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6-12-21 10:50
鄌郚总编

寄奴曾住安丘,如虎将军留芳名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9-03-27 08:25
鄌郚总编
  寄奴曾住安丘,如虎将军留芳名
  作者:刘春山
  在安丘历史上,有许多知名人士来自安丘本土之外,甚至是相隔千山万水的遥远地区,他们告别家乡故土,与父老乡亲离别,凭一腔热血和满怀激情,来到安丘打拼江山,发展生产,建功立业。这些远道来安丘的人,大多智慧超群,才华横溢。在他们之间有些已成为历史人物,流芳百世,深受安丘人世代称颂。
  翻看安丘的历史,外籍名士来安丘打拼江山的人有很多,其中职级最高、名气最大的当数南宋武帝——刘裕。刘裕在安丘居留仅一年多时间,但其智勇双全,爱民亲民,廉洁奉公的精神常驻,好客而又重情感的安丘人,遂以他的姓氏命名一座山峰,即刘山。
  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生于东晋兴宁元年(即公元363年),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后迁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刘裕乃汉高祖刘邦之弟汉楚王刘交二十一世孙,其父亲刘翘,母早亡,妻张氏。由于幼年家贫,靠种地、砍柴、打鱼和贩卖草鞋为生。在历史上,刘裕号称“如虎将军”。辛弃疾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其中的“寄奴”就指刘裕。
  刘山,现名留山,古称九龙山,源自山脉“峰峦九出”。公元409年,即东晋末年。农历二月,东晋大将刘裕奉命率军征讨南燕国,途中惊见此山天然峻险,易守难攻,北部有汶河,河流湍急,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恰似一道护城之河,遂择山安营扎寨,建立大本营,屯兵山下周边村庄十余里。刘裕将军带兵有方,军纪严明,关注民生,体恤百姓。为此,古代安丘先民也给予了刘裕最高的荣誉,遂把九龙山改称刘山,且把他推崇为刘山主神,尊称为“刘山爷爷”。
  据史料记载,在一千六百年前,中国有十六个诸侯国组成。公元399年农历三月,燕王慕容德率兵攻占广固城(今山东青州西北),第二年农历腊月称帝,国号南燕,定都广固,时拥有步兵37万,铁骑5.3万。公元405年,南燕开国皇帝慕容德病逝,其侄慕容超继位后,荒淫昏庸,欺压百姓,祸国殃民。公元410年(即义熙六年)二月初五,裕军夺取广固全城,生擒慕容超,俘送于建康(今南京)而杀之。刘裕讨伐南燕一战,为东晋立下汗马功劳,更是日后登基的开篇。南宋著名诗人陆游赋诗颂曰:“寄奴谈笑取秦燕,愚智皆知晋鼎迁。独为桃源人作传,固应不仕义熙年。”
  刘裕大军征讨南燕一战,时长一年有余。在驻军留山的日子里,刘裕将军及部属与安丘广大民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至今在民间传颂。一是识别发现中草药,与民共享用。留山生态环境好,适宜万物生长。刘裕将军驻军留山时意外发现了治疗刀伤炎症的中草药,很快就在军中及民间得以推广应用,后人就以“刘寄奴”(唯一使用古代皇帝名子命名的一味中草药)为药名来纪念刘裕将军。二是爱护民众,不扰民。相传,刘裕大军在刘山北麓沿线村庄屯兵数十里,与驻地百姓皆保持着良好的军民关系,从未发生侵民、欺民和扰民的事情。时有很多安丘儿女积极报名参军,加入征讨南燕队伍。三是尊重民意,不欺民。刘裕讨伐南燕凯旋回归刘山时,途径昌乐朱汉,有一大户人家情愿把女儿送与刘裕将军做妻子,刘裕坚持推辞。日后,朱汉女匆忙赶到刘山北麓的山脚下,今东、西旧庙村之间,适遇天降大雨,因淋雨而得伤寒病亡,刘裕差人在亡地修庙纪念。“刘山爷爷万丈高,刘山娘娘待旧庙”讲的就是这个故事。真是民意大如天,斯人已去逾千年,难得世人一直称颂怀念。
  相传,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年景每逢春季大旱,朱汉一带的乡人都是带着供品、香火赶来刘山,求刘山爷爷降雨免灾,来者一直都很虔诚。据村里的老人们讲,朱汉人从咱黑峪子庄经过,都是互相打招呼,如同亲朋好友见面一样。不是传承迷信,只要朱汉人来刘山求雨,不管大小,三天之内必定就会下一场雨。
  公元420年农历六月初九,废东晋恭帝司马德文称帝,建立南宋朝,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年号永初。刘裕称帝之后,以天下为己任,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爱护士兵,体恤百姓,节俭治国,人称开明君主。在其精心治理下,国家出现了余粮盈仓、夜不闭户的安定祥和局面,史称“文嘉之治”。据史料记载:宋初30年“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社会祥和稳定,百姓安居乐业。
  公元422年农历五月廿一,刘裕病故,享年六十岁,庙号高祖,謚号武帝,陵寝初宁陵。面对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开国皇帝,刘山周边百姓引以为荣,把他奉为神灵是有道理的,推崇其为山神爷爷,遂在留山顶建庙纪念供仰。起初,人们意见不一,曾称留山为“调兵山”“将军山”和“刘家山”,到了后来,统一称为“刘山”。
  随着岁月的推移,刘裕庙的名气也随之远扬,善男信女一年多次募捐善款,经过历代几次大规模重修,发展成为一香火鼎盛的“秀云观”。留山主峰东侧悬崖之下有一旺泉,泉水甘冽,相传刘裕驻军刘山时曾在此饮过马,后人为了纪念刘裕,遂称此山泉为“饮马池”。因泉池正上方的悬崖之上有个天然山洞——仙人洞(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后,人们称该山洞为朝阳洞),人们又据此称该山泉为“仙人泉”或“神泉”。相传,在刘山之上和刘山周边村庄以及汶河沿岸一带,关于刘裕的故事及动人传说很多。
  刘裕,一代伟人;刘山,近在眼前。一代枭雄刘裕的英名,深深地印记在潍坊广大民众的心里。从古至今,每到刘山香火日(每年的清明节及农历三月三、六月十三为香火日),潍坊市辖区内寿光、青州、临朐、昌乐、坊子和诸城等县市区,及青岛、日照和临沂等地的高官达人、黎民百姓和香客们都慕名前来朝拜,进香祈福还愿,缅怀这位历史名人的丰功伟绩,期盼天下永久太平。
  附:刘春山艺术简历
  刘春山,男,汉族,中共党员,1963年2月出生,大学学历,山东安丘人,曾经担任过农村干部,乡镇干部,现任安丘市广播影视中心高级政工师。社会兼职:安丘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特聘研究员,潍坊市作家协会会员,山东广播电视台齐鲁拍客团安丘站名誉团长,山东广播电视台齐鲁社区安丘市作家协会版块版主,潍坊市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等职务。
  近年来,有诗歌,散文,通讯,新闻特写等作品见于书籍、报刊和网络媒体。其中:《中国散文大系》《旗帜颂》《汶水清风》《阅尽人间春色》《人品家风官德》《潍坊作家读莫言》《穿越流年的守望》《安丘政协文史资料》和潍坊酒文化丛书《松下问酒》《乾隆赐酒》《板桥悟酒》《酒醉桃花》等书籍收录作者多篇文章。另外《农民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社会报》《中国信息报》《中国农机化报》《大众日报》《农村大众》《联合日报》《齐鲁晚报》《山东国防报》《山东经济报》《山东科技报》《人口导报》《华夏酒报》《潍坊日报》《潍坊晚报》《潍坊广播电视报》《今日安丘》等种报纸和《支部生活》《老干部之家》《山东统计》《山东水利》《山东绿化》《齐鲁文学》《齐鲁酒文化》《新世纪诗刊》《汶河》《潍坊文化》《风筝都》《广播人》《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潍坊酒文化》《潍坊政协》《潍坊保健》《潍坊中医》《潍坊农村工作》《安丘日报》《渠风》《安丘文学》《安丘文化》《安丘旅游》《坊子文艺》《超然台》《景芝峰》等40余家报刊及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大众网、齐鲁网等网络媒体。
  2008年散文作品《为父辈斟酒而乐》获第二十三届中国产业经济新闻奖副刊作品三等奖。2012年散文作品《红旗渠游记》《在那浓酒飘香的地方》分别入选《中国散文大系》旅游卷和抒情卷,同时荣获中国散文学会“当代最佳散文创作奖”。2014年,散文《同心共筑“中国梦”》等4篇作品分别入选《中外当代文学艺术家代表作全集》和《当代抒情散文大典》。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荣获山东广播电视台齐鲁网“十佳拍客”荣誉称号。
  我的文学艺术观:文学艺术是时代的精华,她是一面历史的镜子。人民需要艺术,艺术需要人民,静下心来,写一点文艺作品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一件好的文艺作品,能够影响一代人的成长,她服务于社会,扎根于大众,展现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是人们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