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14-03-11 19:21
昌乐 刘文安

诸城“齐长城”蜿蜒近百里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8-12-18 05:19
鄌郚总编
  诸城“齐长城”蜿蜒近百里
  ◎建于春秋到战国初期 ◎跨越诸城五个乡镇
  时间:2011年3月4日 来源:潍坊晚报
  如今,人们知道恐龙化石在诸城境内分布很多,但对这里的一段历经两千多年沧桑、留下抹不去的文化记忆的齐长城,就了解得不多了。3月3日,记者专程探访了蜿蜒于诸城南部的马耳山、石人山、七泉山、茁山、马山、磊石山等山岭上的齐长城遗迹。
  诸城境内齐长城
  全长49.85公里
  据诸城市博物馆专家韩岗介绍,经多年的勘察考证,齐长城西起今黄河东岸的长清县孝里镇广罩村北,东至青岛市黄岛区于家河村东北入海,全长618.9公里,诸城境内的齐长城遗址是其中的一部分。齐长城诸城段沿马耳山、石人山、七泉山、茁山、拔地盘、黑溜顶、摘星楼、马山、磊石山至台家沟南岭入胶南县境,经5个乡镇、20余个村庄、跨过3处公路、10余条河流、翻越146座山头,全长49.85公里,其中保存有遗迹38.52公里。
  据介绍,齐长城亦称“齐鲁长城”和“齐楚长城”,并不是一次性建成的,而是随着政治、经济、军事等形势的发展和需要,由西向东在不同时期逐段修筑的。
  据历史资料考证,诸城境内的齐长城遗址应建于春秋至战国初期。
  用黄土夯筑而成
  上面形成一条路
  3日,记者驾车沿马耳山开始探寻,在马耳山北麓,发现一道碎石块堆积的“岭杠”,大约2至3米宽,几乎没有高度,只有站在远处才能看出一道石墙的痕迹来。马耳山风景区管委会的王家增介绍说,这就是齐长城,由此再向东,在皇华镇尚庄村南的石人山上是齐长城在诸城境内的唯一关隘——永镇关。
  记者在石人山上看到,永镇关和城墙都是近年来用青砖和水泥等材料复建的,只是城墙比较低矮一些。站在关隘上往东看去,只见齐长城的隐约轮廓沿皇华镇叶家沟村南的七泉山、茁山村南的马羊山、大沟山、小沟山至韩家沟村南岭,又越过韩家沟村南岭,跨过三界石,越过诸(城)一户(部)公路,顺一土冈向北,在韩家沟村东约1500米处,向东穿过庙子村,经黄崖前村北岭,又向东翻越海拔429米的望海楼山进入了桃林镇。
  直到诸城东部上崔家沟村附近,记者终于发现了一段颇有气势的齐长城,这段长城是用当地的黄土夯筑而成,质地坚硬,现存高3至4米、底宽15至20米,大部分保存较好,仅一段因日晒雨淋出现了坍塌。城墙上不知何时形成了一条路,一直向西延伸到很远的地方。遗迹北边立一块刻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齐长城遗址”的石碑。
  城墙中有少数
  残陶片和刻石
  据诸城博物馆有关负责人介绍,由于齐长城大部分修筑于荒山野岭之中,人烟稀少,至今只发现了两块残陶片。一块发现于桃园乡的大洼村西,为泥灰陶,陶色纯正,质地坚硬,外表饰绳纹,纹痕较浅,纹路交错,系用陶拍印捺而成,属一罐的腹部残片。另一块发现于桃林乡的东响水崖子村北岭上,为夹细砂褐陶,质地坚硬,火候较高,外表饰粗绳纹,表面有用火烧过的痕迹,应是件炊器的残片。以上两块陶片,从其特征分析,当属东周之物。陶片的位置都在距地表高l米处的城墙夯土中。夯土是就地取用的生土,周围无其他东周时期的遗址,所以这两块陶片应是当时修筑长城者的遗物,从而证明了这段长城修筑年代当在东周之际。
  近年来,考古人员又在马耳山顶部的长城墙基上发现过一件刻石,石质属当地山石,暗褐色,底宽面窄,横断面呈梯形,刻划面朝上,南北向平置。图像用阴线刻成,线条古朴粗重,自然流畅。画面由古文、人物和日、月、风、雨等自然景物构成,刻石所在的长城墙基残高l米,底宽5米,两边砌石,中间夯土。发现时,刻石的下部尚埋在夯土中,证明此石原是夯筑在城墙中的。经国家文物局专家组鉴定,认为这是一件全国罕见的早期刻画,遂决定为国家一级珍贵文物,现收藏于诸城市博物馆。(秦子虚)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