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3-12-19 19:12
鄌郚总编

郄杰堂丨青州府郄郗族谱编纂工作情况汇报

  欢庆《青州府郄郗氏族谱》隆重发行

       郄杰堂丨族谱编纂工作情况汇报
  ——在《青州府郄郗氏族谱》发行仪式上
 

  历时三年零八个月的《青州府郄郗氏族谱》编纂工程,在广大族人的齐心协力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终于面世,可喜可贺!回顾近四年来我们续修族谱所走过的路,值得总结和回味的地方很多,在此与大家分享三点:
  一是,共商修谱,齐心协力,众人拾柴火焰高
  青州府郄郗氏族一世祖让甫公、让布公兄弟二人,于明洪武初年自天津蓟州避乱远迁山东,迄今已历六百五十余年,衍至二十六世,分布于潍坊市昌乐、青州、临朐,淄博市临淄、淄川、沂源,东营市广饶,以及天津、济南等地。族谱历代续修有案可稽者达十三次(不含广饶部分)之多。惜年代久远,疏于维护,现仅存清咸丰十二年青州支谱一册,公元一九六二年合谱三册,一九九三年合谱数册。二〇一五年,族人以一九六二年版和一九九三年版为蓝本,以保持原貌为基本原则,合编一套三卷予以影印出版,其中一九六二年版上、下册编为一、二卷,一九九三年版编为第三卷。共印六十套,分发各地收藏,使上述两个版本得以抢救。
  斗转星移,自一九九三年至今,三十年匆匆而过。为保持族谱续修的连续性,由昌乐籍族人发起,于二〇二〇年三月相约青州郄圈村,由昌乐、青州、临淄三地族人共同议决并倡议,启动新族谱续修工程。族中贤达,各地才俊,无不踊跃参与,积极赞襄。信息采集人员,苦心孤诣,奔波劳碌,不图名利,倾心付出,分头负责,统一汇集,专人校对。昌乐籍族人郄春堂先生今年已82岁高龄,这次为族谱编印捐款5000元;旅居广州的昌乐籍族人郄锡军与父亲商量,捐款3900元;临淄族人郗光明先生不仅自己捐款2000多元,还动员自己的三个弟弟分别捐款2000元、600元、600元,在参与去西安寻根时不顾身体欠佳,一日开车1000余公里;临淄族人郗良珍先生今年已72岁,全程参与了赴陕西西安、江苏新沂和省内沂源、淄川、青州等地的寻根和信息采集,并在信息录入、材料整理、寻根问祖等方面亲力亲为;青州族人郄颖才白天上班,晚上进行族谱信息整理和校对,并调度各村信息采集进度;青州族人郄祥才先生今年74岁,身体因病刚动过手术,坚持抱病搜集整理信息、撰写材料;青州67岁族人郄传和、74岁族人郄传祥两位先生,为族谱修续经常奔波在去往郄圈等村的路上,不顾老眼昏花校对和撰写文稿。全国郗氏宗亲联谊会会长郗少峰先生不顾业务繁忙,亲赴西安为我族寻根热心联系当地郗氏族人;西安郗氏族人郗君、郗铁庄等先生对前去寻根的我族派员热情接待、全力帮助。编委会成员实行分工负责制,编纂人员呕心沥血,一丝不苟。特别是在组织领导层面坚强有力。今年75岁的编委会主任郄俊然先生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编委会副主任郗光明、郄颖才、郄汝栋,财务负责人郄卓堂,常务副主编郄锡奎等宗亲,各负其责,恪尽职守,保障了族谱编纂工程的顺利进行。社会各界给予大力支持。昌乐籍书法家陈献春先生挥毫为族谱题写了书名,昌乐实验中学老师刘丽华女士利用业余时间帮助拍摄。
  所有这一切,都为新族谱的编纂和付梓面世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此,请允许我提议,让我们用掌声对所有为族谱编纂工作辛勤付出、大力支持的宗亲和朋友们,表示感谢!
  二是,丰富内涵,图文并茂,力求充实看点多
  本族谱世系编排方法,沿用老谱格式(欧式),自一世祖至今,新续人口整体接续编排。尊重史实,不采纳无根据推断,力求源流世系衔接有序。编修期间未查明者,存疑待考。内容设定上,除增加世系族人信息外,增设历代修谱资料汇集、科贡录、人物表、艺文志、乡井志、捐资榜等版块,力求图文并茂。其中“乡井志”共收入族人居住地纪实资料13篇,较好地记录和反映了13个村的村貌村情、人居概况、族人故事以及前世今生。对原谱综论等方面内容,通过扫描保持原貌载入。为尽可能确保外迁族人信息完整性,工作人员奔赴各地联系,力求纳入原本不在老谱中的族人信息。
  广饶郗氏一族先前未参与昌乐、青州两地族人合谱,先祖脉连也无确切文字记载。鉴于临淄、广饶两地族人代代相传,广饶族人系由临淄王朱村迁出,历史上多有相互来往,完全可以认定是青州府族人的一个支系。本次编修族谱,未将广饶族人完整世系信息纳入,主要是基于广饶族人已于二〇〇五年续修了家谱,且世别对照尚无定论等诸多原因。为认同同一血脉,表达割舍不断的异地亲情,本谱收录了广饶郗氏前六世的世系信息,收入了两个族人居住村概况。
  本次共印族谱一百四十套。为便于阅读,每套分为三卷,装帧设计较有品位,套盒包装。有关编纂原则、掌控标准等,在族谱《序》《后记》和《凡例》中,基本有说明。
  史料性、时代性、可读性,应该是新版族谱的最显著特点。世系表是族谱的主体,采取繁简字体并用的形式,乃基于古文字所承载信息的特性和现代人的阅读习惯之考量,又以整页统一字体为原则,对族人信息中以十六世或十七世以前为界,以前部分保留繁体字不变,以后部分则使用规范(简体)字。对于女性族人、儿媳女婿、出继承继、离异和续配改嫁、随母姓等信息的录入,都做了既不违传统又与时俱进的指导原则,以尊重意愿为基本原则灵活处理,深受族人认可和欢迎。谱中设立“科贡录”,在于寻找和记住先祖的昨日辉煌,激励后人奋发有为,为族争光;族谱中设立“人物志”,旨在提倡积极进取、励志成才、奉献社会、光宗耀祖的追求和精神,弘扬正能量,以期人才辈出;族谱中设立“捐资榜”,旨在记住和表彰那些为族谱续修工程慷慨解囊者的家族情怀、谱牒情结和奉献精神。
  三是,追本溯源,破解谜团,何惧补缺路途远
  寻根问祖,理清族脉,是续修族谱的基础工作。为寻找族根,查清原始姓字即“郄”字与“郗”字,寻找青州府郄郗氏始祖信息,采取了多渠道与全国各地联系,不惜派人远赴鲁西南、西安查证资料。尽管对于困扰现代族人的上述两个问题尚未如期解决,但为后人的持续探究提供了参考。
  数百年来,我族“郄”“郗”姓字问题,两字并用,一直困惑不解。但根据老碑记载几乎可以肯定,族人迁徙来此最早姓字都用‘郗’。而后来,部分族人有一个‘郗改郄’的过程。从目前的实证来看,管庄栋公镌“郄”字碑时间为清朝雍正四年,早于青州等地的实物记载。姓氏用字,对一个家族、一个自然人来讲至关重要,马虎不得。仔细揣摩,“郄”与“郗”有过更换,肯定有其原因,绝非草率之事。新谱续修过程中,族人通过查找资料、网络寻根等方式,力图再作考究,甚至派员专程赴鲁西南、陕西多处实地考证,期望获取一些宝贵资料。本着尊重史实、尊重现实之原则,未对寻根信息轻易肯定,也不可能对各地用字强加统一。相信有朝一日,姓字之谜,一世祖详细原籍之谜,以及广饶族人一世祖与青州府郄郗氏族人的脉联信息和行辈对应之谜,等等,在今后的追根溯源中终将一一揭开谜底,弥补新族谱之中尚存的缺憾。换言之,这次族谱续修工程画上了句号,但寻根问祖的使命还没有完成,比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派员去趟天津寻根。总之,我们依然行走在追本溯源、破解谜团的路上,尽管路途也许遥远。
  各位来宾、各位宗亲,尽管我们在新族谱续修过程中尽心尽力,力求完美,但由于面广量大,编辑人员均为业余,力量有限,能力有限,各种问题一定会不少,敬请大家包容和谅解。
  二〇二三年版《青州府郄郗氏族谱》已经面世,作为编纂人员,但愿能够符合族人的期待。
  2023年12月18日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文存经典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