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4-09-28 17:30
鄌郚总编

曹娥碑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9-03-29 19:23
鄌郚总编
  曹娥碑
  曹娥江历史悠久,是一条名震东南亚的大江。相 传在汉顺帝时,每年5月5日,越人要在舜江上 以龙舟来迎潮神伍子胥。公元143年,即汉顺帝 汉安二年,在5月5日迎伍子胥神时,曹娥的父 亲曹盱立于船头“抚节按歌、婆娑乐神”时,忽然 一个怪浪打来,将船打翻,曹盱身落江中,随即 被潮水卷入游流而不见其尸。其时年刚14岁的 曹娥,昼夜沿江号哭,至第7日,她用群衣投水 ,祈求衣沉处即有父尸的办法,在沉衣处投江, 后竟抱父尸出。众乡人惊异,哀其孝女,就纷纷 出资买棺木,将其尸葬于江东(即现在的曹娥庙 对面)。到了汉桓帝元嘉一年,再将曹娥改葬在 江的西岸道路旁(即现在的曹娥庙址),时任上 虞县令的度尚又将舜江改名为曹娥江,并立碑以 祀。又令其有奇才的外甥邯郸淳作碑文,时年仅 20岁的邯郸淳即试笔而成,立碑于墓侧。这块石碑,便是著名的曹娥碑。
  公元195年,享誉东 汉末年的大文学家蔡邕,因得罪宦官而亡命江湖 ,逃到吴越,他闻20岁的邯郸淳写碑文竟一挥 而就,却又不加标点,便赶来观读。因夜到曹娥 庙,就借着月光,手摸碑文,赞为奇文,即索笔 题写了“黄绢幼妇,外甥齑臼”这哑谜式的古禅歌 。后来曹操领兵路过蔡邕的女儿蔡文姬家,见壁 上挂着曹娥碑图,旁边写着八个大字,于是曹操 问蔡文姬,可这位曾创作过《胡茄十八拍》的著 名才女也不解这八字之意。其时曹操的谋臣杨修 看了一会后称已破译。好胜的阿瞒要杨修暂且勿 言。马行三里,曹操也突然省悟破译,双方核对 答案,居然都为“绝妙好辞”四个字。原来黄绢是 有颜色的丝,色旁加丝是绝字;幼妇是少女,女 旁的少字即为妙字;外孙是女儿之子,女旁子定 是好字;齑臼谓受辛之器,受旁辛字,则是受辛 字,即现在的辞字。蔡邕的这段题辞,就成了中 国最早的字谜。从此,曹娥庙中的《曹娥碑》, 便名扬天下,文人墨客纷纷来此曹娥庙,作文吟 诗,临摹碑帖,有的还写诗留念。
回复 引用 顶端
位置: » 文存经典 » 心灵花园 » 曹娥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