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6-12-21 11:53
鄌郚总编

忠孝两全孝仁泉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9-03-27 08:36
鄌郚总编
  忠孝两全孝仁泉
  作者:王锡文
  在安丘市石埠子镇西北太平冈的东北向山脚下,有一个叫“孝仁泉”的村子。村名来源于村西南的一处名泉“孝仁泉”。这“孝仁泉”,原叫孝人泉、孝源泉,泉名来源于唐代青州骁骑都尉孙应乾和其儿子孙既。
  关于这父子俩,有一段催人泪下又荡气回肠的“忠”“孝”两全的故事。
  孝仁泉名称源于唐代孝子孙既
  孝仁泉,泉水清澈,常年不涸。原叫孝人泉、孝源泉。村子也由此而得名。在泉的北面原有一座庙,称孝仁庙。孝仁泉村在1943年划到安丘县之前一直属莒州(县),故莒州(县)的志书中对此多有记载。 综合史料记载得知:
  孙应乾,唐代乐安(今河北乐安县)人,为唐代天宝年间青州驻军骁骑都尉。安史之乱中,青州一度被叛军攻占。孙应乾带兵退守在太平冈一带。不久(约在公元758年),朝廷大将郭子仪带军平定河南道时,已被叛军占据的青州府也属于反攻范围。孙应乾就带兵与叛军鏖战于太平冈,战死在太平冈西侧,现在将军堂之地就是其殉国地点。孙应乾之妻带着其子孙既,与孙应乾部下将其安葬在太平冈东北山下,并在此盖屋守护。孙妻后亡,孙既将母与父合葬,并一直守护。孙既死后,亦葬于此地。后有泉水从墓旁边涌出,当地人们感念孙既的孝心,就称这泉为“孝人泉”,后演变为“孝仁泉”。
  对孙既父子的祭祀持续了一千年
  据元代太史院刘杰所写的《重修孝源泉铭》一文记载,在唐德宗贞元年间(785年正月—805年八月),这孝仁泉边就立着孝子孙既的坟墓和感应碑,这就明从中唐开始,就对孙既进行祭祀与纪念了。而现在从文献上可知最晚的祭祀与纪念仪式是在清代乾隆丁卯岁(1747年)以后,这说明人们对孙应乾、孙既父子的正式的祭祀与纪念持续了一千年。其中元、明、清三代的祭祀纪念活动,都有文献记载。
  一是在元代。至正元年(1341年),山东大旱,莒州北部也受旱灾,于是附近乡民到孝仁泉祈雨成功,庄稼大丰收。乡民就为孙应乾、孙既父子立碑颂德。对于此事,元代太史院校书刘杰,专门写了一篇《重修孝源泉铭》。笔者将此铭文转译成白话文,全文如下:
  莒州北面的太平冈,是山水都非常秀美出类拔萃的地方。山中有一泉,泉水甘甜,人们称为“孝源泉”。据有关文献说,在唐德宗贞元年间(785年正月—805年八月),此泉边还立着关于孝子孙既的坟墓和感应碑,碑文字迹剥落不能完全看清了,大略也可以知道一些内容:唐乐安人孙既,字公侯,其父叫孙应乾。唐明皇天宝末年,正遇上安史之乱,孙应乾出任青州骁骑都尉,戮力破贼,屡有战功。但在一次与叛军作战中,战死于太平冈。孙既是孙应乾之子,孙应乾战死时,孙既还小。孙既少年丧父,几年后刚长大成人,其母又去世了。悲哀至极。孙既就在这太平冈之中守着父母的坟墓,不肯离去。时间长了,孙既因为思念亲人过度,对生活不作理会,头发都结成一片片的毡片了,满身全是污垢。最后瘦得只剩皮包骨头,得病而亡。孙既的至孝之德,是其自身的天性,不是后天学习形成的。孙既死后不久,有一股甘甜的泉水从孙既父子墓旁边涌出。这是天降祥瑞,以表彰孙既的至孝贤德的,又怎么说是偶然现象呢?
  大名府知事刘纯,是对莒州一带的事情知道得颇多的一个人。前一段时间来对我(指刘杰)说:
  他(指刘纯)老家柘山(摘月山)之阳(实是在摘月山东北),有一眼古泉叫孝源泉。泉水“色莹如玉,味甘如醴,流溢不竭”,向东汇入浯水(今大部叫渠河)并流入大海。至正元年(1341年),山东省大旱,赤地千里,河流水渠都干涸了,惟有这处泉子仍能昼夜不停地向外流水。刘纯回老家听说后,心里感到很怪。就约上当地有名望的士绅老者李信等数十人,到此泉边进行求雨祈福。没想到不一会儿泉中竟然有一对大鲤鱼跃出水面,在水面上游了许久才钻入水中不见了。当晚这一带就下了大雨,平地积水有一尺多高。庄稼都生机旺盛地长起来了,当年庄稼获得了大收成。这泉本是孙既孝德感应而出,是孙既崇高的精气灵魂所在。孙既生时是大孝子,死后为神,惠泽于当地乡民。这事可千古流传,就请我(指刘杰)写记下这事,并刻石立碑,以便今后永远记住。这样说吧:那高大的东井星宿,在天上很鲜明。天上东井星宿的灵液没有溢出来吧,在地上却有这一眼甘甜旺盛的泉水。此地有这一处好泉水,是因为那个孝子孙既之故,这老天也可以来作证明的。孙既是作为人伦中的尽孝之典范流传下来了,这早已被人们认可为确信无疑的历史,世世代代没有忘记,并能时时进行祭祀。若遇到大旱,就向其求告祈雨,并能真的应验,降下甘霖大雨,乡民得以长久安居于此地。这一切,都是得到了普遍认可的事了。
  二是在明代。有太平冈上的将军堂明代古槐和明末大臣刘璞的诗为证。
  将军堂遗址,现在距离孝仁泉村西南5华里处,在太平冈山脉的西端,据说是古人为纪念唐代的孙应乾将军而修的祠堂遗址。孙应乾作为唐代青州骁骑都尉,为平定“安史之乱”战死在太平冈上。现在“将军堂”位置就是孙应乾殉国之处。现在遗址上的唯一的实物是一株国槐,这株国槐有500余年的树龄,算来是明代中期的。
  刘璞的《孝源泉》诗,刘璞(1568-1627),明代天启年间江西省监察御史、直隶淮扬巡按,是明末最正直的大臣之一。其老家是莒北冢头农家(今安丘市石埠子镇冢头村),在太平冈山脉以南不到10华里处。刘璞曾作《孝源泉》诗一首,来称颂这老家的孙应乾孙既父子忠孝行为。
  公侯孝德出神鱼,一槛直流湛绿渠。
  怪得里人供伏腊,三时云汉片时舒。
  “公侯”是孙既的字。诗中的“公侯孝德出神鱼”一句,正呼应了元代刘杰所写的《重修孝源泉铭》中提到的元大名府知事刘纯等人祈雨时出现了一对大鲤鱼跃出水面的祥瑞记载。“怪得里人供伏腊”一句,是说孝源泉的由来和神奇,特别是其承载的“至孝”之道,使得周围的百姓每逢节日都来上供。伏腊,指节日,在秦汉时,夏天伏日和冬天腊日都是节日,合称伏腊。
  三是在清乾隆年间。乾隆丁卯岁(1747年)以后当地人又为了纪念孙应乾的“忠”国之行为和孙既为父母尽“孝”之行为,就为这对父子修建了“忠孝祠”。当时有个叫刘阶升的,写了《建修忠孝祠记》一文。将其译成白话文,全文如下:
  在莒州北部太平冈山下,有一泉名叫“孝源泉”,是因孝子孙既而起名的。通过考证莒州的志书,说孙既是乐安人;考证其父孙应乾,是唐天宝年间的青州骁骑都尉。因遇上安史之乱,孙应乾戮力破贼,多次立有战功,但最后战死在现在此泉南面之山太平冈上。孙既随母亲找到了父亲的遗体,就葬在了此处。其母不久也去世,就合葬在一起。孙既就在父母墓一侧建起草屋为父母守墓。又过了几年,孙既也去世。附近乡民就将孙既与父母合葬。不久,墓附近就感应出现了一眼甘泉。附近的乡民感于孙应乾孙既父子的忠孝之事,就在这泉的北侧建起了祠堂以作纪念。并将这泉命名为“孝源泉”,将祠起名为“孝子祠”。后来又将这孝子祠迁到了泉子的西南角。
  乾隆丁卯岁(1747年)此地遭遇大雨,孝子祠就塌掉了。又过了数年,乡民开始又在原地重新建新祠,并新设立了孙应乾的像在里面,一同祭祀,并且将匾额写成“忠孝祠”。
  这新增设的祭祀其实是有原因的。古代《礼记·祭法》中说,圣王制定祭祀的原则就是:凡是被百姓树立为榜样的就祭祀,凡是因公殉职的就祭祀。孙应乾是一名骁骑都尉,愤怒于乱徒贼子的暴行,为了平乱,力战而死,可以说是为国捐躯殉难的忠臣,难道不是吗?孙既又在父亲孙应乾墓旁边盖草屋为双亲守墓尽孝,可以说是以自身的行为为民众做出行孝的表率了,是被百姓树立为榜样了。孙应乾为国捐躯,更是因公殉职了。自古君王和父亲是一样受到尊重的,尽忠与尽孝也是为人必须遵守的道理。孙既的孝行,也未尝不是受到了其父孙应乾的忠诚于国家精神的影响。对于孝子,应该用散发着馨香的礼品来供奉之;对于忠臣,也应该用俎豆等器物盛放上供品隆重地供奉。把孙既和其父孙应乾合在一起进行祭祀,是遵循了《礼记·祭法》的,也是不忘本啊。
  嗟乎!孝子孙既去世多少年了,后人一直祭祀着;忠臣孙应乾殉国多少年了,后人也一直祭祀着。相信凡是来此瞻仰过这忠孝祠、观看过这孝源泉的,都会感受到“忠孝”二字的真正含义,从而在心里能自然激发出忠孝之意。
  忠孝为中国文化血脉所在。为将报国当如孙应乾,为子尽孝应看孙公侯。一眼孝仁泉,记载和诉说着石埠子镇这方热土上一千二百多年前曾发生的 “忠”“孝”两全的故事,并一直感动着后人,传承到今天。
  作者:王锡文,男,安丘市新闻中心副主任(潍坊日报社安丘分社副社长) 电话:18863607077 0536-4360586
  邮箱:wxw891@163.com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