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13-04-23 17:54
昌乐 刘文安

乔山春韵(马进)

  乔山春韵
  马进
  北岩多山。虽然没有名山大川那样的雄、险、奇、秀,却不乏清、幽、静、秘的神韵。乔山就是其中的一座。它位于北岩镇中部,海拔359米,东面与豹山相邻,西面与苍山相望。据《昌乐县续志·山川志》载:“乔山耸立千仞,秀拔异常,上有仙人路,即县城对案之文笔峰也。山西坡有石孔,秋出红水。孔下有石崖如鼻,故山下有村曰仰望鼻。”历史上深受广大黎民百姓拥戴的清朝道光年间于允中进士,就是乔山脚下李家河人。
  那天增志开着他的面包车,拉着我和星莹走的是乔山前的槐林大道。正是五月槐花飘香时节,蜿蜒曲折的盘山道两旁全是一片刺槐林,那花开得如云似雪,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气势。那洁白如玉的槐花成簇成团,紧紧缠满不堪负重的枝头,真可谓遮天蔽日,组成了一条花海长廊。阵阵槐香朴面而来,风是香的,树是香的,连路两旁小溪中漂着花瓣的流水也泛着缕缕清香。成群结队的蜜蜂飞满头顶的天空和周围的世界。我们干脆下车,漫步在槐林间的小路上,见路旁每隔一段距离都摆放着一罗罗蜂箱。原来都是一些从南方远道来的放蜂者,正在这里忙着采集“槐花蜜”。置身其间,蜂蝶飞舞,野鸟啁啾,幽幽芳香,沁人心脾,让你神清气爽,尘俗尽涤。不觉想起“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话来,别忘了这绵绵10里槐林长廊,是上世纪北岩历届党委,带领北岩人民经过近半个世纪封山育林植树造林艰苦奋斗的成果,才为后人创造了这大自然带来的温馨、清新和甘美啊!
  我们正感叹着,郁郁秀丽的乔山,不知不觉已座落在面前。纵目望去,山色苍翠,荫翳交叠,在微风中,闪动着绿色的涟漪。山坡的层层梯田里,农民们正在忙着春耕备播。刚到山脚下,就发现周围的沟头崖岭上,到处都有坑坑洼洼的痕迹。蓦然想起,前几年路过此处时,这里漫山遍野到处是采挖蓝宝石的人群。据说,十几年前省地质勘探人员就是从乔山最先发现昌乐盛产蓝宝石的。
  大家兴奋不已地交谈着,建议再探讨蓝宝石这一课题时,别忘了乔山这方最早的发现地。星莹说,据史料载,乔山自古以来就是一方神山宝地,早年有庙宇、石碑,还有一处点将台。传说先祖黄帝死后就葬于乔山,是从这里升天的。历史上就有专门在乔山守护看墓的官,这个官后来就叫乔官。听了他的介绍,我们更对乔山刮目相看了。为了更多领略它的风采和神韵,我们围着它的半山腰转悠了整整一圈。
  按照史书记载,山上有条仙人路,但见乔山四周,尽是杂树成荫,林木莽莽,遮住了视线,始终未找到仙人路。我们用增志带来的望远镜,轮着往山上扫描,只见层林中有条山梗起伏跌宕,宛若一条绿蟒蜿蜒其上,兴许那就是“仙人路”?倒是发现西山坡的层林间,却藏有一个“仙人洞”。史书说“山西坡有石孔,秋出红水”,莫非该洞就是出红水的石孔?听攀登过的人说,洞深无底,石子落下,铮铮作响,如敲铜钟。
  传说早年乔山爷和苍山爷是一对好兄弟,后来不知何故两人反目为仇,乔山爷打了苍山爷一耳光,打落了他的帽子,就是现今苍山西侧的那座酷似一顶草帽的小山包。而苍山爷却回敬了他一箭,正好射中了乔山爷的腰,所以至今每到秋天,他的腰部还往外流红水呢!至于“孔下有石岸如鼻”,却没能找到。恰好山坡上有位放羊的老人,我们忙上前请问,老人叫郝光令,今年84岁,乔西村人,很健谈。他指着山上一片层林中的悬崖说,早年那里有数丈高的大崖头,一石柱直垂崖下,上细下粗,从俺村老远仰望过去,活像仙人的鼻子。所以俺村老早就叫“仰望鼻村”,可外村人却叫成了“闫王鼻”村,现已改叫“乔西村”。我望了望座落在乔山西的这个小山村,与山的背阴处苍酽一色,如盘座的老者。这是我县村庄以物命名,即以自然地理实体命名的实例。
  本想按老人指点的路,到山顶上领略一番乔山的风光,因时间关系没能如愿。我们只贴着乔山西麓的一条山路,穿过乔西村南,沿一道狭长的幽谷走了走。没想到走不多远,面前却豁然开朗,闪出一片“世外桃源”。但见四周堆青叠翠,郁郁葱葱,芳草萋萋,流水潺潺,水抱山环,气象万千,犹如山水画般的怡然舒展。在两条山溪水的交汇处,竟座落着一处古式老屋,一色的青砖结构,墙厚均在半米以上,重梁重檩,顶面为双层小青瓦。听村人说,为明末建筑。我们惊叹它虽经数百年的风雨沧桑,却仍完好无损地保持着古朴典雅的明代建筑特征。仰目东望,乔山顶上,白云轻纱,含烟映晖,似有缕缕氤氲水气,正往山下这边缥缈而来。星莹向我耳语,这叫“紫气东来”。此处东靠乔山,西邻丹水,无疑是块风水地,说不定早年这家主人就是位风水先生呢?增志也说,往后拍农村题材片,选外景不用到别处去,就到北岩乔山来,这里不就是绝佳的外景地吗?
  我们又围着西边一片灌木林转了转。扒开溪边的一丛丛灌木,蓦地见一条清亮亮的山溪水,从层林深处一路淙淙吟唱着向我们奔来。那水灵灵的溪水,真是极柔和、极纯净、极清甜、极润泽。溪水里映晃着溪边的花丛树影,沉浮着天空的彩霞云朵,看上去没有半点侵蚀、肆掠和污染。我们又顺溪溯水而上,两边树林中不见其鸟,却闻一片啁啾之声,似天乐从天而降。行不多远,上游又有一泓碧水扑入眼帘,澄沏清纯见底,水底砂草,纤毫毕露,水中似有小鱼儿游哉自如。除从林间隙缝中可远望到山坡上农民在耕耘和偶尔传来几声耕牛的哞叫声外,山野里呈现出一派安祥恬静的田园风光。
  我们坐在小溪旁一块岩石上小憩,断定这条小溪是大丹河上游的某一条支流。听着这小河流水哗啦啦响的韵律,真是声声滋润着我们每人的心田,感受着这大自然的安祥、静谧与清澄,洗去的何止是旅途的劳累、尘世的喧嚣与浮躁,这里的山水已不仅属于风景,而是一种心情,一种情趣了。由此明白了,如果心累了,未必要到名山大川,未必要去塞北江南,一块清静的乡土,一座不知名的小山,也会放飞心情,令人心弛神往。也不免想起古人说的,山水藏魂,乃古传之真理。只要山有了水的涵养,就会青山傍水更妩媚,而水有了山的呵护,也就使绿水依山更秀美了。为此我们觉得,北岩乔山的山水之胜,林壑之美,就具备这样的底蕴和情怀。
  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鲜亮清甜的山溪水,滋润和养育了北岩一方纯正的风土民情。那些在县城住惯了的人们,不妨利用“五一”或“国庆”假期,带着爱人和孩子,到北岩镇来个乡间山野一日游,亲近一下大自然,想必您定会感悟多多,收获多多。
  2005年2月28日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马进文集
文史千古秀 功名上景钟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