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6-12-23 18:57
鄌郚总编

杨献恒啖仇睛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8-12-17 20:32
鄌郚总编
  杨献恒啖仇睛
  张庆亮/文
  这事儿,听着就像小说似的,如果拍成电视剧,收视率肯定很高。
  清朝,具体也说不清哪年哪月了。杨献恒,今潍坊青州市人,具体也说不清哪镇哪村了。
  杨献恒的父亲叫杨加官,与济南人杨开泰有矛盾。具体啥矛盾,史书上也没说。总之大概是杨开泰有过错,杨加官觉得很委屈,就去杨开泰家的大门口叫骂。杨开泰应该也是个有头有脸的人,就到官府告了他个诽谤罪。
  听说刑警马上就来逮他,杨加官见事不妙,赶紧带着儿子杨献恒,从济南回青州老家。杨开泰派他的手下人,也不知用什么办法,哄骗杨加官不走现在的309国道,而是走小路回家,半路上截住,一顿痛打,杨加官一命呜呼,死了。
  杨献恒年轻,生命力旺盛,被打了个半死,又死而复生。杨开泰听说他没死,就又找了个理由诬陷他,让官府把杨献恒关进了济南监狱。
  当时清朝政府刚刚在山东设立总督,杨献恒就向山东总督喊冤告状。总督就命青州府调查处理,结果是杨献恒仍然被关在监狱里,杨开泰因为行贿了官员而被判无罪。
  杨献恒当然不服,但在本地又状告无门,只好去京城告状。朝廷受理之后,有关部门责成山东巡抚(省长兼军区司令、公安厅长),召集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重新审理。
  审理的结果是,由杨开泰拿出40两银子,作为杨加官的丧葬费,并且逼迫杨献恒签字画押,从此以后不得再追究杨开泰的责任。
  父亲被活活打死,仇家却只需拿出40两银子的安葬费,杨献恒心中当然还是不服,但又无奈,只好被迫签字领了银子,把钱暂时存放在典铺,然后又去北京喊冤告状。
  朝廷又让山东巡抚再次调查处理。山东巡抚很恼火,事情已经处理,银子你也签字领取了,再到北京告状,这还了得?就以杨献恒多次非法越级上访、扰乱秩序的罪名,打了他40大板。
  杨开泰了解到这些情况,知道这事儿麻烦了,杨献恒肯定还要上告,看来不灭了他是不行啦。就派儿子杨承恩,带着巨额的存折,急急从济南赶到青州府,与有关官员商量对策。
  杨献恒预先得到消息,就怀揣一把类似于锤子的“铁骨朵”,袖筒里藏了一把刀,找到了杨承恩住的酒店。杨承恩正在与青州府的官员密谈,如何灭了杨献恒。
  等杨承恩走出房间,杨献恒抽出铁骨朵向他头上猛击一下,杨承恩啊呀一声倒在地上。杨献恒又抽出尖刀,寒光一闪,先一刀割断了喉咙,又一刀剜出眼睛,扔进嘴里吃了。
  然后,杨献恒带着原先放在典铺的银子,作为证据,去青州府下属的益都县政府自首。县政府经过反复调查,作从轻论罪减刑处理,判了流放罪,发配到外地劳动改造去了。
  这件轰动一时的杀人案子,记载在《清史稿》中的《孝义列传》里。后世资料一般称之为“杨献恒啖仇睛”,是颂扬杨献恒为父报仇的“孝义”之举的。
  我们不知杨献恒的父亲与雇凶杀人的杨开泰有何矛盾,但是事件最终导致杨献恒手刃仇人,并且生吞了仇人的眼睛,至少,省、市(府)两级政府有关部门的处理方式是有严重错误的,有关官员显然是受贿枉法的。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