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4-11-24 05:41
鄌郚总编

中国农历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9-02-15 10:25
鄌郚总编
  中国农历
  历法是人类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的必然产物,用来记录时间和预测天象变化。格列历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因其简单易用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实际上,人类历史中许多文明也有自己的历法,较著名的有古埃及太阳历、玛雅金星历、印度时轮历,以及我们日常使用却了解很少的——中国农历。
  中国农历是阴阳合历。所谓阴历,是指观察月相得来的历法。阴历便于计算月份,也便于人们推测潮汐的活动,但没有季节的意义。所谓阳历,是指观察太阳运动周期得来的历法,便于推测四季冷暖指导农作。月相的朔望周期大概是29~30天,十二个月约354天,而阳历一年大概有365天。古人为了兼顾阴阳历的优点,设法把阴阳历合在一起,故添加了“闰月”,每2至3年把没有“中气”的月份设为闰月,19年7闰月。有“闰月”的年会多出一个农历月,这一年叫做农历年的闰年。阴阳合历后,规定每年雨水节气所在月的朔日为一年开始(正月初一),之后每个朔日为新的一月开始,因朔望周期有长有短,就出现了大月30天、小月29天的分法。不过闰月也只能大致调和阴阳历,还需添加“闰日”,每30年中设11“闰日”,加在12月底。
  在远古伏羲时代,古人是通过立杆观影的原理来测定太阳的在黄道上位置。杆影最长时记为冬至,影子最短时记为夏至,冬至和夏至之间有两天昼夜一样长,记作春分和秋分。把“二至”、“二分”之间的时间等分,得到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季的开始。把“二至”、“二分”、“四立”每节分三份,就得到了现在的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占15或16天,其中月首的叫“节气”,月中的叫“中气”。由于公历也是太阳历,所以节气在在公历中的日期是相对固定的。古人又每个节气又均分为三段,每段称为1侯。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立春的三个现象分别是:初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侯,鱼陟负冰。立杆观影的办法虽然简单,但并不精确。古人又通过观察夜空星辰,进一步确定了24节气。北斗七星因斗柄恒指北极星而得名,一年刚好绕北极星一周。古人使用浑天仪观察天象,以北斗星每移动15°所指23宿的位置定义为1节气,每5°定义为1侯,共24节气72侯。
  为了更准确的记时,古人还发明了天干地支两套系统。天干最初是用来记日,因一月三十天,故采用十进制,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字表示。地支最初是用来记年,古人发现岁星(木星)的公转周期大致是12年,将这十二年分别命名就产生了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地支被用来纪月,一年第一月是子月;用来纪时,把一天分为12份,23:00~01:00是子时。天干地支每个字的意义有多种解释,比较靠谱的说法干支是表示万物生长衰亡的规律,如甲象征草木破土而出,乙象征草木初生的屈曲,庚代表果实成熟后的更替等等。天干地支起源很古老,甲骨文中已有使用,但没有文献其记载开始的时间,最初的意义成了千古之谜。
  十干和十二支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就产生了组成了干支纪法。取天干之首“甲”与地支之首“子”合成“甲子”作为开始,然后天干地支同时加1循环相配,产生了“乙丑”、“丙寅”等60个符号。干支纪法用来纪年、纪月、纪日,以甲子作为开始并按顺循环。干支纪年法以立春作为一年的开始,甲子年立春的月份是丙寅月,月份每5年是一个周期。甲子年的第一月并不是甲子月,是因为干支纪年是基于阳历的,阳历的子月并不是阴历的1月。阳历也有分月,只是在阴阳合历后就没提“阳历月”的概念。现行农历中,阳历以大雪第一天作为第一月(子月)的开始,每两个节气占一月,所以合历后第一月是“寅月”。日干支与年月干支并无直接关系,只能查日历得到。时辰的干支与日干有关,甲子日的子时是甲子时,之后每两小时递增一个干支,五天一循环。这里提供一种年干支的速算方法:(公历年份-3)/10,余数是天干;(公历年份-3)/12,余数是地支。例如:今年2012年,(2012-3)/10 余9(壬),(2012-3)/12余5(辰),为壬辰年。
  天干地支的发明极大丰富了日历的内涵。古人把阴阳、五行、象物、时空、天人合一等思想融入到干支中,发展了堪舆、中医、命理等理论,广泛应用于实践中。比如在择日学认为元初的甲子日开业最吉(我党就是在甲子日建国的);中医认为人体经络流注与时辰地支的五行属性相关等等。农历不仅本日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和立足的基石,这在文字尚未普及的年代显得尤为珍贵。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