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7-02-27 21:06
鄌郚总编

回忆潍坊市的大办钢铁运动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8-12-17 20:03
鄌郚总编
  回忆潍坊市的大办钢铁运动
  高荆茂      口述
  曹东亚  记录整理
  从1958年开始,潍坊市(县级市)积极开展大办钢铁运动,先后办了7个钢铁厂(实为炼铁厂),成为全省六大钢铁基地之一,获得全国钢铁建设先进单位的称号。但是,由于亏损严重,各钢铁企业开工不到4年便被迫全部下马,经济上造成巨大损失。
  潍坊市大办钢铁运动始于1958年5月。最初,潍坊市委、市政府选择在市区东部的虞河两岸(称东工地)和市区西部的东风街西首(称西工地)两地发展钢铁生产,将建设炼铁小高炉的任务分解到市属各骨干企业,由各企业主要负责人带领得力人员在这两地施工建设。我当时是潍坊建华机器厂厂长,带本厂部分职工在东工地修建小高炉,对东工地的情况了解多一些。在东工地施工的主要是市里的国营企业。虞河东岸,潍坊柴油机厂负责修建两支13立方的小高炉。虞河西岸,潍坊和平铸造厂负责建造4支3立方的小高炉;潍坊铸锅厂负责修建4支3立方的小高炉;潍坊汽车运输公司负责修建两支3立方的小高炉;华丰机器厂负责修建4支3立方的小高炉;潍坊建华机器厂负责修建4支3立方的小高炉;潍坊永利机器厂负责修建4支3立方的小高炉;昌潍建筑公司负责修建两支3立方的小高炉。此外,昌潍专区劳动改造管教队修建了1支55立方的小高炉,位于虞河东岸,即现在的生建机械厂东厂的位置。1958年,东工地共修建55立方高炉1支,13立方高炉2支,3立方的高炉24支。这些炉子都不是正规高炉,当时国家正规高炉的容积为100立方以上,因此这些炉子统称为小高炉。
  最早出铁的是3立方的小高炉。我们建华机器厂由于下手早,最早建成了小高炉,并于7月份率先出了全市第一炉铁水。其它小高炉大部分于9月、10月陆续投产。13立方小高炉由于鼓风机必须由外地进,投产稍晚一些。
  为了领导大办钢铁运动,市里于9月初成立了钢铁生产指挥部,市委第一书记王凤文任总指挥。不久又成立了冶金局,市委组织部长臧坤任局党委书记,副市长王振兴任局长,市工业局长刘冠英任副局长。冶金局设在现潍坊第十中学的位置。
  各小高炉初投产后,大概是10月份,市里正式宣布在东工地成立潍坊第一钢铁厂、第二钢铁厂、第三钢铁厂,在西工地成立潍坊第四钢铁厂。所有参与钢铁生产的人员和小高炉(不包括昌潍专区劳动改造管教队的人员和小高炉)都编入这4个钢铁厂,与原企业脱钩。潍坊第一钢铁厂以潍坊柴油机厂有关人员和所建的两支13立方高炉为基础建立,厂址即现在的拖拉机厂;潍坊第二钢铁厂以潍坊和平铸造厂、潍坊铸锅厂、潍坊汽运公司有关人员和所建的10支3立方小高炉为基础建立,厂址即现在的亚星集团的位置;潍坊第三钢铁厂以潍坊华丰机器厂、潍坊建华机器厂、永利机器厂、昌潍建筑公司有关人员和所建的14支3立方小高炉为基础建立,厂址在第二钢铁厂的西面,一路之隔,即现在亚星集团西面的华丰机器厂和拖拉机配件厂的位置。第四钢铁厂以市手工业系统的几个集体性质的铁工厂有关人员和所建的十几支小高炉为基础建立,位置在西工地。
  各钢铁厂领导班子配备得都很强。一厂由牟殿品任书记、程德聚任厂长,二厂是黄永贵任书记、栾恩庆任厂长,三厂是孟敬福任书记、我任厂长,四厂是宋允茂任书记、吴胶南任厂长。其中,牟殿品、程德聚是从副市长的位置上调过来的;黄永贵、孟敬福是昌潍地委宣传部和组织部派来的干部;栾恩庆原是潍坊铸造厂厂长,他和我是当时全市著名的4个模范厂长之一。原来参与钢铁生产的各企业一把手大都留在各钢铁厂担任了副职。厂管理人员由市党政机关部门和各行各业、各单位抽调人员担任。以上人事安排是钢性的,谁也不敢讲价钱,只能服从。因为当时钢铁战线被提到非常重要的地位,选干部很严格,要拔尖的,被抽调到钢铁战线的人员有光荣感。工人一部小分是从市属企业抽调的老工人,大部分是由专区下达指标,从各县农村中征调的男女中青年,于1958年下半年分批进入各钢铁厂。年底前,各钢铁厂人员基本上全部调齐,1959年没有再进人。各厂建成时职工人数一般为两三千人。炉长一般选年龄大一点,脑子机灵,作风正派,表现好的工人担任。新工人的月工资大约为二十多元,所有新工人都是一样的工资。干部和老工人执行原单位工资。我当时工资70多元,老工人工资一般为三四十元。
  各厂党群组织健全。厂级设党委,有书记1人、副书记2人,下设组织科、宣传科;行政系统设厂长1人、副厂长4人,下设若干职能科室;设有工会,有专职主席;设共青团团委,有专职书记。工段(车间)设党支部,配专职书记1人。生产系统设若干个小高炉工段和原料加工工段、机修车间、修炉队、运输队等。生活方面,厂里设医务室,各工段设伙房。
  昌潍专区劳动改造管教队建立了生建钢铁厂,由犯人充当工人。该厂归省劳改部门,生产上归潍坊市冶金局管,原料由市里提供,生铁由市里调运。
  正式建立钢铁厂之前,各单位修建小高炉的资金、设备和材料都是自己解决,不讲价钱、全力以赴地执行上级指示。执行不力者,会被撤职查办。
  当时,潍坊钢铁生产的方针是:土法先上马,先土后洋,先小后大。
  最初修建高炉和初投产时,各方面条件很差,但那是讲多快好省、分秒必争的时候,我们不等不靠,想方设法解决困难,创造条件上。工地电力不足,只供照明,而且没有电机,我们就以潍坊产的12马力卧式柴油机作鼓风机的动力。小高炉外面应该是铁皮的,因为缺铁,我们就用普通砖砌。炉子内层应用耐火砖,由于耐火砖缺乏,就用焦炭沫、翻沙厂的废沙、沥青等混合加热模具夯制成型,代替耐火材料。这样的炉衬使用时间短,3个月左右即损坏,就要重修。为延长小高炉的使用寿命, 1958年下半年市里在坊子建了耐火材料厂,投产后基本解决了耐火砖的供应问题。
  开始没有技术,也没有组织外出学习,我们就以原来工厂从事翻沙或铸造的工人为骨干,边干边学,培养自己的土技术员。建华机器厂有铸造车间和化铁炉,铸造工有用生铁化铁水的技术和经验。于是,我就和这些铸造工人一起,在实践中探索,逐渐掌握了炼铁技术。早期生产由于缺乏技术和经验,原材料消耗高,浪费很大。后来我们通过不断摸索,逐渐提高了利用系数和复合,降低了消耗,提高了效益。利用系数,即高炉出铁数与高炉容积的比数,刚开始我们的利用系数是1比1,即3立方的炉子一般日产铁3吨。后来我们提高技术,利用系数达到1比1.5,即3立方的炉子日产铁达到4吨或4.5吨。焦炭与矿石的比例叫复合。开始时我们掌握1比1的复合,后来逐渐摸索着多加矿石,少加焦炭,复合逐渐提高到1比1.5,最高时达到1比2,从而节约了焦炭。
  高炉生产的很多环节开始都是人工,我们脑子里根本没有用机械的概念,后来逐渐改进,向机械化发展。运矿石开始时用胶轮手推车,两个条筐,卸车不方便,后来换了独轮铁斗车。高炉上料,刚开始什么也不懂,只好用土办法装填,效率很低,而且危险性大。我原来是搞机械的,就想办法改进,在炉顶上立一木柱,木柱顶端安一滑轮,把矿石、焦炭和石灰石装入条筐,两三个人拉着绳子跑,将条筐吊到炉顶,上面有人将炉料倒入炉顶料斗,再放料盅,将料匀均地注入炉内。炉顶上有煤气,为避免中毒,我们要求工人站在上风处。上面温度很高,煤气呛人,站在上面的工人很苦。工人来自农村,不懂什么是煤气,光知道头晕、头痛。提升矿石筐子不经用,几天就碎了,以后就改用铁桶。后来,我们继续改进,将上料用人牵拉改为斜梯手摇卷扬,两个人象摇辘轳一样,把料桶卷上去。再后来13立方和55立方的小高炉改用机械卷扬机上料,用电机带动。这样,效率提高,人也不受罪,也安全了。矿石、焦炭、石灰石的粉碎开始时都是人工,用铁锤把矿石、焦炭、石灰石砸成3至4公分的小块,以达到入炉的要求。这需要大量人力,我们搞人海战术,不光是本厂工人砸,街道上的居民都来支援,大人孩子齐上阵。后来,55立方的炉子配备了粉碎机,矿石、焦炭、石灰石的粉碎改用机械。鼓风机和水泵原来是用柴油机带动,柴油机经常坏,停机对生产影响很大,后来改用了电机。我们的每一项改进,现在看起来很简单,可当时在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确实是了不起的创造,不容易。这个过程,用了一两年,两三年的时间。
  在生活方面也是如此,经历了一个很艰苦的阶段。当时,干部职工吃住都在工地,所有人员都住席棚、睡地铺。小高炉投产后才逐渐建宿舍,住上砖砌的平房。
  潍坊市“土法先上马”的做法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在全国有影响。1960年春,全国中小型高炉生产会议在济南珍珠泉招待所举行,全国12个省市160多名代表到会,我和市冶金局李鹤亭副局长代表潍坊参加了这次会议。我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介绍了经验。会议开了一个星期,期间组织全体与会代表到潍坊参观了4个钢铁厂的生产。
  潍坊市小高炉的兴建分前后两期,1958年是一期工程,1959年又搞了二期工程。二期工程主要是修建稍大一点的小高炉,有28立方的和55立方的。1959年上半年,西工地建成两支28立方的小高炉,建立了潍坊第五钢铁厂,厂址即后来化肥厂的位置。该厂大约是1960年开始投产,只投产了1只炉子,开了大约半年时间就停了。另一支炉因为设备不行,主要是鼓风机不过关,一直没能出铁。1959年下半年,西工地又开始筹建潍坊第六钢铁厂,建造了两支55立方的小高炉,于1960年开始投产,厂址在北三里庄西面现在七中的位置。55立方的高炉技术性能好一些,大办钢铁运动之前就有这个炉型,鼓风机是用沈阳鼓风机厂制造的300立方鼓风机,由800千瓦的大电机作动力。第六钢铁厂建有铁路专线,火车可直接开进厂区,运料和运铁都用火车,不再用汽车。1959年下半年,我所在的第三钢铁厂也扩建了两座13立方的小高炉。同时,第三钢铁厂与第二钢铁厂合并,称第二钢铁厂,二厂的领导班子调往六厂;原来西工地的第四钢铁厂改名为第三钢铁厂。这时,每个钢铁厂职工数大概为三四千余人,全市几个钢铁厂职工总数近两万人。1961年上半年,第五钢铁厂和第六钢铁厂合并,改称第四钢铁厂。
  从技术上讲,小高炉是过时和淘汰的东西。我们搞小高炉,是在短时间内要迅速发展钢铁而又不具备必要的资金、技术、设备等条件的情况下的不得以而为之,是讲政治的产物。
  小高炉炉体由上而下分炉喉、炉腹、炉缸3个部分。28立方以下的高炉一般外面以砖砌为主,只有中间一段(炉腹部分)的外面有铁皮,淋水冷却,也有个别的外面全是铁皮。55立方的小高炉是正规设计的,外面上下全是铁皮,淋水冷却。矿石由炉喉进入高炉,在炉腹部熔化,铁水通过炉碴滴下来到炉缸里,在这个过程中脱硫,两小时出一炉铁。小高炉有两个眼,前后各1个,背面的眼高,是出炉碴的,两小时出一次碴。正面的眼低,是出铁水的,两个小时出一次铁水。炉碴当时没有经过水淬,出来的是釉子,全是废物,堆积如山。炉碴经过水淬便是造水泥的上好原料,可以卖钱,但当时不懂,全浪费了。
  脱硫是炼铁生产中的一项很重要的技术。铁水中硫的含量越低越好,含硫高的生铁不能用于铸造,而脱硫要靠石灰石。石灰石是碱性物质,在钢铁生产中称作溶剂。把石灰石块与矿石、焦炭一块入炉,石灰石的溶点低,先溶化,铁水从石灰石的溶液中经过,酸碱中和,将其中的硫脱掉。石灰石不仅可脱去铁水中硫的成分,提高生铁品质,还可降低铁水和炉碴的粘稠度,增强铁水和炉碴的流动性,便于出铁和出碴,防止结底。石灰石一般占料总数的10%到20%。生产中,我们时时监测炉碴的酸碱度,要求炉碴为中性碴,酸了不流动,碱了消耗高。监测离不开化验,各厂都设有化验室,化验原料,并跟班化验成品生铁。后来,为了节省焦炭,降低消耗,我们改良工艺,先把石灰石烧成石灰,然后将熟石灰下高炉。
  小高炉全部是热风炉。即把小高炉本身产生的煤气从炉顶引下来,经过除尘,送到热风炉燃烧,加热由生铁铸管组成的热风管道,将管内的空气加热,然后再将加热的空气送入小高炉。这样有利于提高炉温,节约焦炭,降低消耗,提高生铁质量。55立方的是3支高背式热风炉,正规设计,预热后轮流使用;28立方以下的是卧式热风炉,是土办法,但原理是一样的。
  东工地各钢铁厂所用矿石大都产于本地,即益都县虎头山铁矿(亦称朱崖铁矿)和昌邑县高戈庄铁矿。1958年主要用虎头山铁矿的矿石。这个矿的矿石溶点低,为块状。昌邑县高戈庄铁矿的开采大概始于1959年,它规模大于虎头山铁矿,开始是昌邑县办的,后来转为潍坊市钢铁企业的直属矿。它生产的是矿粉,要先加工成块状,才能入炉。加工方法有两种,一是矿粉加入焦炭沫烧结成块,然后粉碎成小块,这种做法生产周期长,需要大量焦炭粉;二是用淘洗机淘洗矿粉,提高铁矿粉品位后,加入石灰和水作粘结剂,用压球机挤压成矿球。这个做法是我们自己发明的,效果很好,被广泛采用。临朐、诸城等县也开过铁矿,但品位很低,放弃了。运输矿石用汽车,每台车拉4个斗,象小火车似的。本地的矿石不够用时,也从淄博的金岭铁矿调用少量矿石。
  炼铁需要大量焦炭。潍坊铁路南面建了部分土窑,用本地煤炭生产焦炭,但产量很小。我们主要是用枣庄、滕县、兖州等地的焦炭。
  除了钢铁厂以外,1958年秋潍坊市全民参与大办钢铁,铺天盖地地大搞坩埚炼铁。坩埚炼铁完全是赶浪头,只持续了几个月时间,消耗了大量矿石、煤炭,浪费了大量人力,一点铁没炼出来。出的一些蜂窝铁,给我们钢铁厂当炉料用了,数量不多。潍坊各钢铁厂出的生铁,都统一调往了上海第三钢铁厂,作为炼钢原料。潍坊生产的所有生铁,都由国家统一调拨,自己无权处理,市里铸造用一点,要到上面办审批手续。
  那时,钢铁生产劳动强度很大,干部职工非常辛苦,特别是初期,没白没黑地苦战。我作为厂领导,经常开会,一是市委分管书记、冶金局领导开我们这些厂长的会,汇报产量,布置任务,研究解决问题;二是厂党委开车间书记、车间主任、工段长的会,安排工作,经常开会到下半夜二三点钟,一天睡不了几个小时。由于过度疲劳,经常开着会就睡着了。这个状况持续了两三年,一直是这个干法,没有休假,没有星期天、节假日,过年过节也不停产,干部都靠在厂里。工人是三班倒。厂领导班子进行分工,有管全面的,有分管材料的,有分管高炉生产的,有分管运输的。干部压力很大,压得睡不着觉。我们几个领导谁也不敢离开那个地方,市里分管书记不定什么时候就来检查,一会儿找不到就麻烦了,搞不好就挨批,被“拔白旗”,拔了白旗就得下去砸矿石去。过年过节更不敢离开岗位,市里领导不定什么时候来,来了先找书记、厂长。那时懒的当干部不行。再就是钢铁生产经常出事,出了事得马上处理。经常出的问题有两个,一是结底,就是外面的冷却水渗入炉内,导致铁水在炉底里面凝结,光烧焦炭,不产铁。二是结瘤,也叫结疤,矿石处理不好,刚进炉子还没下去就在炉上口部溶化了,粘在炉壁上,料下不去了。小炉子可用钎子把瘤子打掉。大些炉子就得打眼,放上炸药炸。一出事故,领导就靠上去,指挥处理。当时,上面没有技术指导,领导光知道压任务,要产量,强迫命令,没有服务,谁干不好就拔谁的白旗。个别领导人光知道熊人,不体谅下面的困难。
  在一段时间里,钢铁生产的产量有虚假、浮夸现象,因为不搞虚假就拔你的白旗。
  当时,全市各钢铁厂都亏损很大,因为仅仅购焦炭、矿石两样的开支就比出的铁还贵,不算工人工资、工厂的投资和其它消耗。亏损由市财政补贴解决,各厂财务部门造表上报后由财政局按月拔款补平,亏多少补多少。亏损从来没有人追究,好象是应该的,因此厂长不管也不重视这个事。
  1961年8月,根据中央确定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8字方针和省委指示,中共昌潍地委决定调整钢铁生产布局,收缩钢铁生产战线。潍坊市4个钢铁厂只保留了四厂一个,其它3个厂同时下马。下马的3个厂中,第一钢铁厂关闭停产,第二钢铁厂和第三钢铁厂撤销。一厂关停后留下几十个人由副厂长于锡京带领看管设备。下马的3个厂关停、撤销之后,工人哪来哪去,从农村招收的工人回农村,带3个月的工资;城市老工人回原单位;伤残人员没回去,由市里统一安排了力所能及的工作。
  二厂下马后,我被调到第四钢铁厂任厂长。我去四厂时,该厂有高炉车间、原料车间、机修车间,职工1000多人,有两支55立方的高炉,只有一支开工投产,另一支建成后因原料缺乏,电力不足等原因没有投产。1962年5月,第四钢铁厂下马,当时叫停产保留。省冶金厅规定,四厂厂长不许调动,要带人看管、维护好设备,随时准备恢复生产。四厂停产后,留下了20多人看护、保养设备,其中有财务、供销、人事等科室部分人员和厂武装民警队。1963年下半年,第一钢铁厂正式撤销,其保留的人员和设备、物资全部移交给了第四钢铁厂。1964年春,第四钢铁厂正式撤销。我奉命在四厂的厂区内筹建潍坊化肥厂。1965年,四厂的小高炉被拆毁,炉上的铁皮等材料被造纸厂等企业拆去移作他用。1970年,四厂的鼓风机、电机等大型设备被调到益都,开办了益都铁厂。四厂的其他物资由市工业局负责进行了处理。四厂小高炉的场地,后来建了潍坊第七中学。
  潍坊市大办钢铁运动虽然一轰而起,消耗高、亏损严重,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关停撤销,但也不能全盘否定。大办钢铁在相当程度上促进和带动了本地其它行业的生产。如电动机、鼓风机、变压器等原来本地制造不了,非常缺。在大办钢铁运动的促进下,潍坊开始自己生产电动机、鼓风机、变压器等设备,不仅满足了本地需求,还销住外地。更重要的是潍坊市钢铁企业几年来生产的数十万吨生铁被调往上海第三钢铁厂炼钢轧材,对解决国民经济建设中钢铁资源紧缺的困难做出了一定贡献。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