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3-10-28 15:19
鄌郚总编

京剧发展在青州

  京剧发展在青州
  
  青州自古是文化重镇,也是京剧的“大码头”,200多年的积累,青州的京剧界藏龙卧虎。眼下青州京剧团是省内为数不多的县级市京剧团,且水平上乘,云门剧院也是省内最好的县级剧场。青州京剧票友之多、水平之高、民间团体和活动之多,在省内县级市为翘楚,甚至为海内外京剧界所瞩目。青州作为京剧“大码头”的地位,是如何一步步确立的?京剧是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来到青州并传播的呢?本期通过查阅史料和大量实地探访,梳理京剧在青州起源和发展的脉络。
  本期撰稿:陈沛 崔斌
  
  旗城作桥京剧到青州
  
  青州旗城模型
  青州旗城原东门
  随着十万旗兵的入驻,一座地位、人口密度均大于青州知府所在地南阳城的八旗驻防城,成为青州与京城最紧密的连接。更何况每逢庆贺、节日,京城就会派戏班到旗城慰问演出,青州几乎与京城同步见证了京剧的诞生、享受到京剧的韵味。
  十万旗兵驻守青州旗城
  军政长官地位高于当地
  京剧与青州的渊源非常深,京剧的前身是徽剧,资料显示,早在京剧形成的过程中,昆曲、徽戏等就曾来青州演出。从这个意义上说,青州几乎同步见证和享受了京剧的诞生。
  这样说,当然是有依据的。
  青州是古九州之一,其名最早见于《尚书·禹贡》“禹别九州”“海岱唯青州”。《周礼·职方》载“正东曰青州”。《吕氏春秋·有始览》载“东方为青州,齐也”。最迟从西晋末年到明初,在长达1000多年的时间内,青州作为行政中心,辖山东大半地区。明中叶济南崛起,青州的地位日渐式微,江河日下。
  但在清代,却有一座特殊的“桥梁”,沟通着青州与遥远的京城,使得青州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得风气之先。这便是青州八旗驻防城,简称旗城,或青州人俗称的“北城”。
  清朝建都北京,本着“居重驭轻”的用兵原则,将20万八旗中精锐的半数驻于京城,是为禁旅。同时在全国各大省会、水陆要冲、边疆海防,派遣八旗兵长期驻守,是为驻防。驻防军所监视、控制的主要对象,则是汉族人为主的绿营——以10万八旗兵控制60多万绿营兵,再以绿营兵控制全国。
  雍正八年(1730)之前,山东德州已经有八旗兵驻防。为了加强对登莱海防的策应,防范内乱和外敌入侵时便于驰援,雍正皇帝亲自提出,在青州设立类似如今野战部队的八旗驻防兵。经反复勘查,历经三年,耗费巨资,在青州南阳城北2.5公里处,建成了八旗驻防城,简称旗城。城呈方形,南北稍长。城墙巍峨,护城河宽阔,四座城门高耸。城内建筑系满族风格,设官衙58座,宫殿、庙宇、演武厅、官学堂一应俱全,以及按八旗布局的兵民住房4000余间。进驻八旗兵及家眷15000余人。
  城虽不及南阳城大,但地位却远在南阳城之上。南阳城作为青州知府所在地,最大的官是四品,而旗城派来的首位军政长官鄂弥达是将军,从一品。乾隆二十六年(1761),青州驻防城裁汰了将军,副都统成为最高军政长官,就其级别(从二品)看,仍属全国最重要的14处八旗驻防部队之一。
  每逢节庆演出慰问
  京剧引起城乡轰动
  京剧起源的“四大徽班进京”为乾隆祝八十大寿,是1790年秋,此时距青州旗城建成已有60年。八旗兵进驻旗城后,京城即派戏班来慰问演出,那时京剧还未诞生,演的是昆曲、徽戏等,之后又多次派剧团来。所以说,青州几乎与京城同步见证了京剧的诞生、享受到京剧的韵味。
  到京剧公认形成时的1860年,青州旗城建成已经近130年。建城之初,纪律严明,八旗官兵不准进戏楼听戏,更不能粉墨登场。百年光阴流逝,一个政权尚能懈怠,何况一座城?更兼自乾隆以后宫廷演戏频繁,影响涉及到整个社会。嘉庆中期,四大徽班相继晋京,不断传入内廷演出,剧坛盛极一时。同治、道光两朝帝后,都很喜欢听戏,慈禧太后被称为“古今第一大戏迷”,她曾亲自主持将乾隆时的连台本昆曲《杨家将》改为皮簧戏(即后来的京剧),让内廷太监戏班排演,光绪帝成年后也喜爱京剧,于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北京的戏班、科班、票房便如雨后春笋,不论出身皇族贵胄、名门显宦,或平民百姓,许多人酷爱京剧艺术,不惜丢官除籍,倾家荡产,或下海演戏,或当票友,他们潜心研究,勤奋学艺,出现了杨小楼、谭鑫培、陈德霖、金少山、奚啸伯、余叔岩、言菊朋等一代名伶。
  京城如此,青州旗城又会如何?每逢庆贺、节日,京城都会派戏班来青州旗城“慰问演出”,引起城乡轰动。
  南北城商业文化融合
  京剧从旗城扩散开来
  京剧从北京到青州,当然不会止于青州旗城内,而是很快扩散开来。
  旗城小,人口密度却超过青州南阳城。从北京远道而来的大队人马包括300多名官员,2000多士兵,3000多匹战马(1700名骑兵每人配两匹战马),还有10000余人是官员和士兵家眷、各种工匠、服务人员。这样庞大的队伍,每天要吃喝拉撒,兵器要修理;马需要饲料,战马还要钉掌;更琐碎而必不可少的,是各色日用品,大到水缸、箢子、簸箕,小到针头线脑……如此巨大的军事机构要运转,如此庞大的军民群体要生活,对于各种物资的需求是海量的,是须臾不可短缺的。
  青州商人看到了巨大的商机。
  作为东方的重镇名城,青州历朝历代都以商业发达著称。南阳城里的北门大街、县前街、南门大街、东门大街,城外的东关昭德街、北关大街都曾是一溜两行门挨门的商铺(有些是前店后厂,生产销售一条龙),所经营包罗万象,饭店、酒店、绸缎庄、笔庄、旅店、客栈、车马店、中药铺、糕点店、大染坊、酱菜园。各色汉族、回族的特色小吃,一家挨一家,家家香气四溢。其中有金城药铺、隆盛糕点、大三剪子、陈家香料行等百年老字号。
  南城商品丰富,北城不缺银子,商人无孔不入。也许北城最早是不允许南城的商家入驻的,但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挡时间这条长河的侵蚀。南阳城东门、东关一带是回族人的聚集处,回族人以经商见长,据《青州回族志》记载,不少回族人在旗城设有店铺。
  在南城北城的商业大汇合中,文化的融合顺理成章,相辅相成。京城派剧团来旗城慰问演出,旗城的官员邀请南阳城的官员前来观赏同乐。一同得享京剧之先的,除了官员,还有南阳城的买卖人、旗城附近五行八作的能人、在北城有朋友的人,甚至前来卖菜的农人,锣鼓一响自然聚拢来。
  就是这些人,使京剧从北城走向南城,走向青州全境,并持续发扬光大。
  本意为加强军事控制而设的青州八旗驻防城,却为京剧传入青州搭桥牵线。
  
  北城戏班多专业人才
  
  赵海亭的妻子(右)和女儿
  陈德霖在《雁门关》中饰萧太后。
  青州旗城出现不少唱作俱佳的京剧演员和票友,青州曲艺与文史名家、满族人李凤琪曾对旗城子弟班有详细而生动的记录。如从工须生到司琴的郭仲霖,赵淑敏、赵艳琴父女。赵淑敏、赵艳琴、赵小翠、赵海亭等曾组成的北城戏班,后来并入益都县京剧团。
  旗城子弟班兴起 赵艳琴等各有千秋
  由于种种原因,旗城早期票友均未见诸文字资料,《青州市志》关于旗城京剧活动最早的记录是:“北城戏班,1929年,赵淑敏与其女赵艳琴为班首,吸收部分北城子弟,组成戏班,营业演出。”北城戏班,属科班(专业)演出团体。
  年逾九旬的李凤琪是满族人,原籍青州旗城,是青州曲艺与文史名家,曾任青州市文化馆创作辅导组组长,他对旗城子弟班有详细而生动的记录。
  青州满族的语言接近京腔。在京剧艺术熏陶下,先后出现了一批唱作俱佳的京剧票友,其中优秀者有郭仲霖、赵淑敏、赵艳琴(女)、马继福、赵海亭、郭淑华、胡乐康、关宗澜、费乐园、关恭敬、汪宏福、佟文英等。
  郭仲霖,镶白旗人,自幼爱好京戏。他父亲海爷常去京城跑“折子”(传递公文),与京剧名演员奚啸伯为友,便将他儿子送至“富连成班”拜师学艺,工须生。后有人妒其才华,下药使他嗓子沙哑了,便改为操琴,胡琴拉得非常出色。解放前,曾在天津电台教二胡,所演奏的曲子《夜深沉》等灌过唱片。解放后,因偶然机会,他被周恩来、陈毅发现,由文化部负责人齐燕铭出面,将其调至中央戏曲学院任教。
  赵淑敏,字介行,正红旗人,原系马甲出身,旗兵团改编后当号兵。他原先唱昆曲,后改京戏,此人多才多艺,懂的戏多,外号“戏篓子”;并且善于“说戏”(即导演)和演出的组织工作。他的女儿赵艳琴,扮相和嗓音俱佳,天姿聪敏,能歌善舞。旗兵团解体后,旗民生活陷入困境,不久临朐“九山班”来青州招生,北城18名青少年报名学戏,其中便有赵艳琴,当时她年仅13岁。
  赵艳琴在科班学习三年,基础扎实,学的全面。她先唱文武老生,不但唱功好,而且能演关公耍大刀;后因相貌出众,改唱青衣花旦,是当时青州唯一的女旦角。她演四郎探母中的公主,穿木底鞋,走路潇洒,富有满族妇女神韵。她的唱腔清脆委婉,道白响亮甜润。她演刀马旦,一根马鞭上下翻飞,表现出万种风情,凡看过她演出的人,无不为之倾倒。每逢剧团演出,她都唱压轴戏。有一次她在《拾玉镯》中反串小生傅朋,朱唇粉面,风流倜傥,举手投足都能激起观众的喝彩和掌声。早期,她和父亲赵淑敏常被别的戏班聘去演出。父女同演《女起解》,父亲表演幽默,女儿唱腔优美,深受观众欢迎。有时,他们父女也邀请南城汉族和东关的回族票友共同组台,演出全本《四郎探母》等大戏,看戏的观众十分踊跃。
  有一次,赵艳琴在周村永乐剧院,和四大名旦之一程砚秋同台演出。当时,程砚秋的鼓师突然病了,为赵艳琴掌鼓板的费乐园临时为程砚秋掌鼓板,程砚秋非常满意。演出结束后,程砚秋对赵艳琴的演唱高度评价并给予指点。此后,赵艳琴的技艺进一步提高,影响随之扩大;而费乐园后来在云南省京剧团做鼓师,为名演员关肃霜伴奏。
  七七事变前后,赵淑敏联合满族票友在北城组了戏班,正式营业演出。其中有赵艳琴(青衣花旦)、赵海亭(小生)、郭淑华(老旦)、马继福(小丑)、关恭敬(乐师),其他临时参加的还有多名票友。戏班道具、乐器齐全,戏箱有24个,规模与阵容相当可观。他们的演出多在节日庙会,下乡搭台;有时应邀举办堂会或在各县戏院上演。有时还从外地聘请名角参与演出,如荀派第一女弟子张丽君、“活关公”白玉坤、武丑韩永明、天津的名演员周孝天等。赵艳琴和周孝天演的《四郎探母》,被赞“天衣无缝,珠联璧合”。此外,他们还同潍县的“庆字班”、临淄的“祥字班”合演过全本《失空斩》《玉堂春》等,在胶济线一带很有影响。
  1942年,高柳镇地主马某做寿,请北城戏班在村寨外搭台演出,夜间土顽徐振中的队伍抢了戏箱,烧了戏台,损失惨重,北城戏班随之垮台,赵淑敏的妻子因受刺激得了疯病。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八路军进驻南城。赵淑敏在南城察院巷借了块地基,筑土台,搭席棚,与青州各界京剧票友一起演戏,慰问八路军。随后,他们就在这里营业演出,开创了青州城的“南戏园子”。北城的赵家父女又名声大振。
  旗城戏台只演出京剧
  戏楼战火中逃过一劫
  《青州“梨园”》一文中记载:“在各处戏楼遭战火洗劫后,北城关帝庙戏楼却完好无损。那时北城的嘎尔达、参将和南城的州府高官以及后来的日本人常在戏台下看戏作乐,不过旗人只唱京剧,不唱杂剧。北城内出了不少角。赵淑敏、赵艳琴、赵小翠、赵海亭等组成的北城戏班,后来也并入了益都县京剧团。”
  陈英华是赵海亭的女儿,随母姓,与父亲感情很深,父亲曾与她多次谈到旗城子弟班。
  赵海亭家住北城西门里,与赵艳琴的女儿赵小翠(艺名,本名赵云霞)是前后邻。赵海亭与赵艳琴是叔伯兄妹,赵小翠叫赵海亭“舅”。北城西门里有座庙,庙附近的大柏树很粗,一人搂不过来,后来修水库,伐倒大柏树,做了溢洪道的闸门。据陈英华说,父亲赵海亭曾参加过战斗,他年纪小,不会打仗,是部队的卫生员。有一次战斗中,一颗手榴弹落在身边,幸好没爆炸。陈英华肯定地说,父亲参加的是共产党的队伍,父亲去世后,有一次她整理父亲的遗物,曾发现一枚奖章,五星上有“八一”字样。
  赵海亭生于1930年,从十二三岁起,跟着赵艳琴在艺光剧场学艺,曾为李芸秋等名家配戏。新中国成立后,与刘兴文、刘兴武、朱德华等人一起,加入益都县京剧团。1979年,益都县京剧团恢复,赵海亭也得以回到京剧团。1997年农历正月,赵海亭突发脑溢血去世,享年67岁。
  青州旗城与京剧,还有一段情缘:曾任青州驻防副都统(即最高军政长官)的陈世寿(袭二等子爵,属于汉军旗籍),其孙子陈德霖是京剧表演艺术家,青衣兼刀马旦,以唱功著名。陈德霖徒弟众多,其中包括梅兰芳。
  
  小营村京剧代代传承
  
  贾奉山与儿孙合影,左起贾承运、贾承基、贾承恩(17世)、贾庭芳(16世)、贾奉山、贾汉芳、贾承宗。
  《小营村志》
  早期京剧在青州发展的一根最完整的链条,为青州小营村京剧班,基于此,能理顺出从清朝至今小营村京剧发展的脉络。小营村京剧活动开始于1901年,村业余京剧团前身为以贾冠芳为主创办子弟班,村里有戏台,贾家曾经显赫一方,京剧在这个家族代代传承。
  小营村京剧活动
  民间记载更详细
  《青州市志》记载:小营村业余京剧团,光绪三十二年(1906),以贾冠芳为主创办子弟班,以后代有继承。“文化大革命”中改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1978年后,重新添置戏箱,组织京剧演出。
  而《小营村志(族谱)》中《大事记》有如下记载:“1901年,以贾奉山为首组织冠芳、荫堂、传文等20余名青少年学唱京剧,培养出了一批优秀演员。”“1903年正月十四,在村西头,庄前场园里扎的坐西朝东大戏台,唱京剧三天,本村小班演出。”《第三节 文化》中记载:“我村人民一向酷爱文化,早无记载,光绪二十七年(1901)以贾奉山为首组织青少年学习京剧,自家出钱雇教师来教,培养出一批京剧演员。文武老生贾冠芳、青衣花旦贾传文、武老生贾绳春、小武生贾继春、花脸贾荫堂、老旦贾流芳、武生贾云鹤等。第二年在村西头场园里,坐西向东的戏台,第一次演出成功,得到群众的称赞。在本村演出后的下一年,去寿光五路口同科班对台演出,当地群众都说,演出水平不次于科班。以后又去临淄、益都城里、台头、房鹿等地演出过多场。1931年10月13日,为庆祝丰收,在村东首南寨门外唱京剧三天,戏台坐北朝南,雇匠人扎的,前殿后厅,扎得美观大方……”
  《小营村志》比《青州市志》的记载更详细生动,更重要的是时间早了5年,领军人物也有异。
  戏迷地主留长工
  发着工钱学京戏
  如上所述,小营村京剧活动开始于1901年,村“京剧俱乐部”创建于1906年,延续百余年,几乎未曾中断。
  贾兴绪生于1945年,10岁参加小营村京剧俱乐部,从此与京剧结下不解之缘。
  贾兴绪说,村里至今盛传最早组织京剧团体的传说中,提到某位贾姓人的爷爷是大地主,相当富有,前有大门楼,中有几进瓦房,之后是后花园;有楼,楼上养着鸽子;还有大湾,种着荷花。一群群鸽子从楼上飞到荷花湾喝水。忙完秋收秋种,别家地主都遣散长工,拢起棉袖围着火炉过冬闲,这个大地主却把长工们悉数留下,包括佃户在内,工钱照发,都扮起来学戏。那时旦角由男人扮演。这位贾姓人的父亲学大锣,学得入迷,倚在树上,拍着大腿,嘴里喊着鼓点“哐呔哐呔——哐”,一个冬天,把一条新棉裤拍打得露出白花花的棉花。村人至今当做笑谈。
  整整一个冬天,长工们吃在东家,“玩”在东家,还凭空得了一大笔工钱,一个个乐颠颠的。
  耳濡目染少年组戏班
  一冬天学了一出半戏
  年逾八旬的贾希春说,他只听说贾冠芳是由本村一个富户培养出来的,当年贾冠芳与益都城里喜好京剧的贾传虎、贾传喜两兄弟一起演戏。
  受父亲影响,贾希春从小喜欢京剧。1953年他高小毕业,开始参加村里的京剧活动。贾冠芳会打鼓,贾希春的大爷贾承运提大锣,父亲拍铙钹;贾传博打手锣,再加上拉弦子的,虽是“土耍儿”,却也文武场齐全。
  村北头有一座三间两层的楼,是早先富户家的,归在贾承运名下(1958年拆除),楼后有间台屋子(类似传达室),贾承运老两口年纪大了,不住楼,住台屋子,冬天屋里生了火炉。吃罢晚饭,京剧爱好者们便聚在这里,有拉的,有唱的,热闹非常,贾希春和七八个半大不小的孩子就在一旁如痴如醉地看。大约是1954年冬天,有人提议弄个戏班,学学,一句话说到大伙心坎里,有人说:“谁挑个头?愿意学的报名。”时年十七八岁的贾希春是挑头人之一,还有一个叫贾象明。头一个冬天,正式学戏的有13人,年龄最大的30岁出头。第二年人就多了,正式演员就有13个,加上原来有基础的,戏班子共30多人。学的第一出戏是《黄鹤楼》,老师挨个试,分角色。贾希春嗓子好,唱得也好,演刘备。还有出戏是《遇皇后(打龙袍)》,学了一半——一个冬天学了一出半戏。
  贾冠芳最后一次登台
  唱《空城记》“救场子”
  74岁的贾承增是小营村京剧领袖贾冠芳的儿子,贾冠芳83岁去世,距今已40多年了。贾承增记得,贾希春他们在他家跟着贾冠芳学戏是在1958年之前。他还记得父亲在关帝庙唱《空城记》的情景。
  那次演出实为一次“救场子”。贾希春记得,当时村里的戏班子就会一出戏,连唱了三天,没得唱了。贾希春便邀贾冠芳上台,贾冠芳扮上,登楼抚琴,为翘首以待的观众唱了一段《空城记》。这是贾冠芳最后一次登台。
  贾承增说,1962年之后,恢复传统剧目的演出,村里置上箱,把老档子又都请回去,村里的京剧又红火了几年。1982年,贾承增当了村支书,又重新置办行头,支持村里的京剧演出。
  贾冠芳的后人也对村里的京剧事业作出了贡献。
  一张珍贵的老照片
  串起小营村京剧史
  贾步盈是村志记载的小营村京剧子弟班创始人贾奉山的嫡后。贾奉山是15世,贾步盈是19世。贾奉山是贾步盈的高祖。
  贾步盈说,贾冠芳唱的是文武老生。早前戏台两边的柱子上有对联,一边写“举人之子,翰林之后”,另一边的字已记不清,只记得横批是“大观园”。
  “演戏的全是贾家的人,没有外姓。我们祖上有人中过武举,有人进过翰林院。家里曾有官员的红顶帽子,用盒子盛着,还有官服。”
  该村族谱里记载,贾奉山的祖父贾志鲁(13世)是武举。原来,贾家曾显赫一方。
  贾兴绪补充,另一名贾姓子弟连考多年不中,一直考到七八十岁,皇帝感其精神可嘉,赐了个没实权的官职。这家因为穷,只盖了大门楼,竖了旗杆,家里的房子还是旧的。
  贾步盈从内房拿出一个相框,玻璃后面是一张泛黄模糊的老照片。照片上,贾奉山白须飘飘,巍然而坐,其长子贾汉芳、次子贾庭芳分坐两边,四个孙子承宗、承基、承恩、承运站立两旁。其中,其长孙贾承宗是贾步盈的祖父,而小孙子贾承运是贾澎的祖父。
  推算照片拍摄时间是清末,而贾冠芳是贾奉山的侄子。贾步盈的父亲名贾秉钧。
  
  孙家庄子弟班名气大
  
  孙家庄村的戏箱
  高柳镇孙家庄村唱京剧的历史记载始于光绪年间,孙家庄村喜爱京剧的人众多,孙家庄子弟班名声在外。每年农历正月初三到初五是固定的演出时间,除了本村的演出,也会应邀到各村各乡流动演出。孙会堂、孙守训父子对京剧的传承颇有贡献。
  子弟班名声在外
  固定日子扎台唱戏
  《青州市志》载:“孙家庄子弟班,光绪三十四年(1908),孙会堂等以‘村民公兴协会’名义出面集资置办服装道具,演唱京剧,主要演员有10余人,传统剧目演唱活动坚持到‘文化大革命’初期。”
  高柳镇孙家庄村是青州京剧团的“据点”和“关系户”,这里东依大公路,西邻北阳河,南面是铁路,北近济青高速,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能延续京剧基因的大村。
  孙志林与《青州市志》上记载的孙会堂是一辈人,都是18世。他称孙会堂为四哥。孙好信是19世。据两位老人推算,2019年应该是孙会堂诞生120多年(这与志书所记年代相符)。孙会堂的儿子孙守训于十几年前去世,他生前是孙家庄村京剧组织的负责人。孙守训有四个女儿,分别叫孙秋菊、孙百菊、孙培菊、孙丽菊,其中孙秋菊也喜欢京剧。从孙会堂起,他家至少有三代人喜欢并传承了京剧。
  孙守训与张聚义一起唱戏。张聚义是花桥张村人。花桥张村也有人喜欢京剧,但人少,于是他便“投靠”孙家庄村。那年月,一入冬,张聚义便整天在孙守训家。孙家庄村喜欢唱京剧的人很多,《拜山》《南阳关》《潞安州》《汤怀尽忠》《豆汁记》《秦香莲》,一出一出大戏轮番上演。演《群英会》需要庞大的演员阵容,村里凡是会唱的都得上,包括文武场在内,共计40多人。每年农历正月初三到初五是固定的演出时间,在本村连演三天。流动演出则应邀到各村各乡,孙家庄村附近村庄密集,剧团名声在外,每逢演出前扎台子,消息便疯传开来。届时周围村庄的人都来看戏,人山人海,热闹非常,小摊小贩也早早来了,等待开张。
  扎戏台有专用的松杆,平时有专门地方存放。竖起高高的松杆,戏台位置摆上几十上百个碌砫,碌砫上面铺寨墙的大门。孙家庄村原先有寨墙,类似一座小城,有四处门,八扇巨大的门正好用来铺戏台。正月初三到初五,恰好是农村人走亲串友的日子,本村人、邻村人用看戏来招待亲友,是一件很有脸面的事。
  戏装正宗不怕淋 雨中斗戏胜一筹
  唱整本的戏,必须有相当的实力才能办到,孙家庄村就是十里八乡少数能唱大戏的村子之一。某年到官庄唱戏,村里竟扎了两个大戏台。孙家庄村的人是见过世面的,并不打怵。对台戏往往以谁家戏台前人多、叫好声响评判输赢。两个戏台都使出了看家本领,正紧锣密鼓难分高下之际,天老爷插了一杠子,轰隆一声雷响,突然下起了雨。雨下得不大不小。孙家庄村的锣鼓继续,戏照演,对面戏台也奉陪。观众冒雨观戏,看两边斗法,兴趣盎然。结果,孙家庄村的戏台上,戏装淋了雨分外挺括鲜亮,而对面戏台上,戏装软塌塌地束在身上不说,还掉色,染得上上下下红不红绿不绿的——戏没法唱了,只好停演。孙家庄村戏台这边则一直冒雨演完。这次比试更使得孙家庄村的整本大戏声名远播。
  孙家庄村的戏装为何不怕水?原因是戏装正宗,料子好、做工好,用行话说是大缎、手绣,是最好的戏装,下面的“摆水”是用金银线手绣的,出自苏州和天津,属高级工艺。
  孙秋菊、孙百菊是孙会堂的孙女。孙秋菊出生时,孙会堂已经去世,关于爷爷,她只能从奶奶口中听到只言片语。有一回春节,奶奶感叹说:“早先,每到初二,咱家天井里吃饭的挤不下,根本轮不到自家人吃,来吃饭的有唱戏的,也有看戏的。”关于爷爷教父亲唱戏,奶奶和母亲更是亲历过,据她们说,吃罢饭,或者正吃着饭,孙会堂拿起抹桌布把筷子一擦,在自己的膝盖上敲着鼓点,对儿子说戏。孙守训也继承了这一做法,常常在吃饭时说戏,冬天,棉裤的膝盖处被筷子敲打得锃明瓦亮。
  姐妹俩回忆祖辈父辈 孙守训聪明一专多能
  孙会堂父子不仅戏唱得好,干起活来也是村中的能人,孙会堂那时候家里还从事缫丝,家境殷实。孙秋菊还记得,小时候父亲孙守训等人排演传统剧目,为了练习旦角走台步,让演员大腿间夹上个扫炕笤帚。
  在1964年前后排演过《美人计》,演出场面宏大,极受欢迎。剧中还有“造反”的情节,戏中主要人物有曹凤熙、王小坡。由于演员众多,排这场戏一波三折,几次排不下去,更换演员再排。演出时,在学校附近贴出大红的布告:某月某日演出《美人计》,导演:孙守训、张聚义,主演:某某某等。姐妹俩清楚地记得,《美人计》的戏考(即剧本,包括唱词及场记)是由名叫孙孝忠(音)的人抄的,一大本。此人个子不高,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在寿光教学,极为聪明,也参加了《美人计》等戏的演出。
  姐妹俩回忆,对孙家庄村演唱京剧“帮助很大”的还有王全忠。王全忠是青州市京剧团的,弹月琴,抄戏考,作曲填词,也是全才。每到冬天,排练、演出,场场不落。为此,某年春节期间,孙家庄村特意到王全忠家所在的南宋家庄村送了一台戏。
  孙守训原本唱老生,《文昭关》饰伍子胥,《汤怀尽忠》饰汤怀,《打渔杀家》饰萧恩……身架、做功都十分到位,后来担任导演和司鼓。他很聪明,曾读过四年私塾,后来考取城区的高小,但因故未能读。孙秋菊姐妹还记得父亲潜心钻研字小如豆、一本本厚厚戏考的情景,并在信纸上抄写。孙守训的字写得很漂亮。可惜由于几次翻盖房屋,这些珍贵的手迹已无处可寻。
  孙守训一生热爱京剧,将近70岁时还登台演出。孟广禄、王蓉蓉到青州演出《赵氏孤儿》,李炳淑来青州演出《三娘教子》,孙守训都由大女儿孙秋菊陪同进城观看,二女儿孙百菊则事先买好戏票,接待来看戏的亲戚。
  孙守训于2005年去世,享年82岁。一辈子热爱京剧的他,葬礼热闹而隆重——孙守训的戏友们自发地带着乐器、行头,前来为他唱戏,送他最后一程。
  
  山区里隐藏京剧大村
  
  杨明武弹奏自制的乐器。
  井塘村的戏台
  西刘井村的京剧博物馆
  西刘井村受访者聊本村京剧历史。
  井塘村受访者聊本村京剧历史。
  在青州城区西南部的山区,也隐藏着许多兴盛过京剧的大小村庄。《青州市志》记载的6处专业京剧演出团体,五里堡村占了3处;西刘井村百年前就有过弟子班,置办了戏箱,现今有全市乡镇唯一的戏曲博物馆;井塘古村如今为一处著名旅游景点,但殊不知也曾有自己的京剧团,1980年建成了一处戏台,就在村头。
  早期两个京剧团体 都有李东山记录
  《青州市志》记载了两个培养京剧人才的团体,常山科班和东山科班。
  常山科班。京剧老艺人郭世俊、李梦龙回忆,五里堡东山科班班主李东山少时学艺于常山科班。据推算,常山科班当在清同治年间,其他无考。
  东山科班。光绪三十二年(1906)前后,五里堡村开办,班主李东山,艺徒50人,学艺3年,1年后开始演出,所得先偿还财东办班费用,次敬奉老师,艺徒所得无几。演出剧目有《孔明借箭》《打渔杀家》《追韩信》等。
  两处介绍透露出同一个人物:李东山,他学艺于常山科班,后开办东山科班。
  五里堡村举足轻重 杨家九兄弟痴迷京剧
  小营村在城区西北,孙家庄村在城区正北,都是平原地区。在青州城区西南部的山区,也隐藏着许多兴盛过京剧的大小村庄。特别是位于城乡接合部、属于山区的五里堡村(现为青州市王府街道驻地)在青州的京剧史上举足轻重。
  五里堡大集曾是青州城乡最著名的大集,兴盛多年,老辈人仍对它记忆犹新。逢五排十,包括南阳城人、东关人、北关人、附近村子的人,买的卖的,都到五里堡赶大集,交易城区的成品、平原的特产、山区各种干鲜山果。五里堡大集蜿蜒数里,人头攒动,驴欢马叫,热气蒸腾,香气四溢。而《青州市志》记载的6处专业京剧演出团体,五里堡村占了3处(另一处是玉庆班)。
  对于父辈痴迷京剧的事,五里堡村80岁的杨明武记忆犹新。他的父辈是“在”字辈,仁、义、礼、智、信、恭、敬、孝、顺九个亲叔伯兄弟,全部痴迷京剧。当年白亭子戏班在北城唱戏,兄弟九个连看28天,场场不落。他们成立了组织,包括伴奏人员共二三十人,领头的叫“戏约子”。所谓戏约子的“约”,是约束的意思,与青州人割麦时把捆麦子的稻草绳称为“麦约子”如出一辙。当然,在这里大概还有“相约”“约定”等含义吧。戏约子就由这亲叔伯兄弟中的某个人担任。由于当时年龄太小,杨明武记不起具体由谁担任此职。他记得,大伯、父亲和叔叔们等一班人在一个大台屋里排练。所谓大台屋,就是类似庙宇的一座大房子,有出厦,屋前有戏台。他们不但在本村演出,还到其他村演出。排练和演出时,七八岁的杨明武就趴在戏台沿上看,台下总是聚着二三百人。
  《打龙袍》中,杨在智饰包公,杨在礼演瞎婆。九兄弟中,只有杨在信识谱,他拉京胡,也精板胡、月琴、琵琶。据村人回忆,他拉京胡的技艺非常娴熟、高超,演出中,如果突然断了一根弦,他只靠一根弦照样拉。杨在礼唱旦角,《女起解》《三堂会审》都是他的拿手好戏。演出的剧目还有《清风寨》等。排练和演出全是出于爱好,不但没有收益,还得凑钱买服装道具、乐器、请师父等。师父教学期间,大伙轮流管饭。
  杨明武出生时,其父杨在恭约30岁。推算上去,九兄弟中年龄最大的杨在仁,大约出生于1890年前后。九兄弟大张旗鼓演戏,应当是在上世纪初。到杨明武记事,辉煌已过,而且,接下来九兄弟和剧团的命运更是江河日下。“文化大革命”期间,传统剧目不能演出。直至改革开放后,五里堡村根深蒂固的京剧传统才又重新被拾起,眼下喜欢京剧且经常演唱的,约计三五十人。杨明武亲叔伯兄弟四人也都爱好京剧。
  西刘井村也有个李东山
  京剧复兴从临朐请老师
  蟒袍、玉带、头盔、高靴;彩衣、头饰、香帕、绣鞋;刀枪剑戟、锣鼓家什、琴笙笛箫;挂在墙上的,摆在案头的,红红绿绿、林林总总、应有尽有,西刘井村戏曲博物馆陈列的京剧服装、道具、文武场伴奏乐器,堪称洋洋大观。
  西刘井村有全市乡镇唯一的戏曲博物馆,该村唱京剧颇有历史可讲,早年间曾有子弟班。村里的李玉彩、李玉茂、李传义等都年愈古稀,也都是当年村里京剧的台柱子。西刘井村也有一个名叫“李东山”的唱戏人,他是李传义的祖父。
  据了解,百年前,西刘井村里即有京剧子弟班,曾去逄峪村的大戏台演过京剧。子弟班的创始人是李传义的曾祖父李士松,唱武生,享年82岁。李玉彩还能记起他矫健的身手。李传义的祖父李东山则唱老生。李传义很小的时候,祖父便在家唱戏,剧目有《借东风》《桑园会》。李传义说,李家原来挺富裕,但后来两伙土匪闹矛盾,李家被牵连讹诈,从此败落。关于祖父李东山唱戏的事,李传义曾听奶奶抱怨,过年宰了头猪,都被来玩的(即唱京剧的)吃完了,没有卖钱……
  西刘井村的李东山生于1908年,享年59岁,而《青州市志》中记载的李东山办东山科班时是1906年,肯定不是同一人。
  李玉彩记得,她六七岁时(上世纪50年代初),李东山还曾与井塘村的一名戏迷合作,唱《武家坡》。
  自李东山之后,李传珠、李传耀又是一茬唱戏人,唱得也很好。
  设立人民公社期间,刘井大队由五个自然村组成,2000多人。现在的西刘井村,约700人。
  1962年,西刘井村的京剧开始复兴。组织者是李玉茂的父亲李传秀,从临朐大官庄请玉泉来教戏,文武场也由老师带过来。冬天,教两个多月,管饭之外,给老师百元左右的工钱(文武场不另支)。那时整劳力一天的工分才值两三角钱,百元左右是大数目。演出的多是武戏,有《穆柯寨》《麒麟山》,村里还置了戏箱。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几年,不让排演传统戏了,村里就把戏装分了。
  李玉茂说:“传字辈几个人请老师来,轮流管饭,晚上学戏。村里有个人下了关东有三间闲屋,大伙就在那儿演戏。村里老戏班子原来有过文武场,老一辈去世后,就没有了。”
  改革开放重置戏箱 从多地请老师教戏
  改革开放后,西刘井村的京剧再次复兴,村里又新置了戏箱,剧团由李传秀、李传耀、李传珠等人组织,文武场请的是王坟镇陈家溜子村的。那年到东高会演,演的是《古城会》,“得了第二名”。
  老人们清楚地记得,1978年,村里到黄楼镇曹家庄请曹文光来教戏。曹文光那时40多岁,身体虚弱。第二年请的是曹文光的舅舅李道经,李道经头一年曾跟着曹文光来打鼓,教了三四年。之后请来郑母镇吉林村的陈忠德,教了七八年。最后一任老师是文登的王喜堂,教了两三年,一直教到1989年,村京剧团凑不起人来了才作罢。这期间,除了之前演过的剧目,还排演了《张松献图》《桑园会》《武家坡》《珠帘寨》等戏。
  老人们感叹地说:“没有老师不行,离了老师唱不了戏。”
  说起请老师,早年间村里的子弟班曾请五里堡的玉兴、玉福、玉曾来教过戏。再早些时候,曾请北城一个艺名叫“铁旦”的艺人来教戏,而铁旦是赵海亭的叔。赵艳琴的父亲赵淑敏是《青州市志》记载的北城最早组织戏班的人。铁旦与赵淑敏是一辈人,是本家堂兄弟。这两条信息,把西刘村的京剧与五里堡的、北城的京剧联系了起来,还牵扯到井塘村的京剧、逄峪的演出,陈家溜的文武场,黄楼、郑母、文登等地的京剧老师,可以想见,青州城乡包括山区,京剧是何等普及。
  不仅如此,曾到西刘井村京剧子弟班教过戏的“玉兴、玉福、玉曾”应当不仅仅是五里堡村的,根据对多个村庄的采访,以及老戏骨的介绍,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山东中部曾有一个名气很大的京剧玉顺小科班,参与者包括益都、昌乐、寿光、临朐等地的,从玉顺小科班出来的那一茬京剧人,艺名都以“玉”字开头,像玉曾、玉顺、玉福、玉泉等等。解放以后,这些艺人大都在艺光戏院。其中,玉福是郑家庄人,名郑玉福,是青州市京剧团的武丑,颇有名气。
  井塘古村曾有气派戏台 村京剧团长讲唱戏故事
  石墙、石街、石屋,位于玲珑山前的井塘古村眼下已是较有名气的旅游景点。从明衡王府到井塘村的石板路以及路旁的古槐依然有迹可寻,村头的古井和石桥也保存完好。这些都是货真价实的明朝文物,井塘村内石屋,有的可能早于明朝,唯独石桥和古井西侧的戏台不是明朝的,而是1980年农历十二月廿三,村里为春节演戏提前突击“坝”起来的,主持这事的是当年井塘村京剧团团长孙全宝。当年各小队分了任务,人们用小推车推石头,建起这个戏台。
  戏台上的建筑是近几年才有的,虽然看上去古色古香。
  孙全宝今年86岁,除了担任过村京剧团长,还曾任村支书。村民孙全道,76岁,从刘井小学退休,是一名京剧爱好者。
  据说,光绪年间,村民吴俊杰开始唱戏,曾到驼山庙会唱过戏,小有名气。不过早年间唱的似乎不是京剧,而是梆腔,请石家庄杨文翰来教。吴俊杰不是科班出身,但会很多种戏,不止梆腔。从孙全宝记事起,村里开始改唱京剧,1946年左右,仍请杨文翰来教。
  从1951年开始,井塘村的京剧年年唱,一直唱到“文化大革命”。据孙全道统计,前前后后唱了60多出传统戏。其中唱得比较红的,是《古城会》《战长沙》《华容道》等戏,主角都是关公。之所以这些戏唱得好,是因孙全道唱武生的岳父吴汉兴,吴汉兴特别擅长扮演关公,他模样出众、身架好、嗓音嘹亮,是村京剧团的台柱子。
  “文化大革命”后,传统戏恢复。1980年,孙全宝当了村京剧团团长,深深地体会到担子的沉重。年三十,他带领演员们奋战一夜,排好了三出戏,正月初一开始演。一开始演差一些的,到快中午演好的。而好演员就那么几个,特别好的演员则一人扮好几个角色,要把三出戏安排好,给好演员腾出时间来换装扮、休息。也就是从那时起,村京剧团有了自己的文武场。
  村头石板路北那个青石坝墙上的戏台,就是那年农历十二月廿三建成的。
  请来扎台子的工匠,村里要管饭、给工钱。那年请的是李家官庄的扎台工匠,工匠们带着材料来,四个角的柱子上都有虎头,前面和左右两边挑檐,四面用格子围起来,上面用苇箔盖顶,既好看,又防风,有角有棱,古雅壮观。那年的老师也是从李家官庄请的,名叫玉泉,唱老生。
  孙全宝最后一次组织村里排演京剧,是1991年。
  现在,井塘村享受着旅游兴村的红利,也许若干年后,井塘村的京剧能成为旅游景区的新看点,毕竟戏台就在村头。
  戏约子担子重麻烦多 抬棺材挣钱还租赁费
  井塘村吴广胜是村京剧团的头任戏约子,也就是团长。吴广胜不识字,但人很机灵,会算账,不吃亏,能跑腿,能吃苦。有一年要送老师走时,钱还没凑起来。吴广胜把自家的两领席卖了,先给老师钱。那时候演戏,村里不出钱,看戏的也不出钱,包括请老师、雇文武场伴奏、雇扎台子工匠、租赁戏箱,都是唱戏的人凑钱。若非爱京剧爱到极致,谁愿意操这个心,谁干这赔钱赚吆喝的“傻事”?农村的戏约子也很不好当,要负责请老师、组织人、协调各种关系,有的人根本不合适某个角色,却非唱不行,戏约子挺难“约”住他,不给角色人家就捣乱。
  有一次,某村有一个麻风病人去世了,那时候医疗条件差,人们闻麻风病色变,没人愿意去抬棺材。村里找到戏约子说:“你们唱戏不是落下了饥荒么?你组织你们唱戏的去抬棺材,多少也能弥补点亏空。”于是,大雪飘飘中,出现了一伙京剧演员抬着棺材的场景,给村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谈论了很长一段时间。
  赚来钱,才还上了那年正月租赁薛庄戏箱的钱。
  
  各民族致力京剧传播
  
  黄岭村戏台原址
  京剧在青州的传播,有赖于青州多民族共同的热爱与奔赴。南城的回族京剧票友和北城的京剧票友联合演出,慰问八路军战士;1948年,“业余平剧研究社”成立,排演《逼上梁山》到华东局驻地慰问演出。
  回族人民酷爱京剧
  出现大批票友琴师
  京剧艺术凝聚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智慧。京剧在青州的传播,有赖于青州多民族共同的热爱与奔赴。其中,回族的贡献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青州回族志》记载:京剧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回族与京剧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著名的京剧马派艺术创始人马连良就是回族人。
  自乾隆年间,徽班进京,到嘉庆道光年间,京剧形成于清宫廷。青州旗城,自然是京剧传入青州最好的舞台。清末,旗城的官府常请潍县的“四喜班”来北城演出。演出时南北二城的京剧爱好者蜂拥而至,人山人海。青州南城回族人多数经商,当时在北城开店铺做买卖的颇多。所以每逢北城演戏,总有众多的回族戏迷观看。受京剧艺术的熏陶,青州的回族人爱好京剧,并相继出现了一大批京剧票友和琴师,其中较为优秀者有回族名票马仲三(老生)、丁鹏生(花脸)、马传路(花脸)、马厚玉(老旦)、赵玉聚(花脸)、马光溪(青衣)、丁元臣(老生)、王兰昌(琴师)、杨德重(琴师)、张洁臣(琴师)等。
  各族票友建戏院唱戏
  喜迎八路军进驻南城
  1945年8月,八路军进驻南城,南城的回族京剧票友和北城的京剧票友联合演出,慰问八路军战士。他们还在南城察院巷内租借场地,自筹木料,自制板凳,筑土台,搭席棚,建起了简易戏院,营业演出,创建了青州的“南戏院子”。当时的主要演员有满族的赵淑敏、赵艳琴,回族的马仲三、马传路、马厚玉、赵玉聚、赵忠亭等。主要剧目有京剧《群英会》《四郎探母》《法门寺》《打渔杀家》《甘露寺》等。“南戏院子”一时名声大振。回族名票马仲三还挑班在济南大同剧场挂头牌演出,唱红泉城。
  1948年,青州解放,汉、回、满各族京剧爱好者成立了“业余平剧研究社”。参加者近百人,其中回族京剧爱好者有马仲三、马传路、赵忠亭、赵玉聚、马厚玉等。他们白天上班,晚上排戏,一月间排出《打渔杀家》《问樵闹府》《李陵碑》《法门寺》等大戏。马仲三还将自己的全部服装、道具借给平剧社。节目向领导汇报演出后,于中秋节在城里戏院正式营业演出,场场爆满。随后又排演了《群英会》《四郎探母》,由马仲三、赵艳琴等主演,连演几十场,盛况不衰。
  当时,中共中央华东局领导驻弥河闵家庄,剧社排演《逼上梁山》,到华东局驻地慰问演出。请来了戏剧专家马少波,亲临剧社做艺术指导。平剧社的全体演职人员不分昼夜,苦战半月,赶排出大型京剧《逼上梁山》。十月下旬,剧社到闵家庄慰问,陈毅、饶漱石、张云逸等华东局领导和华野直属队观看了演出。
  1949年10月,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平剧社的全体演员和昌潍特区司令部文工团,在青州联合演出京剧《凤还巢》《孔雀东南飞》《龙凤呈祥》等,观众踊跃,盛况空前。
  乡村戏台对联相映成趣 黄岭村京剧团得镇第一
  城区演出京剧,一板一眼,严肃认真。乡村则更多了一份诙谐和自由。早年间,北石塔村戏台曾挂着这样一副对联:乍一看,有生有旦有花脸;细一听,无腔无调无板眼。横批:庄户玩局。无独有偶,当年孙家庄的戏台上也挂过一副类似的对联:无板无眼无腔调;生旦净丑瞎胡闹。横批:庄户玩局。
  对联属自谦戏谑之辞,高柳镇黄岭村人对此津津乐道。闹归闹,说笑归说笑,真演起戏来,同样一丝不苟。孙家庄村京剧团红火时曾应邀到多地演出,其中就有黄岭村。黄岭村与临淄搭界,有1300人,是个大村。当年村京剧团的负责人是刘奉臣和徐桂林,都年愈古稀。
  黄岭村的戏曲传统也颇有历史可讲,只不过1962年之前是唱吕剧,再早则无从追溯。1962年,陈凤同为团长,组织了30多人的村子弟班京剧团,从广饶请了老师,培养了村里的文武场。文武场学员有黄学义、黄学文、刘金柱等6人。戏箱是从北石塔村租的,后来卖了老坟地里的柏树,置了戏装道具锣鼓琴弦。从北石塔村请了张振业、张明堂为老师,教了一冬的传统戏。
  当时黄岭大队有四个自然村组成,规模比现在的黄岭村大得多。
  京剧团演过的传统戏有《定军山》《打渔杀家》《铁弓缘》《龙凤呈祥》等。当时的主要演员有陈相汉、徐克胜、黄锦文、周志祥、刘凤选、陈璧辉、黄之云等。剧团曾红火一时。每逢村里唱戏,戏台前都是人山人海,有人跑了十二三公里路来看戏。
  大约从1964年起,剧团开始排现代京戏,有《箭杆河边》《节振国》《刘四姐》《芦荡火种》等,教戏的王老师是玉顺小科班的,王母宫人。1965年,剧团开始演出现代京剧。
  上世纪80年代,传统京剧复兴。村京剧团也随之兴盛,1983年冬把李柳亭请来教戏。那年刘奉臣任村支书,徐桂林当京剧团团长。当时村里要恢复大集,而农村起集有连唱几天大戏的传统,于是紧急排练。京剧团有50多人,有自己的文武场(还是1962年的老班底),由于唱功差,仍以武戏为主。京剧团演出了《盘丝洞》《广泰庄》《彩楼配》《辕门斩子》《白马坡》《哭灵牌》《大登殿》《武家坡》等,大受欢迎。这一年村里还筑了戏台,结束了每逢正月演出都要扎戏台的历史。演到1987年渐渐难以为继,1992到1994年又唱了两年,皆因合并乡镇,需要在孙家庄村会演。黄岭村京剧团演的是《盘丝洞》《广泰庄》,台柱子是唱花脸的徐桂林。会演中,黄岭村京剧团夺得全镇第一名。
  据《青州市志》记载,由戏剧爱好者组成的子弟班、票社、俱乐部、业余剧团,“文化大革命”前曾发展到200多个,主要是演出京剧。这个统计极可能是不完全的。京剧在青州传播广泛,普及度很高,为京剧在青州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期图片由陈沛、崔斌提供
  本期参考资料:《青州市志》《青州旗城》《青州回族志》等,刘金聚、丁枢忠等协助采访、提供帮助。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县春秋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