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3-10-31 19:58
鄌郚总编

和刻本:海外汉籍遗珍



  和刻本:海外汉籍遗珍
  概念
  “和刻本”主要是指日本刊刻的典籍。我们今天讨论的是以汉字为主体书写形式、以反映中国思想为主体内容的日本刊刻书籍。
  江户时代( 1603—1867) ,汉籍在日本广泛传播,大量的重刻、翻印、传抄使其“纸张、装帧、刻风等方面,均与中土有明显差异”。
  分类
  中国典籍传入日本后,日本人大致会由简到繁做五种层次改变,即训点、校定、注解、重编和重著等。
  据此,可将和刻本汉籍划分为汉籍原本、训点本、校定本、注解本、重编本和著述本等六个层次。
  1、原本
  各个历史时期均有刊刻汉籍原本。如宽永十四年( 1637) 刊《金七十论》,宽延二年( 1749) 《吴越春秋》,文化十一年( 1814) 《医眼方》等。
  日本刊刻的汉籍原本中,除了汉籍原文外,其内容没有任何增减变化。
  2、训点本
  为便于阅读,日本刊刻的汉籍通常都会加上训点。“训点符号中也包括句点和读点”,日本先发明了“在汉字的四个角上加写点线集‘送假名’,到镰仓时代( 1192—1333) 又进而用‘返点’和‘送假名’来标记韩文和汉诗,进行训读。
  如明历二年( 1656)《孝 经 外 传》,宽 文 二 年 ( 1662 ) 梓《鹤林玉露》,宝历九年( 1759) 《韩诗外传》等。
  文本中除了汉籍内容外,日本人只增加了训点,额外无其他任何增减。
  3 、校定本
  一般放在天头处,体现了日本人对汉籍一种浅层次理解。这种校定的做法在江户时代各个历史时期普遍存在,校定本亦较多。而且,校定本一般都有训点。
  如元禄八年( 1695) 《文中子》,卷一天头共有四处校定,其中“顷当作必,疑传写之误”“折冲者,折兵冲也”两处为文字校对。
  一般,校订本文字比对简略、校定较少,亦有比对仔细、校定反复的,如文政十一年( 1828) 《锦字笺》,仅卷二便有二十七处。
  4 、注解本
  注解本所言之“注解”,指的是日本人对汉籍的注释、解释,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注解人对汉籍含义、思想的理解。与校定本相比,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认识。大多数注解本具备了训点本和校定本的特征。
  注解文字通常放在版面的天头、左侧、右侧,通过版线与正文分隔开,复杂一点的注解内容有时对正文形成一种半包围的样式。
  5 、重编本
  重编本是指日本作者出于某种目的,将诸多汉籍打乱顺序、杂糅到一起,编排成一本新书。如《唐诗遗》按照五言诗、七言古、五言律、五言长律、无言绝句、七言绝句等六类编排,共收录宋之问、陈子昂、张九龄、李白、王维、孟浩然、王昌龄等 130 余位唐代诗人的作品。其文字为汉语,内容完成是中国典籍的选编。
  同理,庆应元年( 1865)日本人浅见安正编《靖献遗言》文字亦为汉语,内容为叙述忠臣义士生平事迹、摘录代表作与名人之评述等,包括屈平《离骚怀沙赋》、诸葛亮《出师表》、陶潜《读史述夷齐章》、颜真卿《移蔡帖》、文天祥《衣带中赞》、谢枋得《初到建宁赋诗》、刘因《燕歌行》、方孝孺《绝命辞》等八种。
  6 、著述本
  著述本是指日本作者根据自身对中国典籍、历史等的理解、研究,著书立说,从而形成的一种新书。
  如日本人横田惟孝著《战国策正解》,其与汉籍《战国策》相比,重新编排了内容。全书分为西周、东周、秦( 上、下) 、齐( 上、下) 、楚、赵( 上、下) 、魏( 上、下) 、韩、燕( 上、下) 、宋卫中山等十卷,每卷按照在位王侯顺序编排内容,每部分中各篇章也根据需要组合,如卷一西周,汉籍《战国策》“西周”位列卷二,其中《严氏为贼》《周共太子死》两个篇章原为汉籍《战国策》“东周”卷,在《正解》中被移至“西周”卷,而《周君之秦》一篇则舍弃不录。
  一些非和刻汉籍由于时代背景、刊印方式、传播路径等与汉籍十分接近,同样值得关注。述中国内容,但主体文字为日文,少部分为汉字。如天保七年( 1836) 《绘本通俗三国志初编》。
  价值
  中国古籍有很多散佚海外,北宋司马光(或谓欧阳修)所作的《日本刀歌》中写道:“徐福行时书未焚,逸书百篇今尚存。”据说秦始皇时御医徐福带童男童女东渡日本,带去很多古籍,后来秦始皇焚书坑儒,很多古籍被毁,在日本却得以保留。
  和刻本品种多、刻印美,在内容方面,也往往涉及中国旧学问,许多著名汉学家如赖襄、冈千仞、内藤湖南等都属造诣很深者。对于中国学术交流和研究有着多方面意义,直接体现着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实态,对研究日本文化思想史亦关系重大。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文存经典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