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6-12-25 14:38
鄌郚总编

科举制度在潍县之三:淄川秀才蒲松龄怒骂潍县知县与士绅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9-03-31 20:29
鄌郚总编
  科举制度在潍县之三淄川秀才蒲松龄怒骂潍县知县与士绅
  王瑞甫
  在科举制度构架内,院试(又称道试)是初级国家考试,由朝廷委派的学政主持。读书人通过院试,便取得朝廷认证的功名——秀才。秀才是初级功名。秀才没有做官的资格,但按照朝廷规定,秀才享有一些特权,有时连地方官员对他们也无可奈何。清代着名小说家、秀才出身的蒲松龄,以小说为载体,既骂潍县知县又骂潍县士绅就说明了这一点。
  蒲松龄骂完潍县知县再骂士绅
  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淄川县(今淄博市淄川区)城外蒲家庄人。他19岁参加淄川县级童生试考取第一名,然后一路顺风顺水,府试和院试都考取第一名,因而名声大噪,不但顺利获得秀才功名,而且受到了山东学政施闰章的赞誉。但此后,他就很不走运了。他先后于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康熙二年(1663年)、十一年(1672年)、十四年(1675年)参加乡试,都落榜了。他仍然不甘心,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二十九年(1690年)又先后两次参加乡试。这两次他更不走运,都因为违反了相关规定被取消了资格。
  蒲松龄被后世誉为清代着名文学家、小说家,他的突出成就就是创作完成了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包括491篇(一说494篇)短篇小说,多谈狐、仙、鬼、妖。后人认为他这是以此来概括当时的社会关系,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因为小说中讲的故事生动形象、文笔通俗易懂,《聊斋志异》在民众中享有广泛的知名度。后人的一种评价是,《聊斋志异》博采我国历代文言短篇小说以及史传文学艺术精华,在艺术上代表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近年来,《聊斋志异》中的故事拍成了多部影视作品,在民众中就传播得更广泛了。
  《聊斋志异》中有两篇小说与潍县的历史人物有直接的关联。
  第一篇小说名为《潍水狐》,说的是潍县有一位李姓士绅将自己的一所空闲别墅,租给了一位狐狸仙翁居住,并与之交往频繁。狐翁因此声名远扬,不但县内士绅络绎不绝地前往拜访结交,甚至有知府也专程来潍县探访。但潍县知县多次要求与之见面,狐翁总是借故推辞。知县又委托那位李姓士绅牵线搭桥,狐翁却仍拒绝会面。李姓士绅感到奇怪。狐翁告诉李姓士绅,这个知县的前身是驴,虽然他现在大模大样地高居官位,但毕竟是个吃面饼也会醉的东西。自己虽然不同于人类,但也羞于与这样的人为伍。蒲松龄在这篇小说中还特意指出,狐翁拒绝与潍县知县见面的时间发生在康熙十一年(1672年)。
  第二篇小说名为《狐谐》,大意是有一个名叫万福的博兴人外出,夜晚住进一家旅店,一只狐仙变成美女进入他的房间,与之相谈甚欢,继而一连数夜与之同宿。那美女直说自己是狐狸。神魂颠倒的万福并不害怕,那狐仙便白天也到旅店与之相会。万福的朋友来访,要求留宿。万福推辞不过,只好说出了与狐仙相处的事。朋友求见狐仙。狐仙则只出声,不现身,语言风趣诙谐。一天,万福设酒局招待朋友,自己坐主位,并邀请狐仙现身坐席。有陈氏二兄弟分别坐在狐仙的两边,一个叫陈所见,另一个叫陈所闻。狐仙不喝酒,只是不停地讲笑话。她说,以前朝中一位大臣出使红毛国拜见国王时,头戴狐皮帽。国王问:“你的帽子是什么皮子的?”使臣以“狐”对。国王又问:“‘狐’字怎么写?”那使臣边比划边说:“右边一个大瓜,左边一个小犬。”国王见使臣骑的是一匹骡子,又感到奇怪,问:“为什么不骑马?”那使臣不紧不慢地说:“微臣骑的这匹骡子是马所生,在我们中国,马生骡子,骡子生马驹。”国王细问怎么个生法,使臣对答:“马生骡是‘臣所见’,骡生驹是‘臣所闻’。”——那狐仙先骂陈氏兄弟为瓜、犬,又骂他们一个是马生骡,另一个是骡生驹。而这篇小说中的陈所闻,系蒲松龄影射明代潍县士绅陈所问。
  康熙十一年的潍县知县以及陈所问是什么人
  查阅潍县地方志书发现,清康熙十至十五年(1671至1676年)间,王珍任潍县知县。因而,蒲松龄小说《潍水狐》中所指康熙十一年的潍县知县,无疑说的就是王珍。
  王珍,陕西临潼人,顺治八年(1651年)乡试后获取举人功名。相关记载显示,康熙十一年(1672年),他主持编修了《潍县志》。康熙《潍县志》是潍坊本埠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二部地方志书。虽然未见他的其它事迹记载,但他主持编修《潍县志》,无疑是传承地方文化、泽被后世之举,他本人是大奸大恶之徒的可能性并不大。
  与王珍相比,陈所问的事迹不少,名声也要大得多。
  陈所问,字尔虚,潍县望族之一陈氏家族的族人,明万历四年(1576年) 参加乡试中举,十年后参加会试获得进士功名,并选授直隶真定(今河北正定)知县。他主政一方后,热衷于安抚流民、救济贫困、鼓励修学、查办贪吏、除弊兴利。因为政绩不错,万历十六年(1591年),他擢升为广东道监察御史。朝廷委派他巡仓、屯田、印马,他不但出色完成,还节余下公务差旅银一万多两。按照惯例,这些现银完全可以归他自己所有。他却如数上缴国库。朝廷为此赏赐他金15筋(斤),他则又全部用于救济鳏寡孤独。他勤于公务,积劳成疾,42岁那年就在任上去世了。清理他的遗物时,除了书籍、被褥,没有发现什么值钱的东西。幸亏他的同龄好朋友、临清老乡柳佐出资帮助殡殓,他的灵柩才得以返回故里。
  传说王珍委托陈调元商请蒲松龄参与编修《潍县志》
  潍县距离淄川有二百多里之遥,按常理讲,井水犯不着河水。蒲松龄与王珍、陈所问都是参与科举考试且获得功名的读书人。陈所问是官声和名声都不错的潍县士绅,与蒲松龄又不生活在一个时代,蒲松龄为什么要费尽心机地辱骂、影射他们呢?
  具体是什么原因未见记载。潍县民间的一种传说显示,此事与潍县康熙年间编修《潍县志》有直接的关系。
  康熙十一年(1672年),潍县知县王珍主持编修《潍县志》,并聘请刚刚卸任归里的潍县士绅陈调元编纂与监修。
  陈调元,字巽甫,是陈所问的孙子。他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参加乡试中举,四年后参加会试中进士,科举考试之路比他的祖父要顺利得多。尽管他获取进士功名后的第二年,明朝灭亡、清兵入关,但这似乎没有影响到他的仕途。清顺治二年(1645年),他担任直隶宁津(今属山东)知县,做了贰臣。遇到战乱,他护城有功,升迁为刑科给事中,并先后任礼科右给事中、兵科左给事中、刑科都给事中、行人司副司正等官职。他为官近三十年,刚正不阿,人多称颂。告老还乡后,他热心地方事业。修桥补路、筑城垣、修学宫等,他都积极捐助。他卸任归里的当年,就出资在潍县东门外重建一座石桥,取名青龙桥。但仅仅十六年后,一场洪水就将青龙桥西头冲毁。当时,陈调元已经去世。他的儿子陈梦熊与潍县知县朱敦厚,热心公益的士绅王运隆、谭举、孙魁,僧人普心等人积极筹划。青龙桥的一应物料全部拆运到潍县城北官道过白狼河处新建一座石桥,取名普济桥,又称万年桥,即潍县人耳熟能详的大石桥。
  潍县民间传说,陈调元接受潍县知县王珍聘请后,一如既往地延续着自己踏实、认真的做事之道。他力图将《潍县志》编修成山东省内的地方志书上乘之作。当时,距有记载的第一部、明代万历年间编纂的《潍县志》已有近百年。他一方面组织对明代万历以后潍县的相关情况进行搜集采访,一方面考虑聘请有名望的人参与编纂,借以提升《潍县志》的知名度。于是,他想到了与自己有一面之交的淄川秀才蒲松龄。当时,蒲松龄不仅因为参加县、府、院三级科举预考考试都名列榜首,而且二十岁起就从事《聊斋志异》的创作,因而早已经远近闻名。陈调元的这个想法得到了王珍的同意和支持。于是,陈调元修书一封,盛赞蒲松龄的才华,说明本县父母官亟请之意,并专门差人将书信送往淄川蒲家庄。蒲松龄高兴地接受了邀请。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