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3-09-16 20:57
鄌郚总编

李风海丨齐东之地齐秦汉郡县考

  齐东之地齐秦汉郡县考
  原创 李风海
  公元前1046年,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商后,被封国建邦,建立齐国,以临淄为都城。之后,东夷遂并入齐国版图,成为齐东之地。齐国一度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前后历经800多年,公元前221年,齐王建向秦王政投降,齐国覆灭。
  齐国采用都县制的二级地方行政区划,当秦建立了统一的封建王朝后,秦始皇在全国推行郡县制,这是行政区划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然则秦祚短促,二世而终,大汉建国。但秦在封建社会中关于行政区划的建树,开了尔后两千多年地方行政区划之先河。秦汉时期是中国行政区划发生突破性变革的时代,齐东之地的郡县就始于这一时期,由于史料记载的不够系统详细,到了汉代,齐东郡县设置情况才逐渐明确。
  近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开展,陶文、金文、钱币铭文、玺印、封泥、简帛等大量历史文物的发现,不断对史料记载的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齐秦时期齐东郡县具体设置逐渐浮出水面。为了便于理解和梳理,本文采用由汉及秦齐的倒叙形式阐述齐东郡县设置。
  注:本文的齐东之地主要指胶东东部地区,包括今威海全部,烟台及青岛的东部区域。
  一、汉代的胶东郡县
  齐东郡县设置情况,在历史上首次出现系统记载,是在班固(东汉人,32-92年)编撰的《汉书·地理志》中,设置时间为西汉时期。当时的齐东之地主要归东莱郡所辖,与之接壤的有胶东国以及琅邪郡。
  东莱郡,户十万三千二百九十二,口五十万二千六百九十三。县十七:掖,腄,平度,黄,临朐,曲成,牟平,东牟,?,育犁,昌阳,不夜,当利,卢乡,阳乐,阳石,徐乡。(《汉书》地理志·第八上·东莱郡)
  胶东国,户七万二千二,口三十二万三千三百三十一。县八:即墨,昌武,下密,壮武,郁秩,挺,观阳,邹卢。(《汉书》地理志·第八上·胶东国)
  琅邪郡,户二十二万八千九百六十,口一百七万九千一百。县五十一:东武,不其,海曲,赣榆,朱虚,诸,梧成,灵门,姑幕,虚水,临原,琅邪,祓,柜,缾,邞,雩段,黔陬,云,计斤,稻,皋虞,平昌,长广,横,东莞,魏其,昌,兹乡,箕,椑,高广,高乡,柔,即来,丽,武乡,伊乡,新山,高阳,昆山,参封,折泉,博石,房山,慎乡,驷望,安丘,高陵,临安,石山。(《汉书》地理志·第八上·琅邪郡)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1982)
  1.齐东之地的县
  结合现代的考古发现,齐东之地的几个县,分别为不夜(威海·荣成·成山·不夜村)、昌阳(威海·文登·宋村)、育犁(威海·乳山·育黎·城阴村)、东牟(烟台·牟平)、牟平(烟台·福山·古现)、观阳(烟台·牟平·观水·半城村南)、腄(不详)。与其接壤的还有东莱郡黄县,胶东国的挺和邹卢,琅邪郡的长广、皋虞和不其。
  2.育犁与腄
  汉代东莱郡设有育犁和腄二县。在谭其骧先生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中,根据史料记载把“腄”和“育犁”都确定在烟台市附近,今已经证实谭先生的“育犁”标注有误,育犁并非在烟台附近,而在今乳山境内。
  育犂,汉立县,后汉省并,入牟平,盖在今郡东南一百二十里港水侧近。以地良沃,故以育犂名邑。(唐《太平寰宇记》)
  育黎城,在州东南一百二十里,东汉省。(明·嘉靖《宁海州志》)
  育黎故城遗址 [育黎镇城阳村南150米.西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800米。城墙已平毁。城内西部及中部曾发现铺地方砖、瓦、石柱础等。采集的可辨陶器有罐、瓮、方砖等。《牟平县志》记载,此为西汉育黎县城,东汉并入牟平县。(2012版《追寻历史-威海第三次文物普查结果巡礼》)
  1985年6月,育黎故城遗址被评为乳山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城遗址上耸立着两块石碑。一块上书“汉育犁故城”,立于1936年;一块上书“育黎古城遗址”,立于1986年。
  图片图:育黎故城遗址石碑
  关于育黎,有枚官印曾被一度认为与其相关。1987年,罗福颐在其编撰的《秦汉南北朝官印徵存》中,收录了一枚汉代郡县官印,标识为“育梨右尉”,由于梨通黎,这枚官印的出现,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汉代的东莱郡育黎县。但在之后的2005年,罗福颐《增订汉印文字徵》一书中,在解释“梨”的时候,仍然引用这枚官印中的文字,却将之前的“育”字改为“昌”字,即“昌梨右尉”。
  《增订汉印文字徵》中昌梨右尉
  “昌梨”,今河北昌黎县,东汉时期已有此地名。在《汉志》中,辽西郡交黎县的注文为:“应劭曰:今昌黎”。应劭(约153-196年)为东汉学者,称汉初的交黎为今昌黎。这枚官印应为汉代昌黎县印,与齐东育黎无关。
  关于“腄”,《中国历史地图集》将其标注在烟台福山,此说存疑。首先缺乏考古证据,至今烟台福山周边未发现腄城遗址;其次从县的分布来看,左32公里设有东牟县,右13公里设有牟平县(汉),如果“腄”设在福山,分布过于密集,不合常理。至于“腄”的确切位置,还需要寻找考古进一步明确。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1982)
  二、秦代的齐东郡县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统一六国,建立秦朝,设郡县。作为大一统的秦朝很短暂,始于公元前221年,亡于公元前207年,仅存在了14年。
  秦王政立二十六年,初并天下为三十六郡,号为始皇帝。(《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
  遗憾的是,司马迁在《史记》(约公元前100年)中,并未系统列出秦始皇所设郡县的名称,南朝宋时期,裴骃在给《史记》做《集解》时(约公元450年),方才列出秦36郡的具体名称,其中涉及齐东之地的有齐郡和琅琊郡。
  秦36郡,是仅此36郡,还是此后14年内又陆续增置新郡,史学界一直争论不休。但根据《史记》列传中提及的一些郡名和现代考古发现,秦郡不止这36郡。如关于秦代置郡的数量,历代学者先后考证有36、46、48、49或51郡等不同说法。
  1.齐国的秦郡
  2009年,后晓荣先生在历代学者考证的基础上,编撰了《秦代政区地理》一书,对秦代政区进行了系统梳理,现将有关内容摘要如下。
  根据《史记·集解》的郡名,秦一统初年,在齐地置齐郡和琅邪郡。根据后期史料线索及考古发现,秦统一后分地置郡,分二为七,置临淄郡(齐郡)、琅邪、即墨(胶东)、胶西、济北、博阳、城阳七郡。其中先后与齐东之地相关的有临淄(齐郡)、琅邪、即墨三郡。
  齐郡(临淄):传世的秦封泥“齐中尉印”、“齐左尉印”、“齐□尉印”,又有“临淄司马”。《汉志》顔师古注:齐郡“秦置,莽曰济南,属青州”。从秦封泥“临淄司马”来看,齐郡为秦统一时初名,后析地置郡又作临淄郡。
  琅邪郡:传世秦封泥有“琅邪司马”、“琅邪候印”、“琅邪司丞”、“琅邪都水”、“琅邪水丞”、“琅邪左盐”、“琅邪发弩”,均为秦琅邪郡守属官之官印。《汉志》顔师古注:琅邪郡“秦置,莽曰填夷,属徐州”。
  即墨郡(胶东郡):传世秦封泥有“即墨太守”。据此封泥,证实此地在秦代时曾置即墨郡,可确证谭其骧和王国维之说,为秦初的琅邪郡分置。其郡名因郡治即墨城临墨水,故名即墨。《元和·卷十一》记:“城临墨水,故曰即墨”。只是此郡名并非前人所记“胶东郡”,当依此封泥之说,以即墨郡为是。秦即墨郡治即墨,在今青岛·平度东南·古岘·大朱毛村附近。
  秦即墨郡在战国时即为齐国之重地,推测为齐五都之一,汉代的胶东国和东莱郡也是在秦即墨郡的基础上演变而来。
  即墨郡是通过秦封泥补充的秦郡,史料里并没有明确记载。秦县,作为郡的下一级行政区划,更无史料记载,也只能通过考古发现不断进行增补。
  2.即墨郡的秦县
  秦即墨郡原为齐地,秦统一后,由琅邪郡分置,以胶水为界,胶水东为即墨郡。目前通过考古发现其领县至少有八:昌阳、腄县、东牟、黄县、即墨、夜县、临朐、昌武。
  1)昌阳:秦封泥有“昌阳丞印”。《汉志》东莱郡昌阳县,“有盐官,莽曰夙敬亭”。《水经·淄水注》:“应劭曰:昌水出东莱昌阳县,道还不至,取其嘉名。”《元和·卷十一》:“昌阳县,本汉旧县也,属东莱郡,置在昌水之阳,有盐官。隋开皇三年罢郡,昌阳县属莱州”。今考古证实,秦汉昌阳县故址在今威海·文登西南·宋村,西晋时西迁,最后落户今烟台·莱阳。
  2)腄县:西安相家巷出土秦封泥有“腄丞之印”。《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于是乃并渤海以东,过黄、腄”。《读史·卷三十六》文登县腄城:“县西七十里,或曰秦所置县也。《史记》秦始皇二十八年行郡县,乃并渤海以东,过黄、腄,穷成山,即腄县矣,汉亦曰腄县,属东莱郡,吕后封吕通为侯邑,宣帝神爵初徙方士言祠之罘于腄,祠成山於不夜是也。后汉省。”《清一统志·卷一百七十三》:“旧城在登州府文登县西,秦置”。秦腄县故址史料众说纷纭,一说在今烟台·福山,但未有考古发现,存疑。
  3)东牟:秦封泥有“东牟丞印”。《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齐倬惠王子兴居为侯国,吕后封(东牟)。”《汉志》东莱郡东牟县,“有铁官,盐官”。《元和·卷十一》登州文登县下“东牟故城,在县西一百一十里,汉高后二年封齐倬惠王兴居为侯”。秦东牟县故址在今烟台·牟平。
  4)黄县:西安相家巷出土秦封泥有“黄丞之印”。《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于是乃并渤海以东,过黄、腄,穷成山,登之罘,立石颂秦德焉而去。”《括地志》云:“黄县故城在莱州黄县东南二十五里,古莱子国也。”《读史·卷三十六》:“故黄县在黄县东二十五里。秦置黄县。《史记》秦伐匈奴,使天下飞毋免粟,起于黄、腄。黄即黄县矣”。秦黄县故址在今烟台·龙口·石良·黄城集村东。
  5)即墨:秦封泥有“即墨丞印”。考古调查表明,秦即墨县故址与秦即墨郡同城(见秦即墨郡)。故城为长方形,有内外两城,外城东西2500米,南北5000米,周长15000米,面积1250万平方米。城址时代从周代齐国即墨城,至公元前206年项羽徙田市为胶东王于此,西汉胶东国治。
  6)夜县:秦封泥有“夜丞之印”。夜即掖,战国齐邑。《汉志》东莱郡掖县“莽曰掖通”。《汉书补注》:“也作夜,战国齐邑,田单所封,见《国策》。”《元和·卷十一》:“本汉旧县也,属东莱郡。按掖水出县南三十五里寒同山,故县取为名。隋开皇三年罢郡,属莱州。”《读史·卷三十六》:“战国时齐邑,襄王益封田单于夜邑万户,又鲁仲连谓田单将军有夜邑之奉是也。汉县掖县,东莱郡治焉,后汉移郡治黄县”。秦掖县故址在今烟台·莱州。
  7)临朐:秦封泥有“临朐丞印”。《汉志》东莱郡临朐县“有海水祠,莽曰监朐”,师古注:“齐郡已有临朐,而东莱又有此县,盖各以所近为名也,斯类非一”。此秦封泥或与此临朐县有关。秦临朐故址在今烟台·莱州东北·城港路·朱旺村。《莱州市志》载:“临朐故城遗址位于今市城区以北12.5公里的朱旺村,西临大海,西南有海庙。1957年调查,在村西北部,周围约2公里,有城墙基和城壕遗迹,出土遗物有五铢钱、刀、剑等。”
  8)昌武:传世秦玺印有“昌武君印”。秦代封君,多以封地为号,如泾阳君,高陵君等。故陈直曰:“善斋吉金录玺印录卷中,一页,有‘昌武君印’,为秦代制作,则昌武亦为秦代旧县”,其说可从。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有“伦侯昌武侯成”随行“抚东土,至于琅邪”。《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分封有昌武侯,也侧面说明昌武置县较早。《汉志》胶东国领县有昌武,据《中国历史地图集》属无考县名,具体地望不详。
  从以上秦文物和文献等资料考证可知,秦即墨郡置县可考者八县,不可考者是否还有秦县,不得而知。在《汉志》中,此八县均为汉县,可见它们应为秦县之沿袭。
  通过考古,可将秦郡县做一些完善和补充,同样,战国时期的齐国行政区划也可通过此方法找回一些。
  注:以上未注明出处封泥官印均出自:罗福颐编撰的《秦汉南北朝官印徵存》一书(1987版)。部分古文字无法录入,释文文字以图为准。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1982)
  三、战国的齐都与齐县
  自春秋起,诸侯国的政区开始由氏族向地域划分转变,真正有了现实意义上的行政区划,实现了中国行政区划史上一次质的飞跃。至战国时,各国普遍实行县制和部分郡制,这实际上是秦汉郡县制的基础。
  后晓荣著《战国政区地理》一书论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比较普遍地实行了郡县制,但齐国始终没有设郡,而是在较为重要地区设都,相当于郡一级的地方行政机构。
  根据文献记载,推断齐国共设约五都七十二县。《孟子·公孙丑下》载,平陆大夫孔距心对齐宣王曰:“王之为都者,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战国策·齐策一》记“齐军之良,五家之兵,疾如锥矢,战如雷电”。推测“五家之兵”即“五都之兵”。结合出土齐国文物,特别是齐国刀币中所涉及地名和汉简相关资料的重新解释,推测齐五都设置齐城(临淄)、高唐、即墨、安阳、莒。其中齐即墨都处于齐东之地,应为秦即墨郡的前身。
  1.即墨都
  即墨:齐刀币春秋有“节(即)墨之大刀”、战国有“节(即)墨大刀”。《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载:“威王初即位以来,不治,委政卿大夫,九年之间,诸侯并伐,国人不治。于是威王召即墨大夫而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民人给,官无留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誉也。’封之万家”。可知即墨也当包括在五都之内。《战国策·齐策六》:“燕攻齐,取七十余城,惟莒、即墨不下,齐田单以即墨破燕,杀骑劫。”即墨是齐国在山东半岛的重地,齐湣王时,乐毅破齐七十余城,唯莒、即墨未下。即墨是田单恢复齐社稷之基地。
  考古调查表明,齐即墨都与秦即墨郡同城(见秦即墨郡)。城址从周代齐国即墨城,至公元前206年项羽徙田市为胶东王于此,西汉胶东国治。
  (黄锡全:《先秦货币研究》,中华书局.2001年版)
  (黄锡全:《先秦货币研究》,中华书局.2001年版)
  2.齐县与即墨都县
  齐国除设五都之外,下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就是普遍设立的县。齐县有等级之分。山东临沂出土的银雀山竹简《守法、守令等十三篇》中《库法》载:“(大县)百里,(中)县七十里,小县五十里。大县二万家,中县万五千家,小县万(家)”。齐县以城为中心,城是县的治所,是县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故《孙膑兵法·擒庞涓》指出:“平陵,其城小而县大。”
  事实上,战国时,城只是指建有城郭的城市,县以城为中心,管理城市及城市以外的广大农村。有关齐国设县数不详。齐威王时,曾召见地方官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此后,“群臣耸惧,务尽其情”。可见齐国的地方行政机构也是由中央派出,地方官由君主任免。燕将乐毅破齐之役,先后攻下齐七十余城,唯莒、即墨未下。莒为齐替王所退守,即墨为田单所固守,所以后来田单凭此复国。《史记·乐毅列传》:“乐毅留徇齐五岁,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以属燕。”从上文献记载,推测齐地设72县。具体县名,文献缺载,大多无考。
  从目面前考古、文物材料考证来看,目前可确知,战国时期齐置有59县,其中在齐东之地置县的有:黄县、不其、夜邑。
  黄县:传世战国齐兵器有“黄戟”戈,济南博物馆藏。黄,地名。先秦时,黄地多处,有宋邑、魏邑、齐邑。《左传》:“桓公十七年,公会齐侯,纪侯盟于黄”。又《春秋》:“宣公八年,公子遂如齐,至黄乃复”。具体地望无考,但从秦置黄县来看,齐之黄县也应在此附近。
  (于中航:《先秦戈戟十八器》,《考古》.1994年第9期)
  不其:传世战国齐系古玺有“不箕市金”(有识读为“不箕市照”)、“不其亭玺”,二者为不其县市府管理之印。“不箕”即“不其”,不其为汉县,《汉志》记,琅邪郡县五十一,不其为其一。《太平寰宇记》载“不其城,汉县,属琅邪,在(即墨)县西南三十七里古城是也。今约周十余里,后汉改属东莱郡,晋于此置长广郡,高齐天保七年省。”明万历《莱州府志》记“不其城,(即墨)县西南二十七里,故址犹存”。汉不其故城在今青岛 城阳 城子村。
  (容庚:《金文编》,中华书局.1985年版)
  不其县,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但目前没有发现秦代设县的考古证据,发现的“不其国丞”封泥,专家考证为后汉之物。2006年《城阳区志》记“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年)置不其县”,所凭不知。
  (孙慰祖:《封泥的断代与辨伪》,
  《上海博物馆集刊》.2000年12月)
  夜邑:传世战国齐系古玺有“夜田家玺”(有识读为“夜邑土冢玺”)。夜邑,齐地名。《战国策齐策六》记,齐襄王“益封安平君以夜邑万户”,田单“当今将军东有夜邑之奉,西有菑上之虞”。夜邑万户,规模堪称一县。《汉志》记为“掖”。南宋《通鉴地理通释》注:“‘掖邑,《战国策》作夜邑’,是夜、掖古字通用,当以今掖县为是”。掖县故城在今烟台 莱州。
  (罗福颐:《古玺汇编》,文物出版社.1981年)
  四、结语
  从春秋开始,对国家的管理由按氏族转向按地域划分,才产生了现实意义的行政区划;战国时各国较为普遍实行县制,开创了秦汉郡县制的先声。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秦朝,全国实行郡县制,设三十六郡。由于先秦文献典籍的缺载,有关其郡县设置的具体内容今人无从知晓,只能通过考古证据部分补充史料的缺失。
  根据目前发现的考古证据,齐国采用都县制,分为齐城(临淄)、高唐、即墨、安阳、莒五个都约七十二县,涉及胶东地区的有即墨都所属的黄县、不其、夜邑三个县。秦朝在即墨都基础上,在胶东设即墨郡(又称胶东郡),下辖昌阳、腄县、东牟、黄县、即墨、夜县、临朐、昌武八个县。
  短暂的秦王朝结束后,汉代史料系统的记载了齐东郡县设置情况,彼时的齐东之地,在秦即墨郡的基础上设东莱郡和胶东国,东莱郡辖十七县,胶东国辖八县。其中齐东之地设不夜、昌阳、育犁、东牟、牟平、观阳、腄等七县,为本地区现代区划奠定了基础。
  由于考古证据资料零散、断代困难、有时甚至真假难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很难准确完整反映历史原貌。根据现有考古证据,虽然对齐秦二代齐东之地的郡县进行了梳理,但对此项工作任重道远,仍需不断完善和补充。
  其他参考文献:
  [1]周晓陆 路东之:《秦封泥集》,三秦出版社.2011年
  [2]施谢捷:《古玺汇考》,安徽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朱可:《战国齐玺整理与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王伟:《秦玺印封泥文字研究三题》,《考古与文物》.2016年第2期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文史资料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