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69天前
鄌郚总编

“南来北往”,火车站的故事知多少

  “南来北往”,火车站的故事知多少
  铁轨交错,一生牵绊;南来北往,一路向前。最近,央视年代剧《南来北往》以破纪录的收视率圆满收官。作为剧中取景地,青岛的蓝村站、潍坊的坊子站等迎来打卡热潮,百年老站的光阴故事,正在以新的方式续写和传唱。
  图片《南来北往》中的“北岭”火车站取景自青岛蓝村站 图源:小红书
  在文艺作品中,火车站总是有着独特的意象——“火车是近代化的使者,它开到哪里,哪里沉睡的人民和土地就会跳起舞来”“站在月台上向四周望去,只看到光秃秃的石头山,没有什么秀丽的景色。可是就在这儿,就在这个小站上,却出现了一股活泼的喷泉,几树灿烂的杏花”……
  有人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小站”。它是我们看向世界的一扇窗,是我们通往梦想的一道门。对一些城市而言,它亦是故事的开端,它刻录着城市的基因,存储着城市的记忆,见证着城市的发展。
  作为中国最早的铁路之一——胶济铁路的起点,青岛拥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火车站。它们当中,有的退出了历史舞台,有的历经百年风采依旧,有的在新时代全新登场……但不管如何,每个火车站都有自己与这座城市的专属故事。当南来北往的火车从这里驶过,我们听到历史的回响,也听到未来的呼唤。

  一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火车站所扮演的角色是多重的。它是发展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它亲历了“速度与激情”,也在持续书写新的故事。
  现代城市的“起跑点”。在中国,那些最古老的火车站,都经历了太多风雨。青岛火车站于1901年建成,是山东省最早的火车站。黝黑的铁轨,穿过工业区和仓库区,沿胶州湾东岸前行,以便与港口铁路相连接。1904年,这条铁路干线建成,便是胶济线。它让海洋与内陆联结更加畅通,带来了大量人流物流等,加速了城市蜕变。
  潍县、青州、周村、济南等传统商业中心,被纳入青岛的贸易范围。山东形成了以胶济铁路为轴心、青岛港与腹地交互作用的新格局,以往的经济地理被颠覆。1908年,青岛进出口贸易额超过烟台,跃升为山东第一大港口和山东贸易龙头。正如时人所言:“济路成,贸易重心,南移青岛。”
  城市迭代的“枢纽站”。青岛境内火车站点众多,并随历史变迁几经更迭,到1990年,全市共设有12个车站。青岛站、大港站、四方站、沧口站……每一个火车站,都有自己的独特记忆。
  如今,胶济线已经由过去的单线,发展为济青高铁、胶济客专、胶济铁路“三线并行”。同时,青荣城际、潍莱高铁、青盐铁路等多条铁路相继建成通车,青岛铁路形成了北上京津冀、南下长三角、东接烟台威海的放射型路网新格局。铁路连线成网,青岛北站、红岛站、青岛西站等一批新车站启用,密切了城市对内的联系与协作,增强了城市对外的辐射与联动,助力“大青岛”一步步走来、山东“强龙头”高高昂起。
  城市特色的“展览馆”。很多人认识一座城,往往是从这座城市的火车站开始的。火车站既是地标建筑,也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
  青岛站距海岸线仅200米,被称为“中国离海最近的火车站”。有网友感慨:“一出火车站,恹恹欲睡的我就被海风吹得一激灵,这就到海边了?太爽了”“浓浓的大海气息,让我感觉被齁了一下”……这座哥特式风格的建筑,几番升级后,变身为一座智能化、信息化、人文化的现代新型车站。而青岛北站整体造型似海鸥振翅,红岛站外观似浪花奔腾,也各自凸显了大海的元素。

  二
  在漫长的岁月和匆匆的脚步中,火车站不仅塑造着一座城市的肌体,也浸润着一片土地的文化,改变着人们的命运。
  带来了多元的文化。众多的文化名人在青岛留下印记。而这些文化名人中的大多数,是乘坐火车来的,如王垿、刘廷琛、蔡元培、胡适、闻一多、赵太侔、洪深、老舍、王统照等。在青岛住了4年的梁实秋,多次乘火车,往返于青岛与北京;徐志摩在济南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后,沈从文从青岛乘火车去济南,见好友最后一面;当莫言从高密来青岛时,他把“沿途经过的车站,一个磕巴都不打地背下来”……
  见证着斑斓的人生。火车站有如时光机,上演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燃情岁月。比如,在老沧口片区工业鼎盛时期,不少市民“南宿北工”,每天搭乘火车上下班,演绎着一代人的奋斗故事。而今,城际铁路早已实现公交化,从青岛主城区到即墨仅需一刻钟,到莱西不到半小时,编织着当下便捷惬意的“同城生活”。
  再如,朱自清与父亲在车站告别,他写下《背影》,感动了几代人。而今,物质丰裕、服务周到,不仅车站购物便利,车上还能叫外卖,人们更愿意一起合张影、拍个短视频,在进站口从容挥别。浓浓的亲情永不过时,也永远会有新的表达方式。
  拓展出广阔的天地。对于很多人来说,火车站是终点也是起点,承载着满满的期待和未知的旅程。每一个人的梦想都蓄势待发,这星星点点的青春之火,汇成了推动时代前行的磅礴力量。
  图片孩子们在胶济铁路青岛博物馆研学 图源:胶济铁路青岛博物馆
  而对于火车站及铁路来说,光荣与梦想从未暗淡。比如,青岛站里有一座胶济铁路青岛博物馆,那里清晰记录了中国铁路的嬗变。从最初的钢枕到高铁无砟轨道,从新中国第一台国产火车头“八一号”到大国重器“复兴号”……点点滴滴,记录了中国从“跟跑”到“领跑”不断增强的民族底气。

  三
  火车站,迎来送往,一头连着过去,一头连着未来。关于火车站的故事,我们还可以书写怎样的篇章?
  “科幻篇”。“太有未来感了吧,仿佛要坐着火车去外太空了。”被称为“梦幻云之城”的杭州西站、呈现水滴造型的雄安站、拥有贝壳式穹顶的滨海站……如今我国许多火车站不仅外观炫酷,内部也是科技含量满满。比如,雄安站的“智能大脑”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了旅客服务、调度指挥、机电控制等一体化。站顶铺设的光伏组件使它实现“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500吨。再如,有些火车站配备了机器人“员工”,它们能帮旅客搬行李、指路,还能巡检、扫地、做饭、唠嗑等。
  “融合篇”。“向者(从前)由青岛至济南,须九日或十日,火车通后,则仅十二小时而已足。”100多年前,胶济铁路的全线通车大大“缩短”了青岛与济南之间的距离。如今,随着铁路网越“织”越密,火车站越建越多,山东半岛大大小小的城市越发热情“相拥”、紧密“相融”。按照规划,青岛正在构建“一环六放射”高快速铁路网,强化青岛全国性铁路枢纽地位;打造“四网五向”铁路交通网,推进胶东半岛铁路公交化运营。青岛从“终端”变“枢纽”,火车站是最有“发言权”的见证者和推动者。
  图片由上合示范区发出的中欧班列
  “远方的诗篇”。“万里山海情,合作共赢蕴其中。”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中欧班列从“一条线”跑成“一张网”。仅山东就已布局11个枢纽、国际运营线路53条,直达24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56个城市。一座座火车站,迎接着跨越山海的“钢铁驼队”,书写着丝路新诗篇。
  时代的列车滚滚向前,火车站南来北往的故事,未完待续……
  作者:学义 沐源 隋赞 / 编辑:三木 / 审校:张萍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文史资料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