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14-01-29 22:50
昌乐 刘文安

古稀老人续族谱尽心竭力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9-03-26 20:48
鄌郚总编
  古稀老人续族谱尽心竭力
  1.辛培芳在整理修族谱的资料。 2. 辛培芳家悬挂的明朝大臣辛童  画像的照片。 3.安丘辛氏族谱老谱卷首内容。
  75岁的辛培芳已修了十年辛氏族谱,力不从心盼后继有人
  姓氏族谱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珍贵历史资料,极具参考价值。水有源、树有根,查明根源、理清世系,从而发扬族风祖德,激励子孙奋发图强、建功立业,为后人示范,意义实在深远。安丘辛氏族谱老谱修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共26卷本。从2002年起,辛培芳老人在其他族人的鼎力相助下,开始了浩繁的族谱续修工程,从民国九年(1920)开始续修,目前,支谱多以修完,但汇编成总谱的工作尚待完成。今年75岁的辛培芳已力不从心,急于找到可靠之人托付续谱之事。
  续族谱十年全身心投入
  辛培芳生于1938年,安丘市郚山镇河西村人,原安丘邮电局退休干部,现居安丘市区。
  聊起续族谱的事,就不得不先说安丘辛姓人的来源。辛姓起源于莘国,祖宗辛甲。《元和姓篡》记载:“姒姓,夏后启别封于莘,子孙去草为辛,遂为辛氏。”太史辛甲,文王封之于长子,相传上古时居住在山东。据史料,其望族居陇西郡(今甘肃兰州、巩昌、泰州一带)宗祠堂号“五龙堂”,山东莱阳、青岛、安丘、潍县、曹县一带有辛氏后裔。明洪武三年,辛氏一小部分由小云南乌撒卫大乐四村(现贵州省威宁市)迁至山东莱阳黄崖村,依附先有辛姓。先辛后式微,转依后辛。
  安丘历史上的辛姓名人,当数辛氏六世祖大司马公辛应乾,安丘父老爱以“辛侍郎”称之,今大盛镇人。大盛镇辛姓立村者为四世祖辛睿,为王府教授,赠通议大夫,兵部左侍郎。五祖辛礼(辛应乾父)四封赠至通议大夫,兵部左侍郎。五祖辛乐为洛阳训导,开封府教授,擢榆次县令。
  辛培芳老人退休后,在紧邻牛沐村的河西村老家居住,有段时间,临朐、沂水等地搞族谱的,都来河西查材料。牛沐村辛克友保存着一本辛氏老族谱,拿来给辛培芳看。最先是老伴先鼓动着辛培芳修族谱,她说:“克友大叔光知道保存,你退休了没事,续谱吧,闲着也是闲着。”
  次日,老伴先去问邻居们,都说行,辛培芳便在家写出倡议书、提纲,设计表格,打印好后挨家发,墨黑、小洼、辛崖头等村都是走着去送的。辛家老族谱目前还有15部,续谱工作是从民国九年(1920)老谱的基础上往后续的,各支谱从十二世开始,全是他亲自或组织人搞的,多时60多人,费用是个不小的开支,但辛培芳从未问人要过钱,搬到安丘城住后继续做续谱工作。
  目前老谱、支谱有了,需要搞成总谱,工作量非常大,光墨黑一个村的就有多家支谱,现在需要有人把前十一世的和后来的各分支串起来,校对好、编纂为大谱。忙活续谱期间,来人,烧水、做饭伺候都是老伴的事,打电话吩咐儿女打印、复印等也是老伴的事,一家人全都跟着忙活。
  面对浩大的支谱汇编成总谱的工作,辛培芳现在犯愁了,他觉得自己年事已高,怕不能很好地完成整个家族的修谱大事,很想把忙活了10多年的手里这些材料交出去,交到一个能够担当此任的人手中。守着床上摆放的一本本他自己亲自整理、誊抄的资料,辛老坦言:“姓辛的到了哪里都是自己的家,实在得很,我到沂水、临朐、昌乐都是这样,去了都是热情接待,所以续谱这件事能搞起来。我年纪大了,精力体力都不行了,想把这件事交出去,希望有能有为之士担任总编,别再后拖了,几年、十几年、几十年之后还能有几人?”辛培芳着急地说。
  昌乐族人送他祖先画像
  笔者看到,在辛培芳家里,挂着明朝大臣辛童在职时画像的照片,是昌乐南亮辛童家后人相赠。辛童,字吉卿,牛沐里(今属安丘大盛镇)人,明朝嘉靖壬辰(1532)年春以第二甲42名中进士,先授官刑部主事,历官员外郎中,升山西佥事,后改任山西左参议等职。从宋代起,安丘共101名学子跻身进士行列,其中老辛家有两位,即辛童和辛应乾。看到辛童的画像,笔者自然说起辛应乾。辛培芳说,辛永乾的画像,可能还在辛永功的后人手中。
  辛应乾(1521-1593)原名子厚,号顺庵,牛沐里(今属大盛镇)人,为官后迁居安丘县城南门里,明中期大臣。嘉靖41年(1562)中进士,任长治县令。在任上,他除“青羊盗”,保境安民,受到百姓的爱戴,因此皇帝升他为潞安(今河北秦皇岛)知府一职,期间主持修建了秦皇岛第一间书院——北平书院,后因功屡次升迁。任山西布政使(巡抚)时,传出了“一日三西”的佳话(与马文炜、韩必显三人同时晋升山西、江西、陕西巡抚)。任职期间,发展生产,整饬军备,加强雁门关等长城沿线边防,山西军民官绅皆对其赞誉有加。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期间,辛应乾主持丈量了山西土地田亩状况,著有《山西丈地简明文册》。后来辛应乾官至南京兵部侍郎。告老还乡之际,他被万历皇帝授予兵部尚书一职,皇帝牵其手百般挽留,辛应乾坚辞,婉谢帝恩,据说这一幕当时被画师描绘了下来。辛应乾著有《三命全书》《劝善录》《官迹图》等书。明万历21年(1593)病故,葬在安丘西近戈庄。
  听老家上了年纪的人讲,抗日战争期间,辛侍郎的影(画像)还在,后落于辛永功手中。辛永功,祖籍大盛镇申明亭,原国民党杂牌军山东保安第四团(俗称辛四团)团长,属济南战役中的起义投诚人员,终因作恶一方功不抵过而被人民政府镇压,辛应乾画像从此没了踪影,下落不明。
  儿时记忆助力旅游开发
  今安丘市大盛镇牛沐村西岭,岭顶早些年有建于北宋年间的瑞应寺,又称牛沐书院、牛沐寺,自宋至明,多次得到修缮扩建,至明嘉靖年间已形成了三进院落的宏大规模,香火旺盛。安丘县城东门城楼上悬挂一口高约六七尺的巨钟,与城西80里地的牛沐寺内巨钟为同炉铸成。每当牛沐寺僧撞钟时,县城东门的巨钟即嗡嗡作响。明成化年间,时任安丘知县的陈文伟在遍览安丘山水形制后,赋得《总咏安丘八景》诗,中有“牛沐钟声隐隐来”一句。“牛沐钟声隐隐来”由此成为古安丘八大景之一,牛沐寺与牛沐钟的传说也被列入潍坊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辛应乾小时候就是在牛沐寺(牛沐书院)读的书。
  大盛镇政府去年以来致力于打造牛沐钟声文化生态园,辛培芳撰写的材料应该很有参考价值。他小时候常来此地拾草砍柴玩耍,对于寺内的一些事情印象很深。辛培芳说瑞应寺多时曾有一百多和尚,庙内有高大的汉白玉塔,出安丘城,西望可见塔尖,1958年被砸了,还有七八十座历代留下的碑。寺内各大殿在什么位置,和尚宿舍、塔碑在什么位置他都记得。再是五棵宋朝时的大黄杨,粗细数足够两人搂,钟就挂在大树上,“大跃进”时期让公社木业组伐了做了家具、农具。寺内有大井,提水的井绳有一大抱,可见之深,传说井内有大蛇寄居,小和尚们趁主持不在家,捞出来煮着吃了,老和尚回寺闻香问由后捶胸顿足,牛沐寺遂逐渐败落,至“文革”期间彻底毁掉。牛沐岭附近村如寺前(原名争子沟)、后沟等庄,留有很多关于寺庙的传说。
  牛沐岭山会、瑞应寺庙会都是农历四月初八,为安丘西南部地区最大的庙会。四州八县的香客四月初七就都提前过来,不然会没地方住。辛培芳叹息道:“牛沐寺保留下来,至少会与雹泉大庙齐名,安丘的旅游文化产业会做得更好,当地人会更富。”
  爱好广泛生活乐趣多
  辛培芳夫妇共育有六个子女,均事业有成。两位老人常常很忙,辛培芳现在是城里两支老年戏迷队的琴师,拉京胡、二胡的高手,有时自己也唱,才艺是家传的,老父亲曾是老中医,精于二胡。老伴是安丘“佳和”老年歌舞队的台柱子,她们六个人的一个节目,在潍坊表演得过一等奖。“佳和”老年歌舞队在圈里很有名气,以秧歌、腰鼓为主,一些大型活动都少不了她们的身影。
  老伴擅长绣大大小小的成对心形荷包,一针一线纯手工,非常精美,亲朋好友都非常稀罕,送的人和收藏的人很多,远的还把荷包带到了美国。张老还非常喜欢养花弄草,尤喜梅花。
  辛光美先生曾在北京任美术教授,是位不折不扣的画家,早年退休回安丘城里朱田戈定居,擅长画梅。张老求得其雪梅一幅,视为家中一宝。辛光美老先生目前在安丘市老年大学教学员作画,安丘市兴安街道辛家窑村的那一支辛氏族谱就是他编的。
  辛宝祥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