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6-12-21 07:55
鄌郚总编

踏访两岸交流中心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9-01-15 11:01
鄌郚总编
  踏访两岸交流中心
  作者:刘雨东
  秋日的潍坊,碧空如洗,天幕湛蓝,白云依稀,宁静高远。
  此时,矗立在城区西部的两岸交流中心,如同一朵绚丽奇葩在鲁台片区倾情绽放,一眼望去,古朴典雅,浑厚大气,美轮美奂。
  步入其中,你不得不被这现代化的古典建筑所深深地吸引着。
  在这里,你可以无拘无束,或坐在大厅两侧,或到东侧长廊一侧的休息区,或进入正对面由蝴蝶兰点缀的咖啡厅内,边品尝浓香的咖啡,或饮着由服务生适时递上来的一杯白开水悠然地休闲小憩。透过宽大的窗玻璃,外面的美景一览无余,品味着,欣赏着,一路的疲劳顿消。
  最喜欢步出大厅绕着雅致幽静的方形院落踱步,无论晨昏,不论时段,最美的是在蒙蒙细雨中,近距离地与园中的景致接触,左观右看,自上而下,瞧一眼蔚蓝,瞧一眼绿地,看一眼廊檐,瞄一眼绿竹,或沿着海棠树旁的小径穿梭,心中便溢满了甜甜的喜悦。
  其间,一步一景,树繁叶茂,古色古香,每一处景观,每一处建筑,无不是匠心独具,彰显着两岸元素,描绘着寓意十足,不由得对建设者精心打造的这一亮点工程暗暗喝彩,虽为客人,但心底间依然有份自豪和喜誉之情伴随着眼前这唯美的建筑升腾起来。
  步出其间,从正面瞧去,建筑屋面均采用沿坡斜面古铜色造型,正门屋顶为三角形设计,与两边的配套建筑及斜对面鱼鳞片状外型的鲁台会展中心建筑群遥相呼应,蔚为壮观,似乎在倾诉着两岸交流的点点滴滴。
  门前是一方池,水从三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纯由北京艺人手工打造的纯铜景泰蓝制品——釉彩椭圆形喷壶中咕咕流出,经另一方池和池边数道喷泉激射后,舒缓流淌,奔流而下,波光粼粼……
  然而,此前,这里还是一片空旷之地。那时来这里参加会议交流的客人不得不奔波于离此较远的市区就餐食宿,那份不便自不必说。
  丙申年初秋,第22届鲁台经贸洽谈会召开前,这片绿树环抱之中的唯美建筑群便在人们惊奇的目光中霍然绽放——她占地105亩,规划建设面积7.8万平方米。让台商们尤其感到震惊的是,原计划交工工期是2017年5月份,提前了整整9个月时间交付投用,创造了潍坊建筑史上的奇迹,产生了令人不可思议的潍坊速度。
  驻步凝视,当再次仰望着矗立在眼前这片伟岸的建筑群时,建设铁军那强大创造力和凝聚力让身在其中的我再一次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不仅对这些打造传奇的建设者,以及他们铸就的建筑诗史多了一份深深的敬意,他们既是建设者又是创造者,不正是他们夜以继日地辛苦劳作智慧奉献,不正是他们拥有并掌握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强大创造力,不正是他们那种无私奉献,艰苦卓越,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以及他们那种始终如一,把打造优质传世工程作为自己孜孜以求的使命和责任,并为之兢兢业业,勇往直前的奋发进取精神,乃至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着精神,才让鸢都这座风筝之都、森林城市、宜居之城的崛起,如同高空迎飞舞动的风筝般自由翱翔,充满了奇迹和传奇,这足以让任何一个置身其中,享受这些建设成果的人刮目相看,并引以为荣,甚至,为之自豪了。
  不用说,他们又为后人增添了一道乘风破浪筑繁华的深深轨迹。这轨迹将向每一个到来的人告白和传递着建设者的高大和不凡啊,也正因如此,城市的建设才得以不断发展,不断跃升,变得多姿多彩,更加宜居,更加和谐,更加出众。
  置身其间,我仿佛看到,这些一线的建设者们为了让对岸客人感受如家的温馨而抢赶工期,在北风卷着雪花满天飞扬的工地上奋战的身影;毒辣的日头下,机械轰鸣中那一片开足马力井然有序的繁忙景象;在夜幕中依然不顾劳累仍在紧张施工忙碌的定格,这些人中有年近70的老人,也有刚刚从建校毕业的学生,有的白发苍苍,有的满脸稚气,还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汉子”也出现在行列之中,他们分工合作,协调穿插,有板有眼,马不停蹄地进行着。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工程以打破常规的态势向前跃升着、开拓着。这些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默默坚守在岗位上的建设者们最终用汗水和智慧迎来了广厦的雄起,那一刻他们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是多么不易的一次建设历程啊。
  铁军擂战鼓,鲁台起宏图。在第22届鲁台经贸洽谈会召开的日子里,台商们在这里品受到了如家般的温馨,他们不时用手机或相机对这浑厚大气、古朴典雅充满中国式古建筑或拍照或合影,喜誉之情不言而喻。
  清晨,红艳艳的太阳,照耀着这片唯美的建筑群。蓝天下,绿植环绕之中的她愈发舒展了——典雅古朴、厚重大气、落落大方。
  站在这里,再次凝望这片唯美的建筑群,我的心瞬间醉了,我想,自豪和成功将永远属于这些敢于临危受命和敢于胜利的建设者们,追求卓越,不断超越,是他们又为鸢都大地上树立起了一座丰碑,添上了绚丽的一页啊!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