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6-12-21 14:14
鄌郚总编

印象·姜泊老宅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8-12-18 04:59
鄌郚总编
  印象·姜泊老宅
  在卜庄镇政府工作的同学对我说:“有空来姜泊看看老宅哈,100多套呢,全都古香古色的,充满历史的韵味。前几天刚刚入选为省里的乡村记忆工程。我是这里的讲解员,来了给你当导游,保证你喜欢。”她的自信和热情溢于言表,让我盛情难却。
  我曾去过姜泊,那里的老宅的确独具特色,只是原来疏于管理、缺少保护,显得有些陈旧简陋。但近来从同学发在朋友圈的照片中看,老宅显然经过妥善修葺,并且修旧如初。如果配上几个身着旧时衣装的人来回走一遭的话,简直是当年大户人家日常生活的场景重现。
  第一次听说姜泊老宅是从姥爷那。姥爷小时候跟着老姥娘还有三姥爷、四老爷住在张家寨他姥娘家。因为生活困难,他跟着两个哥哥和小伙伴们出去要饭,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姜泊。
  姥爷说:“当时数了姜泊的人有(富有),庄里地主多,买卖也大。人家在东北和青岛都有买卖。”
  “我们常去有两层小楼的四合院那户要,他家有发电机,还养了条大狼狗。我们怕狗咬,就在外边敲门,人家就从门缝里伸手给递出块干粮。为了多要点,我们先光着头去要一回,再戴着帽子去要一回,把帽子倒过来戴着再去要一回,有时候还换了衣服穿着再去要。一天围着这一个户能要好几回。”姥爷绘声绘色地描述着自己要饭的情景,言语中对那户人家的富足很是羡慕。
  姥爷为多要口饭而变换造型的经历让人忍俊不禁,但我觉得他们能屡试不爽的主要原因在于那户人家并非为富不仁的铁石心肠。
  姜泊的老宅饱经百年风霜仍屹立不倒,除了地基牢靠、质量过硬外,主要原因还在于设计理念的先进和建筑风格的超前。我查阅过资料,姜泊的老宅大多由“五大功”的后人们建造居住,而当年“五大功”在昌邑的地位就跟现在阿里巴巴在中国的影响力差不多。
  姥爷去要饭的那家是功泰号的掌柜姜其琇家。他的宅院始建于1930年,历时两年完成。建筑设计集北京四合院、南方碉楼等各地民居的优点于一体,也保持了昌邑传统民居的特色,据说用了十万多块砖,花了好几万现大洋。
  土改时,姜泊老宅因为是地主家房子的缘故多数被充公,而姥爷家作为无房无地的“双烈属”(老姥爷和二姥爷是抗战期间牺牲的烈士)本可以分一套,还能优先选择,但被老姥娘拒绝了。她觉得一个外乡的单身女人拉扯着三个未成年的孩子住在本是别人家的地方,会遭到挤兑。
  开始我很为这个决定惋惜:要了宅子,我的姥娘家就成了姜泊,古老的巷陌会承载我多少童年的美好回忆?说不定哪天闲来无事在院里掘个坑,还能挖出几坛金元宝呢。后来我又觉得老姥娘的做法是对的,毕竟不是自己挣下的家业,住也住不踏实。
  同学告诉我,《红楼梦》也和姜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让我很是意外。她说:“《红楼梦》里贾母的原型应该是曹雪芹的奶奶,奶奶的堂哥叫李煦。李煦的父亲原来叫姜士桢,明末昌邑被清军攻破后,姜士桢被一个姓李的八旗将领收为义子,才改姓为李。”
  听完同学给我捋清的关系,我心想:老太太的口音该是昌邑腔还是北京腔?如果乡音不改的话,她会不会在曹雪芹十岁之前吃饭时不停地往他碗里夹菜,边夹边说:“猛吃喊,吃了咱长个大汉子!”
  老太太说何处方言难以考证,但姜士桢是姜泊一支已经确认。据《姜氏族谱》记载,清康熙二年仲秋(1663年),姜氏十一世孙姜士桢曾回乡拜谒祖墓,并为姜泊姜氏的始祖二德祖墓刊石,并亲自撰写二德茔碑记。
  姜泊人才辈出,各界精英灿若繁星,知名人士不胜枚举。像近代涌现出的山东大学教授姜亦纯、电影特技设计师姜亦素、第一代液体火箭发动机专家姜亦绶等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更是数不胜数。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相信这与姜氏家族代代传承的“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的家风家训不无关联。
  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百年以上的老宅早已难觅踪影。能在昌邑见到的成规模的,也只剩下姜泊和龙池的齐西了。在夏店村我也曾见过几户,遗憾的是数量不多且破落不堪。
  百年老宅,百年沧桑。老宅里发生过多少悲欢离合,后辈人只能道听途说;沧桑中历经了多少跌宕起伏,旁观者却是有目共睹。《红楼梦》中说:“看他起高楼,看他宴宾客,看他楼塌了。”由此可见,一座老宅,是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荣辱盛衰的晴雨表;一座老宅,是一个时代乃至一个朝代变革兴替的纪念碑。
  时光荏苒,历史应当挖掘,文物需要保护;岁月如歌,乡村应当记忆,故事需要讲述。
  姜泊的一座座老宅,记录了当年商界巨子从毕衫褴褛到富甲一方奋斗历程的艰苦卓绝,也见证了今天党委政府从尊重历史到综合开发乡村记忆的施政有方。
  正如同学所言,今后的姜泊老宅,将作为大美卜庄的代表,以崭新的姿态、饱满的情怀,情暖四海游子重归故里,笑迎八方宾朋慕名而来。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