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7-07-17 15:01
鄌郚总编

肖金光丨夏夜,走进那条老街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8-12-27 10:34
鄌郚总编
  夏夜,走进那条老街
  作者:肖金光
  当夏日的余晖,在傍晚时分泛起的阵阵清凉中消失殆尽的时候,夜暮便悄悄地降临在村庄之上。风儿轻柔,似慈母的双手,轻拂着乡村里的角角落落,抚慰着那一颗颗因白天的燥热而感到烦闷的心儿,让整个村庄尽情地享受着夏夜清风送来的凉爽。吃过晚饭,我走出家门,沐着阵阵扑面而来的晚风,独自走向村东头那条早已被人遗忘的老街。
  老街上很静,静得只听到那树叶在风中的颤动。一条不很宽敞的土街,在星星的微光里,悄无声息地向前延伸,两旁尚存着的几间土坯房的残影,依旧在向人们诉说着当年老街曾经拥有的面容。老街,这个先辈们休养生息的地方,曾经拥有一份别样的风光。在我儿时的记忆里,老街里的人们,日子虽然过得有些贫穷,可家家户户却是人丁兴旺。炎炎夏日里,他们享受不到当今社会拥有的空调、风扇所带来的快感,享用的只有那穿街而过的清风所赐予的舒畅和轻松。夕阳西下,肩锄归来,缕缕透着各种柴草清香的炊烟,便会在各家各户的房顶上升腾。吃晚饭的时候,他们纷纷端碗出门,或倚门框,或坐石凳,有的小心翼翼地喝着碗中的热粥,有的用劲地咀嚼着手拿的煎饼。尽管迎着习习的凉风,可每个人的脸上总有抹不净的汗珠在涌动,那种吃饭时的香甜劲儿,当今饭店里那酒肉满满的宴席上,是永远找寻不到的。
  吃过晚饭,老街里的人们便会老少出动,拎着马扎,抱着草席,三三两两地聚集到老井旁的小场院内。这里南临一条深沟,沟内林木密匝,遮天蔽日,夏夜的风从簇拥相依的树叶间徐徐吹来,觉得格外清爽怡人。人们在这儿或坐或躺,享受着风儿送来的那份舒畅,聆听着村子里那些“故事篓子”们娓娓道来,他们说上一段《水浒》,再聊一段《聊斋》,直到夜色已深,人们这才在一片意犹未尽的叹息声中,纷纷回到家中。故事里的故事很精彩,故事里的故事也很无奈,他们在感叹着故事中的悲欢离合时,更爱恋着《聊斋》里的那些狐仙鬼怪。终于有一天,当一个真正的狐狸来到他们身边时,朴实的老街人们,却向它敞开了宽大的胸怀。
  相传在民国初期,有一年的夏天,每到晚上人们在老井旁乘凉时,总会看见南崖头上趴着一只狐狸,静静地听着人们在天马行空地聊着过去的事情,几个年轻人想用石头把它打跑,却都被老人们呵斥住了。没过多长时间,那狐狸竟然大大方方地走到了人们的身边。它有时依偎在人们的身旁,安详地眯着双眼,有时摇晃着尾巴,在人群里穿来走去。那毛茸茸的尾巴扫碰在那些光着膀子人的后背上,直痒痒得人们“咯咯”大笑,急忙起身东躲西藏。据说那只狐狸很有灵性,自从它来到老街后,村子里从未发生过东邻少了鸡、西舍丢了鸭的事情。更为传奇的是,谁家地里活儿忙,顾不上在家看孩子,便会到南崖头上朝着沟里说声,那狐狸就会走进家门,帮着照看孩子。说也奇怪,只要那狐狸在身边,留在家里的孩子就会不哭不闹,自个儿玩耍得很自在。至于那狐狸后来到哪儿去了,听老人们讲,它跑到西南大山里修练成仙去了。
  也许这个故事并不真实,而是那些有才艺的先辈们编造出的一个神奇的故事,但它毕竟给了人一种很深的启迪:人和动物之间,只要心存善念,相互善待,必定会得到一个“善有善报”的结局。狐仙已随清风去,唯留老街独黯然。如今的老街,昔日的主人们早已离去,剩下的只有那口老井,独自在岁月无痕中,坚守着那份孤独与守望。
  夜色已深,我在怀揣着一丝依依不舍的眷恋中,告别了老街。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这条老街将不再存在,可在那流逝的岁月时光中,发生在老街夏夜里的那些寻常百姓间的故事,将会化作缕缕魂牵梦萦的乡愁,永远留存在人们的心间。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