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12-11-30 10:44
昌乐 刘文安

我的老家邱家庄(邱升起)

  我的老家邱家庄
  该村明初由寿光县毕家庄迁至昌乐县鄌郚镇驻地南两公里豹子山前,取名“邱家庄”,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建国前属安丘县高崖区;1948年7月昌乐解放后,划归昌乐县金山区,1958年1月成立人民公社后,属鄌郚人民公社:1984年5月“社改乡”后,归属鄌郚镇至今。该村地处丘陵地带,东高西低,东靠马驹岭,西有金山、九曲河,南与沙沟村相邻,北与青上村相接。居住106户,390口人,其中男189人,女201人。邱姓占全村人口的80%,张、崔、刘三姓占总人口20% ,占地总面积620亩,其中耕地面积408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地瓜、谷类为主,经济作物以花生、黄烟、腊条为主。
  “文革”以前,90%以上的男劳力从事条编加工,该村条编加工是周边十几个村的带头村。建国初期,该村西面的副业屋就是当年金山大队(12个自然村)条编加工的主要场所。金山大队解体后,条编加工便成厂该村多年来的重点产业和主要经济来源。
  该村历史悠久、文化丰富,交通便利,1965午以前,村中间有-条大路,从没有现在的公路那样宽阔、平坦,但却是昌乐及鄌郚通向安丘大盛、牛沐、南郚的必经之路。大路两侧有关老爷庙、土地庙、古槐。那破旧的土圈子墙和高大宽厚的南大门,还能彰显出它昔日的威严。这几处古老的景点,把这个不大的村庄衬托的古朴、典雅、庄严。路西边土地庙院内的那十几棵大松树和两庙中间的古槐树是那样的苍劲夺目。这棵古槐是祖先从寿光迁来后就栽植上的明朝古槐,至今已有600多年,她见证邱家庄的沧桑巨变。她象-棵硕大的盆景,树干粗大挺拔(胸径1.3米),树冠硕大蔽日。最叫人喜爱的是她隆起一米多高的根部,根向四周伸出六、七米远,象群龙戏珠,宏伟壮观。根上有大小不等的圆形“龙墩”,到夏天都有很多老人坐在上面乘凉、聊天。小孩在树周围做游戏、捉迷藏。所有的过路人都驻足观望、赞不绝口,流连忘返。可惜在“文革”期间,关老爷庙、土地庙被拆,松树被砍,那棵古槐也被卖到鄌郚工业了。对此十里八乡的村民都感到非常痛心和惋惜,也是全村人都感到不可思议的事。1975,年按上+级的统一规划,把村里的大路改到村西,修成了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路边盖起了统一模式的二层楼房,人们沿路经商,整天车水马龙,旧貌换新颜。
  过去从马驹岭和豹子山前下来的两条水系在村东汇成一条河,由东向西从村中间穿过,汇入九曲河。大集体的时候,以河为界分为两个生产队,河南为第一生产队,河北为第二生产队。每年的冬春两季河中基本无水,但每到汛期洪水暴涨、水流窜急,曾多次因洪水外溢冲毁农田和房屋。先民们为了防止洪水灾害,在河两岸修筑了1至2米高的石头和三合土堤坝,这样从根本上解决了水患的问题。
  相传,邱氏祖先未迁居以前,这里就居住着几户姓葛的人家,村名叫葛家滩。当邱氏祖先迁来后,成为当地大型旺族,村名遂改为“邱家庄”,因村居豹子山前,所以也叫豹子山前邱家庄。在村东南方向500米处,有处墓地叫“葛家林”,是该村历史最悠久的一处墓地,是元明时期的古墓,直到现在葛家林周围还经常发现元明时期的破碎陶器片和带有纹饰的碎砖块。现在的葛家林已成为该村人人皆知的路标了,建国初期,在村的最南边有一位姓葛的老妈妈(本村18世洪云的姥姥),她就是我们村姓葛的最后一位老人。
  邱家老林在金山的后破,王家庙村北,离该村有六、七里地远。墓地为什么离村这么远,说起来,村里的老人都能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那就是至今还流传着关于“青州剪子邱琨锄”的故事。据邱氏族谱记载,邱琨是业祖二支维基的曾孙,是当地有名的铁匠。他打的锄一是刚性好、耐磨、光亮,锄地轻快,不管地干地湿,锄地时锄头不沾土,不拔垛子;二是锄头鎨在锄钩子上牢固,锄地也不掉锄头,所以邱琨锄便成了他的产品商标,远近闻名,流传至今。说起琨锄还有一个神话般的传说,邱琨的祖先中有一位铁匠,有一天,他在去西乡干活回家时,在金山的后坡,突然发现一只凤凰落在离他不远的地方,他灵机一动自语道:凤凰不落无福之地,这里一定是块风水宝地。当凤凰飞走后,他便把打铁用的钳子埋在那里做了记号,后来就在凤凰落地的地方辟为“邱氏墓地 ”。从那以后,村里便出了很多有名的铁匠,邱琨便是其中比较出名的一位,600多年来,邱家老林历经沧桑,占地面积十大亩,其中墓地八大亩,护林地二大亩。有专人在护林地中建房、修院,为墓地植树造林,管护林木,直到建国初期,还有专人管护。如邱喜忠、邱祖德就是其中两家,当时约定谁种护林地,谁家负责管护墓地,谁家负责春节期间请家堂。请家堂:须置办贡品、香火。挂宗祠卷轴图,年除夕的下午去村西十字路口请祖先回家过年,年初一早晨,天还不亮邱氏家族的男女老少打着灯笼烧香、磕头、拜祖。到初一的下午,全村老少一起带着香纸和成箱的鞭炮,再到村前十字路口去送。
  邱家老林在护林人员的管护下,大片的松树长势茂盛,远看一片林海,近看大树天,遮天蔽日,墓碑如林,庄严肃穆,凡到此地的人无不肃然起敬,为之一振。由于松树的木质好, 1956年被青岛造船厂看好,经做工作,为支援国家建设,村里将基地的松树卖给了这家造船厂,  1958年大炼钢铁时,坟被挖,石碑被砸,本村的祖全、继孝、喜义三位老人回忆说:邱家老林是咱村与安丘的两个邱家庄的共用墓地, 相传这三个村的祖先是老弟兄仨, 当时墓地中的业公碑有四龙碑(即云龙、化龙、从龙、继龙)太景碑、琨碑等,碑文清晰可见。老林中的树究竟卖了多少钱,分给了哪几个村,已记忆不清,只知道有汶河北岸邱家庄、南邱家庄(柘山邱家庄)、红河镇的付家官庄、朱家官庄,还有坊子。青州。临朐的几个有邱性的村分得了钱,因为这是邱家老林,所以凡与老林有关连得邱姓村庄都分得了或多或少的钱。分钱的那天还在老学校里招待了两三桌酒席。这次修家谱时,汶河北岸的友山会长、政三、在伦、在保和柘山镇邱家庄的树奉、树斗等回忆说:“邱家老林杀树分钱的事情,听老人们悦过,确有此事, 具体分了多少钱说不清楚”,柘山镇邱家庄75岁的老人邱树斗说:“我记得很清楚,当时豹子山前的邱家庄来了-个叫二俊的(学名叫文喜,业祖十七世)
  来俺村送的信,他叫他老爷爷,文喜说老林的树要卖,  杀树卖的钱应该老三支都有一份因为这个老林不只是俺一个村的,要求统一时间去豹子山前邱家庄去按人头分钱……。”他还说:“我们这儿还有-个南邱家庄离我们北邱不远,听老人们说这两个邱家庄那是从豹子山前邱家庄迁来的。现在南邱家庄虽然没有姓邱的人家了,但是在“文革”前,我记得在南邱家庄的墓地里有一块碑是乾隆年间的,上面刻得是从豹子山前邱家庄迁来的。”这与最早的光绪十八年安丘邱氏族谱叙中“安丘邱氏传闻自明初由寿光县迁居县境豹子山前,隆庆年间大水,故居漂没、谱牒散失,后分三人支,一仍居豹子山前, 一迁城西南乡,一迁汶河北岸,三村均名为“邱家庄”的说法相吻合。
  1965年秋天去西老林干活时,还清楚地记得地头上有-棵大松树,松树旁边有一个水池子。老人们指着这棵松树的下端说:“周围有很多碎铁片砸进树干内的,是我们先民为了预防这棵大树被盗而用铲尖犁子的碎片砸进去的。”尽管前人{故了一些防盗措施,但后来听说也未能保护下来。现在的邱家老林己被开垦成一片良田,看起来是那样的平静,那样的自然,过去那地上的景观已无影无踪了。
  1965年全国掀起了农业学大寨运动,  该村积极响应,把村东200多亩零星地块整成早涝保收的丰产田。以后又在东泉沟和老牛头沟修水库二座,因为那里地势优越,水资源丰富,常年有流水,并且水质甘甜无污染,所以村党支部修水库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了群众的支持。水库建成后,基本解决了水库周围部分地块的水浇和东岭春田栽烟、秧地瓜用水,后来这两个水库都被青上铜矿的废砂填满而报废。铜矿为对该村进行经济补偿,便无偿地分期为该村修了水池、扬水站、三级扬水剑岭顶,解决水浇问题,并为村民按上了电、自来水,村民开起了磨房等副业。铜矿停产后,该村的一切优惠待遇全部废除。
  青上铜矿是1957年由省第一勘探队用两年多的时间,在豹子山前以该村为中心十几平方公里的地下进行钻井勘探确定C+D级储量约为48690吨。1958年铜矿第一次上马,1960年下马,当时开矿的一切基础设施已基本建成,生活区逃建在青上村500米东。建办公楼、千人大礼堂、职工宿舍、医院、餐厅、车队等。矿区建在该村东,在生活区和矿区中间建铸钢厂一处。矿区内打斜井一眼,从井下采出的矿石用矿车通过天桥进入粉碎车间再到库房和选矿车间,全部自动化,整个生产已进入正常状态。后来由于受左倾思潮的影响和三年自然灾害,人民生活极度困难,青上铜矿被迫下马。1966年当人民生活基本好转后,国家决定第二次上马,投入近千人,历时十几年,于1978年采空闭坑。矿区被转为纤维板厂和年产6万吨的水泥厂。后因经营管理等多种原因于1989年申报破产,过去为省属国营企业,以后下放为县乡两级代管,现在矿区地上的一切建筑物已全部爆破拆除,建筑垃圾就地掩埋,地面整平待开发,从此该村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留下的只是村东的斜井和村后通风用的立井,还有村址底下200多米深被采空而形成的巨大水库。为了充分利用这块地下水源造福人民,在镇党委的领导下,投资近百万建水场一处,由候志高具体负责,为周围20多个村及镇驻地按上了自来水,解决了部分村(沙沟村、金山后、刘家庄、上东山等)人畜用水困难问题。
  1966年高崖水库开挖工程动工,主干道从该村东经过,这段工程的平均深度20多米,建桥两座,由于干渠的开挖,将村东那条流淌几千年的河截断,原来东西走向改为南北流向,顺干堤向南至台子村后,再向西汇入九曲河。从此村中那条河变成了枯水河,现在河道已被废除整平  盖起了新房。
  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着提高,人民的精神状态和经济意识很了很大改变,过去几千年来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已逐渐被现代化的集约经营所代替。农业生产机械化,人民化活电气化,已经成现实。村中的绝大多数青年已离开故土,升学、就工、入伍、进城务工经商。人心思上,人才辈出,全村有县人大代表一人,县政协委员一人, 县处级干部二人,正副科级干部5人,大中专毕业生和庄高校就学的56人,其中博士后一人,研究生5人,副高级职称的6人,中级职称12人,初级职称20人,在外务工经商人员120多人隔热板注册资金100万以上民营企业二家,在支援国防建设方面,应征入伍和退伍军人23人,在抗美援朝和现代化国防建设中英勇捐躯的烈士2人。
  更值得一提的是28岁的邱明军被授予国家一级级运动员,1983年他出生于-个贫困的农村家庭,他从小身体健康、勤奋好学、勇于争先,在学校曾多次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1999年5月至2008年7月先后毕业于昌乐体校、潍坊体校、山东体育学院和山东鲁东大学心理与教育学院,取得本科学历。他在体育运动方面曾多次为国家、省、市、县赢得荣誉,如:2002年10月在杭州举行的全国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3000米长跑项目获第1名:2003年潍坊市十六届运动会10000米、5000米长跑冠军:2003年山东省大学生运动会10000米冠军,2003年北京国际马拉松接力赛第1名:2003年9月泰山国际登山节获第1名,2003年上海马拉松比赛获第3名:2005年4月10日北京国际马拉松接力赛第1名,2005年10月大连市举行的国际马拉松比赛卟中荣获第1名,2006年山东省体育运动会5000米第2名,2006年杭州国际马拉松比赛获第2名的好成绩:邱明军以强健的身体、顽强的毅力多次为国家为人民赢得荣誉,这也是该村邱氏家族的自豪和荣耀。
  现在该村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女里下,新村规划和道路硬化已基本完成,村容、村貌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显着提高,全村上下团结一致,人心所向,正以飞速发展的速度向社会主义新农村迈进。
  穆公后裔九十九世
  安邑十九世业祖二支维基后
  邱升起
  2011年9月2日于昌乐
[ 此帖被admin在2012-12-03 07:39重新编辑 ]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田园笔谈 鄌郚文史
文史千古秀 功名上景钟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