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56天前
鄌郚总编

昌乐县阿陀镇自然村村名人口

  
  序 号村   名别    名1990年人口建村朝代最早姓氏现有姓氏村   名   溯   源
  1阿陀辛别、埚坨店1777宋代宋、张、田、季王、宋代已有村,名辛别。明初,刘氏由河北枣强县迁入,依地形取名埚坨。清代演称阿陀。
  2皇庄上河头679明中期潘明中期,潘姓自潘家老庄清初小河上源立村,取名上河头。后此地成为明衡王府牧马场,遂改称皇庄。
  3三泉三家官庄456明中期牛田、明中期,牛姓由花家泉迁此定居,因村东北有三眼泉水,清代曽名三泉官庄,后称三泉。
  4梁王梁家庄321明永乐梁史、张、明永乐年间,梁姓由潍县梁家巷迁来立村,名梁家庄。1976年王家庄搬迁至此,并成一村,取名梁王。
  5新庄裕祥297清末陈郑、取名,陈姓由潍县迁此立村,以陈氏的商号命名裕祥1964年更名为新庄。
  6河头332明洪武王滕、明洪武二年,王姓自山西迁此落居,因地处孝妇河源头,取名河头。
  7宅科大宅科、张家泉、杨家埠、潘家宅科1053明初张潘、周、明初,张姓由齐东县迁来于泉东立村,名张家泉。明中期,杨姓从上皂户迁来土埠东立村,名杨家埠。明末,潘姓自潘家老庄迁来立村,名潘家宅科。清初,三村合一,取名大宅科。1981年更名宅科。
  8土埠1343明成化张张、明成化年间,张姓由大宅科迁此土埠西立村,取名土埠。
  9石人石人坡227明初朱朱、明初, 朱姓由邢王迁此立村,以东有曹晟墓道石人取名石人坡。1981年县政府批准更名为石人。
  10明河847明正德高高、王、明正德年间,高姓由朱汉迁来明河东岸立村,取名明河。
  11杨吕512元代杨、吕孟、元代已有村,杨、吕居住,村名杨吕。
  12张庄张家庄673清康熙张张、清康熙年间,张姓由阿陀迁来立村,名张家庄。1981年更名为张庄。
  13李庄李家庄206明永乐李明永乐年间,李姓自潍县迁此立村,名李家庄。1981年更名为李庄。
  14山王508元代王元代已有村,王姓居住,因处于蟠龙山之南,取名山王。
  15祝家庄684明弘治祝祝、明弘治年间,祝姓山西省洪洞县迁来立村,取名祝家庄。
  16茁山子919明初杨董、杨、祝、明初,杨姓从昌邑迁此立村,因近木茁山,取村名茁山子。
  17孟家栏两河官庄420明初孟孟、张、明初,孟姓由孟家淳于迁此立村,因处于阿陀前河与墨水河之间,取名两河官庄。后因河水泛滥,迁河东另建新村,取名孟家栏。
  18王俊寺922汉代张、汉代已有村,村名失考。北魏太平真君年间,此处有永宁寺住持僧人王俊,俗称王俊寺,村以寺取名。
  19麻家河麻家庄子930明隆庆麻麻、李、明隆庆年间,麻姓由安丘麻家庄子迁来临河立村,名麻家庄子。明万历元年更名为麻家河。
  20西沙沟275清康熙周清康熙年间,周姓自尧沟迁来立村,因村中有沟多沙,取名沙沟。
  21东沙沟312清康熙周亓、清康熙年间,周姓自尧沟迁来立村,因村中有沟多沙,取名沙沟。
  22花家岭花家冢277明中期牛张、明中期,牛姓自大牛家迁此立村,因村东有花氏冢,取名花家冢。清初以冢字不雅,改称花家岭。
  23前张朱张家泉、张朱883明初张明初,张姓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此泉旁立村,名张家泉。明嘉靖元年,朱姓迁入,易名张朱。明末发展为南北两村,本村居南,称前张朱。
  24后张朱张家泉、张朱574明初张明初,张姓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此泉旁立村,名张家泉。明嘉靖元年,朱姓迁入,易名张朱。明末发展为南北两村,本村居北,称后张朱。
  25南楼庄331明初赵刘、明初,赵姓从北楼迁居于此,村名南楼庄。
  26王袌院702明成化郑郑、明成化年间,郑氏由土山迁此定居,初称桃花村。因近邻王袌院,村以墓院取名王袌院。
  27葛沟崖569明初汪刘、明初,汪姓由河北枣强县迁此立村,因村前沟畔葛蔓丛生,取名葛沟崖。
  28滕家庄258清乾隆滕滕、清乾隆年间,滕姓自营丘迁来立村,取名滕家庄。
  29前董孟董孟1301明洪武董、孟孟、李、明洪武年间,董、孟二姓迁来立村,取名董孟。明天顺年间,后董孟村立,本村改称前董孟。
  30辛宅子谭家庄603明初谭刘、王、唐、明初,谭姓立村,名谭家庄。清初,谭姓迁出,刘姓迁入,建新宅子,故新宅子成为村名,后写成辛宅子。
  31杨家楼阳佳楼241清初陈张、清初,陈姓安丘县房仕村迁来盖楼一座,名阳佳楼。村以楼取名。清末演绎为杨家楼。
  32刘辛庄248清初刘清初,刘姓自西刘家河迁此建新村,名刘新庄,后写成刘辛庄。
  33崔家河241明初崔韩、明初,崔姓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阿陀前河北岸立村,取名崔家河。
  34侯家河侯家庄257明初侯明初,侯姓山西省洪洞县迁来立村,名侯家庄。1984年更名为侯家河。
  35宋家河195明初宋宋、明初,宋姓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立村,因濒河,清末宋家河。
  36田家河355明末田田、明末,田姓自尧沟田家庄迁来立村,因临阿陀前河,取名田家河。
  37郝家宅科东宅科305明初郝明初,郝氏由河北枣强迁来立村,因在大宅科以东,取名东宅科。清乾隆六十年,郝梓中举,改村名为郝家宅科。
  38刘家宅科刘土埠301明洪武刘潘、张、明洪武二年,刘姓自河北枣强迁来土埠前立村,取名刘土埠,后因近村多以宅科命名,清初改称刘家宅科。
  39任家宅科杀牛庄、西宅科240明初宋王、孙、明初,宋姓由阿陀迁此立村,村民多以宰牛为业,俗称杀牛庄。清初,以村名不雅,更名为西宅科。民国二十三年,任姓主持,改称任家宅科。
  40孟家宅科649清康熙孟孟、清康熙元年,孟姓由杨吕迁来立村,取名孟家宅科。
  41魏家官庄829明洪武魏魏、杜、张、赵高、杨、明洪武二年,魏姓由河北枣强县迁来立村,取名魏家官庄。
  42刘寺官庄460明成化刘姚、明成化年间,刘姓由西刘家河迁来刘寺旁立村,取名刘寺官庄。
  43西屋官庄419元末孟徐、刘、元末,孟姓土著,因在东屋官庄之西,取名西屋官庄。
  44王凤官庄永乐官庄448清乾隆王清乾隆年间,王凤由安丘迁此立村,先名永乐官庄,后又以立村人姓名取名王凤官庄。
  45桃园官庄501清乾隆马王清乾隆年间,马姓由潍县迁此定居,因此地是田家河的桃园,故取名桃园官庄。
  46汶河官庄560清康熙宋孙、清康熙年间,宋姓阿陀迁来立村,因濒小汶河,取名汶河官庄。
  47朝阳官庄260清康熙宋刘、清康熙年间,宋姓崖下店子迁来立村,因地处从山之阳,取名朝阳官庄。
  48兴隆官庄小梁家官庄249清初刘刘、清初,刘姓郭齐迁来立村,因近梁家官庄,取名小梁家官庄。后因近兴隆山,更名为兴隆官庄。
  49东赵家庄赵家庄274宋代赵李、宋代已有村,赵姓土著,名赵家庄。1949年改称东赵家庄。
  50西赵家庄赵家庄939明洪武赵赵、明洪武年间,赵姓由河北枣强县迁来立村,取名赵家庄。1949年改称西赵家庄。
  51太平店子335元代胡元代已有村,胡氏居住,以吉祥意取名太平店子。
  52前杨家庄杨家庄397元至正杨张、徐、元至正年间,杨姓自山西迁来立村,名杨家庄。明初扩为前后两村,本村居南,称前杨家庄。
  53后杨家庄杨家庄398元至正杨元至正年间,杨姓自山西迁来立村,名杨家庄。明初扩为前后两村,本村居北,称后杨家庄。
  54小刘家庄刘存埠294清初刘清初,刘姓自高家庄迁此立村,以吉祥意取名刘村埠。后又改称小刘家庄。
  55李家河洼741明宣德李尹、孙、明宣德年间,李姓由安丘下埠迁来在河洼处立村,取名李家河洼。
  56潘家老庄潘家庄878明初潘潘、明初,潘姓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来立村,名潘家庄。明末由此迁出他乡者甚多,遂称为潘家老庄。
  57大徐家庄徐家庄754元末徐元末,徐姓自湖北省枣阳县迁来立村,名徐家庄。清末,村北王家庄更名为小徐家庄,本村遂称大徐家庄。
  58小徐家庄王家庄391元代王邵、徐、元代已有村,王姓居住,名王家庄。清雍正年间,徐姓由安丘辛庄子迁入。清末,因南有徐家庄,遂更名为小徐家庄。
  59东王家庄340明嘉靖王明嘉靖年间,王姓从王家庄分居至此,因在王家庄以东,取名东王家庄。
  60西王家庄王家庄451明初王王、明初,王姓从东山王迁此立村,名王家庄。明嘉靖元年,王姓分居于村东立村,称东王家庄,本村遂改称西王家庄。
  61东刘家河刘家宅子771明洪武刘刘、宋、明洪武年间,刘姓迁入辛别,继迁刘家宅子,后发展成为东西两村,本村居东,称东刘家河。
  62西刘家河370明洪武刘刘、明洪武年间,刘姓迁入辛别,继迁刘家宅子,后发展成为东西两村,本村居西,称西刘家河。
  63亓家店子868明隆庆亓亓、明隆庆年间,亓姓由莱芜迁此立村,经营客店,清末亓家店子。
  64田家老庄田家庄757明初田杨、明初,田姓从城关田老迁来立村,名田家庄。明末,徙居他乡者众多,遂称本村为田家老庄。
  65田家木庄田家泉546明成化田石、田、明成化年间,田姓从田家老庄迁此立村,因东有温泉,取名田家泉。又因靠木茁山,改名为田家木庄。
  66赵家崖头赵家庄910明成化赵赵、明成化年间,赵姓由北关迁来立村,名赵家庄。清顺治年间,以村西有崖头,改名赵家崖头。
  67东太平官庄太平官庄443清初刘清初,刘姓由枣林迁此立村,以吉祥意取名太平官庄。1958年更名为东太平官庄。
  68大梁家官庄梁家官庄357明末梁明末,梁姓由潍县逃荒至此定居,取名梁家官庄。清初,小梁家官庄村立,本村改称大梁家官庄。
  人口合计36363
  建村年代汉代1,宋代2,元代8,明代42,清代15,合计68。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