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67天前
鄌郚总编

从昌乐一中走出的院士

  从一中走出的院士
  刘 振 兴
  刘振兴,男,1929年生,山东省昌乐县五图镇营子村人,昌乐一中校友。现为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磁和高空物理委员会主任,中国cluster(星簇)数据和研究中心主任,“双星计划”首席科学家,国际地磁和高空物理协会中国委员会主席。
  2003年12月30日凌晨3时6分18秒,中国“双星计划”的首颗卫星“探测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丙”改进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双星计划”发射任务要求达到66970公里高轨道,是中国运载火箭迄今为止最高的一次飞行,“探测一号”也因此成为中国目前轨道距地球最远的一颗卫星。同时,“双星计划”首次引入太空环保概念,火箭把卫星送入轨道实施星箭分离后,将继续受控返回大气层烧毁,以免成为漂浮的太空垃圾。“双星计划”是中国第一次以自己先进空间探测项目同发达国家从技术到应用的高层次、实质性对等合作。“探测一号”卫星成功发射,是中国实施“双星计划”的第一步,标志着中国高水平的空间物理与环境探测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
  刘振兴院士1944年1月至1947年1月就读于昌乐一中。当时,战火频仍,学校遭日寇铁蹄践踏,房舍屡屡焚毁,多次迁徙。15岁的刘振兴一度成为流浪学生,马扎上听课,图板上写字;功课拉下了,想办法补,粮食吃完了,挖草根树皮;亲手搭建的窝棚成了他们的住所,胸怀大志的刘振兴称其为“北大宿舍”。尽管生活艰苦,但丝毫没有妨碍他求知报国的追求,初步显示了他的雄才大略和创新才能。他对宇宙奥妙、灿烂星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立志探索太空,圆自己的飞天梦。
  2000年7月17日在华沙召开的第33届国际空间年会上,刘振兴院士被授予国际空间研究最高奖Vikiram sarabbai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在空间研究领域获得的国际性最高奖项。
  2003年12月30日上午,通过新闻获知“双星计划”中的首颗卫星“探测一号”发射成功,看到电视记者对刘振兴院士的采访,昌乐一中校园内一片沸腾,昌乐一中的广大师生无不为老校友的成功而高兴。秦汶民校长代表全校师生,向刘振兴院士发去了贺信:
  刘振兴院士:
  欣悉由您主持研制开发的“双星计划”第一颗卫星“探索一号”成功发射,全校师生十分高兴。谨代表全校师生向您表示热烈祝贺!母校为您在空间物理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而深感自豪,为有您这样的老校友而倍感骄傲。
  刘振兴中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南京大学气象系,师从中国空间物理的奠基者和开拓者赵九章教授。1961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博士学位,他开始了气象领域近地面100米以下空间物理有关风速、水气、尘埃分布和沙丘运动的研究,他提出的关于陆地蒸发量的一套公式,对气候和水文的监测有直接的应用价值;他发展的一个较普遍的近地层大气湍流结构函数,能解释近地层风速、水气和沙尘的高度分布规律;他最先建立的我国西北沙丘移动的理论和计算图表,至今对防沙仍有着实际应用价值。
  1958年我国开始了研制卫星的重大计划(被称为“581”计划),刘振兴成为了这支研究队伍中的一员,担负起为卫星的升腾和运行安全提供空间数据和环境模拟的重任。这一年,刘振兴29岁。1967年,他与卫星设计院的同仁合作,在我国最先进行卫星模拟实验,由他提供卫星地面环境中的空间粒子环境的剂量标准,经多次参加实验,对卫星的研制起了很好的作用。
  80年代初,他率先在我国开展木星磁层研究,根据新的飞船探测数据,提出一个新的木星磁层盘模式,国际同行认为“这项研究表现出重大发展,可能成为这方面的经典著作之一”,此模式被称为“刘氏模式”,是当今国际上主要的木星磁层模式之一,对推动木星磁层模式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
  80年代末,他首次创造性地提出了“流体涡旋诱发磁场重联”的新概念,对其物理性质及在空间物理中的广泛应用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国际同行认为这是“当今最先进和最真实的瞬时重联模型,是这一领域的领先者”,有关论文被国内外同行引用50多次,1993年荣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欧空局十分重视“流体涡旋诱发磁场重联”理论,在刘振兴先生等一批中国科学家和欧空局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从1991年起我国与欧空局开始了cluster数据系统(csds)的合作,1993年欧空局科学项目主任rmbonnet教授率欧空局代表团与中国科学院在北京签署了正式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中方成立了以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刘振兴院士为首席科学家和主任的中国cluster数据和研究中心及中国cluster科学工作队。这是我国第一次与欧空局建立科学合作关系,也是第一次高层次、规模较大的国际卫星探测项目。这对我国空间物理界进入国际舞台,提高我国空间界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及推动我国空间物理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空间界开始酝酿空前规模的国际空间探测计划,结果提出了由国际空间局协调组(IACG,由美国宇航局、欧空局及前苏联和日本的空间局组成)组织和协调的“国际日地物理(ISTP)计划”。在此背景下,欧空局于1985年底提出了星簇计划(cluster)。此时,中国科学家也不甘落后,开始把空间探测列为空间科学和空间技术的重要研究计划。
  1997年1月,由刘振兴院士牵头,中国相关科学家多次讨论,提出“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即“双星计划”。1997年4月,刘振兴院士在北京香山科学会议上正式提出中国“双星计划”,受到了与会专家和国家有关领导的重视。
  “双星计划”是我国空间物理界的一项重要的创新计划,它包括两颗以大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的小卫星,分别对地球近赤道区和极区两个地球空间环境变化最为重要的区域进行宽能谱粒子、高精度磁场及其波动的探测。主要研究太阳活动和行星际扰动触发磁层空间暴和灾害性地球空间天气的物理过程;建立磁层空间暴的物理模型、地球空间环境动态模型以及预报方法。
  双星计划中的赤道卫星极区卫星上分别载有9台和10台探测仪器。赤道卫星的轨道是:近地点550公里,远地点74000公里;倾角约为28度。极区卫星轨道是:近地点350公里,远地点25000公里,倾角约90度左右。两颗卫星遥相配合,将构成具有明显创新特色的星座式独立探测体系。
  双星计划提出后,受到了国际空间物理界的关注。欧空局和国际空间机构协调组在他们的工作会议上专门对刘振兴提出的“双星计划”进行了讨论,对双星计划的科学构想给予很高的评价,并通过了对双星计划的推荐书,表示积极与双星计划进行合作。特别是欧空局,1996年6月4日由于阿丽亚娜5型火箭飞行软件出现故障,发射时发生爆炸,cluster I 四颗星簇卫星化为烟云和碎片,cluster I 计划失败;1997年4月,cluster II 计划开始启动,他们对双星计划表现出强烈的合作愿望。1999年9月欧空局代表团访华,欧空局认为中国“双星计划”与欧空局cluster II 计划的合作将会对国际日地物理计划作出重要贡献,并正式向中科院和中国国家航天局提出与“双星计划”合作的请求。2001年7月,中国国家航天局与欧洲空间局正式签署“双星计划”合作协议。
  作为“双星计划”首席科学家,刘振兴院士又提出探测范围更广更深入的“空间风暴探测计划”。该计划将对包括地球的电离层、热层、磁层以及太阳风展开全面探测,试图揭开“空间风暴”之谜。刘院士希望能够赶在下一个太阳活动峰年,即2010年左右发射这三颗卫星。
  刘 以 训
  刘以训,男,1936年10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生殖生物学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及学术职称评审委员会主任,内分泌研究室主任及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洛氏基金/WHO设立的六国合作研究中心中国中心负责人,中国动物学会生殖生物学会理事长,全国内分泌、消化、生殖及代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理学科和细胞生物学科多届评委会委员,担任欧洲人类和胚胎学会刊物编委。
  刘以训院士1955年考入昌乐一中。昌乐一中良好的校风,深厚的学风,深深地感染了他,他常在雪地里读书,在月光下写字,以每月6.8元的国家助学金维持学业所需,且以余额接济读初中的弟弟和在家中的母亲,支撑年青身体的肌腹常常是半饥半饱,仍勤学不辍。艰苦的生活,磨练了他坚强的意志,严格的管理,铸就了他刚毅的性格,名师的引导,坚定了发奋成才的远大志向。这一阶段是刘以训院士生活中的关键时期,为他日后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后几十年,一想到借钱、卖树凑足投考资费的求学经历,一想到恩师的谆谆教诲,便信心倍增。
  刘以训院士先后在复旦大学、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北京语言学院、英国帝国肿瘤研究所、美国加州大学学习和工作,先后被瑞典Umea大学、英国Leicester大学聘为客座教授。有数百篇论文在国内外发表,多次荣获中科院重大研究成果奖、自然科学奖;其参与合作的研究课题先后荣获美国生殖研究(SSQ)成就奖、美国Oppenhcimen奖、瑞典Dr.Erick Fernstrom奖,为我国生殖生物学科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刘以训院士念念不忘母校的发展,2000年12月刘院士专程回母校走访赠书,今年4月昌乐一中同学联谊会隆重召开,再次踏进昌乐一中大门,看到学校的巨大变化,非常高兴。他深情地说:“昌乐一中的求学经历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财富!”在院士报告会上,刘老亲切勉励全校师生,要有远大志向,要有宏伟目标,要有坚强的决心和毅力,并以“生有远见,乐对困难,艰苦奋斗,良性循环;学无止境,求实戒傲,淡泊名利,无私不贪”相赠。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