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13-04-23 17:46
昌乐 刘文安

拜谒王裒(马进)

  拜谒王裒
  马进
  在白浪河中游孝妇河西畔,昌乐县阿陀镇王裒院村西,有座高大的古墓,墓前石碑上书“魏孝子王裒之墓”,为“大明成化二年”立。每年农历三月三和九月十七日为王裒院香火会。
  那天,我们驱车顺着去崔家庄镇的公路拐进王裒院村西时,正好赶上香火会,与前来赶会的人山人海的乡民们一起拜谒了王裒墓。当我们一眼望见那座高大的古墓时,心里着实虼了一惊。历史名人的古墓也见过不少,但像王裒这样高大的古墓并不多见。听当地人介绍,说当地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凡来赶会进香者,每人炷香一封,添一抔土。日积月累,孝子墓逐年增高,鼎盛时期高达20余米。原来王裒墓是乡民们一抔土一抔土用双手堆起来的,可见王裒在乡民们心中的分量。
  墓院西侧长着一行高高的柏树,像站着一排身披青黛色甲胄的武士,守护着这方净土。还有八株国槐,竖立在墓院两侧,分为两组,每四株呈“口”字型排列,苍郁的浓阴恰好组成一座绿色的拱门。
  我们发现在墓院两侧竖有多方历代歌功颂德的碑记。最早一方为清康熙五十一年昌乐县令徐人元的诗碑,诗文为“至性孤行绝代无,蓼莪诗废感生徒,终身耻向西都坐,永痛长庐北海隅。墓筑垣墉人共护,邑修俎豆吏躬趋,刘君手植森森柏,英遣哀魂泪洒枯。”最新的一方为徐竟成先生书写的“孝感天人”的碑刻。
  还听当地一位村民介绍,王裒院村原来叫桃花村,为王裒及先祖的故里。自清康熙年间,始建王裒墓及墓院,栽松植柏,香火益盛,后几经重修,百里闻名,桃花村顺其自然,遂改称王裒院,数百年来一直沿用至今。
  王裒为何人?为何能受到历代人们的如此敬仰?我们围着墓前那些石碑,仔细地看了又看,有些碑文都作了认真抄录。通过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加上当地人的介绍,终于对王裒这位历史名人有了一些大体的了解。
  一家三代  高风亮节
  原来王裒一家三代,高风亮节,满门忠烈。据史料载:“魏孝子王裒,字伟元,北海营陵人。”“身长八尺四寸,容貌绝异,辞气雅正,音声清亮,博学多能。”
  祖父王修在汉末曾任高密令,为官清正廉明,觉得当时北海相孔融的赏识。后随袁谭为治中从事别驾。袁谭因不听王修忠告,被其弟袁尚打败,遂向曹操求救,当曹帮尧打败袁尚后复又叛曹。曹操大怒,将袁谭杀死,割下首级命军士看守,并示意:“敢有哭谭者,戮其妻小!”此时王修正在外地运粮,闻讯急率数十人赶回求见曹操,并乞求收葬袁的尸首,曹操故不作声以观察王修。王修很悲伤地哭着哀求说:“受袁氏厚恩,若得收敛谭尸,然后就戮无所恨。”曹操对他这种大义凛然的忠义之举所感动,遂答应其求。当看到袁尚部下官员存积的家产数以万计,而唯有王修家仅有粮食不满十斗,再有几箱书卷。曹操大加赞叹:“士不妄有名。”遂任为司空椽,行司金中郎将,后又升任大司农郎中令,位列九卿。王修一生为官清正,居乱世而洁身自好,至今为世人所称道。
  父亲王仪,自幼习武,性格高亮雅直,仕魏晋王司马昭之司马。魏嘉平四年冬,在一次讨伐东吴战役中,他为司马,司马昭为元帅,令兵急进。王仪谏曰:“吴兵必有埋伏,不可急进。”昭不听,命速进,结果中吴兵埋伏,魏军大败。王仪拼力血战,杀出重围后,司马昭责问:“今日之事谁任其咎?”众人惧昭,默不作声。独王仪直言:“责在元帅!”司马昭勃然大怒曰:“王司马欲委罪于孤邪。”遂命军士将王仪斩于马下。
  闻雷泣墓  孝感天人
  父亲的屈死,使年轻的王裒悲痛欲绝,决然背着父亲的遗骨,搀扶着母亲返回原籍北海营陵。因其祖辈在洛阳为官多年,原籍老家既无宅舍又无田园。只好投奔当年父亲的好友华岩寺住持和尚,拨了几亩僧地给他耕种。见他为人正气,学识渊博,用寺庙厢房办起学堂让他教授。从此王裒在故乡以教授为业,兼事桑农,将父亲遗骨葬于寺前,坟周植以松柏,搭庐棚于墓侧,母子得以安家。母亲生性畏雷,死后,每逢打雷,王裒总是冒雨赶到母亲墓前,拜跪泣告曰:“裒在此,母勿惧。”扶树与母为伴,久而久之,树为之枯。每次授课读到《诗经·蓼莪篇》的“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时,无不痛苦流哭流涕,泣下沾襟,学生们干脆把《蓼莪篇》隔过不读,以免老师听见伤心落泪。
  公元265年,司马炎灭魏称晋后,大赦天下,论功行赏,发现王仪之死确属冤案,下诏平反,诏令王裒承袭父爵。然而时来运转的王裒却痛父非命,三征七聘皆不就。且立志永不面西而坐,以示永不仕于晋。在故里自甘清贫,教学之余躬耕自给,计口而田,度衣而蚕,对母行其孝道,拒绝一切施舍馈赠。学生们偷着帮他割麦,王裒发现弃之不要。王裒教书育人,德操高尚,在营陵故里名声甚佳,被推崇为“孝廉”。西晋末年(公元311年),山东贼寇蜂起,杀进营陵,乡亲劝他迁移别处避难。但王裒恋母坟垅,终不忍离去,不幸被乱贼所害。
  人生百行孝为先,父母深恩大如天。“孝”字乃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王裒用他一生的操行美德塑造了一个完美的孝子形象。他的孝悌之心,忠贞之志,深得历代王朝的推崇和敬仰。所以,王裒的“闻雷泣墓”,理所当然的载入了史册《二十四孝》,成为历代儿童启蒙教育读本中的传统内容。
  一代孝子  历代称颂
  通过这些碑记我们还发现,随着王裒孝子名声的历代传颂,尤其到了明清两代,王裒墓院自明朝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始建至今五百多年间,前后共大修过六次。特别值得一提的,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5年)马宋乡贡生刘用贞为庆贺其子刘约中了武进士,捐巨资修葺王裒墓院,砖砌垣墉,以禁樵牧,并亲手栽植了66棵松柏于院内。为颂其善举,当时昌乐县令徐人元亲题诗碑立于院内。
  时隔112年后,清嘉庆2年(公元1797年),时任昌乐县令的魏礼焯拜谒王裒墓院时,见周垣残缺,砖蚀斑驳,有失观瞻。遂亲自捐俸,重修孝子墓院,县令带头,乡绅效仿,纷纷解囊捐资,百姓们也都捐谷纳粮以表其心。经过几年施工,砖砌高2.5米、厚0.5米的围墙竣工,工艺细致坚固。此时墓院南北长近百米,东西宽约60米,占地三大亩(合10市亩)。魏县令亲自撰文《重修魏孝子王裒墓引》,勒石以记盛举。
  19年后,嘉庆20年(公元1816年),潍州知府窦炎,又一次捐俸重修,他一带头,“邑人莫不踊跃”,“先后计费缗钱一千八百有奇”,聘请能工巧匠,“阅期二百余日,工始告竣”后的王裒墓焕然一新,“墓门闳敞,绕垣崇固,享堂三楹,丹雘壮丽,佳城郁郁,松柏蔚然”,成为方圆百里著名的人文景观。同朝进士庐州知府闫学淳,特返故里祝贺,并亲为《重修王孝子墓院碑记》撰文,发出“淳宦游四方,家居日少,每以不得热       瓣香谒孝子墓下为憾。今获执笔记事,附名诸君子之后,诚亦有荣幸焉”的由衷喟叹。
  纵观墓院碑记,让我们不仅了解了王裒的典范事迹,深被他的为人孝道所折服,也深深感到历代王朝对他如此地推崇颂扬,这种顺乎民心的善举,不仅寄托了历代人们对他的思慕和敬仰,也起到了教化民众、整饬民风,稳定社会的良好作用。据当地老人讲,从老辈起王裒院周围的乡民们,民风淳朴,孝敬父母,关爱老人,邻里和睦,蔚然成风。
  从拜谒王裒墓后,感动过我的王裒墓院经常在脑海中浮现。中华民族历来有着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百善孝为先”的古训,似乎渐渐被人们淡忘了。知道“二十四孝”的人,已经不多了,知道“二十四孝”的年轻人,更是少之又少。甚至有些不肖儿孙不仅不孝敬老人,不尽赡养义务,反而虐待老人,类似事例报刊上屡见不鲜。好像“孝”在今日社会,已是一个“过时”的词,一讲“二十四孝”,似乎是十分遥远的故事,其实它与我们每个家庭紧密相连,它与我们每人息息相关。孝文化实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这让我联想到青州在王府游乐园,采用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二十四孝”为原本,以汉白玉立体雕像的形式,配上当代名人题字和故事解说,把古文化新景致展示在人们面前,让人们在游览中接受中华民族孝文化的传统教育。我们应充分利用王裒这一楷模,把王裒墓院开发成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孝文化教育的园地,要像王裒那样多为父母尽点孝,多为国家、百姓谋点利,不也是一项功德无量、恩泽后人的善举吗!。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马进文集
文史千古秀 功名上景钟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