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12-11-17 18:49
昌乐 刘文安

吴家池子的传说 (城关街道)

  吴家池子的传说 (城关街道)
  大凡名山胜水,必然有人文色彩浓厚的传说。一处山水便是一处文明的摇篮。曾有“营陵第一泉”之称的吴家池子,现在虽已经几近枯涸,可由它产生的文化底蕴却经久不衰,流传至今。
  这事须从孤山和方山的两位山神说起。提到方山爷,昌乐人大都熟知。曾任昌乐县令的湖广武冈人氏于子仁在任期间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弹压奸邪,降妖捉怪,仙逝后被封为方山之神。而孤山山神也有一个亦真亦幻的传说。
  相传后周大将赵匡胤路过昌乐,斩杀了仁义孝子李坡,事后很懊悔。便留赠银两,抚恤李母,并许诺有朝一日御宇为帝,封李坡为神。及至赵匡胤得帝,传旨追 封李坡为广灵侯,专司三潭四雨。大旱之年,百姓祈雨,有求必应。所以乡人在孤山夷齐庙西侧立庙,为李坡塑像,尊为孤山山神,四时祭祀。
  孤山爷又求玉帝恩准,在庙前立潭设泉,潭中碧水如镜,并种植荷花。从此,孤山香火日盛,和方山共成犄角之势。各路神仙经常在孤山聚会。而孤山爷的座上常客,就是方山山神。
  每逢相聚,二位山神除了谈论民间疾苦,便是赏荷下棋。
  这一年方山一带大旱,庄稼枯死,方山爷又到孤山跟孤山爷谈起此事,很是揪心。孤山爷棋兴大发,要与方山爷下棋。方山爷说:
  “陪你下棋不要紧,你掌管三潭四雨为何不把你这山泉借我一用,也好解救方山四周百姓!”
  孤山爷想了想说:“此泉天赠,不能白送,你我打赌,三柱香功夫,下棋三盘,三局两胜,如果你赢,尽管拿去,如若不赢,泉仍归我!”
  于是击掌为誓,重新落座,举棋搏杀。方山爷救民心切,下得认真,孤山爷连输两盘,只得认输。
  方山爷得了山泉好不高兴,用头巾包了山泉,用手提着,往回就走。走到县城东南王家大山前,驻足一看,便被这儿的风光吸引,不由仔细观察眺望。
  只见王家大山北接李家山南临肖家山,三山相连各自成峰,而王家大山位居中央,山势高而顶平。李、肖两山略低而有尖,整体正好呈文房四宝中的笔架状。而 吴家山形体浑圆,坐落于三山之西,俨然象一块宝砚摆放在笔架之前。吴家山前一片梯田,步步登高拾级而上,果然是一方胜地。只可惜山前无水,所以称不得风水 宝地了!
  方山爷正在惋惜,突然脚下“咕噜噜”一片水声,急忙低头一看,原来自己包裹不严,头巾中的泉水在脚下汪成一片。于是急忙往回赶。此后,方山爷驻足之处 便生出一泉,水脉极旺。旱天不枯,终年清澈,水域足有一亩。池中东南角有数个泉眼。雨多水旺之际,则溢池而出顺势流下,流经东山王村,曾在村南形成小潭。 流量最大时,能至东村以南,积水成渚,遍生芦苇。鱼翔浅底,鹅鸭嬉戏,常年不枯。
  方山爷路经之处,头巾中泉水滴了一路。凡滴水之处,皆成小泉。如老鹰圈、黑虎池、槽子沟、王家河源、秦家河源等,只不过水量皆不如吴家池子罢了。
  那么此池为什么叫吴家池子呢?明洪武年间,山东大旱,又加战乱蝗灾,瘟疫所至,境内人烟稀少,土地荒芜。于是朝廷从山西往山东迁民。
  吴氏家族随移民大潮,迁至吴家山下。在未凿井之前,饮水浇地,皆靠此池,并在这里立村久居,生息繁衍,并以池为村名,为“吴家池子”。直到今天,该村仍为原来村名。而吴家山也是这个时候得名。
  吴家池子村民,对山泉非常护惜。每逢旱天,便纠合人力,清理泉池。池中多有鱼虾,捕获后按户用黑碗量分。据说池中有甲鱼一只,其大如盘。村人敬之如神,不加伤害。泉池淘清后再放置水中。多年之后,不知所终。或说得道成仙,或说被人捉去。
  东山之下尽为高坡梯田,因此水更显得弥足珍贵。周围乡民,公用池水倒也相处和睦。后来有一南方风水先生到此,说东山王村如果让池水流经该村进入县城, 再加县城魁星楼东南正指向该村,村中当文风大盛,辈出官员。于是东山王村民便集合人丁,携带锨镢意欲破池引水。吴家池村民听说后,也集合村民,手持锨镢锄 头,护池保水。
  两村人众在池边对垒相持,眼看一场械斗一触即发。幸得两村知书达理的人出面和议,请官府调停,又加两村亲戚交往很多,才平息纠纷,避免了一场流血冲突。当时县长倾向于引水进城,吴家池子在呈文中说:
  “吾村以此池而得名,毁此池如毁吾之村,掘此池如掘吾之祖也……”
  县长虽说过让吴家池子改名为“吴家河”的话,但见呈文词意恳切,便不勉强。并亲自出面协调,讲以和为贵的道理,两村关系才和好如初。
  1945年,国民党昌乐县长张天佐在本县兴办教育,乡乡有中心小学,保保有国民学校,儿童入学率达到43.1%的基础上,着手筹建昌乐中学。并首先走 访了毕业于海河工程学校的赵光汉、赵光燮、赵舒泰等人,由当时的建设科科长杜某某和赵光燮负责设计图纸,刘斐清等人勘察地形,考证吴家池子日出水量可供五 千人生活用水之后,敲定以吴家池子为依托建立省立昌乐中学。
  学校建成后,有校舍四百余间。随即将滕家辛牟、寺后、庞家河沟等处散在学校迁入该校。学生来源于昌乐、寿光、临朐、安丘等地,共有教职工一百多名,学生两千三百余人。虽然官称为“山东省立昌乐中学”,但周围各地皆俗称“吴家池子中学”。
  建国后,党和政府更加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池中的泉水在六十年代还日夜不息“哗哗”流泻于校园内的荷花池中。不过人们现在似乎对“吴家池子”这个称呼已淡忘了。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文史千古秀 功名上景钟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