摆开阵势。
  韩信善用兵,他查看地形,决定用“囊沙壅水”之计破齐楚联军。韩信下令连夜赶做一万多条口袋,装满沙土,堵住潍河上游之水,然后带领一半军队渡过潍河挑战。龙且率部出兵迎战,没几个回合,汉军假装战败,且战且退。龙且见状高兴地说:“固知信怯也。”遂追韩信渡水。韩信见状传令挖开堵塞潍河的沙袋,只见河水汹涌而来,继而号角齐鸣、杀声震天,韩信回师大举反击。这时楚军一多半还没渡过河去,阵势大乱,潍水东岸尚未渡河的部队见势四散逃跑,龙且死于乱军之中。韩信追赶败兵直至城阳,把楚军将士全部俘虏,大捷。
  汉武帝刘彻劝课农桑
  躬耕巨淀湖畔传佳话
  在寿光巨淀湖湿地公园矗立着一座巨大的“汉武躬耕”雕塑,帝王与民同耕的劳作场面,令人感怀。
  汉武帝刘彻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盛世君主。他继位后的前20载,在丞相公孙弘辅佐下,承袭父亲景帝休养生息政策,外修兵革,内崇儒学,劝课农桑,礼贤下士,成就了一代霸业。
  据《史记》《资治通鉴》载:征和四年(前89)正月,汉武帝巡游东莱,到达海边。本想亲自“浮海求神山”,但见浊浪滔天,乌云四盖,不能出海。汉武帝在海边待了十几天仍无法出海,无奈作罢,返回长安。所经之地,啼饥号寒,饿殍遍地,武帝心生怜惜。行至寿光境内,战马嘶鸣、仰天长啸,止步不前。刘彻询问此处何地,大臣报:“此乃老丞相公孙弘故里。”
  据《汉书·武帝纪》记载:“(征和四年)三月,上耕于钜定。”钜定,又写作巨淀,曾为地名,又是湖泊名,即今巨淀湖一带。时阳春三月,恰试耕之时,左丞相报:“离此不远的洋河店为我皇家驿站,此处众水汇集,神泉相涌,沃野千顷;巨淀湖盛产锦鲤,慢火烹饪,味香透骨;所居乡民,民风淳朴,适宜皇上扶犁。”武帝恩准,当即选址巨淀湖南畔,扶犁躬耕,并诏告天下,恢复民力,发展农桑,削减税赋。于是,农耕开垦由此大兴,汉武帝躬耕巨淀湖畔的故事也传为千古佳话。
  ◎相关链接
  北海郡辖县域侯国
  西汉置青州刺史部,辖齐郡、北海郡、胶东国等诸侯国。北海郡,都营陵。营陵故城遗址位于昌乐营丘镇古城村。今村后有一座“营陵故城”石碑置于街头,石碑不远处一截汉代古城墙岿然屹立,成为一处历史文化遗址。
  北海郡,郡治营陵,位于今昌乐县东南,辖县、侯国26个;在地域范围上,西起剧县(昌乐西北),东至胶阳(高密西北),南起安丘,北至渤海。营陵以外的25县、侯国是:
  剧魁,国治今昌乐县西北,侯国。
  安丘,县治今安丘西南。
  淳于,县治今安丘东北。
  益县,县治今寿光东南。
  平寿,县治今潍城西南。
  剧国,国治今昌乐县西北,侯国。
  都昌,县治今昌邑西北。
  平望,国治今寿光东北,侯国。
  柳泉,国治今昌乐东南,侯国。
  寿光,县治今寿光东北。
  乐望,国治今寿光东南,侯国。
  饶国,国治今寿光东北,侯国。
  斟县,县治今潍城东南。
  桑犊,县治今潍城南。
  平城,国治今潍县东南,侯国。
  密乡,国治今昌邑西南,侯国。
  成乡,国治今安丘,侯国。
  胶阳,国治今高密西北,侯国。
  瓡国(侯国)、平的(侯国)、羊石(侯国)、乐都(侯国)、石乡(侯国)、上乡(侯国)、新成(侯国),地望无考。
  -
  儒相公孙弘 为宦有政声
  公孙弘墓(资料图片)
  公孙弘画像
  公孙弘,菑川国(今寿光南)薛人。公孙弘布衣封侯,官至丞相,位列三公。他在任期间,广招贤士,关注民生,大器晚成,躬行节俭。他倡导儒学,精通《公羊传》,为儒学的推广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出身贫寒深受推崇
  应诏入仕大器晚成
  公孙弘(前200年-前121年),字季,《汉书·公孙弘传》说他是菑川国(今寿光南)薛人,出身贫寒之家,年轻时曾当过薛县的狱吏,但不久因触犯法律被免职。为了赡养老母,他曾在海边放猪谋生。直到40多岁开始学习《春秋》杂说,并最终选择《公羊传》研习。他孝顺而谨慎,学习刻苦,很快成为著名学者,深受乡人推崇,在当地享有很高威望。
  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汉武帝刚即位,就下诏招“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这时,公孙弘已经60岁,以贤良之名被征召入长安,当了博士。后来,他奉命出使匈奴,因复命之言不合圣意,武帝认为公孙弘无能。公孙弘便上书称病,被免官后归家。
  元光五年(前130),汉武帝出于政治改革的需要,亲自出题,选拔儒士,征求治国良策。在对策中,公孙弘以儒家思想为本,以法家学说为用,奉天人感应说,讲“君权神授”,要求君主顺从“天德”以治天下;主张“遇民以信”,强调“民信”贵于赏罚,并由此提出“治民之本”的八条原则;在执政指导思想上,主张以儒家仁、义、礼、智为治之本、道之用,同时又揉合进法家“术”的思想,主张礼义、赏罚并用。由于受齐文化特别是邹衍阴阳五行思想的影响,公孙弘思想具有明显的唯心主义色彩。他奉行天人感应说,认为人事由天决定,强调治政与天德符瑞的联系,提出“积德”以顺“天德”的观点。
  尽管在百余儒士的对策文章中,公孙弘的对策文章按等次被排在最后,但汉武帝非常欣赏公孙弘的思想,就选拔其为第一。接着汉武帝召公孙弘入宫,见他虽然年迈,却一表人才,再次立为博士,令其在金马门待诏。
  见解独到平步青云
  拜相封侯开启先河
  为官之路的两起两落,再加上贫困生活的磨炼,使公孙弘对生活有了独到见解,为他以后为官奠定了成熟的思想和行为基础。
  在博士位置上,公孙弘办事老成、不尚空谈,只经过一年多的打拼就升至左内史,成为主持京师政务的重要官员之一。
  元朔三年(前126)公孙弘升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从此,公孙弘遇事更加小心,不争权,不辩解,言行注意迎合武帝的心思。最终于元朔五年(前124)替代薛泽拜为丞相。
  在这之前,汉朝常例以列侯为丞相,而公孙弘没有爵位,这似乎有违惯例。于是,汉武帝下达诏书:“朕嘉先圣之道,广开门路,宣招四方之士,盖古者任贤而序位,量能以授官,劳大者厥禄厚,德盛者获爵尊,故武功以显重,而文德以行褒。其以高成之平津乡户六百五十封丞相弘为平津侯。”
  此后引为惯例,汉代拜相而封侯的制度就是从公孙弘开始的。
  官高戒奢躬行节俭
  机智回应武帝诘问
  公孙弘出任丞相期间适逢武帝兴建功业,屡举贤良。公孙弘亦受此益而数年之间以平民至丞相,于是在丞相府邸建起宾客之馆,广纳天下贤才参与国事的商议。公孙弘有与社会下层接触的生活经历。他贵为三公后,盖布被,每餐只吃一种荤菜和粗米,躬行节俭,欲为天下人的榜样。但这种异常的节俭使不少人认为他是在沽名钓誉。
  一次,主爵都尉汲黯就曾向汉武帝告发公孙弘的虚伪欺诈。当汉武帝以此事诘问公孙弘时,他坦诚地说道:“的确有这事。在九卿中汲黯与我最为要好,今日他所揭发的正中我的弊病。以三公的显赫地位和高贵身份而使用布被确实是在虚伪欺诈以沽名钓誉。况且我听说管仲为相辅佐齐国,有三处豪宅,奢侈可与国君相比,而齐桓公靠他称霸,这是对上越于国君;晏婴为相辅佐齐景公,一餐不吃两种肉,侍妾不穿丝织的衣服,齐国也治理得很好,这是向下比于平民。现在我官居御史大夫,用布被,使九卿以下直到小官吏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确如汲黯所说。再说,如果没有汲黯,陛下怎能听到这些话呢?”公孙弘的回答机智而得体,汉武帝十分满意,并认为公孙弘十分谦让,确是贤能,许多大事愿采纳他的建议。
  治国有术倡导教育
  布衣儒相受帝表彰
  公孙弘为政期间提出了许多可行的治国理念,为西汉全盛时期的到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在儒学方面的建树,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我国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正式成为官方占统治地位的学说。但在具体推行的过程中,公孙弘以丞相之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公孙弘还是一位倡导教育的先驱者,他与太常孔臧等一起上书汉武帝,提出兴学、置博士弟子以及任博士为官的建议,得到汉武帝的首肯。他在奏议中提出的有关兴学、招生、考察和任用等方面的制度措施,实质上是一篇建立官方教育制度的纲领性文件,它标志着以儒学为核心教育内容的官方教育正式实施,对我国整个封建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深远。
  西汉末年元始年间,平帝特意下诏表彰公孙弘节俭的美德:“汉兴以来,股肱在位,身行俭约,轻财重义,未有若公孙弘者也。位在宰相封侯,而为布被脱粟之饭,俸禄以给故人宾客,无有所余,可谓减于制度,而率下笃俗者也,与内厚富而外为诡服以钓虚誉者殊科。夫表德章义,所以率世厉俗,圣王之也。”
  元狩二年(前121)三月,公孙弘以79岁高龄薨于相位,谥号献,他的儿子山阳太守公孙度嗣平津侯爵。公孙弘薨后,青铜铸棺,葬于麓台(今潍城区浮烟山),今墓址尚存。
  -
  帝王留传说 汉唐有遗风
  戴家庄遗址
  东汉置北海国,治所剧县。剧县遗址,位于昌乐县戴家庄村西、丹河之畔。北海国地域范围与今天的潍坊市地域范围基本相当。北海国自建立到206年封国被除,历169年。寻踪北海故地,遗址尚存。光武帝刘秀的传说以及历史上许多北海故事,至今传唱不衰。
  刘秀感旧恩 错封臭椿为树中王
  东汉置北海国,治所剧县。剧县遗址,位于昌乐县戴家庄村西、丹河之畔,又称戴家庄剧县遗址。北海国地域范围扩大到南至诸城,东至莱阳,西至东安平(临淄东),与今天的潍坊市地域范围基本相当。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于建武十三年(37)改北海郡为北海国,于建武二十八年(52)迁北海国都于剧县。北海国自建立到206年封国被除,历169年。寻踪北海故地,遗址尚存。光武帝刘秀的传说以及历史上许多北海故事,至今传唱不衰。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派兵追杀刘秀。刘秀逃到临朐境内时已是三天水米未进,因怕被人认出,只好顺着僻静的小路走,不敢进村讨饭吃,看见路旁桑树上的桑葚有青有红,煞是好看,就随手撸了一把填进嘴里,充饥果腹,没想到挺好吃。刘秀足足吃了大半天。
  临走前,他朝桑树许愿:“今天你救了我的命,有朝一日我做了皇帝,一定封你为树中王。”
  13年后,刘秀果真当上了皇帝。
  这年七月,刘秀带兵出巡,因天气炎热,途中到林中歇息。忽然看见林中臭椿树上长满了花,青红相间,一下子想起了当年吃桑葚的情景,就对部下说:“那一年我被王莽大军追赶,三天没吃饭,幸亏这树上的果子充饥,救了我一命。今天,孤封它为树中王,诸位意下如何?”部下齐声说:“应该,应该!”刘秀抽出佩剑,把臭椿树旁的桑树枝子削了削。
  桑树没得到封赏,还被削了很多枝子,气得“肚子”爆裂,“腹水”外流。直到现在,桑树不到成年,就先破表皮往外淌水,随后“结痂”。臭椿树成了树中王,一个劲儿地猛长,什么树也遮不住它。人们不管是盖屋还是打床,都喜欢用上一块臭椿木,图占个树王的吉利。
  北海国治所剧县地处昌乐戴家庄
  戴家庄现属昌乐县宝城街道。明朝初年,戴姓从河北枣强县迁此建立村庄,因其姓而得名。整个村庄呈正方形,西、北两面临大、小丹河,自然、交通条件十分优越。
  清嘉庆《昌乐县志·古迹考》载,“剧县故城旧志谓在县西十里”。今城西民间传说为古城者,仅戴家庄一处。郦道元《水经注》所说东丹水“北迳县,合西丹水”中的所谓“县”,其方位与戴家庄遗址地貌一致。戴家庄遗址即剧县城故址。剧县城遗址,西临大丹河,北依小丹河,面积约100万平方米。遗址西北角曾有一处高台地,俗称“城顶子”,由于大水泛滥冲刷,今已不存在,唯遗有一“L”形土质高岗,长百米许,高约2米,灌木青葱。
  历史上的剧县曾出了许多名人。如汉末“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干、三国时期吴国著名辅政大臣滕胤、辅佐前秦皇帝苻坚统一中国北方的宰相王猛等。
  李邕嫉恶如仇擅长书法
  李白写诗赞其除暴安良
  李邕(678-747),字泰和,唐广陵江都人,官至北海太守,人称“李北海”,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书法家之一。
  李邕“少习文章,嫉恶如仇,不容于众,邪佞切齿”。起家校书郎,迁左拾遗,转户部郎中,调殿中侍御史。因他不避权贵、抗争直言,几遭陷害,也几次被人营救。后来在朝中不能立足,放地方官,做了北海太守(治青州),但还是被权相李林甫妄加罪名,杖杀于青州。
  李邕在北海任上,由于其文章、书法和广泛交游,在文艺界享有很大名气。他曾为龙兴寺题写寺额“龙兴之寺”,金皇统六年(1146)篆刻于《临淮王像碑》的碑阴,今存青州市博物馆。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初夏,李白和杜甫在洛阳相逢,北渡黄河去王屋山参拜道士华盖君,又聚会宋州“采折瑶草”,后到青州拜访李邕。李白十分敬仰李邕,来到青州后,写下一首五言古风诗《东海有勇妇》,全诗如下:
  梁山感杞妻,恸哭为之倾。金石忽暂开,都由激深情。东海有勇妇,何惭苏子卿。学剑越处子,超然若流星。损躯报夫仇,万死不顾生。白刃耀素雪,苍天感精诚。十步两躩跃,三呼一交兵。斩首掉国门,蹴踏五藏行。豁此伉俪愤,粲然大义明。北海李使君,飞章奏天庭。舍罪警风俗,流芳播沧瀛。名在列女籍,竹帛已光荣。淳于免诏狱,汉主为缇萦。津妾一棹歌,脱父于严刑。十子若不肖,不如一女英。豫让斩空衣,有心竟无成。要离杀庆忌,壮夫所素轻。妻子亦何辜,焚之买虚声。岂如东海妇,事立独扬名。
  诗中记述了当时青州民间发生的一件可歌可泣的故事:一位妇女丈夫被害,她立誓报仇雪恨,“损躯报夫仇,万死不顾生。白刃耀素雪,苍天感精诚”,并苦练本领,“学剑越处子,超然若流星”,“十步两躩跃,三呼一交兵”,终于杀掉仇人,“豁此伉俪愤,粲然大义明”,此事得到李邕的褒奖,“北海李使君,飞章奏天庭。舍罪警风俗,流芳播沧瀛”。诗人讴歌了东海勇妇的义勇行为,赞颂了李邕体察民情,报请朝廷,赦免罪妇,以正民风的正义举措,表现了诗人除暴安良的侠义思想。
  与李白同行的杜甫离开青州后,听说李邕在青州被杖杀,悲痛之中,写了《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诗,满怀激情地回忆与李邕相会的情节:“伊昔临淄亭,酒酣托未契。重叙东都别,朝阴改轩砌。”共同议论天下英才俊杰:“钟律俨高悬,鲲鲸喷迢递。”感叹李邕之冤死:“坡陀青州血,芜没汶阳瘗(yì)。”
  ◎相关链接
  东汉北海国辖县域侯国
  北海国,辖18县、国,户158641,人口853604,都剧县(今昌乐西北),剧县以外的17县、国是:
  营陵,县治今昌乐东南。
  平寿,国治今潍城西南,侯国。
  都昌,县治今昌邑西北。
  安丘,县治今安丘西南。
  淳于,县治今安丘东北。
  平昌,国治今诸城西北,侯国。
  朱虚,国治今临朐东南,侯国。
  东安平,县治今临朐东。
  高密,国治今高密西南,侯国。
  昌安,国治今安丘东南,侯国。
  夷安,国治今高密,侯国。
  胶东,国治今平度,侯国。
  即墨,国治今平度东南,侯国。
  壮武,县治今胶州东北。
  下密,县治今昌邑东北。
  挺县,县治今莱阳南。
  观阳,县治今海阳西北。
  名儒孔北海 乱世中为相
  藏于潍坊市博物馆的孔融石刻像
  作为孔子后裔的孔融少有异才,好学博涉,聪慧而知礼仪。长成后为朝廷命官,一代名儒。《三国演义》记述了孔融为北海国相期间,被黄巾军围困,搬来平原相刘备发兵相救的故事。孔融其人书生意气、自恃清高,身居乱世,难逃悲惨命运,终因狂傲直言、抨击时政遭曹操满门抄斩。
  孔北海天资聪慧 政绩显著有盛名
  孔融(153-208),字文举,东汉鲁国人。年少的孔融不仅会让梨,《后汉书·孔融传》中还记载了他10岁那年随父孔宙去京师长安发生的一件趣事。
  当时京城有一位官员叫李膺,时任河南尹,孔融想看看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就登门拜访。他对门隶说:“我跟李大人是通家之好。”进去后,李膺问他:“我们素不相识,你怎么敢说我们是通家之好?”孔融笑了笑说:“我的祖先是孔子仲尼,而大人的祖先是老子李聃,当年孔子和老子,他们同德比翼,互为师友,难道我们两家不是通家吗?”李膺哈哈大笑。在座的客人也无不赞叹这孩子天资聪慧,将来必成大器。
  孔融长大后因品行端正、学识渊博,历任掾属、侍御史、北军中候、中郎将、议郎、北海国相、青州刺史、将作大匠、少府、太中大夫等职。在任司徒掾属时,他暗访贪官,准备将其贬谪罢免,而他检举的多为宦官亲族。朝中尚书怕得罪宦官,于是召孔融等司徒属官诘问斥责,而孔融陈述宦官子弟的罪恶,毫不隐讳。
  东汉光和七年(184),河南尹何进即将升任大将军,上司派孔融拿名片去祝贺何进,因门人未及时通报,孔融就把名片夺回,引罪自责而去。何进认为丢了面子,想要派剑客追杀孔融,有宾客对何进说:“孔文举有盛名,将军如果与他结怨,四方之士就会相随而去了。不如以礼待他,使天下人都知道将军的胸怀广大。”于是何进征辟孔融为大将军掾属,又举其为高第,迁任侍御史。至此,本该仕途一片光明的孔融,却因与上司御史中丞不和辞官而去。
  孔融再次担任中郎将,正值东汉末年,朝政混乱,国运衰危。黄巾起义摧毁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使早已腐朽不堪的东汉政权分崩离析,名存实亡。身为“建安七子”之一的他,史书上多称其为“孔北海”,只因得罪董卓,被举荐到黄巾军猖獗的北海做了六年国相。
  孔融在北海任职六年,虽处社会动乱之时,但他的政绩依然显赫。《后汉书》记载,孔融在任,恭而近礼,劝课桑农,建立学校,表显儒术,推举贤良,尤好结交贤士名人,家内常是鸿儒满座,宾客盈门。只可惜一代名儒,终为乱世所不容。
  《三国演义》四十回有诗赞曰:
  孔融居北海,豪气贯长虹。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
  文章惊世俗,谈笑侮王公。史笔褒忠直,存官纪太中。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语出孔融九岁长子
  《世说新语·言语》载:“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该文说的是,孔融被捕,都很惊恐。当时,孔融的大儿子才9岁,小儿子8岁,两个孩子依旧在玩琢钉游戏,一点没有恐惧的样子。孔融对前来逮捕他的差役说:“希望惩罚只限于我自己,两个孩子能否保全性命?”这时,大儿子从容地上前:“父亲难道看见过打翻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的蛋吗?”随即,来拘捕两个儿子的差役也到了。从此,“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成为一则著名历史典故。
  本文所述故事的背景是曹操准备南征刘备和孙权之时,孔融劝其不要南征,曹操不听,孔融便在背后发了几句牢骚,传入曹操耳中,曹操大怒,下令处死孔融一家。
  《三国演义》讲典故
  刘皇叔北海救孔融
  《三国演义》第十一回“刘皇叔北海救孔融”,说的是孔融在北海国相任上遭黄巾军围困,派太史慈出城搬刘备发兵相救。
  黄巾军管亥部以借粮为名,率众围困了北海城。危急时刻,太史慈奉命急持书信、冲出重围向平原国相刘备求救。
  太史慈讲明缘由后,刘备敛容答曰:“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耶!”刘备收到孔融的求救信之所以吃惊,是因为刘备出身低微,靠打仗起家,而孔融则是世家大族,当世名士。于是,刘备立即起兵,率关羽、张飞等众将向北海进发,管亥哪能抵挡,数十个回合,阵前被斩,众兵逃散。敌退后,孔融收集流民四万余人,重整剧县城邑,习兵讲武,并飞书布告属县,联合御敌。
  寿光东关留传说
  张飞勒马看古槐
  相传当年“刘皇叔北海救孔融”,大军出动之前,刘备恐孔融着急,派张飞先去北海郡报信。张飞晓行夜宿、饥餐渴饮,到了寿光境内。途中见前面闪出一棵参天古槐,枝叶茂密的树冠、苍劲挺拔的树干,粗壮、盘结的根系裸露在地面,煞是壮观。张飞不禁被吸引,勒住乌骓马观赏了起来。正看得高兴,猛然记起任务,随即恋恋不舍地调转马头,跑了几步又回头观望了一阵,才策马扬鞭而去。当夜,张飞杀透重围,及时给孔融报了信。留下了“张飞勒马看古槐”的美谈。
  《寿光县志》载:古槐,县城小东关外,宁国寺内有古槐一株,状如虬龙盘怒,今尚绿意葱茏,但不详植于何代,向有“张飞勒马看古槐”之说。1983年春,古槐被定为县级重点保护树木。
  古槐原为一株,现分为东西两半株,西半株如龙腾飞;东半株又分出两根树干,向北挺出的一枝下垂地面,向西南飞出的则形成椭圆形树冠,与其他苍劲的树干相映衬,如伞盖般庇荫大半个寺院。可谓树中奇观。2002年,依槐建园,建成5000平方米的槐香园,成为人们寻幽探古、健身娱乐的好去处。
  -
  郑学集大成 守节不仕第
  郑玄
  北海郡高密人郑玄勤奋好学,遍注群经,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著有《天文七政论》《中侯》等书,共百万余言,世称“郑学”,为汉代经学集大成者。他终生研究学问,屡拒征辟,守节不仕,为东汉一代大儒。
  少年聪敏一心向学
  辞官又入太学授业
  郑玄(127—200),字康成,北海郡高密人,东汉末年儒家学者、经学家。
  郑玄出生时,郑氏家族已经败落,祖父郑明、父亲郑谨,都没有出仕,只在乡间务农,家境贫寒。郑玄从小学习书数之学,到八九岁时就精通算术。十二三岁时,就能诵读和讲述《诗》《书》《易》《礼》《春秋》儒家“五经”了。他还喜欢钻研天文学,并掌握了“占候”“风角”“隐术”等一些以气象变化而推测吉凶的方术。
  郑玄自少年时就一心向学,不尚虚荣。据说他十一二岁时跟随母亲到外婆家,在座的客人都衣着华美、夸夸其谈,唯独郑玄坐在一旁,默默无语。其母见状,便暗示他表现一下,郑玄却不以为然,说这些庸俗的场面“非我所志,不在所愿也”。
  16岁时,郑玄已经精通儒家经典,详熟古代典制,通晓方术之学,写得一手好文,被人称为神童。
  郑玄虽然立志于潜心钻研经学,但家境贫寒,没有条件继续研读学问。18岁那年,他不得不出仕乡吏,以解生计困扰。
  但郑玄并不安于乡吏工作,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学习,节假日也不回家,而是与师友们研讨各种学术问题。到21岁时,他已经博览群书,具有了深厚的经学功底,并精于历数图纬之学。
  当时的名士杜密任北海相,到高密巡视时见到郑玄,认为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把他升调到郡里任吏录。到北海郡上任不久,郑玄又辞去吏职,入太学授业。此后十年,郑玄皆折节而求学,郑玄在太学攻《京氏易》《公羊传》及《三统历》《九章算术》,又从张恭祖学《古文尚书》《周礼》和《左传》等。
  离开故国游学关中
  一招推演众人叹服
  郑玄虽然已经学富五车,却并不满足。他久仰东汉著名经学家、扶风人马融之名,通过友人卢植引荐,千里迢迢西入关中,拜马融为师,进一步深造,尤其是马融所擅长的古文经学。
  马融学识渊博,虽然门徒众多,但只亲自面授少数高材生,其余学生则由这些高材生转相授业。郑玄投学其门下后,三年不为马融所看重,甚至一直都没能见到他的面,只能听其高足们的讲授。但郑玄并未因此而放松学习,仍旧日夜寻究诵习,毫无怠倦。一次马融推演浑天算法不正确,弟子们也没能解出来。有人说郑玄也许能演算,马融便叫他来做,郑玄把栻盘一转就解决了问题,在场众人都叹服不已。从此,马融对郑玄十分看重,郑玄便把平时学习中发现而未解决的疑难问题一一向马融求教,终得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郑玄在马融门下学习了七年,因父母年迈需要赡养,就向马融告辞归乡。马融深有感慨地对弟子们说:“郑生今去,吾道东矣!”
  客耕东莱教授门徒 党锢期间创立郑学
  郑玄学成归乡时已经40多岁了,他已成为精通经学的大师,有数百上千人投到门下。而他家境贫穷,便“客耕东莱”,边种田维持生计边教授门徒。
  汉灵帝建宁元年(168),朝廷下诏各州郡查究党人,凡“党人”及其门生、故吏、父子、兄弟现居官位者,一概免职禁锢,发生了第二次“党锢之祸”。郑玄曾为杜密故吏,受杜密的赏识与提携,所以也被视为党人,于建宁四年(171)被禁锢。
  郑玄从45岁被禁锢,到了58岁才蒙赦免,前后长达14年。在此期间,他打破经学的家法,注释与著书“几百余万言”,创立了“郑学”,在中国经学发展史上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屡拒征辟守节不仕 逝于被迫随军途中
  黄巾起义爆发后,朝廷被迫大赦党人。解除党禁后,当政者争相聘请郑玄入朝任职。但郑玄屡拒征辟,一心一意研究学问。
  汉灵帝中平二年(185),大将军何进首先征辟郑玄入朝为官。州郡官吏胁迫起行,郑玄不得已,只好入朝去见何进。何进设几、杖之礼以待之。郑玄只穿便服与之相见。仅隔了一夜就逃走了。
  汉灵帝中平四年(187),三府曾先后两次征辟郑玄,他都借故婉言谢绝。第二年,郑玄与荀爽、申屠蟠、襄楷、韩融、陈纪等14人被征为博士,他因父丧而未行。后将军袁隗表举郑玄为侍中,他仍以居丧为由拒绝。
  汉献帝初平二年(191),黄巾军攻占青州,郑玄逃到徐州避乱。徐州牧陶谦曾大破黄巾军,境内比较安定,他听得郑玄到来,极为欢迎,以师友之礼接待。郑玄在徐州住了五六年,当时孔融为北海相,对郑玄特别尊崇,他一面为郑玄修葺故居庭院,一面再三派人敦请郑玄回郡。
  回到高密后,孔融待之甚厚,告诉手下僚属称之为郑君,不得直呼其名。这样,郑玄在70岁时结束了背井离乡的流亡生活。可就在这一年,他又经受了老年丧子之痛。他只有一个儿子,名叫郑益恩,23岁时被孔融举为孝廉。此年春夏之间,袁绍之子袁谭率军攻打北海,围孔融于都昌,情势万分紧急。郑益恩受父命率家兵前去营救,结果反被围杀,时年仅27岁。郑益恩死后,有遗腹子,郑玄因其手纹与自己相似,取名小同。建安三年(198),献帝征郑玄为大司农,位列九卿。
  建安五年(200),郑玄已经73岁,由于一生颠沛流离、历经坎坷,身体常感不适。这年春天,他梦见孔子对他说:“起、起,今年岁在辰,来年岁在巳。”他醒来后很不高兴,认为自己当不久于人世了。这时,袁绍与曹操大战于官渡。袁绍为壮声势、争取民心,派袁谭逼迫郑玄随军,郑玄无奈,只好抱病而行。走到元城,病势加重,不能再走了,同年六月病逝于该县。郑玄死时正处于天下大乱之际,葬礼简朴,但自郡守以下的官员和弟子1000多人为其送葬。初葬于剧东,后归葬砺阜。
  --
  三国风云起 善战青州兵
  平寿村碑。
  平寿遗址立碑记录。
  北海国距今已近2000年,但因为有《三国演义》,那些远去的故事才被传播得妇孺皆知。两汉时的青州隶属齐郡,但人们在讲述那些北海故事时往往把它们扯到一起,如:孔北海在青州如何如何,曹操的青州兵如何如何……此青州并非青州城之青州,而是青州刺史部之青州。
  黄巾军被曹操收编为青州兵 为曹魏政权立汗马功劳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天下大乱,到处田园荒芜、民不聊生,饿殍遍地,生灵涂炭。汉灵帝光和七年(184),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巨鹿人张角领导下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体现了黄巾起义在汉末的影响之大。
  在朝廷的围剿镇压下,黄巾军后期主要聚集到青州地区,在战事不利的情况下,逐渐被曹操诱骗整编,由此诞生了曹操赖以起家的“青州兵”。而“青州兵”从此以后跟随曹操征战天下,战濮阳,破吕布,取徐州,灭袁术,战官渡,败袁绍,下荆州,降刘表,为曹魏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汉末军阀割据与混战格局下,《三国演义》中有多处回目都有关于青州的描述,其主要情节有:
  初平二年(191),割据幽州的公孙瓒击败黄巾军后,趁势进军青州,任命部将田楷为青州刺史,青州各地的郡守、县令也由公孙瓒的部下担任。
  而占据冀州的袁绍不甘心青州落入他人之手,集结兵力,派部将臧洪任青州刺史,率军数万,与田楷在青州大战。这场战争持续了两年,兵士疲惫,军粮殆尽,双方伤亡惨重。其间,双方兵士四处劫掠、奸淫烧杀、荼毒百姓,致使青州一带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尽遭蹂躏。
  初平四年(193),袁绍改任长子袁谭为青州刺史,率领大军争夺青州。此时,青州并存三个刺史:一是东汉朝廷任命的刺史孔融,无力与其他人争衡,只好困守北海周旋自保;二是公孙瓒任命的刺史田楷占据临淄,拥兵固守;三是袁绍任命的刺史袁谭陈兵郊外,虎视眈眈。直到汉献帝派来太仆赵岐前来调和,三方才息兵罢战。
  就在这时,兖州、徐州的战事又起。曹操收编“青州兵”后实力大增,并接替了兖州刺史的职务。为报杀父之仇,向徐州刺史陶潜进军。陶潜无奈,向公孙瓒的青州刺史田楷和平原相刘备求救。田楷与刘备率兵援助陶潜,曹兵退走。尔后陶潜上演了一出三让徐州的好戏,刘备留下来,当了刺史。田楷带兵回防青州。随后,吕布到徐州投奔刘备,借机夺取了徐州刺史的职位。刘备转而投奔曹操,曹操自河南移兵东进,灭了吕布。不久,刘备又离开曹操,领兵占领徐州,公开反对曹操。曹操再次带兵东进,击败刘备,平定徐兖二州,从而占有整个鲁南地区。刘备败后,昼夜飞奔七百里,来到青州,得到袁绍之子袁谭盛情款待,随即又赶到冀州,加入到与曹操对抗的袁绍一边。
  建安元年(196),青州局势发生重大变化。袁绍在河北逐渐取得优势地位,便派袁谭向田楷进攻。据守临淄的田楷不敌,兵败弃城而走,公孙瓒的势力退出青州。袁谭占据临淄,继续进军北海,朝廷任命的刺史孔融据剧县固守,自春至夏,部队伤亡严重,士兵仅剩百余人。在流矢如雨、戈矛相接的紧张局势下,孔融仍凭几读书,谈笑自若。夜间,剧县被攻破,孔融仓皇出逃,妻子儿女被袁谭俘虏,青州遂置于袁绍的势力范围之下。
  袁谭占领青州后,继续向公孙瓒用兵,于建安四年(199)彻底消灭公孙瓒,占有青、冀、幽、并四州,成为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曹操则享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地位,并占有中原广大地区,与袁绍展开了逐鹿中原的最后决战。为取得有利形势,曹操派出在山东地区很有影响的臧霸为青州都督,率精兵攻取北海等郡国,驻军益都(今寿光益城村),迫使占据临淄的袁谭采取守势,无暇援助袁绍。
  建安五年(200),袁绍在官渡与曹操展开决战。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击杀袁绍军士八万余众,袁绍自此一蹶不振,不久病死。袁绍幼子袁尚继位,占据青州的袁谭不服,兄弟间相攻伐。袁谭屡战屡败,退守平原,向曹操求救,曹操趁机进军青州、冀州,先后歼灭袁尚、袁谭,自此青州被纳入其统治之下,并成为稳固的后方,为其统一中国北方大部地区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郑母村因郑玄墓得名
  卧子埠传有鹰喂幼子
  青州市郑母村,相传为郑玄旧葬处,村名即因郑玄墓而得名“郑墓店”,后渐演为今名,这个说法有没有依据呢?
  清光绪《益都县图志》载:“汉郑康成旧葬处,在府城东四十里郑墓店。”
  《齐乘·郑康成祠墓》载:“《高士传》云:‘袁绍屯官渡,逼玄随军。不得已,载病至元城,卒,葬于剧东。后因墓坏,归葬砺阜……剧东旧葬地,即今益都府五十里,郑墓店是也。因高密有郑公乡,土人讹为郑母云。’”
  郑母村北有一个卧子埠村,村旁有一座埠岭。《青州镇村志·谭坊镇卷》载:传说东汉大司徒郑玄之母,因躲避兵乱暂把孩子寄养于埠上,数日后凯旋鹰护叼食喂养,子安祥,为纪念此埠,村依埠说起名卧子埠。
  ◎相关链接
  平寿城遗址觅踪
  两汉以后,北魏、隋、唐等朝代曾几度复置北海郡。北魏移治平寿城。唐复置北海郡,治所平寿。
  在潍城区平寿村有一通“平寿”村碑。碑文写道:因村西面有平寿城(遗址无存),所得名。据《太平寰宇记》载:平寿县在潍州西南三十里。魏初为郡治,后改建为侯国,旧址在今平寿村附近。今虽犁地为田,但两千年前所遗砖、瓦、陶器碎片等物时有发掘、发现。
  -
  青州多王侯 古墓文物丰
  “宜子孙”玉璧(资料图片)
  香山汉墓“彩绘陶俑阵列”
  2006年,青州市谭坊镇发现香山汉代墓葬,出土文物两千余件,其中的彩绘陶俑阵列,蔚为壮观,被人们称作小型兵马俑。1982年在该镇马家冢子发现东汉“宜子孙”玉璧,被称迄今为止发现的国内最古老、最完整、艺术价值最高的玉璧,成为青州市博物馆三大镇馆之宝之一。
  香山之阴掘出汉墓
  陶俑阵列做工精湛
  2006年6月,青州市谭坊镇村民在香山脚下取土时掘出一个器物陪葬坑,发现大量陶俑,随即上报文物主管部门。有关部门立即组成文物考古队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经确认是一座西汉墓葬。
  香山汉墓,位于青州城东22.5千米处,香山之阴。墓高10余米,方基30余米,呈履斗状。南依香山,北为阶梯状上收。
  青州市博物馆、山东省考古研究所联合抢救性发掘了主墓陪葬坑,出土陶器、陶俑、铁器、铜器等2200余件。陶器包括成套的礼器,亦有生活用品。大部分器物上有彩绘,以红、白、紫等彩绘为主。陶俑包括牺牲俑和兵马仪仗俑。其中陶马做工尤为精致,肢体比例准确匀称,大小肥瘦不等,多周身饰彩绘。披挂于马背上的彩绘马具,纹饰线条清晰流畅,精美异常;骑马俑、牵马俑、立俑、侍女俑大小不一,冠饰、服饰亦有等级高下之分;文物数量巨大,种类齐全,色彩绚丽,绘工精湛,国内罕见。
  有关专家从墓葬规模和陪葬坑出土的文物判断,该墓为王侯级墓葬,墓主人可能为西汉菑川国王刘贤。其依据是:第一,从香山的地理、历史背景分析,此墓属西汉菑川国境内墓葬。第二,从文献记载看,墓主人系诸侯国王侯级别身份。第三,菑川国第一位王刘贤不仅死在自己封国内,且无子而葬,这与香山孤墓情形吻合。第四,1987年,在昌乐县朱刘镇发现菑川国王墓群。据《史记》和《汉书》记载,菑川国自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建,至王莽始建国二年(9)废,历时170余年,共传九王。第一代王刘贤是汉高祖刘邦之孙,在位11年。景帝三年(前154),刘贤参加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之乱”,兵败后自杀。景帝以刘贤弟刘志为菑川国王。刘志与刘贤虽是兄弟关系,但经反叛变故,刘志另辟陵地,来到西距香山20公里的朱刘镇一带。这样,菑川王陵便一分为二了。
  由于香山汉墓主墓室尚未发掘,印玺、封泥和金属器皿铭文等直接证据尚未见到,墓主是否就是刘贤,还有待将来考古发掘作出判断。
  马家冢子村东发现东汉墓
  多次被盗仍有丰富陪葬品
  东汉“宜子孙”玉璧,1982年出土于青州市谭坊镇马家冢子村东汉墓。
  马家冢子东汉墓,位于青州城东,1981年当地农民取土时在墓葬附近发现“宜子孙”玉璧。1982年3月,山东省考古研究所对该墓现场调查。青州市博物馆于1982年12月进行发掘。
  马家冢子汉墓为大型封土墓,原存封土高15米,直径30米,为人工堆积而成。该墓平面为“甲”字形,墓室南北长13.5米,东西宽11米。为砖筑多室墓,由墓道、甬道、前室、后室、回廊组成。
  该墓由于早年多次被盗,墓体严重破坏。通过清理,在回廊、后室仍然出土了大量丰富的陪葬品。质地有金、铜、铁、陶、玉、石、水晶等。绝大多数陶器、铜器、铁器集中出土于东回廊。后室出土有铜缕玉衣片、玉璧、金器、水晶珠、石印、铁棺灯。其中陶器分为泥质陶和铅釉陶两类,前者主要有鼎、奁、魁、井、灶等,后者主要有博山炉、猪栏、井、灯、壶等。铜器有合页、铃、镞、案栏、盖弓帽、铺首衔环、镦、镜等,大部分都通体鎏金。铁器有锛、镢、钩、斧、刀、剑、弩机、铁甲等。玉器有玉猪、玉剑、铜缕玉衣片、“宜子孙”玉璧、为福玉璧、蒲纹玉璧等。金器有金罐、金箔。另出土东汉时期五铢钱14枚,封土内出土“千秋万岁”空心砖1块。
  “宜子孙”玉璧
  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据《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光武帝建武二十八年(52),徙封鲁王刘兴为北海王,辖县、侯国16个。永初元年(107),琅琊郡平昌县、朱虚国又划归北海。辖境相当于今潍坊市大部。国都剧县,即今昌乐西北,其地望与马家冢子所处位置相吻合。
  据《后汉书·宗室四王三侯列传》记载,从建武二十八年刘兴为北海王到建安十一年(206)北海国除,154年共传了七王。其中,第三位北海哀王刘基无子,由敬王刘睦庶子刘戚继承王位,后刘戚因犯诽谤罪被押往京师,途中自杀身亡。王位由刘睦的孙子刘普继承。
  根据《后汉书·礼仪志下》记载:“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薨,皆令赠印玺、玉柙银缕;大贵人、长公主铜缕。”按此规制,墓主人应为大贵人、长公主级别。但是,由于东汉晚期,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出现了经济困难、财政危机局面。王侯的地位每况愈下,渐渐地只有封爵之名,而无封土之实。表现在丧葬制度上比较混乱,嗣王、封地条件好的诸侯王墓葬形制较大,随葬品也多,因叛乱、畏罪自杀、嗣绝国除的诸侯王则多有欠缺。综合以上因素分析,初步判断马家冢子墓很可能是东汉中晚期北海国某位重要王室成员之墓。
  东汉“宜子孙”玉璧,通高20.8厘米,直径15.5厘米,内径2.6厘米,用上等新疆和田玉雕琢而成。白玉质,间有墨色,性温润,圆形,出廓。璧内区饰乳丁,外区饰蟠螭纹。出廓上方镂雕双龙纽,纽中央透雕篆书“宜子孙”三字,乃“子子孙孙宜室宜家”之意。龙体矫健,昂首挺胸,呈腾空飞奔状。二龙造型均有中国风格,气派的S形构图技巧,线条流畅,生动活泼,充满着动态艺术的韵律美。该玉璧以体形大、雕技精湛为世人所推崇,为汉代玉璧的上乘之作,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由青州市博物馆收藏。
  据专家分析,古代玉璧一般应为同样大小的两块,因而有“珠联璧合”之说。另一块或许因被盗,而留下这一块,据发掘农民介绍,该玉璧是从淤积的泥土中发现的。
  本期图片由房永江提供(署名除外)
  本期参考资料:《宁国寺古槐传说》《青州历史简编》《青州古城》。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县春秋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