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8-12-19 13:47
鄌郚总编

那些留在麓台的身影

  
  中年发奋晚年担任丞相
  -
  他,40岁发奋读书,60岁、70岁两度被荐举贤良、征为博士,80岁寿龄终于相位。他,作为汉武朝唯一善终的丞相,历任贤良文学、郎官、博士、左内史、御史大夫,63岁任丞相,68岁加封平津侯,他就是在相位17年,闻名古今的汉代名丞相——公孙弘。他为相后,尊儒建制、开创了以儒取仕的先河。他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激励着后学,他大器晚成的曲折经历和集腋成裘的学术成就为后人津津乐道。
  -
  才疏学浅出差错 中年苦读终成才
  以麓台为点的浮烟山文化区域,前营丘,后沧海,左依白浪河,右临大于水,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人杰地灵,人才辈出。
  据可考史料,麓台留下最早的身影应是汉代丞相公孙弘。最早记载公孙弘的资料见于《史记·平均侯列传》:“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少时为薛狱吏,有罪免。家贫,牧豕海上。”乾隆《山东通志》卷九《古迹志》载:“麓台,在县西南二里,汉公孙弘读书处。台高二丈三尺,有泉曰补生泉。”乾隆进士阎循观《西涧草堂诗集》程符山十咏麓台云:“公孙幽栖处,荒台上峥嵘;寒色四面起,万顷尘波清;吾辈复登临,壮心满月明。”并在诗后加注:“麓台书院,相传为公孙弘、平津侯着书处。”元于钦《齐乘》云:“山东曰麓台,俗传公孙弘读书处,《元和志》以为弘墓。麓台,潍州西孤山之麓一小阜下名麓台村,《寰宇记》云:“州西二十里,高二丈三尺,是弘墓也;墓后有泉,号曰补生泉。”《九域志》曰:“公孙弘读书处。”梳理一下《史记》《汉书》《潍县志》等有关公孙弘的记载,基本勾勒出他早年谋生学习时期的大致轮廓,同时也印证了记载他在麓台读书史料的可靠和可信。
  公孙弘(前200—前121),字季,一字次卿,西汉菑川国(郡治在今寿光纪台乡)薛人。少年时家贫无钱读书,长大后成为从事文案的刀笔狱吏,因才疏学浅,终出差错,触犯了法律,断送了仕途。为了生计,辗转来到渤海边牧猪为生。此时的渤海应是汉代齐北海一带地区。公孙弘立志学习,到浮烟山麓台刻苦攻读经史,后拜汉廷博士、经学大师胡毋生为师,潜心钻研《公羊春秋》,得其门径,考竞渊源,到40岁,成为着名的饱学之士。
  -
  策答体现武帝思想 年逾古稀再为博士
  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刘彻初继天子位,下诏访求贤良文学之士,选拔人才,公孙弘因贤良征为博士,时已60岁。
  公孙弘开始了老年入仕宦海生涯。好景不长,建元3年(前138),公孙弘奉命出使匈奴,因向朝廷复命时不合武帝心意,被认为无能。遂上书称病,免官回乡。这次进京,公孙弘接触了许多大师与官员,领会了武帝的学术政策,为后面的复出打下了基础。
  他告病免官后仍回麓台,更加勤奋。期间,武帝推行尊儒新政,因危及旧族利益而屡次受挫,加之太皇太后窦氏和太后王氏两家外戚斗争日趋激烈,武帝深受其累,求贤若渴。
  元光5年(前130年),机会来了,武帝再次下《举贤良诏》,菑川国再荐公孙弘应诏。公孙弘再次来到长安,至太常寺待诏,汉武帝制题命诸儒52字策对,公孙弘从天文、地理、人事三个方面,以600字策答。太常令遍阅百位贤良对策后,把公孙弘的策答列为下等,但武帝过阅后却升其为第一。公孙弘这篇对策较全面地体现了武帝的施政思想。以“礼德相济”“赏罚并用”的思想,强调对民众施以仁政的“治民之本”,将“以法和德”“德在于术”的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结合起来,以法为主,辅行德政,最后又将儒家的仁义礼智归纳为“术”,此“术”即董仲舒所言的“孔子之术”或“儒术”,把公羊学理论转化为施政的实用策略,为太平治世提供了依据。为此,武帝临朝诏见,见他“状貌甚丽”“恢奇多闻”,虽年逾古稀,但仍丰仪体健,既旁征博引,雄才善辩,又谦恭礼让,口行敦厚,遂再次拜为博士。
  -
  擢升丞相倡导儒学 明经取士设立太学
  元朔六年(前123),公孙弘擢升丞相。为相期间,他积极倡导儒学,与董仲舒等表彰六经,抑黜百家,设太学及郡国官学,立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员的建议,得到汉武帝采纳得以推行,从而建立了明经取士的五经博士制度,确立了儒学独尊的地位。
  公孙弘对博士制度改革着有《公孙弘》10篇,《汉书·艺文志》有着录。其主要内容涉及三个方面:第一,设五经博士。《汉书·武帝纪》:“建元五年春,置五经博士。”设置五经博士,即《诗》《书》《礼》《易》《春秋》中每一经置一博士,各以家法教授,故称五经博士。有别于文帝时的“一经博士”。五经博士仅限于在儒家经典列官,其他学派虽未明令取缔,但不再享受官方的学术地位,原有的诸子传记博士遭到罢黜。从此,儒学成为官学,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基本思想和主流文化。第二,设置太学,建立博士弟子制。太学是设在京城长安的最高学府,主要为国家培养经明行修的官吏。设置太学,董仲舒对策中曾有提议,但武帝未采纳。元朔五年(前124),公孙弘任丞相时又建议设置,得到汉武帝的采纳并实施。太学实行博士弟子制度,由居九卿之首的太常“择民十八以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弟子。”(《史记·儒林列传》)武帝按公孙弘建议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后又增员至百千人,到汉质帝时,太学生多至三万人。汉代太学,应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国立高等学府,因汉代以前,只有私家教学没有官府举办的学校。公孙弘还建言,“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由内及外。”京师建立太学后,还下令各郡国设立学校,初步建立规制完备、遍及全国的教育系统。第三,明经取士。汉武帝重视任人唯贤,确立了举孝察廉、明经取士的官员选拔制度。孝廉,即孝子廉吏,举孝察廉为察举二科,是通过地方荐选、中央考察选取具备儒家倡导“孝”、“廉”美德的人士任官;明经科是通过选拔通晓一门儒经的学者任官,主要从博士弟子中选拨,通过考课、通过一经者可为补官,即以儒取士。
  公孙弘虽然在尊儒建制、馆阁养仕的弘儒功业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政绩,为后儒开辟了一条登上政坛、获取功利的捷径,和董仲舒、田蚡等共同开启了汉儒的实践时代,但是,《史记》《汉书》等正史中也有诸多对他的负面评价,说他为官圆滑猜忌、为人外宽内深以及挤兑董仲舒、劝杀主父偃等等,这些还是留给后人评说吧!
  -
  南燕太子麓台月下读书
  -
  在浮烟山麓台的碑刻上,留着元代开科取士首位状元张起岩为麓台写下的《麓台秋月》诗一首:银河漾漾净天街,碧月辉辉照麓台,台上读书燕太子,清风依旧向人来。清末金石学家郭麐的《竹枝词》:“潍州八景始谁标,丞旨题诗寄兴遥。轶事为传麓台月,当年曾照慕容超。”实物、史料诗中描述的就是南燕国太子慕容超麓台月下读书的情景。
  -
  苦命王子颠沛流离 装疯卖傻等待时机
  慕容超(384—410),字祖明,鲜卑族人,南燕国(国都广固城,在今青州)皇帝慕容德兄北海王纳之子。
  太元八年(建元十九年,383),慕容德赴南方征战时,留给家人一把金刀作为信物。慕容纳之兄慕容垂在山东起兵建立后燕时,前秦张掖太守苻昌把慕容纳和慕容德的诸子亲属全部抓捕,尽皆诛杀。慕容纳的母亲公孙氏因为年老免去一死,慕容纳的妻子段氏正在怀孕,也没被处决,囚禁在郡狱。
  监狱掾吏呼延平原本是慕容德手下小吏,曾犯死罪,被慕容德赦免,呼延平一直有心报恩。在他的周旋帮助下,公孙氏、段氏婆媳逃出监狱。呼延平又历尽艰辛,带她们逃到羌人居住的地方。
  几个月后,段氏生下了慕容超。呼延平设法将母子二人迁送到后凉吕光的统辖地区,凉吕隆帝投降秦羌姚氏,慕容超又随凉州人迁到长安,在凉州、长安之间多次往返。慕容超10岁时,祖母公孙氏去世,临终前把金刀传给慕容超,并说:“如果天下太平,你能够向东回到故土,可以将这把刀还给你叔叔慕容德。”慕容超担心被抓,就装疯行乞。转眼慕容超到了婚配年龄时,娶了呼延平之女为妻。
  慕容德染病期间,生子无望,得知嫂嫂段氏生下一子,甚喜,最终通过相士宗正谦打听到慕容超的下落。慕容超得以带上金刀逃出长安,辗转来到南燕国都广固城。
  义熙元年(405)四月,21岁的慕容超终于见到了叔叔,痛哭流涕,磕头不止,双手呈上金刀,转述了祖母的临终遗言。慕容德抚摸着金刀,悲痛地号哭。
  -
  深得叔叔喜爱 去麓台潜心求学
  《晋书》载:“德甚加礼遇,始名之曰超,封北海王……顷之,立为太子。”慕容德见到身高八尺、腰带有九围、神采秀发、形貌举动优美的慕容超,甚是喜欢,用很高的礼节对待他,给他取名慕容超,封为北海王,授任侍中、骠骑大将军、司隶校尉,开府,设置佐吏。
  慕容德打算把慕容超作为继嗣,在万春门里为他建造宅第,挑选了一批儒家学者充其幕僚兼教师。慕容超虽然读书不多,但天赋聪慧,颖悟性高。他在家极意奉事慕容德,在外边谦恭对待贤士,获得上下左右的一致好评,慕容德甚感欣慰。
  这年八月初九,慕容德在东阳殿抱病接见群臣,议立太子之事。朝堂上大臣们“举双手赞同”,于是,诏书策立慕容超为皇太子。
  慕容德既是南征北战的武帝,又是学富五车的鸿儒,非常重视教育。400年,即位后就在广固城“建立学官,简公卿以下子弟及二品士门二百人为太学生。”并“大集诸生,亲临策试。”也就是说每月初一,慕容德要亲自到太学考察成绩,对太学生发起策问,太学生做策答,以此督查教学和学习情况。他不仅在广固开辟教育场所,还诏令各州县办好庠序,为国家培育后备人才。慕容德尤其崇尚齐鲁学风,对鲁国孔孟儒学、齐国稷下学宫推崇备至。东晋晚期北海国的国治平寿城在今浮烟山西南平寿村。由于慕容超从小流浪和逃亡,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虽在广固学过经书,但作为皇太子,仍显学识浅薄,难担重任。为此,慕容德特意安排他到久负盛名的汉相公孙弘读书处——麓台,期望他潜心求学,修身养性,掌握文治武功的真本领,支撑起刚刚建立的南燕政权。慕容超在平寿城附近的麓台,边读书边监国。
  -
  治国经验不足 在位五年国破人亡
  义熙元年(南燕建平六年,405)年底,慕容德去世,慕容超即皇帝位,大赦境内,改年号为太上。尊崇慕容德妻子段氏为皇太后。
  太尉封孚对慕容超说:“臣下听说太子、母弟、贵宠公子、公孙、累世正卿这五种人不应在边地戍守,出身贱、年辈小、关系远、资历浅、地位低的这五种人不应在朝廷供职。慕容钟是国家的宗臣,社稷的靠山,段宏是有着不错声望的外戚,这两个人理应协助处理国家政事,不宜镇管边远地区。现在慕容钟等人外出边远的地方,公孙五楼在朝廷里辅助国政,臣私下里感到不安。”
  慕容超刚即位,害怕慕容钟的权势大威胁到自己,就拿此事去问武卫将军公孙五楼,公孙五楼想专断朝政,多次离间。因此,他让慕容钟任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段宏为徐出刺史,担任外官。封孚的意见到底没有被采纳。慕容钟、段宏不平道:“黄狗皮恐怕终究会补狐裘。”公孙五楼听了,对他们二人渐生仇怨,埋下了族人内乱的隐患。后来慕容法串通慕容钟、段宏等人谋反。慕容超把他们的同党侍中慕容统、右卫慕容根、散骑常侍段封抓起来杀了,在东门外车裂了仆射封嵩。西中郎将封融、徐州刺史段宏投奔北魏。
  东晋义熙五年(410),东晋大将刘裕率师北伐,进击南燕,慕容超没有御敌的准备,晋军很快占领川源,攻破临朐。慕容超临急应战,未采用大将“坚守大岘关”,御敌于南大门,待敌粮草不继而自退的策略,广固城被围。慕容超虽亲率将士于城门之上,坚守城池3个多月,终因双方力量悬殊,城破国亡。慕容超率几十骑出城逃奔,被晋军追获,解回建康(今南京),斩于市曹,年仅26岁。刘裕将南燕王公贵族以下3000人全部斩首,将他们的女眷、金帛等赏给将士,广固城被夷为平地。
  年轻的慕容超在朝内没有可靠的政治基础,尤其在人事搭配、律法制定、人才遴选、赋税等方面缺乏经验,难以驾驭飘摇中的政权,又难脱学识浅薄、心胸狭窄,疑忌功臣的弊病,最终导致怨声载道、众叛亲离,在位5年就国破人亡了。
  -
  创办书院开创科举辉煌
  -
  他外官做到督抚,内官做到刑部尚书,官至正二品;他曾与内阁首辅张居正、抗倭名将戚继光同朝为官;他曾卖掉城里的房子,创办了潍县历史上第一座书院;他还为潍县现存第一部地方志乾隆《潍县志》作序……他就是明代大政治家、着名学者、潍县进士刘应节。
  -
  仕途遭弹劾 回乡办书院
  刘应节(1523—1590)字子和,号白川,潍县人。其先祖为辽东咸平人,始祖昭信,金末曾任昭信校尉,二世祖德润曾任长清酒税监,随金渡河升亳州酒税使,三世祖佺曾任潍州常平仓使,其父刘润,也是好学之人,颇有声望,父以子贵,四次获得皇帝的追赠。刘应节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乡试第一,嘉靖二十六年(1547)考中进士,时年25岁,任户部广东司主事。嘉靖四十三年(1564),任山西右参政。隆庆元年(1567),出任河南地方官。万历元年(1573),升任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万历二年(1574),晋升南京工部尚书,后召为戎政尚书。万历三年(1575)又改任刑部尚书,成为当时张居正内阁的重要成员。由于与首辅大臣张居正有隙,又得罪了万历身边的大太监冯保,被以“与云南参政罗汝芳出郭谈禅”的罪名弹劾。刘应节遂上书请辞,于万历四年(1576)回到原籍潍县,时年54岁。
  作为三代重臣的刘应节致仕回乡后,时常想起自己开蒙成才之地浮烟山麓台。嘉靖年间,少年时的刘应节曾在此攻读,对麓台有深厚的感情。他积极筹措资金,卖掉了城里的房子来到麓台,于万历五年(1577)出资修建了潍县第一座书院——麓台书院。书院建成时的规模史料均无记叙,无从可考。可显示书院规模的资料记载是乾隆二十二年(1757),阎循观进京赶考失利后回潍县扩建书院所记述的规模,15间房子,容百余人读书。
  -
  亲自任山长 代代育人才
  麓台书院建成后,刘应节任山长,亲自主讲,聘请外地有名学者来此会讲、观摩,举荐人才。
  书院教风严谨,学风端正,无论是县考还是府试,麓台书院的学子成绩斐然,书院名声享誉一方。不仅当地的生员前来读书,莱州、青州、登州的学子也慕名前来求学。
  刘应节在书院的19年中,为潍县等地培育了大量名贤俊彦,秀才举人,就是进士也出了多名。培养人才最多、影响最大的是高守训。高守训是明万历丙子(1576)丁丑(1577)联捷进士高桂的六世孙,乾隆癸丑进士。他高中进士的弟子有刘鸿翱、郭圲、郭璋、陈凤翰(联捷进士)、陈官俊、王延年、高其召(联捷进士),考中举人的弟子如刘鸿翥、李谔、李廷训(寿光)以及潍县名贤等枚不胜举。清代朝廷、山东学政也来视学选贤,重用人才。
  清代书院建立前举人为37名、进士12名;书院建立后,举人261名、进士66名。明代潍县举人、进士数量分别为83名和28名,在莱州府所属七州县中均居第3位。清代潍县举人、进士数量分别是298名和78名,居各州县首位。如潍县张翔,三代4进士;潍县郭氏,8人中进士;潍县陈氏,20人中进士,57人中举人。
  刘应节还非常重视对子孙的教育,据《刘氏家乘》记载:“刘应节对子孙的教育非常重视,曾亲为其孙刘辛生延浙江乡魁沈鹏风为师,并在戎马倥偬之中,从密云贻书,亲予指导:历代田赋、兵刑之属,皆宜考究。至于太极、大衍、皇极经世、律吕、星历,须与通。此数者,讲其大概,然后可细究其精微。”刘应节的后人人才层出不穷。长子元功,万历丙子举人,曾任完县知县;次子元勋,萌生;孙子辛生,“博览群书,一目十行俱下”;玄孙芳声、以贵敏而好学,目达耳通。
  -
  作序潍县志 乡人传佳话
  潍县历时572年中,共编纂五部地方志书。而由私人修纂、现存最早的潍县地方志书即明万历二年(1574)纂成的《潍县志》。
  这部《潍县志》开篇序言的撰写者是正在京城做官的刘应节,落款是“赐进士出身、资政大夫、南京工部尚书、前总督蓟辽保定等处军务兼理粮饷、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北海刘应节撰”。该序还载清康熙十一年(1672)刻本《潍县志》和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潍县志》卷首。一部县级地方志能得到官至二品当朝内阁的重要成员刘应节的垂青并为志作序,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事。
  万历志的主修是官至明户部郎中、两淮盐运使、致仕归里的邑人刘廷锡,曾任明南京刑部郎中、邑人胡邦佐和陕西按察副使、邑人王渐等众手成志,于明万历二年(1574)纂成。万历志共十卷,182页,约三万字,记载了明万历二年之前的潍县历史。简要记录了上自周、秦、汉、唐下到国朝大明,历代与潍县有关的75位历史人物与他们的业绩。
  刘应节万历志序中对刘廷锡的修志善举充分肯定:“旧有志,岁久漫灭不可读,乡先达大夫鹾使刘公,家食有间,慨然以修辑为任”,他说,有了这部书,“披图览胜,千里封疆明于指掌,一切土壤贡赋,据程按牍(依照规章制度,核实于公文简册),毛发灼如镜观(详细准确简明)”,完全可以“传信诏来,与邦国使并传而无弊哉”。同时,他批评了时任潍县的主政者对修志不重视、不作为、慵懒推脱的失职行为。在最后称赞刘廷锡“以良史才,不惜操觚,仅数月辄为成书”。
  刘应节不仅为官清正,善于作战,而且也富有文才。他一生写了很多文章,其中着作有《白川刘公奏议》八卷、《沿边军筹》《白川文集》《边关通志》《蓟门奏议》等;诗文有《登西岩》《登雾灵山》《登银山铁壁寺》《议开新河疏》《新河议》等23篇;还有序、记、奏疏、墓志铭与行状若干,颇有水平。刘应节万历十八年(1590年)去世,享年68岁。吊唁者络绎不绝,万历皇帝遣使凭吊,并追赠他为太子少保。
  -
  联捷进士揭露科举乱象
  -
  高桂(1557-1629),字凤翥,潍县麓台村人。明万历丙子(1576)丁丑(1577)联捷进士,授泰兴知县、礼部仪制司主事、贵州思石道监察副使等职。高桂的生平可划为少年求学、青年入仕、中年讲学、老年复出四个阶段。讲学时注重学品培养,众多弟子脱颖而出;入仕后兢兢业业,为整治科场舞弊不惜搭上前程。
  -
  少年求学联捷进士 弱冠之年蜚声公车
  高桂的家乡潍县麓台村由来已久,元《齐乘》就有记载:“潍州西孤山之麓,一小阜下名麓台村。”村里高姓占大多数,明代中后期人丁兴旺、人才辈出。高桂祖父高明,字溪东,嘉靖十六年(1537)举人,官至直隶保定河间通判,诰授承德郎。父亲高如愚,考入国子监,是太学生,官至兵部武选司主事,晋封中宪大夫,贵州思石道按察司副使。
  据史料记载,高桂少年时读书常十行俱下,终日手不释卷,诵习不辍。高桂不负厚望,院试及县考屡屡夺魁,府试轻松过关,19岁赴省城乡试,丙子丁丑两科及第,成为明代潍县第一位联捷进士。喜讯传到家乡,乡人张灯结彩,鸣鞭放炮,大摆宴席。麓台的教谕、教习以及学子们更是着礼服、生员冠巾前去迎接。潍县知县曾派专人祝贺,明代东莱进士、吏部左侍郎赵焕称高桂“甫弱冠即蜚声公车”。
  -
  青年入仕政绩显着 上疏奏报科场舞弊
  万历四年(1576),高桂考中举人,出任河北保定河间通判;万历五年(1577),考中进士,选派江苏泰兴任知县,时年20岁。到任后,兴教化办庠校,治理县学考选中的积弊,以政绩显着擢礼部仪制司主事。高桂到京城任职时,遇到一个叫木旺的云南土司首领,他携重金活动于京师,用千两黄金违例求封,高桂不允,上疏参劾,遏制了不正之风。他襟怀坦白,秉公办事,受到万历皇帝的器重,升任祠祭司员外郎。
  万历十六年(1588)顺天乡试,高桂奉旨与右庶子黄洪宪等巡考。看到考生“关节通神”,徇私舞弊成风,考风大坏,“遂至辱大典而羞当世”。高桂即上《科场大坏疏》奏疏,大致三层意思:首先从“权相作俑,公道悉坏”开始查找舞弊源头,指出首辅张居正带头为儿子私求功名,贻玷冠裳,强调拽白者可以衣紫,寒唆者倚场不得登龙,写到顺天乡试舞弊成风之乱象,查清来龙去脉。其次,是列举舞弊事实。他调查发现,顺天乡试张榜前,考试结果已经“满京喧传”。至榜一出,大半符合。最不应该出现的是试卷混乱和丢失现象。因试卷丢失,有人乘机捣鬼,以假乱真,以甲为乙,移花接木。列举了第十一名李鸿,第十三名屠大壮,文章文理不同,写错别字做卷面标记的舞弊行为。再次,是提出复查试卷。高桂要求调顺天府本次考中者的试卷一一复核,建议对有疑点的考生,如榜首、辅臣王锡爵之子王衡与考生茂一桂等一并进行复试。朝廷下令复试时,礼部尚书朱庚称病不出,由左侍郎于慎行主持复试,他欺上瞒下,以“悬殊不大,可以无弊”奏报,就这样不了了之。
  高桂的揭露冒犯了把持朝政的首辅张居正,波及到掌管人事的内阁大臣赵志皋和诸多徇私舞弊的大臣。不久,高桂被降为陕西甘泉知县,后又迁为武选司员郎中。这期间,遇母丧,告了丁忧,返回潍县。
  -
  出缺申请被扣三年 返回家乡麓台讲学
  高桂按明制规定,三年丁忧期满,赴京服缺候补。他三番五次提交出缺申请,却遭无理扣押,他在京一等就是3年。赵志皋让人捎话:“高桂尚欲得官耶?予告归足以!”高桂面对权臣的报复,心灰意冷,递交“自愿放弃候缺”的申请,满腹愤懑地返回潍县。
  刘应节于万历五年(1577)出资建成潍县麓台书院,正是高桂考中进士那年,高桂少时博学多才,居官清正早已名声远扬。高桂告归不久,刘应节就发出邀请,聘他赴麓台书院讲学,高桂欣然应邀,在书院一教就是20余年。
  高桂讲学期间特别爱惜人才,深感“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一乐也”。一方面,注重人品养成教育。倡导为学先做人,以礼仪为先,把品德放在第一位。他痛恨不学无术,靠买卷舞弊或“挟私求进”巧取豪夺者。另一方面注重学品培养。他传授儒家经典,授业严谨,每字每句都要生员明其理义。再一方面,严把书院考风考纪,杜绝一切舞弊行为。据传,试题采用弥封卷,不论大考小考、年度考试还是模拟府试、乡试,试题绝对保密,安排专人看管。批阅试卷要求更严,一字一义,一笔一划都不放过。对答卷与平日学习有出入者,再行复试。高桂所教弟子经得起考试,在府试乡试中众多弟子脱颖而出。麓台书院在明代潍县教育中科第彬彬,人文蔚起,闻名遐迩。
  -
  老年复出贵州赴任 鞠躬尽瘁卒于任上
  高桂虽因疏劾科考冒犯权臣,被迫弃官返乡,但他重节气、秉公正,文章、道德皆为时人称道,同僚们并没有忘记他。20多年后,权臣张居正、赵志皋相继去世,朝堂上希望他复出的呼声越来越高。为此,朝廷下旨,命高桂复出,任贵州思石道监察副使。此时高桂已年过花甲,往年朝气不复,边陲贵州山高路险,在赴任的长途跋涉中饱受颠簸之苦,到任后便觉身体不适,但他不顾年老体弱,夜以继日查阅卷宗,亲自到少数民族地区勘查。由于操劳过度,又加由北到南气候不适水土不服,疾病缠身,调治无效,不长时间就卒于任上。享年72岁。
  高桂着有《虚白轩杂录》,《潍县志稿·艺文志》着录;《北海集》《潍县志稿·艺文志》着录。事迹载于《潍县乡贤传》。
  -
  继承传统精于经史着述
  麓台书院继刘应节、高桂两位进士后,又出了一位进士出身的经史大家。他为苍梧人民减税、剿匪、办学,回到家乡冒文字狱风险办学,为郑玄罢祀撰文讨公道。他就是辞官还乡,刘应节后代中较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刘以贵。
  -
  读书若到入定时 蚊叮虫咬全不知
  刘以贵,字沧岚(生卒年不详),康熙二十六年(1687)举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曾任广西苍梧知县,山左文化大家,潍县世家望族刘应节的五世孙,享年65岁。
  刘以贵出生于书香门第,住潍县城里八仙巷,祖父刘凤毛官至广西桂林通判,经史与星历研究造诣颇深;父亲刘炲,邑诸生,赋性严正,有机智,有卓识,曾协助邑令周亮工守城抵御清兵。刘以贵从小在诗书之泽的环境中成长,在尊儒重教、百年不衰的家风中成才。
  刘以贵幼年刚会说话时,就表现出颖悟绝伦的记忆力。民国《潍县志稿》卷29《人物志·儒林》记载:“甫能言,母氏口授以四子书,即能熟。十岁遍通经史,为文奥博,惊其前辈。”文中记载了他10岁时,就通读经史,所写文章深奥而广博,前辈们看了后都很惊讶。
  康熙二十六年(1687),刘以贵参加乡试中举,考卷文章写得精彩绝伦,海内名流争相传看,名流何屺瞻、孙子未、汪武曹对其尤为倾服,以为绝伦。
  刘以贵读书刻苦,盛夏读经、着述到深夜,很多蚊子在他面颊上叮咬,他竟感觉不到,下人帮他驱赶蚊子打在他身上,他竟全无察觉。他读书与着述时超人的定力和专心致志的治学精神令人惊叹不已。
  -
  出任广西苍梧县 文治武功多业绩
  刘以贵出任广西苍梧县令时,看到少数民族地区赋税繁重混乱,匪盗活动猖獗,便从革除陋习开始革新治理。
  耗羡是赋税的加耗部分抵补实耗后所余,养廉、耗羡的一部分归地方官吏,余另外的解缴布政使司。刘以贵发现这些弊端后,大刀阔斧地开始了一系列综合治理。通过赋税治理,查缺补漏,减少多征税额,给当地百姓减轻了负担,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刘以贵在县城搞赋税治理的同时,对城外武缘的匪盗进行了集中打击和清剿,铲除了明火执仗、为害多年的八寨匪盗,保护了百姓的人身财产安全,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革新治理初见成效。他勤政廉洁,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受到当地百姓的信赖和爱戴。
  刘以贵亲历了穷山恶水出刁民的现状,认识到根治匪盗还得从教育入手。于是,他把家乡重视教育的风尚带到了苍梧县,兴学立教,创办茶山书院,以诗书为教。在繁忙的公务中抽出时间,亲自到书院授课。莘莘学子聆听到县太爷的谆谆教诲,极受鼓舞,上进心倍增。他的善举,为教育不发达的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开启了新的局面,使教育状况得到改善,“由是文教振兴,获隽者甚众”,为苍梧县积蓄了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才。
  -
  书院授业顶风险 笃守儒学不动摇
  刘以贵40岁时辞官还乡,回到少时读书的麓台书院讲学授徒,杜门着述,专心学问。但此时正值文字狱时期,授徒危险四伏、如履薄冰。重灾时期自顺治八年开始,经康熙、雍正、乾隆四朝,历时140余年,曾下令不许“别创书院,群聚徒党及号召地方游食无行之徒,空谈废业”。麓台书院也遭受了摧残,期间屡经变革、兴废无常。
  刘以贵似乎不以为然,他秉承先祖刘应节“以存养为根本,省察为修治,穷理为门户,笃守程朱理学”的遗愿,继承了麓台书院勤于治学,精于着述的传统,注重解释阐发儒家经典着作,对十三经作了注疏,旁搜140余家而考其异同,辩其得失。
  他在麓台书院的十几年里,勤于讲学,精于点拨,诲人不倦,在说经方面尤为见长,影响了清代来麓台求学的代代学子。乾隆进士阎循观评价道:“自古说经之言,未有富于先生者也。”刘以贵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在他的影响教导下,子体仁,县学生;复仁,甲辰恩科举人,官至酉阳州同。
  刘以贵的学术观点在《论郑康成》中做了鲜明的诠释。事情的原因是明嘉靖十一年(1532),东汉末年儒学大师郑玄因遭非议罢祀,刘以贵为此强烈不满。郑玄是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汇萃儒先,折衷掌故,于《易》有解,于《诗》有笺,于《礼易》《周礼》各有专注。”倾其毕生精力遍注儒家经典,被列入22位儒学先师之一,从祀于孔庙。可曾任礼部右侍郎的程敏政(1446—1499)轻诋前代之师,罢郑玄孔庙从祀。刘以贵怒斥了程敏政等博利之徒,以私智议先儒,以学术教人心,其流弊不可胜言。又引用了东莞名儒陈建之“读书未到康成,安敢高声议论”之言讥讽程敏政,强力抨击了程为代表的排斥儒学正统而进行的异端行动。他的呼吁和呐喊,为郑玄到清雍正二年(1724)恢复从祀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刘以贵注重教学活动同学术研究结合起来,边讲学,边着述,研究成果颇丰。经书着有《古本周易》十六卷、《易》有《析疑》二十卷、《藜乘集》三卷、《初学正鹄》一卷、《正命录》《沧岚辨真文》若干卷、《尚书》以下皆有《集解》各若干卷;史书着有《莱州名贤志》《潍水源流考》《苍梧县志》和与孔尚任合纂的《莱州府志》;收入乾隆《潍县志》的有《重修白浪河坝记》《杨万资传》《郑康成论》《书徐伟长中论后》《潍水源流考》。他的经学、史学着述将麓台书院严谨治学、精心着述的传统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赢得了山左文化大家的学术地位,是清初山左文化里程碑式的人物,以卓越的儒学成就,载入《清史稿·儒林传》。
  -
  扩建书院开讲会促交流
  地处古营丘、平寿、下密三个政治中心之间的浮烟山麓台,自古就是文人学士读书治经、修身养性的风水宝地。一位麓台学子,才华横溢,18岁考中举人,一场京城会试,让考官成了“抱经先生”。他就是教育家、山左着名理学家、潍县古文派的代表——阎循观。
  -
  文章惊艳却名落孙山 会试阅卷官抱卷大哭
  阎循观(1724—1768)字怀庭,号伊蒿,昌乐县黎家村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进士,出身于有明清全国四大科举世家之一的昌乐阎氏。阎氏先世山西太原人,自明洪武初迁居昌乐。从康熙到嘉庆年间,连续5代血亲考中7名进士,20名举人,50多名监生、贡生,200多名秀才。
  阎循观是独子,6岁丧父,11岁丧母,曾“铺草苫,枕土块”为母亲吴氏守孝。阎循观由官至宾州府知府的伯父阎廷佶抚养长大。《阎氏家乘》记述,阎循观儿时“性颖敏,读书过目不忘。”他来到麓台书院后,“乃奉程、朱为宗”发奋攻读。乾隆七年(1742),年仅18岁的阎循观考中举人。
  乾隆二十二年(1757)春,礼部在京举行会试。这次考试,由翰林院侍读学士卢文弨任阅卷官。卢文弨发现阎循观的文章辞简淡醇,非同一般,各阅卷官争相传阅,都赞叹不已,“堂当置第一”。于是,卢文弨将考卷呈荐给会试主司刘统勋(诸城人,浓墨宰相刘墉之父),力争推荐该卷为第一名,而刘主司不觉得好,没有采纳。卢文弨不服,再次抱卷上堂与刘统勋争辩:“不应该失去这个难得的人才。”但是,刘统勋仍没有重视这位老乡的考卷。名次敲定,阎循观被排除进士之外,名落孙山。卢文弨竟抱着阎循观的考卷在大堂上放声大哭起来。该事件在翰林院甚至京城学界引起了很大轰动,有人便称卢文弨为“抱经先生”。卢文弨则把自己的堂号命名为“抱经堂”。卢文弨整理校勘文献、注释诸子经书的“抱经堂”藏书全国闻名,今仍保存完好。这次会试,阎循观虽然未中进士,但他的才华与名声已在京师传播开来。
  -
  扩建麓台书院 建立讲会制度
  深受打击的阎循观一度无意科举,于是回到麓台书院,开始了讲学生涯。
  这时,各地慕名求学的学子不断增加,阎循观在《西涧草堂集》这样记载:“浮烟山自明代刘应节建起麓台书院后,四方学子联袂入山功读。在西涧草堂建成前,由于麓台书院倾圯而改在修贞观学习。”为此,阎循观、夏秦玉和修贞观的张道士倡议募捐集资,扩建书院。工程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竣工。新建校舍南屋10间,东屋3间,西屋2间(厕所)。张道士又把修贞观(今名“朝阳观”)的“讲经堂”5间借给书院使用,加上原有的校舍,可容学子百人以上。同时,又置学田数十亩,由师生自行耕种,“以农养学”。
  清乾隆年间,在阎循观的影响下,潍县韩梦周、高守训,昌乐阎循中、阎学尹等名士,也相继在此攻读、教学,并取得了卓越成果。特别是韩梦周执教后,远近学子纷纷前来拜师求学。他们的弟子,不仅来自周边的潍县、昌乐、安丘、寿光、临淄、莒州等地,甚至有人来自江南,书院一派兴盛。
  阎循观讲学之余,与韩梦周尝试并建立“讲会”制度,开展学术研究活动,倡导不同学派相互讲学、共同交流。“讲会”有严密的组织,明确的宗旨,详细的约规,隆重的仪式。阎循观、韩梦周、阎循中等名师主持“讲会”,敞开院门开展论辩答疑、学术争鸣等研究交流活动。慕名而来听讲者非常多,如官至宗人府府承、顺天学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的掖县毛式郇父子,官至协办大学士、咸丰皇帝恩师、滨州杜受田父子;潍县官至协办大学士的陈官俊,莱州、诸城、高密等地学者,不胜其数。清朝廷派出学使、山东学政相继来此视学选贤,书院为朝廷输送了大批人才。
  乾隆二十四年(1759),潍县知县韩光德筹集捐银3040两,建潍阳书院,院址在城里大十字口迤西,有厅房、楼房29间。两个书院的名师多有走讲活动。
  -
  时隔九年会试中第 告病辞官重返书院
  乾隆三十一年(1766),在他人的苦劝下,阎循观再次进京参加会考。这一年正巧卢文弨仍然任阅卷(分校)官,揭榜时,侍郎刘荫榆唱到第九名,卢文弨发现是9年前的阎循观,激动地对大家说:“当年卢某为其抱卷流涕的阎循观这次真考中了,我们可以为他鼓掌了!”大堂里响起了一片掌声。接下来,乾隆皇帝接见阎循观,询问了他的家世后,非常器重这位新科进士,钦命他为吏部考功司主事。阎循观在职期间,出差时“自带麦饼”以防“因食误公”,对每件事情“必详核比例,准情酌理而后定稿,决不随方就圆”。做官不到3年,就以病告归,回到家乡。告归后,又重返麓台书院,继续讲学着述。
  阎循观在着述方面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着有《尚书读记》一卷、《春秋一得》一卷、《西涧草堂诗集》四卷、《困勉斋私记》四卷,这十卷着作全部被《四库全书》收录。他的着述奠定了他在山东理学主要代表人物的地位,他和麓台书院的名师韩梦周、刘以贵,以卓越的儒学成就,被《清史稿·儒林传》收录,后人把阎循观与韩梦周并称为“山左二巨儒”。
  乾隆三十八年(1768)六月,阎循观以疾终于家,年仅45岁。他一生有25年的时间,倾尽所学传道授业,着书立说,把人生最宝贵的年华留给了麓台书院。
  -
  交游讲学创新理学流派
  -
  韩梦周(1729-1798),字公复,号理堂,潍县东关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进士,清代着名理学家,“山左二巨儒”之一,潍县古文派的代表。曾任安徽省来安县知县,在麓台书院主讲27年,是麓台书院执教时间最长的人。
  -
  幼时严母开蒙 多遇贵人帮扶
  韩梦周的曾祖韩臻、祖父韩瑚都是读书人,父亲韩承休,候选主薄。韩梦周3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张氏带着他们兄妹5人,家境日渐贫寒更促使他发奋读书。韩梦周读书时恰逢三位贵人。
  幼时的启蒙老师——母亲张氏。张氏是明崇祯进士张尔忠的曾孙女,对孩子读书要求极严。韩梦周少孤力学,“承母孺人教,知切劘正学”。母亲去世后,兄妹5人曾投奔雍正进士、官至宾州府知府的姑父阎廷佶,和昌乐黎家村阎循观的兄弟们一起读书。
  儿时开蒙老师——滕纲。滕纲(1688—1758),字建三,昌乐营丘敞梨庄人。少补诸生,乾隆壬申(1772)岁贡生,北海理学代表人物,候选儒学训导。先世为河南人,明初迁居昌乐。隐居穷经,尤其精于四子义训。乾隆戊寅(1758)正月二十三病逝,谥安节先生。上至士大夫,下至村夫童叟妇孺,都称之为滕纲先生,“旁县好学者多从之游”。滕纲时住昌乐营陵黎家村西南角,韩梦周与表兄阎循观拜滕纲为师,滕纲对这俩弟子特别上心,二人刻苦好学,你追我赶,学业大进。
  少时点拨老师——郑板桥。郑板桥(1693—1765),名燮,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乾隆十一年自河南范县调任潍县知县。韩梦周在潍县东关读书时,正巧赶上县令郑板桥从县城过桥夜访东关坞,远远闻得少年读书声,清脆悦耳,循声而去见到了读书的韩梦周。板桥问他所读何书,梦周彬彬有礼如实相告。一番交谈,板桥见他反应敏捷,胸有学识,说:“如你不嫌,本县愿与你共同探讨学问”,梦周何等聪明,即拜板桥为师。梦周在潍县期间,板桥感其勤奋,“遂以己之薪俸予以资助,并在学业上给予点拨”,梦周读书更加发奋。
  -
  任知县勤政为民 含冤难辩遭罢官
  韩梦周乾隆十七年(1752)参加乡试,第15名举人,板桥赠匾额“山斗重瞻”,乾隆二十二年(1757)参加会试,第二甲54名进士。乾隆三十一年(1766)出任安徽滁州来安县知县。
  韩梦周法令严明,不畏权势,一到任就法办霸占民田的土豪,开除欺压民众的衙役,为民伸冤,改革恶习。来安县北部多山,南部为芋田,农民生活贫穷。他提倡农民依山种桑,并招募兖、沂两州善养蚕者教养蚕,着《养蚕成法》供养蚕者学习,从此蚕业大兴。为使瓜埠口等地芋田免受水灾,他率人测量、规划,因款项无所出,他将两件官服典当二百两银子充当费用。为使圩田得以改良,他拟将浦口黑水河改道流入长江,着《芋田图三记》,详述地理测量工程,呈总督高晋,高晋许为奏请,后高晋去职未果行。
  韩梦周重视教育,乾隆三十三年(1768),重建来安朱子祠,延请吴县汪缙主讲建阳书院,“每月朔望,复自会课诸生,手加批阅定甲乙。”这年夏天,来安大旱,韩梦周为和州饥民逃荒来到来安的年老病弱者,全部安顿恤孤院,优给粮衣。韩梦周勤政为民的事迹,“一时政声传遍大江南北”。
  乾隆三十四年(1769)韩梦周署理(代理)滁州知州,次年秋,他刚回来安,就被抽调江宁南闱任乡试同考官,期间恰遇来安县遭蝗灾,因末能及时灭灾被弹劾。友人劝他上书辩白,韩梦周认为有口难辩,就没做解释,不久被罢官。返里后不复出仕。
  韩梦周在来安为官四载,清正廉明。他卸任离开时,“士民炷香携酒,相属于道”。清道光十年(1830),来安县为他建立了名宦祠。
  -
  开辟潍县古文派 麓台书院建功业
  韩梦周到麓台书院时,正是书院发展的鼎盛时期,规模可容学子百人以上。乾隆四十五年(1780),潍县知县曹宅安为韩梦周建讲学之所程符精舍,以示嘉奖,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韩梦周善于交游、走讲,常到潍阳书院、昌乐黎家庄之频斋、安丘西乡陈管村、诸城相州及平度古庄等地讲学。
  韩梦周一生交往最深的应是阎循观,二人有着类似的经历,关系密切,相互影响,有“山左二巨儒”之美誉。后来韩梦周的女儿嫁给了阎循观侄子阎学海,韩梦周儿子韩堃坤娶阎循观从兄阎循霖的女儿。
  韩梦周在书院期间,一手抓教学讲授程朱理学,强调传承古学的根本在人品,认为人品多高学问多高;一手抓教研建立讲会制度,开展学术研究活动,倡导不同学派相互讲学、共同交流。他对儒学、科考教学进行了长期有益的探索与研究,逐步形成了“尊崇程朱、排斥陆王,孝弟为本、事亲守身,克己去私、敬义夹持”的科考教学与理学研究体系,开辟了程朱理学下具有潍县区域特征的理学流派,后人称潍县古文派或公复学派。韩梦周自乾隆三十六年(1771)至嘉庆三年(1798)在麓台书院共27年的时间里,为儒学、潍县教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仅潍县籍弟子就有:高守训(高桂的7世孙)、阎学尹、阎学夏、高镛、蒯兰、时嵎、王伯愚、唐鉴、唐钊、唐铎、徐景东、玄慕周、滕肇元、薛辅世。
  韩梦周传世着作有《周易解》《中庸解》《大学解》《阴符经解》《理堂文集》10卷、《理堂诗集》4卷《理堂日记》8卷、《理堂制艺》3编、《山禾集尺牍》8卷、《养蚕成法》《文法摘抄》等,其中的《养蚕成法》作为专业古籍,由国家农业出版社于1983年校论后,以《柞蚕三书》为名出版。卓越的学术成就,确立了他“古文派的主要人物,清代着名的理学家”的学术地位。
  晚年,韩梦周由潍县东关移居东南郊草庙子庄,建草房5间名“西园草堂”,又在草堂西面辟地为园,种植蔬果花草,名“西园”。道光初年,该园归蒯栋所有,光绪中叶,潍县富绅丁毓庚购得,为表示对韩梦周的敬仰,改名“复园”。
  嘉庆三年(1798),韩梦周病逝,终年70岁。潍县后学建先贤祠,合祀韩梦周、阎循观二位理学大师。先贤祠“迄民国而不哀,近数年来(20世纪30年代末)始废”。
  本期图片由孙波提供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人文潍坊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