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6-12-22 20:10
鄌郚总编

山东省临朐县城关街道办井家田村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8-12-18 18:35
鄌郚总编
  山东省临朐县城关街道办井家田村
  由井家田村、刘家田村、田村庙子3个自然村组成。位于临朐县城南郊,城关街道办事处驻地4公里处,县城南环路(仲临公路)从村北东西穿过。东连丁家路口村,西与田村集村隔临(朐)九(山)公路相望,南界东朱封、西朱封两村,北与水磨村、凤凰新城居民区为邻。聚落地势平坦,黄龙沟水经村西北流入弥河。辖井家田村、田村庙子、刘家田村3个自然村。
  建国前,村周有四条沟形成“井”字形,有三处大土湾,分别在井家田村中心、刘家田村村东、田村庙子村西。新村规划时,被填平建房。
  井家田村,宋末元初,井姓自城里徙居立村,因毗邻田村,得名井家田村。
  刘家田村,位于井家田村村北。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刘姓自城西西郡析居立村,因毗邻田村故名。
  田村庙子村,位于井家田村东南。明洪武年间(1368~1398),井姓自井家田村析居立村。因有土地庙,取名田村庙子。清代,刘氏由西郡迁入。
  全村有井、刘、王、韩、岳、马、齐、李、吕、冯、何、吴、傅、于、郑、张等姓,612户,1903人,均为汉族。
  明、清时期属礼让乡田村社,民国初期沿清制;1930年属第一区宣教乡;(1946年建立中共村政权;1948年与王家楼同村。)1949年属纸坊区;1952年属第二(冶源)区田村乡;1956年属冶源区杨善乡;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属杨善公社,同年改属城关公社;1982年1月属城关镇,1984年4月社改乡(镇)后属临朐镇,2004年3月原镇行政区域设立城关街道办事处,属之。
  全村有耕地980亩,土壤为褐土,耕作性好,适宜农作物和树木生长。
  传统种植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等。1958年在全县农业工作会议上,村明星社被称为“大面积高产典范社”。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村民先后整平套坡沟子、麻湾崖、偏坡地等百余亩,填平四道大沟,改善水浇条件,粮食产量翻番,20世纪末,年亩产超过1000公斤。桑蚕是村内主要经济来源,自建国以来,是全县的养蚕先进村之一。村民充分利用田头、渠边种植桑树。70年代初,田间尚有百年古桑多株。80年代初,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种养结构调整,桑伐蚕停。黄烟为另一主要经济作物,培育的烟叶品级高、效益好,高级农业合作社时种植400多亩。80年代末,由于单户栽植烘烤管理不便等,不再种植。
  20世纪70年代初,村成立农业技术队,省农科院专家多次到村进行育种等生产技术指导。同期,技术队赴海南岛等地培育小麦、玉米良种。实行玉米套种和黄烟套种技术,省内多家单位到村内学习参观。80年代初,村集体建菜园130亩。2001年,全村种植樱桃520亩,黄金梨及其他果树200亩。井强、刘献营等樱桃种植户建成早,效益高。
  村传统养殖鸡、猪等畜禽,主要为散养、圈养,数量较少。20世纪90年代,村建鹅场,专为外贸食品企业提供鹅肥肝。至2001年,村增奶牛、狐狸、貂、肉鸭等养殖户30余家。井光通的养殖场存养貂、狐等3000只,年利润二三十万元。刘书厚建起养鱼合作社,有鱼汤70余亩,收入较高。
  20世纪60年代,村集体发展绳业,从业人员多达70余人。同期建有砖窑厂,90年代停业。80年代新建面粉厂。村与南关和田村集市农贸市场相连,村民得地利之便,商贸活动繁荣,有运输业户40余家,维修、加工、生产销售业户50余家,购销畜禽业户30余家。
  王西之的汽运公司、井明荣的玻璃销售、井明利的钢铁加工、刘瑞庆的机械施工及多户废品收购等效益颇高。
  2003年,建起占地100亩的县金地旅游商品城。2007年,凤凰新城、农资市场等在村域建成。
  1975年,村架线引电,至2008年,按照用电需求,先后增容315千伏安变压器1台,100千伏安变压器2台,50千伏安变压器1台。20世纪70年代,村陆续购进脱粒机、柴油机、粉碎机、磨面机、水泵等农业机械。1977年购进第一台天津产“铁牛”牌50马力拖拉机,1979年购进首辆运输车。现全村摩托车达80辆,电动车500余辆,货运车120辆,面包车、轿车进入多户家庭,装载机、挖掘机等工程机械广泛应用。
  1968年,村民购进首辆金鹿牌自行车。1974年大队安装首部转盘拨号式电话机,1996年开通程控电话,2004年电话普及到户。1980年,村民购进首台黑白电视机,1995年开通有线电视。2008年,全村有彩电580台,冰箱300余台,空调80余台,洗衣机400余台,手机1200余部,有150余台电脑上宽带网,360余户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电炊器具普及全村。
  建国前至20世纪60年代初,村民的主要生产生活模式为:土井辘轳提水,碾磨粉碎粮食,灶炕做饭取暖,扁担木车运输。
  20世纪80年代始新村规划,数年连续建设,建成宽6米、8米南北大街各1条,宽6米东西大街2条,宽8米、10米东西大街各1条,户宅基面积211.2平方米。
  1995年,仲临公路从刘家田村村中东西穿过,拆迁多户建成新村。2003年、2007年,分两期投资70万元硬化街道,其中村民及在外工作人员捐款达13万元,总面积达3830平方米,主街与仲临公路(县城南环路)、潍九公路相接。
  20世纪50年代末,老龙湾水渠配套,从原杨善公社吕家楼村段引水,经赵家庄村北流入村地,部分田地首次得到灌溉。70年代初开始打机井,用柴油机、电机牵引水泵,扩大水浇面积。
  2006年,村投资30万元,配套埋设管道进村入户,村民用上方便、卫生的自来水。
  1961年,设卫生所,医务人员3名,有尹怀智、王孔军、刘兴堂。1968年,村实行初次合作医疗,设卫生室1处。20世纪90年代后,卫生室发展到5家。2008年,5家卫生所室合并为2家。2007年,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民参合率达98%。
  1914年,村设立国民小学,井华临执教。1940年至1941年设小学,教师井润元。建国后学校规模逐步扩大,1967年新建井田村小学,教师10余人。1984年学校迁址扩建,1994年井田村小学成为中心小学。1972年城关公社田村片6村(井家田村、田村集、东朱封、西朱封、丁家路口、王家楼)在田村庙联合建田村联中。2007年撤并于南苑中学。
  建国后至2008年,村中子弟考入大专和本科以上院校者210人。
  村文化底蕴深厚,代有才人。井忠,元朝立村人井通之子,授保义校尉。井佺,宣武将军,以军功遥授潍州同知防御使事。井涓,生于1230年,1259年以军功授宣威将军、元帅右都监。1263年授潍州兵马钤辖。1266年授侍卫亲军千户。井福,以军功授食邑千户,封扶风郡伯,卒赐谥尹父。井得温,敕封礼部左侍郎。井源,明永乐年间封骑射附马都尉。井天奎,生于明正德元年(1506),嘉靖甲寅年(1554)授族长义勇官。清光绪年间,刘传经考取廪生,井华临、井星元廪庠生。民国初年,刘兆丰曾在村设立学堂,无偿为穷家子弟授课。
  井光亮(县志名井明斋,1916—1989),1939年参加临朐县独立营,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前,先后参加莱芜、孟良崮、济南、淮海、渡江及上海等重大战役。1960年,任解放军装甲兵司令部管理处处长,正师级。曾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中国人民抗日纪念章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章。
  井光东(1906—1974),1942年借做生意之机,为驻蒙阴一带的八路军收购散落在民间的枪支弹药。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任田村联防大队队长。1947年,任县武工队班长,参加过傅家峪、天井、豹伏岭、玉皇庙、白家李召等战斗。1950年调县土改队工作。1958年任杨善公社生产助理。
  井渠元(1924—1948),1946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第三野战军二十六军任排长,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过多次战役。1948年3月21日在江苏省高桥战役中牺牲。
  建国后,在外工作人士多有建树。刘群同,曾任济南军区后勤部政治部主任,已故。井光德,1951年生,曾任潍坊军分区副司令员,大校。井明科,1963年生,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通信学院院务部部长,大校。井明哲,1955年生,曾任齐鲁师范学院生物系党委书记,处级。井明坤,1955年生,济南市无线电管委会处长,正处级。井光波,1955年生,曾任解放军八十八医院院长,正团级。井光万,1957年生,曾任武警烟台公安消防支队参谋长,正团级。井光臣,1955年生,曾任潍坊市自来水分公司厂长,副处级。井光升,1949年生,曾在保定市工作,副处级。井光利,1923年生,曾任上海第二附属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院长。井光超,1933年生,曾任潍坊市烟棉麻公司党委书记。井西川,1937年生,曾任山东省金属材料总公司党委书记。井明淮,1951年生,曾任临朐县造纸厂厂长,县经贸委主任、县长助理。井西学,1961年生,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党委书记。井明伦,1963年生,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书记、副院长。井显亮,1962年生,威海市委、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纪检组组长。井海明,1963年生,山东大学对外合作部部长、教授。王西军,1964年生,潍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监察处副处长。井明伟,1968年生,曾任中共临朐县委副秘书长、办公室副主任、保密局局长,现任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杨瑞玉(女),1947年生,曾在田村联中任教,中学高级教师。井光志,1950年生,曾在田村联中任教,中学高级教师。刘金同,1963年生,山东大学教授、精神病研究所所长,曾任山东省政协委员。井学英(女),1964年生,高级会计师,潍坊富华游乐园财务部经理。刘静(女),博士后,现就职于国家药价总局。井帅,就读于法国布瑞斯特大学,博士研究生。井光山,1965年生,北京华泰网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经理,高级工程师。井光敏,1966年生,北京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行政办公室副主任、副主任医师。井明证,1975年生,潍坊市奎文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副站长,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
  村内文化生活丰富。1952年,县文化馆在村内设立图书馆,成立幻灯创作演出队,后又成立剧团,曾演出《小姑贤》、《夺印》、《海岛女民兵》、《红云岗》等剧目。
  村中能工巧匠颇多。井西贤,1928年生,传统工艺木工,善制作农具、家具,尤擅打造独轮推车和方桌、椅子,器具美观、耐用。井明喜,1939年生,聪慧灵巧,精通多种农业机械设备原理,1953年村里购进首台12马力单缸大甩轮柴油机,他负责使用和维修。
  村集体工作成绩突出,获誉颇丰。2003年被山东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评为省级卫生先进单位,2005年被山东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评为省级卫生村,2006年被中共潍坊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06年被潍坊市林业局评为潍坊市经济林标准化生产示范村,2006年被潍坊市文明办、潍坊市爱卫办、潍坊市卫生局、潍坊市农业局、潍坊市水利局、潍坊市市政局六部门评为“文明卫生村庄”。
  清光绪《临朐县志》载:千户井涓墓在田村社。建国前,林中柏杨森森,古塚、碑碣、石雕排列。林侧有土地庙遗址,在1958年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树伐碑毁整平为田。
  民国初期,井秀林借田村集卢洪一百吊钱,利滚利不到2年时间,巨债无力归还,被迫卖了11亩地(每亩250文)和一处住宅,造成倾家荡产。
  1942年前后,临朐“无人区”时期,村中有49人流离失所,逃荒县外,有156人流浪讨饭,其中有32人饿死,卖子女16人,典妻2家。
  1946年,井西兴任村长。1947年8月,临朐时局恶化,村联防大队被迫撤离,同年10月临朐二次解放,村随之解放。解放战争时期,村中青壮年组成小车运输队、担架队上前线运物资、护送伤员,积极支前。1951年进行土改,村民分得土地。
  1958年,生产“大跃进”。是年10月,“大炼钢铁”运动中,村民家中铁锅等铁制器具毁作原料炼制钢铁。期间集中饭炊,称吃“集体食堂”,生活不便。1960年,自然灾害,加之“大跃进”影响,村里出现饥荒,很多村民外出讨饭,并有饿死者。
  20世纪50至70年代,村民响应政府号召,支援国家建设,青壮年参加黄河渠道、冶源水库、嵩山水库、大关水库等水利工程的修建。
  1960年,田村等村突降冰雹,田地草旺苗稀,发生三代粘虫,公社、村及时采取措施灭除。1977年,田村与丁家路口等村粮田发生金针虫,每平方米八九个,发现早及时捕灭,未造成大虫害。
  1968年,青岛知识青年男女各6人,曾到村插队安家。
  1976年,民兵连长王树松,出席潍坊军分区组织的民兵代表大会,并作典型发言。
  村民乐善好施,先后为患重病的井明旭、井显永奉献爱心,捐款共计5万元。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村民响应政府号召,为灾区捐款2万元,帮助重建家园。
  摘自《临朐村镇志略》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2楼] 发表于:2018-12-18 18:37
鄌郚总编
  山东省临朐县城关街道办井家田村
  由井家田村、刘家田村、田村庙子3个自然村组成。位于临朐县城南郊,城关街道办事处驻地4公里处,县城南环路(仲临公路)从村北东西穿过。东连丁家路口村,西与田村集村隔临(朐)九(山)公路相望,南界东朱封、西朱封两村,北与水磨村、凤凰新城居民区为邻。聚落地势平坦,黄龙沟水经村西北流入弥河。辖井家田村、田村庙子、刘家田村3个自然村。
  建国前,村周有四条沟形成“井”字形,有三处大土湾,分别在井家田村中心、刘家田村村东、田村庙子村西。新村规划时,被填平建房。
  井家田村,宋末元初,井姓自城里徙居立村,因毗邻田村,得名井家田村。
  刘家田村,位于井家田村村北。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刘姓自城西西郡析居立村,因毗邻田村故名。
  田村庙子村,位于井家田村东南。明洪武年间(1368~1398),井姓自井家田村析居立村。因有土地庙,取名田村庙子。清代,刘氏由西郡迁入。
  全村有井、刘、王、韩、岳、马、齐、李、吕、冯、何、吴、傅、于、郑、张等姓,612户,1903人,均为汉族。
  明、清时期属礼让乡田村社,民国初期沿清制;1930年属第一区宣教乡;(1946年建立中共村政权;1948年与王家楼同村。)1949年属纸坊区;1952年属第二(冶源)区田村乡;1956年属冶源区杨善乡;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属杨善公社,同年改属城关公社;1982年1月属城关镇,1984年4月社改乡(镇)后属临朐镇,2004年3月原镇行政区域设立城关街道办事处,属之。
  全村有耕地980亩,土壤为褐土,耕作性好,适宜农作物和树木生长。
  传统种植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等。1958年在全县农业工作会议上,村明星社被称为“大面积高产典范社”。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村民先后整平套坡沟子、麻湾崖、偏坡地等百余亩,填平四道大沟,改善水浇条件,粮食产量翻番,20世纪末,年亩产超过1000公斤。桑蚕是村内主要经济来源,自建国以来,是全县的养蚕先进村之一。村民充分利用田头、渠边种植桑树。70年代初,田间尚有百年古桑多株。80年代初,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种养结构调整,桑伐蚕停。黄烟为另一主要经济作物,培育的烟叶品级高、效益好,高级农业合作社时种植400多亩。80年代末,由于单户栽植烘烤管理不便等,不再种植。
  20世纪70年代初,村成立农业技术队,省农科院专家多次到村进行育种等生产技术指导。同期,技术队赴海南岛等地培育小麦、玉米良种。实行玉米套种和黄烟套种技术,省内多家单位到村内学习参观。80年代初,村集体建菜园130亩。2001年,全村种植樱桃520亩,黄金梨及其他果树200亩。井强、刘献营等樱桃种植户建成早,效益高。
  村传统养殖鸡、猪等畜禽,主要为散养、圈养,数量较少。20世纪90年代,村建鹅场,专为外贸食品企业提供鹅肥肝。至2001年,村增奶牛、狐狸、貂、肉鸭等养殖户30余家。井光通的养殖场存养貂、狐等3000只,年利润二三十万元。刘书厚建起养鱼合作社,有鱼汤70余亩,收入较高。
  20世纪60年代,村集体发展绳业,从业人员多达70余人。同期建有砖窑厂,90年代停业。80年代新建面粉厂。村与南关和田村集市农贸市场相连,村民得地利之便,商贸活动繁荣,有运输业户40余家,维修、加工、生产销售业户50余家,购销畜禽业户30余家。
  王西之的汽运公司、井明荣的玻璃销售、井明利的钢铁加工、刘瑞庆的机械施工及多户废品收购等效益颇高。
  2003年,建起占地100亩的县金地旅游商品城。2007年,凤凰新城、农资市场等在村域建成。
  1975年,村架线引电,至2008年,按照用电需求,先后增容315千伏安变压器1台,100千伏安变压器2台,50千伏安变压器1台。20世纪70年代,村陆续购进脱粒机、柴油机、粉碎机、磨面机、水泵等农业机械。1977年购进第一台天津产“铁牛”牌50马力拖拉机,1979年购进首辆运输车。现全村摩托车达80辆,电动车500余辆,货运车120辆,面包车、轿车进入多户家庭,装载机、挖掘机等工程机械广泛应用。
  1968年,村民购进首辆金鹿牌自行车。1974年大队安装首部转盘拨号式电话机,1996年开通程控电话,2004年电话普及到户。1980年,村民购进首台黑白电视机,1995年开通有线电视。2008年,全村有彩电580台,冰箱300余台,空调80余台,洗衣机400余台,手机1200余部,有150余台电脑上宽带网,360余户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电炊器具普及全村。
  建国前至20世纪60年代初,村民的主要生产生活模式为:土井辘轳提水,碾磨粉碎粮食,灶炕做饭取暖,扁担木车运输。
  20世纪80年代始新村规划,数年连续建设,建成宽6米、8米南北大街各1条,宽6米东西大街2条,宽8米、10米东西大街各1条,户宅基面积211.2平方米。
  1995年,仲临公路从刘家田村村中东西穿过,拆迁多户建成新村。2003年、2007年,分两期投资70万元硬化街道,其中村民及在外工作人员捐款达13万元,总面积达3830平方米,主街与仲临公路(县城南环路)、潍九公路相接。
  20世纪50年代末,老龙湾水渠配套,从原杨善公社吕家楼村段引水,经赵家庄村北流入村地,部分田地首次得到灌溉。70年代初开始打机井,用柴油机、电机牵引水泵,扩大水浇面积。
  2006年,村投资30万元,配套埋设管道进村入户,村民用上方便、卫生的自来水。
  1961年,设卫生所,医务人员3名,有尹怀智、王孔军、刘兴堂。1968年,村实行初次合作医疗,设卫生室1处。20世纪90年代后,卫生室发展到5家。2008年,5家卫生所室合并为2家。2007年,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民参合率达98%。
  1914年,村设立国民小学,井华临执教。1940年至1941年设小学,教师井润元。建国后学校规模逐步扩大,1967年新建井田村小学,教师10余人。1984年学校迁址扩建,1994年井田村小学成为中心小学。1972年城关公社田村片6村(井家田村、田村集、东朱封、西朱封、丁家路口、王家楼)在田村庙联合建田村联中。2007年撤并于南苑中学。
  建国后至2008年,村中子弟考入大专和本科以上院校者210人。
  村文化底蕴深厚,代有才人。井忠,元朝立村人井通之子,授保义校尉。井佺,宣武将军,以军功遥授潍州同知防御使事。井涓,生于1230年,1259年以军功授宣威将军、元帅右都监。1263年授潍州兵马钤辖。1266年授侍卫亲军千户。井福,以军功授食邑千户,封扶风郡伯,卒赐谥尹父。井得温,敕封礼部左侍郎。井源,明永乐年间封骑射附马都尉。井天奎,生于明正德元年(1506),嘉靖甲寅年(1554)授族长义勇官。清光绪年间,刘传经考取廪生,井华临、井星元廪庠生。民国初年,刘兆丰曾在村设立学堂,无偿为穷家子弟授课。
  井光亮(县志名井明斋,1916—1989),1939年参加临朐县独立营,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前,先后参加莱芜、孟良崮、济南、淮海、渡江及上海等重大战役。1960年,任解放军装甲兵司令部管理处处长,正师级。曾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中国人民抗日纪念章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章。
  井光东(1906—1974),1942年借做生意之机,为驻蒙阴一带的八路军收购散落在民间的枪支弹药。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任田村联防大队队长。1947年,任县武工队班长,参加过傅家峪、天井、豹伏岭、玉皇庙、白家李召等战斗。1950年调县土改队工作。1958年任杨善公社生产助理。
  井渠元(1924—1948),1946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第三野战军二十六军任排长,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过多次战役。1948年3月21日在江苏省高桥战役中牺牲。
  建国后,在外工作人士多有建树。刘群同,曾任济南军区后勤部政治部主任,已故。井光德,1951年生,曾任潍坊军分区副司令员,大校。井明科,1963年生,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通信学院院务部部长,大校。井明哲,1955年生,曾任齐鲁师范学院生物系党委书记,处级。井明坤,1955年生,济南市无线电管委会处长,正处级。井光波,1955年生,曾任解放军八十八医院院长,正团级。井光万,1957年生,曾任武警烟台公安消防支队参谋长,正团级。井光臣,1955年生,曾任潍坊市自来水分公司厂长,副处级。井光升,1949年生,曾在保定市工作,副处级。井光利,1923年生,曾任上海第二附属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院长。井光超,1933年生,曾任潍坊市烟棉麻公司党委书记。井西川,1937年生,曾任山东省金属材料总公司党委书记。井明淮,1951年生,曾任临朐县造纸厂厂长,县经贸委主任、县长助理。井西学,1961年生,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党委书记。井明伦,1963年生,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书记、副院长。井显亮,1962年生,威海市委、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纪检组组长。井海明,1963年生,山东大学对外合作部部长、教授。王西军,1964年生,潍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监察处副处长。井明伟,1968年生,曾任中共临朐县委副秘书长、办公室副主任、保密局局长,现任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杨瑞玉(女),1947年生,曾在田村联中任教,中学高级教师。井光志,1950年生,曾在田村联中任教,中学高级教师。刘金同,1963年生,山东大学教授、精神病研究所所长,曾任山东省政协委员。井学英(女),1964年生,高级会计师,潍坊富华游乐园财务部经理。刘静(女),博士后,现就职于国家药价总局。井帅,就读于法国布瑞斯特大学,博士研究生。井光山,1965年生,北京华泰网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经理,高级工程师。井光敏,1966年生,北京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行政办公室副主任、副主任医师。井明证,1975年生,潍坊市奎文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副站长,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
  村内文化生活丰富。1952年,县文化馆在村内设立图书馆,成立幻灯创作演出队,后又成立剧团,曾演出《小姑贤》、《夺印》、《海岛女民兵》、《红云岗》等剧目。
  村中能工巧匠颇多。井西贤,1928年生,传统工艺木工,善制作农具、家具,尤擅打造独轮推车和方桌、椅子,器具美观、耐用。井明喜,1939年生,聪慧灵巧,精通多种农业机械设备原理,1953年村里购进首台12马力单缸大甩轮柴油机,他负责使用和维修。
  村集体工作成绩突出,获誉颇丰。2003年被山东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评为省级卫生先进单位,2005年被山东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评为省级卫生村,2006年被中共潍坊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06年被潍坊市林业局评为潍坊市经济林标准化生产示范村,2006年被潍坊市文明办、潍坊市爱卫办、潍坊市卫生局、潍坊市农业局、潍坊市水利局、潍坊市市政局六部门评为“文明卫生村庄”。
  清光绪《临朐县志》载:千户井涓墓在田村社。建国前,林中柏杨森森,古塚、碑碣、石雕排列。林侧有土地庙遗址,在1958年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树伐碑毁整平为田。
  民国初期,井秀林借田村集卢洪一百吊钱,利滚利不到2年时间,巨债无力归还,被迫卖了11亩地(每亩250文)和一处住宅,造成倾家荡产。
  1942年前后,临朐“无人区”时期,村中有49人流离失所,逃荒县外,有156人流浪讨饭,其中有32人饿死,卖子女16人,典妻2家。
  1946年,井西兴任村长。1947年8月,临朐时局恶化,村联防大队被迫撤离,同年10月临朐二次解放,村随之解放。解放战争时期,村中青壮年组成小车运输队、担架队上前线运物资、护送伤员,积极支前。1951年进行土改,村民分得土地。
  1958年,生产“大跃进”。是年10月,“大炼钢铁”运动中,村民家中铁锅等铁制器具毁作原料炼制钢铁。期间集中饭炊,称吃“集体食堂”,生活不便。1960年,自然灾害,加之“大跃进”影响,村里出现饥荒,很多村民外出讨饭,并有饿死者。
  20世纪50至70年代,村民响应政府号召,支援国家建设,青壮年参加黄河渠道、冶源水库、嵩山水库、大关水库等水利工程的修建。
  1960年,田村等村突降冰雹,田地草旺苗稀,发生三代粘虫,公社、村及时采取措施灭除。1977年,田村与丁家路口等村粮田发生金针虫,每平方米八九个,发现早及时捕灭,未造成大虫害。
  1968年,青岛知识青年男女各6人,曾到村插队安家。
  1976年,民兵连长王树松,出席潍坊军分区组织的民兵代表大会,并作典型发言。
  村民乐善好施,先后为患重病的井明旭、井显永奉献爱心,捐款共计5万元。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村民响应政府号召,为灾区捐款2万元,帮助重建家园。
  摘自《临朐村镇志略》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