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7-07-24 13:36
鄌郚总编

春节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8-12-31 16:16
鄌郚总编
  春节  春节,古称元旦,指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元”者始也,“旦”者晨也。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正式规定公历1月1日为新年,通称“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隋代杜台卿《玉烛宝典》载:“正月一日为元日,亦云三元: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亦曰:“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
  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传说那时每逢腊尽春来,人们便要杀猪宰羊,祭祀祖先和老天,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免祸免灾。人们用朱砂涂脸,鸟羽装饰,又唱又跳,热闹非凡。夏朝建立,此习俗便流传下来。《尔雅》载:春节“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历代元旦日期不尽相同。夏朝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商、周、秦则分别以腊月初一、十一月初一和十月初一为元旦,直到汉武帝时,才又将正月初一恢复为元旦,此后一直沿袭到清末。辛亥革命后,我国又将春、夏、秋、冬定为四节: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于是春节就成了正月初一的名称。其实,按汉族习俗,春节并非只正月初一这一天,实际上从腊月初八开始,一直延续到新正元宵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放爆竹庆贺春节的习俗,在中国已有二千多年历史。《通俗编俳优》载:“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日爆竹。”爆竹原意在于惊惮和驱逐恶鬼。《荆楚岁时记》记述:“正月一日,是三元日也,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魈恶鬼。”后来人们于喜庆之日亦放爆竹助兴,唐朝诗人来鹄《早春》诗:“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就形象地描写了这种景象。到了宋代,爆竹使用火药,便改为纸制。周密《武林旧事》载:“至于爆仗……内藏药线,一爇(点燃)连百余不绝。”可见当时不仅有了纸制爆竹,而且有了串连的鞭炮了。《东京梦华录》中就有宋代开封街头出售鞭炮的记载。
  拜年,也是春节的传统习惯。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载:“正月朔日,谓之元旦……士大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紫萼的《梵天庐丛录》称:“男女依次拜长辈,主者牵幼出谒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后来由于登门拜年耗时费力,上层士大夫便改用名帖相互投贺,即最早的“贺年片”。宋人周辉《清波杂志》称:“宋元祐年间,新年贺年,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明代投寄贺年片之风更甚,文征明《拜年》诗云:“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揭示出官宦人家送贺年片的虚伪客套。到清代开始时兴“拜盒”,即将贺年片放在饰盒里送给对方,以示庄重。但民间仍盛行登门贺年相互请客吃饭之习俗。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介绍清代京师(北京)地区元旦拜年景况:“士民之家,新衣冠,肃珮带,祀神祀祖;焚楮帛毕,昧爽阖家团拜,献椒盘,斟柏酒,饫蒸糕,呷粉羹。出门迎喜,参药庙,谒影堂,具柬贺节。路遇亲友,则降舆长揖,而祝之曰新禧纳福。”对于上门拜年的亲朋好友,则极尽美食款待,“纵非亲厚,亦必奉节酒三杯。若至戚忘情,何妨烂醉!俗说谓新正拜节,走千家不如坐一家。而车马喧阗,追欢竟日,可谓极一时之胜也矣。”
  古代元旦的风俗在小说《金瓶梅》中亦可略见一斑。该书第二十三同写到孟玉楼、潘金莲等人,在元旦下棋、赌东道、买金华酒、吃猪头,反映了春节期间妇女们闲暇玩耍的欢乐气氛。这是西门庆未当官时的情形。到七十八回,西门庆升任山东提刑所千户时,就排场大了。正月元旦,西门庆早起,冠冕,穿大红,天地上炷了香,烧了纸,吃了点心,备马,出去拜巡按、贺节。众妇人施朱傅粉,插花插翠,盛装到吴月娘处厮见行礼。平安儿与该日节级门首接拜帖,上门簿,答应往来官长士大夫。玳安儿与王经新衣新帽,在门首踢毽子儿,放炮仗。大厅上摆设锦筵桌席,大宴宾客。这又是一副仕宦门弟、大户人家的气派。(来源:中国风俗辞典)
回复 引用 顶端
位置: » 竹影大观园 » 时令习俗 » 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