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14-03-04 10:51
昌乐 刘文安

漫话“潍县人”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9-03-31 17:26
鄌郚总编
  漫话"潍县人"
  老潍县人,说的是老潍县城里(现在潍坊市潍城、奎文的老城区)人。在外界,潍县人不被看好。一说"潍县人怎么地、怎么地",肯定不是表扬。还有,外地人叫潍县人"潍县二哥(读音guo)",也是贬义的。
  说潍县人不好,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吝啬、小气;二是爱面子;三是爱赚小便宜;四是看不起乡下人。
  关于潍县人的"其人其事",笔者听了不少(亦有眼见)。仅记以下几个。
  其一,潍县人家里来了客人,快到中午了,主人仍不做饭。客人见主人没有留客之意,只得站起来要走。这时候,主人边推着客人的车子往外走,边说:"你住下吃饭吧,你住下吃饭吧。"明明是要赶着客人走,还假惺惺的留。
  其二,城里人干活少,吃的自然也少,但乡下人不同,他们劳动量大,饭量也大。乡下人待客,虽然饭菜的样式差、花样少,但都是大碟子大碗的,菜量大。而城里人待客,虽然饭桌上摆着七个碟子、八个碗,可都很小,里面的菜,能吃饭的人一筷子下去,就所剩无几了。一次,一个乡下人到潍县城里走亲戚,吃饭时,他看到菜的数量很少,不好意思下筷子,就狠劲的吃馒头。可他刚吃了一个小馒头,主人就拿起另一个馒头来一掰两半,拿着一半对客人说:"你无论如何也要吃上这一块。"本来客人再吃三个也不一定饱,可见主人这么一说,就再也不好意思吃了。
  其三,有一个说法,说潍县人经常把邻居倒掉的鸡蛋皮收拾到自己的家门口外,以此向外宣扬自己家富有,吃鸡蛋多。
  其四,有的潍县人明明吃不起猪肉,为了表示自己家里天天吃肉,吃饭后外出时,总用一块猪皮擦擦嘴。有一天,一个小孩跑到正在大街上跟人下棋的父亲面前,告诉说:"爸爸,咱家的猪肉让猫叼走了。"父亲很不在意的问:"七斤的还是八斤的?"孩子回答:"你吃饭后抹嘴的那块猪皮。"一下子露了馅。
  其五,潍县人比较节约,但不嫌麻烦。到集市上买鸡蛋,一次只买两三个;买佐料,酱油、醋、香油,每次只买一分钱的。够一顿吃的就行。买东西时挑挑拣拣、斤斤计较,弄得卖东西的很不乐意。
  其六,潍县人看不起乡下人,主要是嫌乡下人穷。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潍县人还是不愿意与乡下人结亲。笔者在找那一半时,就曾经有人给介绍了城里的一个姑娘,见面后,双方的印象还可以,可是她母亲知道笔者的家在农村后,对其女儿说:"你要给人家开饭店吗?"意思是说,你找一门农村的亲戚,他们经常来你家吃饭,你应付得了?
  在旧社会以及解放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潍县人(只是指潍县城里人)看不起乡下人,而乡下人也不是好惹的,因此双方经常闹矛盾,进而互相贬斥。而在这个相互编排的过程中,潍县人似乎没有占到便宜,因为乡下也不缺乏"文人",而且乡下"文人"的嘴更刁些。
  有一个故事,专门说潍县人欺生,而且光耍嘴皮子,不团结:
  一天,一个乡下人赶着马车到潍县城里。在经过一个食品摊位时,不小心将摊位上的两串油条(以前的油条不是两根长条粘在一起,而是两个不规则的圆圈套在一起,用麻绳串起来卖)搡到了地上。摊主让乡下人包赔损失。乡下人无奈,只好答应买下这两串油条。但摊主进而提出剩下的油条也没有办法卖了,要求赶车的一起买下。这是明着欺负人,可其他摊主却一起声援同乡,并且呐喊着要打那个乡下人。乡下人生气了,一拳将那个不讲理的摊主打倒,打得他再也爬不起来了。其他摊主一看这个乡下人力大无比,不是好惹的主,立刻改变立场,纷纷说:"我看着他(指挨打的摊主)就得挨揍,果不其然。"
  还有一个故事,是乡下人贬斥潍县人的:
  一天,有一个农民到潍县城卖高粱桔(秫秸),一个潍县人与他谈好价钱买了,可算帐时买主开口就说"三八二十三",那个卖主就反驳道:"不对啊,应该是三八二十四,你怎么说是‘三八二十三’?"那买主硬不讲理地说:"你个乡下人知道个啥,三八就是二十三!"卖主无奈,人生地不熟,不敢与他计较,只好认倒楣。当那卖主把秫秸给送到买主家门口以后,见那人的儿子独自在门外玩耍,心中顿生一计,他见买主已经进了院子,就小声对他的儿子说:"你来,我领你下馆子去。"那小孩不知是计,只为嘴馋,就跟着去了。到了饭馆里,那卖主点了许多好菜,要了一壶酒,两人大吃大喝起来。饱餐以后,他先写下一张字条压在碗下,然后对那小孩说:"你在这里等着,我去解个手就送你回家。"他走以后,小孩左等右等等他不来,就想自己回家,店小二却不让了,对他说:"你家大人走了,你不能走,都走了谁结帐?"再说那买主回家不见了儿子,甚是着急,找来找去找到饭馆里才找到他。店小二见孩子的家长来了,就上前讨饭钱,结果一个硬要,一个就是不给,两人吵了起来。争吵中,突然发现碗底下有一张字条,那买主拿出来一看,瞪时傻了眼。你道字条上写的什么?写的是:乡下人是三八二十四,城里人是三八二十三,爷爷领着孙子来吃饭,还得我儿打发钱。
  再一个故事,前半节是潍县人编排乡下人没有见识,后半节是乡下人续的,讽刺城里人爱占便宜:
  一天,正是潍县大集。有个乡下人进城赶集,因为见识少,又不识字,内急了却怎么也找不到茅房,情不得已,就买了一个罐子,到一个墙旮旯里解了大便。但他舍不得扔掉罐子,就用一张纸封起来,提着来到了百货大楼。当他把罐子放到柜台上时,一个售货员问他:"你这是封的什么?"这个乡下人实话实说:"封的屎。"由于他口齿不清,售货员听成了"蜂子屎",心想:蜂子屎不是蜜吗?这个乡下人,就是见识少,连个"蜜"也不会说,叫什么"蜂子屎".蜜是很甜的,我先尝尝再说。她不由分说,就伸手到罐子里,用指头抿了一些出来。……
  这后一个故事有点不雅,但与前一个故事一样,形象的说明了潍县人和乡下人的互相鄙视。
  改革开放之后,农村逐渐富裕起来了,起码不愁吃穿了。相反地,城里人的"铁饭碗"却被砸掉了,廉价供应粮也没有了,其优越感逐渐丧失。城里人也不再看不起乡下人了,乡下人也不再去刻意贬斥城里人。再者,随着城市化的加速,乡下人(包括外地人)不断的涌向城里,老潍县人的比例越来越少,潍县城里人也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城里人了。"潍县"已经成为一个历史地名,"潍县人"这个词也逐渐为人们所淡忘,最近几年,似乎没有再听到谁说"潍县人".
  世界在不断变化,一切都在变。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