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6-12-25 14:42
鄌郚总编

科举制度在潍县之五:秀才科举深造必须进学宫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9-03-31 20:31
鄌郚总编
  科举制度在潍县之五秀才科举深造必须进学宫
  王瑞甫
  院试合格得到录取的读书人就具有了秀才功名。但多数读书人都把获取秀才功名仅仅看做漫漫科举考试之路的第一步。不想通过继续深造博取更显赫的功名进而跻身官员行列的秀才极少。明、清时期,在潍县,秀才的科举深造之路,进入学宫就读是必须的。
  潍县学宫始建于唐代,拥有悠久的历史
  潍县地方志书中称为学宫的地方又称文庙,既供奉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又是潍县官办学庠(简称县学,又称儒学)的所在地。在漫长封建时代的绝大部分时间里,我国以儒家学说为正统的思想、政治、文化和教育内容,而孔子是我国历代公认的儒家学说师祖。
  学宫(文庙)坐落于潍县城内东门大街(今潍城区东风西街的和平路至向阳路段)路北,始建于唐代(618至907年,一说始建于宋代——960至1279年),元延佑元年(1314年)重建,占地约四千平方米。主要建筑及设施有:书有“文庙”二字的木、石结构大门,即棂星门;棂星门外矗立着分别书有“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字样的两座跨东门大街牌坊;大门内有泮池、碑亭,正中是大成门,门内甬道直通大成殿,殿内有高大的孔子塑像及配塑四圣、二哲像,两侧的东厢供奉七十二贤,西厢供奉七十六先儒;后院有崇圣祠、明伦堂等。
  县学就设在明伦堂。明伦堂西部为时习斋,东部为日新斋,是入学生员听课和自修的场所。每月初一和十五日集中授课。明、清两代,潍县都设有教谕、训导两个官职(两个官职都雅称广文、俗称学官或教官)。教谕负责掌管文庙祭祀以及管理和教育县学生员。训导是辅佐教谕的助手。清代,潍县教谕和训导两个官职由山东承宣布政使司(简称藩司)指派拥有举人或贡生功名的人担任,各拥有一人的固定编制。教谕和训导办公处称学署,位于文庙后偏东北处。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同年潍县裁撤教谕一职。第二年,潍县废止县学。第三年,潍县裁撤训导一职。民国时期,潍县县立文庙小学就设在学宫(文庙)内。1950年,昌潍专区(今潍坊市前身)拆除学宫(文庙)古旧建筑,并在原址建成新华影剧院。学宫(文庙)院内有一棵古槐,当时的老人们传说这棵古槐系清代前期所种植,大约已有300年左右的树龄。在学宫(文庙)拆除改建工程施工时,特意保留下了这棵古槐。这棵古槐至今仍然矗立在潍坊市亚星桥西、潍城区东风西街的主路面上,车辆、行人路过均须绕行。
  秀才进入学宫深造,不能获取更高功名者须不停应对两考
  科举时代,秀才是读书人通过系列考试获得的最低级的功名。而此后,秀才们作为生员,只要没有获取更高级别的功名,没有放弃深造,都要十分辛苦地不停应对岁考、科考两类考试。
  根据朝廷制度,一个行省的学政一般任期三年。新学政到职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全省生员进行考试,称为岁考或岁试。生员岁考后按成绩分为廪(Lin,粮仓)生、增生、附生三等,这三个等级的生员也统称诸生。优等生称廪生,系廪膳生员的简称,可领取官方提供的廪米津贴,时称廪保,为诸生之首,在地方上有一定的地位。童生应试,必须由廪生保送,才能参加;中等生称增生,系增广生员的简称,是廪生以外增加的生员名额,官方对他们不提供廪米津贴;末等生称附生,系附学生员的简称,是增生外再增加的名额,为诸生之末。初入学宫,尚未取得廪生、增生资格的生员都称附生。
  诸生岁试以后的第二年,又要参加科举预考,简称科考,系为参加乡试考取举人做准备。科考后诸生的成绩分为六等,只有前两等有资格参加乡试。其余人员以及乡试落榜者可以再进入学宫“回炉”,进行读书学习和参与两考的下一轮推磨循环。类似于现在高考落榜后复读。
  当时,三个等级的生员入学宫就读,都有名额限制。以能够领取津贴的廪生为例。参加岁考获优等成绩,要等有人进步了或因故放弃了深造,空出名额,这名生员才能成为真正的廪生,时称补廪。需要等多长时间,潍县未见此类记载。据记载,怒骂潍县知县和士绅的淄川秀才蒲松龄在岁考中多次获优等成绩,但差不多等了二十年,才得以补廪。
  优秀生员可以选拔晋升为贡生,但候选时间漫长
  生员只要没有放弃在学宫深造,即使乡试落榜,也还有机会晋升为更高级别的功名——贡生,但只有少数学业优秀的资深廪生才有这样的机会。升级为贡生,也就有了做官的资格。通俗地理解,贡生就是府、州、县中成绩优秀的资深生员,经过朝廷挑选后,送入国子监(朝廷直接兴办和管理的国家级学校)继续深造者。贡生获准进入国子监,又称为监生。
  贡生种类很多。
  第一种称岁贡,俗称挨贡,就是做廪生时间长了,排队挨号晋升为贡生。需要排队挨号多长时间,潍县仍未见此类记载。仍以蒲松龄为例。蒲松龄19岁获取秀才功名,直到72岁,才“挨”成贡生,并获得候补训导的官职,还要再等到山东除了淄川县以外的其它县空出名额来,他才有可能担任该县的实职训导。
  第二种称恩贡,凡遇皇室或国家庆典如皇帝登基,除岁贡外,增加选拔一次;第三种称优贡,每逢各省学政三年任期届满时,都从本省生员中择优数名报送国子监;第四种称拔贡,每十二年,各省学政考选择优报送本省生员参加朝考合格者。起初每六年选拔一次,清乾隆七年(1742年)改为每十二年一次,名额是每处府学二名,州、县学各一名。
  另外还有副贡,即乡试没有考中举人,但成绩尚可,可在副榜录取后直接送往国子监;只有例贡不是经过选拔或考试产生,而是指按例向官方捐献饷银补贴官方经费开支者,所取得的贡生资格,又细分为附贡、增贡、廪贡等。
  生员学额有定制,清代潍县两次成功增加学额
  明、清时期,潍县县学人员的职数、入学生员数量也与其他地方一样,有严格的名额限制。入学生员名额称学额,必须遵守朝廷既有定制,县里并无增减自主权。通俗地理解,潍县学额即潍县的在庠生员总数,也是全县秀才的保有总数。
  明初,只是笼统地要求各府、州、县、卫设立学庠,并选择有儒学修养的一两人为教官。正统皇帝以后才有定制:府五人,州四人,县两人,一般要求由有岁贡功名的人担任。学额情况是,洪武二年(1369年),只允许设二十名廪生。宣德元年(1426年),增加二十名增生。正统十二年(1447年),又增加待补增生,称为附生。
  清代,潍县县学设有教谕、训导各一名,廪生二十名,每年拨给一百七十三两六钱六毫廪粮银作为办学经费;设有增生二十名;附生岁、科两考额八十五名,还有武生(俗称武秀才)岁考额八十五名。拨往莱州府学就读的生员则没有固定数额。
  明代天启元年(1621年),辽东地区被后金(即后来的清王朝)夺占,原隶属于辽东都指挥使司的金州卫(今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复州卫(今辽宁省瓦房店市)人员流亡到山东寓居,官方安排两卫人员都在潍县安家落户,并分别带来八名学额划归潍县。
  清代初叶,复州卫改设复州,只留给潍县五名学额;金州卫改设宁海县,只留下四名学额。两地带来的学额总数一下子减少了七名。到了嘉庆年间,原籍两卫的男性人口已经繁衍为四千多人,历年来共考中八十多名秀才。这样,他们便长期占用着潍县本地的学额。嘉庆十四年(1809年),潍县士绅陈迪聪倡导联合在学生员,敦请山东学政钱樾、山东巡抚杨志信奏请朝廷,以发还的名义对全县学额进行适当追加。最后,嘉庆皇帝允准追加了四名学额。因省内各州县捐献饷银补贴官方经费开支,咸丰十年(1860年)五月,山东巡抚文煜按例奏请增加学额。于是,同治二年(1863年)五月,潍县又增加文武学生员永远定额九名。
  士绅丁毓庚捐资两万缗京钱(铜币),潍县有了科举专项基金
  古代,学生与师尊初次见面时,必须先奉赠礼物,名为束修,以表示敬意。孔子时代就已经实行这样的礼仪。那时的束修就是用细绳拴着的咸猪肉。实际上,束修可以理解为拜师费、学费。科举时代,读书人考中秀才,进入县学就读,也必须遵循这一古老的礼仪。
  清代,拜师费、学费在潍县时称贽(Zhi)礼。那时,潍县考中秀才的读书人,家境寒酸的居多。贽礼数量多少便颇费周章;潍县县学名下没有学田,因而也没有这类收入作支撑,只能依靠按照朝廷定制拨付的办学经费维持县学的运转。学官们十分清苦,被形容为冷署办公。县学收支情况也常常显得捉襟见肘。
  士绅丁善宝是潍县望族之一丁氏家族的族人、着名园林十笏园的创建人和首位园主。丁氏家族自清代中叶发迹为潍县首富后,代代沿袭的传统之一就是热心地方公益。丁善宝已经准备捐出巨资,作为县学新考入生员的拜师贽礼。不幸的是,事情正在筹备时,他就去世了。他的过继儿子丁毓庚继承了丁氏家族的这一传统,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慷慨捐出京钱两万缗,交给当铺存放,并要求所得利息永远作为全县岁、科两考文、武新进生员的贽礼,以及与科举考试有关的其他事项开支之用。
  为此,专门议定了《潍县新进贽礼经费章程》,经过教谕邓振、训导吕钟岱两位学官批准后,送交知县李务滋最后定夺。李务滋对丁善宝、丁毓庚父子的这一善行大加赞赏,并要求将这笔经费分别存入本地四家典当行获取利息。这笔捐资便成为潍县科举专项基金。
  《潍县新进贽礼经费章程》规定,捐费二万缗中的一万八千缗存入典当行,以生员岁、科两考的三年一循环为存期,三年一结算,可获取利息五千四百缗,作为潍县岁、科两考后,新进府学(莱州府)、县学文武生员的贽礼以及年貌册等费用开支,县里无论什么事项的要务,都不允许挪用,以保障专费专用;由考院通过评议,聘请县里处事公正的绅士轮流当值,妥善管理这笔贽礼经费。经理绅士也须三年内都要在任,账目结算清楚后才能轮换,不能够寻找借口推卸职责。另外的两千缗贽礼经费交给首任经理绅士以备相关费用的垫发支用。这是贽礼经费创办初期尚无利息收入的权宜之计;《章程》还对列支范围内的费用支出标准、拨付时间及方法等事宜都做出了详细规定。
  贽礼经费设立八年后,科举制度就废止了。这笔经费便转变为废科举、兴新学后潍县创办近代教育学校的办学经费。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