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8-12-19 13:55
鄌郚总编

享誉青齐的寿光文庙

  享誉青齐的寿光文庙
  在科举时代的齐鲁诸县中,除曲阜的孔庙外,就属寿光文庙规模最大,规制最高,堪称宏伟,素受仰慕。寿光文庙有着1500年的历史,始建于479年,比当时京城洛阳的孔子庙早10年;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地方及民间建筑物是不准使用琉璃瓦和盘龙图案的,而寿光因为是“文祖仓颉”故里,经北魏孝文帝特批,可以建有龙头凤脊,并且建造规模可以稍大些。寿光文庙有五进院落,殿宇巍然,廊庑秩若,功能齐全。文庙遗址在今寿光市武装部东临。这一古老建筑虽遭受过战火、地震、动乱等天灾人祸,但屡毁屡建。寿光文庙是科举时代的人才摇篮,是寿光历史上一处非常特殊的道德、文化、教育遗产。
  主 编:马道远 副主编:陈红莉 李海滨
  编 辑:台 可
  校 对:付秀美(B1-B4) 李艳红(B5-B8)
  美 编:刘 源
  本期撰稿:董敬斋
  封面图片为大成殿效果图。
  欢迎广大读者提供新闻线索并提出宝贵意见,邮箱wfwbrwwf@sina.com
  -
  殿宇巍然建制如同宫殿
  -
  寿光文庙始建于北魏,学宫始建于汉朝。文庙是中国儒家文化的代表性建筑。寿光文庙为宫殿式建筑,富丽堂皇,建制规范严谨,建筑等级高于当地官府衙署,为昔日邑内胜景之一。有意思的是,与周围县的文庙相比,寿光文庙高了约1.5米、宽了约2米,传说只比当时的金銮宝殿矮了10厘米。考其原因,与圣人仓颉在寿光有关。
  -
  寿光文庙始建于北魏 学宫始建于汉朝
  寿光文庙又称孔庙。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太和三年(479),原址在民国初年县治小东门里学宫内,即今寿光市卫生局家属院。
  寿光的学宫,始建于汉朝。元光元年(前134)五月,汉武帝诏举贤良对策,董仲舒上对策三篇,对“罢黜百家”进行了理论上的阐发,还提出了“兴太学”的重要建议。他认为“养士之大者,莫大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上,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也”。董仲舒的建议为汉武帝所采纳。
  出身贫寒的丞相公孙弘(西汉菑川国人,治所在剧县,今寿光纪台),于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提出并拟定了为“五经博士”设弟子员的措施,以及为在职官员制定了以儒家经学、礼义为标准的升官办法和补官条件。这些措施可归纳为四个要点:一是遵循“三代之道”,以实现天下“教化”为务,先办好中央官学,而后推广于地方;二是规定为博士官设置正式弟子50人,由太常择民18岁以上,仪状端正者充任博士弟子。三是设“受业如弟子”的旁听生,由郡国、县道邑推荐“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的优秀青年,经郡守、王相审查属实后送报太常,成为旁听生。四是规定满一年后举行考试,如能通一经以上的,就补文学掌故缺,特优者可以做郎中。寿光的学宫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
  儒家思想成为社会的正统思想,历代统治者都把祭孔大典列为国家祀典,文庙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儒家文化的代表性建筑。唐代时文庙遍布州县。到宋元明清尤其是明清时期,只要是国家设立的县以上行政区域,均设有孔庙。
  汉晋以前,在寿光没有为先师孔子建庙,479年才在当时的学宫内修建。唐贞观四年(630),皇帝下诏,令各州、县学皆建孔庙,贞观十四年(640)又下诏尊孔子为“宣圣尼夫”。孔子字仲尼,被尊为圣人,故称圣尼,宣的本义是帝王宽大的宫殿,为云气舒卷自如之象。开元二十七年(739)又追谥孔子为“文宣王”。宋朝时加戟十六枚,大中祥符(1008—1016)初加谥“玄圣文宣王”,寻改为“至圣文宣王”。崇宁中下诏命其祭祀的孔子大殿为“大成殿”,政和中增立二十四戟。元至大元年,加谥“大成至圣文宣王”。明嘉靖中厘正祀典,称“至圣先师”,延续至今。
  -
  文庙几经重建规格高 毗邻官衙县丞衙
  明嘉靖《青州府志》记载:寿光儒学……宋末兵毁,元至元十年(1273),县尹陈惟良重建。中为先师庙,东西列两庑,前为庙门,门之外为泮池,跨以石桥,前为棂星门,门之右为学门,由西庑后达明伦堂,东西列二斋进德、修业,其会馔堂,讲堂、仓、宰牲房、神厨、神库、号舍俱列于堂之左右,后为教谕宅,为训导宅,凡二所。国朝景泰四年,知县李仪,成化十六年(1480),知县郑珏修。规模宏畅,建筑雄伟。大殿红漆木柱,粗可合抱,雕梁画檐,殿顶覆以琉璃瓦,极为富丽堂皇。
  《寿光县志》记载:寿光文庙,南至官衙,北至城壕,西至县丞衙,东至宋予荣。
  在大成门以东,有文昌祠,祠东南隅为奎星阁。清康熙壬辰年(1712),庠生崔顺德募资建。祠自明中叶废圮。万历四十年(1612),知县王国相捐俸重修,南宁尹沛、东明王中立、滨州周一经资助之,邑人刘超有碑记。清光绪十九年(1893)续修。
  文庙西侧为旧时县政府。
  文昌祠后为忠义祠。又节孝祠,入祠者有姓氏石刻。各祠宇后均改为县立第二小学。
  文昌祠东,据城里范学彬说,在解放初期从南向北,依次为范学忠、范学颜、范学彬(其弟范学仁)、范学坤、范学尧宅。
  -
  形成固定制式 高于官府衙署
  寿光文庙面积“长九十五步(158.3米),阔四十步(67米)……用营造尺五尺为步,计地十五亩八分”,学田为3顷15亩3分。营造尺是指营造工程中所用的尺子。数百年间,文庙学宫的建筑,基本上保持着“殿宇巍然,廊庑秩若”的特色。
  一般来说,孔庙建筑的等级是地方上最高的,超过了当地的官府衙署。即使在民间的书院,只要设有祭孔的建筑,一般都是宫殿式的。文庙建筑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固定的制式,包括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奎星阁等,根据文庙规模、规制的大小也有所增减。
  建于北魏时期的寿光文庙不知毁于何时,唐贞观四年(630),朝廷诏州、县学皆建孔庙。寿光又在原址重建文庙。这在康熙《寿光县志》(安致远编)有记载。建于贞观四年的寿光文庙,毁于宋末战火。
  元朝教谕常吉昌曾写道:“寿光昔有学舍,在郭内城东北之陬,中罹兵革,至元十年,县尹陈惟良,悯圣迹之久湮,忧儒风之不振,乃举长吏吕瑜、赵震相与筹划,因于故址,开辟经营之。不数月间,殿宇巍然,廊庑秩若,颇有可观。大德元年,宣差阿合马等,增置讲堂、斋舍,甫成而去邑。其后岁月悠久,殿宇残缺,阶砌未完,东西之庑旷七十二子之像。大德壬寅,达鲁花赤兴哥撒里来治是邑,观设教之所先务,于是与县尹李真、主薄李英等,慨然而定重修之议。不费民财,相与协力,不百日而成,可谓大备,轮奂一新。其间宣差公兴哥撒里观董其役,规划用力,功效居多,比之旧时,又加美矣。遂使栖神有所,讲诵有地,督集生徒,循循有序,此不负圣庙兴学设官之意也。异日陶成器质,其易量哉?”
  寿光文庙为昔日邑内胜景之一,其规模之雄伟,构造之精巧,令人惊叹,与周围县的文庙相比,高了约1.5米、宽了约2米,传说只比当时的金銮宝殿矮了10厘米。考其原因,与圣人仓颉在寿光有关。
  -
  仓颉墓中发现玉版书稿
  -
  寿光旧时有仓颉墓,最早在寒桥的牟城,后移至县城大西门外迤北百步许。仓颉墓中发现了玉版仓颉书稿,历史上圣人学者曾访仓颉石室,留下了诸多记载。寿光因出了造字的仓颉,旧时地位颇高。旧时除皇宫外,地方及民间建筑不准用“龙头凤脊”,否则就是犯上,要杀头。北魏孝文帝特批寿光文庙可以建龙头凤脊。
  -
  仓颉造字惊天动地 形成完整汉字体系
  史传盘古开天辟地,经历天皇、地皇、人皇、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到了神农氏炎帝时,东夷族鼎盛强大,为扩展地盘,他们沿黄河西进,活动于中原地区,其首领蚩尤在驱逐炎帝部落时,不留遗地。黄帝姬轩辕和炎帝姜榆罔两部落结盟,逐鹿共同击败了蚩尤九黎族。后发生阪泉之战,黄帝征服炎帝,统一了华夏部落。黄帝建立政权后,任命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为治民大臣。封仓颉氏为典史官,负责创造文字。
  仓颉为造文字日思夜想,用心观察,禅精竭虑。不久,他在河南洛口一带发现灵龟负图出于水中,赤色的龟甲上,排列着黑青色的○●神秘符号,这让仓颉联想到了东夷族先祖伏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始画八卦,定天地之位,分阴阳之数……”的情形。
  仓颉智慧过人,深入研究龟甲上的符号,他仰观星辰日月出没规律,俯察鸟兽蹄迒之迹,视其山川指掌,借鉴云书、龙书、蝌蚪书等文字造字知识和规律,吸纳搜集来的陶器与石块上的刻划符号、图画文字,加以研究整理,凭借聪明才智与灵感,创立造字原则,从而造出了独特的“鸟迹书”象形文字,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汉字体系。《卫恒·书势》记载:“黄帝之史沮诵、仓颉,视彼鸟迹,始作书契,纪纲万事,垂法立则。”《吕氏春秋》记载:“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其注曰:“仓颉生而知书写,仿鸟迹以造文字。”《帝王世纪》曰:卫常,字巨山,转黄门郎。常善草隶书,为《四体书势》,曰:“昔在黄帝,创制造物。有沮诵、仓颉者,始作书契以代结绳,盖睹鸟迹以兴思也。因而遂滋则为之字,有六义焉:一曰指事,上下是也;二曰象形,日月是也;三曰形声,江河是也;四曰会意,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老考是也;六曰假借,令长是也。”
  仓颉造字,以至震惊尘寰,出现了“天雨粟,鬼夜哭,龙亦潜藏”之象:苍天降了一场谷子雨表示祝贺,恶鬼怕记下自己的恶行,遂在暗夜里嚎哭,蛟龙也怕将自己制造洪灾之事记下来,便悄悄地隐藏了起来。
  仓颉功绩过人,“仓”姓为黄帝所赐,喻为君上一人。黄帝颁布法令,在各个部落推广象形文字。
  -
  举国上下寻找仓颉书稿
  为保存文字,古人“册而藏之,名曰书契。”沧海桑田,朝代更迭。史传仓颉所造之字,失于兵火,只有28个字留藏在寿光仓颉墓中,又称“书稿”。
  南梁时寿光人任昉(460—508年)在《述异记》中记载:“仓颉墓在北海,呼为藏书台。周末发冢得方玉石……当时莫识,遂藏之书府。至秦时,李斯识八字,云‘上天作命,皇辟迭王’,至叔孙通识十二字。”
  南宋郑樵《通志》记载:“仓颉石室二十八字,在北海仓颉墓中,土人呼为藏书室。周时无人识,至秦李斯识其八字,曰‘上天作命,皇辟迭王’。汉叔孙通识其十二字。孔子至齐,亦尝访焉。”北宋王着《淳化阁帖》注《仓颉书》载:“在北海,此石虽不寻,而为吾国文字之祖。”
  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将齐国分封给姜尚(字子牙),建都营丘。据传武王征求治国之道,姜尚提议:安邦定国,须先统一文字。为此朝廷令各地寻找仓颉书稿,并重赏献出书稿者。一时间,从京城到农村,人们放下手中活计,四处寻找“稿儿”。
  姜尚亲率随从,来到纪城东北,弥水东岸,发掘仓颉墓。当打开石室,发现有一块玉版,上有字迹,虽经辨认,但无人所识。书稿找到,喜讯遍传。此后修筑仓颉台以放置玉版书稿,后人将玉版藏之纪国书府。
  寿光旧时有仓颉墓,最早在寒桥的牟城,后移至县城大西门外迤北百步许,志书记载:“久为一邑名区。墓南有祠,明弘治十六年(1503),知县翟唐建,万历年间知县刘克义、郭佳镇修圣庙、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知县刘有成复葺之。李兴祖写的《重修仓颉墓记》记载颇详。墓上生蓍草,与曲阜孔林产者微异。仓颉墓园,古木参天。亭榭玉立,小桥流水。”
  -
  孔子探寻书稿 寿光被尊圣城
  孔子居齐二年曾拜竭仓颉墓,探寻仓颉玉版书稿。孔子拜读28字不识,流下了“仓颉造字圣人猜,二十八字一未开”的故事。战国中期,生活在临淄的荀子也熟知仓颉遗迹。
  北魏郦道元(约470—527年)少年时随父郦范(青州刺史)和母亲居住在青州,曾浏览过仓颉石室,后在《水经注》中写道:“仓颉台弥水所经,东有孔子问经石室,中有孔子像。”
  宋淳化三年(992),宋太宗命侍书学士王着,选内府所藏历代法书摹刻在枣木板上,拓赐大臣,即着名的《淳化阁帖》。仓颉玉版虽下落不明,28个字却因《淳化阁帖》得以流传。
  寿光因为出了仓颉,其县被尊称为“贵”县,县城被称为“圣城”;旧时寿光人到外地会受到较高礼遇,外乡人问“贵姓”,不用说“免贵”,且不受怪罪;今寿光口语中,“稿”是最常用的代词。历代朝廷也给予寿光诸多关照。旧时除皇宫外,地方及民间建筑不准用“龙头凤脊”,否则就是犯上,要杀头。北魏孝文帝特批寿光文庙可以建龙头凤脊,可仿曲阜孔庙模式,其礼制和建筑格局低于曲阜孔庙,但高于同级孔庙。
  -
  棂星门寓意尊孔如尊天
  -
  昔日的寿光文庙建筑群布局规整,宏伟气派,集历史、建筑、雕刻、绘画、书法等于一体。寿光文庙建筑群中的棂星门坚固玲珑,美观大气,是文庙中轴线上的重要建筑。进入棂星门后,在戟门前有两个半圆形水池,称为“泮池”,泮池中央跨以泮桥,造型朴实精美。主桥正中桥面镶嵌“鲤鱼跳龙门”石雕一块,寓意“仕途高升”。
  -
  下马碑前官员须下马 锣鼓息偃以示尊孔
  昔日的寿光文庙建筑群布局规整,宏伟气派,集历史、建筑、雕刻、绘画、书法等于一体,它不仅是历代寿光统治者尊儒祭孔活动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寿光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它已远远超出了纪念性建筑的价值,成为寿光与潍淄青齐文化的象征。
  民国《寿光县志》记载:寿光文庙,有大成殿五楹,殿前左右为东西庑,前为戟门。泮水池外为棂星门,东西便门各一。门外左右有石碑,书曰:“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此下马碑设于明代成化十八年(1482),明宪宗下诏要求在全国各地文庙正门的东西分别设立下马碑,规定文武官员在两个下马碑之间必须步行通过,锣鼓仪仗须息偃以示尊孔,使得孔庙享受“王”的待遇。
  孔子在政治、教育、哲学、文学、史学等诸多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中国上古文化的传承者,晚年倾其全部精力收集古籍,着书立说,完成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鸿篇巨着的编纂。除《乐》一书失传外,都成为千百年来特别是科举时代中国文人的经典教科书。孔子又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里程碑,主张把教育从上流社会扩大到平民阶层。同时,他为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提出了一套行为规范。自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孔子学说成为2500多年来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正统,孔子被后人尊为“至圣先师”。
  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朝廷再次重申:“文庙前左右竖下马碑,一应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在此下马。”
  下马碑近处,是一高大照壁,正面镌刻“数仞宫墙”四字。数仞宫墙是寿光文庙最前面的主体建筑,起照壁、屏风作用,镌刻“数仞宫墙”以勉励儒生们勤奋学习。
  -
  棂星门取意星宿降临 面阔三孔构造别致
  寿光文庙建筑群中的棂星门构造别致,坚固玲珑,美观大气,是文庙中轴线上的重要建筑。考“棂星门”其名之源有三说:
  棂星是天帝座前三星,因“王者居象之,故以名门”。据乐嘉藻先生对“棂星门”的注解:灵星即天田星,古时祭先祭灵星。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在郊外筑祭台,外垣置灵星门。宋景定《建康志》载,移灵星门用于孔庙,即以尊天之礼尊孔。后来以门形如窗棂,故改称棂星门。还有一说,棂星为天镇星,即文曲星,孔庙庙门以“棂星”命名,意孔子应天上星宿而降。
  棂星门是中国传统建筑中一种门的形式,出现时间不晚于唐代。棂星门通常是两个立柱,上搭一根横木,称“额”,形成门框,内装对开门。
  寿光文庙中的棂星门面阔三孔,双檐瓦顶,石座木质斗拱擎托,由四条圆形木柱支撑顶座,其他全系雕木扣成,浮雕龙凤卷云、祥禽瑞兽、祥花瑞草。构筑精美,技艺高超。
  寿光文庙棂星门上的“棂星门”三字,形如乾隆御笔,酷似曲阜棂星门之字样。究竟是乾隆帝所写还是仿笔,难以考证。灵星门牌坊形如窗棂,改灵为棂。“棂”字写成“棂”,右边是“雨”字头,下面三个口一个巫,由于孔子不信鬼神,所以乾隆帝就把“巫”字去掉了。
  -
  生员入学称“入泮” 泮桥精美寓意吉祥
  进入棂星门后,在戟门前有两个半圆形水池,称为“泮池”。古时候生员入学称作“入泮”,不论家境贫穷还是富有,都要举行入泮仪式。且生员逢其入学之岁(满六十年),都要隆重举行“重游泮水”的庆典活动。
  泮池上有一座拱桥,称为“泮桥”,也称“状元桥”,寓意“平步青云”。跨过状元桥,意味着“脱掉紫衫换紫袍,脚踩云梯步步高”。泮池里有福禄寿禧台,昔日游者往神台上抛撒清钱,以求得鸿运高照、文才发达。
  泮池中央跨以泮桥,周围有碉石栏杆围绕,在池旁东侧,竖立着数通历代重修圣庙碑记石碑。
  泮池是文庙建筑中的专用名词,又称“泮水”,壁为石砌,形如半圆。周朝时,天子办了一个四面环水的大学堂,俯瞰如玉璧,称“辟雍”,后各朝帝王遂立学名“辟雍”,地方所设学校在等级上低于皇帝,因此只能以半水环之,故称“泮水”。文庙则用泮池来象征“辟雍”。68世衍圣公孔传铎的《泮水》诗写道:“鲁侯到今日,不知几千年。宗社凡几易,城郭亦几迁。如何一曲水,独在城南偏。昔人采芹藻,今人来种莲。相彼莲与芹,同一水上鲜。披襟歌鲁颂,物色固依然。千乘时戾止,车马何骈阗。嘉彼德音昭,因之遗泽传。咄哉灵光殿,漠漠生荒烟。”
  明清时,凡是新生考入学宫,必须绕泮池而行方能登堂入室,进入文庙。后人亦有把泮池称为“学海”的,寓意学海无涯,苦读成才。泮池还兼有蓄水消防的作用,设计成半圆,也增加了园林的艺术之美。
  泮桥一律为三座石拱桥组合而成,以示享受王礼。寿光文庙中的泮桥为青石结构,主拱圈、侧墙、桥面和桥栏均为青石铺设架构。桥栏柱为青石镌刻的莲花顶,造型朴实精美。主桥正中桥面镶嵌“鲤鱼跳龙门”石雕一块,寓意“仕途高升”。两侧辅桥正中桥面各镶嵌一块“水旋”吉祥石雕一块。
  关于泮池及泮桥的历史记载,可追溯至春秋时期。《礼记·王制》记载:“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叛宫。”孔子曾受封为文宣王,所以有“泮池”。古时学童进县学为新进生员,须经泮桥入宫拜孔子,叫入泮或游泮,《诗经·鲁颂·泮水》有“思乐泮水,薄采其芹”等句,意思是古时士子若中了秀才,到孔庙祭拜时,可在泮池中摘采水芹,插在帽缘上,以示文才。
  为何泮桥又名“状元桥”?按照旧时的科举礼尚,只状元才可以在文庙前面的头门处不下马。一般人进文庙绕池而行,唯有状元才能从桥上进庙,因此泮桥也叫状元桥。
  -
  名宦乡贤春秋文庙祭祀
  -
  寿光文庙内的名宦祠用来祭祀在寿邑任职的勤政爱民、着有德业的官员,入祀名宦祠需举荐,再层层审核批准,旧时县内官员于春秋两季带领士绅祭祀。“乡贤祠”是地方有才德声望的人物祠所,供奉着五十位寿光当地贤士名人。
  -
  勤政爱民者入祀名宦祠 春秋季官员带士绅祭祀
  在学宫戟门左侧,建有“名宦祠”,明初称为“贤牧祠”(古代治民之官称作“牧”),后易名“名宦祠”。
  考“名宦祠”之源,要从北魏各州郡学校设立孔庙奉祀说起。《魏书·刘道斌传》记载:“道斌在恒农,修立学馆,建孔子庙堂,图画形像。去郡之后,民故追思之,乃复画道斌形于孔子像之西而拜谒焉。”刘道斌是孝文帝时人,出任恒农太守后,修立郡学,在学馆内兴建孔庙。他去职后,恒农人民为纪念他,画其像于孔子像之右配祀,开启了在地方庙学中设置“名宦祠”的先河。
  在寿邑任职而勤政爱民,着有德业之官员,去逝后由当地士民举荐,经省总督、巡抚,会同学政审核批准,将其牌位入祀于所在州县名宦祠内。旧时,县内官员,于春秋两季带领士绅祭祀。
  根据《青州府志》和《寿光县志》记载,寿光文庙名宦祠内,祀明朝知县王铎、杨昕、翟唐、李阶、罗材、郭民敬、王文翰、温纯、高邦佐,教谕于珊、李轩、方清,凡十二人。
  王铎,陕西阌乡(今河南省灵宝县)人,洪武间令寿光。劝农兴学,均赋役,招逋亡。迁擢之日,万民遮道泣留。
  杨昕,括苍(古县名,治所在今浙江丽水东南)人。成化初知县事,廉毅鲠直,勇于去恶。时有害民者号“七虎”,莫敢谁何,昕悉按治之,患息民安。寻卒于官,邑人为立祠。杨昕廉尹祠,在县治西南。
  翟唐,直隶长垣人,由进士任寿光。莅事勤敏,听断若神。尤崇尚学校,与士绅相见以诚,邑人歌颂之不忘。
  李阶,浙江永嘉人,正德间知寿光。性刚直俭,素明于听讼,而宽于催科。民间有“秋月寒冰”之颂。
  罗材,江西庐陵举人。天性宽和,视民如恐伤,邑人以“罗佛”呼之。后升广平通判。
  郭民敬,山西山阴进士。令寿光时,清若止水,严若秋霜,邑人咸以“阎罗”目之。后擢贵州监察御史。
  王文翰,山西汾州进士,字则野,号西瀛。明嘉靖乙卯为邑令,始下车,值大比,崇文爱士,是科领乡荐者五人。学宫戟门前凿泮池,横桥于其上,护以石栏;又于戟门左右建名宦、乡贤祠各三楹。其他善政难悉数。嘉靖万历间,修葺城隍庙。
  温纯、其贤尹祠在县治东。
  高邦佐,襄阳进士。莅任数年,清操绝伦。擢户部主事,累官至巡抚,以死节着,他1622年任参政,守广宁,战事紧守将不和,邦佐力斥。后广宁破,自缢于官舍。
  教谕于珊,江阴岁贡,任教谕。教士以敦实行为本,儒林皆钦重。
  教谕李轩,河南通许人,由举人任县教谕。学问博雅,好恶不阿。擢莱阳县令。
  教谕方清,江西浮梁人,由乡贡任教谕。工为文,每躬课诸生,鉴别精当。后先登第者二十余人,赖甄陶之力居多。
  -
  五十位贤士名人入祀乡贤祠
  学宫戟门右侧建有“乡贤祠”,是地方有才德声望的人物祠所。“乡贤”一词始于东汉,迄于明清,各州县均建有乡贤祠,凡有品学为地方所推重者,死后由大吏题请祀于其乡,入乡贤祠,春秋致祭。
  寿光乡贤祠中,祀苻秦丞相王猛、宋处士张荷、刘概,元隐士李裕、许益、进士周文渊,明大学士刘珝、刑部尚书赵鉴、通判张舜民、推官张僎、知府张标、布政使张柱、贡生魏翰、知府隋不矜、都转运使苏继、光禄寺少卿岳相、兵备道副使李荷、按察副使丁应璧、知县张烛、吏科给事中刘三宅、知府刘超、布政使张问明、推官李献明、贡生李国宰,清兵部侍郎魏琯、副将桑凤蛟、粮储道董思恭、举人李汝英、知县李适、刑部侍郎李迥、同知张济世、拔贡安致远、推官刘毓桂、知县刘胤桂、李朴、知府李炎、提学道刘体元、护理巡抚李封、知县刘振先、贡生杨澄生、于敬胜、耆儒刘宏绩、冯智、单云龙、王惇、张养体、刘盛年、桑思德、王玫、杨思聪,凡五十位受人尊崇的寿光当地贤士名人。
  -
  戟门又称仪门祭孔时才开启
  寿光大成殿院的正门为“戟门”,又名大成门,也称仪门,俗称庙门,面阔三间,硬山式建筑,朱漆大门上排列着金色乳钉。戟门左右各设学门。
  戟门由正门与侧门构成,平时侧门开启,正门只有祭祀孔子时才开启。这里的“戟”并非武器,而是一种礼仪器,木制,无刃,在门庭设专架二列,列戟的多少与官职的高低相关。宫庙、官府及显贵府第陈戟于门前,以为仪仗。
  古代立戟为门。帝王外出,在止宿处插戟为门。胡三省注:“唐设戟之制,庙社宫殿之门二十有四,东宫之门一十有八,一品之门十六,二品及京兆、河南、太原尹、大都督、大都护之门十四,三品及上都督、中都督、上都护、上州之门十二,下都督、下都护、中州、下州之门各十。设戟于门,故谓之戟门。”
  民国《寿光县志》记载:“寿光文庙。宋加戟十六枚……崇宁中诏命殿曰‘大成’,政和中增立二十四戟。门左右设更衣所、斋宿所、祭器库和礼器库等附属建筑。”
  文庙的侧门,也称为礼门,表明由此进入儒家殿堂。
  -
  宏丽大成殿专祀孔圣人
  -
  大成殿是寿光文庙的主建筑,是过去官员和读书人祭祀孔子的圣殿。建于文庙中央偏北。据传是仿照北京故宫宫殿而建,远望金碧泛光,熠熠生辉,宏丽轩昂。东庑、西庑是附祭孔子弟子及历代名贤大儒之所。品级台有两块巨大的石碑,由赑屃驮着,上面详细记述了文庙存在的价值、过往兴衰、重修过程与意义。
  -
  主体建筑大成殿建于文庙中央偏北
  第二进院落中的主体建筑是位于中轴线上的大成殿,建于文庙中央偏北。据传是仿照北京故宫宫殿而建,远望金碧泛光,熠熠生辉,宏丽轩昂。殿高约15米,共5间,四面出厦,环立石柱20根,其中殿前门左右的两根为高浮雕盘龙柱,其余为方石柱,四棱加工成圆弧型,四面雕有二龙戏珠样。殿顶覆以黄、绿琉璃瓦,顶脊镶嵌两条长龙。前侧瓦面上,也有两条用琉璃瓦组合成的飞龙图案。这种规制全国罕见。
  四峭角各嵌有半坐式武士像和哈巴狗、钢叉兽,缀有铜铃。建筑所用琉璃瓦,系从曲阜运进。院内植有松、槐、竹等,更显幽静森严。
  殿门正上方悬挂“大成殿”竖匾,殿堂内正位塑有孔子像,材质说法不一,尚待考证。孔子塑像头戴十二旒冕,身穿十二章服,手持镇圭,长鬓齐胸,面目方正,耳长鼻阔,神态“温而厉,威而猛,恭而安”。孔子像正上方悬挂长2.37米、宽1.5米的“万世师表”匾额。殿内有五根大木柱,粗约有两人合抱。
  大成殿是文庙的主建筑,是过去官员和读书人祭祀孔子的圣殿。有关史料讲,孔子逝后第二年(前478),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以便祭祀孔子。不过那时的孔子只是当时各竞风骚的诸子百家之一,其名声地位远没有后来那样显赫。
  -
  东西厢房附祭孔子弟子及名贤大儒
  文庙奉祀的除了孔子,还有从祀的“四配”“十二哲人”“七十九先贤”“七十七先儒”,崇圣祠还奉祀孔子上五代先祖先妣等,共计180余人。可以说奉祀的是以孔子为代表,包括历朝累代儒家思想继承和传播中的最优秀人物。
  寿光大成殿左右两侧塑四配,四配是指颜回、孔汲、曾参、孟轲四人,四配是最受儒家门徒推崇的孔子学说的四大传人。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思想说原是学术派别,但随着先贤们对儒家思想的不断发扬光大,特别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孔子被推崇到极致。文庙就成了儒学后人们供奉祭祀其祖师的专门场所。
  孔庙中的受祭者,包括了民国以前历朝历代的学术精英,奉祭者所看到的,实际上是一部浓缩了的中国学术史。
  大成殿与大成门之间的两侧,为东庑、西庑,俗称厢房。是附祭孔子弟子及历代名贤大儒之所。在位置的设置上,南端为名贤大儒,北端为孔子弟子。左右两侧各有厢房12间,内设先贤位79个,先儒位75个。
  东有公孙侨、南宫适、漆雕开、司马耕、任不齐、万章、程颢、周敦颐等四十位先贤,西有宓不齐、公冶长、公孙龙、左丘明、公孙丑、程颐、张载等39名先贤。
  左右79位先贤之后为先儒位,东有公羊高、郑玄、诸葛亮、韩愈、谢良左、文天祥、黄宗羲、张伯行等38位先儒,西有谷梁赤、董仲舒、许慎、陆贽、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陆九渊、王夫之、顾炎武等37位先儒。
  -
  赑屃驮有石碑 记录重修过程
  在大成殿前是品级台,一人多高(另说约1.8米)。品级台正前方有一巨大的香炉,东西两侧各有一块由赑屃驮着的巨大石碑。台基由青砖砌筑而成。
  民国《寿光县志》记载:在大成殿西阶下,有石碑高五尺八寸,宽三尺。凡十二行,行四十六字,正书。碑上刻有“大德七年,保义副尉、寿光县达鲁花赤、兼管本县诸军奥鲁、兼劝农事兴哥撒里建,教谕常吉昌撰,学录翟若绳书”字样。碑文如下:
  学校之设,其来尚矣,曰校、曰序、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既明于上,小民必亲于下。盖人性之禀,莫不皆善,然不能无外物、夺物、交物,则引而去之必矣,其特立不为所诱者有几,此学校之不可一日无也。
  拜台是举行祭孔仪式的主要场所,大成殿与拜台相连,台基由青石砌筑。科举时代曾在大成殿前设考棚。
  -
  祀众先贤传承文化主脉
  -
  崇圣祠位于寿光文庙大成殿后方,主祀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并以四配之父及宋代理学家周、张、程、宋、蔡之父配享从祀。明伦堂是为知县举行“乡饮酒礼”和生员举行“进学礼”的礼堂,又是教谕讲学的讲堂。“志伊”“学颜”二块立碑供士子瞻仰、自省。
  -
  崇圣祠主祀孔子父亲叔梁纥
  崇圣祠位于寿光文庙大成殿后方,也称“启圣殿”,原名“启圣祠”,主祀孔子的父亲叔梁纥。
  叔梁纥是一名武士,攻打偪阳国时,城上悬门突然放下,他用双臂将正下落的千斤悬门托住,使得几乎陷于绝境的攻城者迅速撤出。七年后,前556年,60余岁的叔梁纥又“以勇力闻于诸侯。”在齐军围困防邑时,他率300名精悍甲兵突围救出主帅后,又杀进重围固守防邑至齐军撤退。
  崇圣祠奉祀孔子上五代祖先,并以四配之父及宋代理学家周、张、程、宋、蔡之父配享从祀。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命以孔子弟子从祀,颜无繇、颜回父子与曾点、曾参父子均从祀孔庙,但颜回位列十哲,塑像坐于堂上,曾参因孝道可崇,塑像坐于十哲之后,而颜无繇、曾因事迹不突出只能于墙上画像。子处父上,从宋代起就受到一些人的指责。明嘉靖九年(1530),采纳张璁的建议,命国学及天下学校均建启圣公祠,主祭孔子之父叔梁纥,并以颜回之父颜无繇、曾参之父曾点、孔汲之父孔鲤、孟轲之父孟孙激配享,程颢、程颐之父程向、朱熹之父朱松、蔡沈之父蔡元定从祀。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又增加周敦颐之父周辅成从祀。清雍正元年(1723),世宗追封孔子上五代王爵,命将启圣祠改称崇圣祠以奉祀。
  《寿光县文化志》记载:“大成殿之后是启圣祠,再后为明伦堂,面阔五间。”
  寿光文庙中的崇圣祠明代屡有修葺,清光绪十九年(1893)重修,1932年又重修。重修后面阔五间,较大成殿矮小,歇山顶,木架结构,格扇门,花格窗,顶饰琉璃瓦。内列历代古圣先贤灵位。殿前两侧亦有东庑、西庑。
  -
  明伦堂既是礼堂又是讲堂
  明伦堂是为知县举行“乡饮酒礼”和生员举行“进学礼”的礼堂,又是教谕讲学的讲堂。教谕署设有学官,“廪、增、附生皆其弟子。”弟子平时不在学宫读书,仅参加月课。担任教谕的学官亲自主持月课,定期在明伦堂向士子诵《训饬士子文》及卧碑条款,并在学署或书院为士子教书讲学评阅诗文。1931年《寿光县志》记载:光绪二十一年(1895),教谕刘昆龄“每月课士必细心评阅,前列者优予赠品,皆出自廉俸”。
  明伦堂前有“礼部题奉钦依刊立卧碑晓示生员”卧碑和“御制训饬士子文”立碑。“礼部题奉钦依刊立卧碑晓示生员”全文如下:
  朝廷建立学校,选取生员,免其丁粮,厚以廪膳,设学院、学道、学官以教之。各衙官以礼相待,全要养成贤才,以供朝廷之用。诸生皆当上报国恩,下立人品,所有教条开列于后:生员之家,父母贤知者,子当受教。父母愚鲁或有为非者,子既读书明理,当再三恳告,使父母不陷于危亡;生员立志,当学为忠臣清官。书史所载忠清事迹,务须互相讲究,凡利国便民之事,更宜留心;生员居心忠厚正直,读书方有实用,出仕必作良吏。若心术邪刻,读书必无成就,为官必取祸患。行害人之事者,往往自杀其身。常以思醒;生员不可干求官长,交结势要,希图进身。若果心善德全,上天知之,必加以福;生员当爱身忍性。凡有司官衙门,不可轻入。即有切己之事,只许家人代告。不许干预他人词讼,他人亦不许牵连生员作证;为学当尊敬,先生若讲说,须诚心听受,如有未明,从容再问,勿妄行辨难。为师亦当尽心教训,勿致怠惰;军民一切利弊,不许生员上书陈言。如有一言建白,以违制论,黜革治罪;生员不许纠党多人,立盟结社,把持官府,武断乡曲。所作字文,不许妄行刊刻。违者听提调官治罪。
  -
  竖志伊学颜二碑仰圣尊孔
  明伦堂前除有“晓示生员”卧碑和“训饬士子文”立碑外,还有“志伊”“学颜”立碑两块,现收藏于寿光市博物馆中。
  伊尹,商初大臣,今莘县人。出仕前曾在“有莘之野”躬耕务农。传说他为了见到商汤,使自己作为有莘氏女的陪嫁之臣。后为商汤重用,委以国政,助汤灭夏。汤死后,历佐卜丙、仲壬二王。仲壬死后,太甲即位,汤孙太甲为帝时,因不遵汤规,横行无道,被伊尹放之于桐宫,令其悔过和重新学习汤的法令。三年后,迎回太甲复位。伊尹为商朝理政安民60余载,治国有方,权倾一时,三代元老,世称贤相,享年百岁。“志尹”者,是有“伊尹之志”,伊尹说:“我不亲近不遵循仁义的人,把太甲放逐到桐邑,百姓非常高兴;太甲变好了,又让他回来(作君主),百姓非常高兴。”公孙丑说:“贤人作为臣,君主不好,本来就可以将他放逐的吗?”孟子曰:“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意思是说:“有伊尹那样的意图,就可以;没有伊尹那样的意图,那就是篡位了。”
  “学颜”是说向颜回学习。颜渊(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名回,字子渊。他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以舜为志,极富学问。《论语·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以德行着称,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孔庙四配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
  相传庙中供奉的牌位是文冠木的。在文庙前有大树名“文冠”,一县官贪其材质,将其砍倒,以做家具。树被砍倒,寿光文人十分生气,告到京城。贪官狡猾,辩称砍树是为做庙中供奉的牌位,最终逃过一劫。
  -
  寿光文庙历朝均有修葺
  存放于寿光市博物馆展厅内的凤脊。
  存于民间的文庙琉璃瓦片。
  寿光文庙虽多次遭受天灾人祸,但之后都会重建,历朝历代也多有增葺。解放后,寿光中学等学校曾设在文庙旧址。尽管现寿光文庙遗址上殿庑全无,不见片瓦,留给人们的只是古旧书籍、碑记和耆老传说,但它在秉承儒学思想、弘扬传统美德等方面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
  遭受天灾人祸 历朝历代皆有修葺
  寿光文庙虽多次遭受天灾人祸,但之后都会重建,历朝历代也多有增葺。民国《寿光文庙》记载:元大德、至正间修三次。元大德元年(1297)宣德阿合马、元大德六年(1302)来治县邑的达鲁花赤兴可撒里与县尹李真、主薄李英等数次重修,增置了会堂斋舍。
  文庙自明景泰三年(1452)至万历三十二年(1604)修五次,刘珝、赵鉴、刘学易、苏继、黄激、刘庚皆有碑记。
  清康熙七年(1668),文庙因地震倾陊,知县李士泽重修。数年后知县白质复鼎新之。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知县吴暄捐俸,庠生崔顺德募资,又修葺完整。自乾隆初年至光绪十九年(1893),知县谢锽、丁芳达、傅岩、吴邦治皆先后捐俸,富绅集资修复巩固。
  民国十八年(1929),驻寿杂军竟违民国五年(1916)“各县文庙不许军队驻扎”之命令,任意蹂践。民国二十一年(1933)春,邑耆老呈请县长张贺元,按每正银一两捐银币一角,从事修整文庙。工未竣,张贺元调任,次年县长王家宾续成之,为文勒诸石。
  -
  残存构件稀少 构造精妙解板未成
  民国《寿光县志》中记载了三篇关于重修文庙的文章和一篇碑记:赵鉴《重修庙学记》、刘珝《重修孔子庙记》和黄激《重修学宫大成殿记》。几部县志和几块碑碣留史,为文庙重建提供了宝贵资料。
  宋末(1126年前后),学宫毁于兵火。1939年至1945年,日伪军占领寿光城期间,文庙历经日军摧残与战争破坏,戟门、泮水池、棂星门外石碑,以及各殿与东西庑之泥塑神像牌位被废,但旧式依存。1945年寿光城解放时,仅存大成殿、崇圣祠、东西庑和棂星门。
  1951年7月,寿光县立初级中学筹委会设在大成殿,校舍选定在文庙和县府旧址,当时文庙尚存完好。11月,学校正式命名为山东省立寿光中学(简称“寿光中学”)。1953年该校迁至寒桥后,文庙改为中共寿光县委党校。
  1959年,寿光县委县政府拨出资金大力修缮文庙,广泛搜集展品,使文庙辟为寿光县综合性展览馆。1960年,寿光县教育局迁文庙旧址。是年7月,在文庙内建立疗养院,抢救水肿病人。1964年秋,寿光县半工半读卫生学校建立,校址设在文庙,1968年撤销。
  《寿光市教育志(2003年版)》记载:1973年4月,先拆除棂星门,1974年秋拆毁大成殿,庙址后改建为寿光县卫生局。《寿光县志(1991年版)》记载:1974年10月,寿光影剧院动工兴建。11月,时当政者以解决影剧院建筑用料为名,拆毁大成殿和崇圣祠。据悉,建筑工人用绳索拉倒碉雕龙石柱时,石柱折断。大成殿内高大的红木柱拉到寿光西关解板时未成功,原来粗木柱系用零碎木材构件组合而成。
  如今文庙遗址片瓦无存,所存构件均非常稀少。
  -
  礼仪之源在文庙 传承五千年文化
  民国《寿光县志》记载:昔文庙丁祭之典,礼明乐备。然每届春秋仲月上丁前一日,知县备牲畜,学官省牢,预陈祭器祭品。夜四鼓,文武官、诸生齐集学宫,盥洗毕,先祭崇圣祠,取子不先父食之义。祭毕,众官诣大成殿下肃立。今将学生“入泮礼”和“乡饮酒礼”介绍如下:
  “入泮礼”是根据《礼记》和《弟子规》而定的。第一是“正衣冠”,学童们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为其整理好衣冠。《礼记》有云:“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先正衣冠,再做学问。第二是“拜师”,整好衣冠,学子们排队集合于学堂前,先生带领绕过泮池之后,先拜孔子,再拜先生。学生向先生赠送六礼束修: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莲子,寓意为苦心教育;红豆,寓意为红运高照;枣子,寓意为早早高中;桂圆,寓意为功德圆满;干瘦肉条,是用以表达弟子心意。然后学生间互相鞠躬,表示互爱互帮。第三是净手,寓意在于净手净心,去杂存精,希望能在日后的学习中心无旁骛。第四是填写“亲供”,写下自己的年龄、籍贯,注明“身中、面白、或有须、或无须”,再由先生整理后送往各个学院。
  经历了这些仪式之后,标志着学生们正式成为孔门弟子,从此踏上“路漫漫其修远”的求学之路。
  “送学礼”是在岁科试新进儒童发榜后,有司择吉,开中门延入,升堂饮以酒,给花红。礼毕,率新生入学宫,谒至圣先师,次以士相见礼拜教官。设宴于明伦堂,饮毕,鼓乐送出。科举未停以前犹行之。
  “乡饮酒礼”是在每年正月望日、十月朔日于明伦堂举行。知县主其事,推举乡之士大夫、齿德俱尊者为大宾,次为介宾,又次为耆宾,依次坐。执事者设尊于案,实酒于尊,具馔。司正扬觯而语,语皆勉以忠孝友恭、敦礼崇教之词。读毕,复读律令,略谓乡饮酒礼,高年有德者居上,其次序齿列坐,有过犯者不得干与云云,揖让献酬,礼节繁重。清季久不行,惟空文申报而已。
  每年的农历八月二十七是孔子圣诞日。民国二十三年(1934)春,国民政府令各省、县,届时军政学各界行开会纪念礼。这年,寿光县长行如仪。
  寿光文庙与各地孔子庙宇一样,传承的是泱泱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尽管现遗址上殿庑全无,不见片瓦,留给人们的只是古旧书籍、碑记和耆老传说,但它在秉承儒学思想、弘扬传统美德等方面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是寿光一方水土的道德与传统文化的龙头。
  本期图片由董敬斋提供(署名除外)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人文潍坊
回复 引用 顶端