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6-12-22 20:23
鄌郚总编

山东省临朐县东城街道办朱位村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8-12-20 09:38
鄌郚总编
  山东省临朐县东城街道办朱位村
  朱位村位于临朐县城南6公里、东城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南6公里处。东界初家庄村,南与西寨村相望,西与西朱村毗邻,北与东崔家河村接壤。聚落四周高中间低,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800米,村庄占地1300亩,呈长方形,井字大街。
  宋末,马姓立村。相传五帝时尧之子丹朱曾游历于此,故取名朱位。《马氏族谱序》载:“宋代有讳近者,系出陕西扶风,青州教授,后入籍临朐,卜居朱位里”。清同治年间赵姓自城关街道小峪子村迁入;清末齐姓迁入;20世纪40年代李姓自朱壁店子村徙居,另李姓自广饶县入赘马氏门下;50年代,毕姓入赘马氏门下。村有马、李、赵、齐、毕5姓,马姓占总人口98%。现625户,2253人,俱为汉族。有5户信奉基督教。
  明状元马愉襄敏公之故,自明英宗始,朱位即“自成一社,不设里正”,称为朱位零,享有减税赋之待遇。据民国《临朐续志》载:“零即大朱位、小朱位、北朱、西朱、胡梅涧、孔村、庄家庄、郭沟、青崖头各村,约千余户,为明宣德状元马襄敏公嫡派。公诗有遗泽,流被子孙,以故丁齿蕃衍。散处他社者……尚多”,亦享有减税赋、徭役之待遇。
  明至清宣统二年(1910)属孝慈乡朱位社;1930年属第二区朱位乡;1948年4月临朐全境解放,属第四区(南流)朱位乡;1956年区划调整,属南流区朱位乡;1958年9月成立南流人民公社,属之;1959年12月组建七贤人民公社,属之;1984年4月社改乡(镇),属七贤乡;1993年6月撤乡设镇,属七贤镇;2007年8月乡镇合并,属东城街道。
  2001年11月始,设立集市,称朱位集,农历三、八逢集。
  村耕地1800亩,系淋溶褐土,土质肥沃,为农作物高产田。地块分布于南岭、西岭张家林、西岭王家林、家前、东岭等地。建国后,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社会秩序安定,农业生产恢复。村民以粮食种植为主业,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正常年份亩产500公斤以上。1966年,大队修建朱位河水扬水站,扬程18米,控制灌溉面积800亩。1981年,实行以户为单位土地承包责任制,原生产队的菜园、果园、机磨、拖拉机等实行专业承包。20世纪90年代,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发展大棚32亩,专业生产20户,主要种植西瓜、蔬菜、大棚果等,最早种植西瓜的是马宏俊;村民10户,承包土地200亩,栽培花卉、苗木,户年收入达3万元。
  畜牧业以家庭饲养猪、鸡、兔为主。1989年以来,有120户建大棚饲养肉鸭、兔、鹅等。马全德采用套棚养殖技术,2008年,收入12万元;马学祯引进野兔杂交优良肉兔品种,建立1.5亩地的养殖场,与北京象牙山食品有限公司签订购销合同,年收入4.5万元。
  1968年,村购进第一台50马力拖拉机,加快耕作进度,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现村有收割、耕种机械15台,工程车15台,轿车、农用车200多辆。从事建筑、运输、农产品加工业者200多户,400余人。村民营企业15家。1990年,马云岭建立云岭胶板厂,用地3.5亩,职工11人,年产值120万元。1994年,马新栋创建木器加工厂,用地4亩,职工15人,厂房20余间,年产值100余万元。马学强在辛寨建设的润源肉鸭加工厂,用地15亩,职工200余人,固定资产400万元,年产值5000万元。
  1980年,全村通电,家家用上电灯,家用电器与日俱增。现电风扇、彩色电视机户户普及,80%的户购置电冰箱、洗衣机,电脑300台、手机1800部。2003年实行电网改造,安装容量360千伏安变压器3台。全村第一个购买彩色电视机的是马继松,上海牌14英寸,价值1030元;第一个安装固定电话的为马福超;第一个购买手机的是马瑞强,西门子牌,价值8000元。
  解放前,村水井为咸水,取河水用于人畜吃水者居多。20世纪70年代后,部分户在庭院内自打压井。2006年,政府扶持13万元,铺设自来水管道1万米,村民吃上甘甜之自来水;是年县政府出台对每个沼气池补贴300元的政策,村建沼气池200个。
  过去村民居住条件差,房屋低矮破旧,街巷崎岖狭窄,凹凸不平,村内交通不便;因河阻隔,车辆不通。2001年,实施新村规划建设,每户规划面积264平方米。扒掉土屋5000余间,建砖瓦新房。全村集资12万元,修建长800米、宽15米南北主街2条,东西街2条,小巷5条。2003年,村民全部入住宽敞明亮砖瓦新房;多数户室内装修考究、设施齐全、美观舒适。是年安装路灯40盏;同时在村中河面架桥3座。2006年始,筹资30余万元,分别对长1.7公里、宽8米的村内大街和长3.1公里连村道路实施水泥硬化。2008年6月,投资5万元,用地5亩,建设体育场所1处,配有篮球场、乒乓球台、高低杠等设施。
  2001年始,村70 岁以上老党员和80岁以上老年人逢生日,村委送价值30元以上礼物,以示祝贺。
  村文化生活丰厚。1955年始,村建文艺演出队,主要演唱吕剧、京剧选段、革命歌曲、快板书、三句半等。演唱的吕剧《小姑贤》、《王定保借当》等曾到邻村送演。2002年,村组建夕阳红宣传队、腰鼓队,队员达40余人,逢婚嫁、节日、开业等,踊跃义务演出,颇得乡民好评。
  村历来崇儒重教,文化底蕴深厚。民国前,村设私塾。民国三年(1913),北朱高等小学成立,校长马官懋,设10个教学班,在校生230人,教职工20人,时为临朐县成立的第一所小学;1946年,成立朱位完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处县办完小;1947年,因形势恶化停办;1948年秋,校址临时迁往西朱村;1949年秋,迁入朱位村;1967年,小学“戴帽”联中班;1983年12月,联中撤销;现村设朱位学区小学,占地3500平方米,教室36间,教师18人,在校生224人,邻村学生皆到此读书。
  恢复高考后考出本、专科毕业生200余人,其中硕士10人,博士4人,博士后2人。
  解放前,马维骥坐诊行医。建国初期,设朱位乡联诊所,医生3人;1959年,村建门诊部,医生3人;1968年,实行村办合作医疗,村“赤脚医生”2名;1972年,设卫生室1处,卫生员2人;现有卫生室2处,医务人员7人。2006年,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6﹪。
  朱位村人文昌盛,英才辈出。
  马愉(1395—1447)。据嘉靖、康熙、光绪《临朐县志》,1991年版《临朐县志》,《临朐进士传略》记载:“马愉,字性和,号澹轩,明永乐十八年(1420)以礼经中省魁。宣德二年(1427)廷试进士第一,是明朝江北第一位状元,初授翰林修撰。宣德九年秋,进文渊阁。正统元年(1436)授经筵讲官,再迁侍读学士。后升侍讲学士。正统五年入内阁,参与机务。正统十年钦命会试主考,取商辂。拜礼部右侍郎(正三品)兼翰林院侍讲学士。正统十二年(1447)古历九月初三日,早起准备上朝,突发中风症,皇帝闻讯,急遣御医诊视。逾三日,不治而逝,终年53岁。卒,钦赐御葬,赠翰林学士(职名)、礼部尚书(官名)、资善大夫(阶名)。谥襄敏。《明史》称马愉重简默,论事务宽厚。其官居要职,但门无私谒,不媚权贵,廉洁自守,不图厚积,乐善好施。其一生著述颇丰,要著《澹轩文集》收于《四库全书》。”
  马嗣光,名騉,字嗣光,马愉八世孙。清顺治十八年(1661),以仪封籍参加辛丑科会殿试,中马世俊榜3甲第258名进士;官至吏部郎中(正五品)。
  明清贡生:马征(马愉长子),仕至河南汜水县知县;马徽(马愉次子),仕至河南布政司检校;马珩;马玑,仕至华亭县教谕;马诰,仕至山西定襄县儒学教谕;马承光,仕至浙江永嘉县丞;马先声,仕至栖霞县教谕;马毓珩,仕至栖霞县教谕;马毓秀;马宗元。
  明朝嘉靖年间,举人马谠(马愉曾孙)。
  明清秀才:马辂、马鸣宇、马车堂、马宗武、马侃如、马官云、马景镐、马枢房。
  明清名人马士贤、马晕、马轩、马骏龙、马璇、马瑶、马含瑜、马尔森等。
  康熙《临朐县志》记载:“马士贤,(马)愉父,封翰林修撰,再封侍读学士,晋阶奉旨大夫。”
  马征,据光绪《临朐县志》记载:“字召廷,一字敬斋,马愉子。性孝友,幼有成人之誉。七岁通《孝经》,父愉官侍讲,直径筵,见知于宣、英两朝。征随官京师,每大官赐食至,征必问大父家居得尝此味否?愉尤异之。既长,博及群书,以荫入大(太)学。丁外艰,哀毁过礼。父执吏部尚书王宣妇翁,户部郎徐弼谕以‘大父母在堂,且伤生非孝’。乃强起,治丧仪。服阕,吏部试选人,征文居首,掌诠者避世胄之嫌,抑置第三,授河南汜水知县。比至,种竹于庭,以清节自励。邑小民贫,饥馑洊臻。征教民树畜,招集流亡。民生日用之需皆资给之,客户襁负而至。比去官,桑枣成林,增编户。三里许有与叔母讼财产者,以贿故久不决。征至,各献千金为寿,乞袒徇,悉却不受。庭鞫之,均分其财,狱乃解。以大母丧去官,县民奔走泣留,为立生祠。道感寒疾卒。征自奉俭率,谒选赴都乏旅资,母以藏金置行橐,盖英宗经筵赐物也。及归,封识宛然,家人怪之,征曰:‘父以何功获此,子以何事耗之?非惜财也’。居汜水,日啖地黄蔬荀(笋),僚佐美其俭德。对曰:‘梁肉腐脏,服此以调气血’。闻者以为难。子辂,河南临颖驿丞;车堂,山西蒲城县丞。晕、轩未仕。四子皆谨厚纯懿,乡里推耆德长者,邑人迟凤翔为《马氏四贤赞》称述之,目为‘难兄难弟’云。”
  光绪《临朐县志》记载:“马晕,字煕之,(马)征子,性谨厚,事亲孝。幼嗜学,以兄辂、车堂皆宦游,遂弃举子业,躬理家政。一日自旁县归,遇鬻生鱼者,忽心动,市之入门,适母病,思生鱼,烹进之,病良已。闲适市,求农器,得遗镪。晕守视之,顷一人泣而来,举而畀之,其人感甚,欲分半为谢,坚却之曰:‘丈夫不取非义,虽一介犹有吝。吾苟欲之,曩怀归,语家人为乐矣’。有盗晕田禾者,晕至,盗挟禾以趋,召还,语之曰:‘盗非佳事,人知之遂丧行检,后勿为此’。益与之禾。盗愧服远窜,戒其子安贫守分,以盖前愆。自是乡里相戒,勿为不义,惟恐晕知之。尝雪夜闻啼号声甚急,侦之,得废疾男女十余辈,以失路穷饿将就毙。敕家众扶掖归,为具食饮饷,以火使就客舍。或曰:‘是属旦暮且死,脱有不虞,坐是属累矣’。晕曰:‘吾求其生而收之,忍亿其死而弃之耶’?遂躬自营视,竟得全活,罗拜而去。晚年尤谦退,敬老慈幼,非礼至,以平恕遣之,置不校。结茅牛山、具水间,手植柏数株于庭,自号柏庵居士。会诏民间八十以上有德者给冠服,晕是年七十九,请晕应诏。晕辞曰:‘君子爱人以德,吾冒年以袭冠服,先不德矣!何以称明诏意’?闻者皆服。明年兴乡饮,卒为寿官,年八十有五卒。著有《柏庵集》、《沂麓散况》。子璇,乡饮大宾。玑,嘉靖间岁贡,华亭县教谕。瑶,亦乡饮宾,珩,自有传。”
  光绪《临朐县志》记载:“马珩,字亚衡,(马)晕四子。以所居草堂临鱼合水,又自号‘合川’。嘉靖十四年选贡。幼颖异,不类常童,七岁就外傅,黾勉课诵,无烦约束,见者奇之。稍长,向学益力,无间寒暑,属思攻苦至忘寝食。与邑人冯惟敏,迟凤翔为切磋之友,互相规益。家贫,不能给膏火,或劝以力田治生,乃慨然负笈出游,主济宁巨室张某家。张故饶裕,多藏书,珩由是博观群籍,学以大进。闻邻妪有物故者,感母年高,告归省亲,还居朱位村,奉养外耕读自给。日出所为于历,以验躬行得失。时徒步入城邑,与同志暨族人之才隽者会文讲艺,门人日益众。乙未入太学,国子祭酒,泾野吕楠一见称异,优礼之。四方学者慕珩名,又重其门阀,咸乐亲附,而珩欿然自下,绝口不言先世。旋丁内外艰,杜门不出,哀毁逾礼,三年不入内室。服除,犹朝夕拜馈如事生焉。父老议举其孝,珩力辞。及选期已过,遂不赴。或劝之仕,珩曰:‘曩所以营情升斗者,冀博甘旨以奉二亲余年,尽人子一日之心耳!今禄已不逮养,吾岂不能忍贫贱规以自奉乎’?因欷歔流涕。卒之前夕,梦鱼合川断流,自占将死,训子孙以绍扬先德,语不及他,次日卒。子讲,国子生。孙斯臧、斯才、斯作、斯文、斯来、斯礼皆邑诸生。从子谠自有传。”
  光绪《临朐县志》载:“马谠,举人,号五斋,(马)愉曾孙,弱冠知名,为人孝友谦谨。以礼经中嘉靖二十七年亚魁,应礼部试,所得公车之费留以奉亲,独徒步携一仆之京师……。子鸣宇,庠生。孙承光……。”
  马毓珩,据光绪《临朐县志》记载:“字金坡,一字少白,明赠礼部尚书、谥襄敏愉之裔也。自愉至毓珩,世有闻人。父先声,岁贡生,赠栖霞县教谕。毓珩好读书。邑人李廷枢,毓珩弟之妇翁也,有重名,少所许可,独折行辈与毓珩为切磋之友。天才敏赡,下笔千言。廷枢尤激赏之,充道光五年乙酉科拔贡,授栖霞县教谕。课士有法,尤礼恤寒畯,教授受业者以百数,多掇科第以去。居官廉退,卒于栖霞。身后贫窭,妻孥几不能归。为人机警多权数,理纷应猝办于俄顷。同治六年捻匪入邑境,毓珩助有司率众城守,民以完聚。朐阳书院倾废已久,毓珩请于知县张心廉重修之。捐资以倡,使张元泰董其役,于是邑之诸生讲艺不辍,皆毓珩之力也。知县何维堃以军兴请于大吏,广文、武学额各三名,屡争得请。毓珩始终赞助,邑人称之。所著碑铭序记数十篇,集为一卷。”
  马骏龙,明状元襄敏马愉之嫡裔。光绪《临朐县志》记载:“字步云,父景镐,邑庠生。骏龙少为武生,以资授守御所千总,赋性孝友,母苗殁,哀毁几殆。兄泽普早卒,事寡嫂敬礼周至,不冠不见。扶兄子有恩,腴产悉割畀之,敦睦姻尚阝,每岁歉,恃以举火者数十百家,亲故中猝需冗求,未尝少吝。邑中修考院,首捐千金。凡有公举兴作,皆踊跃任之,乡里推为长者。”
  马含瑜,光绪《临朐县乡土志》记载:“字璞山,太学生,朱位庄人。父骏龙,列县志节行传。含瑜性磊落、饶干济。童年丧父,哀毁不减成人。事母能得欢心。尤好善乐施,恤人急难。咸丰辛酉,捻匪犯境。邑侯择绅之练达者督众守城,含瑜与焉。凡所区划,切中利害。贼退,以军功议叙五品顶带,准归部就职补选。因母老遂居家终养。既而感伤,经捻乱,村里空虚,先人所遗埽地殆尽。遂首先捐资,倡为本村筑寨。其后,捻匪两次来犯,社内得保无恙者皆以此寨故。含瑜生平诚于奉先。每遇时祭,必思祖若父所嗜而备具之。又以母生不茹荤,设祭必洁治樽俎,不令稍染荤。卒年七十余。其遗训谓‘事死如生,事亡如存’与‘敬宗收族’数语,余不及他。”
  马官云,民国《临朐续志》记载:“字书五,为明大学士马襄敏公嫡裔。幼承家学,精研经史,制艺尤擅长。早年游庠,因不善治生产,家中落。又屡因秋闱,遂设帐济南以教授生徒自给。志淡泊,于世寡所营。逊清预备立宪,倡办自治,设研究所于省垣。令各县选送品学兼优之士入所肄业,官云与焉。卒业后在本县自治研究分所充任教员。嗣县议会成立,官云被举为议长。当时兴利除弊多所规划。民国七年县知事武昌邹允中来任,邹固官云门下士也。甫下车即遣价存问,官云第颔承之。邹在朐数年,官云未尝入署,终任片纸只字未通。其操守类如此。赋性和易,与人无忤,遇事不激不随,毅然持大体,士林重之。晚年童颜鹤发,一望而知为硕彦。卒后乡里多追慕不置焉。”
  马尔森,明状元襄敏马愉之裔。民国《临朐续志》记载:“字叔木,晚号槐卿,性沉默,书工欧阳。所之至处,求书者踵接于门,尔森亦乐书不倦,零缣片椿人皆宝之,士大夫购之者恒不惜重金。今所见多为行书,铁钩银画笔笔精透入神,草书颇逊、然亦超轶绝俗。旧志称其毕生精力瘁于毫楮,规则率理时闯其藩。尝手写《澹轩集》二函藏于家,精妙无匹,盖实录也。今其抄集犹存朱位马氏家。邑人陈占,解越千书法亦各自成一家。以分见金石略、人物传中,兹不详。”
  1991年版《临朐县志》记载:“马苏民(1906—1975),原名马萃亭,化名刘苏民。生于雇农家庭,11岁始读书。1923年高等小学毕业,先后在本村和岩头、广尧、孟家庄等地任小学教员。1937年12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38年1月,日军占领临朐,他受党组织委派回乡筹集枪支,资助八路军。他曾在国民革命军高树勋部新六师教导总队作统战工作,后高树勋转向反共,他又参与该部之策反,因撤离匆忙,与党组织脱离关系。1939年12月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5月赴山东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一年后,又转山东战地工作委员会主办的政权工作人员训练班学习。历任临朐县五区自卫团文书、副团长、团长,沭水县蛟龙区指导员,山东战地工作委员会工作队队员,临朐县九山区区长、峰山区区长,临朐县民政科科长,临朐县政府秘书,华东南下工作队中队长,浙江省蒲江县县长,金华专署党组成员、民政科长,上海闸北水电公司党委书记,闸北电厂党委书记,吴泾热电厂党委书记,上海电力工业党委组织部部长,华东电业管理局党委组织部长等职。”
  1991年版《临朐县志》载:“马蕴生(1915—1983),曾用名马美玉。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临朐任过区长,县委秘书。1943年,任米山区区长时,县内正值“无人区”恢复生产时期,他带领区干部开荒种地,同群众一起战胜灾荒。1949年2月,奉命渡江南下开辟新解放区,曾任中共蒲江县委宣传部长,金华地委宣传科长、副部长、部长,金华地区文教科科长。在地委宣传部和文教科任职时,兼任过新华社金华支社社长、《金华大众》报社社长。1954年后,历任《浙江日报》第二副总编、缙云县委书记、永康县委书记、金华地委副秘书长等职。”
  2004年版《临朐县志》载,肖云(1918—1998),原名马松亭,1937年8月参加革命,194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8月至1939年5月在延安抗大二分校学习;1939年6月至1945年8月任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九旅干事、队长、工作团主任、军需科科长、民运科长,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保一旅军需科长。1945年9月至1948年5月任冀鲁豫五专区民政科科长,战勤司令部动员部部长,第三野战军八纵办事处主任。1948年6月至1960年3月任聊城县(筑先县)副县长、代县长;中纺织部机械局技术计划处副处长、处长,上海市提篮桥区教育局长。1960年4月至1983年11月任上海国棉二十二厂厂长,上海市纺织局教卫处处长,上海市标准计量管理局副局长。
  布克(1915.10—2007.1),原名马元璋,铁道部原副部长。1937年8月参加革命,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武装工作队队长,鲁西卫东地委武装大队文书、组织干事、大队长,冀鲁豫军区第一、四军区基干营游击支队营长、教导员,基干团副政委、政委。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原野战军第一纵队二旅三团、四团政委,第一纵队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第二野战军五兵团十六军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五兵团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贵州省军区组织部长等职务。参加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挺进大西南等重大战役。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1949年12月兼任贵州省铜仁地委书记。1952年10月始历任铁道部西南设计局分局局长,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第一副院长等职务。1969年任援建坦赞铁路工作组组长、书记。1976年9月任铁道部办公厅主任。1978年8月,被任命为铁道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马书群(1928.1—2003.10),1949年1月参加工作,195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南流区公所、蒋峪区公所农贷员,临朐县支行、昌潍中心支行干训班、临朐县委党训班股长、干事,县广播站副站长,杨善公社党委书记,五井公社党委书记,临朐县革委农办主任,县委常委、县革委副主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曾为潍坊市政协第六届委员会委员。
  村先后有180人参军入伍。马治成,1915年生,1943年参加八路军,任班长,1947年7月在龙岗桲林一带遇还乡团,遂发生激战,因寡不敌众,为掩护战友撤退,自己转至一坟场内阻击敌人,负伤后被敌人刺死,光荣牺牲,革命烈士。马瑞云,1919年生,1938年参加革命,中共党员,1948年任解放军某部师参谋长,在锦州战役中牺牲,革命烈士;马志,1964年生,1984年入伍,空军一级飞行员,中校军衔,1999年3月驾机飞行时因机械故障牺牲,革命烈士。马文书曾参加辽沈、平津战役,师级离休干部。马世善曾参加淮海战役。赵同庆、马永亭参加过抗美援越战争。马连进、马书生、马绍礼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马春永,1928年生,1943年参加革命,曾参加临朐战役,时任营教导员,转业后任连云港建材局党委书记。马福瑞,1930年生,1949年参加革命,转业后任天津市航导局局长。马学瑞,1931年生,1949年参加革命,1951年入党,历任连长、营长、团长,转业后任郯城县人武部部长。马东亭,1932年生,1948年参加革命,曾任解放军五0一厂团委书记,转业后任云南省某县副县长、思茅地区粮食局局长,1979年以身殉职。马明诚,1941年生,1963年入伍,曾任营教导员,鲁舟桥团副政委,兰州军区防化团副政委。马金玉,1952年生,1971年10月入伍,南京军区装备部直属机关主任,大校军衔。马云,1958年1月生,1976年2月入伍,曾任济南军区坦克八师装甲步兵团参谋长,转业后任潍坊电力职工大学校长。马华智,1962年生,1979年入伍,现为军事科学院国家北京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中心副主任、美国国家毒理学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美国丹佛大学博士后,大校军衔。马玉庆,1965年2月生,1983年入伍,济南军区建筑设计院副总工程师,上校军衔。马元岭,1980年生,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工程学院,硕士生,高级工程师。
  村人学有成才者:马淑美,1933年10月生,1962年毕业于沈阳医科大学,曾任临朐县医院保健科主任医师,当选为潍坊市第四届政协委员。马继超(1936—1998),1965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高级工程师,先后在陕西宝鸡飞机制造厂、贵州凯山等地工作,曾参与地空导弹研制,多次带队到基地试射。马建玉,1946年生,城关街道教委主任,中学高级教师。马育民,1947年生,杨善农技中学高级教师。马继舜,1953年生,执教于冶源初中,中学高级教师。张晓美(女),1953年生,1976年参加工作,曾任辽宁工学院讲师,后任浙江省温州市纪委副书记。马新强,1961年生,硕士,上海高新房地产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马文杰,1964年生,2007年华中农业大学博士生毕业,现为青岛农业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马华刚,1968年11月生,200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现在潍坊人民医院工作,博士。马晓军,1968年生,1993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毕业,1996年清华大学博士后毕业,现为中国电信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马晓玲(女),1971年8月生,北京大学硕士生毕业,供职于甲骨文中国有限公司。马永涛,1979年9月生,天津大学任教,博士。马玉红(女),1982年5月生,2008年毕业于西安科技大学,硕士,现供职陕西省水利厅。
  马爱军,村党支部书记,2001年7月受时任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的接见,并与之合影,2004年被潍坊市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当选为潍坊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马国军,1965年3月生,现任辽宁省大连市三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当选为辽宁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马云忠,临朐县水利局副局长,2007年当选为潍坊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
  马淑清(1910—1998),“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他先参加陆军,后转入空军,决心收复国土,与敌决战,他在《抗日战争回忆录》中提诗:“少小立志出乡关,倭寇不灭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五洲到处有青山。”1936年5月毕业于杭州剑桥中央航空学校,分至空军第一轰炸大队第二中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参加过上海战役、台儿庄战役;奉命轰炸日寇的蚌埠机场,与战友一起炸毁敌机12架,自己的战机被击中,后奇迹般生还,断左臂;伤愈后调至新疆伊犁任飞行教官,驾机参加对新疆叛乱分子的镇压。1946年4月,受命为领队赴美培训飞行学员。回国后,任上海空军司令部人事政策科科长,上校。1949年撤退至台湾,后迁往美国。
  1920年,村民马福顺创建同德堂丝厂,年购茧1万公斤。
  1948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迁至朱位村。1949年8月迁往上海。
  1969年,青岛知识青年15人下乡到朱位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按照上级政策,1975年全部返回青岛。
  马愉墓。在村西南1.5公里处,系明朝状元马愉之墓。封土高2.5米,直径5米。翁仲残缺不全,石碑、墓土完好。石碑为清光绪五年(1879)整修祠堂记,铭文完好,字迹清晰。1979年12月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民国《临朐县志》有记载。
  状元陵列入市级文物保护。除皇帝所赐碑石外,墓前人、马、兽原系状元马愉之孙晕所建,为木制,后改为石质。此陵占地100余亩,陵园内满是苍松翠柏。20世纪50年代末园内树木悉遭杀伐。60年代陵上碑石(仅存一幢)、石人、石马、石兽及状元三代有10余帧珍贵画像俱遭焚毁。现状元陵为新世纪初、依原貌、增旧制修复而成。
  状元祠。由正厅、庭院、配房及大门组成庭院式结构。祠堂3间正厅,属砖石土木结构;厅四角立柱,靠山梁,前面立柱出厦,厦前沿饰有画板;厅正面有两扇窗格大门,门两侧为整间大格固定窗;厅隆脊挑檐,檩椽瓦板,上覆青瓦;屋脊及四檐饰有禽兽饰物。祠堂大门上楹有“状元祠”之匾,“文革”期间被砸;现有新匾系2002年原山东省副省长马连礼手书。祠堂庭院东南角配有配房2间,系后人倡而建之,原为休憩、整衣、议事之所。20世纪80年代拆毁。庭院内四月雪树1株,株杆需两人合抱,已历数百年风雨沧桑,虽有老态,也老杆新枝显精神。
  据民国《临朐续志》记载:“正统御祭碑文,在朱位西南马襄敏茔前。按:襄敏以正统十二年九月卒于官。英宗遣官致祭。其文曰:维正统十二年,岁次于卯九月庚寅朔十八日丁末,皇帝遣礼部尚书胡荧赐祭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讲学士马愉曰:卿以先朝初进士第一,累官翰苑兼侍经筵,迁亚春卿,荣膺宠眷始终。莅职二十余年,英伟之才,笃实之学,恭勤端慎,简在朕心,顾倚注之方殷,胡疢疾之遽及,医初承命,哀赴来闻,追念相从,实深伤掉。特赠卿翰林院学士、资善大夫、礼部尚书,赐以赙葬。仍兹遣祭,用表始终之义。卿灵不昧,尚克歆承。既归葬,又遣山东布政司左参议黎璉赐祭。原籍皆有碑,兹不并祥。
  据民国《临朐续志》记载:“澹轩书阁,在城南朱位庄,字为迟凤翔题,阁不甚宏敞,砖壁。按马襄敏公号澹轩。今小院清幽,松竹犹存也。”
  明嘉靖进士迟凤翔题写的“状元基业”门楼和“澹轩书阁”二层小楼,系砖石结构,原为状元马愉藏书之地,毁于20世纪70年代。
  明万历年间,状元赵秉忠之母王氏于1620年卒,葬于朱位里东合水之阳,墓前无碑亦无树,祀事久废。
  “后大门”建筑群。建于清乾隆末年,大门台阶10余层,台阶两侧各有数米的坡滑石,大门隆脊挑檐,饰有禽兽等兽头。大门砧石长114厘米、宽66厘米、高40厘米,门高222厘米,门宽近2米。进大门,有一庭院,迎面一巨大影壁,东西各有角门。进西角门,影壁后甬路两侧有四套院落(东边两院为土木结构),两座二层楼(其中一座为土木结构),三座正厅,并配有东西南出厦厢房,系左右对称、前后9道门缝对齐的古典式建筑群。毁于20世纪60年代。
  村内有一条源于牛山西麓的溪流 —— “鱼合水”(亦称墨沙河、玉带河),自村东南处入村,河流在村中拐九道弯后,向西北汇入弥河。鱼合水将村一分为二,河南岸为上崖,外称小朱位,河北岸为下崖,外称大朱位。
  村内国槐1棵,树高12米,胸径1.2米,冠幅9米,树龄300余年。
  1960年,村设立中共党组织。历任党支部书记为:马兰德(1954.7—1959.12)、马耀亭(1960.1—1960.12)、马瑞章(1961.1—1963.12)、马新亭(1964.1—1968.1)、马世贤(1968.2—1974.12)、马新亭(1975.1—1976.8)、马世贤(1976.9—1979.12)、马新亭(1980.1—1985.12)、马书全(1986.1—1988.12)、马福超(1989.1—2000.12)、马爱军(2001.1—)。
  建国后,历任社长、村长、大队长、村主任为:马耀亭(1954.7—1959.12)、马新亭(1960.1—1960.12)、马福山(1961.1—1974.12)、马书全(1975.1—1976.8)、马修元(1976.8—1979.12)、马书全(1980.1—1985.12)、马绍武(1986.1—1988.12)、马金香(1989.1—2000.12)、马清东(2001.1—)。
  供稿 马继舜  马清东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