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5-04-24 16:14
鄌郚总编

聊盛时期---唐诗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8-12-22 14:06
鄌郚总编
  聊盛时期---唐诗
  唐开元天宝期间,唐诗发展到顶峰。这时出现了大诗人,李白和杜甫;还出现了不少优秀的诗人,从风格来分,有田园诗派,还是边塞诗,都有不少优秀的诗人;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常建:
  他属于山水诗人…这些流派,我觉得大家肯定很熟,不用我多说
  我今天只想谈谈这首诗的构思:
  一个好的构思
  诗就成功了大半
  我在这里简单说一下
  中国历史上,思想发生大的变化的时期
  先秦,不用我说
  南北朝,算一个
  中唐也算一个
  那时全中国都在信仰佛学
  有人就说过,王维诗有禅意,
  这些思想当然有形成的过程
  山水诗,多少受这种思想的影响,
  追求恬静
  常建这首诗,可以说是解说禅意的
  在谈这些之前
  我们先看看这首诗的格律
  【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平平仄仄仄 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仄 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 平平平仄平
  我查了一下
  应该是这样的格律
  大家注意
  平平平仄平
  应当是:平平仄仄平
  第三字的仄声,变平声字了,
  成孤仄
  花
  花是平声字
  诗人没救,
  我记得,小拗可以不救,
  我再看第七句和第八句
  仄仄仄平仄 平平平仄平
  第七句是孤平
  上一次,我给大家介绍过
  因为内容需要
  若是孤平了,在联中以孤仄来救
  一联中,平仄数相等
  就行,要在对应的位置上来救,
  这首五律的格律是变通的
  潭影空人心
  空,在这里作动词用
  是仄声字
  平仄仄平平
  大家再看
  山光悦鸟性
  平平仄仄仄
  平平平仄仄
  三个平声字中,只能变一个
  不要成孤平,不能同时换
  这些,上几次,我和大家也简单说了说
  我今天想谈的主要是这首五言律诗的构思
  这首律诗,表面上有叙,也有描绘
  写了诗人访禅房的经过
  但我请大家注意,
  这里也暗藏诗人对禅意理解的过程
  访禅房的经过是这首诗的写作框架
  但诗也有理性思维的过程
  他的禅的接近,。接触
  主观的感受,
  再悟道
  这些理想思维也跟随在叙述和描绘之后
  所以这首诗看似写景象
  其实是诗人对禅意的感悟
  耐人寻味,
  首联就点了题,
  破山寺后禅院
  说一天早晨
  入古寺
  诗人入古寺
  入古寺
  是在接近古寺
  只是新鲜,好奇
  诗人对禅的理解还不是很深入
  他选用
  初日照高林
  初日
  新奇,
  新气象
  浅层次的,
  禅的理学就像初生的阳光
  普照大地,
  但诗人还没有从内心深处去感悟
  那时或许有些喧闹
  初日照
  诗人在走进高山
  视角是开阔的
  大背景
  高林
  走近,
  进山
  要走山路,
  通幽处
  律诗各联,要打得通
  要有内在的关联性,
  入古寺,这件事可以统领全篇,
  颔联没有对仗
  但它也统一于首联之下,
  细处描写
  曲径
  禅房
  幽处,
  花木,相对于高山来说
  是细处
  古人说过,大小景要分开
  走近山,走进山路
  这时诗人进一步来理解禅意
  他把这种心理藏在描绘之中
  它的深远,它的幽静
  很有理趣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花木深
  奥妙的禅学
  这种思维都在这诗句里面
  远离红尘
  通幽处
  它的清幽,
  少了很多人间的烦恼
  曲径通幽处
  一种心灵的安慰
  这是诗人对禅学进一步理解的结果
  禅房,它的清幽,它的安宁
  再进一步理解
  禅是
  悦人性的
  人在精神上的一种超脱
  空人心
  这里的空,应当是动词
  不是形容词,是仄声字
  颔联着重写自然景
  颈联换一个角度
  写生命
  大家注意,中间两联的写作视角要有变化
  鸟性
  人心
  诗人觉得禅能使人超脱一切
  他选用的
  潭影
  和山光
  与禅意很吻合
  这一形象选用得很好
  诗的形象选用,合诗人的主题思想是有关联的,
  那种空灵,
  都在这些意象中得到表现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确实很精妙
  看了,也悟道了,
  最后诗人在尾联,在对比中,抒发了一下
  大概人生的真谛就是禅境中表达的东西
  惟闻钟磬音。
  这首五言律诗诗带有诗人的理性思维
  只是借助写景这一框架来表述
  这种构思很巧妙,直接说意的诗,要好的多
  比直接说意的诗,要好的多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