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5-04-24 18:05
鄌郚总编

浅谈近体诗中“二二一”式的节奏美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8-12-22 14:22
鄌郚总编
  浅谈近体诗中“二二一”式的节奏美
  什么是近体诗?
  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中,近体诗在文学史中又称为“今体诗”,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形成于唐代初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要用韵。
  出首句以外,往往是在偶句押韵,而且必须是一韵到底的。其次,讲求平仄。其要求是,一句之内,平仄相间;两句之间,平仄相对;两联之间,平仄相粘。再次,中间颔联、颈联要分别构成对仗。
  在体制上,分为律诗、绝句和排律。律诗分为五律、七律;绝句分为五绝、七绝(也有少量的六绝);超过八句的就是排律,也有五排和七排。下面就以近体诗中的律诗和绝句为例谈谈近体诗中展开式的节奏美。
  “节奏美取决于诗句中节奏点的多少。”所谓节奏点,就是构成诗歌节奏的标志,是音组(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两个音节组成一个音组)停顿处读音的延长。在古代诗歌中,节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节奏点有规律地反复。
  在中国古代诗歌理论中,把这种顿歇的音组称为音顿(简称顿)。正如《古代诗歌美学》指出:“顿就是汉语诗歌的节奏单位,诗歌的节奏就是音顿的有规律的反复而造成的。”
  如,李白的《静夜思》,前两句是这样的: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其中“前”、“月”、“光”、“是”、“上”、“霜”六个音节后就是节奏点。也就是说,作为节奏点的顿歇是附着在音顿末尾的那一个音节上的,在发音上稍加延长即可。
  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由于音顿与音节的关系密切,因此,在律诗中,由于字数不同,每句音顿的划分也就不同。
  一般来说,五言诗就是三顿,七言诗就是四顿。而这个“顿”多在第二字、四字、六字之后。在近体诗中,特别强调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规则。
  这虽然是对诗歌中平仄而言,但这又恰恰表现出了诗句中的关节点。这样自然就形成了“二一二”或者“二二一”(五言)和 “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七言)的节奏形式。
  就五言七言诗句的以上分解式(即“二一二”或“二二一”等)外,也有人提出可以是粗略的“二三”形式。
  也就是把诗句一分为二,形成“上二下三”,或者“上四下三”,也就是在第二字,或者第四字后停顿一次。在这个处停顿处停留的时间相对要长些,这在理论上,称为“半逗律”。
  现在,我们把“二二一”和“二三”比较,看谁最能体现诗歌的节奏美,使诗歌的音乐美更为明显?对此,我认为,根据近体诗的结构规律和要求,“二二一”这样的展开式比“半逗律”
  所表现的节奏感更强,更富有音乐美。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展开式的节奏点相对要多,就走感更强。我们都知道,在文学作品(主要是诗歌)中,节奏单位反复的次数较多,所造成的节奏感就较鲜明、较突出、较强烈。“增加节奏点是有助于提高诗歌节奏感,形成诗歌的音乐美。”在《诗经》中,由于多是四言诗,节奏点只有一个,因而节奏感明显不如以后的五、七言诗歌。
  如果五言诗划分成“二三”式,也只有一个节奏点,与《诗经》就没有两样。因此,用“二二一”或者“二一二”的审美效果是较好。
  如,李白的《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二二一”或者“二一二”节奏,体现出节奏的鲜明性和强烈感,使诗歌富有音乐美的效果。
  其次,展开式多是以单音顿结尾的,节奏明显。古代诗歌之所以要“吟”,如同唱歌一样的吟诵,与诗歌的节奏点有着很大的关系,或者说,节奏点为吟诵提供了条件。
  在汉语诗歌中,单音顿的声音常常读得要长一点,与前面双音停顿的时间大致相等,并造成诗歌特有的吟咏调子。
  就七言诗来说,如果按“四三”式,只有一个节奏点,因而,常常展开为“二二二一”式(也是常用式)等。
  如,唐代诗人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七言诗的四个节奏点,基本上是单音节停顿结尾,因而,在“吟诵”时,尾音自然显得较长,与前面几个节奏点的停顿基本一致,这样,一句诗中音顿停留时间基本相同,从而表现出和谐的审美效果。
  总而言之,无论是展开式,或者“半逗律”,就单一的形式而言,并没有什么优劣可分,关键在于运用上所表现出的各自特点。
  但是,由于汉语诗歌的独特性及其近体诗的要求,在表情达意的过程中,注重多元的节奏点,不但增强诗歌音乐效果,而且提高了诗歌的审美情韵。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