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12-09-29 15:13
昌乐 刘文安

千年古县昌乐

— 本帖被 admin 设置为精华(2012-09-29) —
  千年古县昌乐
  今闻:昌乐县改名昌都区或昌城区,已报国务院待审。特作此昌乐文化系列,增加昌乐人的自豪感。
  昌乐县历史悠久,已发掘出的55处原始社会遗址和石斧、石锥、圆锥形鼎足、敛口钵等文物表明,早在六千年以前,先民就在这里繁衍定居,为少昊时爽鸠氏、虞夏季则(读li,则字上加草字头)、商逄公伯陵的辖区。
  西周武王封姜太公于齐,都营丘,故城在今县城东南25公里处(今马宋镇古城村)。历六世,至胡公,徙都薄姑(今山东省博兴)。春秋时期营丘改称缘陵,为齐地。战国时期属田齐。
  秦朝(公元前221年),分天下为36郡,缘陵属齐郡。西汉于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5年),封从兄刘泽为营陵侯,从此缘陵改称营陵。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从齐郡中分了北海郡,北海郡辖26县,在今昌乐县境内的有营陵、剧等,治营陵。王莽天凤元年(公元14年),改营陵为北海亭。东汉更始元年(公元23年),复称北海郡。光武帝二十八年(公元52年),改北海郡为北海国,剧为治所,辖剧、营陵、朱虚等18城(县)。三国时期属魏青州北海郡。魏太和六年(公元232年),改郡为国;青龙元年(公元233年),改国为郡,营陵仍属北海郡。晋属城阳郡。南北朝刘宋时期,营陵属高密郡,剧属北海郡。北魏剧属青州北海郡,营陵属胶州平昌郡。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5年),改北海郡为高阳郡;八年,剧县省废,辖地归都昌县。承光元年(公元577年),营陵属北周。隋朝初,改高阳郡为北海郡。开皇三年(公元583年),营陵县归密州管辖。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潍州,辖县营陵改称营丘。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废潍州;同年,改青州为北海郡,营丘县属之。大业八年,省营丘县入北海县。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复为营丘县;同年,再置潍州,辖北海、营丘等17县。六年,留北海、营丘、下密3县,余14县废。八年,潍州废,省营丘、下密入北海,为北海县。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北海县属河南道青州。五代相沿。宋朝属京东东路潍州,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升北海军为潍州,改昌乐县为安仁县。寻复昌乐县。金属山东东路潍州。元属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潍州,至元三年(1337),省昌乐县入北海。明洪武初,复置昌乐县。九年(1376),属山东布政使司青州府。清沿明制,属山东省青州府。中华民国三年(1914),裁府设道,属山东省胶东道;十四年(1925),改划胶莱道;十七年(1928),裁道存县,昌乐县直属山东省。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1月9日,日本军队侵占昌乐城,国民党县政府以仓上为中心,属第八督察专员公署。1938年12月,中国共产党昌乐县委员会成立,1944年共产党领导的临东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属鲁中区沂山专署。解放战争时期 1945年8月底,撤销临东县。9月,在尧山区大桃花村成立昌乐县民主政府。1948年5月,昌乐县解放,昌乐县民主政府改称昌乐县政府。中共昌乐县委、县政府移驻昌乐城。7月,昌潍专署在昌乐成立,随后中共昌乐县委、县政府移驻乔官区梁家庄。1949年7月13日,昌潍专署迁益都。7月15日,中共昌乐县委、县政府迁回昌乐城。建国后,属昌潍专区。1970年,属昌潍地区;1981年,属潍坊地区;1983年属潍坊市。
  昌乐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内地名词语颇多各村镇名称或依环境,或托人文,多有丰富地蕴,深刻内涵。如唐吾爱古唐图之地,词典解释为“地名、在山东省,即专指此地。”营丘古城周围的营丘、城前、城角头,古城店显依姜太公的各都古城而命。钓鱼台之村名更是缘太公作为而生。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文史千古秀 功名上景钟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