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65天前
鄌郚总编

昌乐县民间文艺

  昌乐县民间文艺

  一、本地基本概况
  1、历史沿革
  西周  武王封太公吕望于齐,都营丘,故城在今县城东南25公里处(今营丘镇古城村)。历六世,至胡公,徙都薄姑(今山东省博兴)。
  春秋  营丘改称缘陵,为齐地。僖王四年(公元前678年)——襄王二十九年(前623年),缘陵曾为杞国国都,后杞迁都安丘县淳于。
  战国  缘陵属田齐。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年),燕乐毅伐齐,缘陵陷于燕。三十六年,齐将田单,袭退燕军,缘陵复归于齐。
  秦朝  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国,分天下为36郡,缘陵属齐郡。
  西汉 刘邦于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5年),封从兄刘泽为营陵侯,从此缘陵改称营陵。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从齐郡中分出北海郡,治营陵。北海郡辖26县,在今昌乐县境内的有营陵、剧(今城西北7里,大、小丹河交汇处。《水经注》云:“东丹水北迳县,合西丹水”。又名剧南城)、剧魁(今城西北)等。王莽天凤元年(公元14年),改营陵为北海亭。
  东汉 更始元年(公元23年)秋九月,汉兵诛王莽,北海郡恢复旧称。光武帝二十八年(公元52年),改北海郡为北海国,剧为治所,辖剧、营陵、朱虚等培城(县)。
  三国  昌乐县境属魏青州北海郡。《魏志》载:“汉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国除,改称北海郡;魏太和六年【公元232年),改郡为国;青龙元年(公元233年),改国为郡,又营陵县地。”北海郡治所从剧迁回营陵。魏朝末年,郡所迁往平寿(今潍城西关处),营陵及剧仍属北海郡。
  晋朝 初属城阳郡。太康中,营陵、剧划归徐州东莞郡。惠帝永康元年(公元300年),营陵、剧等11县划为高密国,复归青州。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秋八月,石虎陷青州,剧、营陵两县属后赵。晋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慕容德陷青州,邑属南燕。
  南北朝 刘宋时期,营陵属高密郡,剧属北海郡。北魏,剧属青州北海郡,营陵属胶州平昌郡。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5年),改北海郡为高阳郡;八年,剧县省废,辖地归都昌县。承光元年(公元577年),北周兴师灭齐,营陵属北周。
  隋朝  初,改高阳郡为北海郡。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文帝将魏晋以来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营陵县归密州管辖。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潍州,辖县营陵改称营丘。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废潍州;同年,改青州为北海郡,营丘县属之。大业八年,省营丘县人北海县。
  唐朝  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复为营丘县;同年,再置潍州,辖北海、营丘等17县。六年,留北海、营丘、下密3县,余14县废。八年,潍州废,省营丘、下密入北海,为北海县。贞观十年(公元636年),设河南道(属监察性质,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后,演变为行政机构),北海县属河南道青州。五代相沿。
  宋朝  属京东东路潍州。建隆三年(公元962年),始置昌乐县。嘉庆版《昌乐县志总纪》载:“宋太祖建隆三年,以北海县为北海军,始置昌乐县为属邑。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升北海军为潍州,改昌乐县为安仁县。寻复昌乐县。”
  金  昌乐县属山东东路潍州。
  元朝  昌乐县属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潍州。元初,潍州领北海、昌邑、昌乐3县及司侯司。(后)至元三年(1337),省昌乐县人北海。
  明朝  洪武初,复置昌乐县。洪武九年(1376),革元中书省,置布政使司,昌乐县属山东布政使司青州府。
  清朝  沿明制,昌乐县属山东省青州府。
  中华民国前期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宣告成立。民国三年(1914),裁府设道,昌乐县属山东省胶东道;十四年(1925),改划胶莱道;十七年(1928),裁道存县,昌乐县直属山东省。
  抗日战争时期  1938年1月9日,日本军队侵占昌乐城,国民党县政府以仓上为中心,属第八督察专员公署。1938年12月,中国共产党昌乐县委员会成立,领导昌乐县的革命斗争;1944年共产党领导的临东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属鲁中区沂山专署。1945年8月,日本投降,国民党县政府进驻昌乐城。
  解放战争时期  1945年8月底,临东县撤销。9月,昌乐县民主政府在尧山区大桃花村宣告成立。1948年5月,昌乐县解放,昌乐县民主政府改称昌乐县政府。中共昌乐县委、县政府移驻昌乐城。7月,昌潍专署在昌乐城成立,随后中共昌乐县委、县政府移驻乔官区梁家庄。1949年7月13日,昌潍专署迁益都。7月1 5日,中共昌乐县委、县政府迁回昌乐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昌乐县属昌潍专区。1967年3月,昌潍专区改为昌潍地区;1981年7月,昌潍地区改为潍坊地区;1983年10月潍坊地区改为潍坊市,昌乐县属之。
  2、地理位置、环境、人口状况
  昌乐县位于位于北纬36°11′-36°46′、东经118°43′-119°10′,地处山东半岛中部,地理位置优越,是潍坊市的近郊县,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地貌为低山、丘陵、平原相间。中西部、中北部多低山。东部多丘陵。南北两端系平原。属北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温和湿润,春秋较短,冬夏较长。昌乐县面积1101平方公里,人口62.3万,辖4个镇、4个街道、1处省级经济开发区、1处省级旅游度假区和1处水库管理区,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海经济开放县。
  3、社会状况
  城乡品质不断提升。城镇化率五年提高10个百分点,达到52.4%。新建改造城区道路41条、公厕33处,集中供热率、管道燃气普及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96%、88.7%和41.9%,被评为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智慧城市”建设试点有序推进,建成平安昌乐、智慧矿管等系统。完成镇村建设投资119.7亿元,红河镇、鄌郚镇被评为全国重点镇、省级示范镇。提升社区功能,宝都街道被评为全省城市社区建设示范街道,红河社区、鄌郚社区被评为山东省农村新型示范社区。新建农房9699户,改造农村危房3691户。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商事制度、传媒事业体制机制等改革,完成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等国家级试点。供销社综合改革、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扎实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经验做法得到农业部肯定,被认定为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低丘缓坡开发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加快实施,保障了发展用地需求。落实营改增、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等结构性减税政策,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推进企业股改上市,15家企业在新三板或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五年实现进出口总额71.8亿美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74.6亿元,利用外资1.8亿美元。成功举办1届宝石节和4届宝石博览会。
  生态建设成效明显。五年累计成片造林14.1万亩,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开展“386”环保行动,实施环保项目466个,拆改燃煤锅炉52台,空气、水、土壤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积极发展绿色交通,投入运营公共自行车2300辆,新增和更新清洁能源公交车354台。城乡环卫一体化通过省全覆盖认定,3个镇被评为国家级生态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31家企业通过省市清洁生产审核验收,万元GDP能耗降低24.5%。加强资源节约保护,被评为全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580元。累计脱贫18957人。新增城镇就业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5万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低保、五保供养标准逐年提高。教育事业迅速发展,被认定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升。计生服务持续优化,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文化事业全面发展,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路网结构不断完善,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018公里。农村安全饮水实现全覆盖,“引黄入昌”工程建成投用。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社会治安持续好转,信访案件逐步下降,被评为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县、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民兵预备役工作扎实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富有成效,连续被评为全省双拥模范县。妇女儿童、残疾人、老龄、慈善等事业全面发展。
  4、经济状况
  昌乐自然资源丰富。经山东地质科学研究院勘测,境内有大小古火山84座,已探明和开发的矿产资源有蓝宝石、油页岩、木鱼石、地热等近30种,开发潜力巨大。昌乐古火山群分别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确定为国家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成为继泰山、济南名泉后山东省第三处国家自然遗产。经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山东地勘院勘测,全县蓝宝石有矿面积450多平方公里,储量数十亿克拉,占全国蓝宝石总储量的90%以上,是世界四大蓝宝石产地之一。
  全县现有耕地77.38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123万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西瓜、蔬菜,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63.6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59.4万亩,粮经作物种植面积比例保持在1:1左右。昌乐是“中国西瓜之乡”,年产西瓜6亿公斤,以皮薄、沙瓤、脆甜誉满九州,享有“天上甘露美,昌乐西瓜甜”的美誉。近年来,昌乐县按照“安全、优质、高效、生态、品牌”的发展思路,全力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农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先后被评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山东省农业产业化先进县、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等。
  昌乐产业优势明显。近年来,昌乐县大力实施“2121”工业主导产业计划,全力培植装备制造、黄金珠宝加工交易两个千亿级产业和新能源汽车500亿级产业,加快造纸包装、精细化工两个300亿级产业,食品加工一个100亿级产业转型升级。年加工珠宝首饰4千万克拉、黄金150吨,年生产电动车289万辆、吉他300万把,是中国珠宝产业基地和电声乐器生产基地、电动车生产基地。同时,现代教育也已成为昌乐的一张“名片”,吸引1万多名县外学生前来求学,每年前来考察学习的教育专家、师生6万多人次,昌乐二中探索推行的“271”教育模式,得到国家教育部充分肯定。目前,正在着力打响医疗健康、居家养老、素质教育三个品牌,全力建设国内一流的健康养老产业基地和现代教育名城。2016年,全县GDP达到290亿元。
  昌乐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达到36%,有中国宝石城、首阳山国家森林公园、首阳山省级旅游度假区等旅游景区十几处,其中国家4A、3A级景区6处。
  5、文化状况
  昌乐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存有200多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和商周文化遗址。根据规划,昌乐县正凝聚力量打造"中国蓝宝石之都"城市文化品牌,着力培育"姜齐文化、火山宝石、教育名城"城市文化支撑性品牌,实施提升全民文明素质、加强文化惠民、文化传承基础性工程,推进文化产业、文化旅游业发展,以战略传播提升"文化名市"美誉等五大重点任务。
  每年举办的中国(昌乐)国际宝石博览会作为城市文化主体品牌,昌乐县将持续打造中国蓝宝石之都品牌,创新办好每年一届的中国(昌乐)春季黄金珠宝展和中国(昌乐)国际宝石博览会,推动"一展一会"进一步走向国际化。改造提升中国蓝宝石博物馆,实现中国蓝宝石博物馆+AR。科学制订产业发展规划,加强蓝宝石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做大做强黄金珠宝加工交易产业,推进黄金珠宝交易产业转型跨越发展。
  作为齐国故都姜太公始封地,打造"姜齐文化"名片。为深入挖掘姜太公文化内涵,重塑齐国首城的历史地位,昌乐县将打造太公文化纪念地、齐文化体验地。其中,营丘古城重点打造子牙广场综合服务区、皇城古村乡村居住区、"太公在此"文化体验区、井田沃野农业休闲区、古城农庄休闲度假区五大板块,建设文化旅游综合体;举办姜太公文化节,开展全球公祭姜太公、古城桃花会乡村赏花节、齐文化与姜太公文化论坛、"太公在此"--姜太公后裔寻根大会等系列活动。首阳山重点深入挖掘"夷齐精神",开展夷齐祠的二期修建工程,对东肖汉墓和东圈汉墓等历史文化遗址进行保护,全力打造首阳山"东方德源"旅游品牌。
  在"火山宝石"名片打造方面,昌乐县将充分发掘世界著名蓝宝石产地和火山国家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的特色资源优势,加强"古火山""蓝宝石"品牌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宝石世界、火山王国",使昌乐成为全国知名的火山旅游目的地。
  二、本地民间文艺情况
  1、姜太公的传说
  姜太公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一位影响深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历代皇帝追封他为王圣,成为贤相人臣的典范,影响深广而久远。他助周文武王兴周灭商的丰功伟绩,被载入史册;他除妖降魔,按榜封神的传奇故事,更是千古流传,妇孺皆知。作为宗教神仙,他是武神、智神,被奉为“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护佑神灵。至今在中国许多地方尤其是昌乐周边地区,还广泛流行着以“太公在此”为符镇邪祛妖保祐平安的风俗。
  姜太公,姓姜,名尚,字子牙,是炎帝的后裔。《吕氏春秋》说他是东夷之士,《史记》说他是东海上人。而古代东夷和东海都在山东境内,所以姜太公是山东人无疑。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姜太公的先祖尝为四岳,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吕,所以姜太公又以先祖封地吕为氏,叫吕尚。
  相传姜太公早年家里很穷,又逢商末乱世,虽有远大抱负,却无用武之地。他四处漂泊,游说诸侯,一无所遇。为了生计,他曾经编过笊篱,卖过筢子,当过屠夫。也曾在商王朝的京都朝歌做过小官,但终因纣王残虐无道而弃官远遁,隐于渭水垂钓,等待时机。
  后与文王相遇于渭水之滨,二人风云际会,相见恨晚。文王高兴地说:“吾太公望子久矣!”所以姜太公又号太公望。姜太公被周文王请到西歧,拜为相,才得以施展才华,创下千秋伟业。此时的姜太公已年近80岁,头发都白了。
  武王登基,大封功臣谋士,姜太公因功冠群臣,得首封于齐,建都营丘。姜太公带领人马到齐国就任,快到营丘时,听说莱侯领兵来与他争夺营丘,便连夜急行军,黎明时到达营丘,一举击溃了来犯的莱军,从此开始了他以营丘为都城开创齐国伟业的时代。
  据《史记》载:“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汉书》则说:“太公治齐,修道术,尊贤智,赏有功。”“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
  周武王崩,周成王继位。周成王年幼,不能处理朝政,周公姬旦便代其主持朝政。周公的兄弟管叔鲜、蔡叔度等怀疑周公要夺王位,就联络纣王的儿子武庚等起兵讨伐周公。淮夷、东夷许多诸侯国也趁机起来反叛。周成王怕天下大乱,就急差遣召康公传旨给姜太公,说:“东边到大海,西边到黄河,南到穆陵关,北边到无棣,其间叛乱的五侯九伯,都由你去征服他们。”姜太公由此获得征伐的权力,率领大军东征西讨,很快平定了这些诸侯国的叛乱。齐国的疆域,也因此扩大到泰山以北,渤海以南,黄河以东,大海以西的广大地区。齐国从此成为真正的东方大国,奠定了齐国800年基业。
  那么,姜太公建立的齐国都城营丘在哪里呢?
  据昌乐历代县志载,武王封太公吕望于齐,都营丘,故城在昌乐县城东南50里。春秋时,营丘改称缘陵。至西汉,刘邦封从兄刘泽为营陵侯,缘陵改称为营陵。所以《汉志》说:“营陵县或曰营丘。”曾做过营陵县令的汉代学者应劭进一步指出:“尚父所封,陵亦丘也。”即缘陵、营陵皆是古营丘,是姜太公所建之齐都。据《史记》载,太公都营丘历六世,至胡公迁都薄姑,献公又迁临淄。《太平环宇记》更明确地说:“昌乐县,本夏邑,商以前故国,太公所封之处。隋开皇六年于营丘故城置营丘县。”《纲鉴易知录》、《山东通志》、明嘉靖《青州府志》、及范文斓《中国通史》等,都确指营丘在今山东昌乐县,即现在昌乐县营丘镇的古城村。
  昌乐县营丘镇古城村,位于昌乐县城东南25公里,前有白浪河自西东流,绕而北入潍坊市境,地理坐标为东径119。2′,北纬36。35′。周边有营丘、古城店、城前、城角头、营丘河南等村环围,北邻潍坊市潍城区,东与潍坊市坊子区以白浪河大桥相连。村东南有丘,长宽里许,海拔63.1米,西有方山之镇,北有首阳山山脉相依,东南一片阔野,气势恢宏,大有一方侯国都城气象。
  营丘故城,原分外城、内城、皇城三廓,原外城建有东、西、南、北四城关。清嘉庆《昌乐县志》载:“营丘故城,类今燕都制度,原有外城广袤二十余里。”可惜历经三千多年的风雨,原外城已湮没无迹。
  内城原为正方形,城垣高6米,周长6公里,现仍有数千米长的古垣遗存。皇城,即今古城村,长宽里许,村前立有“古城”村碑,碑文记录着古城的源起、历史和姜太公的事迹。村西北角一段皇城残垣赫然矗立,仿佛仍在向人们展示着营丘故城——这座东方大都邑当年的雄威、繁华与辉煌。
  姜太公平定五侯九伯之乱,疆域益大,国力益盛。这时齐国已具备建立大都城的经济实力。为了更有力地统治国家,就亲自根据八卦之术设计了都城的形制和建筑格局,并计划招募大批的建筑工匠和民工于周成王八年开始在昌乐的营丘动土修城。
  由于姜太公威名远扬,治国有方,体恤百姓,所以号令一出,各地能工巧匠和人民纷纷响应,有钱的出钱,有物的出物,有力的出力。一时间,本就繁华的营丘城更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常。姜太公心中大喜,亲自出城迎接民众,他让那些能工巧匠和一部分年轻力壮的留下负责建城,其余的都回家从事各自的生产。
  他把工匠和民工分成三批,水平最高的负责建皇城,水平稍差的负责建内城,水平再差而有力的负责建外城及城墙。
  一座齐国大都迅速在营丘崛起。都城的外城,南面和东面紧临白浪河,西近金钗河的源头,背靠后官庄河,纵横10多公里。占地100多平方公里的一座大都邑,仅用了三年时间就全部建设完成。
  根据姜太公的设计,皇城内设勤政殿、议事厅及各种政治管理机构、学馆和王公大臣们的居住建筑,都紧紧围绕在中央突起的圆丘周围。圆丘相当于八卦中心的太极图,以示天地之气周流不息,国家的凝聚力氤氲贞祥不散,国家的发展永不停止。今古城村内标高63.1米的丘,清朝翰林院学士、工部侍郎阎愉的《营丘辩》,就肯定此丘即为营丘之丘。
  内城是经济区,这里分布着各种工业作坊、商业店铺和自由市场。这一层相当于八卦的中间爻,象征着内滋外养之意,是国家的血脉。至今有营丘、古城店等村确证着古都的建筑、设计理念及当时的经营状况。
  外城是卫戍区,负责保卫内城、皇城的安全,是整个齐都古城的屏障。这里驻扎着国家最精锐的军队。这一层相当于八卦的外爻,宽厚高大的城墙和雄壮的威武之师,显示着一派刚猛之气。这是一个国家发达强盛、威不可犯的象征。现在的营丘河南、城前、城角头等村,就是当时军队驻扎的营区。近千米长、50米宽的城垣遗迹,更昭示着当时城邑的宏大规模。还有皇城内的八角琉璃井,是姜太公当年演《易》、著《太公金匮》兵书及《奇门遁甲》的密室。在挖此密室时,传说曾掘出一巨型蓝宝石,大如明月,棱有八角,壮如琉璃,其光蔚蓝如天,芒射千里,观之幽冥如海,深不可测,因之太公曰:“此地有宝,可惠及子孙后代也。”所以后人才把根据八卦图形挖成的密室称为“八角琉璃井”,以为是太公藏宝处,致有许多觊觎者企图入内盗宝。但因秘室设计诡异神秘,终未有能开启者。至唐,在其上建太公祠,方才将之隐匿,后不可觅。在当地民间至今还流传着许多版本的“八角琉璃井”的传说。
  历史上有许多文人在此留下了歌颂姜太公和营丘故城的不朽诗篇。
  元朝诗人戴良经过昌乐时留下感叹之诗:
  过  营  丘
  营丘古齐国,绵历几千春。
  轨路偶经从,延瞰一悲辛。
  郛郭尽阡陌,濠隍半烟云。
  旦摇禾黍实,暮走狐兔群。
  在昔商政熄,于时周德闻。
  圣贤相际会,文武共经纶。
  太公扶大业,伯夷守其仁。
  首阳遗节义,东海爵功勋。
  功勋谁独久,节义两同湮。
  物理有感触,长叹廽吾轮。
  过  营  陵
  山川无变异,人事有消亡。
  堪叹鹰扬地,都为鹿卧场。
  故基穿井邑,衰草半濠隍。
  属有归与叹,登临倍感伤。
  清代著名诗人赵执信留诗:
  昌 乐 道 中
  轣辘轻车不动埃,营陵旧社晓徘徊。
  青林白露微茫下,丹崖黄花琐碎开。
  城日初悬遥海色,野风偏向晚秋哀。
  行人莫讶宵衣急,要踏鹰扬赐履来。
  清乾隆工部尚书阎循琦诗:
  营 丘 竹 枝 词
  营丘作镇古名邦,右带金城左白浪。
  数里烟霞芳草路,园林人比郑公乡。
  清嘉庆元年知昌乐县事魏礼焯诗:
  营 陵 怀 古
  尚父初封地,营丘自昔传。
  我来问齐俗,稽古忆前贤。
  煮海鱼盐富,官山美利全。
  于今分绣壤,宰割附庸偏。
  清光绪翰林程丰厚诗:
  营 陵 留 别
  山环水抱古营陵,报最当年善足征。
  士习诗书标节概,民安耕凿乐丰登。
  风雄表海由来旧,任重专城愧不胜。
  谬绾铜符纡墨绶,罗丝保障两无能。
  (以上诗词均选自《营陵诗略》)
  古城村西北角建有姜太公祠,距皇城残垣不远。原太公祠建于唐长寿年间,即公元692年,位于村中央,占地六市亩,大殿飞檐斗拱,富丽堂皇,为当时庙宇之巨制。历代有重修,后毁于侵华日军之手,“文革”又遭洗劫,现已荡然无迹。今太公祠为近年乡民捐款重修,规模虽不及前,但仍按旧式重建,祠内塑有姜太公神像及散宜生、南宫括、辛甲、辛免等神像,四壁绘有彩色壁画,多为《封神榜》中故事。农历三月十八日相传是姜太公生日,每年都在这里举行盛大的香火会,文人雅士前来寻古仰圣,平民百姓则前来祭拜崇祀,正如太公祠殿外殿内的联匾所述,“天子尊之曰父,圣人奉以为师”,“文韬武略德厚流芳,护国祐民万民敬仰”,其德其神“风行东海”。
  姜太公是齐国的开创者,营丘故城的建设者,是齐文化的奠基者,其传说流传久远,不但被历代史家所重视,在民间的影响更是深远巨大。所以保护好这一传说及营丘故城遗存,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考古、文学和旅游开发价值,不但是研究西周历史、东夷古国史、齐国历史的重要依据,还是研究齐文化、姜太公文化、道家文化、军事文化、治国方略及神话、宗教信仰等重要参照体系。对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2016年,姜太公的传说入选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伯夷叔齐与首阳山的传说
  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隐居于首阳山的传说一直在昌乐流传着,夷齐祠就在今昌乐县城东5公里的孤山上。
  孤山,原叫首阳山,亦名凤山。伯夷、叔齐是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因二人隐居于该山,义不食周粟而饿死,后人为纪念这两位仁人志士而把首阳山改名为孤山。
  《昌乐县续志?山川志》载:“城东南十里外孤山,特起一峰,壁立千仞,为邑东保障,城脉盖由此焉。”面积2.9平方公里,前有桂河环绕,后有邢家河源起北流,西与草山毗邻,南与方山相映,绿荫连绵数十里,是潍坊地区渤海南面第一山第一峰。古邑人居于该山西面,每天早上首先从此山顶上看见太阳,所以命名该山为首阳山。古人认为凤凰为太阳鸟,所以又叫此山为凤山。昌乐古八景之“孤峰夕照”、“龙洞云开”皆出于此山。有明昌乐县令于子仁八景诗咏之:
  孤 峰 夕 照
  孤峰倒影大桥边,翠抹岚光望不迷。
  几片落霞真画屏,半天残照好诗题。
  斜坡童唱驱牛下,远树烟含待鸟栖。
  二圣祠前云渐合,晚风犹动草凄凄。
  龙 洞 云 开
  洞里云开洞里春,洞中多少避秦人。
  蛟龙蟠处迷风雨,雷电惊时有鬼神。
  泰岱千层连锦障,蓬莱五色觐枫宸。
  圣恩若许归田里,拟结茅庵作近邻。
  此龙洞传说每逢天旱,祷焉辄雨,极是灵验。所以山顶上除夷齐祠外,还有龙神庙。龙神庙早已毁废,迹不可寻。唯有夷齐祠庙貌依然,虽有破损,但仍可看出原来的形制概况。此庙建筑风格奇特,是一座石质无梁建筑,长约10米,宽5米,高6米,四墙石灰岩砌成,拱形顶亦由石灰岩发碹而成,前有拱形门,门两侧各有一个正方形窗,庙前有一个方形石砌的蓄水池,早已干涸,里面填了些乱石,杂草丛生。此庙亦称昭贤祠、清圣庙,是专为纪念伯夷、叔齐两位先贤而建的。始建年代已无可考,但自隋唐至明清历有重修,有案可查的重要修复就有五次,可见此庙始建年代不会晚于隋代。现在庙里供奉着的一尊石像,头项已断,造型古朴浑厚,刻纹细腻流畅,是南北朝时期典型的石雕风格。
  庙周围古砖旧瓦随处可见,残碑断碣散落整个山顶,数一下碑座碑帽,原来大概有十几座碑碣,东南角躺着一块尚完整的大碑。大部碑碣的文字经多年的风剥雨蚀,都已很难辨认,唯东北角一块半埋地下的断碑文字还清晰,是清光绪二十七年知昌乐县事朱照重修孤山庙时立的,碑的横眉是“孤山庙记”,竖眉是“重修夷齐祠记”,碑文记录了孤山庙的来历,伯夷、叔齐的事迹和重修夷齐祠的意义。
  相传,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姓墨胎氏,伯夷是大儿子,叫墨胎允,叔齐是二儿子,叫墨胎智。其父临终前立叔齐为国君,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不肯,遂逃去。叔齐亦不肯当国君,也逃走了。孤竹国人只好立其二子为国君。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周文王姬昌善养老,便一起前去投奔。等赶到西周,文王已死,正碰上周武王用车拉着文王的木雕像起兵去讨伐殷纣王。伯夷、叔齐急忙上前拦住武王的马,叩头说:“你父亲死了不赶快下葬,却大动干戈,这算是孝吗?做臣子的兴兵伐君,这算是仁吗?”武王卫兵要杀死他俩,姜太公说:“这是两个仁义之人。”就上前扶起二人,让他俩离去了。等到武王消灭商朝,天下归周,武王做了天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大逆不道,耻与为伍,就逃避到远离西周的东方,在北海的首阳山隐居起来,也就是逃到了现在昌乐县城东的孤山里,在这里挖野菜吃,发誓不吃周朝国土上的粮食。
  后来碰到一个上山挖野菜的妇女,说起天下变化,那个妇女说:“现在这里是姜太公的封国,这里的土地已是周朝的土地,这些野菜也是周朝的了。”
  伯夷、叔齐听后,仰天长叹道:“神农和夏禹的仁德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个世界已经没有适合我们生存的地方。唉呀,我们的命运真是悲哀啊!”从此以后,二人连野菜也不吃了,直至饿死。
  后来当地人为了纪念这两个孤竹国谦逊让国、忠孝节烈的仁人兄弟,就在首阳山顶上修建了夷齐祠,并把首阳山俗称为孤山,以表其品格气节和精神美德。每年三月三有庙会,数不清的游客乡人云集山顶庙前,或缅怀贤哲仁圣,或祈求平安赐福,香火旺盛,热闹非凡。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伯夷叔齐被广为称颂,孔子赞曰:“古之贤人也,求仁得仁。”孟子赞曰:“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汉末“建安七子”之一王粲诗:
  吊 夷 齐 文
  岁旻秋之仲月,从王师以南征。
  济河津而长驱,逾芒阜之峥嵘。
  览首阳于东隅,见孤竹之遗灵。
  心旌摇而感怀,意惆怅而不平。
  望坛宇而遥吊,抑悲古之幽情。
  知养老之可归,忘除暴之为世。
  洁己躬以骋志,衍圣哲之大伦。
  忘旧恶而希古,退采薇以穷居。
  守圣人之清概,要既死而不渝。
  厉清风于贪士,立果志于懦夫。
  到于今而见称,为作者之表符。
  虽不同于大道,令尼父之所誉。
  东晋诗人陶潜有赞诗:
  赞 夷 齐
  二子让国,相随海隅。
  天人革命,绝景穷居。
  采薇高歌,慨想唐虞。
  贞风凌俗,爰感懦夫。
  唐大文学家韩愈《伯夷颂》则颂其为:“独立独行,穷天地亘万世。”至宋、元更被皇帝封为清惠侯、仁惠侯和清惠公、仁惠公。
  明学者薛瑄则有《咏夷齐拟古二首》赞其清风:
  (一)
  端居忆远游,路经首阳山。
  山有二贤祠,青松荫重关。
  斯人难再得,守饿心独安。
  清风激颓俗,高义起人寰。
  去之几千载,可慕不可攀。
  (二)
  人生苦不足,得陇更望蜀。
  祖龙泛海行,刘郎祀灶术。
  仙事俱茫然,百年竟飘忽。
  汲汲复营营,何时满所欲。
  吾慕首阳翁,清风在山谷。
  明嘉靖知昌乐县事朱木有《清圣祠落成二首》颂其气节:
  (一)
  北海何年隐,芳声天与长。
  篁丛千岁节,棠芷万年香。
  碣石藓苔点,祠荒风雨伤。
  我来敬饰理,聊以慰穹苍。
  (二)
  扣马心何壮,纲常气自雄。
  清风与世远,劲节有谁同。
  明山东按察司赵鹤龄亲书《昭贤庙诗》以弘扬其谦让仁义之品格:
  只为身言世道关,至今血食在孤山。
  谏周扣马终甘饿,逊国潜踪永不还。
  盛德全仁兼尽义,清风立儒更廉顽。
  贤祠岂独春秋祀,千古芳名宇宙间。
  (以上诗赋均选自《营陵诗略》)
  有关伯夷叔齐隐居昌乐首阳山的事迹,昌乐历代县志均有记载,现代《昌乐历史文化丛书》和《昌乐名胜名人传说》亦收录其事。
  所以伯夷叔齐与首阳山的传说不但是昌乐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保护好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有重要的历史和考古价值,而且有重大的励志作用和深远的教育意义。
  2008年伯夷叔齐和首阳山的传说入选第二批潍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3、荆山悠腔
  荆山悠腔作为一种昌乐民间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形成于清朝末年。19世纪末20世纪初,山东利津、乐安(广饶)等地灾民在乱世逃荒进入昌乐乔官一带,他们一部分人留在荆山坡村,白天外出讨饭,晚上和其他空余时间教该村的一些人唱他们当地的扬琴戏,后来扬琴戏与荆山坡原有的悠腔、茂腔等戏种逐渐融合,在唱腔方面发生一些变化,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派唱腔——荆山悠腔。
  荆山悠腔,在昌乐当地也叫乐安悠、地瓜悠、荆山坡小吕剧。该剧传承现在主要集中在乔官镇荆山坡村。荆山悠腔唱法类似传统吕剧,但乡土气息更浓,因其主要伴奏乐器是坠琴,所以又有些坠子戏的味道。该剧是昌乐县域内传唱比较普遍的一个老戏种,乔官镇荆山坡村是昌乐最早学唱这种戏的地方。因该村原本就有唱荆山悠腔的班子,所以荆山坡也是最早能够系统演出该剧目的地方之一。荆山坡村剧团现有成员近二十人,还保留着部分老旧戏装和专用乐器,并且自制了许多相关乐器。传承至今的有《丁僧扫雪》《双换》《双生赶船》《王小赶脚》《审青扬》《洞宾戏牡丹》等近二十个剧目。
  荆山悠腔历史悠久,是昌乐民间艺术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所演唱的剧目基本是口口相传,语言多为昌乐土语。内容主要是劝人向善、崇尚孝道和守法,唱法唱词通俗易懂,乡土气息非常浓厚,是民间自我教育且容易被普通百姓接受的一种艺术形式,深受当地百姓所喜爱。
  荆山悠腔传承从未间断,在昌乐县中南部乡村有着较大的影响。但随着当代社会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学习这种戏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由于乡村人都是口口相传,少有文字记载,随着有些老艺人的离世,部分传统剧目已经失传,如不把现存剧目的戏词和唱腔等整理成文字和影像资料传承下去,将面临彻底失传的危险。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独具特色的传统戏剧,2017年3月,荆山悠腔入选第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目前该项目正申报第五批潍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4、孝子王裒的传说
  孝子王裒的传说历史悠久,在当地广为流传。王裒“闻雷泣墓”孝心至诚至真,操行感天动地,载入《二十四孝》,其孝子名声历代传颂,成为历代尊崇儒学、提倡孝道、教化民众的典范。
  据《晋书?王裒传》载:王裒,字伟元,北海营陵(即今昌乐县)人,魏晋时孝子。其祖父王修,为汉末名士。父王仪为魏司马,随司马昭伐东吴,兵败,被司马昭嫁罪屈杀。王裒痛父屈死,决然负父遗骨从洛阳携母返回原籍昌乐,投奔祖父生前好友华岩寺住持。住持怜友遗孤,拨几亩庙地给王裒母子耕种。见王裒学识渊博,又用寺庙厢房办起学堂,骋王裒授课,赚资以添家用。从此,王裒在故乡以教授为业,兼事农桑,将父亲遗骨安葬寺前,搭庐墓侧,母子得以安家。裒母性畏雷,母殁后,每逢打雷,王裒就到母亲墓前扶树而哭,并大声说:“母亲莫怕,裒儿在此!”久而久之,树为之枯。每次授课读到《诗经?蓼莪》的“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时,无不痛哭流涕,泣下沾襟。学生们干脆把《蓼莪》隔过不读,以免老师听见伤心落泪。
  公元265年,司马炎灭魏称晋后,大赦天下,论功行赏,发现王仪之死确属冤案,下诏“平反”,诏令王裒承袭父爵。然而,时来运转的王裒却痛父非命,三征七聘皆不就,且立志永不面西而坐,以示永不仕晋。他在故里自甘清贫,教学之余躬耕自给,计口而田,度衣而蚕,对母行其孝道,拒绝一切施舍馈赠。学生们偷着帮他割麦,王裒发现弃之不要。王裒教书育人,德操高尚,在营陵故里名声甚佳,被推崇为“孝廉”。西晋末年,公元300年左右,山东贼寇蜂起,杀进营陵,乡亲劝他移居江东避难,但王裒恋母坟垅,终不忍离去,不幸被乱贼所害。
  据《昌乐县续志?古迹志》载:“魏孝子王裒墓,在县治东南五十五里之马宋集迤东八里。”即今昌乐县营丘镇王裒院村。该村原名桃花村,因临近王裒墓院,王裒墓每年农历三月三和九月十七日两次香火会,影响深远,景况壮观。日久,桃花村名渐隐,王裒院之名益显,遂称为王裒院。
  王裒院村位于昌乐县城东南30公里,省道胶王路北,西距营丘镇驻地马宋5公里。王裒墓在村西,巍然突立,墓前至今立着明成化二年“魏孝子王裒之墓”碑。墓院两侧另有碑记六通,周围有柏树、国槐、白杨等,环境朴素、宽阔、宁穆,望之令人肃然起敬。
  在当地除了流传着《晋书?王裒传》中记载的王裒故事外,还流传着许多与王裒有关的传说。《二十四孝》中有《闻雷泣墓》一文,在王裒孝母的故事中说“母性畏雷”,王裒母亲为什么怕雷呢?这要从“没尾巴老鲤(李)”说起。
  相传,当年王裒携母归乡,路上夜宿一古寺。母亲梦见一条黑龙入怀,竟然怀上了身孕。三年后的五月十三,生下一个黑胖小子。
  这黑小子生来特别,当天睁眼说话,二日满炕乱爬,三日满屋小跑,七日上街玩耍。而且性子急,食量大。
  一日天下大雨,黑小子见了雨水在家里再也待不住了,偷着跑出去玩水。母亲在家前的大湾里看见他,一眨眼,那黑小子变成了一条小黑龙。母亲吓坏了,跑回家一头扎在炕上缩作一团。等黑小子回家要吃奶时,母亲如见怪物,把他赶出门外,再也不让他进屋。小黑孩饿极性起,打一个霹雷,现出龙形,把母亲震昏,再把母亲的奶水吸干。从此,王裒母亲就中下了听见雷声就害怕的毛病。王裒是个有名的孝子,看见母亲天天受这个怪物的折磨,就想除掉他。
  王裒与母亲商量好,六月初一这天除妖。这天王裒执剑立在门口,小黑龙来了,见王裒执剑把门,就打一个霹雷,现了原形,张牙舞爪地向屋里冲。王裒急忙挥剑相迎对母亲说:“快念咒语!”母亲急念:“王裒斩龙,王裒斩龙!”王裒跃到院子与小黑龙斗在一起,斩下小黑龙半截尾巴。母亲一害怕,绞别了嘴,把咒语念成了“龙斩王裒”。小黑龙没了咒语法力的压制,打了个惊天霹雳,震昏母亲和王裒,使风携雨往东北方向而去。
  等王裒苏醒过来,发现母亲被小黑龙的炸雷震死了。王裒伤心欲绝,抚尸大哭三天三夜,在乡邻的劝说帮助下,才将母亲的尸体与父亲的遗骨合葬,日夜守孝墓旁。
  小黑龙来到了东北的一个地方,看见一条大河决了口子淹没了庄稼,是一条白龙在作怪。当小黑龙得知当地居民都是从山东来的老乡时,就决心为民除害,救老乡们于深渊。
  到了夜晚,小黑龙变回原形,跳入河中与白龙厮杀,终于打败了白龙,直到把白龙赶入海底,再也不敢回来。从此,小黑龙成了这条大河的主宰,水患消逝。山东老乡就把这条大河命名为黑龙江,把大白龙冲开的另一条河流叫做白龙江。直到现在黑龙江上行船总是先喊一声:“船上有山东人吗?”船上总是回答:“有山东人!”这条船就会得到特别的祐护,一帆风顺。
  山东老乡为了感谢小黑龙,齐齐跪到江边恳求见恩人一面。小黑龙怕吓着乡亲们,就摇身一变变成一条大鲤鱼,在江面上游了两个来回,然后隐身而去。可小黑龙的尾巴早被王裒砍去,怎么变也没有尾巴。从此“没尾巴老鲤(李)”镇守黑龙江的传说在山东老乡中传播开来,越传越远,传到山东老家,一直流传到今。
  山东中部农村夏季都有几个“雨节”。每个“雨节”都有一个“说法”,如农谚有“大旱三年,忘不了五月十三”。因为这一天是“没尾巴老鲤(李)”的生日。龙能行风唤雨,所以保险下雨。六月初一是雨节,因这一天是王裒母亲的忌日,年年“没尾巴老鲤(李)”来上坟,必痛哭一场。所以有“六月初一雨淋淋,没尾巴老鲤(李)来上坟”的谚语。
  据祖辈传说,王裒院村周围十几里以内,从来没有受过冰雹灾害,即使下冰雹也是几个豆粒大小的雹子,成不了灾。传说也与“没尾巴老鲤(李)”有关。因治理黑龙江有功,受到玉皇嘉奖,特赐“免雹招牌”一面。又因王裒筑庐墓侧教书育人,德操高尚,乡里举荐为“孝廉”,所以有“雹子不打孝廉地”的传说流传至今。
  相传没尾巴老鲤(李)当年挟风带雨冲出来的那条河,也因王裒的孝行命名“孝妇河”,将“没尾巴老鲤(李)”的功劳,给其兄长记上了。
  有关没尾巴老鲤(李)的传说,虽然说法各异,但在昌乐一直与孝子王裒有关,《昌乐县志》《昌乐历史文化丛书》《昌乐名胜名人传说》等书籍俱载其事。
  “孝”乃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当地人感念其孝心,自元末明初,始建王裒墓及墓院,栽松植柏,树碑立传, 香火日盛,百里闻名。王裒为母守孝的事迹,此后广为流传。王裒“闻雷泣墓”载入《二十四孝》以后,其孝子名声历代传颂。到明朝成化二年(1466年),也就是王裒去世一千一百多年后,在王裒墓前竖起一块高2.2米,宽1.1米,上书“魏孝子王裒之墓”,落款是“大明成化二年”的石碑(何人倡导失考)。
  至清康熙二十三年(1685年),马宋街乡贡生刘用贞庆贺其子刘约中武进士,捐巨资修葺王裒墓院,砖砌垣墉以禁樵牧,并亲手栽植六十六棵松柏于墓院内。为颂其善举,当时昌乐县令徐人元作诗一首刻碑立于墓院内。其诗曰:“至性孤行绝代无,蓼莪诗废感生徒,终身耻向西都坐,永痛长庐北海隅。墓筑垣墉人共护,邑修俎豆吏躬趋,刘君手植森森柏,莫遗哀魂泪洒枯。”从此,王裒墓院巍然形成,松柏葱郁,香火愈盛。
  清嘉庆二年(1797年),昌乐县令魏礼焯来拜谒孝子墓,见周垣残缺,砖蚀斑驳,毅然捐俸,重修孝子墓院。县令带头,乡绅效仿解囊捐资,百姓们也斗谷升豆以表其心。经过几年的施工,将原来砖砌围垣全部换成石灰砂浆打磨出浆的围墙,墙厚50厘米、高2.5米,墙顶磨砖对缝,工艺细致坚固。当时墓院南北长近百米,东西宽约60米,占地三大亩(合10市亩)。县令魏礼焯撰文《重修魏孝子王裒墓引》刻碑以记其盛举。嘉庆二十年(1816年)潍州知府窦倓又一次捐俸重修王裒墓院。窦公在潍政绩声望颇佳,他一带头牵动四邻各县。此次重修累计捐钱一千八百多缗,聘请能工巧匠,经过近二年的施工,在孝子墓前新建凉亭三楹,八根八楞石柱巍峨挺拔,雕梁画栋,斗拱飞檐,丹雘壮丽,松柏巍然,成为方圆万里著名的人文景观。同朝知府阎学淳,特回故乡祝贺,并亲自撰文《重修王孝子墓院碑记》刻碑以记重修盛况(《昌乐县志》载),其时是王裒墓院的鼎盛时期。
  据该村的老人讲,墓院内那六十多棵两搂粗的大松树,没有向西探的枝,即便是西边发的枝也弯向东或南北,这更增加了王裒墓院的神秘感。每年的古历九月十七日王裒诞辰,举行相当隆重的拜孝子盛会,并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每人烧香一封,添土一兜。日积月累,孝子墓逐年增高,鼎盛时期墓高20余米。
  1947年潍县解放前夕,墓院内的六十多棵大松树被国民党陈金城的部队全部割去修了碉堡。从此,墓院日渐凋零。“文革”期间,王裒墓院被视为“四旧”魁首,首当其破,凉亭砖瓦木料拆去建了学校,八、九通石碑修了桥,院墙坟堆被挖去填沟垫栏。从此,王裒院村犹在,王裒墓院荡然无存。但王孝子及其精神,像山峦高峰一样巍然屹立,普照千秋。
  听老人们讲,在王裒院墓凉亭子西间正面上方,原来有一块赭底金字的长匾,上书“仙方活人”四个大字。字体端正秀逸,熠熠生辉。谈起这块牌匾的由来,还有一段传说故事。在清朝光绪年间,汶河岸安丘境内某村有一个财主忽然得了重病,四肢无力,卧床不起。一人得病,全家不安,四处求医问卜。名医求遍,耗费不少家财,药渣倒了几箩筐,病情还是不见好转。一家人上下急得团团转。财主的大儿媳是个心地善良、心灵手巧的人,深得婆婆的喜爱。她看到公公那日渐消瘦的面孔,听到公公那有气无力的呻吟声,心里像刀割一样难受。一日,她偷着劝婆婆说:“听说北乡有个王裒爷很有灵气,明天我给俺爹求药去。”婆婆说:“到王裒院足有五六十里路。赶这么远的路,你一个妇道人家怎么受得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也许是你爹寿限到了,临时抱佛脚,不顶用啊!”媳妇说:“心诚则灵,俺去试试。”倔强的儿媳妇执意要去。
  第二天,她起了个早五更,顺大路向北走了整整一个上午,来到王裒墓院前。只见院内香烟缭绕,烧香叩拜求药者数十人,各怀各的心事,各念各的祷词。这媳妇见此情景,赶忙三步一作揖、九步三叩首地来到供桌前,摆上贡品,烧了纸钱,又用纸叠了个筒儿,筒口向上用石头压在墓前,双膝长跪,双手合十,闭目絮絮念叨:“王裒爷,显神灵,赐药救救俺公公,如果公公病能好,重塑墓院传美名。”她在墓前顶着炎炎烈日,跪了足有一个时辰,只觉得两膝酸痛麻木,蹒跚而起,往纸袋里一看,吓得出了身冷汗。真真的,纸袋里怎么爬进了个大蝎子?肚子乌黑,爪脚绿,好不吓人。这女子心眼灵透,一边念叨着:“多谢王裒爷赐药”,用树枝把袋口封压住,再用纸里三层外三层地包扎得严严实实,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
  这孝顺媳妇回家后,连夜将这药焙干研末儿给公公灌服下去。说来也怪,老财主自从喝了儿媳妇求来的药,病情有了好转,饭量渐增,没出一个月就康复如初了。全家人喜不打一处来:“多亏了王裒爷赐药救了俺一条命。”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这样,孝顺媳妇为公公求药,一片孝心感动了王裒赐药的传说,被人们一辈一辈地传了下来。
  传说王裒庙里有许多上供用的盆子和碗,村民葬丧嫁娶大办宴席时必去借用,用完后再送回。据说用了这些盆子碗就会沾上灵气,办什么事都顺利。农忙时节如果家里无人照看孩子,送到庙里,孩子会不哭不闹、平平安安。当地人以此凭借王裒的灵气,祈求吉祥、平安。
  每年的农历三月三和九月十七(王裒的生日)为香火会。香客游人纷纷前来祭拜,或祈风调雨顺,或求福寿康宁,或求神灵赐药,以期获得心灵的慰藉,至今庙会香火不断。
  孝子王裒和王裒墓院的传说,具有历史传奇和神话色彩,也适合这一带人们的信仰,影响广泛而深远,具有普遍的教化价值和较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王裒墓院建成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院内除王裒墓外,还有不同朝代题刻的碑记,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文化旅游开发价值。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孝文化在年轻人的思想意识中也逐渐淡薄,知道《二十四孝》的人已经不多,其故事传说几近失佚。因此,对王裒墓院进行综合开发,建设成为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孝文化教育的基地,开发为具有特殊意义的旅游景点,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2008年,孝子王裒的传说入选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5、大葛狮子舞
  昌乐县大葛村的跑狮子始于清咸丰年间,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舞蹈艺术。它以队伍阵容庞大、展现风土民俗、表演形式独特、动作形象逼真、场面雄威壮观等特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人们尊称为“大葛狮子舞”。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过挖掘、整理、创新,由原来的对狮表演发展为群狮表演的艺术形式,场面更加热烈、威武、壮观,使其赋予了新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已成为大型节会、庆典开幕式中的最佳表演项目。
  1996年4月,第十三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开幕式上的“群狮起舞”受到国内外来宾的赞誉。同年11月被特邀到“山东省首届农民艺术节”开幕式参加表演,演出结束后,山东省领导同志亲切会见了全体演员。后相继在“中国(昌乐)国际宝石节”开幕式上进行表演。2006年4月被邀请到“寿光国际蔬菜博览会”开幕式上进行表演,均受到全体入会人员的好评,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价值和魅力。因此,对大葛狮子舞加以研究,进一步挖掘整理,不断传承发展,不但能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而且将是节庆文化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
  在我国,民间的舞狮子有南狮、北狮之分,多数是对狮表演以展示技巧为主,并以大、小不同的锣鼓及鼓点伴奏来烘托气氛。大葛狮子舞不同于其它。其一是传承了古老的风土民俗,即祭拜仪式;其二是增加了30—50人的马叉队武术表演;其三是狮子表演赋有寓意的情节和创新,整个表演具有自已的程式化。
  在紧锣密鼓的锣鼓声中,领狮人手持绣球,一串旁连、跟头出场,引导狮子跑圆场一周,然后狮子直站做四大拜:即一拜师傅;二拜长辈;三拜同行;四拜观众。紧接着是吐对联,对联的内容因不同场合而不同。如春节用拜年的内容;祝寿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类祝福内容;庆典又用庆贺的内容。接下来就是狮子的跑、跳、爬、站、滚、逗等形象逼真的动作表演。
  大葛狮子舞以其独具的风格、精湛的技艺、热烈的场面、美好的寓意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赢得四面八方的邀请表演。自古至今,西到临朐乃至济南,东到潍坊,南到安丘,北到寿光,方圆几百里都有他们的身影。
  2007年,大葛狮子舞入选首批潍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6、方山爷的传说
  方山地处县境中北部,县城东南10公里,形成于新生代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山体基岩为橄榄玄武岩,海拔338米,面积8平方公里,是昌乐境内名山之一。
  方山主体平地兀起,横亘东西,气势雄伟,蔚为壮观。桂河起源山东,丹水流经山西,山上植被丰茂,翠柏茂槐,钟灵毓秀。早在3500年前,先祖爽鸠氏部落就在此繁衍生息,是华夏古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也是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全国唯一蓝宝石原生矿区。
  《二十五史?金史》记载,“山半有神祠,神台座下有古洞,其深莫测;祠前石池深可六七尺,冬夏不溢不竭,内畜金鱼,池畔古槐绕藤,绿竹夹道,紫薇黄杨罗列左右……寺外翠竹苍然,称一邑之胜”。
  民国版《昌乐县续志?山川》载:“方山距城二十里,边下镇之正东。其山横亘,顶平如砥,四望皆方,故名。”方山上除有俗称方山庙的古建筑龙神祠外,还有民国时期建成的昌乐县第一个苹果园,至今仍盛产多个优良品种苹果。山上草木青葱,衍生近百种中草药。侧柏是方山主要的乔木树种,且有树龄达五百年以上的古柏多株,为受园林部门保护的古树名木。
  据方山庙《柏树碑记》载,方山原有松柏1500余株,其中元柏至今已历700余载。许多年前,民间传说认为,这1500余株松柏,排列成一个硕大的“寿”字,自方山西麓东向遥望,似隐约可见。人们因此把方山称为寿山,山上的柏树称为寿柏。
  建在方山西半坡的龙神祠,主体建筑自南而北,由山门、过厅、正殿组成。该庙具体建于何朝何代,已无从查考。但从《二十五史?金史》以及元朝大德十一年(1307年)《重修方山龙神祠记》记载,此前“几经烈火焚毁庙貌煨烬”。由“几经”二字可知,龙神祠初建至少不晚于宋代或更早。自元以降,历朝各代,几度重修,数易其名。先叫“龙神祠”、次叫“灵泉观”、又叫“西门大夫祠”。民间习惯则称为方山庙。
  方山庙内外有多通碑碣,记述庙宇修葺事宜。正殿前有一山泉,如《金史》中所述,依势凿池,深六、七尺,如圭,如盅,如仰盂。池上砌一小巧玲珑独拱小桥,名为步云桥,两侧石雕护栏,桥畔池边,数百年树龄的黄杨树枝繁叶茂。池水终年不竭,尤其冬季,池水不冻,每到清晨,雾气似淡淡朝烟,自池中蒸腾升起。昌乐八景之一的“方水朝烟”,即指此处。
  方山庙正殿内,雕梁画栋,正面端坐着一尊身着朝服的金面塑像,这就是当地群众称颂的方山爷。方山爷左右两侧有妻妾侍女,皆仪态端庄,东西两侧,塑有风伯、雨师、雷公、电母等八尊神像。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提起方山爷,在当地群众中流传着一个颇具神话色彩的故事。相传,昌乐县城营建之初,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因西门外常年闹鬼,搅得百姓日夜不安。几任县令又人妖不分,百姓无奈,只好将西门严严实实地堵了起来。
  直至明朝正德年间,有一湖广武冈人氏,姓于名子仁、字景安。长得眉清目秀,仪表非凡,才华出众,秉性刚直不阿。十载寒窗,进京一举中了进士,放七品县令,知昌乐县。在奉旨来昌乐赴任途中,路过一个荒村,在村头遇到一位白胡子老头。二人一见如故,言谈投机。老头对于子仁说:“昌乐县内极不太平。”子仁说:“下官亦有所闻,此去上任,有意力除恶鬼,为民造福。还请老人家多多指教……”老头欣然应允。叮嘱道:“贵县此番上任,要多加小心,我这里有一拐杖,在紧要关头可助你一臂之力。”说罢将手中拐杖赠与于子仁。他连忙拜谢。抬头看时,白胡子老头已不知去向。
  于子仁到任后,就在古历六月二十七日这天,携了拐杖带领衙役绕城巡视。见南、东、北三座城门大开,人来车往有买有卖,惟独西门砖砌严堵,街头巷尾冷冷清清。子仁明知故问。衙役们说:“老爷有所不知,因西门外常年闹鬼,骚扰百姓。前几任老爷有的被恶鬼缠身丧命,有的怕鬼弃官而走,百姓为了提防恶鬼,才将西门堵了起来。”子仁听罢直摇头:“我却不信。”衙役们说:“老爷如不相信,登城可见。”于是子仁登城向西眺望,但见白骨成堆,蒿草丛中荒冢一片。子仁自言自语地说:“世间从来都是邪不压正,走得正踏得直,何惧恶鬼!”当即令手下人等拆砖开门。众人无可奈何,只好从命。
  城门一开,果然妖雾四起,顿时搅得满城天昏地暗。恶鬼们一个个张牙舞爪,气势汹汹地朝西门蜂涌而来。衙役们一见,抱头鼠窜。惟于子仁不惧,手执拐杖立于门前。恶鬼见县太爷头顶金光四射,又有无数神兵各执利器立于身后,一个个吓得战战兢兢,嚣张气焰已去了一半。于子仁高举拐杖大喝一声,声似霹雳,随手将拐杖抡起,手中拐杖立刻变成一条明晃晃的金鞭。一鞭打去,恶鬼死伤过半,余者见进城不得,入土不及,就拉帮结伙地夺路南逃,一直逃到方山。见半山腰有一个山洞,都狼狈潜入洞中。于子仁手执金鞭紧追不舍,赶到洞口。恶鬼见不能逃脱,就在洞内大喊大叫:“我等千年不出去,看你怎奈我何?”子仁斩钉截铁地说:“尔等千年不出,老爷我就万年不动弹。看尔等还能糟蹋百姓否!”随即搬来一块大石头封住洞口,执鞭端坐石上。一天,两天,若干天过去了,恶鬼被死死地困在洞里,为民除害的县令于子仁也坐化在石上。
  后来,百姓念其恩德,聚资在于子仁的坐化处建了一座庙,塑了金身,尊于子仁为“方山爷”。建庙之初,正殿内有两尊塑像,其中一尊为木制的,体内设有机关,可以起坐。百姓遇到天旱祈雨等什么大事,就将木制的塑像抬到山下供奉。当地有一句歇后语,叫“方山爷赶边下——一溜大下碴”。可见方山爷真的能够下山。“文化大革命”前,部队在山上施工打坑道,战士们就住在正殿。那年夏天,一个战士掛蚊帐时,不小心碰到祈雨用的出巡方山爷身上,结果方山爷“呼”地站了起来。在场的官兵不知内情,可把战士给吓坏了。有人赶来,按动机关,方山爷这才坐下。可惜这一文物,已毁于十年浩劫之中。
  时至今日,每逢古历四月初八(据说是方山爷的生日)和六月二十七日这两天传统的香火庙会,方圆几十里的香客游人还会带着香火供品,纷纷到方山来,虔诚地祭奠这位降妖伏魔为民除害的方山爷。或祈风调雨顺;或求福寿康宁。据《重修方山出巡神像记》载:“侯主方山时 降妖伏魔 以除民害 而威灵之震叠 至今赫然 非为尤甚也……祷侯之雨者 或三日而应 或即日而应 或即刻而应……”神乎其神。
  方山爷的传说,凝聚着人们的智慧,寄托着人们的向往。是大自然成全了人,人塑造了神,神又昭示了人。那些历史上凡是为苍生百姓做过好事的人,受到后人的尊敬,尊他们为神,也在情理之中。
  方山庙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严重破坏,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已荡然无存。1983年,方山庙被列为昌乐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又定为潍坊市旅游景点。1991年,各界人士慷慨解囊,又多方集资将方山庙修葺一新,规模再现,并成佳境。2007年,方山爷的传说入选首批潍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7、阎氏五世七进士的故事
  阎氏五世七进士的故事最早流传于清朝康熙年间。康熙、嘉庆、同治、民国年间编写的四部家族史书---《昌乐阎氏家乘》是这些故事的主要渊源。除以上四部著作外,《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清史稿》、古本《青州府志》、《昌乐县志》以及许多清代文人的著作中,也记载了阎氏五世七进士的事迹。
  阎氏五世七进士是指昌乐阎氏以下五代直系血亲考中的七位进士。他们分别是:
  康熙十五年(1676年)进士阎世绳(1633-1706),字宝诒,号丹崖,又号朴斋,官至东宫讲官(皇太子讲官)兼翰林院修撰;
  阎世绳之子阎愉(1654-1725)字敬生,号录园,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官至浙江长兴县知县加三级、工部候补主事;
  阎愉之子阎廷佶(1675-1748),雍正二年(1724年)进士,官至广西宾州知州;
  阎廷佶之子阎循琦(1710-1775),字玮庭,号景韩,乾隆七年(1742年)进士,官至太子太保、工部尚书;
  阎循琦叔伯兄弟阎循观(1724-1769),字怀庭,号伊蒿,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进士,官至吏部考功司主事,著名理学大家;
  阎循琦之子阎学淳(1760-1829),字浩持,号苘园。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进士,江南江防同知、宁国府知府署理太平府事;
  阎循琦之子阎学海(1773-1846),字星持,又字少臣,号雨帆。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进士,官至户部宝泉局监督。
  阎氏五世七进士的故事,是指上述七位进士以及与这七位进士相关联的一个完整的故事体系,主要包括阎氏家族与清朝历史名人的故事、阎氏家族重视家族文化教育、为官勤政、廉政、爱民以及崇尚孝道和在著书立说等方面的一系列故事。
  三、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利用情况
  自2006年,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启动来,全县共收集到近400条非遗线索,并积极申报省、市、县级非遗名录。截至目前,我县有“姜太公传说”、“金首饰制作技艺”2个项目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大葛狮子舞”、“石雕石刻”等21个项目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孤山爷的传说”、“汉民族传统服饰制作技艺”等120个项目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了保护和传承我县非遗项目,我县先后建立了31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基地)和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基地。其次。对我县大葛狮子舞、石雕石刻等濒危项目进行深入挖掘,并给以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再者,我县积极扶持和打造了“金首饰制作技艺传承示范基地”、“春堂八宝糕制作技艺传习所”等十余个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生产性保护基地,加强对传统手工技艺的生产性保护。另外,我县将挖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其他优秀传统文化整理成册,并出版发行了《昌乐非物质文化遗产》《昌乐历史文化概况》等书籍。
  四、本地专家学者的有关学术研究成果
  1、昌乐县政协、昌乐县非遗保护中心合编《昌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文史出版社2016年出版);
  2、昌乐县文物事业管理处编制《昌乐县馆藏历史文物精选》(准印证号:潍2016002号)。
  五、本地开展的相关活动情况
  1、昌乐县元宵节民间文艺表演
  昌乐县元宵节民间文艺表演,自1983年首次举办以来,至今已连续举办了32届,成为我县春节文化活动乃至群众文化活动的一项特色品牌文化活动。
  中国自古就有“元宵节”赏花灯、猜灯谜、跑杂耍的习俗,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和活动的持续开展,传统的赏花灯、猜灯谜、跑杂耍已不能满足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文化馆审时度势,深入基层百姓中,了解当地的民间民俗,向老艺人请教,又将传统的舞龙、舞狮、踩高跷、跑旱船、毛驴、腰鼓、秧歌、挑大花等民间民俗艺术表演形式恢复起来进行辅导与指导。近几年我们又在表演形式上尝试创新,赋予时代元素。“元宵节民间文艺表演大赛”规模遍及全县各镇(街区)及城区,于春节前后在当地分散表演,每年的正月十五集中在县城设主会场表演,表演分场地表演和行进表演两项,场地表演在主会场,表演完后各表演队伍根据划分的路线图在县城各主要街道进行行进表演。
  2、昌乐县首届民俗艺术节暨非遗成果展演
  2月10日,昌乐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五图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办,县非遗保护中心、五图街道文化站举办的昌乐县首届民俗艺术节暨非遗保护成果展演活动在五图街道响水崖子村拉开序幕,本次活动持续举办3天。
  昌乐县首届民俗艺术节暨非遗保护成果展演活动分为“欢乐民俗风”民俗节目演出和“非遗部落”非遗保护成果展示及手工技艺展演等板块,集中展示了大葛狮子舞、汉民族传统服饰制作技艺等近20项昌乐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本次活动将非遗元素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吸引了大量市民驻足,通过近距离观看和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和技艺展示,让市民群众更深切的认识到非遗的大众化和平民化,从而更好的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3、美丽非遗赶大集
  6月10日是首个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昌乐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五图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办,县非遗保护中心、五图街道文化站在五图街道响水崖子村举办“美丽非遗赶大集”活动,吸引了大批市民群众争相参与。
  在非遗大集上,集中了全县三十余个非遗项目进行了现场展示。现场既有原汁原味的戏曲表演和丰富多彩的非遗美食,又有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手艺,还有不少群众在传承人的指导下体验剪纸、拓片、嵌银、烙画等作品的简单制作,感受非遗的活态传承。同时,亓家烧锅传统酿造酒、核雕、石雕石刻、木雕根艺等优秀非遗产品也得到了集中展示,让群众感受到了非遗的静态美。另外,现场还设置了集赞有礼、留言有奖、耄耋有喜、有奖问答等互动环节,并有中医传承人为群众免费义诊,现场气氛热闹异常。一时间,非遗元素成为最热门的话题。
  此次“美丽非遗赶大集”活动是昌乐县文广新局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宣传展示活动的重要内容。在此期间,昌乐县文广新局开展了一系列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使优秀传统文化以贴近百姓的姿态融入人们的生活,让昌乐的文化遗产历久弥新,绽放新时代的生命力。
  六.省级以上传承人情况
  目前,我县暂无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中,梦金园金首饰制作技艺传承人王忠善正在申报第五批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目前申报材料已上报至省文化厅。
  七、相关规划
  总的目标是:全县建立起比较系统的、具有时代特征、昌乐地域特色的现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各项保护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保护传承的基础建设更加扎实,保护水平整体性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全面呈现,代表性项目普遍焕发生机活力。
  1、活动开展方面
  继续组织好昌乐县“元宵节”民间文艺表演、送春联下乡、新农村文艺汇演、名人书画展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在文化馆公益艺术培训班中进继续加大传统乐器和戏曲的内容。
  进一步做好“三个征集”,即传统节日、传统技艺、传统民间游戏的征集和挖掘工作,在条件成熟时编辑成书出版,进一步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项目申报方面
  2017年,昌乐县共有荆山悠腔、王派烙画、碑刻传拓技艺、张氏顺时针灸、黍米黄酒、阳纹彩绘嵌银、清林园全鸭制作技艺等7个项目推荐申报了市级非遗项目名录,目前正在评审中。
  下步,将重点在省级、国家级项目上寻求突破,争取有1个项目(项目申报需要逐级申报。国家级项目从现有省级项目“姜太公传说”、“金首饰制作技艺”2个项目中申报)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在现有市级非遗项目中,“孝子王裒的传说”、“大葛狮子舞”、“石雕石刻”有望成功申报省级非遗项目名录。
  3、场馆建设方面
  重点围绕齐文化建设,为“姜太公传说”成功申报国家级项目,做好基础性工作。
  1.建设省级非遗项目“姜太公传说”传习中心。
  2.改造提升齐文化综合传习中心。
  3.在响水崖子建设非遗综合传习中心(非遗博物馆)。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