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14-02-12 15:14
昌乐 刘文安

山东八角鼓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9-02-15 09:12
鄌郚总编
  山东八角鼓
  八角鼓是满族最有特色的民间乐器。据传说,初期的八角鼓,是古代满族人民用于自娱的一种伴奏乐器。亦说它是由满族八旗的八位首领各献一块最好的木料镶嵌而成,它的八个边象征着满族八旗的团结。八木相拼而得八角,所以叫作八角鼓。
  满族是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早在2000多年前就生息在中国东北长白山、黑龙江之间的广大地区;后来,又扩及河北、山东、内蒙古等省、区和北京、西安等城市。勇敢剽悍的满族人民,创造了丰富的音乐文化。民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宗教祭祀歌舞,历史悠久,气氛热烈。民间乐器几乎全部是萨满祭祀时用的响器,唯有八角鼓用于演唱伴奏和歌舞表演。
  明代中叶以后,八角鼓开始流传北京。明代沈榜《宛署杂记》中记载:“刘雄八角鼓绝:刘初善击鼓,轻重疾徐,随人意作声,或以杂丝竹管弦之间,节奏曲合,更能助其清响云”。当时的八角鼓演奏技艺水平很高,刘雄被誉为都城八绝之一。随着1644年清王朝在北京定都,大批满人入关,在公元1736年—1795年(清乾隆年间),八角鼓已作为鼓书、单弦等曲艺的伴奏乐器,并有专业艺人演唱,曾盛行于宫廷和北京、天津、东北各地。清代中叶,北京的八角鼓曲种沿运河南下传入山东,在聊城、临清、济宁等地,又演变成为山东八角鼓。
  流传途径
  八角鼓传入山东有三条途径:一是沿京杭大运河传入聊城、济宁等水路码头重镇。聊城、济宁在大运河畅通的明清两代,一直是经济繁荣的都市。商贾云集,舟楫相连,市井喧哗,歌馆酒楼林立,人民生活相对富足,这为各种艺术形式的流传提供了方便。因此,这两个地方八角鼓传入较早,影响也较大。八角鼓传入山东的第二条途径,是由在京为官的山东籍官吏还乡带回。如莱阳、胶州、济南等地的八角鼓即是。八角鼓产生之初,只是满清贵族中盛行的一种娱乐形式,汉人官吏也大都能习唱。在其告老还乡或遭贬罢官时,往往带回家乡故里,习唱为乐,逐渐传入民间,其流传范围和影响也就较小。如胶州八角鼓只在胶州流传,莱阳八角鼓(亦名莱阳弹词)影响也不出莱阳、莱西两县。第三条途径,则是进驻山东的八旗军营带入。青州的八角鼓即是如此。因八旗军营整体迁移定居,生活习性相对独立,因此,八角鼓也只在旗人及其后裔中传唱,其影响面更为狭窄,但保持较多原始风貌。
  八角鼓得以在山东各地流行,与山东俗曲小唱盛行及其悠久历史有密切关系。宋元散曲、诸宫调,明代俗曲、时调都曾在山东盛行。至清代,联缀各种小曲演唱故事的曲艺形式,在山东各地普遍存在。淄博有俚曲,临清有时调,济宁有平调、岭儿调,曹州有山东琴书的前身“小曲子”(也称“琴筝清曲”)。八角鼓和它们一样,也是以联缀各种俗曲小唱为主要音乐形式,所以它能很容易为山东人接受。
  八角鼓在山东虽然流传较广,但因多数为自娱性演出,影响面较小。除聊城、济宁外,各地八角鼓无横向交流关系。在封闭式的传唱过程中,逐渐由“京口”演唱而变为以各地方言演唱,并受当地姊妹艺术的影响出现种种变异。因此,山东各地的八角鼓,演唱上呈现出不同的个性色彩。八角鼓传入山东之初,首先传唱于官僚、士绅、文人、巨贾之中,至清末才逐渐传入市民、手艺人等平民百姓之中。其演出也没有正式组织,多系爱好者自发结合。通常在夏秋黄昏演出于街头巷尾,逢年过节则往往组成临时小班社,聚演为乐,有无观众也无关紧要。偶尔应邀赴堂会演出,也不计报酬,仅茶一壶,饭一餐,所以又有“清桌戏”、“清客戏”之称谓。 [2]
  演唱形式
  八角鼓演唱
  八角鼓演唱形式,以坐唱为主。多为一弹一唱,也可数人联唱。主要伴奏乐器为三弦。演出人数多时,可增加四胡、月琴、扬琴、坠琴、琵琶等。击节乐器以八角鼓为主,有时也加入小钹、玉子、碟子等。演唱时,场中放一八仙桌,上置茶具、烟具等,演唱者半围桌而坐。领唱者坐于中间,伴唱及伴奏者呈扇面形坐开。一曲唱罢,抽烟,喝茶,稍事休息,并相互评论一番,继而轮流演唱,兴尽方休。偶唱堂会时,也仿职业艺人,写一折子,上书演唱曲目,请主人点唱。除坐唱外,在年节聚演时,还有一种“拆唱”形式。演唱者简单装扮,分包赶角,饰演唱段中人物,如小戏一般。1929年前后,聊城八角鼓名艺人刘庚寅(外号小白脸),曾组织了一个八角鼓小戏班,在济南西市场演出,其形式已初具戏曲形态,但只断续上演了一两年时间,影响也不大。胶州八角鼓盛行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也出现过类似情况。 [2]
  八角鼓鼓体较扁而小,鼓面呈八角形,鼓框用八块乌木、紫檀木、红木、花梨木和骨片拼粘而成。规格尺寸有异,常见者鼓面对角长16.5厘米~19厘米,鼓框高4.8厘米~5.5厘米, 单面蒙以蟒皮、驴皮或马皮,以小鳞蟒皮为佳。四周边缘亦镶嵌骨片作为装饰。在鼓的七面边框木板中间,均开有海棠花瓣形的透孔,中间用铜钉各穿一对铜制小钹。另一面框板上装有一个小铜环,系以鹅黄色或大红色丝绳花结,下垂两束丝制鹅黄色或大红色长穗为饰,表示谷生两穗,象征丰收。外观小巧玲珑,制作精细,除可作为乐器演奏外,还有着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演奏时,将鼓面竖置,以左手拇指、食指、中指伸在鼓框内,无名指、小指托鼓,右手各指弹击鼓面而发音,音色清脆,优美动听。演奏技巧丰富,过去有“挝鼓十法”“击鼓五法”之说,后来常用的有坐、弹、垫、轮、搓、磕、分弹、簸等。民间有口诀曰:“怀中抱月不许偏,四平八稳忌耸肩。摇鼓腕抖臂别动,打垫轮搓应合弦。”演唱中只用坐法,每拍一响,簸(摇)法常用于曲调的托腔部分,弹、垫、轮、搓、磕等技法用在岔曲和音乐的前奏、 间奏部分。并可用左手拇指、食指弹击鼓皮的背面。尤其是弹击鼓面与摇震鼓身相结合发出的音响,更具特色。
  八角鼓早期用于古代满族曲艺“八角鼓”中,20世纪50年代,这种曲艺在曲牌的基础上发展为“满戏”。后来,八角鼓主要用于北京、天津、东北地区及河北各地的说唱音乐“鼓书”和“单弦”(也称“单弦牌子曲”或“八角鼓”)中,由演唱者本人手持八角鼓敲击节奏,另由伴奏者弹三弦。
  八角鼓除满族、汉族使用外,还流传于云南省大理、剑川等白族人民聚居地区。白族的八角鼓,又称金钱鼓,有八角和六角形两种。演奏时,左手举鼓,右手掌击,用于民间歌舞伴奏。
  音乐曲牌
  山东八角鼓音乐为曲牌联缀体结构,使用的曲牌总数,据艺人讲可达300余支。但大都在传唱中遗失。从已存的90余支曲牌来看,多数是明、清以来流行的时调小曲,以及少量民歌和来自姊妹艺术的曲调。如:“鼓子头”、“鼓子尾”、“阴阳句”、“叠断桥”、“坡儿下”、“银纽丝”、“广东歌”、“罗江怨”、“越调剪剪花”、“平调剪剪花”、“京调剪剪花”、“太平年”、“金钱莲花落”、“诗篇”、“铺地锦”、“爬山虎”、“柳子”、“乱弹”、“石榴花”、“上小楼”、“十不闲”、“葡萄绢”、“珍珠散”、“南锣”、“娃娃”、“打枣竿”、“倒推船”、“玉蛾郎”、“京调秧歌”、“勾岭垛”、“大秧歌”、“一串铃”、“柳青娘”、“起板大鼓调”、“茉莉花”、“锯缸调”、“高山流水”、“庆宣和”、“高歌曲”、“双高曲”、“二梆”、“西凉调”、“水龙吟”、“跌落金钱”、“尖双高”、“双寒调”、“梅花落”、“边关调”、“清江引”、“香罗带”、“丁字曲”、“皇令垛”、“带垛四大句”、“软诗篇”、“硬诗篇”、“大陆调”、“岭调叠断桥”、“倒提篮”、“风梆子”、“一江风”、“满江红”、“软书调”、“春联调”、“请神调”、“降神调”、“谢神调”、“送君词”、“送京娘”、“靠山调”、“子弟书板”、“四不象”、“呀呀油”、“汉口垛”、“忆小郎”、“慢阳歌”、“小景调”、“西江月”、“卫调”、“南调银纽丝”、“十杯洒”、“月儿高”、“北调银纽丝”、“打虎船”、“撒拉机”、“求雨调”、“五瓣梅”、“一枚针”、“叹五更”。
  艺术特色
  山东八角鼓传来之初皆用北京语音演唱,后逐渐改为方言,但仍残留京音演唱的痕迹,而青州八旗营后裔演唱则仍用京口。音乐上,因其封闭式的传唱,也基本保留了原始曲调。因此山东各地八角鼓各分支间,虽很少交流,甚至是绝无往来,但同名曲牌的曲调却基本相同。仅为适应各地方言语调,在旋律进行及装饰音上小有变化。
  山东八角鼓曲牌联缀较有规律,一般有三种格式。一是仅用“鼓子头”、“鼓子尾”演唱的单曲结构,多用于较短小抒情曲目,如《吉祥八句》、《绕口令》等。“鼓子头”、“鼓子尾”是八角鼓特有曲牌,在八角鼓所使用的数百支曲牌中,只有这两支是八角鼓所独有,可谓八角鼓典型音乐代表。“鼓子头”曲词格式为四四(过门),四(过门)四,七字三句结构(故又称为“三截板”),虽最后结束音由伴奏接腔落在“宫”音上,但几乐句中“角”音突出给人以改变调式的印象。正是这个“角”音的突出和句式的特别,给人以不同民族的音乐色彩的感觉。八角鼓音乐结构正是以这两支曲牌为头尾,奠定了其基本音乐形象。中间可以无所不包地穿插各种俗曲曲牌。这些曲牌大多都是其他俗曲演唱形式所共有的。八角鼓艺人中有“拿起八角鼓,无论昆的乱的,西皮二黄,梆子腔无不能唱”的说法。二是小套格式。联缀方式如:鼓子头→阴阳句(或南锣、打枣竿等两句体曲牌)→罗江怨(或剪剪花、玉蛾郎等慢曲牌)→鼓子尾。此套路适合演唱数十句以下的小曲目,也是艺人们填词创作最常用的一种套路。他们常常把各地风景凑为八景填词演唱,如《聊城八景》、《胶州八景》、《莱阳八景》、《济宁八景》等。这种套路形式,可以使短小的唱段,仍能保持起承转合的完整音乐形态。“鼓子头”为起,下接旋律较为平直的短句式曲牌,“南锣”、“阴阳句”等,可承上启下;“剪剪花”、“玉蛾郎”等慢曲牌,旋律性较强,起伏较大,节奏舒缓,使音乐形象为之一新;最后由鼓子尾合尾收腔,完成整体音乐形象。整套曲牌,小巧精致而富于变化。也是八角鼓艺人长期传唱的结晶。三是用于长段书的套路。其联缀曲牌一般为十余支,某一曲牌可能重复使用多次,而且曲牌的变体增多。除在开头结尾固定使用“鼓子头”、“鼓子尾”外,其他曲牌的联缀比较自由,曲牌会出现“加垛”、“楼上楼”、“破曲”等各种变化。各曲牌大都以“过门”相连接。 [2]
  代表曲目
  八角鼓曲(书)目比较丰富,已搜集到的抄本即达300余篇。大部分曲目为各路八角鼓所共有,只是流传中逐渐遗失,存留多寡各不相同。八角鼓的曲(书)目,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抒情为主的短小唱段。此类曲目文学水平较高,多为文人写作,词句文雅,重情趣,格式严谨。如《春》、《秋》、《冬》、《夏》四季景,《梅雪争春》等以景抒情,词藻华美如诗如画;《爱山居》、《自隐深山》、《自隐茅屋》、《高山流水》等表现的则是厌世归隐、官场失意的情怀;《叹世辞》、《十不亲》、《名利名强》、《铜钱歌》等,皆有警世劝善之意;《吉祥八句》、《喜寿荣归》、《紫绶金章》、《寿秧歌》等,又全是吉祥话的堆砌。此类曲目一般不超过三四十句,没有故事情节,以抒情为主。另一类是有故事情节的书段。此类为八角鼓演唱内容的主体,取材广泛,故事性较强。如《游湖借伞》、《水漫金山》等取材于民间故事;《单刀赴会》、《要荆州》等三国段,《黛玉焚稿》、《黛玉悲秋》等红楼段,《拷红》、《饯别》等西厢段,又都是取材于古典小说或戏曲。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取材于民间生活的曲目,如《母女顶嘴》、《亲家母顶嘴》、《憨小耍丈人》、《小二姐做梦》、《打面缸》等,曲词俚俗,富于生活气息,大量方言及民俗情节的加入,使得曲目极富地方特色,最具代表性。八角鼓一般均无长篇书目,唯莱阳八角鼓艺人董岐山编创了《莱芜县》一部。这部独一无二的长篇书,是董岐山根据胶东大鼓同名书目,结合民间传说编创而成。讲述的是梁山英雄燕青、孙二娘等救难女,除恶霸,攻取莱芜县的故事。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