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86天前
鄌郚总编

记忆中的农家用具




  记忆中的农家用具
  我国的农耕文明长达2000多年,光辉灿烂。而农具在我国农业发展史上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商后,被封齐国。齐都营丘,即现在的昌乐境内。春秋战国时,以齐国为代表的铁犁牛耕是我国古代农业最主要的生产方式,通过广泛推广,使得农业迅速发展。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中,潍坊当地的农具和生活器具丰富多样,耕作时有铁锨、镰刀、大镢、耙子、锄;生活用农具则有石碾、石磨、鏊子等;称量时,曾经用升、斗,后来发展为用铁磅秤或大木杆秤……如今,农业实现了机械化,古老的农具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只留在了记忆中,但它们见证了农耕时代的变迁,也见证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本期撰稿:陈平
  -
  炎帝造耒开启农耕文明
  夏代木制耒耜
  春秋战国时期铁锸
  炎帝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炎帝造耒”被看作中国农具史的开端。春秋战国时,以齐国为代表的铁犁牛耕是我国古代农业最主要的生产方式,通过广泛推广,使得农业迅速发展。寿光人贾思勰所着《齐民要术》的问世,把黄河中下游旱地农耕技术推向了较高的水平。
  炎帝始作耒耜教民耕种
  《诗经》良耜篇讲农耕过程
  《易经·系辞下》载:“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礼纬含文嘉》则提到,神农“始作耒耜,教民耕种”。据说古人的农具智慧起源于炎帝。
  一日,炎帝和部落人民一起围猎野猪,来到一片林地。林地里,凶猛的野猪正在拱土,长长的嘴巴伸进泥土,一撅一撅地把土拱起,一路拱过,留下一片被翻过的松土。
  野猪拱土的情形给炎帝留下很深的印象,于是他思索能否做成一件工具,依照这个方法翻松土地呢?经过反复琢磨,炎帝在尖木棒上部横着绑上一段短木,先将尖木棒插在地上,再用脚踩在横木上发力,让尖端插入泥土,然后将木柄往身边扳,尖木棒随之将土块撬起。这样连续操作,便耕翻出一片松土,以便下种,更利于作物的发芽和生长。这是锨的雏形。
  这种加上横木的工具,史籍上称为“耒”。在翻土过程中,炎帝发现弯曲的耒柄比直耒柄用起来更省力,于是他将“耒”的木柄用火烤弯,成为曲柄,减轻了劳动强度。这就是我国农具史上着名的“耒耜”,有了耒耜,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耕”和耕播农业。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从收集到成书,历经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共500多年。其中最早的《周颂》就有描写农业生产的诗句。《诗经·周颂》中良耜篇:“畟(cè)畟良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实函斯活。或来瞻女,载筐及莒,其馕伊黍。其笠伊纠,其镈斯赵,以薅荼蓼。荼蓼朽止,黍稷茂止。获之挃挃,积之栗栗。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百室盈止,妇子宁止。杀时犉牡,有捄其角。以似以续,续古之人。”意思是:犁头入土真锋利,先到南面去耕地。百谷种子播田头,粒粒孕育富生机。有人送饭来看你,挑着方筐和圆篓,里面装的是黍米。头戴手编草斗笠,手持锄头来翻土,除草田畦得清理。野草腐烂作肥料,庄稼生长真茂密。挥镰收割响声齐,打下谷子高堆起。看那高处似城墙,看那两旁似梳齿,粮仓成百开不闭。各个粮仓都装满,妇女儿童心神怡。杀头黑唇大黄牛,弯弯双角真美丽。不断祭祀后续前,继承古人的礼仪。
  贾思勰所着《齐民要术》 系统归纳农具及操作
  春秋战国时已进入农业社会,齐国的国都临淄在1969年之前,还是昌潍地区下辖的一个县级区。齐国既然是五霸之首,必军事强,军事强必农业强,农具自然先进。当时潍坊农具的先进程度排在各诸侯国前列。以齐国为代表的铁犁牛耕是我国古代农业最主要的生产方式,通过广泛推广,使得农业迅速发展,这在文献中都有记载。
  汉朝时,农耕领域出现了播种工具耧车,提高了播种的效率。
  北魏时期,潍坊出了一位杰出的农学家,他就是寿光人贾思勰。他所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农学巨着,也是世界科学文化宝库的珍贵典籍,影响深远。《齐民要术》对耕、耙、耱等重要农具作了明确阐述,对耕、耙、耱、锄、压等技术环节及犁、耧、锄等操用方法作了系统归纳。《齐民要术》的问世,把黄河中下游旱地农耕技术推向了较高的水平。
  唐宋之际,熟铁钢刃农具的推广,相对战国秦汉时期的铸铁农具,可谓又一次重大变革。隋唐宋元是我国传统农具发展史上十分重要的时期。这一阶段,犁、耙、耖、翻车、筒车等高效、省力、专用的农具臻于成熟。
  至宋元时期,我国古代传统农具基本定型,发展到了小农经济所能达到的极限。元代《王祯农书》的“农器图谱”所载农具达105种之多,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农具,且附以精致插图。
  明清两代的农具较之元代无多大变化,但某些农具仍有改进。这期间中国北方出现了露锄,南方出现了塍铲、虫梳和除虫滑车等,反映了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程度愈来愈高。
  皇帝立春祭祀先农神
  农人农具农事入古诗
  在民以食为天的封建社会,帝王为了维护皇权,强化统治,把农耕当做头等大事来抓。明、清两朝的皇帝在每年立春这一天,都要到先农坛,在祭祀完了先农神(炎帝)后,再亲领文武百官行耕田礼,在众大臣扶助、称颂下,亲手扶犁,在先农坛纯属个人的一亩三分地上,犁开春天的第一块土地。可见,农具在耕田礼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所有农具中,现在的人民最先知道的恐怕是锄,皆因李绅所写《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如今幼儿园的孩子都会吟诵。
  苏轼在他《九日黄楼作》一诗中也有对农具的表述:
  去年重阳不可说,
  南城夜半千沤发。
  水穿城下作雷鸣,
  泥满城头飞雨滑。
  黄花白酒无人问,
  日暮归来洗靴袜。
  岂知还复有今年,
  把盏对花容一呷。
  莫嫌酒薄红粉陋,
  终胜泥中事锹锸。
  黄楼新成壁未干,
  清河已落霜初杀。
  在所有农具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当数《西游记》猪八戒手中那把舞起来虎虎生风的九齿钉耙了。耙子是整土用的农具,主要用于翻耕土地后把大块的土块捣碎碾细,顺便把土地整平,以利于种庄稼。与耙子的“耙(pá)”同字不同音的,还有一种马或牛拉的“耙(bà)”,耙比耙子大很多,人要站在上面以加重分量,作用也是将翻耕过的土地的大坷垃耙碎、耙细,并平整土地。
  潍坊,除南部、西南部有一些丘陵、山地外,大多是平原,在这里,铁锨、镰刀、大镢、耙子、锄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
  耕种收获各有生产农具
  耙子
  北方大镢
  上世纪70年代中期,笔者下乡当知青,熟练使用各类农具,如人手一套的铁锨、镰刀和车袢,还有偶尔需要借来刨土、收割地瓜的大镢,镰刀用来收割小麦、玉米,犁、耙、耧等用来翻地、播种。那个年代农机是稀有的,如拖拉机,每个公社有一台,机器和柴油均为统一管理。
  拖拉机等农机很稀有 公社农机站统一管理
  上世纪70年代中期,笔者在诸城县下乡当知青时,用的农具大多是铁锨、大镢、二齿钩子之类,这些农具在中国漫长的农耕社会起了巨大的作用。
  在以使用小农具为主的那些年,潍坊也没停下农具创新的脚步。1955年,高密马家村17岁的女青年马瑞兰为提高棉花病虫害的防治,研制成功双管喷雾器,被团中央、团省委和团地委先后授予“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光荣称号,并于1955年9月出席了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笔者下乡那些年,除了拖拉机,还没见过其他大型农业机械。那时,每个公社都有一个农机站。有一两台履带式拖拉机,再加一两台轮式拖拉机就算是大农机站了。除了拖拉机,那时的柴油等紧缺物资也由农机站统一管理、分配,没有柴油,缺电地区和无电村的磨面机都无法运转。
  1977年12月,临沂市临沭县常林村农民女青年魏振芳在田间劳动时,发现了一颗重达158.786克拉的大钻石,无偿献给了国家。这颗超大钻石被命名为“常林钻石”,是我国第二块超过100克拉的天然大钻石。估值2亿5千万美元的世界名钻“希望之星”,重45.52克拉,不及常林钻石的三分之一。
  国家为表彰魏振芳一心为国毫无私心的行为,将她招收为国营企业正式职工,再就是奖励她所在的村一台12马力的拖拉机。可见,拖拉机在当时农村的稀有和珍贵程度。
  严控宰杀大型牲畜 大镢用于刨地收获
  那些年,由于拖拉机等大型农业机械极度匮乏,因此大型牲畜极为重要。为减轻农民诸如人工拉犁、整土、播种、运输等的劳动强度,国家严控大牲畜宰杀,甚至有相关法律规定,不经批准,擅自宰杀牛、马、骡、驴等大型牲畜是要判刑的。如果一个生产队饲养的牛、马等大型牲畜老死或病死,不能私下分食,必须向公社兽医站报备,兽医站派兽医现场验证后,生产队方可分食。
  下乡时,属于个人的农具就三样:铁锨、镰刀和车袢。生产队若要分出一部分人干别的农活,用其他农具时,比如大镢,就要借用了。潍坊地区的大镢比其他地区的要窄、厚、长,敦实厚重,能使上劲;而南方多水田,所用大镢宽、薄、短。大镢看似用处不多,实则不然,在潍坊属必备农具。大镢可以刨地,把土松起来,便于种庄稼,更重要的是有些农作物的收获离了它还真不行。潍坊的土地均是旱田,大多为一年两茬收获,玉米收割后接着种小麦。掰完玉米后,用大镢把玉米秸刨出来,再种小麦。在高密,收获玉米是三步曲,第一步是掰玉米;第二步是割玉米秸,用镰刀把玉米秸从中间拦腰割断,上半部分留用作大牲畜饲料;第三步用大镢把下半部分玉米秸刨出来当柴禾。而诸城只有掰玉米和刨玉米秸两步。
  诸城、安丘、临朐、青州一带有丘陵山地,多种植地瓜,收获地瓜时也离不开大镢。地瓜种在地瓜垅上,收获时,挥动大镢,从地瓜垅的底部把地瓜一墩墩地刨出来。收获花生也得用大镢。
  镰刀收割玉米麦子 犁耙耧用于翻地播种
  在农村,锨也是常用农具。笔者个子算高的,一般的铁锨用起来有点短,干活使不上劲,为此还特意找了一根长点的木棒做铁锨柄,所以铁锨就比别人的长10厘米。因为潍坊大多数土地属沙土,平头锨用得比较多。
  下乡时,一年中用镰刀的时候只有20天,10天割麦子,10天割玉米。潍坊的镰刀柄长,柄与刀基本成直角,割麦子时,很容易插进麦垅里,麦子就割得快;而南方镰刀的刀口是弯月型,柄也短,割以穴插秧的稻子还行,割密密排列的麦子就落在下风了。三夏忙,三夏累,忙在抢收麦子,抢种玉米;累在拔麦子,割麦子。拔麦子累,割麦子也累,腰弯下去,身子直不起来;身子直起来了,腰又弯不下去。割麦子时没有歇息的间隙,割得快的早到了地头,割得慢的得拼命往前赶。生产队中的女青年割得很快,甚至超过了一些男青年。
  潍坊有些农具,如犁、耙、耧等也是常用的。犁有单铧犁、双铧犁和五铧犁,用于翻耕土地。单铧犁一般是一人用手扶犁,前面三四个人拉犁,或是一头牲口拉犁;双铧犁也是一人扶犁,因为人拉不动双铧犁,一般用两头牲口在前面拉犁;至于五铧犁,人和牲口都拉不动,只能用大型拖拉机拉着。耙则是用牲口拉着把刚翻耕过的土地上的土块耙碎,把土地整平。耧是由一人扶着,由人或牲口拉着用于播种。现在,我国农业从翻耕土地,到种,到收,基本实现机械化,在农村已经很难看到人或牲口拉犁、拉耙、拉耧了。
  -
  石磨碎谷物鏊子烙煎饼
  石碾
  鏊子
  石磨
  除了生产用农具,还有生活用农具,在农人的日常生活中各司其职。石碾用于将谷物压碎并去皮,石磨可将谷物磨成粉末。鏊子用于烙制煎饼。传说鏊子由诸葛亮发明,将士吃了用鏊子烙的薄饼,一解饥饿困乏,士气大振。淮海战役时,山东农民推着小推车支前,路途中就用随身携带的煎饼充饥。
  石磨用于粮食加工
  人力牲畜皆可拉动
  在农村,几乎家家有一盘石磨,一个村起码有二到三盘石碾。笔者安丘老家的小院里,靠屋子南墙的窗下就有一盘石磨。村东头还有一盘石碾,只有石碾没碾棚。鏊子在农村也是家家必备的炊具。
  圆形石磨诞生于战国晚期,是在生产技术和社会需要两个方面条件都成熟的情况下问世的。石磨是用人力或畜力把粮食去皮或研磨成粉末的石制工具。由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柱形石块和磨盘构成。据《世本》记载,石磨是鲁班发明的。传说鲁班拿两块比较坚硬的圆石,各凿出密布的浅槽,合在一起,用人力或畜力使它转动,就把米麦磨成粉了。在此之前,人们是把粮食放在石臼里用杵来舂捣。
  接面粉用的磨盘上摞着磨的下扇和上扇。推动时,下扇固定不动,上扇转动。两扇磨的接触面上都錾(zàn)有排列整齐的磨齿,用以磨碎粮食。上扇有两个磨眼(小磨仅有一个磨眼),供漏下粮食用。两扇磨之间有磨脐子(铁轴),以防止上扇在转动时从下扇上掉下来。一般磨的直径80厘米左右,一个人或一头驴就能拉动。还有拉豆腐汁和煎饼糊子的水磨等。水磨主要由上下扇磨盘、转轴、水轮盘、支架构成。上磨盘悬吊于支架上,下磨盘安装在转轴上,转轴另一端装有水轮盘,以水的势能冲转水轮盘,从而带动下磨盘的转动。
  石碾用于碾碎粮食
  两人推碾聊聊家常
  石碾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业生产工具,用石头和木材等制作而成,可使谷物等破碎或去皮用。石碾由碾盘(碾台)、碾砣(碾磙子、碾碌碡)、碾框、碾管芯、碾棍孔、碾棍等组成。
  石碾分上下两部分,上面的叫碾砣,下面的叫碾盘。碾盘和碾砣的接触面上,錾有排列整齐的碾齿,用以磨碎粮食。碾砣被固定在碾框上(碾齿深的那头在中间),而碾框是用硬木(一般是枣木)做成的架子,呈四边形。碾砣两头的中央有两个向里凹的小圆坑,里面固定着一个小铁碗,叫碾脐;在碾框的对应位置固定着两个圆形铁棒,与碾脐相对,凹凸相合,能自由转动。碾框的一端,中间有一孔,套在碾管芯上,而碾管芯是固定在碾盘正中央的一根金属圆柱。碾框上一般还凿有两个碾棍孔。
  这一切组合就绪,再安上碾棍,这盘石碾就可以使用了。碾棍是两根1米左右的木棍,分别插在两个碾棍孔里,呈对角线分布。当推动碾棍,碾砣转动起来,石碾就开始工作了。
  使用一段时间后,碾齿被磨平了,需请石匠重新錾出碾齿来再继续使用。
  推碾一般需要两人,碾碎粮食耗时费力,一人推碾,一人翻动粮食,聊天成了打发光景的最佳方式。
  传说诸葛亮发明鏊子 烙煎饼让将士饱腹
  石磨、石碾、鏊子,这些在农村再普通不过的生活农具,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下了不可小觑的功劳。
  淮海战役时,山东支前农民推着装满粮食的小推车要走十天半月方能到达前线,途中不能开火做饭,只能吃从自家捎带的煎饼——石磨磨成面糊,再由鏊子摊烙而成。临朐和诸城南部靠战场近的地方,曾经有不少支前农民。当年,华东野战军在临沂孟良崮围歼国民党整编第七十四师时,解放军战士们吃的就是老乡们自制的煎饼。
  相传,鏊子是诸葛亮发明的。
  出生于徐州琅琊阳都(今临沂市沂南县)的诸葛亮,是地地道道的山东人。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初,兵微将寡,常被曹兵追杀。一次,诸葛亮带兵出战,被曹部围困在沂河、涑河之间,锅灶尽失不能做饭,而将士极度饥饿困乏。即将兵败之时,诸葛亮急中生智,令伙夫以水和面粉为浆,将金(鸣金用的铜锣)置火上,用木棍将面浆摊平,烙出香喷喷的薄饼,将士食后士气大振,杀出重围。因烙不像烙,烤不像烤,与煎鱼的过程相似,故称为煎饼,当地人也习得此法。但铜锣价昂贵,火大易开裂,人们便以铁做成形似铜锣却大数倍且边缘带三爪名为鏊子的器具烙煎饼。从此,煎饼在沂蒙大地上流传至今。
  煎饼做法可摊可滚 摊一天全家吃半月
  那些年,煎饼是潍坊人的主食之一。煎饼主要有两种烙制方法,一是摊,二是滚。
  摊煎饼的具体做法是这样的:将玉米、小米等泡发,条件好的家庭会掺上大豆,用石磨磨成面糊,再用鏊子摊。在鏊子下面点燃柴禾,人盘腿坐在蒲团上,舀一勺面糊到鏊子中心,然后用长15厘米左右的小木耙把面糊从鏊子中心向外摊到鏊子的上边沿,再顺时针方向将面糊摊平,等面糊全覆盖鏊子时,把剩下的面糊顺势刮到面糊盆里。这些动作做完,煎饼也烙好了,可揭起来,放一边摞着。
  第二种是滚煎饼。简单点说,就是拿块面团在热鏊子上滚一遍。滚煎饼与摊煎饼相比省时省力,主要是省了泡发粮食和把粮食磨成面糊这两道程序。手持一块和好的面团,在高温的鏊子上,先沿鏊子边沿滚,再往中间滚。因为鏊子高温,面团滚到哪,就在哪紧贴上一层面,用面滚满鏊子,一张煎饼也就成了。
  在潍坊地区的操作模式主要是摊。临朐一带,还摊一种酸煎饼,在泡发粮食时要发酵一下,所以就有点淡淡的酸味。
  摊煎饼是比较辛苦的活,摊一次,一家人往往够吃半个多月,若是人口多,就要摊一整天。准备摊煎饼的面糊也是不小的劳动量,用石磨磨面糊基本靠人力,往往天不亮就起来劳作,抓着磨棍,围着石磨,一边从磨眼中添加粮食,一边无休止地转圈,直到将粮食磨成糊。条件稍好些的人家就用驴代替人力拉磨。要给拉磨的驴蒙上眼睛,一是防止驴偷吃,二是蒙住了眼的驴不知道自己是在原地转圈,会不停地拉磨。
  潍坊有一个关于煎饼的民间爱情故事:从前,青州的王府里有一位痴情公主,为搭救被父王囚禁忍饥挨饿的心上人,把煎饼当纸,把葱当笔,瞒过看守人,悄悄送进牢房。
  -
  偏篓两边挂小车推得快
  大马车
  小推车
  马车、牛车、小推车曾是三大主要农用交通工具。马车除了农用,还用于嫁娶时接新娘。马车在生产小队并不多见,只因马、骡子需要喂精料,而牛则不用。赶牛车是比较轻松的活,小推车则几乎每个壮劳力人手一辆。农村盖屋时,需要用石夯打墙,用麦秸苫屋顶。
  大马车不常见
  干农活接新娘
  新中国刚成立不久,交通运输工具比较落后,农民生活清苦,农村最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是马车、牛车和独轮小推车。一个村就是一个生产大队,下有数个生产小队。生产小队有三四辆牛车的比较常见,有挂大马车的则不多见,而小推车几乎每个壮劳力人手一辆。一个生产小队如有一挂枣红马架辕,白骏马拉套的马车,在全生产队是很荣耀、很骄傲的事。
  逢年过节,潍坊人都要走亲访友,如果有人赶着大马车出门,足可以炫耀好一阵子——这也是变相炫耀自己的生产队富裕。在当时,人吃的口粮尚且不足,一匹马或一头骡子吃的玉米和大豆等精料要顶四五口人的口粮。所以,条件一般的生产队是养不起大牲畜的。
  相对养马、养骡子,牛吃的精料要少很多。牛主要的饲料冬春是干草,夏秋是青草,当用到牛耕地或拉车干活时,才加点精料。
  那个年代,生产队的大马车一整年都是闲不住的。比如,要去离村较远的地方运粪肥,拉回生产的庄稼,冬天出夫干公社及县里的水利工程,到公社、县城拉回上级分配的化肥、农药、柴油等物资,运送上缴的公粮及其他一些赶集上店出售生产队生产的瓜果蔬菜等,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用途——拉新媳妇,这个工具简直堪比现在的豪华婚车了。在大马车的车厢上面,用三五支长竹杆扎成1米多高的拱顶,上面再覆盖一条花床单,一辆花轿车就成了。可远到20多公里的外县,近到二三公里的邻村。驾车人往往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走之前会回头对坐在马车上的新娘说:“坐好坐稳,我们走了!”然后扬起马鞭,在辕马的头上虚晃几下,“叭、叭、叭”打几个脆响,随着一声“驾”便启程了。回到村头,赶车人又把马鞭扬了起来,然后又是几声脆响,这是在告诉新郎家,就要到家了,准备迎接新娘吧。在婚宴上,赶车人坐上座是没问题的。足见生产队有一挂大马车有多荣光,赶车人有多威风。
  赶牛车最为轻松 小推车轻快省力
  在当时的农村,最轻松的活就是赶牛车了。从村里往田间地头运粪,赶车人坐在牛车的前端,时不时对牛耀武扬威地吆喝几声,但车上的粪近在咫尺,气味确实不怎么样。好在人坐在车上,无需走路,不太用费体力。
  小推车几乎家家有。陈毅元帅曾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此话不无道理。潍坊地区的小推车是典型的北方小推车,和南方的小推车比差别很大。南方的独轮小推车是在独轮之上有一块平板,将东西放在平板上就行了。潍坊一带的小推车底盘很矮,和车轮的轮轴一样高,重心底,推起来要轻快、省劲,也好掌握。两个长1米多,宽、深各30厘米的偏篓分别用麻绳捆绑在独轮小推车的两侧,这是小推车的主打装备。平时是用不着车袢的,只有在推石头等重物或从地头往田间运粪时,才用到车袢。尤其是往地里运头一趟,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压头辙,就要用到车袢,地太暄时尤其要用到。这时不但要用车袢,还要有个拉头,就是在车前面有一个人拉一条绳子帮忙拉车。
  石夯打墙建起土屋
  麦秸苫屋顶讲技巧
  那些年,农村基本都是土墙草屋,几乎没有砖瓦房。生活条件好些后的房子顶多是门柱、窗柱用砖砌成,为的是好看一些,四面墙还是土墙,屋顶还是用麦秸。各地建草房、土屋的方法各有不同,有的把土掺上麦秸和麦糠和成泥,用泥打墙;有的先和泥脱土坯,再用晒干后的土坯垒墙盖屋;有的直接就用土,手持石夯干打墙。
  潍坊部分地方就是用石夯打墙。在屋基上用长3米,宽30多厘米,厚2厘米的两块木板当墙板,用绳绑着,在两板之间留出与墙厚度一样的空间,再往里填上微湿的土。然后人站在上面,手持一小石夯夯土。一板墙需填3次土,夯3次,才能将这一墙板土打平、打好。一板一板往上打,直到打好一堵屋墙为止。
  打墙还不能算技术活,用麦秸苫屋顶则是个技术活了,潍坊方言叫“拍屋”。
  麦秸的用法各地有不同。一是将麦秸的根用铡刀铡去,纯用麦桔,笔者下乡的诸城一带多用此法;另一种是麦秸带根,麦根朝外,安丘有的地方多用此法。纯用麦秸的屋顶,外观上明晃晃的,相对耐看些;用带麦根的草屋,外观发暗,虽不好看,但麦根不容易腐烂,用的时间长一些。麦根的根须多,且细密,做的屋顶就密实,无论大雨小雨、雷阵雨或连阴雨,都不易漏。潍坊在屋顶苫麦秸时,要用到一种名为“拍耙”的农具。麦秸拍得是否均匀、密实、平整,全靠它了。拍耙的科学之处在于“耙”那一端,可根据需要自由伸缩。随着所苫麦秸在屋顶上的高低远近,可把“耙”一端拉远拉近,避免在苫好的地方人上去踩踏。潍坊沿海一带的渔民用海带草做屋顶。由于海边风大雨大,海带草做屋顶都比较陡,更能抗风抗雨。
  在农村,盘土炕、垒锅灶,也是技术含量很高的活。技术好的,盘的土炕、垒的锅灶顺风顺烟,盘不好、垒不好就会倒烟,浓烟不从烟道走,而是往屋里倒灌,那只好推倒重来。
  -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县春秋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